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艾澤學長

    四年前,班上組織了一次活動,所有同學把自己想要考上的大學寫在便利貼中並粘在後黑板上。

    朋友說,我想考xx大學。我說我想考xx大學。我們沒有深究院校錄取線,只是想著能上該多好。

    那時候,我們成績並不拔尖,也沒有特別理解985,211和普通本科的區別。

    我們只知道,如果我們成績提高了,一定可以去好學校。

    生在小縣城,一貫被灌輸的概念就是刷題就會提高成績,提高成績就會考上好大學,上了好大學就會有好出路。

    成績出來後,有人歡喜有人憂。我說,沒事只要自己肯學,在哪都一樣,你看清華大學還有被退學的學生呢。

    那時候我是這麼說,也這麼深信著。

    進了大學,日子趨於平淡,周圍的人轉專業、輔修雙學位、做科研專案、參加國家比賽、出國交換。

    這時候我才知道,這些資源並不是所有學校都有。我也不知道,我們少見的大牛講座在一些學校會如此常見。

    四年後我們都面臨著就業還是深造的選擇。我們成績都在前列,藉著專業的保研政策,我獲得了推免,他的學校保研率低,未能如願。

    一頭扎進考研大軍裡,備考的艱辛,出成績的煎熬,複試的忐忑,其中的苦我再怎麼感同身受也不是真的。

    四年前,我們都不知道,為了達到相近的目標,不同學校的我們需要付出如此不同的努力。

    原來,只要自己肯學,在哪都一樣,只是自我安慰罷了。不同學校的資源差異,只有身處其中才明白。

  • 2 # 考霸說志願

    好學校非常的重要!

    1.畢竟好學校可以把優秀的學生篩選進來,至少父母是非常重視子女教育。好學校都在追求一本率或者重點率,很多牛校一本率達85%以上了。相當於說,進去好學校,等於成功了一半

    2.重點高中聚集優秀學生,學習氛圍會好很多,但是隻要學生努力,是金子還是會發光的。良好氛圍會刺激學生更加努力,而且會養成好的學習習慣,一生受益。

    3.好學校,有好老師,一個好的老師會讓你學習效率大幅提升。老師很重視學生,學生認真學習,形成正面反饋。

    關注考霸說考試,更多豐富諮詢哦

  • 3 # 我是Emma

    我小學是私立學校,嗯,跟公立沒辦法比。我在學校的成績前五。小學畢業來,那個成績依然上不了公立的初中,只能在我們那裡的一所私立學校。依然在初三分班的時候,進了我們學校尖子班,成績也可以在前五左右,初中這三年,拼命的在學習,目標只有一個,就是為了進我們那個區最好的那所高中。

    初中畢業,我也確實考進去來,但是,我的成績只能分配在普通班,上面還有重點班和尖子班。嗯,就是這麼殘忍。但是好歹我進來了。

    我在高中依然努力,高一我在普通班的成績經常都是在全校中上游,比很多重點的學生都要好。高二我就分配到了重點班,我的成績經常在尖子班都可以排位到中下游了。原本高三我可以進入尖子班,可惜學校規定重點班不能進入尖子班,尖子班學生會被淘汰到重點班。高中畢業我就順利考上了本科。

    這個就是教育資源,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家長破了腦袋都要把自己的小孩送進優秀的學校。你在普通學校的百倍努力最後的成績可能還比不上好學校一般的學生。

    如果你能用你百倍的努力跟他們在同樣的好學校下競爭,你完全不用懷疑自己,肯定是碾壓那些中規中矩的。如果是差的學校,真的你的汗水換回來的回報,太不等值了。

    所以如果可以,先進入好學校,再好好繼續努力,爭取到龍頭

  • 4 # 春風奶爸

    小學學校不重要,有能力挑個好班是不錯的,班級排名老師第一二的孩子唸書激情高漲。初中比較重要打基礎階段,有好的校風,好的學習氛圍負責任的老師對孩子學習成長蠻重要的,高中最重要衝刺名校必須去好的頂尖的高中去機率才大。我們家小子放棄了教學質量差的城市最好的學區,這裡一半都能考上本地重點高中。來到全省教育資源最好的城市中下游的一所初中,為的是那百分一的機會進全省最好的高中。

  • 5 # 皓媽課堂

    高中情況看。我們這最好的高中有三個尖子班,180人。這180人超過160人畢業於我們市最好的兩所初中,最好的三所小學。其他學校畢業的才10多人。

    初中情況看。同事孩子在我們市最好的初中,說年級前100幾乎都畢業於全市最好兩所小學之一。其他小學的很少。他兒子不是最好的小學能進年級前20,因為姥姥是老師,小學都是姥姥在輔導。

    學校是否重要,調查普通本科沒意義,調查名校生,可能會發現他們的小學初中都是當地較好的。

  • 6 # 養了一個娃

    比較重要。

    小學,一二類區別不太大,如是二類的進個好班就不比一類任何的差。小學差別在家庭教育。

    初中,差別要比小學大的多。孩子的學習習慣基本養成,但生理心理處於變化期,受環境影響巨大。

    高中,差別更大。競爭環境會更好的推進孩子的前進。

  • 7 # 我是糖小妹兒

    很重要,好的學校才有好的學習氛圍,好的校風,師資也雄厚,大家在一起比學習!再看看不好的學校學生都在幹嘛!首先不好的學校絕對招不到好老師,學生早戀的,攀比的,打架的,心思很多不在學習上,有俗語叫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環境很重要,學好難學壞太容易,古有孟母三遷不就很好的詮釋了這個道理嘛

  • 8 # 學爸陪娃

    一個學校對於孩子的學習來說真的那麼重要嗎?

    我習慣於把孩子的學習跟成人的工作相比。

    好的學校是一個學習的環境和氛圍,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家庭環境的重要性。這也就是找工作的時候,我們為什麼要看這個公司是不是知名公司,是不是世界500強的公司?

    環境能夠影響人何況是正在培養習慣的孩子呢!

    好的學校不僅僅是學校的環境好,學習的氛圍好,還是學生的學習氛圍也好,就是大部分學生都是以學習為主,我們都知道一個害群之馬會把這一個小團體給搞臭了,也就是如果學校裡面有這些不學習的孩子,那麼會影響這些學習的孩子。

    在學習這件事情上。寧做鳳尾不做雞頭。

    好多事情我們應該是做雞頭,不做鳳尾,但是對於學習來說,對於大部分孩子來說,學習是寧做鳳尾,不做雞頭。

    有的人會說我的孩子在這個學校裡面考第一,但這個學校太一般了,可能你這個第一和好的學校的倒數第一都不如,而這個時候你還沾沾自喜,孩子也在沾沾自喜,所以在好的學校裡面,所有的學生是們你追我趕的去努力學習。

  • 9 # 大叔熊大

    好學校真的很重要,因為學習氛圍和學校的資源很重要。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特別是處於學生時代的孩子們。

    學習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無論是刻苦程度還是長時間的堅持,對一個人的考驗都很大。在一個學習氛圍好的環境裡,大家都在刻苦努力,你至少不好意思偷懶。

    好學校的資源很重要。在這裡有經驗豐富的老師,對於如何教學生,如何把握重點等都是多年實踐積累的精華,經驗的獲得絕不是到短時期能夠完成的。

    考試的題目各種各樣,在眾多題目中如何挑選有價值,有針對性的練習題,對每個學校也是一種考驗。好的學校,在多年的實踐教學中,肯定會總結出多套很有代表性的習題庫。

    讓學生們在儘量短時間內接觸儘量多的題型,相當於為學生們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如此良性迴圈,孩子們對知識的廣度會掌握的更多,自然競爭力也更強。

    在上海排名前十多位的市重點高中,學生只要按照學校要求的進度學習,基本上都能考上一個不錯的大學。學生不會感到吃力,因為有人幫你總結了經驗,同時課外培訓費用也會減少很多。

    努力考上一個好的學校,你今後的學習道路會輕鬆很多,所以你一定要努力。人生大的機會也許只有幾次,你只有奮力拼搏過才不會後悔。

  • 10 # 沅沅ya

    好學校真的有那麼重要。

    首先咱們從學校本身說起學校為什麼會有985、211、雙一流、重點、普通本科之分,實際上還是由於其學校本身實力、資源的不同,這種不同涵蓋了很多方面,它包括了地方、國家的扶持力度,科研實踐資源,校友資源以及其他各方面的資源。

  • 11 # 智明數學

    觀點:非常重要。

    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明好學校的重要性。

    1.師資力量強大,教學資源豐富以及教學裝置完備。作為一個好學校,這幾個要素在當地來說基本算是頂尖配置的,能夠滿足絕大部分的教學以及學生髮展的需求。

    2.班風,校風良好,管理比較嚴格並且合理。常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當你到達了一個好學校時,會不自覺的受其影響並隨之改變,而且作為中學生,自制力比較差和易受誘惑,這就需要強有力的管理以及班風校風的薰陶。

    3.學生的良性競爭。在好學校裡一定會出現分數排名的差距,而且差幾分的話排名會差很多,這就會讓學生更加的產生學習的衝動,會形成一種良性的競爭,對學生成績的提高也是有莫大的幫助的。從而可以建立起學生的自信以及自豪感成就感,對以後做事情也會有幫助。

  • 12 # 傳媒人遊子

    我的個人觀點是,好學校並非真的有那麼重要。

    首先,毋庸置疑,值得肯定的是,好學校有很多好學校的好處,比如師資力量、學習氛圍、教學環境等等,都是一般普通學校無法比擬的。

    那麼,下面問題來了,如果您只是一個普通的家庭,或者說,您的孩子只是一個普通的孩子,請問,進入這樣的學校真的好嗎?

    一般能進入當地名校的學生,大致就這幾方面:學霸、有錢、有權,當然主要還是以學霸為主。而學霸對於一個城市而言,那可能是百分之幾,甚至是百分之零點幾,而決定能否成為學霸的因素有很多,有的孩子天生聰明、好學,家庭環境又好,父母素質又高,能成為學霸是順理成章的。有的孩子天生聰明、機靈,但他根本就不願意學習,對讀書根本就沒興趣,一提到學習他就頭痛,這樣下去,不管怎麼花心思,怎麼努力,估計都很難成為學霸。畢竟再好的學校,還是會有部分成績不如意的學生。如果讓他與學霸在一起學習,個人感覺可能會因為成績長期不如其他同學,甚至可能會放縱自己。

    不管是哪裡的名校,權錢交易肯定存在,也就是說非富即貴。現在孩子的攀比心裡很嚴重。你吃穿用不如別人,難免會讓孩子覺得自卑。更讓人不能接受的是,會有部分老師,因為權力和金錢的原因,很有可能無法將精力花在所有同學身上,而那些普通的孩子只能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

    如果您的孩子是個普通的孩子,經過自己的努力,很可能能在普通的學校成為一名優秀的學生,再在老師的關照和自己的努力下,他的自信心自然會越來越強大。

    所以說,好學校重要,但並非真的那麼重要,需要綜合各方面的情況來選擇孩子的學校!

  • 13 # 九月風滿樓

    不請自來。

    這個問題,我用親身經歷來回答下。

    先宣告,我的回答可能不太中聽——好學校非常非常重要,但那是對好學生而言,對差生卻未必。

    ① 小學

    我小學在農村,原本沒什麼好學校。但在六年級卻分出個“尖子班”。只有各村小學裡的優等生才會被推薦進來。

    尖子班的目的只有一個:考上縣重點中學。

    在這個班上,認識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好哥們兒,到底怎麼重要,咱後面再講。

    我這哥們是位復讀生,上一年考試沒發揮好,這才復讀。他家庭條件是我們全班最差的,但他母親寧肯多花一年錢復讀也要讓他考重點中學,後來的事實證明,這個決定絕對是高瞻遠矚。

    一同上尖子班的還有我的表弟,人很聰明,也很愛玩。

    然後,還有兩位女生,我小學的同班同學,走“後門”上的尖子班。

    總結下這幾個人的基本情況:我跟好哥們,兩個都屬於“優等生”;表弟屬於“準優等生”;兩位女生屬於“差等生”(請原諒我的實事求是);

    最終結果:好哥們以全縣第1名考入縣重點,我20多名考入;表弟、及兩位女生均落榜;

    經過第二年復讀,表弟考入縣重點;兩位女生仍舊落榜。

    當時尖子班大概1/3(十來個人)能考入重點中學,那麼當時的普通班呢?對不起,一個都沒有。

    有人可能說,你把好學生都蒐羅走了,普通班當然考不上了。

    問題不在這兒,而在於,如果沒有這個尖子班,那十來個人都未必能考上一個!

    因為其他沒有“尖子班”的鄉鎮,最多隻考上一兩個。

    縣城小學倒是也沒有尖子班,但師資力量比農村好太多,每個“普通班”都能考上十幾二十個。

    事實就是這麼殘酷!

    您敢說好學校不重要,重點班不重要?當然,那兩位女同學或許會這麼說。

    ② 中學

    等上了重點中學,才真正接觸到什麼叫好學校,什麼叫優秀教師。

    我能說我上了中學才開始接觸美術、音樂、書法、體育、勞動技能的嗎?

    是的,整個小學六年級,除了語文就是數學,根本就沒有其他科目。

    所謂“素質”教育又將從何談起?

    然而,只要上重點中學就萬事大吉了嗎?不!我差點再次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可能因為初中開始住校缺乏管束,或者到了叛逆年齡段,不再像小時候那麼“乖”了,學習成績也一落千丈,初中畢業竟沒考上本校的重點高中!

    那就只能去上普通高中了。

    命運之神再次向我招手,就在我辦理了普通高中入學手續之後,正式開學之前,家族裡一位德高望重的親戚聽說後,就問我父母:“想讓孩子上普通高中,還是重點高中?”

    “當然是重點高中了。”

    “花錢能上不?”

    “能。”

    “錢夠不?”

    “夠。”

    於是掏了1500元(可能相當於現在的幾萬),自費上了重點高中。慶幸的是,當時分數只差了幾分,否則連“自費”都不會收的。

    最後結果也很歡樂。

    高考填報志願時,我估分570+,想報某211重點大學,所有人都不同意,認為我瘋了。因為那所大學上一年分數線是580+。

    只有班主任一個人支援我,“今年題目難,分數線肯定低,報吧,沒問題!”看著他剛喝完酒通紅的雙眼,我竟然也有了一絲動搖。直到第二天等他酒醒之後,再問,再肯定,這才大著膽子填報上去。

    感謝班主任,我被成功錄取,而且還是很好的一個專業。

    那一年,該校錄取率大概2/3,而我差點去上的那個普通高中,當年只考上1個大專生。

    您還敢說好學校不重要嗎?

    也就是說,普通院校學生連面試資格都沒有。

    請原諒這些企業吧,他們只是商人,是要賺錢的,要講投入產出的。門檻提高一些,招聘效率和命中率才能承擔得起,雖然會因此漏掉不少優秀人才,但相比他們可能產生的額外投入,值了。

    所以說,好學校之所以重要,就在於這兩點:

    1、好學生不至於輕易埋沒;

    2、好工作相對更容易獲得;

    當然了,學校不好也未必就人生一片黑暗。身邊領導和同事也不乏普通大學畢業,工作表現甚至更為出色。那是因為他們都曾用其他公司的磨鍊證明了自己,而那些苦難,比之前上學恐怕還難得更多。

    補遺:

    對了,我那位好哥們最後也考上了重點大學,工作非常出色,還把操勞一生的母親接到了身邊,生活美滿,家庭和睦,幸好他有個好媳婦。

    當然,我媳婦也不賴。當年他畢業,把班裡最優秀的那位女生,介紹給了我。兩個月後,成功脫單。數年後,小風子出世。

  • 14 # 請將他打死

    毋庸置疑,好學校真的很重要。

    先來說說對於以後找工作的重要性。

    毫無疑問,剛畢業的大學生,一般都是看學校的,什麼985/211,總歸是比其他的大學有優勢,清華北大什麼的就更不用說了。

    一個公司如果想招一個清華的人,所開的工資肯定高於其他的大學。

    好的大學重要不重要,從社會公司的態度就可看出一二,還有最明顯的,就是直接影響著你所得的薪資與是否能應聘的上這份工作。

    現如今許多剛畢業的大學生不好找工作就是這個原因,大學生太多了,學校又不突出,肯定競爭力不大。

    從大學學校的好壞對以後的影響也就能看出中學學校喝小學學校的端倪了。

    好的小學學校升重點中學的機率大,重點中學考入好大學的機率大。

    至於為什麼,就要要說說好學校重要的另一個層面了,那便是學習知識的程度。

    許多學生都很羨慕優班,也想考入優班,畢竟,和一堆學習好的人在一起,成績總不會差到哪裡去。而和一堆差生扎堆在一起,學習好起來是很難得的。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這個道理。

    還有一個層面可以說明好學校的重要性,好學校為什麼被稱為好學校?那是因為有著好老師,而好老師的能幹什麼?我想不言而喻了吧。

    講課質量,教學方法,這些,可是會影響孩子的一生的。

  • 15 # 儒佳學習派

    很多人都說學校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畢業之後你算不算是一個好人材。

    那什麼叫好人材?你自己本身很優秀,外加遇到了你的伯樂真正的把你用起來,那才叫真正意義上的好人材。

    但事實卻是,好學校出身的學生資源更廣,起點更高,也更容易被自己的伯樂發現和賞識。

    起步低,低的不僅是工資,還有你的想象力

    本人以前在一個普普通通的小二本院校唸書,學校在北京市郊區,平日裡要去市區聽個講座、看個展覽,來來回回都需要四五個小時的時間,非常麻煩。

    當時也沒覺得學歷和背景對自己來說意味著什麼,只知道周圍人和自己一樣,每天樂樂呵呵、你追我趕的一起吃飯、上課、睡覺。

    大三那年,自己提前去了學校的招聘雙選會,記得知名企業很少,不過倒是有一個優秀校友的公司也在招聘。

    HR大姐姐相當和善,苦口婆心勸我們要好好學習專業知識,趁著還有一年的時間再打磨打磨自己,最後還說了一句話,讓我至今印象深刻:“就拿薪資來講吧,你們這個學校畢業的學生,我一個月給你八千塊錢,你敢拿嗎?”

    那個時候,我們都覺得一個月拿五千塊錢,不進車間上油墨,搬紙張(我本人是印刷專業的學生),有一個小辦公室待著就不錯了,哪還敢奢望一個月拿八千塊錢的工資啊。

    所以我們大眼瞪小眼,異口同聲:“不敢拿,不敢拿。”

    但是我們,至少是我自己從來都沒有想過,也不敢想自己可以拿八千塊甚至是一萬塊的工資,也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怎麼樣才能拿到更高的工資。

    不能說本科學校有多次,只能說身處普通的學校不僅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也限制了我們的野心。

    所以學校一般,起步低,低的不僅僅是工資,還有我們對於未來無限可能性的想象力。

    學校好如果不重要,那麼你將錯失人生的第一塊敲門磚

    招聘會之後,我打算考研,經過半年多的準備,最後考入了北京一所985院校。

    雖說院系不是學校最強的,但是臨近畢業,每天都有各個知名企業的HR打電話要求投遞簡歷,並希望去現場聽公司的宣講會。

    我不敢說每一個公司自己都能確保被錄取,但最起碼我擁有了更多的選擇權和主動權,同時也具備了一定的自信和野心,敢於為自己議價。

    我記得很清楚,當時在宣講會上HR說:

    “雖然我們招聘官網對外宣稱說不限背景和學歷,但現實情況是我們在篩選簡歷時會先從985院校碩博學歷的學生中挑選,我們知道這樣對其他非985院校的學生,尤其是優秀的學生很不公平。

    但是沒辦法,人才太多了,篩選的時間成本太高了,為了降低時間成本和風險成本,我們只能這麼做。當然也不排除你真的是優秀到閃閃發光的地步,足以讓我們忽略掉你的學歷和背景...”

    你看,好的學校不一定代表你擁有最好的能力,但是在HR那裡他至少相信你有進入好學校的能力,也願意用學歷背景作為第一道篩選門檻兒。

    很多時候,我投遞的崗位,HR直接給我打了回來,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只招收碩士及以上學歷的學生。

    我心裡犯嘀咕,我是碩士啊,怎麼不可以了?再仔細一看才知道,如果你是碩士,就需要本碩都是知名院校的學生,如果你是博士,就需要本碩博院校中至少有兩個為知名院校。

    現實很殘酷,對不對?

    但更殘酷的是你還在一味的安慰自己:哈,你看,大家都說學歷不重要,然後從此你就繼續幸福的墮落著了。

  • 16 # 智明數學

    觀點:非常重要。

    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明好學校的重要性。

    1.師資力量強大,教學資源豐富以及教學裝置完備。作為一個好學校,這幾個要素在當地來說基本算是頂尖配置的,能夠滿足絕大部分的教學以及學生髮展的需求。

    2.班風,校風良好,管理比較嚴格並且合理。常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當你到達了一個好學校時,會不自覺的受其影響並隨之改變,而且作為中學生,自制力比較差和易受誘惑,這就需要強有力的管理以及班風校風的薰陶。

    3.學生的良性競爭。在好學校裡一定會出現分數排名的差距,而且差幾分的話排名會差很多,這就會讓學生更加的產生學習的衝動,會形成一種良性的競爭,對學生成績的提高也是有莫大的幫助的。從而可以建立起學生的自信以及自豪感成就感,對以後做事情也會有幫助。

  • 17 # 傳媒人遊子

    我的個人觀點是,好學校並非真的有那麼重要。

    首先,毋庸置疑,值得肯定的是,好學校有很多好學校的好處,比如師資力量、學習氛圍、教學環境等等,都是一般普通學校無法比擬的。

    那麼,下面問題來了,如果您只是一個普通的家庭,或者說,您的孩子只是一個普通的孩子,請問,進入這樣的學校真的好嗎?

    一般能進入當地名校的學生,大致就這幾方面:學霸、有錢、有權,當然主要還是以學霸為主。而學霸對於一個城市而言,那可能是百分之幾,甚至是百分之零點幾,而決定能否成為學霸的因素有很多,有的孩子天生聰明、好學,家庭環境又好,父母素質又高,能成為學霸是順理成章的。有的孩子天生聰明、機靈,但他根本就不願意學習,對讀書根本就沒興趣,一提到學習他就頭痛,這樣下去,不管怎麼花心思,怎麼努力,估計都很難成為學霸。畢竟再好的學校,還是會有部分成績不如意的學生。如果讓他與學霸在一起學習,個人感覺可能會因為成績長期不如其他同學,甚至可能會放縱自己。

    不管是哪裡的名校,權錢交易肯定存在,也就是說非富即貴。現在孩子的攀比心裡很嚴重。你吃穿用不如別人,難免會讓孩子覺得自卑。更讓人不能接受的是,會有部分老師,因為權力和金錢的原因,很有可能無法將精力花在所有同學身上,而那些普通的孩子只能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

    如果您的孩子是個普通的孩子,經過自己的努力,很可能能在普通的學校成為一名優秀的學生,再在老師的關照和自己的努力下,他的自信心自然會越來越強大。

    所以說,好學校重要,但並非真的那麼重要,需要綜合各方面的情況來選擇孩子的學校!

  • 18 # 九月風滿樓

    不請自來。

    這個問題,我用親身經歷來回答下。

    先宣告,我的回答可能不太中聽——好學校非常非常重要,但那是對好學生而言,對差生卻未必。

    ① 小學

    我小學在農村,原本沒什麼好學校。但在六年級卻分出個“尖子班”。只有各村小學裡的優等生才會被推薦進來。

    尖子班的目的只有一個:考上縣重點中學。

    在這個班上,認識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好哥們兒,到底怎麼重要,咱後面再講。

    我這哥們是位復讀生,上一年考試沒發揮好,這才復讀。他家庭條件是我們全班最差的,但他母親寧肯多花一年錢復讀也要讓他考重點中學,後來的事實證明,這個決定絕對是高瞻遠矚。

    一同上尖子班的還有我的表弟,人很聰明,也很愛玩。

    然後,還有兩位女生,我小學的同班同學,走“後門”上的尖子班。

    總結下這幾個人的基本情況:我跟好哥們,兩個都屬於“優等生”;表弟屬於“準優等生”;兩位女生屬於“差等生”(請原諒我的實事求是);

    最終結果:好哥們以全縣第1名考入縣重點,我20多名考入;表弟、及兩位女生均落榜;

    經過第二年復讀,表弟考入縣重點;兩位女生仍舊落榜。

    當時尖子班大概1/3(十來個人)能考入重點中學,那麼當時的普通班呢?對不起,一個都沒有。

    有人可能說,你把好學生都蒐羅走了,普通班當然考不上了。

    問題不在這兒,而在於,如果沒有這個尖子班,那十來個人都未必能考上一個!

    因為其他沒有“尖子班”的鄉鎮,最多隻考上一兩個。

    縣城小學倒是也沒有尖子班,但師資力量比農村好太多,每個“普通班”都能考上十幾二十個。

    事實就是這麼殘酷!

    您敢說好學校不重要,重點班不重要?當然,那兩位女同學或許會這麼說。

    ② 中學

    等上了重點中學,才真正接觸到什麼叫好學校,什麼叫優秀教師。

    我能說我上了中學才開始接觸美術、音樂、書法、體育、勞動技能的嗎?

    是的,整個小學六年級,除了語文就是數學,根本就沒有其他科目。

    所謂“素質”教育又將從何談起?

    然而,只要上重點中學就萬事大吉了嗎?不!我差點再次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可能因為初中開始住校缺乏管束,或者到了叛逆年齡段,不再像小時候那麼“乖”了,學習成績也一落千丈,初中畢業竟沒考上本校的重點高中!

    那就只能去上普通高中了。

    命運之神再次向我招手,就在我辦理了普通高中入學手續之後,正式開學之前,家族裡一位德高望重的親戚聽說後,就問我父母:“想讓孩子上普通高中,還是重點高中?”

    “當然是重點高中了。”

    “花錢能上不?”

    “能。”

    “錢夠不?”

    “夠。”

    於是掏了1500元(可能相當於現在的幾萬),自費上了重點高中。慶幸的是,當時分數只差了幾分,否則連“自費”都不會收的。

    最後結果也很歡樂。

    高考填報志願時,我估分570+,想報某211重點大學,所有人都不同意,認為我瘋了。因為那所大學上一年分數線是580+。

    只有班主任一個人支援我,“今年題目難,分數線肯定低,報吧,沒問題!”看著他剛喝完酒通紅的雙眼,我竟然也有了一絲動搖。直到第二天等他酒醒之後,再問,再肯定,這才大著膽子填報上去。

    感謝班主任,我被成功錄取,而且還是很好的一個專業。

    那一年,該校錄取率大概2/3,而我差點去上的那個普通高中,當年只考上1個大專生。

    您還敢說好學校不重要嗎?

    也就是說,普通院校學生連面試資格都沒有。

    請原諒這些企業吧,他們只是商人,是要賺錢的,要講投入產出的。門檻提高一些,招聘效率和命中率才能承擔得起,雖然會因此漏掉不少優秀人才,但相比他們可能產生的額外投入,值了。

    所以說,好學校之所以重要,就在於這兩點:

    1、好學生不至於輕易埋沒;

    2、好工作相對更容易獲得;

    當然了,學校不好也未必就人生一片黑暗。身邊領導和同事也不乏普通大學畢業,工作表現甚至更為出色。那是因為他們都曾用其他公司的磨鍊證明了自己,而那些苦難,比之前上學恐怕還難得更多。

    補遺:

    對了,我那位好哥們最後也考上了重點大學,工作非常出色,還把操勞一生的母親接到了身邊,生活美滿,家庭和睦,幸好他有個好媳婦。

    當然,我媳婦也不賴。當年他畢業,把班裡最優秀的那位女生,介紹給了我。兩個月後,成功脫單。數年後,小風子出世。

  • 19 # 請將他打死

    毋庸置疑,好學校真的很重要。

    先來說說對於以後找工作的重要性。

    毫無疑問,剛畢業的大學生,一般都是看學校的,什麼985/211,總歸是比其他的大學有優勢,清華北大什麼的就更不用說了。

    一個公司如果想招一個清華的人,所開的工資肯定高於其他的大學。

    好的大學重要不重要,從社會公司的態度就可看出一二,還有最明顯的,就是直接影響著你所得的薪資與是否能應聘的上這份工作。

    現如今許多剛畢業的大學生不好找工作就是這個原因,大學生太多了,學校又不突出,肯定競爭力不大。

    從大學學校的好壞對以後的影響也就能看出中學學校喝小學學校的端倪了。

    好的小學學校升重點中學的機率大,重點中學考入好大學的機率大。

    至於為什麼,就要要說說好學校重要的另一個層面了,那便是學習知識的程度。

    許多學生都很羨慕優班,也想考入優班,畢竟,和一堆學習好的人在一起,成績總不會差到哪裡去。而和一堆差生扎堆在一起,學習好起來是很難得的。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這個道理。

    還有一個層面可以說明好學校的重要性,好學校為什麼被稱為好學校?那是因為有著好老師,而好老師的能幹什麼?我想不言而喻了吧。

    講課質量,教學方法,這些,可是會影響孩子的一生的。

  • 20 # 儒佳學習派

    很多人都說學校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畢業之後你算不算是一個好人材。

    那什麼叫好人材?你自己本身很優秀,外加遇到了你的伯樂真正的把你用起來,那才叫真正意義上的好人材。

    但事實卻是,好學校出身的學生資源更廣,起點更高,也更容易被自己的伯樂發現和賞識。

    起步低,低的不僅是工資,還有你的想象力

    本人以前在一個普普通通的小二本院校唸書,學校在北京市郊區,平日裡要去市區聽個講座、看個展覽,來來回回都需要四五個小時的時間,非常麻煩。

    當時也沒覺得學歷和背景對自己來說意味著什麼,只知道周圍人和自己一樣,每天樂樂呵呵、你追我趕的一起吃飯、上課、睡覺。

    大三那年,自己提前去了學校的招聘雙選會,記得知名企業很少,不過倒是有一個優秀校友的公司也在招聘。

    HR大姐姐相當和善,苦口婆心勸我們要好好學習專業知識,趁著還有一年的時間再打磨打磨自己,最後還說了一句話,讓我至今印象深刻:“就拿薪資來講吧,你們這個學校畢業的學生,我一個月給你八千塊錢,你敢拿嗎?”

    那個時候,我們都覺得一個月拿五千塊錢,不進車間上油墨,搬紙張(我本人是印刷專業的學生),有一個小辦公室待著就不錯了,哪還敢奢望一個月拿八千塊錢的工資啊。

    所以我們大眼瞪小眼,異口同聲:“不敢拿,不敢拿。”

    但是我們,至少是我自己從來都沒有想過,也不敢想自己可以拿八千塊甚至是一萬塊的工資,也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怎麼樣才能拿到更高的工資。

    不能說本科學校有多次,只能說身處普通的學校不僅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也限制了我們的野心。

    所以學校一般,起步低,低的不僅僅是工資,還有我們對於未來無限可能性的想象力。

    學校好如果不重要,那麼你將錯失人生的第一塊敲門磚

    招聘會之後,我打算考研,經過半年多的準備,最後考入了北京一所985院校。

    雖說院系不是學校最強的,但是臨近畢業,每天都有各個知名企業的HR打電話要求投遞簡歷,並希望去現場聽公司的宣講會。

    我不敢說每一個公司自己都能確保被錄取,但最起碼我擁有了更多的選擇權和主動權,同時也具備了一定的自信和野心,敢於為自己議價。

    我記得很清楚,當時在宣講會上HR說:

    “雖然我們招聘官網對外宣稱說不限背景和學歷,但現實情況是我們在篩選簡歷時會先從985院校碩博學歷的學生中挑選,我們知道這樣對其他非985院校的學生,尤其是優秀的學生很不公平。

    但是沒辦法,人才太多了,篩選的時間成本太高了,為了降低時間成本和風險成本,我們只能這麼做。當然也不排除你真的是優秀到閃閃發光的地步,足以讓我們忽略掉你的學歷和背景...”

    你看,好的學校不一定代表你擁有最好的能力,但是在HR那裡他至少相信你有進入好學校的能力,也願意用學歷背景作為第一道篩選門檻兒。

    很多時候,我投遞的崗位,HR直接給我打了回來,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只招收碩士及以上學歷的學生。

    我心裡犯嘀咕,我是碩士啊,怎麼不可以了?再仔細一看才知道,如果你是碩士,就需要本碩都是知名院校的學生,如果你是博士,就需要本碩博院校中至少有兩個為知名院校。

    現實很殘酷,對不對?

    但更殘酷的是你還在一味的安慰自己:哈,你看,大家都說學歷不重要,然後從此你就繼續幸福的墮落著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弟弟20歲生日想送雙鞋子,現在00後喜歡什麼牌子的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