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人家歐美知道蘇聯,在核平衡環境下和歐美的強大實力下不敢動武,才沒有那麼玩命造武器。
15
回覆列表
  • 1 # 魔都春雨

    今天給毛吹們介紹一下毛子海軍輔助艦艇的實力,還是巔峰時期的,後面陸續介紹一下毛子海軍、空軍、陸軍的實力和水平,歡迎毛吹來噴!!要求是證據、事實!!!!以下是毛子海軍輔助艦艇的實力介紹: 毛子是獨一無二的海軍大國——是辛辛苦苦建設海軍200年、卻一次重大勝仗沒打過的海軍大國……自納西莫夫以來的蘇俄海軍名將,都是建設海軍的名將,主要工作就是建設好海軍,然後打敗仗,週而復始,特別勵志。兩百年下來,俄羅斯海軍一直是沉浸在自己的圈圈裡面,自我繁殖,對於歷次海上戰爭的經驗吸收得很少,戰列艦被二戰證明沒啥價值後,斯大林都還在戰後強力推動了世界上最龐大的戰列艦造艦計劃。所以用其他海軍強國的思路來判斷蘇聯發展思路的……總是會跟不上毛子飄忽的節奏啊。蘇聯時期毛子海軍有個寫在紙面上很長的軍用輔助船名單,有幾百艘之多。但有個很大的問題是:毛子的民用造船工業很薄弱,所以大型萬噸輪船的生產量很小,甚至民用商船隊都得靠芬蘭和波蘭,外加從德國和日本買,這樣的話他也缺乏大批次建造艦隊油船的能力,所以這個名單上大多數的船都是幾百幾千噸出頭的小傢伙,真正能參加遠海保障的補給艦屈指可數,能跟上艦隊的更是~~~~沒有。

  • 2 # 小宋男朋友二號

    造出來了你放哪?你怎麼養?你軍費上來了,民眾抗議先不說,美軍駐紮就沒有意義了,和美國的利益交換又怎麼調整。歐洲地形也不像俄羅斯境內這麼大縱深,你是防守方,坦克集團在歐洲的巴掌地也沒實際意義。

  • 3 # 週週說古今

    有人說蘇聯十萬坦克可以推平西歐,這是為什麼?難道英法德造不出像樣的坦克嗎?

    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你如果知道巔峰時期蘇聯的軍力有多強,你就明白這種說法絕非想當然了。二戰時期德軍的實力足夠強吧,但是到了後期還不是被蘇軍反推回去了。巔峰時期,尤其是在冷戰時代,蘇聯的常規軍力空前強大,據說其常規軍隊的裝備量比北約的總和還要多。我們常說的鋼鐵洪流就是指蘇聯的裝甲部隊。

    當年的蘇聯,鋼產量世界第一,每年為1.8萬噸,領土更不必說,將近佔世界的六分之一,石油儲量也十分驚人,約有7億噸。佔據著世界上將近六分之一的領土,每年的鋼鐵產量為1.8萬噸,石油產量為驚人的7億噸。蘇聯陸軍是人類史上最龐大的,巔峰時期有8萬輛坦克,火炮1.5萬門。蘇聯空軍裝備各類飛機共有1萬餘架。軍隊規模也很驚人,部隊服役人數為513萬,如果算上預備役軍隊的話,蘇聯在短時間內能召集千萬大軍。而同期的美國軍隊,滿打滿算也就300萬人,西歐跟蘇聯相比更是卵石之於泰山的區別。

    不光是規模龐大,蘇聯軍隊裝備也很先進。其坦克裝備的主要型號包括T-54、T-55、T-59、T-62、T-64、T-72等等各型T系列主戰坦克,其中的T-72於1977年首次亮相,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主戰坦克。蘇聯在八十年代曾經搞過一次演習。參演人數達到五十多萬人,近萬輛的裝甲車和其他各型裝備,同時還有海軍、空軍、戰略火箭軍和預備役人員參加,堪稱史上最強演習!演習的目標是在八天到一個月的時間內蕩平歐洲,以大叢集優勢兵力閃擊敵國,不給其還手之力。為了達到演習目的,蘇聯還友好地邀請西方國家參觀。北約觀察員在參觀後表示,如此規模的進攻,歐洲各國無論如何是抵擋不住的。

  • 4 # 李建秋的世界

    呵呵,你猜猜蘇聯是怎麼個“十萬坦克平推西歐”?

    你以為是造十萬輛坦克,然後和希特勒一樣玩閃電戰?

    同學,你太天真了。

    蘇聯的戰略粗暴又簡單,而且最重要的是:你壓根沒法防禦。

    因為他們準備用原子彈直接炸開一條路!

    可能你會覺得我瞎扯,用了原子彈的地,那還能住嗎?

    其實原子彈輻射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厲害,你看看廣島,正兒八經的捱過原子彈的,現在不是挺正常了麼。

    而且為了實施這個戰略,蘇聯人曾經認認真真的對自己的武器進行過改裝。

    舉個例子:T55坦克,華人都應該聽說過吧,就是曾經中國的59式坦克,T55坦克服役時間是1955年,T55坦克對比過去的坦克一個突出特性就是有了“核生化三防系統”。

    T55坦克有空氣過濾系統,保證過濾被汙染的粉塵,還有超壓裝置,讓車內的氣壓高於車外的氣壓,這樣保證核汙染的顆粒物不至於進入車內。如果你不理解,有空去三甲醫院的ICU病房,也就是重症監護室旁邊去看一看,那門一開,就是風迎面吹過來,就是因為裡面的氣壓比較高,以防有病菌進來。

    當年的西歐根本沒想過自己去對抗蘇聯,英法德連這個念頭都沒有,他們的指望是:竭力抵抗蘇聯,遲緩蘇聯進攻,然後等待遠在大西洋盡頭的美國盟友來支援,要是靠英法德自己的力量,那真的不用打了,直接投降吧。

    這個東西是什麼?

    是個原子彈,單兵原子彈,又叫M-388核火箭筒。

    這玩意蠢就蠢在它的殺傷範圍比它的射程還要遠,它的射程只有4公里,但是可以殺傷5公里所有的生物。

    因此,如果沒有掩體,這玩意射出後必死無疑,完全是同歸於盡的打法。

    為什麼會研究這麼傻的武器?因為擋不住蘇聯鋼鐵洪流,只能以這種方式來阻礙蘇聯坦克。

    要不是極度絕望,誰會去研究這種傻武器?

  • 5 # 軍武最前哨

    當年,讓西方集團膽寒的除了蘇聯強大的核力量外,常規武力中恐怕非由數萬輛坦克組成的鋼鐵洪流莫屬!在許多"蘇聯威脅論"中認為:僅靠蘇聯龐大的坦克部隊就能平推戰勝西歐!

    蘇聯陸軍的巔峰時期曾擁有53000餘輛坦克、60000餘輛各用途裝甲車、48000餘門各型火炮;除此以外,蘇聯陸軍還裝備了大量的防空/反坦克導彈、高射炮、直升機等武器裝備!

    如此雄厚的實力也讓斯大林自信豪言:蘇聯有能力在一週之內佔領歐洲!確實,憑藉蘇聯陸軍當年的實力,可以對所有西歐國家同時發起火力打擊並佔據壓制優勢……而這一切都得益於同西方對立鬥爭中確定的"先軍政治"。

    莫斯科認為:只有保證絕對的軍事優勢才能擁有足夠的話語權!因此,蘇聯在冷戰時期集合全聯盟之力發展軍備:坦克年產3000多輛、裝甲車6000輛、洲際彈道導彈500枚、軍用飛機3000架、地對空飛彈50000枚……勃列日涅夫執政時期更是把超過85%的工業投資用於軍事研發製造。

    反觀英法德等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幾乎將其掏空,曾經在世界範圍內開疆拓土的老牌兒資本主義強國紛紛走向衰落!在戰爭中,歐洲大陸高達75%的工業設施被摧毀殆盡、巨大的戰爭傷亡導致勞動力嚴重短缺,煤炭一類的基礎資源甚至連家庭供暖都無法滿足……

    而身為戰敗國的德國更慘:戰爭中其主要城市在盟軍的合攻中幾乎被夷為平地、戰後還要負擔鉅額戰爭賠款、軍事發展遭遇嚴苛限制、國土更是被美蘇等同盟國瓜分!

    綜上而言,西歐諸國在戰後很長一段時間裡所要面對的主要問題就是重建,而"眾人拾柴火焰高"的蘇聯則隨即投入到了同美國的全面對抗中!因此單論武力,當時的紅色蘇聯確實有實力短期內攻陷西歐甚至整個歐洲大陸!

  • 6 # 心在遠方149134068

    蘇軍的裝甲叢集其實就是機械化時代的鐵騎軍團,西歐曾經多次遭受來自東方的遊牧民族強大的騎兵掃蕩,沙皇的哥薩克和蒙古卡爾梅克騎兵也曾經開進巴黎,二戰歐洲戰場蘇軍強勢的機械化兵團平推東歐,戰後又有核武器開路,西歐各國如果不抱上北約的大腿,幾乎自身難保。

  • 7 # 燕趙節度使

    “蘇聯十萬坦克可以平推西歐”,呵呵,說這話的人肯定是軍盲!

    因為這種人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制空權!

    首先提出制空權理論的是一個戰五渣國家——義大利。一個叫杜黑的軍官首先提出了“制空權”,理所當然

    ,他被老軍頭們打壓。但後來證明了他的理論是正確的。

    許多國家尤其是美國,大力發展空軍(當時叫航空兵,後來才變成了獨立軍種)

    到了二戰時期,沒有空軍,根本不能打仗。

    比如隆美爾。

    隆美爾的北非軍團,在北非沙漠,經常把三倍於自己的英軍按在地上摩擦,後來英華人取得了制空權,從空

    中對北非軍團狂轟濫炸,北非軍團的許多坦克、裝甲車、輜重車都被炸燬,損失極大。

    英華人的戰艦和飛機,對從義大利起航運到北非的德意運輸船狂轟濫炸,能抵達北非的僅有幾分之一。如果

    這些物資都能平安抵達北非,說不定隆美爾真能飲馬尼羅河。

    後來隆美爾負責大西洋防線,深知英美戰機的厲害,一再告誡部隊要注意防護。

    諾曼底登陸後,德軍從後方馳援大西洋防線,結果被英美戰機狂削,嚇得德軍坦克白天躲在森林裡,晚上才

    敢趕路。就連隆美爾都被英美戰機炸成重傷,灰溜溜的回去養傷去了。

    日本的大和號,英國的威爾士親王號,都是被空軍炸沉的。

    二戰時,蘇聯之所以能取得東線勝利,除了頑強作戰外,別忘了,是英美轟炸機不停的戰略轟炸德國的工業

    區,極大地延緩了德國軍工的開工效率,有力的配合了蘇聯的進攻。

    要是德國工業區開動馬力全力生產,蘇德戰爭還要多打幾年。

    我說這些就是證明:從二戰開始,沒有制空權就不能打仗。

    這也是為什麼世界各大國現在極力研製五代機的原因。

    所以說,誰佔領了天空,誰就能佔領世界。

    讓我們看看冷戰時期,美蘇空軍的對比。

    美蘇空軍在1945年大致勢均力敵,但是美國和英國擁有更好的防空網路。蘇聯在這方面拼命追趕,打造了非

    常有競爭力的防空裝備和網路。

    1975年出版的《蘇聯霸權與歐洲》一書記載,蘇聯在50年代中期,總共擁有戰術飛機大約1萬架左右,但是

    在60年代初期,已經降至大約一半,4~5000千架左右。

    而1961年美國空軍兵力是82.5萬人,共有91個聯隊,約1萬9千架飛機,另外還有海軍航空兵 6800架飛機。

    美軍是一個每個軍種都有空中力量的軍隊。 空軍以固定翼為主,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的幾千架飛機有固定翼

    也有直升機,陸軍則有近萬架直升機, 整個空中力量的總數不管是固定翼還是直升機都大大超過蘇聯。

    更何況蘇聯在航空工業生產上與美國的差距很大的。

    蘇聯的空軍技術也取得了很大進步,但由於數碼航電技術上的系統性缺陷,蘇聯最終在空軍方面落後了。

    比如米格-25。

    1976年9月駕駛米格-25叛逃到日本的蘇聯飛行員別連科,美國欣喜若狂,把米格25大卸八塊來研究,結果大

    失所望。

    “米格-25僅相當於美國15年前的F-4鬼怪式飛機,遠遠落後於新一代的戰鬥機F-15或F-16,無論是在爬升率

    、加速度急轉彎、遠距離發現目標和躲避敵方攻擊的能力方面,米格25差的太遠了,與同時代先進戰鬥機相

    比,僅僅只有一些速度和抗干擾能力上的優勢。

    後來別連科還駕駛米格-17、米格-21與美軍飛行員駕駛的F-4進行模擬空戰演練,之後又駕駛米格-23,與美

    國F-4戰鬥機、F-15戰鬥機進行空戰演練。演練後,別連科認為美國的F-14、F-15和F-16戰鬥機遠比米格-25

    先進,特別是作戰高度在2萬米以下,米格-25根本沒有優勢可言

    別連科登上了美國最先進的戰鬥機進行體驗,被計算機和液晶顯示器包圍的現代化戰鬥機座艙震驚了,飛行

    員前面的液晶面板上能夠清晰地顯示空中、水面、地面的各種目標,同時模擬座艙可以再現與實機駕駛相近

    的場景。因為蘇聯戰鬥機滿是儀表盤……

    *

    *

    冷戰時期,有一個叫富爾達峽谷(位於東西德之間,西德小鎮富爾達附近,富爾達峽谷,與北德意志平原和

    霍夫走廊一樣,成為了第三次世界大戰的代名詞)的地方,號稱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引爆點。雙方在這裡部署

    重兵,一旦第三次世界大戰開打,這裡將是最先打響的地方。

    在1970、80年代,美國為了消除蘇聯坦克的威脅,製造了中程導彈、反坦克武器、A-10對地攻擊機和攻擊直

    升機,這些足以把蘇聯坦克打的像開罐頭一樣,給毛子坦克兵製造一個個的鋼鐵的棺材。

    蘇聯如此大規模的發展坦克、強化坦克,甚至迷信坦克,完全是因為二戰時被德國的閃電戰打怕了,以及後

    來自己坦克部隊的大縱身戰略取得的巨大勝利,導致了蘇軍對坦克有一種神之迷戀。

    然而,二戰後,依靠單一兵種完全無法取得戰爭的勝利。那是戰鬥機統治的時代。

    退一步說,即使蘇聯能推進西歐,但問題是,坦克只能在平原野戰耍耍牛逼,打巷戰呢?

    一個柏林當年蘇軍就傷亡30萬,那其他城市呢?坦克進入鋼筋水泥的城市,就成了反坦克武器的移動標靶,

    圍城的蘇聯軍隊將成為美英空軍的屠宰目標。

    想想格羅茲尼之戰的俄軍傷亡就知道巷戰對坦克來說是一場噩夢。

    *

    *

    對於“蘇聯十萬坦克可以平推西歐”的沙雕言論,我報以呵呵。

  • 8 # 風華

    其他國家都是民主國家。

    他們不可能這樣浪費民眾的財富,把大量的金錢都投入到製造武器和軍事設施上。這樣會引起民眾的極大不滿。使他們無法繼續執政。

    打起仗來10萬坦克也沒有太大的作用。

    坦克容易被對方的火炮、導彈、飛機摧毀。

    只有蘇聯會毫無理智的生產10萬輛坦克。

  • 9 # RedGCLD

    蘇聯經歷二戰血與火的歷練讓他們有這世界上最強大的陸軍部隊。陸軍戰術戰法在當時世界無一敵手還有核武器以及核生化三防坦克短時間打到英吉利海峽不是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的人生有多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