回覆列表
  • 1 # 儒雅的小秋秋

    換四個靜音輪胎,翼子板貼止震板,先貼丁基膠,再貼氣泡棉,會好很多很多,

    做全車隔音會導致車子沉悶,低頻噪音更加煩人,慎做。

    我的10年愛麗舍就是自己做的全車隔音,好是好,就是低頻噪音煩人,必須要開點車窗

  • 2 # 宇瞰乾坤

    胎噪,汽車行駛中輪胎與地面摩擦產生的聲音。發泡劑,隔音棉之類的材料是隔音用的,不會減少音源噪音。汽車廠家為汽車增加隔音吸音材料只是讓駕駛室中的噪音減少而增加靜謐性,舒適感。

  • 3 # 卜用腦

    個人覺得20w以內的車當中,魏派的車隔音做的最好。魏派車的翼子板就有隔音泡沫,所以翼子板加註泡沫膠肯定是有效果的。

  • 4 # 吳蒙TAKESHI

    隔音是一個系統工程,其工程量不亞於設計及調校好一臺發動機。你這種幼稚的想法,就好比你期望透過某個特定的舉動獲得發動機更強的動力和更低的油耗。這都是異想天開的。發動機有低端幾千一臺的,也有幾百萬一臺的賽用機,車身也同樣,有幾萬塊的等級的車身,有幾百萬等級的車身,這一切,都是龐大的系統工程,是主機廠早已經標定好了的。想獲得更佳的駕乘體驗,換購更好級別的車才是唯一選擇,沒有簡單的漏給你撿的。況且隨隨便便弄的所謂隔音,不過是一個心裡安慰。比如發動機的效能就是多個維度共同決定的,缸體材料,幾何設計,力學,熱學,精密度,電子學,計算機科學,軟體工程,等等等等。車身的NVH也是一樣的道理,車身佈局,幾何設計,車體材料,共振力學分析,聲場分析,密封材料,隔音防火材料,等等等等……總結一句話就是,一切都會向成本妥協。一分錢一分貨。別瞎折騰,沒有用,在這個預算下,主機廠能做的努力都做了。

  • 5 # 自在如風

    發泡劑是否等減少胎噪,這個其實就是在傳播過程進行消除。這個發泡劑我沒用過,其效果好不好,我不敢說。但發泡劑也分好幾種,建議看下其使用說明。避免對線束插頭等產生危害。

    胎噪原因

    1.輪胎有異物-石頭或木屑等異物卡在胎紋中間,每旋轉到有異物位置就會發生噠噠規律響聲

    2.輪胎磨損-表面柔軟靜音材料磨損,胎內鋼絲材料與地面接觸接觸距離變近

    3.輪胎氣壓過低過高-過低接觸面變大,過高接觸面較少但接觸面集中在某個平面,不利於空氣流通

    4.輪胎為耐磨性輪胎-耐磨輪胎本身材料就硬,與地面接觸聲音大。同時由於其主打耐磨其花紋比較小,不利於空氣流通。

    6.軸承鬆動或懸架變形-軸承鬆動或者懸架變形都會導致輪胎旋轉產生跳動產生噪音

    7.車輛輪眉內壁內襯隔音不良、車門板及前圍板隔音不良

    我們知道胎噪產生的原因,要想解決胎噪問題。我們要從胎源、傳播過程、輔助消除三方面進行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如何解決胎源

    從上面原因就知道了胎源就是輪胎及軸承懸架系統。

    1.經常檢查輪胎表面是否異物卡滯,要及時清理。

    2.每一萬公里進行輪胎換位,便於輪胎花紋磨損平衡。

    3.加註輪胎氣壓至標準值,最好能充氮氣(氣壓穩定不容易變化),而不是空氣。

    4.選購靜音輪胎。如何挑選分析這輪胎是否是靜音。我們可以透過檢視輪胎胎肩花紋設計形狀。輪胎為了減少行駛時與氣流摩擦產生胎噪。其胎肩多條花紋會比較寬。這樣就利用空氣的流通,減少胎噪。

    5.軸承鬆動聲音一般為60-80時速嗡嗡響另外舉升車輛導致中位軸承鬆動軸向搖晃輪胎會有明顯間隙感,這也是判斷軸承鬆動的檢查方法。另外注意檢查懸架系統比如下襬臂等是否有撞擊形變痕跡。

    如何解決傳播過程

    解決胎噪傳播過程就是在車輛輪眉內部內襯和車門前圍板進行隔音處理。

    車輪輪眉內壁內村可以噴底盤裝甲,底盤裝甲除防鏽外還有吸附噪聲功效。也可以進行內部加裝隔音棉進行隔音。

    車內車門及前圍板加裝隔音材料,個人不建議。因為這些內飾件本身就是靠卡扣型別的進行結合,拆卸又加裝隔音棉容易導致鬆動,反到造成車內噪音來源。而且其費用也貴另外其材料要是不達標反倒對我們身體健康產生威脅。得不償失,所以不建議在車內加裝隔音棉。

    如何輔助消音

    這個就是透過我們喜歡的聲音與胎噪進行互相抵消,讓我們不在聽到胎噪聲。有點掩耳盜鈴的意思!比如開音樂或者電臺都是為了抵消胎噪的方法。

    總之,造成輪胎噪音原因多樣,我們還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最好的方法就是日常維護好輪胎,再者進行輪眉內部加裝隔音棉或者噴塗底盤裝甲這兩點都是比較經濟實用。

  • 6 # 看客說車

    效果不大,噪音傳入車內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單方面改變某處,不會有什麼效果,反而可能會打亂車內噪音控制平衡性,會讓人更加煩躁。

    如果隔音簡簡單單的就可以處理出效果,那比如雅閣,阿特茲等等很多二三十萬的車也就不會被吐槽隔音差了。

  • 7 # 這個人很懶

    說實話,說到隔音這個問題,我看了所有回答,專業的不專業的,沒有一個說到點子上。今天心情不錯,就說道說道,奉獻一個既簡單又絕對有效的方法,如果按照這個方法做了沒效果的可以來打臉!

    二、既然振動是產生噪音的禍首,最有效的方法當然是消除振動或者切斷振動的傳播途徑。而汽車消除振動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只有切斷振動的傳播途徑這條路可走。

    三、輪胎是汽車直接接觸路面的第一責任者,所以很多人感覺換了靜音輪胎有效果,就是因為軟胎減少了振動的強度和頻率,等於減少了(輪胎做不到切斷)振動傳播的途徑,從而降低了噪音,但是,輪胎成本高,而且有的車型因為設計原因,換靜音輪胎的效果並不好。那麼,是什麼設計原因呢,輪胎是透過減震系統和車身連線的,這個原因就是減震系統和車身的連線件—頂膠,這個才是最大的關鍵!振動、路躁、胎噪大部分來源於此。這也是很多人花了很多錢做隔音,效果卻不理想的原因,因為沒找到問題的關鍵!處理頂膠這個思路就是切斷了振動的傳播途徑。

    (下面是關鍵!!!)

    四、頂膠是透過3根螺絲跟車身塔頂連線的,拆下頂膠,可以看到中低檔汽車的頂膠跟塔頂接觸的一面是一層薄薄的橡膠,只要增加這層橡膠的厚度就可以隔絕絕大部分的噪音,可以上淘寶買橡膠墊套在頂膠跟塔頂之間,擰緊即可,橡膠墊孔徑有各種規格,量下自己車的頂膠螺絲直徑,挑直徑一樣或略大就可以,也可以買整塊的橡膠墊,自己鑽孔也可以。按此改裝後,花錢不超過20元,你會發現你從此愛上了你的車!

    五、很多汽車隔音從業者根本就不懂汽車NvH工程,汽車門外漢而已,有意無意的讓廣大車主花冤枉錢,效果卻差強人意。

    六、有人會說,既然這麼簡單就可以把隔音搞好,為什麼廠家不做。這個秘密廠家不會說的,因為很多時候,中高檔汽車和中低檔之間的技術含量其實沒有價格差距的那麼大,廠家把中低端汽車隔音搞好了,中高檔車賣給誰?就是要在尺寸、配置、隔音上搞點心思,好拉出檔次,其實技術含量上基本差不多。1.5T發動機和2.0T發動機的成本差距幾乎忽略不計,但是整車價格呢,差好幾萬,這是產品市場營銷策略。

  • 8 # 途遊四方

    仔細審題,說的是胎噪大並只使用發泡劑打進翼子板的方法降噪。

    實際效果可想而知。根據聲學原理,吸音和隔音需要同時做才行,而所謂胎噪不單有滾動噪音還包含了輪胎及輪轂、輪眉等周邊的風噪,還有小石子的噪聲、還有懸架等機械部分噪音。所以整個降噪工作是極其複雜的系統課題。

    車輛的胎噪在新車出廠前就已經設計完畢,很難通過後期加裝的辦法來有效隔絕噪音。如果硬是要去隔絕此處噪音,唯一的方案就是找到其中胎噪最大的發生位置想辦法,解決最主要問題。而每一輛車都不一樣,隔絕方法也不盡相同。而且人的感官與心理相互作用,很難做到完美。

    汽車隔音是門嚴肅的科學,涉及到的知識點非常多,我個人最鄙視那種全車貼隔音棉止震板的做法,類似的打發泡劑也是一種無腦的解決方案。所以我不認為這方法每輛車都管用。

  • 9 # 特拉卡汽車內飾改裝

    胎噪大解決提供兩種方法

    一選擇的輪胎硬度大,以後更換軟胎的比如米其林,硬度胎噪可是耐磨

    二做隔音

  • 10 # 一見車體

    在翼子板裡面打泡沫劑也是可以減少一點胎噪的,不過不能完全排除

    胎噪是車輛在高速行駛時,輪胎與路面磨擦所產生的,胎噪大小主要受路況、車況因素而變,路況越差胎噪越大,另外柏油路面與混泥土路面所產生的胎躁有很大區別。

    降低胎噪

    1、檢查下輪胎胎面,是否吃胎,如果吃了那就是四輪定位問題,做下就好了,如果沒啃,噪音還覺得大,那就換輪胎+做翼子板隔音,可以用靜音輪胎,噪音會小些。

    2、更換靜音輪胎(價格較貴)

  • 11 # 走走停停看看365

    這事我是最有發言權了,翼子板裡打發泡膠用處不大,這個我真的打過。想要降低噪音最有效的就是做輪胎內襯板的隔音。我是在網上買的隔音材料花了一百多塊錢。買的防水加厚的,開始之前要先用水槍把內襯板衝乾淨。晾乾以後再施工。為了加強牢靠性我是先刷了一層萬能膠再往上貼隔音棉的。事實證明這麼做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你不嫌麻煩可以把內襯板拆下來貼在裡面,我是直接貼在了外面。

    汽車跑高速最大的噪音就是胎噪,五一節去旅遊上高速跑一圈感覺比以前好多了。下一步計劃把四個門再弄一下。

  • 12 # C位車道

    有用,但是作用不大,而且後期對於拆卸葉子板和維修其他部件增加很大的難度。

    輪胎噪音大,可以看看是不是輪胎型號的問題,題主你也沒說自己是什麼車,什麼型號的輪胎,比如你是bba的車,大部分都是防爆胎,理所當然的噪音很大,因為它的輪胎硬,胎壁厚,所以噪音也大,這個可以通過後期更換輪胎來解決。

    其次就是如果不想換輪胎,可以透過做隔音來解決,但是這個隔音是專業的,不是說隨隨便便往空隙裡面填塞隔音材質。這種隔音是最有效的,但是價格也不便宜,如果用好材料的話,整車隔音的價格從5000-幾萬不等,根據車型和材料不同,價格有很大出入。

    順便說一下,這種做額外的隔音,會增加車重,好一點的材料會有差不多200斤,相當於一個成年人的質量,所以油耗會增加。

  • 13 # 小杰的散裝Vlog

    你所說的方法意義不大~

    換靜音胎~做隔音~可以試

    但前提先要找師傅陪同試車檢查確認清楚問題所在是否胎噪問題造成先,行車噪音可以是好多東西造成~別搞錯方向

  • 14 # 陳先森說車show

    汽車胎噪大,往翼子板裡面打發泡劑我覺得是有用的。

    發泡劑是什麼?

    對於發泡劑,我們最最常見的就是,當我們在寄快遞的時候,尤其是寄一些易碎品,這個時候由於箱子比較大,空隙比較多,為了不讓所寄物品在裡面來回的跑動而造成損壞,這個時候快遞員就會在箱子空白的地方噴一些發泡劑,噴進去之後,發泡劑很快就幹了,這個時候,發泡劑既起到固定作用,又起到緩衝作用。簡單點講,發泡劑其實就是泡沫板。

    翼子板打發泡劑隔音嗎?

    1、我覺得翼子板打發泡劑是絕對起到隔音作用的,因為我從事輪胎行業,所以我明白,有的時候,並不一定是輪胎髮出的噪音,大部分是由於輪胎在跑動的時候,捲起石子之類的東西擊打在翼子板內襯上所發出的撞擊聲。如果填充大量的發泡劑,既可以讓翼子板內襯變得飽滿,就比如我們擊打空瓶子和裝滿水的瓶子,我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空瓶子更響,裝滿水的瓶子聲音相對較小且聲音低沉,所以補充發泡劑是肯定有用的。

    2、我曾經拆過陸豐X7車子的尾燈,後翼子板和保險槓裡面填充了大量的發泡劑,毫無疑問,這個一方面是為了能讓車子在發生碰撞的時候,增加緩衝力,另一方面想必是為了隔音。

    既然發泡劑能起到隔音作用,為什麼廠家沒有推廣?

    1、車身中有很多的間隙,要想全部填充的話需要大量的發泡劑,那麼就會大大增加車輛製造成本,所以廠家不會做這種虧本買賣。

    2、我覺得這是最重要的一點,發泡劑從本質上來說也屬於泡沫,易燃,一點點的明火就會造成燃燒的現象,所以從安全形度來說,還是儘量不要使用發泡劑。

    3、發泡膠還屬於環境汙染物,不符合綠色環保的理念。

    總結

    發泡劑的填充肯定是對隔音起到一定作用的,但是發泡劑屬於易燃品,用在發動機附近的高溫地方,我覺得還是有點不合適。隔音的辦法有很多,最簡單有效的就是更換米其林最舒適的皓悅輪胎,其他什麼隔音棉止震膠之類就算了,畢竟要拆好多東西,拆完會有異響的可能。

  • 15 # 贊播優品

    胎噪是一個讓人煩的事情,一臺車本來靜音效果非常好,換了輪胎後胎噪就大了一點點。

    什麼樣的輪胎,胎噪會大一點點呢?

    一是城市輪胎,換成全天候輪胎,由於花紋和輪胎硬度不一樣,胎噪會大一些;

    二是普通的車輛,改裝了輪轂和輪胎,輪胎的扁平比降低了以後,胎噪也會變的大了一些;

    三是換了防爆胎的車,胎噪也會變大很多,很多;

    四是輪胎的更換,和花紋也有很大的關係,花紋的密度,樣式,等等都會和胎噪直接產生關係。

    第一:胎噪的原理是什麼?

    胎噪就是胎紋間的凹槽,會擠壓推動空氣產生震動,空氣的抽排的時候,以及路面壓動胎紋,花紋變形恢復之間也會有一個噪音。

    胎噪一定與花紋有關係,而且關係大了去了,為什麼呢?

    輪胎的花紋凹槽成90度,一定比花紋斜度成明顯採用銳角的設計胎噪大,這個很容易比較出90度凹槽花紋的輪胎胎噪比較大。

    實際胎噪,也叫做路噪,一般由三部分組成:

    一是輪胎花紋間隙的空氣流動和輪胎四周空氣擾動構成的空氣噪音;

    二是胎體和花紋部分震動引起的輪胎震動噪音,特別是一些輪胎的材質偏硬,尤其容易讓車主感受到路噪;

    三是路面不平造成的路面噪音,特別是行駛在坑坑窪窪的路面時,胎面與地面的磨擦、衝擊產生噪音,並與擋泥板、翼子板等部件的震動形成共鳴放大傳入車內。

    如何降低胎噪,就是要從擋泥板的地方,進行改造,使得這種風燥,胎噪的傳遞能力被吸收,胎噪自然就降低了。

    第二:怎麼降低胎噪呢?

    降低胎噪特別簡單,買上材料,需美容店幫你做好就可以了。

    一是購買材料,網上就有

    首先,是丁基橡膠隔音棉。

    最主要的就是隔音棉,其表面有閉孔發泡層,可以拒絕噪音;還有金屬阻尼層,可以加強拉力,阻隔噪音,還有就是丁基橡膠層,可以壓制金屬共振,具備較強的附著力。

    其次,是純樹脂底盤裝甲,樹或者脂+橡膠底盤裝甲。

    凡是含有樹脂的底盤裝甲材料,非常的適合降噪,給脫泥板上,塗上那麼一層,效果就非常的好了。

    這個具體什麼品牌的好,你自己選擇,這裡不做推薦了。

    二是操作步奏,就不多講了,需要專業人士來進行。

    因為要用到舉升機,要進行拆解車輛的四輪,輪轂版,脫泥板等等

    主要就是,要把底盤裝甲塗層與車體鋼板以及輪轂板上,等待乾透以後,把橡膠棉貼在輪轂板上。

    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有的車直接把橡膠面貼到脫泥板上了,車體鋼板和輪轂版上只塗層,不貼橡膠棉。

    這就要求脫泥板的配合能力,這裡就不多講了。

    實際上,做底盤裝甲也是減小風燥和胎噪的一種辦法,不過現在買車,只要是裝的防爆胎,降噪工作廠家已經做好了。

  • 16 # 愛車大家說

    題主說的翼子板應該指的是輪拱內襯板內側吧,個人感覺用處不大,而且你要不熟悉發泡劑特性的話可以輕鬆把你輪拱襯板頂變形導致脫落。

    1、胎噪傳入駕駛室的途徑很多,如果想要有明顯的降噪效果那你就需要對輪拱內襯、車門、底盤、甚至防火牆都做隔音,這樣才能全方面隔離胎噪。而只對輪拱內襯做隔音只能緩解透過此處的噪音,噪音還可以透過其他地方傳入車內。

    2、家裡是做建材的,發泡劑堆滿了倉庫,發泡劑的全稱是聚氨酯發泡劑,一般用於門窗安裝,窗框安裝好後打發泡劑固定並起到填充作用。發泡劑遇空氣後快速膨脹,形成類似海綿的物質。一般產品都宣稱能膨脹60倍,更要命的是大部分發泡劑都是打出來後逐漸膨脹的,有經驗的門窗安裝工在打發泡劑時都不會打滿縫隙,因為打滿的話等完全膨脹後會有大量發泡劑膨脹出來,一來浪費,二來容易把窗框頂變形。所以你給車上打發泡劑時你感覺量剛好夠,但是等它完全膨脹後輪拱內側根本容納不下如此大的體積,結果就是輪拱內襯板被頂掉。而且發泡劑如果不小心粘在車上根本弄不掉,屬於撕掉了也得掉層皮的那種效果。

    像上圖這輛車看似傷害不大,把膠清除掉就行了,其實瞭解發泡劑的人都明白這是非常棘手的情況,首先想要開門只能用桌布刀割開膠體,由於發泡劑膨脹的力量很大,因此門框內部基本上充滿了發泡劑,開門是一關。車門開啟後發泡劑將會粘在車門和車體門框上,別指望有什麼東西能清理掉,想要完全清理掉只有兩個方法,一個是砂紙打磨後重新噴漆,另一個方法就是若干年後等發泡劑老化粉化變黃,然後一點點搓掉,即便如此還會有很深的痕跡。所以說這件事絕對是內行人乾的。地上扔的空瓶上還帶著發泡膠槍,用專用膠槍打的發泡劑基本上質量都不錯,量也足,按用量猜測被打膠的地方不止車門。

  • 17 # 情感飛花

    降噪的事我真可以說一下,因為我之前做了大量調查,後來親自動手做了,然後親身體驗效果將近10年。

    10年前剛買斯柯達Octavia,開車大約一年的時候,覺得這車哪裡都好,就是噪音大,當時其實不知道這個檔次的車都差不多,以為就這車這樣,所以就到處找方法降噪。

    做了大量調查之後,主要是看負面評價,決定拋棄頂棚隔音,機艙蓋板隔音,後備箱隔音,和地膠隔音,原因是綜合評價:

    1,頂棚隔音會造成悶熱,效果也只不過是讓雨水滴落的聲音弱了一點點。

    2,機艙蓋隔音一點用也沒有,當場驗證。

    3,後備箱隔音,只是讓後備箱開關的聲音稍微悶了一點,有些顛簸路段後備箱共鳴稍有改變,不是改善。

    4,地膠問題太多,基本上看到的評價都後悔,異響,漏水,異味等等。

    最後決定做三樣:

    1,翼子板隔音,用某著名隔音材料套裝,單獨施工,不是發泡膠。

    2,防火牆隔音,也用同樣材料。

    3,備胎坑把剩下一點材料用光,效果什麼不在乎了,就是剩一點材料隨便用用。

    下面我說一下效果如何,還有為什麼不能用發泡劑(雖然沒試用過發泡劑,但是考慮研判過)

    汽車出廠之後的所謂第三方隔音,效果並不顯著,大體上就是把你聽習慣的聲音改一個頻率,很多剛做完的朋友認為效果顯著,幾個月之後發現其實就是聲音訊率變了,並不是消除了。頻率改變的原理就是利用粘性把一個很重的物體 / 材料粘在容易振動的部件上,改變其固有的聲學特性。

    相反,對這個檔次的車來說,多幾十公斤的常備質量可不是開玩笑的,你總說自己油耗下不去,人家廠家說了,你長年多載一個半大小子,油耗怎麼能低?

    所以我們如果堅持要做,一定要好鋼用在刀刃上。

    翼子板內襯是面積很大但是比較軟的一個結構,在輪胎快速振動的時候會跟隨振動產生噪音,理論上把它逐面固定在剛性結構上可以消除,但是車身結構不允許,那麼折衷辦法是和一個很重的材料逐面粘緊,再和剛性結構粘緊,等於說這膠本身很沉,又儘可能和剛性結構粘緊,應該有效果。

    於是用丁基橡膠材料做了這個施工,粘緊沒問題,8年了還很緊,效果也有,還算明顯,砂石路根本不在乎,都是疾馳,車內乘客從聲音上不太注意的到路況的改變。

    效果最明顯的是防火牆隔音,這個我見人就推薦,之前坡上跟車,三檔脫檔,二檔高轉噪音很大,車內的人覺得不適,所以就很為難。做了防火牆隔音之後,很簡單把發動機和駕駛艙之間的聲音傳導途徑儘可能堵住了,那以後我經常二檔4,5000轉,車內乘客無任何不適,這是最值的一個施工,施工量不大,不需要抬發動機什麼的,使用合適的工具,靈巧的手法可以在不拆裝任何部件的情況下做好,總重量也沒有太多,可能也就接近一平米的面積,非常推薦!

    更新一下,很多朋友問我防火牆隔音的具體細節,我說幾點大家參考:

    1,很多車原廠防火牆隔音就做的不錯,所以先觀察自己的車,不要畫蛇添足。

    2,防火牆位置溫度較高,選用合適的材料和膠,免得有異味等其他問題。

    3,注意不要把大架號給遮住,影響檢車。

    4,施工前先把灰塵等等擦乾淨,看看有沒有線束什麼的可能會碰到。

    5,裁剪好合適大小的材料,塗膠,然後用兩根棍子夾住隔音材料兩下角,兩根棍子分別由兩個人插入防火牆下部位置,注意塗膠面是朝著駕駛室方向,固定之後,用棍子或其他工具將膠逐點按實。

    備胎坑隔音沒感到什麼效果,不做也罷。

    之所以不推薦發泡劑做這個翼子板隔音,是因為,仔細觀察發泡劑就能明白,這東西幹了之後填充作用是主要,並沒有很強的粘合力,在翼子板振動這麼大的地方很難長期和剛性結構緊密相連,也沒有足夠的厚度來形成隔音層,所以應該沒什麼用。

  • 18 # 淡定的向前走

    換輪胎吧,馬牌,米其林靜音輪胎,10萬以下汽車,更換以後,靜音效果明顯。我是Santana NF,10萬公里更換的馬牌CC6

  • 19 # 昨日頭髮

    沒用,試過了!什麼隔音都搞過了,最後換來的就是後悔!車身變重,拆壞很多車身卡扣。葉子板隔音其實更沒用,因為駕駛室的防火牆已經擋住輪胎和發動機傳過來的聲音了。降低胎噪主要靠輪胎的材質和汽車懸架的設計和用料。因為絕大部分的胎噪其實是輪胎震動透過懸架傳到車身然後架駛室產生共鳴,而不是聲音從空氣裡傳入駕駛室。這點要搞清楚。所以做葉子板隔音其實效果非常微小,做不做根本感受不到變化。因為十幾萬以下的車懸架、擺臂和球頭連桿等的設計,包括膠套的材料都不會很高階,因此,便宜的車胎噪大是成本問題。你做個全車隔音也就那樣,無法與幾十萬的車去比安靜!所以一分錢一分貨,別信汽車美容店忽悠。汽車廠這麼多工程師都搞不定的事,難道洗車仔貼幾塊海綿就能解決?別浪費錢瞎搞了。要安靜就努力賺錢換車,豪車安靜是整車系統的設計最佳化,風噪胎噪都抑制得很好,所以成本高,例如擺臂連線處的橡膠就比較大,用的材質又好,所以在這個地方已經把震動削弱了很多,當然在很多方面都有最佳化的設計,全部加起來才會達到豪車的級別!

  • 20 # 踅摸個車

    管不管用我不知道,因為我沒這樣操作過,但是你讀完接下來的分析,可能會讓你大跌眼鏡!

    先從控制噪聲的方式說起

    初中物理課本上就告訴你了,控制噪聲有三種方法:1、在噪音源控制;2、噪音傳播途徑中控制;3人耳接收端控制。

    噪聲源控制——確切的說是在噪聲源減弱,因為機器或者裝置工作肯定會產生噪音。

    傳播途徑中控制——在噪音的傳播途徑中加以干擾,降低噪音。如隔音板、隔音棉、音響提供同樣大小的反向波,一般高階車就採用這樣的方式。

    人耳接收端控制——這個就無需多說了,帶個耳機啥的。

    再說下隔離噪音或者吸收噪音的原理

    1、隔離噪音

    聲音是一種波狀能量,需要傳遞介質才能傳播。在現實世界中,聲音一般是跨介質傳播,從空氣到一種介質,再到另一種介質。

    研究發現跨介質傳播時,兩種介質的密度相差越大,聲能的損耗越大。於是利用這一點,開發了高密度隔音材料,比如隔音板,密度越高,隔音效果越好。

    2、吸收噪音

    如前所述,聲音是一種能量波,一經產生,肯定不會憑空消失,要麼傳播,要麼就轉化其他能量(能量守恆定律)。

    吸音棉有無數個微孔,裡面充滿空氣,可以對到達吸音棉的聲波進行緩衝和吸收,使有吸音棉的那個平面不再有聲波反射出去。重點來了,是吸收了部分聲音,還有大部分聲音沒吸收,被吸收了的要麼衰減了,要麼轉化成了熱能。

    這就像錄音棚,本來應該反射的聲波被吸收了,但聲源處還有聲波傳播來,那就造成一種現實,當你用耳朵或者錄音裝置聽的時候,你發現主要聲音變乾淨了,聽得更清楚了。

    說到這裡,個人覺得,對於外部的噪音汽車上應該是用隔音棉來隔音,而不是用吸音棉吸音,讓噪聲迅速衰減,而不是吸收反射音而突出主音。對於汽車內部,可以在門板上安裝吸音棉啥的。

    現在聊聊降低胎噪的方法

    毋庸置疑,胎噪是無法去除的,除非你讓輪胎在真空裡運轉,所以現實世界還是考慮降低。

    根據上面說的降低噪音的三大方法,你可以換一條產生噪音小的輪胎,也就是靜音輪胎,說是靜音,其實就是相對安靜點。

    要麼你在耳朵上帶個耳機,但這不利於行車安全。

    再就是放置隔音棉了。讓噪聲經過車體(鋼板),再經過隔音棉,多次衰減。

    至於翼子板上放發泡劑,應該是想吸收胎噪的部分聲音,但是主聲波不會被吸收,我在想會不會產生“錄音棚效應”,把反射波吸收了,反而凸顯了主波,胎噪就更大了?

    還有中高階的方法就是安裝音響,配合感測器和行車電腦,行車電腦檢測出噪聲波的狀態,然後發出一個反向波,兩者抵消下,感覺這個很不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一年內賺1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