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正說清代十二朝

    令妃魏佳氏,乾隆皇帝妃嬪、嘉慶皇帝生母,《延禧攻略》之魏瓔珞、《如懿傳》之衛嬿婉的歷史人物原型。宮女出身的魏佳氏,於乾隆十年被乾隆皇帝晉封為“魏貴人”,而後逐漸被晉封為“令嬪”“令妃”“令貴妃”“皇貴妃”

    乾隆三十年,魏佳氏被晉封為皇貴妃,雖未被明旨授予“攝六宮事”職權,但此時的繼皇后那拉氏已經被“不廢而廢”,此時的魏佳氏已經是乾隆後宮事實上的妃嬪之首、後宮之主。

    自乾隆二十一年到乾隆三十一年的10年中,令妃魏佳氏接連為乾隆皇帝生育4位皇子、2位公主,共計6位皇嗣;自乾隆三十年到乾隆四十年,令妃魏佳氏即使掌握後宮之權長達10年。乾隆三十八年,乾隆皇帝又將令妃所出皇十五子永琰,秘密立為皇儲。

    僅憑上述三方面的成績,就足以證明令妃曾被乾隆皇帝盛寵了長達20年。

    可儘管如此,儘管執掌後宮長達10年,儘管兒子被立為皇儲,令妃還是沒能在生前被立為皇后,只能在死後20年因“嗣皇帝生母”的身份被追封為孝儀皇后。

    是乾隆皇帝太過薄情,還是乾隆皇帝也有著不得已的苦衷,抑或令妃魏佳氏有著客觀因素制約?

    其實,在乾隆皇帝心中,令妃魏佳氏早就是“母儀天下”的皇后。

    1、魏佳氏生前便被允許佩戴“東珠朝珠”,而“東珠朝珠”只有皇后才有資格佩戴;

    2、乾隆四十一年,乾隆皇帝為魏佳氏親撰祭文中出現了“虛九御之崇班”的說法,此即為皇后稱謂的代指。

    3、嘉慶元年,乾隆太上皇攜嘉慶皇帝祭奠孝儀皇后陵墓,並親作悼詩。在悼詩的備註中,有這樣一句:“今伊子紹登大寶晉冊為孝儀皇后,正春秋母以子貴之義也,名正順言欣”。直到將魏佳氏追封為皇后,乾隆皇帝才覺得是“名正言順”,才能對得起魏佳氏。

    既然乾隆皇帝早就將魏佳氏視為皇后,為何不在其生前為其加封,非得等到永琰繼位,才給予遲到的尊崇呢?

    其實,乾隆皇帝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首先,“秘密立儲”的保密原則讓乾隆皇帝不能加封魏佳氏為皇后

    繼兩位嫡出皇子——永璉、永琮、皇長子永璜、皇五子永琪相繼病故後,乾隆皇帝用以選擇皇位繼承人的“立嫡”“立長”“立賢”原則,全部失去了意義。乾隆三十八年,63歲的乾隆皇帝不得不再次面對立儲大事,可在秘密選定皇儲人選後,如何完美掩蓋皇儲的身份就成了乾隆皇帝最需要擔心的事。

    “秘密立儲”的意義就在於“秘密”二字,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杜絕朝臣串聯、皇子奪嫡等威脅皇權的情況出現。乾隆三十八年,魏佳氏已經是實際上的後宮之主,其所出皇子永琰本就是皇儲的人們人選,如果乾隆皇帝在將魏佳氏晉封為皇后,無疑就會坐實永琰的皇儲身份。

    如此一來,“秘密立儲”就失去了實際意義,康熙朝晚期出現的“九子奪嫡”事件,恐怕就會重演。為避免禍起蕭牆,更為了保護皇十五子永琰,乾隆皇帝也只有委屈魏佳氏,讓其後宮位分只停留在了皇貴妃上。

    再者,“帝后矛盾”的負面影響讓乾隆皇帝無法加封魏佳氏為皇后

    乾隆三十年,乾隆皇帝未給出任何說明就直接收回了繼皇后那拉氏“皇后、皇貴妃、嫻貴妃、嫻妃共四份冊寶夾紙”,等於將其“不廢而廢”,降為了嬪位。乾隆皇帝雖然在事後給出了“性忽改常,跡類瘋迷,乃至自行翦發”的解釋,但這並不能讓天下臣民信服,以致生出諸多有礙乾隆皇帝正面形象的傳言。

    乾隆三十一年,繼皇后那拉氏崩逝,乾隆皇帝竟下令“以皇貴妃禮葬,不舉行國孝三年”(實際僅以嬪位下葬)。乾隆皇帝對繼皇后的一系列無情表現和不公平待遇讓其飽受御史言官和民間輿論詬病。令妃魏佳氏,原本就被認定為“帝后矛盾”的始作俑者,在如此惡劣的輿論環境中如果再被加封為後,單是御史言官的奏摺也能將乾隆皇帝淹沒。

    為避免負面輿論愈演愈烈,避免帝王形象毀於一旦,乾隆皇帝也只能犧牲令妃魏佳氏,維持“中宮虛懸、後宮無主”的無奈現狀。

    除此之外,富察皇后在乾隆皇帝心中揮之不去的特殊地位、乾隆皇帝認定“無人可與朕相匹而膺尊號”的過度自負、令妃魏佳氏出身漢族的無奈身份等等,也都直接斬斷了魏佳氏生前被晉封為後的可能。

    對於魏佳氏而言,被乾隆皇帝盛寵20年,實際執掌後宮長達10年,兒子得以順利登基為帝,或許遠比生前被晉封為後來的實際。對於魏佳氏而言,皇后尊位雖然來得晚一些,但畢竟是乾隆皇帝親封,也算是彌補了自己的遺憾。

    參考文獻:《清實錄·高宗實錄》、《清史稿·后妃列傳》、《皇朝文典》

  • 2 # 桐華凰珞

    孝儀純皇后魏佳氏是乾隆的第三位皇后,嘉慶皇帝的生母,從留下來的史料可以看的出來乾隆非常寵愛令皇貴妃魏佳氏,魏佳氏是清朝生育最多的皇后,同時魏佳氏再生前就已經享受到了皇后待遇,增加了八十個儀仗件只比皇后少了一件,但為什麼魏佳氏生前當不了皇后呢?

    因為魏佳氏是漢軍旗內務府包衣出身,根據《清稗類鈔》清朝選秀分為大選和小選,大選是旗人小姐選秀,而小選則是內務府包衣奴才選秀,

    而令皇貴妃魏佳氏就是透過內務府選秀進宮的,魏佳氏再乾隆十年進宮,那一年魏佳氏十六歲,魏佳氏一進宮就成為貴人,這一年純妃蘇氏和嫻妃那拉氏冊封為貴妃,乾隆十年年底冊封為令嬪,終乾隆一朝共大封六宮三次每次魏佳氏都在冊封的隊伍中,乾隆十年冊封的人員有嫻妃冊封為貴妃,純妃冊封為貴妃,令貴人冊封為令嬪,舒貴人冊封為舒嬪,同時還有愉嬪也被冊封為了愉妃,當時冊封令嬪的正使為工部尚書哈達哈,副使為內閣大學士伍齡安,乾隆十三年魏佳氏被冊封為令妃,這一年孝賢純皇后去世,因此冊封禮延後至乾隆十四年,

    乾隆二十四年,冊封為令貴妃,乾隆二十五年再“天地一家春”生下十五阿哥永琰,

    乾隆三十年正月,再南巡中發生了繼後那拉氏斷髮事件,乾隆三十年六月冊封令貴妃魏佳氏為皇貴妃,此後令皇貴妃魏佳氏開始長達十年統領後宮的生涯,

    魏佳氏再乾隆二十一年至乾隆三十一年先後生下兩女四子,其中兩女分別在乾隆二十二年生下皇七女,乾隆二十三年生下皇九女,四子是乾隆乾隆二十四年生下皇十四子,乾隆二十五年生下十五阿哥永琰,乾隆二十七年生下皇十六子,乾隆三十一年生下皇十七子永璘,中間小產一次,

    孝儀純皇后朝服像

    乾隆三十九令皇貴妃病重,乾隆四十年令皇貴妃薨逝,乾隆四十年魏佳氏死後追諡為“令懿皇貴妃”,

    乾隆六十年,乾隆禪位並宣佈十五阿哥永琰為天子,(注:乾隆雖然退位,但實際上權力還是掌握在乾隆手中,嘉慶再嘉慶四年之前並無實權),並追諡令懿皇貴妃為孝儀純皇后,

    孝儀純皇后魏佳氏再生前能升到皇貴妃位已是極限,如果再冊封為皇后就是阻力重重了,這些阻力不僅來自於崇慶皇太后,還來自於諸王大臣,對於乾隆來說冊封魏佳氏為皇后阻力太大,

  • 3 # 法哲學的真相

    不能立。

    皇后,對於一個皇朝來說最重要的就是,這個女人是嫡妻,生的孩子是嫡長子。

    從周王朝規定嫡長繼承製以來,或者更進一步說,從漢武帝獨尊儒術以後,嫡長子繼承製深入人心。

    正是因此,皇后和太子就是明晃晃的靶子。

    不把嫡長子幹倒了,庶子們都沒有希望,因為名不正言不順。

    這點兒虧,乾隆和他爹雍正都吃過。

    下面附圖,就是幾個書生吃飽撐的,上書讓乾隆立儲,被清查謀逆,乾隆的回覆。他清醒的很,太子絕不可立。

    乾隆朝早期的理親王弘皙謀逆案,弘皙以康熙朝廢太子庶長子身份,過了兩代在乾隆朝都能掀起大浪,可見嫡長繼承之深入人心。

    其實皇家確實不重嫡長,康雍乾三朝皇帝都是庶子繼位,但是,儒家天下,重視嫡長。

    乾隆本意是貫徹秘密立儲,跟寵愛不寵愛那個女人無關。

    元后富察氏福薄,二子皆殤,元后也早喪。

    繼後那拉氏蠢鈍,政治鬥爭經驗全無,家族又沒有謀士,看不透乾隆的聖意。所以,那拉氏親自上陣替子爭太子之位,害死了自己和幾個孩子。

    乾隆在各種大案裡,反覆重申,不立儲不立儲。

    嫡子對乾隆,不是什麼稀罕,畢竟最在乎的元后嫡子都接連夭亡。

    所以,乾隆不可能再立後,那拉氏犯的蠢他受夠了。

    立皇后就等於立太子,怎麼可能立皇后?

    立無子的皇后,也坐不穩後位。

    所以,不可能立皇后了。

    但是,乾隆在令妃的葬禮還是玩了小心機,把令妃的喪儀提高了,高過了皇貴妃,又恰恰低於皇后一絲。就這麼吊著朝臣。

    愛護兒子,就不能把自己想要的人立成靶子。這是乾隆他爺爺康熙的血淚教訓。康熙最心愛的兒子就是太子,結果,搞成了九龍奪嫡的慘狀。

    所以,嘉慶在他親媽令懿皇貴妃身亡的時候,已經簡在帝心。

    不立而立。

    都是政治。

    扯什麼愛不愛的?

  • 4 # 逆流的魚L

    令妃就是孝儀純皇后,姓魏佳,她是滿洲八旗出身。同時她是嘉慶皇帝生母,乾隆第三位皇后,不過她這個皇后是追封的,她在生前並沒有當過皇后。儘管她是乾隆晚年最寵愛的嬪妃,為乾隆生下四子二女,封為皇貴妃執掌後宮代行皇后之職也沒有正式冊封為皇后,只是在宣佈立永琰為皇太子,並退位後才下旨追封其為皇后。

    為什麼乾隆不封令妃為皇后呢?

    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為了保護永琰。

    乾隆一生十七個兒子,因各種原因他選擇了永琰為繼承人。此時清朝實行秘密立儲,也不能透露繼承人是誰,避免出現結黨營私,重現康熙九王奪嫡的一幕。如果這個時候立令妃為皇后,肯定會有人認為皇后之子是繼承人,從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二、繼皇后的教訓。

    乾隆之前有過兩個皇后,孝賢皇后病死,之後立了輝發那拉氏為皇后。不過這位皇后和乾隆鬧翻,雖然乾隆沒有公開廢掉她,但是這位皇后下場悽慘,實際上被廢。因為這件事,乾隆此後一直到死都沒有立皇后。

    三、滿漢分歧。

    令妃雖然是旗人,但是實際是漢人,因此如果立她為後一定會遭到滿人的反對,乾隆的母親孝聖皇太后就表示了反對,有鑑於此乾隆就不再立後了。

  • 5 # 十八0818

    歷史上的令妃是個很厲害的角色。她出身低微,從宮女幹起,最早伺候和乾隆感情極好的富察皇后。可能愛屋及烏,乾隆看上了這個美麗的小宮女。乾隆十年,封其為魏貴人(令妃是漢族人,本姓魏,此時年方十八),稍後封為魏嬪;三年後,封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封為令貴妃;乾隆二十五年,她生下了後來的嘉慶皇帝(此時令妃33歲);五年後,她再進一步被封為皇貴妃。 乾隆皇帝為什麼不立令妃為皇后呢? 而實際上,乾隆三十一年,與乾隆反目的繼皇后烏喇那拉氏就病故了,此時的令皇貴妃已經成為真正的後宮之主,掌攝六宮之事,雖然名義上不是皇后,但行使的卻是皇后之權。烏啦那拉氏死後,乾隆皇帝便再也沒立皇后,這一點在其爺爺、父親那裡都有過先例。 乾隆的爺爺康熙皇帝,在第三位皇后也就是孝懿仁皇后去世後,直至他自己離世,長達三十三年的歲月裡未再冊立皇后; 乾隆皇帝為什麼不立令妃為皇后呢? 乾隆的父親雍正皇帝在孝敬憲皇后於雍正九年九月去世後,直到自己駕崩也沒有再立皇后。 所以,乾隆在此後的有生之年沒有續立皇后,是有前例可循的。 但要說到原因,恐怕有一點不能忽視,那就是乾隆皇帝其實已經屬意於自己的第十五子顒琰當接班人,就在乾隆三十八年,他秘密立皇十五子永琰為儲君,顯然,為了不讓外人猜測到自己的立儲意向,為了不引起祖輩和父輩時的奪嫡之爭,乾隆肯定要刻意掩飾這一切,而此時的顒琰的親生母親,也就是令皇貴妃已經貴為皇后之尊了,如果真的給一個皇后的名分,可能就會暴露自己秘密立儲一事,所以,只能讓她繼續保持皇貴妃的身份。 乾隆皇帝為什麼不立令妃為皇后呢? 令皇貴妃死後二十年,也就是乾隆六十年,乾隆向社會公開了自己所立的儲君是皇十五子顒琰,於此同時,追封顒琰之母魏佳氏,也就是令妃為皇后,冊諡孝儀皇后。

  • 6 # 哈哈印視

    兩個原因:

    第一:令妃本是漢人,原姓魏,屬正黃旗漢軍旗。她的父親也是憑藉女兒的身份地位才被皇帝委以重任。她的孃家並非顯赫世家,也不是大富大貴的官宦之家。只是因令妃深得乾隆寵愛,才被乾隆破格抬入鑲黃旗滿洲旗,改姓魏佳氏,在等級制度森嚴的清朝漢人女子做到皇貴妃已是盛寵了。

    第二,看起來,富察皇后死後,令妃已經主持後宮。但在乾隆看了心中摯愛依然是富察皇后,她也是永遠的皇后。

  • 7 # 紅楓文史娛

    其實,令妃在世的時候,已經享受到了那個時代一個女人所能擁有的最崇高的榮華富貴,只是差一個皇后名分而已。

    令妃姓魏,名魏佳氏,父親是內管領魏清泰,屬於正五品官,相當於現在的廳級幹部,但其沒有實職,所以,令妃的出身不算高貴,但也不算清貧,應該是個中產階級家庭吧。

    令妃一定是貌美如花,剛進宮的時候年方十五、六歲,沒幾年便被乾隆封為令嬪,這個"令"字可真有來頭,出自《詩經·大雅》中的"如圭如璋,令聞令望"一句,在古代漢語中有美好之意,能將此字賜予魏佳氏,也足見乾隆對她的喜愛。

    又過三年,也就是乾隆十三年,令嬪迅速晉升為令妃,十一年後(乾隆二十四年)令妃變成了令貴妃,再過六年(乾隆三十年)更是一躍成為皇貴妃,後宮中的皇貴妃只有一人編制,地位僅次於皇后,可以說在後宮屬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

    而實際上,乾隆三十一年,與乾隆反目的繼皇后烏喇那拉氏就病故了,此時的令皇貴妃已經成為真正的後宮之主,掌攝六宮之事,雖然名義上不是皇后,但行使的卻是皇后之權。

    烏喇那拉氏死後,乾隆皇帝便再也沒立皇后,這一點在其爺爺、父親那裡都有過先例。

    乾隆的爺爺康熙皇帝,在第三位皇后也就是孝懿仁皇后去世後,直至他自己離世,長達三十三年的歲月裡未再冊立皇后;

    乾隆的父親雍正皇帝在孝敬憲皇后於雍正九年九月去世後,直到自己駕崩也沒有再立皇后。

    所以,乾隆在此後的有生之年沒有續立皇后,是有前例可循的。

    但要說到原因,恐怕有一點不能忽視,那就是乾隆皇帝其實已經屬意於自己的第十五子顒琰當接班人,就在乾隆三十八年,他秘密立皇十五子永琰為儲君,顯然,為了不讓外人猜測到自己的立儲意向,為了不引起祖輩和父輩時的奪嫡之爭,乾隆肯定要刻意掩飾這一切,而此時的顒琰的親生母親,也就是令皇貴妃已經貴為皇后之尊了,如果真的給一個皇后的名分,可能就會暴露自己秘密立儲一事,所以,只能讓她繼續保持皇貴妃的身份。

    令皇貴妃死後二十年,也就是乾隆六十年,乾隆向社會公開了自己所立的儲君是皇十五子顒琰,於此同時,追封顒琰之母魏佳氏,也就是令妃為皇后,冊諡孝儀皇后。

  • 8 # 飲水君

    不一樣的愛

    拜《還珠格格》《如懿傳》等辮子戲所賜,很多清朝人物,讓咱們普通百姓也熟悉了起來。雖然,咱們熟悉的那個人,和歷史上的真身有很大區別。不過本來就是戲說嘛,如果感興趣,翻翻史書,印證一下,也挺有意思。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一直給小燕子和紫薇提供幫助的令妃娘娘。

    乾隆其實很愛她

    歷史上的令妃是個很厲害的角色。她出身低微,從宮女幹起,最早伺候和乾隆感情極好的富察皇后。可能愛屋及烏,乾隆看上了這個美麗的小宮女。乾隆十年,封其為魏貴人(令妃是漢族人,本姓魏,此時年方十八),稍後封為魏嬪;三年後,封為令妃(富察皇后此年去世);乾隆二十四年封為令貴妃;乾隆二十五年,她生下了後來的嘉慶皇帝(此時令妃33歲);五年後,她再進一步被封為皇貴妃。

    作為一個沒有什麼家庭背景的後宮佳麗,令妃只能憑藉自身的才貌來博取乾隆的歡心。事實上,人家乾的很不錯,用了20年的時間,從貴人幹到了皇貴妃,離皇后只差一步。

    此外,她還是後宮裡的生育冠軍,她和乾隆合作,十年生了六個孩子,四男兩女,其中一個後來還當了皇帝(嘉慶)。

    這些史實充分說明,乾隆還是十分寵愛她的。既然如此,乾隆為何不封她為後呢?

    不封是為了更愛她

    普通人的做法,是愛之慾其生,惡之慾其死,愛一個人,恨不能把所有能給的全給他(她),什麼都不顧及。但乾隆不是普通人,他要顧及的就有很多。他不封令妃為後,主要有兩個考慮:

    一是出身。我們常說:英雄莫問出處,但封建社會卻講究“出身論”,這倒不全是他們思想落後,而是出身的背後,常常是政治勢力的瓜葛和博弈。令妃是個漢族姑娘,他爹是包衣奴才,這樣的出身(尤其不是滿人)註定她無法封后。看看乾隆的兩個皇后,一個是紅顏知己富察皇后,爹是察哈爾總管,弟弟是太保大學士;一個是廢后烏喇納喇氏,爹是佐領訥爾布。兩個皇后都出身高貴,更重要的是,都是滿人。令妃卻是個出身一般的漢人,即使乾隆有心立她為後,朝中大臣特別是滿大臣是不答應的。後來,乾隆乾脆就一直空著皇后的編制,讓令妃以皇貴妃的身份代行皇后的職責。

    二是保護。乾隆晚年要按照老爹雍正發明的秘密建儲制度確定繼承人。既然是秘密,最終答案揭曉前,就一定不能露出蛛絲馬跡。乾隆最後選定的是令妃的兒子永琰,如果,他再封令妃為後,其實就是發出了一個很強烈的訊號,大臣、阿哥和妃嬪們都很容易過度解讀,既對令妃不利,也對乾隆不利,康熙朝的“九龍奪嫡”就是例子。所以,老謀深算的乾隆絕不會重走爺爺的老路。

    最後,令妃沒有封后,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她去世的太早。乾隆四十年,她因病去世,時年49歲;而乾隆六十年,他自己解開了藏在正大光明匾後面的秘密,昭告天下永琰為皇太子,並追封其母令妃為孝儀皇后。此時,乾隆84歲,而令妃已經去世20年了。

  • 9 # 宏泰文化策劃

    其一,令妃的身世不高,令妃魏佳氏(原姓魏),內管領、追封一等承恩公清泰之女,原屬正黃旗漢軍,後來被乾隆皇帝抬旗入鑲黃旗滿洲,可見,令妃並非滿族出身,而是漢人,而且她的孃家在朝中也沒有什麼實力,因此,出身決定了她的命運。

    其二,從政治上來說,當時的朝局比較複雜,乾隆之所以選擇永琰為繼承人,也是不得已之舉,在乾隆看來,眾多兒子中,也就永琰還算差強人意,這是矮子裡面拔長子,因此必須確保永琰能夠順利登基,而在永琰的兄弟裡,有實力與皇十五子永琰競爭嫡位也是有的,如果冊封令妃為皇后,無疑是傳遞了一個政治訊號——皇儲為皇十五子永琰,這勢必引起一些人的奪位之心,不利於朝局的穩定。

    其三,前兩位皇后之殤,讓乾隆慎重考慮立後。富察皇后是乾隆摯愛,也許在乾隆心中認定其是唯一的皇后,她地位永遠無法取代,換做誰坐了那個位置,都不會是乾隆帝心中最想要的樣子。後面的那拉氏立為皇后主要原因是太后的壓力,其後以悲慘收場。令妃活著的時候沒當上皇后,可是除了後位之外,乾隆帝把所有能給的都給了她,因此是不是皇后已經無關緊要了。

  • 10 # k笑笑生

    最近大火的網劇《延禧攻略》讓人們對乾隆和他的那些女人們又起了八卦之心,好多人印象中的乾隆皇帝風流成性,其實不然,真實的乾隆就像《延禧攻略》中演的那樣,是一個用情至深的男人。

    乾隆這一輩子只深愛過一個女人,這個女人就是乾隆的第一任皇后——富察皇后。富察氏在乾隆還沒有繼大統的時候就是由雍正皇帝為乾隆挑選的,落落大方的富察氏很快就和乾隆陷入愛河。二人雖然身份不同於尋常百姓,但卻有著平凡人的愛情,他們互相依偎、互相信任、互相理解,完全沒有既是夫妻又是君臣的皇家禮制。

    還沒有成為皇帝的乾隆和富察氏有了第一個孩子,在這種皇家一般都是母憑子貴,而乾隆卻是愛屋及烏,因為對富察氏的愛,在登基之後的做第一件事就是秘立這個兒子為太子,可惜一場普通的感冒,讓這個秘密太子早夭。富察皇后喪子之痛持續很久,身體也大不如前,可是乾隆為了多加安撫常常去陪伴皇后,希望早日讓她從痛苦當中走出。

    七年後,富察皇后才再次受孕,還是一位皇子,乾隆非常開心,這時乾隆已經有了6個兒子了,可還是要再次立富察皇后的兒子為太子,老天又開了個玩笑,這個孩子在第二年就出了天花,死了。再次承受喪子之痛的富察皇后,身體徹底拖垮,沒多久就病故了。乾隆皇帝用情至深,從此不再讓任何妃嬪留宿過自己的寢殿。

    所以在乾隆的心中,皇后不僅是一個國家的國母,更是他一生摯愛的女人 。在富察皇后病故之後,乾隆不再想要立後,可是太后不同意後宮無主,多次催促乾隆立後,孝順的乾隆不得已才立了烏拉那拉氏為後,這是乾隆的第二任皇后,不過她始終活在富察皇后的陰影當中,直到死去乾隆都沒有親自為她料理後事,還只以皇貴妃禮制下葬!

    在此之後,乾隆在心裡已經把皇后這個位置永遠的給了富察皇后,這也算是對他們的愛情的一種祭奠吧。乾隆沒有再立過皇后。至於令妃,也深得乾隆的喜愛,位至皇貴妃,掌管後宮之事,雖然不是皇后,卻行使的皇后的權力。在令妃的兒子顒琰被冊立為皇帝,乾隆做太上皇之後,才把死去二十多年的令妃追封為皇后。

    所以乾隆不立令妃為皇后的原因有二:一是對富察皇后的感情,讓乾隆把皇后這個位置賦予了無人能替的感情;二是因為令妃名義雖然不是皇后,但卻以皇貴妃的身份主持後宮。

  • 11 # 饞嘴肥貓鏟史官

    乾隆共冊封過兩個皇后:孝賢皇后富察氏和皇后烏拉那拉氏。

    還有個孝儀皇后魏佳氏,就是令妃,在她死後,她兒子嘉慶登基之後,她被追封為皇后。

    一、乾隆第一位皇后,孝賢皇后富察氏。

    她是乾隆最寵愛的女人,乾隆一生中唯一以妻子看待的人。

    富察氏嫁給乾隆比較早了,乾隆尚未受封寶親王之前,富察氏便成為了他的嫡福晉。她生活簡樸,“平居以通草絨花為飾,不御珠翠。”

    富察氏識大體,有頭腦,是弘曆的賢內助,“歲時以鹿羔沴毧製為荷包進上,仿先世關外遺制,示不忘本也。”。如此好的皇后,乾隆也對她非常的寵信。

    但她很早就去世了,“(乾隆)十三年,從上東巡,還蹕,三月乙未,後崩於德州舟次,年三十七。”

    孝賢皇后之死,令乾隆十分沮喪和悲痛,從此後性情大變。

    在孝賢皇后的喪禮上,一向和氣寬仁的乾隆錙銖必較,吹毛求疵,對辦理喪事的群臣大發雷霆,為喪禮中一些細節做得不如他意,處罰了很多人。由於大阿哥和三阿哥的悲痛程度達不到乾隆的要求,乾隆一怒之下,下旨剝奪了他們繼承皇位的權利:“伊等俱系朕所生之子,似此不識大體,朕但深引愧而已,尚有何說,此二人斷不可承繼大統!”

    乾隆作過一首《述悲賦》感悼亡妻:

    易何以首乾坤?

    詩何以首關雎?

    惟人倫之伊始,

    固天儷之與齊。

    所以,乾隆原本也是個情深意重的暖男。孝賢皇后死後,乾隆的性格才逐漸易怒和粗暴。

    二、乾隆第二位皇后烏拉那拉氏

    這是乾隆的冤孽。

    清朝歷代皇后都有諡號,但這位烏拉那皇后卻沒有尊諡,喪儀是降為皇貴妃的規格辦理的,乾隆對她深恨之。

    “(乾隆)三十年,從上南巡,至杭州,忤上旨,後剪髮,上益不懌,令後先還京師。三十一年七月甲午,崩。上方幸木蘭,命喪儀視皇貴妃。自是遂不復立皇后。”

    兩口子可能是發生了爭執,皇后把頭髮剪了,引起乾隆的震怒。

    這一點上,乾隆比我強,我老婆屢次改換髮型,我都只敢表示支援,還必須讚美。

    這事乾隆記恨了一輩子,烏拉那拉氏去世十二年後,乾隆仍然憤憤,“孝賢皇后崩逝時,因那拉氏本系朕青宮時,皇考所賜之側室福晉,位次相當,遂奏聞聖母皇太后,冊為皇貴妃,攝六宮事。又越三年,乃冊立為後。其後自獲過愆,朕仍優容如故,乃至自行翦發,則國俗所最忌者,而彼竟悍然不顧。”

    至於嗎?女人換個短髮就把他氣成這樣了,鼠肚雞腸。

    剪髮事件後,乾隆遣送皇后回京,烏拉那氏第二年就去世了。

    三、乾隆第三位皇后(追封),孝儀純皇后魏佳氏

    乾隆孝儀純皇后,魏佳氏,內管領清泰女。事高宗為貴人。封令嬪,累進令貴妃。乾隆二十五年十月丁丑,仁宗生。三十年,進令皇貴妃。四十年正月丁丑,薨,年四十九。諡曰令懿皇貴妃,葬勝水峪。六十年,仁宗立為皇太子,命冊贈孝儀皇后。嘉慶、道光累加諡,曰孝儀恭順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聖純皇后。後家魏氏,本漢軍,入滿洲旗,改魏佳氏。子四:永璐,殤;仁宗;永璘;其一殤,未命名。女二,下嫁拉旺多爾濟、札蘭泰。

    令妃本是漢人,父親內管領魏清泰,屬正黃旗漢軍旗包衣。孃家身世比較低微,即非世家,也非官宦。因令妃受寵,破格抬入鑲黃旗,改姓魏佳氏。

    在等級森嚴的清朝後宮,一個漢族女子能做到皇貴妃,已經相當厲害了。

    魏佳氏的晉升之路:包衣>>>>宮女>>>>貴人>>>>令嬪>>>>令妃>>>>令貴妃>>>皇貴妃>>>>令懿皇貴妃>>>>孝儀皇后。

    乾隆十年的正月,魏佳氏便被封為貴人,此時她年僅十九歲,入宮不過六年。同年十一月,她又被封為嬪,位列三嬪。

    “如圭如璋,令聞令望”――《詩經•大雅》

    令,美好的意思。

    晉封為令嬪時,魏佳氏已列眾嬪之首,排在舒嬪葉赫那拉氏之前,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極大的榮寵。

    此後,她的人生便一路開掛:

    乾隆十三年,晉為令妃,

    乾隆二十四年,晉為令貴妃,

    乾隆三十年時,成為皇貴妃。

    在當時,皇貴妃這個位置是虛而不設的,一般情況下,皇后若在世,不設皇貴妃。如果設皇貴妃,那就是皇后失寵,或將被廢,後宮鉅變。

    乾隆要晉升魏佳氏為皇貴妃,烏拉那皇后還活著,當然不高興了。這說明烏拉那的兒子永基地位岌岌可危。

    “三十年,從上南巡,至杭州,忤上旨,後剪髮,上益不懌,令後先還京師。三十一年七月甲午,崩。 ”

    清宮習俗,只有皇太后、皇帝駕崩時,皇后才可以剪髮,烏喇那拉氏這一行為顯然是大不敬。究其原因,應該與乾隆要晉封魏佳氏為皇貴妃有很大原因。

    從此,魏佳氏代行皇后之責,以皇貴妃之尊統攝六宮之事,成為後宮地位最尊貴的人。

    可是,在魏佳氏代行皇后之責的10年裡,乾隆都沒有把她立為皇后。

    乾隆遲遲不肯重新立後是有原因的。

    一、令妃出身低微,最早是先皇后富察氏的宮女。宮女做皇后,不但降低了富察氏皇后的名譽,也會降低乾隆的名譽。乾隆對於自己聲名非常看重和珍惜,當然首先考慮自己的光芒。

    二、雍正以後,皇室施行秘密立儲。立皇后就等於是明明白白地詔告天下立儲了。諸皇子猜忌,馬上會成為眾矢之的,不立魏佳氏為皇后,是對其母子的保護。

    三、魏佳氏是漢人,雖入旗,但終為漢族血統。若立為皇后,是對清皇室規制的巔覆。

    四、魏佳氏家族勢力太過單薄,根基太淺,沒有強大的背景。如果立她為後,發生政治爭鬥,家族毫無抵抗政治風暴的能力。

    魏佳氏有生之年,最終沒有等來封后的那一天。乾隆四十年正月,薨,終年四十九歲。諡曰令懿皇貴妃。

    乾隆六十年,嘉慶立為皇太子,命冊贈魏佳氏為孝儀皇后。嘉慶、道光累加諡,曰孝儀恭順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聖純皇后。

  • 12 # 蟶子歷史

    乾隆皇帝,一生有三位皇后,第一位,結髮妻子,富察皇后,第二位,繼後,輝發那拉氏,第三位,就是在死後被追封為皇后的令妃。

    那為什麼乾隆皇帝不立令妃為皇后呢!

    先看一下令妃,令妃在乾隆朝很是得寵,進宮三個月就封為了令嬪,之後晉封為令妃,令貴妃,在繼後被打入冷宮後,封為皇貴妃,掌管六宮事宜。享年49歲,在兒子登基後,被追封為皇后。

    不立令妃的原因

    第一 乾隆的前兩個皇后都死了,第一個是因為兩個兒子都死了,傷心欲絕,在登泰山封禪的途中死了。第二個,是在南巡的途中,因為觸怒了皇帝,剪短了青絲,被皇帝提前送回了宮中,打入了冷宮,所以乾隆覺的他的皇后命運都不咋地,所以不立後。

    第二 秘密立儲,在被乾隆將自己的兒子即位太子以後,乾隆為了前朝和後宮的穩定,不立令妃為皇后,因為立了皇后,就相當於昭告天下,立了太子了。這是出於保護。

    所以乾隆不立令妃為皇后。

  • 13 # 荰尒二0716

    首先是令妃的出身!

    令妃出身包衣奴才,一直是侍候富察皇后的,她由小宮女一路開掛模式做到令皇貴妃已經榮寵了!但是因為出身,她沒有後臺沒有身家背景為她說話,自然分量也不夠!

    其次還考慮到了富察皇后!

    乾隆皇帝非常喜歡這位原配妻子,富察皇后賢良淑德,深得帝心,她生的嫡子都曾秘密立儲被寄予厚望。可惜都福淺命薄,皇后也因此鬱鬱寡歡早早的離開這個世界。這對乾隆來說打擊很大,令妃曾經在前皇后跟前服侍。秉性氣質和習性也繼承了皇后的衣缽,在富察皇后離世後令貴妃在旁當解花語很不錯,不立她為後,對富察皇后也是一種尊重吧!

    再者繼後輝發那拉氏被禁冷宮,沒有廢后!

    乾隆對繼後揮發那拉不是很喜歡。但是她卻很會討好太后,所以在太后的督促逼迫下才立她為後的!有次南巡時不知因何事失寵,揮發那拉還自斷秀髮。徹底惹惱乾隆繼而被打入冷宮,但沒有直接廢后!令貴妃便統攝六宮大事,代行皇后之職,但要立令妃為後這說不過去!不符合規矩,朝臣們不會同意、畢竟皇后之位當時還是揮發那拉的,只是打入冷宮沒有直接廢后,何況太后是很喜歡繼後的,怎麼肯同意讓出身低微的令妃當皇后!

    最後就是乾隆對令妃母子的一種保護

    乾隆後期發現,皇后立與不立都影響不大!還能保護心愛的令妃不受傷害,在乾隆三十八年秘密立儲十五阿哥,可當時繼後嫡子十二阿哥永基是健在的!所以不能明目張膽的立令妃為後,這樣就像昭告天下他要立永琰為太子了!那秘密立儲沒有意義不說,還可能再一次引起奪嫡之爭!而就算沒有立後,在繼後被冷宮之後她就實權在握,行同皇后,統領後宮長達十年之久!在她死後乾隆皇帝在她的儀仗中增加了18件達到76件,僅比皇后的儀仗少了一件!而且她的遺物裡還有隻能帝后才能佩戴的東珠朝珠。足以證明乾隆對她很是寵愛!

    雖然死後追封,生前也就儀式上的欠缺,她和乾隆的十五子永琰被立儲即後來的嘉慶帝!影響已經遠大於其他皇后妃嬪了!一生榮寵,皆圓滿!

  • 14 # 日慕鄉關

    《延禧攻略》中的魏瓔珞,原型就是乾隆年間大名鼎鼎的令妃娘娘,歷史上確有其人,令妃出身於正黃旗滿洲包衣,是內管領魏清泰的女兒,透過內務府選秀入宮,較乾隆小十六歲,但她後來極為得寵,十年間連生六胎,其中就包括繼承大寶的皇十五子嘉慶帝永琰。

    《還珠格格》中令妃也屢屢出鏡,她漂亮可人,溫婉大方,雖然戲份不多,但依舊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歷史上,乾隆的第二任皇后那拉氏被廢以後,令妃以皇貴妃之尊統攝六宮之事,代行皇后之責,成為後宮之主達十年之久。

    那麼既然如此得寵,乾隆為什麼不立她為皇后呢?

    (1)為兒子著想

    清代從雍正開始,實行秘密立儲制度,儲君早早立定,傳位詔書放於乾清宮正殿“正大光明”匾後方。乾隆照葫蘆畫瓢,早已立定儲君,但一直不對外公佈,據他自己所言,早早公佈儲君人選是非常不利的。

    “一立太子,眾見神器有屬,幻起百端。弟兄既多所猜嫌,宵小且從而揣測。其懦者,獻媚逢迎,以陷於非;其強者,設機媒孽,以誣其過,往往釀成禍變。遂致父子之間,慈孝兩虧;家國大計,轉滋罅隙。”

    而一旦立令妃為皇后,太子就昭然若揭了,為了避免早早暴露太子引發不必要的麻煩,乾隆故意不立令妃為後。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皇帝正式立永琰為皇太子,十月,冊贈令懿皇貴妃為孝儀皇后,此時令妃早已辭世,但地下有知,當含笑九泉。

    (2)令妃出身較低

    如前文所言,令妃原本是正黃旗滿洲包衣,“包衣”就是奴才的意思,一種說法認為令妃祖上是漢人。雖然後來乾隆為令妃孃家抬旗入鑲黃旗滿洲,但並非以大功獲得,這件事情多少對令妃造成了負面影響,漢人立為皇后並非沒有先例,但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是在順治死後並尊的,而且佟佳氏一門與國有大功,這點不是令妃孃家可以相比的。

    (3)乾隆不願意立皇后

    一般認為,乾隆最寵愛的是原配孝賢純皇后富察氏,但富察氏早逝,第二位皇后那拉氏失寵被打入冷宮,坊間有傳言,那拉氏是因為人老珠黃所以失寵,乾隆對這種說法十分生氣,他言道:

    (皇后)其立也,循序而進,並非以愛選色升。及其後自蹈非理,更非因色衰愛弛。況自此不復繼立皇后。朕心事光明正大如此,洵可上對天祖,下對臣民。天下後世,又何從訾議乎?”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由於害怕別人說閒話,乾隆決定不再立皇后。

    雖然沒有得到皇后封號,但令妃生前與乾隆的感情卻是極好的,乾隆帝曾在孝賢皇后陵祭酒的御詩中曾提到魏佳氏(即令妃)是孝賢皇后玉成於他的伴侶,乾隆三十年更是冊封為皇貴妃,而清朝的皇貴妃,就是名副其實的後宮二把手,那拉氏失寵後,令妃掌管後宮也就順理成章了。令妃死後,乾隆帝在紀念魏佳氏的輓詩中稱她為“蘭宮領袖”,可見兩人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縱然沒有立為皇后,在乾隆心目中,早已把她當做自己的妻子。

  • 15 # 妖鬼雜談錄

    原因麼,第一電視劇中皇后也許還沒死;第二電視劇還是要有點事實根據的,現實中令妃不是皇后,電視劇也不能編的差太多;第三現實中乾隆跟令妃的感情沒那麼好。

    最根本的還是乾隆心中的皇后只有一位就是富察皇后,那拉氏能當皇后是因為皇太后開了口。

    1、在電視劇結束的時候,令妃為皇貴妃,但是原皇后還沒死,自然不能立她為後

    昨晚看大結局不仔細,所以沒有注意時間過渡。但是魏瓔珞去看望了那拉氏,還有那麼一副經典對話,所以,電視劇中魏瓔珞被封為皇貴妃的時候,皇后也許還沒有死。

    自然不能成為皇后,天無二日,後宮也不能出現兩個主子。

    不過實際中令妃為皇貴妃是在乾隆三十年,這個時候那拉皇后也去世了,所以看的出,乾隆對於立後的確是不感冒。

    2、雖然神劇頻出,但是基本框架要符合現實,現實中乾隆沒有封令妃為皇后,即便是追封時,還特意說明,是因為她是下一任皇帝生母,才進封。可見乾隆對令妃也沒那麼深厚的感情。

    乾隆六十年宣佈永琰為皇太子令妃被封為皇后。

    可是乾隆卻在追封典禮上下了一道耐心尋味的上諭:

    孝儀皇后神牌。升祔奉先殿。前期告祭天、地、太廟一事。亦未免失當。孝儀皇后、乃朕因系嗣皇帝生母。恩旨冊贈。止應於奉先殿祭告。若因此而舉行天地廟祀大典。轉鄰於瀆。……

    乾隆對令妃追封皇后來這麼一句,就是擺明令妃不配當皇后,只是嗣皇帝生母而已。也許乾隆對令妃是有點感情,有點喜歡的。但是遠不到給其封后的程度。

  • 16 # 一個貝殼兒

    乾隆和令妃的恩愛故事,在很多清宮劇裡面都被演繹過。這樣的題材,觀眾們也喜歡看,導演也喜歡拍,而且每次拍出來,收視率都挺高的。其實從很多古書中就可以找到線索,當年乾隆和魏佳氏的感情確實很好,魏佳氏後來也成了皇上最寵愛的女人。

    魏佳氏從一個身份平平的宮女,後來坐到了妃的位子,給皇上生兒育女,很受乾隆寵愛。在很多人看來,魏佳氏的一生還是非常幸福的,畢竟後宮裡很多女人,一直等到老、等到死,皇上也不曾理睬過她們。可是現實中的令妃,真的像電視中的那麼幸福嗎?令妃的晉升速度是比較快的,她入宮之後被封為貴人,就在同年就升到了嬪的級別,三年之後成為妃,一年之後又成了貴妃。而且剛成貴妃沒多久,就誕下了永琰。

    誕下皇子之後,她被封為皇貴妃,她的兒子後來也被秘密的立為儲君。在她去世後,又被追封為皇后。如此看來,她的一生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了。除了永琰之外,她還育有兩子兩女,可見皇上對她的寵愛程度。不過,也因為她生的孩子太多了,所以導致她血氣雙虧最後不滿50歲就去世了。

    清朝到了後來,尤其是傳到溥儀那一代,時局早已混亂不堪。那時候出現了很多軍閥,這些軍閥仗著自己手裡有點人,就到處作亂。當時的孫殿英,為了盜取財物,就把心思打到了乾隆的皇陵上面。最後他派人偷盜了乾隆的皇陵。在盜墓的時候,人們發現,乾隆是和其他幾位妃子一起陪葬的。但是除了魏佳氏以外,其他幾位妃子包括乾隆的屍首,早已腐朽得只剩白骨,可是魏佳氏的遺體卻儲存得很好。她穿著黃袍,面目清晰可辨,在那樣的氣候環境下,想將遺體儲存完好是很難的。

    後來專家重新發掘乾隆皇陵的時候,才解開了謎底。經過專家檢測,發現令妃的遺體內有大量水銀,大家猜測,皇帝之所以這樣子處理令妃的遺體,就是因為希望令妃能保持容顏不老,讓他死後還可以經常看見她生前的模樣,所以就用了這種方法。具體的原因已經無從得知了。但他的這種方法,被很多人批評為"自私"。專家還發現,與他合葬的都是他最寵愛的女人,可是這些女人壽命都不長,而平時不怎麼受寵的妃子,卻都活得比較長壽,這中間究竟還有什麼內情?

  • 17 # 白貓梧桐

    令妃在乾隆二十二年至三十一年內先後為乾隆生育了六個孩子,由此可以看出乾隆對於她的寵愛,在這一時期內她也從妃一路躍升至皇貴妃,在皇后烏拉那拉氏惹怒乾隆後,後宮的管理大權實際都在令妃手中,她的兒子永琰後來也被立為太子。令妃死後,乾隆更是多次寫詩追念她。

    然而就算乾隆給了她如此的恩寵,卻從來沒有將她立為皇后。直到嘉慶繼位後她才被追封為皇后,其諡號“孝儀皇后”更是由乾隆親自擬定,後經加諡累諡為“孝儀恭順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聖純皇后”。沒有立她為後,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令妃的出身。自古以來能做皇后的女子都要有一個合適的家世,尤其是在等級制度森嚴的清朝,更加看重皇后的出身。而根據《清史稿》的記載:“孝儀純皇后父清泰,姓魏佳氏,隸滿洲鑲黃旗,官內管領。”其他史料中也都證實了這一記錄,令妃家原本隸屬正黃旗漢軍,出身低微。

    儘管後來乾隆對她進行了兩次抬旗。第一次將她的孃家包衣管領改為包衣佐領,第二次更是直接把她的孃家由正黃旗包衣佐領抬入鑲黃旗滿洲,編為世管佐領。雖然她還是不足以被冊封為皇后,乾隆的如此舉動已經是相當特殊的待遇了,也算是補償吧。

    第二點就和前兩任皇后有關了。乾隆的髮妻孝賢皇后,與他夫妻情深。皇后自身的品行才能也是贏得了諸多人的愛戴,可惜在一次出遊回京的途中,她病死船上,為了寄託哀思,乾隆不惜耗費大量人力財力將那艘船放到皇宮旁邊,由此可見這件事對他的打擊之深厚。

      而繼後烏拉那拉氏是乾隆迫於太后的壓力冊封的。本來兩人關係就一般,後來烏拉那拉氏殿前斷髮,更是讓乾隆大怒不已,直接將她打入冷宮,最後她在冷宮悲憤而死。兩任皇后的死去對乾隆的影響不能小視,自此他不再立後。

    第三是出於對令妃的保護。儲位的爭奪一向殘酷,乾隆對此更是深知。令妃已經生了皇子,如果他立令妃為後,也是變相向朝中傳達太子的人選資訊。這勢必會引起其他利益集團的警覺,從而對令妃下手。

    雖然永琰早就被秘密立為儲君,然而令妃也是在彌留之際才被告知。她於乾隆四十年去世,直到乾隆六十九年,皇帝才正式對外公佈太子人選,與此同時追封令妃為皇后。

    雖然她生前沒能成為皇后,但實際已經是後宮中地位最高的女人,甚至已經擁有了只有皇后才能佩戴的東珠朝珠。魏佳氏去世後,她的儀仗被增加到七十六件,就連孝賢皇后都僅有五十九件,這些都能看出皇帝對於魏佳氏的特殊。可以說,從乾隆二十年起,一直到她去世之後的二十年,她都是乾隆帝心中和後宮中最有影響力的女人。

  • 18 # 執筆灬寫史

    乾隆:愛妃,朕對你的愛意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天地可鑑,日月可表!

    令妃:既然如此,陛下還請您冊封臣妾為皇后吧~

    乾隆:……額,當我剛才那句話沒說。

    在乾隆的後宮當中,有一位名為令妃的女子格外受寵,她從乾隆十年入宮,到乾隆四十年去世,期間歷時三十年,為乾隆生下四個兒子兩個女兒,算得上“高產”之人了。

    令妃能孕育這麼多孩子,離不開乾隆的辛勤耕作,這從側面反映出他對令妃的寵愛。可奇怪的是,這份寵愛似乎也有界限,乾隆三十年令妃就被冊封為皇貴妃,此後十年卻無半點晉升,為何乾隆不將她立為皇后呢?

    筆者認為,乾隆寵愛令妃卻不將她立為皇后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令妃出身卑微

    通常來說,一個妃子是否能夠成為皇后不僅僅取決於皇帝的寵幸程度,還與她的世家門第有關,尤其是在清朝,血統的重要性更是被進一步強調,然而在出身問題上令妃顯得有些不上臺面。

    令妃即魏佳氏,他的父親魏清泰是滿洲正黃旗包衣管領,擔任內務府總管(文職正五品),說白了其實就是旗人的奴才,幫助旗人打點上下事務。

    這樣卑賤的出身已經決定了令妃一輩子都不可能成為皇后。因為清朝有著非常嚴格的宗法制度,皇后的廢立必須經過嚴格且繁瑣的程式,皇帝一個人的旨意並不能決定一切。

    而皇后選拔的第一個標準便是家世好,顯然令妃魏佳氏不滿足這個條件。

    令妃去世後,乾隆下旨為其母家抬旗,後者從從正黃旗包衣搖身一變成為鑲黃旗正式旗籍,享有貴族血統,並且得到魏佳氏姓氏,從那以後他們也是正兒八經的旗人了。

    令妃用自己的死換來家族身份地位的提高,可惜這樣的身份不能提前得到,否則她還有爭奪競爭皇后之位的一絲可能。

    事實上在清朝,皇后幾乎都是從滿清貴族當中挑選的,因為他們重視血統的尊貴與純正,而漢人想要在生前被冊封為皇位,難以登天,最多也就是死後追封聊表慰籍,魏佳氏就是屬於死後被追封的那一類。

    所以,出身是令妃成為皇后路上的一塊巨大絆腳石。

    二、皇后在乾隆心中有著特殊的含義

    儘管令妃無比受寵,但乾隆最愛的女人不是她,而是髮妻孝賢皇后富察氏,這是乾隆心中永恆的“白月光”。

    早在乾隆登基以前,兩人便已成婚,其恩情程度用“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來形容也不為過,哪怕後來乾隆擁有三千佳麗,這一份情感始終沒有發生改變。

    可惜富察氏福薄,無法盡情享受乾隆的寵愛。她先後為乾隆生下兩個兒子,卻全部夭折,兩次喪子之痛給富察氏帶來了巨大的精神打擊,以至於後者年僅37歲便撒手人寰。

    富察氏的死對於乾隆同樣是無比沉重的打擊,甚至一度心灰意冷,絲毫不關係繼後的選立問題。最後在生母崇慶皇太后的推薦下,他才勉強答應立嫻貴妃那拉氏為繼後。

    可即便如此,乾隆仍然以“孝賢皇后喪期未屆滿”為由,只允許那拉氏晉升為皇貴妃,“掌六宮事”,一直到乾隆十五年八月初二中宮冊禮完成,那拉氏才正式成為皇后。

    從這裡看,其實乾隆仍然沉浸在富察氏離他而去的悲痛當中,無心挑選繼後,如果沒有崇慶皇太后的推薦,或許皇后之位會一直空著。

    可惜即便有皇太后的幫助,那拉氏也無法守住皇后之位。乾隆三十年,那拉氏因為剪髮等行為觸犯國俗大忌,當時乾隆正在第四次南巡,得知此事後他連夜折返,回京後他以“跡類瘋迷”、“難恪孝道”為由,收回那拉氏皇后、皇貴妃、嫻貴妃、嫻妃四份冊寶,待遇將至嬪級,這意味著那拉氏皇后之位已經有名無實。

    從那以後,那拉氏整日鬱鬱寡歡,第二年便離開了人世,享年49歲。而乾隆也不再冊立皇后,直到乾隆六十年永琰皇儲身份被公開時,其生母魏佳氏才被追封為孝儀皇后。

    那拉氏被廢,固然是因為自己觸犯了大忌,但乾隆毫不留情地做法也能體現出他對於那拉氏的苛刻,或者說對於皇后之位的苛刻,在他心目中唯有富察氏才有資格擔任這個職位,其他人或多或少都得受到一些不公平的對待。

    這也是令妃一輩子無法成為皇后的原因,乾隆對於他的情感更多停留在肉體層面,而富察氏才是他精神上的白月光,她所象徵著的皇后之位具有特殊含義。

    三、為避免不必要的奪嫡之爭

    乾隆不立令妃為皇后,在某種程度上是對他的一種保護。

    眾所周知,康熙執政末年,皇子們為了爭奪儲君之位明爭暗鬥,彼此大打出手,由此創造出“九子奪嫡”的腥風血雨。

    在這種鬥爭中,雍正成功脫穎而出,他為了避免日後發生類似的情況,便設立了秘密立儲制度,減少皇子之間的敵對性。

    而乾隆挑選繼承人同樣採用了秘密立儲的方式,可惜嫡子與他鐘意的幾位繼承人相繼去世,乾隆差點後繼無人。

    好在後來令妃生下永琰,乾隆經過多方考察認為他基本符合繼承人的條件,便將他的名為藏在牌匾後,使其成為不公開的皇儲。

    為了保守秘密,這件事乾隆沒有向任何人提及,哪怕是他寵愛萬分的令妃也一直被矇在鼓裡。

    因為乾隆明白,後宮之中充滿了爭鬥,年輕的時候這些妃嬪彼此爭奪皇帝的寵愛,年老色衰以後又開始千方百計幫助自己的孩子上位。

    如果當時乾隆將令妃冊封為皇后,那就是向其她妃子釋放一個訊號——永琰可能會成為儲君,無論這種可能性多小,那些妃嬪都會信以為真並且暗地裡剷除令妃母子,到時候又會引發新一輪的奪嫡之爭。

    因此,乾隆不讓令妃當皇后其實是在保護她們母子,讓她們免受奪嫡之爭帶來的威脅。

    執筆君言

    總而言之,乾隆寵愛令妃卻始終沒有冊封她為皇后,不僅僅是因為後者出身卑微,也是因為皇后在乾隆心中有著特殊的含義,同時也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奪嫡之爭。

    不過好在令妃死後二十年,還是被追封為皇后,而且還是清朝唯一一位漢人皇后,他的兒子永琰也登臨帝位,對她來說這也是非常圓滿的結局了。

    諸位讀者,對此你們怎麼看?

  • 19 # 闊愛的CC愛生活

    ①令妃是漢人,在那個年代裡,出身很重要。

    ②成為了皇后,她的孩子就是嫡出,可能有危險,乾隆給嘉慶挑選的嫡福晉就是出身很低,就是想掩人耳目。

    以上是我的理解。

  • 20 # 白米兔子

    1.令妃的家世背景,是滿洲包衣,如果立為皇后的話,會受到言官的反對,會帶來很多麻煩。

    2.乾隆心中的“白月光”孝賢皇后,乾隆不願意任何人取代孝賢皇后的位置

    3.令妃自身的原因,她自身的性格不適合皇后的位置,皇后的條條框框,皇后多了很多責任,是個苦差事,令妃自己不願意。

    4.乾隆不願意,乾隆太寵令妃了,不願意令妃因此受累,也不願冒令妃因此改變的風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最喜歡的一個字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