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明貞
-
2 # 水清石出05
對於書法的審美,各有偏好,王鐸是我偏喜歡的一位書法家,他,徐謂,米芾,傅山都是有鮮明個性的書法家,書法性格似乖張,實則法度森嚴,師法晉唐,難在突破,成為大家。
-
3 # 喜陽羊
王鐸的草書不能稱之為狂草。我認為王鐸的草書超越了張旭,懷素,書作選蕩多姿,字形優美,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瑰麗風景。
-
4 # 胡塗山人
從嚴格意義上來講,王鐸的草書算不上狂草。因為並不狂,更多的是痛。在這一點上,傅山的字也可以算入此類,甚至更勝一籌。貴在天真浪漫。黃庭堅是形狂,神不狂。也不算真狂草。
真正算得上狂草的。張旭,懷素,祝枝山,近代毛主席而已…………至於張弼張駿等,知者甚少,故不論。
但是平心而論,王鐸對線條的把握,罕有出其右者,這是事實。算得上是草書大家,頂級好手,但不能算狂草。一家之言,胡說而已。*罒▽罒*
-
5 # 子衿書法
草書為書法之至尊。張芝,張旭,懷素,是殿堂級人物。現在王鐸被人抬出來,不是因其書藝高妙。卻恰恰是其低劣的品行。被某些別有用心之人,為了達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大肆吹捧。把一個三流的王鐸,硬套上什麼大王不如小王的鬼話。
學書先立品。別人鼓吹無節操,樹立一個無節操的祖師爺。難不成就可以堂而皇之大行無節操之事?而做為正常的學書人,怎麼可能忠奸不分,黑白顛倒呢?
-
6 # 彭世軍狂草書法
談到王鐸在書法史上的地位,我認為牽涉到狂草書法史的專門研究。
簡單地說,狂草書法的第一座高峰是漢末張芝!(且至今難有比肩者)。狂草書法的第二座高峰是王獻之的一筆書!在帝王李世民吹捧王羲之之前,小王名氣遠高於大王。狂草書法的第三座高峰是唐代的張旭和懷素!
遺憾的是,他們都沒有留下,縱高達3米左右的巨幅狂草書法作品。
但有史料記載,張旭、懷素在酒過三巡,興意正酣時,在做東的王候之家的巨幅照壁上,舞動如椽的大筆,縱情揮灑。傾刻間,彷彿狂風暴雨、電閃雷鳴落照壁!又忽如,龍騰虎躍、大鵬展翅影照壁!只聽得大師高呼三兩聲,眾人方回過神來,然書己畢。一幅偉大的狂草書法作品就這樣誕生了!故有顛張醉素之美傳。(注:此描述據史料記載,非本人戲說。)
有唐詩為證:“杜甫/飲中八仙歌/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昔亦無此類字帖留下。
在此特別說明一下,巨幅的縱高達3米左右的狂草書法作品創作,與縱高僅30公分左右的小尺幅狂草書法創作,其難度不是一般的大!小尺幅你有可能輕鬆對付,但巨幅大作,你可能窮其一生的努力,都無法攻克!
在此,還必須定義一下書法。
所謂書法?就是法度森嚴地用筆規則!
所謂書法作品?就是法度森嚴地用筆規則的呈現。
用筆的根本宗旨,就是中鋒運筆!
沒有中鋒運筆,你就是在寫字!與書法一毛錢的關係都沒有!
而王鐸的偉大貢獻是:他創作並留下了,縱高達3米左右的巨幅狂草書法作品!向後人展示了巨幅狂草書法的無窮魅力!引無數書壇後人競折腰!為此多少書家心痴志狂,欲與王鐸試比高!
但是,就中鋒運筆而言,王鐸尚無法與顛張醉素比肩!因為王鐸自個也說,三日之內必臨帖!否則,創作可能就會走樣。我想王鐸當可與黃庭堅比肩,或謂過之!因其巨幅狂草創作,王遠高於黃。
本人認為:
狂草書法作品,筆力須酋勁.巨幅狂草作品當:氣勢磅礴.筆勢縱橫有象.如軍旗獵獵,帶字欲飛.又如夏雲之變幻莫測.重若崩雲.輕如遊絲.導之如泉湧.駐之如山安.將金剛杵,化作繞指柔.
巨幅狂草書法佈局:須橫無行,縱無列。大字如鬥,小字如豆。疏處可跑馬,密不使漏風。如長虹慣日,氣滿蒼穹。
巨幅狂草書法作品若無此佈局,猶如兩軍對壘無佈陣。必敗無疑!
用筆如用兵,橫掃三軍如卷席,全無敵。
筆鋒如兵鋒,兵鋒所至,無堅不摧,所向披靡。
且兵貴神速!故筆鋒當快如閃電,當猛似奔雷!
若筆鋒遲滯,則必死蛇掛樹!
若任筆為書,聚墨成形,則必石壓蛤蟆!
狂草書法 , 如狂風暴雨、電閃雷鳴 橫掃天地 . 所到之處 , 摧枯拉朽 . 絕無敗筆、弱筆之生存空間 . 故古今草書家稀!
任何一個天才的心田 , 若無藝術的滋潤 , 都有可能會乾涸 . 從而養育不出炫人的花 .
在藝術的道路上 , 沒有人與你同行 . 若有人與你同行 , 則汝必是庸才 . 故寂寞長相隨
故練狂草書法之有成就者,皆是狂狷之士!
所以,王鐸在書法領域內,絕對是一個狂狷之士!
下面曬一下本人的兩幅習作。尺幅均為:縱高2.8米*寬1.4米=35.28平方尺
第一幅寫的是毛澤東詞:
浪淘沙 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島外打魚船
一片汪洋都不見 知向誰邊 往事越千年
魏武揮鞭 東臨碣石有遺篇
蕭瑟秋風今又是 換了人間
注此作為一筆書。正文共五列,加落款加簽名共七列。所以書寫時,只蘸了七次墨。即每一列均一筆到底。這可是在縱高2米8的紙上書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甲申初冬作於柳
-
7 # 我本農
王鐸之書個性鮮明,視覺衝擊感強,但軟肋明顯,一是線條運作繁複,不合大道至簡之原則。二是結體法度鬆散,與傳統相較,隨意性較強。王鐸之書存世量較大,但從未入主流,近年被古董界惡炒以逐其暴利,誤導書壇。
-
8 # 月下飛天1
顛張狂素!狂草藝術的締造者,千年之下無人可出其右!!現在大家看到的他們的作品,根本就是冰山一角,在唐代流行壁書,直接在牆壁上揮毫潑墨,所以都失傳了!壁書的難度不言而喻,重要的是為狂草的書寫帶來靈感,更能直抒胸臆!!!書法是無聲的音樂。只有狂草可以表達!書分五體唯草稱聖!!王鐸嗎還在紙上寫字呢…………
-
9 # 初夏的風10441548
王鐸可視為古典書法的終結者和現代書法的開創者,任何拔高讚賞都不過分。王鐸的意義在於讓書法走出了書桌案几,脫離了文人情調,他創作的巨幅大軸成為了一個裝飾品,走出了書法變革的新路子,這相當於西方美術印象派對古典美術的終結,因此,張芝,張旭,懷素,黃庭堅等等是一座前高峰,王鐸,傅山等是另一座新高峰。未來書法的發展方向顯而易見,西方美術的發展史已為我們指路了,文人趣味將只能懷念了。當代王冬齡走的就是這個路子,不接受也得慢慢習慣。
-
10 # 貽人
比肩可以這樣說。我更喜次用山峰或山頭來看待這一問題。歷史上的大書家都佔據著自己的山峰,雖然高度不一,有自己的山峰,肯定福澤一片天地。癲張醉素,那是超級山峰,草書領域,仰望者一代又一代。王鋒,是磊起自己山峰的書家,仰望者遍天下。我也在仰望。山峰已經很多,我依次看下來,王鋒這座山峰,是後來者中的高峰,他的魅力不在於張癲的舒朗豪邁大氣磅礴,不在於醉素的連綿靈動氣貫長虹。而在於筆隨心走,象由心生。不拘於一筆一字之美豔,注重筆之節奏,墨之變化。字隨勢成形,輕重疾徐,皆在掌控中。雖不及癲張醉素,亦能獨領風騷。
-
11 # ZSB一910
不能,因為藝術是一種審美創造。是製造出一種新的美的內含。即使作品功力再深,但沿習的己經產生審美內容就不可能超越過去。王羲之之所以是書聖就是因為他不同於前人,創造了一種新型美。
-
12 # 青篋
王鐸書法有型無韻,顛張醉素,張的搖曳迎讓略勝懷素的遊逸(畢竟直接莊周夢蝶比陽春白雪更感染人),黃山谷草書是其行書的延續,浪遏飛舟的醉態,比王鐸的嫻熟,傅山唯求性真,高深的多的。中國書法家越來越走向技法和分工,只會是死路一條。
-
13 # 湘順1
王鐸清前期書法第一人!筆法大氣!勁健灑脫,淋漓痛快!跌宕出奇!表現了撼人心魄的雄渾氣勢,一掃明末清初盛行的以董其昌為代表的纖秀書風,獨出新意!王鐸的草體有書聖王右軍的神韻!
-
14 # 千年蘭亭
出題者可能對書法史上的一些掌故不太清楚,對於我們稱為“草聖”的張旭與懷素,王鐸對他們卻是一直嗤之以鼻,多次斥責他們的狂草是“野道、惡札”,而且特別忌諱別人把他與張旭、懷素相提並論。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其實一個人的藝術思想與風格,是其人生經歷是分不開的,所以即便是書法,在研究其書風時,也必須考慮其時代背景。
王鐸的一生,充滿著矛盾和苦悶,“二 臣”的地位使他不可能具有張旭、懷素的瀟灑和超逸。此外,王鐸所處的時代也不具 備盛唐繁榮開放的藝術創作氛圍。
因而表現在創作上,他的草書就難免缺乏張旭、懷素狂草中的那種逸氣,那種在用筆,結字和章法中迅疾駭人,奇詭不逕,牽絲繚繞,滿 紙雲煙的超逸之氣。這正是被王鐸理解為野道、惡札的地方,也是張旭、懷素狂草的魅 力所在。
應當說,王鐸對唐代狂草的非議,有他得以自負的成就在。他的大草,筆力雄強, 體勢開張,無論是在筆墨的豐富變化,還是在字的大小對比以及字勢的造險能力上,王鐸都堪稱一流。
一般來說,氣和勢兩個字,是一篇佳作的重要因素,但在草書作品中,“氣”較之於 “勢”,尤其可貴。
比較王和張旭、懷素的作品可見,王所注重和追求的在勢。而張旭、懷素草書雖多以正面對人,字的大小也無意而變,不若王字搖擺多姿,但字與字、行與行之間卻連綿呼應,整個篇章大氣鼓盪,韻味十足。
可見,王鐸草書以勢(力)勝,張旭丶懷素則勝在氣(韻),二者的本質區別在此。
所以說,王鐸的大草,力勁勢足,極 具形勢美,但這種美是一種世俗間的美,而張旭、懷素的狂草,心無掛礙,分明達到了 超塵絕俗、天人合一的境界,有一股仙氣在裡面。
應當說,他們不在一個層面上, 他們的不同可謂Teana與人籟的不同。所以王鐸對張旭、懷素狂草的非議與不服,不過是一種創作觀念與技法上的侷限罷了。
-
15 # 文史說天下
首先王鐸是大草,不是狂草。
寫狂草的只是顛張醉素。
其次說一下幾人的主要風格特點。
1.顛張醉素:飄逸灑脫,自由自在,無拘無束。這體現在他們的代表作中,張旭的古詩4帖,懷素的自序貼都是如此。但有時候感覺它們是為狂而狂,有時候甚至有些做作,像懷素的風流帖,有些線條粗細變化過於誇張,是那種無緣由的誇張。
2.黃庭堅的草書也應該算是大草。觀黃的草書,感覺他的書寫時狀態比較放鬆,能夠做到大開大合。線條看似張狂,實則自然輕鬆。
3.王鐸。其草書在章法、結體、用筆上比以上都要豐富的多,細緻的多,也困難的多。他一方面透過各種筆法的變化造險,一方面又在破險。象線條粗細的變化,墨色濃淡的變化,用筆方筆圓筆的變化,行氣曲線直線的變化等等……
如同音樂,有的人是古箏,有的人是鋼琴,而王鐸則是一場宏大的交響樂!
以上個人體會。
-
16 # 一嘯子
如果單論草書,我的結論,王鐸是走得最高之人,沒有之一。
因為王鋒的草書,集合了前人草書大聖大師的強點,加上其長年的苦練,所以,不管是在章法丶結字、線條功力及豐富性丶通篇美感都超越了任何一位前輩。
草書美感,與音樂美感一樣,不要問為什麼?什麼意思?好看丶好聽才是王道,別的都是扯淡。
-
17 # 灌頂園
王鐸草書所表達的思想是糾結和掙扎中;張旭、懷素表現的是灑脫、超越;黃庭堅的草書透著一種堅強不屈的精神。就大草而言王鐸草書達不到三位草聖的境界。
回覆列表
應該是超越了張旭懷素和黃庭堅,張旭字龍飛風舞飄逸而極具美感但彷彿是一套程式拿著他手寫的缺乏個人感情。懷素字有靈氣筆法精妙長時間觀賞會審美疲勞。黃庭堅字有骨力且勁挺但不流暢缺少美感。而王鐸字積多家之長且賦予了個人感情久看不厭,彷彿有了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