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讀書的禕樂

    日本在軍事上走下坡路是在太平洋戰場上的中途島戰役和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但日本的敗局其實在更早的時候就確定了。

    七七事變後日本叫囂三個月滅亡中國,但到武漢會戰結束,抗戰全面爆發已經超過一年,由於日軍的戰線拉的太長,速戰速決的打算徹底破產,逼迫國民政府屈服投降的打算也沒有實現。

    國名政府拒絕與日本進行談判,使得日本不可能像佔領東北,扶持聽命於日本的偽滿洲傀儡政府,鼓動華北自治一樣逐步蠶食中國或者使國民政府成為其傀儡的計劃我不能實現。

    過來近衛三原則中說不與以蔣介石為首國民政府為談判物件,實際是在給自己找臺階下,因為是蔣介石從來就沒打算跟日本人談判,日本隨時強國,但確實小國,很難維持長久的大規模戰勢。

    實際上,就在日軍在中國戰場大現淫威時,日本民眾在國內就已經節衣縮食支援前線了。

    這時的日本為了繼續戰爭就在精神上鼓吹軍國主義,民眾對戰爭極其狂熱,雖然當時有不分日本的決策者知道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必須儘快結束曠日持久的戰事,必要時甚至可以放棄一些在中國已經獲取的利益(不是全部),但在軍國主義盛行的日本,沒有人敢公開提出這樣的建議,誰說這樣的話就是賣國,就等著被刺殺吧。

    所以日本就用就選擇更冒險的做法,與德國和義大利結盟,北上打蘇聯,南下打美、英、法、荷,最後被美國教育如何做人。

    可見當日本在中國速戰速決的幻想破滅,中國軍民抵擋住日本猛烈的進攻,穩住陣腳,政治堅決不與日本妥協談判,積極尋求外援,日本就已經深陷戰爭泥潭無法自拔,至於最後敗的那麼慘,差點“一億玉碎”,可就是日本一步步自己作死的結果了。

    不過,日本的作死操作也是戰爭一開始就有預兆的,侵華戰爭無法短時間結束,日本自身資源又匱乏,吐出已經吃進肚子裡的成果又不願意,那就只能擴大戰爭從其它地方獲取戰爭所必需的資源了。

  • 2 # 度度狼gg

    還有一個類似的問題,即東線德軍喪失戰略主動權開始“走下坡路”到底是哪場戰役?選項當然只有斯大林格勒會戰和庫爾斯克會戰兩個,但是標準答案卻是後者。千萬不要被什麼“二戰轉折點”的結語給蒙了,所謂的轉折點只是法西斯軸心國軍隊失去了可能到手的勝利,但不代表他們開始走向失敗。

    換句話說,斯大林格勒會戰只是中止了德軍戰略進攻的勢頭,雙方進入了實力不相上下的對峙期,而庫爾斯克會戰的失敗才是德軍“走下坡路”的開始,從此一路被蘇軍追著屁股打擊,一直追到老窩柏林,期間再也不能翻身。同樣,在太平洋戰爭中,儘管日軍在中途島戰役損失慘重,但是日本陸海軍還有能力跟美軍抗衡,在兵力兵器上仍然略有優勢。

    在中途島戰役中,日本聯合艦隊損失了四艘大型航母,但是其水面艦艇編隊以及準備登島的陸軍部隊損失輕微,而美軍在損失“約克城號”後也暫時只剩下兩艘大型航母。由於大型航母建造週期較長,以及“地獄貓”等新機型還沒有列裝,美軍尚無能力進行大規模反攻,所以中途島戰役也只是終結了日本人的進攻勢頭,卻未能從根本上改變戰爭局勢。

    真正讓日本人“走下坡路”以及最終絕難翻身的,還得說是“瓜島戰役”,全稱是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美軍方面稱為瞭望者行動。這場戰役從1942年的8月開打(中途島戰役之後兩個月),一直持續到1943年2月才結束,堪稱“跨年大戰”。本來它只是一次美軍的小規模登陸行動,結果由於雙方互不相讓逐次增兵,終於演化成為一次陸海空全面大決戰。

    瓜島戰役的起因,是尼米茲(美軍太平洋戰區總司令)和麥克阿瑟(西南太平洋戰區總司令)達成共識,他們都認為扭轉戰局的關鍵就是儘快奪取日軍的海空核心基地拉包爾。因為日本人仍然在企圖進逼澳大利亞,這也說明中途島戰役並未完全遏止日軍的進攻勢頭,而拉包爾已經成為日軍在西南太平洋的重要前進基地,日軍一部甚至前出到了瓜島,距離澳州大陸越來越近。

    在實施反攻的具體戰術上,麥克阿瑟主張直接登陸俾斯麥群島一舉攻佔拉包爾港,尼米茲則認為日軍在拉包爾擁有700架作戰飛機,聯合艦隊也有四艘大型航母可以隨時進行支援,而美國海軍當時在太平洋上只剩三艘大型航母,貿然進攻拉包爾容易吃虧。所以尼米茲主張先在索羅門群島登陸,佔領島嶼後建立機場和前進基地,然後在航空兵支援下逐步推進再奪取拉包爾。

    最終尼米茲的方案得到參聯會的支援而勝出,於是美軍決定首先攻佔索羅門群島的第一和第二大島:圖拉吉島和瓜達爾卡納爾島,因為日本人居然已經在瓜島上修建了機場,正好拿來一用。並且兩個島上日軍數量都不多,比如瓜島上只有一箇中隊240人的戰鬥部隊和2700多名工兵,攏共不超過3000人的武裝力量。

    1942年8月7日,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師以及加強的第2師一部共18000餘人,在海空軍的掩護下開始奪島,其中主力兩個團負責攻取瓜島,另外一個加強團攻取圖拉吉島,這也是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第一次實施大規模兩棲登陸。進攻瓜島的行動較為順利,而在圖拉吉島遭遇日軍的頑強抵抗,畢竟美軍實力佔絕對優勢,因此戰至次日黃昏,美軍基本控制了這兩座島嶼。

    日本人隨即調動陸海軍力量進行反撲,然後美軍也只好增加兵力投放,從而演化成為長達半年的大規模會戰,期間僅大的海戰就進行了五次,島上的陸軍對戰也此起彼伏。在整場瓜島戰役中,美國海軍陸戰隊先後有6萬餘人投入作戰,傷亡15000餘人,而日本陸軍第17軍前後出動兵力32000餘人,僅陣亡就高達16000餘人(有不少是病死和餓死的),加上海軍的死鬼總數突破了19000人。

    在幾個月的長時間海空慘烈戰中,日本人還損失了大小軍艦24艘、運輸船16艘、以及892架作戰飛機,另有1200名飛行員死亡。聯合艦隊的水面力量和海航力量遭遇重大損失,其中大型軍艦、作戰飛機和訓練有素的飛行員的損失,更是日軍後面難以短時間彌補的,至瓜島戰役結束時,日本海軍在艦艇和飛機數量上的優勢不復存在。

    並且在瓜島戰役之前,日本南方軍的陸軍部隊從未遭遇重大失敗,而瓜島戰役直接把精銳的第2師團等部給打殘了,為了堵塞由此造成的兵力漏洞,日軍大本營不得不從關東軍、本土調動陸軍師團增援太平洋戰場。瓜島戰役可謂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影響著整個亞洲戰場的局勢,連侵華日軍準備進攻川陝的“五號計劃”都被放棄了,因為太平洋戰場更急缺物資、油料和兵員。

    結論應該是這樣的:中途島戰役日軍的失敗是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日軍的進攻第一次遭遇大的挫敗,但仍然保持著一定的戰略主動權。而瓜島戰役的失敗,標誌著日軍徹底喪失戰略主動權,陸海空三方面的軍事實力遭到極為嚴重的削弱,不得不從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禦,這才是真正走下坡路的開始。

    從此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轉攻為守,由於實力不濟,只能處處設防,導致步步被動,直至最終戰敗。

  • 3 # 咖哩咖哩醬

    自從日本襲擊美國的珍珠港以來,日本開始走下坡路!而且它不應該下坡並且對手太強大了!美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能夠擊敗日本人的主要原因是基於以下五個詞:生產力差距。戰爭是與鋼鐵作戰。讓我們看一下美國和日本之間的比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在1944年的生產力最高,全國鋼鐵產量超過8000萬噸,而日本在同一時期的峰值僅為超過700萬噸!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生產了80,000多輛坦克,1400萬輛汽車和30萬架飛機,建造了131艘航空母艦,10艘戰艦,48艘巡洋艦,355艘驅逐艦,498艘護衛艦,203艘潛艇和64,500艘登陸艇;日本在戰爭期間生產了5,000輛坦克! 15艘航空母艦,2艘戰艦,6艘巡洋艦,63艘驅逐艦和126艘潛艇!差距過大!戰爭也關係到人力資源,特別是現代戰爭對部隊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戰爭開始之前,美國有30萬名平民飛行員。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總共運送了43萬名空軍飛行員;在同一時期,日本每年補充的飛行員人數不到100名!日本如何以一百倍的差距獲勝!沒有美國的援助,中國將無法堅持抵抗戰爭!沒有美國的有力幫助,蘇聯就無法抵禦德國的猛烈進攻!只有在其海外領土的英國可以在沒有美國支援的情況下為德國作戰,但是它仍然得到美國的重要援助!難怪他們都這麼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在業餘時間與日本打交道!主要是切納粹德國!

  • 4 # 袁參座

    應該是從1942年中途島戰役開始。中國軍隊和東南亞殖民地軍隊,都只能牽制日軍,而不能大量消滅日軍。日軍戰鬥力被大幅削弱,是由美軍造成的。

  • 5 # 戰略轟炸機

    那肯定是1941年12月7日早上日本偷襲美國太平洋海軍艦隊基地珍珠港,美國向日本宣戰後日本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 6 # 大唐陌刀

    日本一開始挑戰的都是亞洲的農業國,民國時中國雖然地大人多但也是個不折不扣的農業國,而日本是亞洲最大的工業國,工業國打農業國戰局基本都是一邊倒,直到日本主動去招惹了美國,而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國,亞洲最大碰上世界最大立馬就不夠看了,所以日本戰敗毫無懸念!

  • 7 # 鐵血戰史1927

    有人說日本是從偷襲珍珠島開始走下坡路;也有人說是中途島海戰;更有人說是瓜島戰役。而我的觀點是美軍的一場小空襲導致日本開始走下坡路,這場空襲對日本造成的破壞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其意義非凡,更是對日本後續的戰略造成了深遠影響。這場小空襲就是——杜立特空襲,也被稱為空襲東京。且看我往下分析!

    從日本偷襲珍珠港後,太平洋範圍內的勢力對比就產生了傾斜。由於美軍太平洋艦隊遭受重挫,給了日本一個極大的戰略空間,在接下來的六個月內日本的南進計劃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不僅佔領了整個東南亞,而且佔領了整個西南部太平洋,甚至將勢力擴張到了印度洋。日本海軍大將南雲忠一率領的五艘航母戰鬥群在印度洋處於無敵的狀態,不僅幹翻了英國皇家海軍,而且幾乎切斷了盟軍在印度洋的海上運輸線,甚至南雲忠一的艦載機都空襲了斯里蘭卡的英國港口和機場。這時候再加上中國淪陷區、北韓半島等,一個大體的“大東亞共榮圈”基本上建成 ,這一時期也是日軍最猖狂的時候。

    在偷襲珍珠港到杜立特空襲的這幾個月內,日本國內的民眾因為巨大的勝利,處於癲狂狀態,每天都有無數的民眾排著長隊,舉著太陽旗到皇宮大門前慶賀!這時候的日本島內自信爆棚。而反觀美軍,從偷襲珍珠港後,在太平洋上一直都是失敗再失敗,美軍在東南亞的佔領地和太平洋諸島上的收音機不斷的播放著壞訊息,美軍的信心遭到重大的打擊,這時候即使一個非常小的勝利都能鼓舞人們的信心,不論這個勝利是多麼的小。此時的人們還沒有完全意識到杜立特空襲的重要性,它帶來的不僅僅是信心。有位美國氣象專家曾說亞馬遜雨林的的一隻蝴蝶翅膀偶爾振動,也許幾周之後就會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杜立特空襲就是那隻振動翅膀的蝴蝶。

    杜立特空襲使得日軍意識到本土防衛的脆弱,隨即從各條戰線上召回了部分部隊來增加本土的防衛。更是把南雲忠一的五艘航母戰鬥群從印度洋招了回來,瞬間緩解了印度洋上皇家海軍的壓力,使得盟軍的海上運輸線再次活躍了起來,更多的戰略物資從海上轉到印度、轉到中國。

    杜立特空襲之後,日軍迅速展開調查,確定了空襲的美軍轟炸機是大型的雙引擎陸基轟炸機。因此日軍就在搜尋供這些轟炸機起飛的島嶼。日本海軍司令山本五十六認為,從夏威夷到日本有很多島嶼,這些島嶼很有可能會被美軍陸基轟炸機利用起來,威脅到日本本土的安全。因此必須要拿下這些島嶼,中途島首當其衝。中途島對美軍的意義超凡,不僅是美軍在太平洋上的交通樞紐,而且是美國夏威夷的重要門戶,山本五十六也是意識到了這一點,因此拿下中途島不僅可以報了美軍空襲東京的仇恨,而且還可以擴大本土防衛的空間,甚至可以以此為跳板進攻夏威夷。一舉三得,因此山本五十六集結大軍進攻中途島,中途島海戰一觸即發!

    具體的結果我們也都知道了,美軍以少勝多,擊沉日軍四艘重型航母,日軍損失了幾百名經驗豐富的飛行員等。這一戰日本海軍遭受重創,徹底改變了日美在太平洋上的海軍勢力對比,由此美軍開始掌握戰爭的主導權,日軍則開始走下坡路。

    一場小空襲帶來的蝴蝶效應是巨大的,因此個人認為二戰日本走向下坡路,始於杜立特空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窩家裡20天了,除了吃飯,睡覺,大家做得最多的事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