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胖噠是隻貓啊
-
2 # 柴米由言
1、看你想做什麼了,搞學術的話得先看史、再看傳,然後就是定專題看某幾個人的專著。卓一篩選你感興趣的人或者專題
假設你對明朝的王陽明感興趣,讀書的順序就是明史(對王陽明感興趣)→王陽明傳(詳細瞭解他)→傳習錄(王陽明的著作),這麼一圈下來,你就基本瞭解關於王陽明的這個課題了。
2、如果是想簡單的瞭解明朝歷史。可以看《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通俗易懂,語言詼諧幽默,而且大多數符合歷史。讀起來不枯燥。另外後半段你一定會喜歡上王陽明的,他是一個超級全能的人。
-
3 # 博古觀津
我覺得如果只是想了解明朝歷史,還是推薦你讀《明朝那些事兒》。推薦的理由就是這本書用簡單詼諧的文字書寫了歷史。作者用詞幽默,十分吸引人,讀起來不枯燥無味,簡直可以說是能酣暢淋漓的讀完。書中對待歷史卻是嚴肅的,這本書帶給別人一個鮮活的明朝,朱元璋,朱棣,朱允文等人在作者筆下成了活生生的人物,而不僅僅是文字而已。很難想象,會有人用這種辦法書寫歷史。
因此,如果你不是明朝歷史研究者,就是單純的想要了解明朝歷史,還是強烈推薦你讀《明朝這些事兒》。
-
4 # 彪哥
寫明朝歷史的書很多,要了解明朝歷史,我認為首選的《明史》
《明史》清朝官方編纂的正史,全方位展示了明朝,全書共336卷,內容豐富,但對於非專業人士讀起來可能比較吃力,而且作為清代官修正史,要學會辯證的觀點看待這本書,畢竟清朝的皇帝對明史多有避諱和抹黑
《明史紀事本末》是清人谷應泰寫的,全書分為80個專題,訴說1352-1644近300年曆史,綜合明代各項史料而成,其內容多為正史,但也有野史傳聞等,而且對明清(明滿)關係多有避諱,可以作為明朝的輔助讀本
《明朝那些事兒》,作為當年明月的網路連載歷史小說,受眾廣泛,書是以史料為基礎,運用小說的筆法,詼諧的語句把歷史中模糊的面容清晰化,對人物、政治、經濟、軍事都有很精彩的描述,是不可多得的入門級讀物
此外還有許多書可以一窺明朝某一階段的歷史,如黃仁宇先生的《萬曆十五年》,吳晗先生的《朱元璋傳》顧誠的《南明史》等等
-
5 # 挑戰英語打卡1000天
關於明朝的史料的書有《明史》《明末紀事本末》《國榷》《明實錄》這些資料應該是瞭解明史最權威的史料,但是我不建議我們作為一個初級歷史讀者上來就看這些史料,因為這些史料基本都是文言寫成,晦澀難懂,讀之乏味,容易讓我們失去興趣。建議這些書應該作為我們查閱的資料。那麼究竟我們要看哪些書呢?下面是我的推薦:
吳晗的《論明史》,這本書涵蓋了明朝的政治、文化、社會等各個方面的內容,並以豐富的史料為基礎,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全面解讀了有明一代的歷史真相,真實展現了明代歷史的面貌和發展脈絡。本書是明史研究的最權威之作,也是極具可讀性的明史知識普及讀本。
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這本書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於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並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並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路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讀者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朱東潤先生的《張居正大傳》,本書是張居正傳記的突破性文章,成書於1941年,翻開這本書你可以看到張居正作為一個神童,一步步從一個翰林編修走到內閣首輔的傳奇歷程,你可以看到張居正處於嚴嵩、徐階,高拱之間的遊刃有餘,你可以看到張居正為官的精明,也可以看到張居正為了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表現。翻開這本書,彷彿你就當著面在和張居正對話,你可以理解他的心酸與苦辣,你可以與他榮辱與共。
黃仁宇先生的《萬曆十五年》,相信題主對這本書並不陌生,17年熱播劇《人民的名義》著實讓這本書火了一把,但是它的內容確實寫的精彩。黃仁宇先生用近乎平淡的筆觸分析一個皇朝從興盛走向衰頹的原因,而這些平淡的敘述自有力量,他淡然勾勒出的人生困境,即便是對歷史學不感興趣的讀者,也心有慼慼焉。
-
6 # 方曉曉
明代的史料很多,下列幾種書是深入瞭解明史和從事研究的一些基本史料:
1.《明史》三百六十六卷。
這套書是紀傳體的官修史書,在清朝乾隆四年修成。這套書經過一些著名的史家如萬斯同等人的整理和考訂,具有較高的水平,體例嚴謹,敘事清晰,引述的材料十分豐富,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它的問題在於過於簡略,又由於清朝統治者對於自己的建州先祖和明朝的的關係語焉不詳,在史書之中也只能一筆帶過,而且有很多失實的地方。
現有中華書局點校本《明史》可以購買,這套書是由鄭天挺教授在1963~1966年主持點j校的,他對明史進行了一系列的梳理,是現在能買到的最靠譜的一套。
2.《明實錄》
是明代歷朝官修的編年體史書,從明太祖朱元璋到明熹宗朱由校一共十三朝,其中《太祖實錄》重修過三次,第一次是孝文帝時期,第二次、第三次是永樂年間,朱棣兩次重修的原因,就是把其中妨礙他的部分,全部刪除,並且進行了修改,不過清代錢謙益(別信水太涼那是段子)著有《太祖實錄辯證》一文,可以參看。另外建文帝的實錄附在《太祖實錄》裡,而景泰帝則附在《英宗實錄》裡,《熹宗實錄》不全。
《明實錄》記錄的內容確實非常完備,但是一般很難看完,而且價格非常貴,中華書局出了全本(包括校勘記),電商價格在三四萬,不過還好,我們還可以在各大國學線上書庫裡找到它,這些都是影印的無標點本。
還有就是20世紀以來陸續有很多專題資料從裡面輯錄出來,大家可以選擇性地購買,如:
3.談遷《國榷》
這是一部編年體明史,它的最大優點就是記錄了《明實錄》中一些不敢記載的重要史實,比如朱元璋晚年濫殺功臣、滿洲的先祖建州女真的一些事,都秉筆直書,並且在後面附上自己的議論,只是書中有一些過於簡單、事蹟重複或者前後不一的毛病,需要注意。
這套書不貴,不過上海古籍出版社的電商已經沒貨了,現在噹噹應該還有中華書局的本子:
4.《明通鑑》
編年體史書,依照的是《資治通鑑》的體例,對於考訂史實很有幫助。
目前有中華書局點校本可以購買。之前京東這套書一直在做活動,現在好像賣斷貨了
5.《明史紀事本末》
這是紀事本末體的史書,成書在《明史》之前,是就明代歷史裡面八十個重要事件或者問題,按照時間的順序編排而成,這本書的史料是比較豐富的,也比較好讀,只是它和《明史》一樣,也竭力迴避明朝和滿族的關係,並且收錄了部分野史,閱讀時要注意辨別。
中華書局出了一系列的點校本紀事本末體的史書,可以選擇性購買。
6.《大明會典》《續文獻通考》等。
這是關於明朝典章制度的最基礎而重要的書。
7.明清時人的史學著作
這些我記得“中國史學基本典籍叢刊”裡出了一部分,像《小腆紀年附考》等,可以選看一些自己感興趣的。
以上只是基本史料,只能對明史研究提供一些基礎性的史料,不過我想一般人看到這裡應該夠了。
-
7 # 另類文史
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是首選,
其次是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可讀性不如前者,但視角溫厚理性,中規中矩,
最後推薦《明朝十六帝》
-
8 # 孤舟釣江雪
要想真實的瞭解明朝歷史,可以讀兩個方面的書:
一是讀古籍。比如《明史》《明實錄》《明會典》等,不過《明史》是清代主持的編纂的,其中有一些觀點未必客觀,讀者在看的時候,需注意甄別。《明實錄》共十三部,兩千九百一十一卷,1600多萬字,是有明一代史料的集大成者。本書以諸司部院所呈繳的章奏、批件等為本,又以遣往各省的官員收輯的先朝事蹟做補充,逐年記錄各個皇帝的詔敕、律令,以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大事而成,是研究明史最寶貴的原始資料,不過這些古文很難懂。
二是讀明史專家的書。近代最著名明史專家有吳晗、孟森、黃仁宇等人,他們的學術研究如吳晗的《明史簡述》、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孟森的《明史講義》等都是關於明史的權威之作,又是白話文,是瞭解真實的明朝歷史重要途徑。
-
9 # 心向青山
關於明朝的基礎史料依然是二十四史中的《明史》,還有《明實錄》、《明史紀事本末》,以及明末的《明季北略》《明季南略》等。
但如果並非專業史家,直接讀今人的著作即可。
1,通史性的著作中,孟森的《明史講義》是必讀書目,但並非完全白話,所以需要一定的古文基礎。
然後,中國斷代史系列中南炳文的《明史》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除此之外,還有劍橋版的中國史系列、哈佛版的中國史、日本講談社版的中國史,其中都有明代的斷代史,可以提供不同的視角。
2,對明朝史實基本理清之後,可以讀一些專著。
比如吳晗的《朱元璋傳》、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都是瞭解明朝歷史的必讀書目。
此外,樊樹志的《晚明史》寫的是一部世界視角下的明朝歷史著作,值得一讀。
張宏傑的《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也不錯。
3,此外,如果只是對明朝感興趣,想讀一些通俗讀物,那麼《明朝那些事兒》一書完全可以滿足。
這是一部通俗版的明朝通史,只不過偏政治軍事,且基本講的是大明的優點。
4,最後,南明也是大明的一部分,推薦顧誠的《南明史》,讀完相信便可以瞭解南明為何會速亡了。
-
10 # 子鈺說史
關於這個問題,最近的我是最有體會的。因為上個月我特地買了全套的二十四史和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以及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還有明史專家吳晗編寫的《吳晗論明史》。可以說這些都是網上比較熱門的,關於學習明史的書籍都被我買來了,雖然花了不少錢,心疼。但是知識是無價的,值得!
對於這幾本書的評價,網路上也是眾說紛紜。有的人說《明朝那些事兒》雖然很火,但是裡面很多故事情節卻是和正史有很大的出路,不適合真正研究明史的人來看。對於《明史》來說,又因為是清朝人編纂的,裡面很多歷史事件已經被篡改的面目全非,段然不可信。△我自己購買的二十四史
做為真正讀完這些書的人,我是比較有發言權的。首先作為一個大學讀的是工科男的我,從高中時期只是學過一年的歷史。對於明朝這個漢人建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因為某些特殊的原因,並沒有太多的導演願意涉足明朝歷史。所以,本人對明朝的歷史不是太瞭解,可以說是處於知識荒漠化。可以說,我是連明朝的十六位皇帝名字和順序都搞不清。
我們知道,古代史書的記載幾乎都是斷篇的,每個人物之間的聯絡都不是很大。甚至同一篇文章,上一句話可能說的一件事,下一句話突然話鋒一變,突然跑到其它事件上了。可以說是在思維邏輯相當的混亂。如果說你對這個朝代的歷史人物的關係不是太明朗的話,我覺得不用看兩篇你絕對會暈。△黃仁宇著的《萬曆十五年》
這還不算最難得,古代史書多是文言文,如果沒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礎,基本很難讀順溜。除非你是專業人士,不然絕對挑戰難度相當大。我的文言文功底總的來說還算可以,但很多時候看《明史》都會在一些關鍵字眼上卡住。有點強迫症的我就必須再去翻閱搜尋書籍,可以說是相當費力。這點你要是專門的學者專家,靠研究《明史》吃飯還可以,但我們絕大多數人只是出於興趣。所以,大可不必。
這時我就給大家說下,我後來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明朝那些事兒》是當年明月根據眾多史書編寫的一部奇書,為什麼說是奇書呢?他改變了人們以往寫歷史枯燥乏味的單調寫法。改變了歷史只能記述,不能有太多的個人情感意識在裡面。但本書作者透過現代化的語言,把古代史描寫的繪聲繪色,給人感覺就像是在看小品。
△明史第一人吳晗著作《吳晗論明史》
誠然,他寫的有些故事情節可能是禁不起推敲的,但總的歷史人物關係和脈絡都是準確無誤的。對於我們熟悉明朝歷史有很好的幫助。最起碼他能快速的讓我們知道誰和誰是什麼關係,那一年發生了什麼事?至於背後的原因,我們還需要自己多思考。同時還可以多讀如黃仁宇等人著作的書籍來輔助學習。
這樣我們就可以迅速的學習明史了,當然我們如果興趣在高點,並不滿足於表面,想著挑戰更多的歷史。這時候我們在讀完《明朝那些事兒》以後,就可以在讀《吳晗論明史》,以及《萬曆十五年》等書籍了。因為畢竟學習也是要循序漸進的,《明朝那些事兒》可以是你很好的明史入門書籍。
回覆列表
萌新要想了解明朝歷史肯定首推《明朝那些事》。這部書是“明朝熱"源頭,“白話說史”始祖,讓很多人包括我愛上讀史的第一本書。
除此之外,還有幾部明朝歷史書也不錯,我一一推薦給你。
吳晗的《明朝大歷史》
這部書融明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於一-體,深刻揭示了明代歷史的基本面貌和社會發展脈絡,是學習和了解明史的必讀之書。
這部書分三大部分:
1.《明史簡述》扼要而系統地講述了明太祖建國、明成祖遷都北京、北虜南倭、東林黨爭、建州女真的崛起、鄭和下西洋、資本主義萌芽等明代歷史中最基本和最關鍵的問題。
2.《明朝政治軍事與社會》講述了明朝的建國與明教的關係,明代兵制的變化與明代的覆滅,明代的恐怖政治和朱元璋的統治策略等發人深省的重大問題。
3.《明代人物》記敘了明代歷史,上幾個有代表性的人物,可以透過這些人物瞭解明代的政治特點和社會風習。
李娟娟的《讓你愛不釋手的極簡明朝史》
這本書脈絡清晰、活潑有趣的極簡明朝史,以精煉的筆墨濃縮了大明王朝兩百多年跌宕起伏、奇人輩出、猛料不斷的歷史,讓讀者- -覽為快。從朱重八由席絲到帝王的華麗轉身,帝相博弈、叔侄反目、鄭和下西洋、仁宣之治……讓你輕鬆讀懂明史。
黎東方《黎東方講史之續:細說明朝》
這本書敘述了從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至明朝滅亡期間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作者以“講史”的形式,通俗而生動地講述了明太祖的北伐、西征,以及土木之變、奪門]之變、明末三大案等歷史事件,以及陳友諒、張士誠、徐達、常遇.春、劉伯溫、李善長、方孝孺、張居正等歷史人物。全書既有生動的故事和真實的歷史,又頗具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