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清風小雅舍

    這種狀況源於內心自卑,覺得自己不配得到別人的好,而只有自己多付出才配。

    這大多是因為在成長的經歷中,沒有得到足夠的認可和關注,通俗的說,是缺愛,屬於討好型人格,在人際關係中常常自我犧牲。。

    什麼時候你能真正愛上自己,完全接納自己,就不會在乎別人的目光,也不再過於計較,才能坦然接受別人的好。

  • 2 # 海苔飯糰

    題主應該是嚴重缺乏安全感的,就像一棵小草一樣,別人要是傾灑了一些水,你恨不得還一片森林。你看,你能輕易的捕捉別人對你的好,這說明你是渴望這份東西的。但你潛意識對這種善意是很惶恐的,甚至會覺得自己配不上這份好。就像小孩子再三確認:你要把這顆糖給我嗎?你真的要把這顆糖給我嗎?是我嗎?

    所以,在面對別人的“示好”對你來說會感覺到受寵若驚。其實單看事件是再平常不過的事。著名心理學家弗洛姆寫的一本叫《愛的藝術》的書,裡面提到了父親和母親對於孩子人格的影響,題主應該是在這方面有點匱乏吧。

    我們感到自卑一是對自己的能力或者外貌不滿意,不覺得自己有什麼東西值得別人對自己好,二是來自於外界的負面評價進入你的耳朵,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會像被摸了的蝸牛一樣,一下子瑟縮起來。打個比方,我們在黑暗中會感到恐懼,因為未知讓人害怕,同樣的,我們在面對選擇的時候(就題主提到的感到虧欠不知所措)優先考慮的會是自衛而不是爭取。

    其實講解很多也很難瞬間將一個不自信的人變成自信的人,自卑是一種常態,人生的路大家都已經走到這裡了,造成內心缺乏安全感的因素也已經深深的刻在心裡了,我們能做的就是:正視它們。

    別人對你好,是因為在他們眼中你值得,沒有別的理由,只是因為你值得,你一定有很多閃光點你沒看到,你細心,去觀察去摸索去思考,當你發現你一次次的證明了自己的想法,當你發現別人對你微笑點頭表示贊同,當你發現你接受別人的好已經不再惶恐的時候,那麼你已經逐漸將心態調整平和了。

  • 3 # 誠信的人

    這樣的人為人處世誠實,對人真誠,從不把利益看的太重,而是時刻想著別人,怎樣才能對得住別人,不會貪圖小便宜,處事使人放心。

  • 4 # 小刺豚

    我覺得這種心理跟從小的家庭環境有關係,我並不倡導這個,家庭的教育,對錯分的太清了。現在這個社會,知道感恩是好的,但是別超過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不準備佔便宜,但是也為什麼要讓自己吃虧呢,對自己有益的人或事,在不損害別人的前提下,也一定要爭取的。

  • 5 # 兩個寶媽的生活zizhu

    我們性格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我也是,別人對我好,我就想著怎麼去還,怎麼去報答,就想付出多的來回報他,然後和別人的話我不會吃虧,也從不沾人便宜,只想著過好自己,

  • 6 # 珈me心理

    可能和自己的價值感低有關,主要原因也許是:1、小時候缺乏父母的愛2、得到較少的關注3、很多正常需求不能被滿足4、沒有在父母的身邊長大5、從小被很多規則約束,不被允許等等,建議探索一下自己屬於哪種情況,小時候的心理營養缺失是可以透過自我的修復和滋養平衡過來的,做有意識提升價值感的訓練。

  • 7 # 一路幸福6688

    我自己就是這種別人對自己好,就會加倍對別人好的人,我沒覺得這是自卑的表現,因為我覺得這是來自我骨子裡的善良,人應該懂得感恩,也應該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去幫助別人!

  • 8 # 樂逍遙369

    應該是一種品德吧!我也有這種心態,不喜歡佔別人的便宜。雖然,錢、物都是好東西。但是,不喜歡佔別人的便宜。假如,別人送了一件禮品或者其它什麼東西,過一段時間,就會想方設法的再加上一些還回去,不想欠人情。比如,買東西也不喜歡佔小便宜,覺得所買之物大約值多少錢,就按心裡的那個價值出錢,做到一個願買一個願賣就好,錢,確實是好。但是,大家都喜歡

  • 9 # 家有兩千金nuo和ran

    我也是這種,別人對你好一點就恨不得立馬還回去,不願意欠別人的,往往會把一點小事最大話。有時候因為一點小事會鑽進死衚衕,感覺別人都不重視自己,有時候又因為別人的一個舉動感動半天,其實很討厭這樣的自己,很沒有自我,事事都以別人的標準位標準,很累

  • 10 # 老劉89932

    我是個不太喜歡禮尚往來的人,勞心費神的,不願意總吃虧更不願意佔便宜,欠別人的人情,想起來內心就不安,不如不虧不欠的好,心安理得的過日子

  • 11 # 費玉山

    胸中常有感恩心,

    不受他人施捨恩。

    世上午餐不免費,

    潔身自愛有自尊。

  • 12 # 鳳姐瑣談

    我就是這種人,別人對我一點好,我千方百計的十倍百倍地還給人家,要不然吃不香,睡不著。

    這輩子最怕的就是欠人情,也許是年輕時候創業失敗飽受了人情的冷暖,那時候見誰都覺得低一頭,人情債壓的我直不起脊樑。在以後的日子,就不想再欠下人情,人情債比金錢債沉重呀。

    我從小就不是一個貪小便宜的性格,媽媽對我的“吃虧是福”的教育深入我心。

    也許我是太過古板,也許是自卑心在作祟,從小,我就秉承“寧願吃點虧,也不要別人在背後指指點點”這個宗旨生活,從小媽媽讓我去別人家借點東西,比殺了我還難,就怕別人的回絕傷了我可憐的自尊。

    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加,“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這一人生信條已經銘刻在我的靈魂深處。

    知恩圖報,乃是我們做人的根本。詩經中有“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為大雅。在我們漫漫人生旅途中,感恩之心不可棄。

    綜上所述,別人對自己好一點就感覺是虧欠,寧願吃虧也不肯佔便宜這是一種高尚的品德,這也許由自卑心引起,自尊心使然,但終歸是一種正直向上的心態,人生赤條條來去無牽掛,赤子之心、浩然正氣,胸襟坦蕩存活於人世間才是我輩的追求。

  • 13 # 卡帕了

    我就用我來說吧,我就是這樣的人,這樣的人傻,只會為別人著想,這樣的人不好,我也想沾點小便宜,我覺得那樣的人有智商,

  • 14 # 髮型分享圖片

    不想欠別人.人情,害怕別人對自己好。自己沒辦法還回去,

    1:你人緣很好,2:人品正直,3:表面老實,4:心腸好,

    總之太會做人了,你以後必將發財,

    恭喜

  • 15 # 姐不好惹6928

    我也是這樣的人,如果讓我去佔別人一點點便宜我都晚上睡不著覺。總感覺做了什麼虧心事一樣的。如果我能幫到別人,如果我的東西能給大家一起分享我心裡好舒服好開心。我也不知道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心理。

  • 16 # 豐勝筆記

    別人對自己好一點就感覺是虧欠,通常這樣的人在生活中的為人處事也是謹小慎微,甚至還有點唯唯諾諾,因為自我價值感很低,你可以回憶一下從小過往的經歷,是不是在家裡也不受重視,或者在人群中就是一個被遺忘的角色,有些經歷造成的傷害,會在情緒上摺疊成一個印痕,深深的烙印在心靈深處,因為這份低價值感,所以自卑,覺得自己配不上,所以,成年以後,一遇上雷同的情境,就會形成條件反射式的迴應,反而感覺到虧欠別人,因為只要沒有這種虧欠感,那自己稍微一不小心,就會讓對方不高興,對方不高興,就可以毀滅自己,說白了,這也是一種嬰兒級別的全能自戀,以為自己一想象,世界就按照自己的想象發展。

    為了不讓自己被毀滅,所以,就要討好對方,絕不虧欠別人,為了更保險,所以,有時候寧願自己吃虧。

    這其實也是一種退行的行為,雖然已是成年人,可是心智卻退行到嬰兒時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啥蘭花很難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