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8
回覆列表
  • 1 # 致守仁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這就是典型的打草驚蛇。

    劉邦對韓信、英布、彭越這三個異姓王是百分之百的不信任,尤其在燕王臧荼造反之後。但是對盧綰則另當別論。

    盧綰是劉邦從小玩到大的兄弟,當年行軍打仗時能隨意進入劉邦大帳的只有盧綰和劉邦的弟弟劉交,可以說劉邦是把盧綰當親人了。

    當年臧荼造反,燕王位子空懸,劉邦放著那麼多同姓宗室不封,還是封了盧綰做燕王,這就是信任呀。

    劉邦除異姓王並不是一定要除乾淨為止,他只消滅對自己有威脅的,像長沙王吳芮傳了五代,最後因絕嗣才除的國。

    既然劉邦對盧綰是非常信任的,那麼就絕對不會搞盧綰。

    盧綰的造反完全是劉邦打草驚蛇把盧綰給驚了。歸根結底還是盧綰對劉邦不信任。他不認為劉邦除了韓信、彭越、英布、張敖、共尉後能放過自己。為了保命他才決定造反。

  • 2 # 彈指間的歷史

    劉邦稱帝,建立西漢之後,為了籠絡天下諸侯為自己所用,共封了七個異姓王,分別是韓王信、長沙王吳芮、燕王盧綰、趙王張耳、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楚王韓信。

    其中,燕王盧綰與其他六位不同,其他六位都是用戰功才被封王,而盧綰封王是因為走後門。

    盧綰和劉邦可以算作是發小,兩人同日出生,從小便跟著劉邦,長大後二人又成了同學,可以說是穿著一條褲子長大,關係自然是極好。

    後來劉邦在沛縣起兵,盧綰以賓客身份相隨,等到劉邦被封為漢王時,盧綰被任命大將軍,常常擔任侍中,身隨左右,深的劉邦的信任。

    楚漢戰爭結束後,劉邦建立了西漢,剛開始盧綰還沒有被封王,他自知論才能,他遠遠趕不上韓信、蕭何等人,但是劉邦還是很念情分的,從小一起長大,如今我成了皇帝,自然也不能委屈你,賞賜給他的衣食、錢財都是他人望塵莫及的。

    漢五年七月,臧茶謀反,劉邦親自率領大軍征討,僅僅兩個月就平叛,此時正好燕王空缺,劉邦想了想,就把盧綰封為燕王。

    公元前196年,陳豨在代地謀反,劉邦再一次率領大軍討伐,離代地最近的盧綰,自然也出兵攻打陳豨,陳豨一看打不過,無奈之下只好求救於匈奴,同時盧綰也派張勝出使匈奴,並散佈謠言陳豨已經戰敗。

    正好,臧茶的兒子臧衍也在匈奴,便對張勝說∶“燕之所以重用你,是因為你通曉匈奴之事,而燕之所以能夠長久存在,是因為其他諸侯常常造反,天下征討,如今你為了燕,滅了陳豨,下一個就輪到燕,你個你的主人很快就會成為俎上魚肉,倒不如先放過陳豨,和匈奴聯合,日後即便朝廷削藩,燕也能得到保障。”

    張勝覺得有道理,便告知盧綰,盧綰便派人勸說陳豨逃亡,不要和他刀兵相見,誰知,劉邦透過陳豨的降將,得知了盧綰的心思,下令召見他。

    盧綰十分恐懼,他知道劉邦重病,政事皆決於呂后,而呂后專門找各種藉口誅殺異姓王,因此閉門謝客,稱病不往。後來劉邦從匈奴人那得知張勝為匈奴在為燕使者,隨即斷定盧綰造反。

    公元前195年,樊噲率領軍隊擊燕,盧綰當時就慫了,準備帶著家屬親信等到劉邦病好後,入長安謝罪,沒過多久劉邦駕崩,盧綰為了自保只好率眾逃亡到匈奴,後卒於匈奴。

    從上述我們可知,盧綰並沒有背叛劉邦,從小便追隨劉邦,可以算作是最熟悉劉邦的人,就因為如此,他反而更知道“兔死狗烹”的道理,而韓信等異姓王的不幸下場,更是讓他恐懼不已,這才想為自己留一條後路。

  • 3 # 方圓論壇

    燕王盧綰的造反就是典型的貪心不足。憑心而論,劉邦待盧綰不薄了。在所有沛縣跟劉備起家的功臣來說,盧綰是最受劉邦器重的和重用的。論起文治武功盧綰並不是最強的。但即使如此劉邦也如此重用他,他是劉邦手下唯一一個沛縣起家舊臣被封王的存在。本身劉邦對呀寄予厚望,希望盧綰可以幫助自己鎮壓其他異姓王。誰知道這個被劉邦寄予厚望的人也成為了造反的主流分子之一。盧綰就屬於那種典型的道德修養沒有跟上爵位的人物。

    盧綰沛縣人士,和劉邦屬於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不僅如此,兩人自小一起學習,既是發小又是同窗。可以說盧綰是劉邦真正意義上第一個小弟。成年後劉邦出去闖蕩天下,盧綰正常在家務農為生。劉邦後來逃回沛縣老家躲避官府追查的時候。盧綰義無反顧的在保護劉邦,給劉邦通風報信。劉邦也因此常常感嘆、盧綰是我最親密的兄弟。劉邦逃回沛縣老家之後又不願意從事農業。所以劉邦憑藉在外遊歷的經驗在沛縣也是混的風生水起。而盧綰呢?索性也跟在劉邦身邊替劉邦排憂解難。說通俗點就是給劉邦打下手。當時的劉邦也沒有多少人追隨。盧綰的追隨更是讓劉邦感激莫名。

    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後,劉邦也開始起兵反秦,此時的盧綰同樣義無反顧的在追隨劉邦。在之後的反秦大戰和楚漢大戰中,盧綰一直都是劉邦最堅定的支持者。但坦率的講,盧綰的功勞和很多人比起來都是有一定差距的。但劉邦對盧綰的賞賜和厚重是所有人都無法匹敵的。哪怕是劉邦的連襟兄弟樊噲和蕭何,雖然劉邦對他們很好很禮遇。但論起寵信程度,他們還是拍馬難及盧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盧綰可以不經通報,直接進入皇宮。漢朝建立後劉邦開始剷除異姓王,燕王臧荼被滅後,為穩定局勢,劉邦任命了盧綰為燕王。這又讓其他人嫉妒不已。

    但也因為劉邦的寵信,讓盧綰生起了不該有的私心。盧綰造反的原罪之一就是私慾膨脹。原本盧綰被劉邦分封為燕王之後也是十分的高興。但在劉邦不斷的剷除異姓王的過程中,盧綰開始有了危機意識。他開始認為想要一直把這個燕王當下去,就必須要聯合其他王對抗劉邦。所以從這個時候起,盧綰為了權利開始背叛了劉邦。在陳豨造反後,原本盧綰是奉命鎮壓陳豨的。但後來為了自己的私心,盧綰開始聯合陳豨以及匈奴針對劉邦。他認為只有抵抗住劉邦的削藩才能把燕王長久的做下去。盧綰這一步踏錯再也無法回頭,一下子盧綰成了劉邦的死敵。

    這樣的話又引出了盧綰的第二個原罪,那就是盧綰心態的變化。本身劉邦要剷除異姓王這是真的。但為什麼還要分封盧綰為王呢?一方面這是劉邦對他這個兄弟的親厚,另一方面劉邦需要有足夠信任的人鎮守燕地。也就是說從一開始劉邦是把盧綰和其他異姓王分開對待的。但盧綰呢?盧綰沒當上燕王之前,他確實明白這個道理。但他當上燕王之後,他不自覺的就把自己歸為了諸侯王一方。所以盧綰後來甚至覺得自己也是劉邦即將要剷除的物件之一。所以這就導致了盧綰更加堅定的和其他異姓王站在了同一陣營。也使得他和劉邦開始漸行漸遠。之後最後盧綰兵敗只能逃亡匈奴苟延殘喘了。

  • 4 # 劉一千五

    盧綰沒有背叛漢高祖劉邦。他的錯誤在於他不該為了封國的到益而揹著劉邦同匈奴私下和談。

    盧綰真正地是與劉邦同年同月同日而出生的。兩家長輩非常友好。村裡人每逄他們過生日都準備兩份一樣的禮物。傳為美談。

    劉邦曾幹錯事,盧館替他受過。事平後,劉邦特別感念他。劉邦起事後,盧綰跟在身邊,沒上過戰場,專門做劉邦的內務工作,親近非別人敢望。

    劉邦登上皇位後,盧館封為長安侯。都城之下的封地,這信任,親近由此可知多密切。燕國臧荼謀反,被平定後,燕王王位出缺。很久不見動近,群臣曉得皇上欲封盧綰為王,只是覺得盧綰功勞欠缺,怕群臣不服,遲遲下不了決心。於是,群臣眾口一詞:長安侯盧綰,功勞甚大,又是陛下忠心之人,可立為燕王。劉邦心下高興,沉呤良久,就把燕國封給了兒時的夥伴。算是對得起這發小了。

    匈奴鄰近的地方麻煩多。韓王信被平定後,有人說燕國有使者曾在這大營裡出入,疑有不端。劉邦年年平叛,加上年老體弱,妻妾不和,廢立不定,惱火得連生病也不讓看,更不吃藥,把醫生趕跑了。一聽燕王如此可惡,不認真戍邊,反與敵方勾搭。派人去調查,盧綰一聽,這骨節上碰上皇帝生病,主事的是殺人婆娘呂后,沒地方解釋了。就把家人集中在長城下,等皇帝病癒後回長安解釋。不想等來的是皇帝駕崩。盧綰心知無望,樊噲己領兵前往燕國而來。盧綰才逃入匈奴,投降。匈奴封他為東胡盧王。一年後死去。

  • 5 # 瀟瀟公子麟

    最直白的答案就是盧綰實在逼不得已,因為他怕,他怕被這個昔日親如兄弟的帝王殺了。

    漢高祖劉邦和盧綰的關係應該是最為密切的了。據《史記》記載,二人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盧綰從小就跟著劉邦混跡江湖,同為沛縣遊手好閒之農家子弟。相比於樊噲的魯莽勇武,盧綰的性格更適合做劉邦的跟班,而樊噲更類似於打手。

    二人的親密關係在後來也有所體現,蕭何、曹參、樊噲等人封侯拜相,而盧綰則被封為“燕王”,爵位更高一籌。而封在邊疆緊鄰匈奴的燕地,更說明劉邦對他的信任。

    可是當異姓諸侯王紛紛死於劉邦之手時,樊噲,蕭何等人接二連三遭到猜忌時,盧綰是真的怕了。與他同爵位的韓信,英布,彭越都死了,與他同親近的蕭何樊噲也是九死一生。而他自己則是異姓諸侯王且身處要地,劉邦又怎能不猜忌他,所以他召他入京時,他因為害怕便叛逃到了匈奴。

  • 6 # 史書上冬眠的蛇

    你好!由冬眠蛇來回答此問題。

    盧綰沒有背叛漢太祖高皇帝劉邦!

    盧綰(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4年),與劉邦同鄉,並且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因為盧綰的親戚與劉邦之父交好,所以盧綰與劉邦從孩提時代就結下了深厚的友情,這份情義是其他人所無法比擬的。

    劉邦起事以後,盧綰跟隨左右,立下汗馬功勞,劉邦也對盧綰格外信任,高官厚祿的賞賜從不吝惜。盧綰出任過將軍,太尉,可以隨便出入劉邦的後宮,能與劉邦同吃同睡,諸如食物,衣物和住用之物的賞賜都是其他臣子不可及的。

    劉邦稱帝后(漢太祖五年),分封藏荼為燕王,但是臧荼與同年就勾結匈奴反,劉邦親自率兵擊之,僅兩個月就將臧荼擊敗,恢復了燕地的秩序。劉邦以燕地距關中甚遠,不設王不足以鎮之的原因,分封自己的好兄弟盧綰為燕王,這也是劉邦分封的八個異姓諸侯王的最後一個。

    之後,因為懼怕異姓王作亂,呂雉殺死了楚王韓信,梁王彭越,趙王張耳死後王位被廢,韓王信逃亡匈奴,九江王英布造反被誅,至漢太祖十一年,八個異姓諸侯王只剩下長沙王吳芮和燕王盧綰,吳芮是少數民族的首領,且地處偏遠的長沙,對中央沒有威脅,中央剪除異姓諸侯王的矛頭就指向了盧綰,盧綰惶惶不可終日。

    之前,陳豨將軍造反的時候,劉邦命盧綰夾擊,盧綰為了保命,養寇自重,不肯用盡全力征討,反而希望陳豨能長期打游擊,這件事激怒了劉邦,因此劉邦派人招盧綰回京說明情況,盧綰當時以為劉邦箭傷復發,臥床不起,大小事情決於呂雉,遂不敢去,劉邦便下令樊噲和周勃攻擊燕地,請看明白,這時候盧綰並沒有反,也沒有背叛劉邦,只是害怕呂雉而不敢回京,而且樊噲和周勃的攻擊很順利,很快攻下燕地多處郡縣,證明盧綰並未反抗。

    最後的結局是這樣的,盧綰聚合了家人,打算等劉邦身體恢復後再入京說明情況,誰知道劉邦掛了,盧綰覺得沒了希望,就亡入匈奴了。當時很多事都很難說清,劉邦死前判斷力有所下降,還下過殺樊噲的命令,盧綰遠在燕地,更怕說不清楚,但是他絕無反叛之心,最多就是自保而已。

  • 7 # 蔡哥談

    劉邦和盧綰都是豐邑人,是同鄉,劉邦的父親和盧綰的父親兩個人關係非常好,而且劉邦和盧綰,兩個人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很巧合,說明為為7入

    仁這兩個人天生有緣。

    後來,兩個人從小一起玩,行影不離,又一起上學讀書識字,少年時,劉邦是個遊俠,一次因為犯了事,官府要捉劉邦坐牢,劉邦東躲西藏,盧綰不離劉邦左右,後劉太公錢買通官府人員,劉邦案子不追究了。劉太公又花錢給兒子買了個小官做,在泗水村當亭長。。

    再後來劉邦在沛縣起義反抗秦朝,盧綰跟隨劉邦南征北戰,劉邦攻入秦都咸陽城,同項羽進行了四年楚漢爭,盧綰跟隨劉邦立了不少戰,功,被劉邦任命為將軍。後擊劉做了皇帝,建立大漢王朝,劉邦封了七個異性王爺,如,韓信,英布,彭越,臧萘,韓王信等七人為王爺,在全國各地,當然還有劉邦家族劉姓王爺。盧綰被劉邦封為長安候。

    公元202年,異性王蒸王臧荼起兵反抗劉邦,大漢皇帝漢高祖劉邦帶著盧綰率朝迋軍隊剿滅燕王臧荼,燕王兵敗被殺。但他兒子藏衍逃亡了匈奴。劉邦認為盧綰這次有功,封盧綰為新燕王。

    過了一陣子,漢朝邊境一個叫陳稀將軍又起兵反漢,劉邦叫燕王盧綰帶兵鎮壓,盧綰派手上外交官張勝出使匈奴。調查陳烯為什麼勾結匈奴,反叛大漢王朝。張勝到達匈奴後見到了奴匈王,匈奴王說漢皇帝劉邦不地道,當了皇帝后,專殺異性王爺,如韓信,英布,彭越等,劉邦下一個就會殺燕王盧綰,另外張勝還碰到了前燕王兒子藏衍,他說父親老燕王下場,就是現在新燕王盧綰以後的下場。張勝認為說得有道理,藏衍還對張勝說,要燕王不要派兵攻打陣稀,認為匈奴,陣稀,燕王三處兵馬在一起對抗劉邦軍隊,劉邦就無可奈何了,張勝這個人是盧綰親信,回燕國後張勝向盧綰彙報了情況後,盧綰一想,現在異性王爺就剩下我和長沙王吳炳,吳炳勢立很小,漢王劉邦滅了陣稀後,下一個肯定收拾我了,於是按兵不動,不攻打陣稀。

    燕王盧綰不出兵攻打陣稀,劉邦很生氣,再加上盧綰處有人向劉邦告密,說燕王盧綰己投靠了匈奴,劉邦開始不相信,盧綰可是我同鄉,一起長大的好兄弟,怎麼會背叛我,劉邦半信半凝,通知燕王盧綰上京城長安開會,盧綰害怕上長安被殺,稱身體有病,不能上京城長安開會。劉邦現在終於知道盧綰反叛大漢王朝,投靠匈奴了。於是命樊噲將軍攻打燕王盧綰,蒸王盧綰兵敗逃住匈奴,盧綰被匈奴大王封為東胡盧王,一生同鄉好友盧綰徹底與漢王劉邦決裂了。後盧綰病死匈奴。

  • 8 # 二掌櫃的312

    盧綰任燕王時,野心有所膨脹,暗中勾結匈奴,夢想與劉邦.分庭抗禮。當英布、彭越、陳稀諸王反叛被殺,嚇破了膽,逃到匈奴,客死他鄉。大漢初定,江山末穩,各路異姓王,作起了春秋戰國大夢,紛紛想脫離中央,據封地而自立,逆潮流而動,難逃失敗的下場。作為劉邦的發小,大漢開國功臣,也做了春秋大夢,看到了別人失敗嚇破了膽,逃往他鄉保命。

  • 9 # 文史磚家

    漢高帝劉邦從起兵到建立帝國,有一幫情同手足的人始終追隨其左右,在戰場上為他出生入死,最終也都成了開國元勳。在這幫被劉邦視為兄弟的功臣們當中,跟他關係最鐵、爵位最高之人,非燕王盧綰莫屬。但讓劉邦萬萬沒想到的時,他對盧綰提攜備至,對方卻叛變投敵,讓他傷透了心。那麼,盧綰為何叛變?他最終的結局如何?

    盧綰是劉邦的發小,不僅同時出生,同在一條衚衕里長大,同在一起讀書學習,而且脾氣相投、形影不離,好到同穿一條褲子的程度。盧、劉兩家是世交,關係本來就好,如今劉邦又和盧綰成了鐵哥們,老鄉們羨慕之餘,都牽著羊、帶著酒到兩家祝賀,一時間成為美談。

    劉邦在沛縣起兵後,盧綰以賓客的身份相隨,雖然幾乎沒上過戰場,但官卻是越做越大。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后,盧綰追隨他進入漢中,雖然身為將軍,但更多的時間裡則是以侍中身份伺候劉邦的起居,依然不過是個白吃飯不幹活的閒散將領。劉邦與項羽撕破臉後,率軍攻取關中,隨即出關與項羽爭奪天下。此時,盧綰繼續追隨劉邦,但此時他的官職已升任太尉,成為最高的軍事主官。

    雖然盧綰才能一般,基本上也沒有什麼戰功,但僅憑著跟劉邦是“發小”的關係,依然享受著極為特殊的禮遇。據正史記載,盧綰的衣物、飲食標準極高,所受的賞賜也遠遠超過其他將領,而且還能自由出入劉邦的寢室。功臣蕭何、曹參雖然受到劉邦的禮遇,但以親密關係和被寵信程度而論,他們還是遠不及盧綰。

    劉邦擊滅項羽後稱帝,又在同年擊滅燕王臧荼,為提拔“鐵哥們”盧綰,便封他做了燕王。盧綰雖然跟韓信、彭越、英布等人都是諸侯王,但所受到的寵遇依然遠遠超過他們(“諸侯王得幸莫如燕王。”引文同上)。要說劉邦對盧綰,那可真是夠意思。

    但世上沒有永恆的敵人,也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一旦地位、形勢發生變化,先前“刎頸之交”的好朋友也可能走向對立面,這是一條亙古不變的“鐵律”。很不幸的是,劉邦和盧綰最終也為這條“鐵律”作了註腳。

    劉邦稱帝后誅殺功臣,先後以謀逆的罪名處決韓信、彭越,逼反英布並將其擊殺,一時間令功臣人心惶惶。盧綰雖然跟劉邦關係交好,但此時也不免心生疑慮。此時,盧綰正奉命攻打在代地叛亂的陳豨,並派使者張勝到匈奴求援,結果張勝卻被寄居在匈奴的臧衍(臧荼的兒子)說服,回國後勸說盧綰緩攻陳豨,並且在陳豨、匈奴以及盧綰之間造成“連兵不決”的情勢,使漢朝不敢對燕國採取行動。

    盧綰認為張勝的說法很有道理,便派人與匈奴、陳豨暗中勾結,意圖聯合抗衡漢朝,但不久這些陰謀便被陳豨的降將告訴給劉邦。劉邦聞訊既傷心又生氣,於是派使者徵召盧綰到長安解釋,結果盧綰非但不肯奉命,還同臣屬議論劉邦、呂后的殘忍。劉邦得知這一切後更加憤怒,命樊噲攻討盧綰,迫使後者兵敗逃亡。

    盧綰自知無法得到呂后的寬恕,於是在大哭一場後,帶著部眾投奔匈奴,被後者封為東胡廬王。就在劉邦去世後的第二年(前194年),終日懷念老友、悔恨不已的盧綰也離開人世,虛齡六十三歲。隨著劉邦、盧綰的相繼離世,這對老朋友間的各種恩恩怨怨也隨之化為過往雲煙。

  • 10 # 漢史趣聞

    盧綰之所以背叛劉邦,主要因素是因為自己過於擔心,害怕。

    畢竟當時的劉邦已經到了生命的盡頭,沒有了劉邦,呂后會放過自己嗎?

    這恐怕是盧綰問自己最多的一句話。

    要知道當時功勞最大的韓信已死,彭越被滅族,英布也因為一件小事而被逼反。

    總之,這些功勞最大的異姓王沒有一個是好下場的。

    這些發生在盧綰身邊的事例,都是在告訴盧綰。劉家的江山是不允許有異姓王存在的。

    當年那些為大漢建立立下漢馬功勞的人,一個個離開了。

    盧綰這個異性的燕王怎麼可能不怕呢?

    不得已盧綰為了活命,他只能反抗了。

    但是,就當時盧綰的實力,他根本抵抗不了大漢的軍隊。

    當然了,盧綰也不怕,因為燕國常年和匈奴來往,他和匈奴混的很熟。

    他想的是,有匈奴罩著他,即使他背叛了劉邦,也不至於喪命,大不了自己在兵敗後,逃到匈奴那裡去就可以了。

    當劉邦得知盧綰反叛的訊息後,他先是不信,可是經過他幾番的求證,再加上匈奴那邊來的降將,都證實盧綰確實反了,劉邦這時候才相信。

    於是,劉邦開始派了樊噲去燕地平叛。樊噲去打盧綰,盧綰兵敗逃到了匈奴。

    但是,等到盧綰真的到了逃亡的地步,他才知道故國有多麼的好,他很想給劉邦去解釋,其實自己是不想反的,實在是形勢所逼,不得已而為之。

    可惜的是,劉邦已經聽不到了,因為劉邦死了。

    盧綰沒有選擇了,他只能到匈奴那裡去定居了。

    在匈奴盧綰也就活了兩年的時光,他就撒手人寰了。

    到了後來,盧綰的後人,還是去和呂后求情,然後又重新歸降了漢朝。

    當然那時候的盧綰早已客死他鄉了。

  • 11 # 楊柳青青春之聲

    一.盧綰沒有背叛同裡同生同學的好友劉邦,他們的關係一直很好,劉邦非常器重他這個好發小,盧綰對劉邦忠心耿耿,不離左右,以太尉常從,出入臥內,衣食賞賜群臣莫敢望,雖蕭曹莫及盧綰,綰封為長安侯,長安,故咸陽啊,漢家有了天下後劉邦賜封盧綰為燕王。

    二.盧綰沒有辜負劉邦對他的期望,只是到了劉邦稱帝的後期,劉邦病重,國事託付於呂后,盧綰很是糾結:呂后婦人,專欲以事誅異性王者及大功臣。盧綰懼怕呂后,乃稱病不行,不肯入朝,並沒有與劉邦有背叛的心裡,只是到了後來或曰盧綰的手下張勝與匈奴聯絡,意在連兵不決用來延續燕王的國祚,以至於到了後來劉邦病故,盧綰更加忌憚呂后的手段,事物的發展到了不得已的情況下盧綰為了保命遂入匈奴,匈奴以盧綰東胡壚王,只一年有餘盧綰便客死他鄉。

    三.在歷史上漢朝建立的過程中,劉邦與盧綰這一對好朋友很是讓人敬佩並令人感觸頗多,可以說是為人做人的標準,只是他們到了握有權力,有了天下,尤其是劉邦在皇位上執掌天下,號令八方他看重的是他的天下、他的劉氏江山。當然劉邦對於他的兄弟盧綰始終是信任的,只是後來到了事出有因的端末才出現了不願意看到的所謂反的結局,但是盧綰決沒有反他的大哥的意圖與端末,這一點應該肯定,只是呂后的作為讓盧綰驚懼,盧綰哪,對劉邦可以肯定他還是耿耿於懷與劉邦的感恩,尤其是在盧綰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寄人籬下的日子,以至於在匈奴那兒盧綰一年而亡,鬱悶的心情可想而知,對於盧綰來講他肯定是在他離世的時候坐北望南向著他的豐沛老家及老友大哥老淚縱橫啊。

  • 12 # 漢周讀書

    01

    周赧王五十九年,

    即公元前256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沛豐邑中陽裡劉姓和盧姓家裡同時誕下一個男孩,

    劉家男孩取名劉季,

    盧家男孩取名盧綰。

    兩個男孩的父輩非常要好,

    這次兩個男孩同年同月同日生似乎是上天註定,

    所以兩家決定聯合擺酒宴答謝,

    全鄉的老百姓都牽著羊帶著酒一同來為兩家祝賀,

    場面異常隆重。

    時光飛逝,兩個孩童到了入學的年齡,

    劉季和盧綰一起到馬維先生的“馬公書院”讀書,

    兩個人作為發小兼同學,

    相親相敬親如兄弟。

    長大後,劉季當了泗水亭長,

    盧綰經常隨劉季出入上下,

    為劉季排憂解難。

    劉季作為亭長經常押送犯人流放邊境,

    盧綰義無反顧跟隨劉季。

    有一次下了雨不能按時到達,

    劉季乾脆釋放了所有囚徒,

    跑到山裡從事反秦活動。

    劉季為此吃了官司遭到官府的通緝,

    不得不四處躲藏,

    盧綰則一直跟隨劉季,

    並默默地幫助他。

    《史記》記載“高祖為布衣時,有吏事辟匿,盧綰常隨出入上下。”

    02

    公元前209年7月,

    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的訊息傳來,

    隱藏山林的劉季興奮地摩拳擦掌,

    隨即帶領部眾在沛縣起兵,

    盧綰以賓客的身份跟隨劉季左右,

    自此劉季也改名為劉邦,

    自稱沛公。

    經過三年多的努力,

    沛公帶領部隊西進直取咸陽,

    結束了秦王朝的殘暴統治。

    隨後劉邦被封為漢中王,

    帶領大隊人馬入駐巴蜀。

    就在心腹部下不斷叛離的時候,

    盧綰低調含蓄地忠心追隨劉邦,

    被劉邦封為將軍,

    併兼任侍中,

    負責劉邦的貼身事務。

    隨即,

    漢王劉邦帶兵暗度陳倉奪取關中,

    開始與西楚霸王項羽爭奪天下。

    盧綰被漢王任命為軍隊的最高行政長官:太尉,由於和劉邦的特殊關係,被劉邦特批可以隨意出入臥室。

    劉邦賞賜盧綰的衣被、飲食、賞賜在群臣中都始終處於第一位,

    是蕭何、曹參等群臣不能比擬的。

    楚漢戰爭結束,

    盧綰被漢高祖劉邦封為長安侯,

    長安便是秦朝故都咸陽。

    當時天下異性諸侯王共有七個,

    漢高祖劉邦打算封盧綰為王,

    但是盧綰無論戰功還是資歷似乎都無法說服眾人,

    所以漢高祖只能分封盧綰為侯爵。

    韓信、蕭何等人要麼戰功赫赫,

    要麼才能過人忠於職守,

    因而受到劉邦的器重,

    但是論親密的關係和信賴的程度,

    都根本無法與盧綰相比,

    因為只有盧綰得到漢高祖劉邦的特批可以自由出入皇宮。

    《史記》記載:“從東擊項籍,以太尉常從,出入臥內,衣被飲食賞賜,群臣莫敢望,雖蕭曹等,特以事見禮,至其親倖,莫及盧綰。綰封為長安侯。長安,故咸陽也。”

    03

    漢高祖五年,

    劉邦藉口盧綰曾經跟隨自己征伐西楚霸王項羽,

    不用其他將領而是用盧綰帶領軍隊出征,

    配合荊王劉賈討伐擁護項羽的臨江王共尉,

    一舉將其擊破。

    隨後盧綰回到長安屁股還沒坐穩,

    燕王臧荼謀反的訊息傳來。

    這是漢高祖繼位稱帝后第一個謀反的諸侯王,

    漢高祖劉邦大怒,

    下令親自率軍征討。

    盧綰主動請纓跟隨,

    劉邦非常滿意。

    僅僅不到兩個月時間,

    劉邦便消滅臧荼軍隊主力並俘虜了臧荼。

    劉邦早有想立盧綰的意思,

    只不過繼位之初由於群臣阻力所以未能得逞,

    本次消滅燕王臧荼之後,

    漢高祖故意給群臣和宗親列侯下詔書:“朕不貪圖燕國的土地,群臣和列侯可以推舉有功之臣出任燕王,朕唯民心民意是從。”

    群臣知道本次平定燕國盧綰主動請纓居功至偉,

    而且明白在上次分封的時候皇帝便有心將同年同月同日生的把兄弟盧綰封為王,

    畢竟長安侯的爵位不是任何人都能得到的。

    所以群臣和功臣們一致上書:太尉長安侯盧綰自沛縣起兵便跟隨陛下,一直到平定天下,功勞最多最大,可以出任燕王。

    漢高祖於是“順應民意”,於當年八月立盧綰為燕王。

    燕王盧綰在數年間寵冠諸侯王。

    《史記》記載:“及虜臧荼,乃下詔諸將相列侯,擇群臣有功者以為燕王。群臣知上欲王盧綰,皆言曰:“太尉長安侯盧綰常從平定天下,功最多,可王燕。”詔許之。”

    04

    漢高祖劉邦在位數年間,

    先後誅滅了臧荼、張敖、韓王信、彭越、韓信、英布等異性諸侯王,

    就連大功臣楚王韓信也被降為淮陰侯,

    隨後他們的封國便轉入劉姓子孫手中。

    對漢高祖早有不滿之心的陳豨被封為代國相國,

    臨行前陳豨向淮陰侯韓信大倒苦水,

    對皇帝誅殺異姓王不滿,

    於是二人密謀裡應外合起兵謀反。

    公元前196年,

    陳豨在代地反叛,

    漢高祖抱病率軍出征,

    皇帝大軍屯駐邯鄲從南面進攻陳豨,

    命令燕王盧綰的燕國大軍自北面夾擊陳豨叛軍。

    陳豨派部下王黃前往匈奴求救,

    盧綰也派出謀臣張勝出使匈奴散步陳豨戰敗的訊息,

    以期阻止其發兵。

    話說張勝在匈奴偶然間碰到了前燕王臧荼的兒子臧衍,

    臧衍對張勝說道:“您在燕國得到重用是因為通曉匈奴的事務,而燕國長久存在是因為諸侯國屢屢造反天下征戰不休。眼下異性諸侯王所剩無幾,等燕國幫助皇帝消滅了陳豨,下一個滅亡的便是燕國。不如您讓燕國放過陳豨,對外聯合匈奴,這樣三方都可以得到保全。”

    張勝認為很有道理,

    於是暗中勾結匈奴攻打燕國,

    拖住燕國軍隊南下以保護陳豨,

    進而實現陳豨、燕國和匈奴聯盟。

    燕王盧綰受到匈奴的攻擊,

    認為張勝勾結匈奴謀反,

    當即上書誅殺張勝。

    等張勝回到燕國,

    立即向盧綰解釋了原因,

    盧綰醒悟,

    便赦免了張勝的罪名,

    任命張勝為聯絡匈奴的線人。

    同時,盧綰派出使臣聯絡陳豨,

    希望達成戰略聯盟,

    不料卻被陳豨已經投降漢朝的部下洩露給了劉邦。

    漢高祖劉邦立即命人召見盧綰,

    燕王盧綰恐懼,

    便聲稱有病不能動身。

    劉邦對這位兄弟感情非常深厚,

    從心底裡不希望冤枉了他,

    所以派出闢陽侯審食其和御史大夫趙堯召盧綰並調查此事。

    盧綰更加恐懼,

    整日閉門不出,

    對身邊下人說道:“天下異性諸侯王只有我和長沙王吳芮了。誅殺淮陰侯韓信和楚王彭越都是呂后計謀,現在皇帝病重呂后執政,正在找藉口大肆誅殺異性諸侯王和功臣們,我絕對不能去見皇帝。”可是這段話被傳到了闢陽侯耳中,闢陽侯奏報給了漢高祖劉邦,劉邦更加生氣。

    這時候劉邦又從投降的匈奴人口中聽說“張勝在為盧綰與匈奴人聯絡”的訊息,

    確定地說道:“盧綰果然謀反了!”

    公元前195年三月,

    重病在身的漢高祖劉邦任命樊噲統帥大軍討伐燕國,

    燕王盧綰隨即逃亡匈奴。

    《史記》記載:“語頗洩,闢陽侯聞之,歸具報上,上益怒。又得匈奴降者,降者言張勝亡在匈奴,為燕使。於是上曰:“盧綰果反矣!”使樊噲擊燕。”

    05

    燕王盧綰聽說漢高祖劉邦病了,

    雖然身在匈奴,

    卻親自帶領家屬、兵丁、親信等共數千人來到長城腳下,

    希望等劉邦病好之後親自到長安謝罪。

    然而劉邦於當年四月溘然長逝。

    訊息傳來,

    盧綰知道自己再不可能回到漢朝,

    於是便投誠了匈奴,

    被匈奴封為東胡廬王。

    由於悲傷過度和心中的內疚,

    轉年盧綰便病逝了。

    轉眼數年過去,

    漢朝進入呂后執政時期,

    盧綰的妻子兒女再次逃出匈奴投降漢朝。

    此時,

    呂后病重無法接見眾人,

    盧綰的妻子兒女便住進了當年燕王盧綰在長安的舊宅,

    等著呂后康復後接見。

    然而等來的卻是呂后病逝的訊息,

    盧綰的妻子得知後,

    羞憤不已,不久也因病去世。

    《史記》記載:“高後時,盧綰妻子亡降漢,會高後病,不能見,舍燕邸,為欲置酒見之。高後竟崩,不得見。盧綰妻亦病死。”

    直到數十年之後,

    盧綰的孫子才以東胡王的身份投降大漢,

    受到漢景帝的親切接見和接納,

    被封為亞谷侯。

    06

    話說盧綰的父親和劉邦的父親關係曾經非常要好,

    並且同住一個鄉里,

    兩個孩子同年同月同日生,

    當日鄰居們曾經都來慶賀。

    盧綰和劉邦二人長大後,

    關係非常要好,鄰居們非常羨慕,

    便在二人誕辰日那天又帶著羊和酒前來慶賀。

    從此,

    便流傳下來誕辰日那天慶賀的習俗,

    以慶祝生命的延續和興旺,

    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謂的:過生日。

    《漢書》記載:“裡中嘉兩家親相愛,生子同日,壯又相愛,復賀羊、酒。”

    值得一提的是:

    盧綰逃亡匈奴的時候有一個大臣叫做衛滿,

    後來盧綰死後帶領數千人到了北韓半島,

    受到當時北韓國王的接待。

    衛滿傳言漢朝將派數萬大軍前來,

    請求帶兵前來進城護衛北韓。

    北韓國王不知有詐竟然答應,

    隨後衛滿便帶兵殺進城中,

    自立為王,建立了衛氏北韓。

    司馬遷:盧綰並不是一向積德累善的世家,而是僥倖於一時隨機應變,以欺詐和暴力獲得成功,正趕上漢朝剛剛建立,所以才能夠分封領土,南面為王。在內由於勢力強大而被懷疑,在外倚仗著外族作援助。因此日益被皇帝疏遠,自陷危境,走投無路,無計可施,最終迫不得已投奔匈奴,難道不可悲嗎!

  • 13 # 墜入深淵的隼

    誰不想安穩的過榮華富貴的太平日子?奈何皇帝懷疑了你你還能睡得踏實嗎?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那可是帝王之術的必修篇啊!如果死一個人能保住全族相信掂量掂量雙方實力後大多會願意去死,但謀反這個罪名好像專為斬草除根設計的,死的不會是一個而九族,誰甘願坐以待斃?反也許有機會不反肯定死光光,換誰都要搏一搏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可能高等級外星生命以意識存在,不生不滅自由翱翔於宇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