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夏目歷史君

    諸葛第二次北伐雖然是率幾萬大軍對陳倉幾千守軍。那為什麼會拿不下這幾千守軍的小城呢?

    但是雖然只有幾千守軍,要知道早在之前大將軍曹真早就做好準備隨時抵擋蜀漢進攻,在諸葛第二次北伐時候就有了準備,魏軍以逸待勞,而諸葛亮長途跋涉,所以不好攻。其二,魏軍陳倉守將郝昭是曹魏名將,極其擅長守城,並且當時魏軍救軍正在路上,諸葛只有撤退。。

    不過最重要的原因還是糧草。糧草不足一直都是北伐的主要問題,和魏軍耗了很久糧草不足,不夠維持幾萬大軍供應只好不得不撤退。人數雖然要多的多但由於這些原因,攻不下也正常。

  • 2 # 新江說歷史

    蜀後主建興六年(公元228年)十二月,諸葛亮發起了對陳倉的攻堅,這場戰役在經過十餘日後以諸葛亮撤軍結束,在人數佔據大優勢的情況下,為什麼攻佔不下小小的陳倉?

    首先肯定是蜀軍的攻堅實力不行,或者強行攻下陳倉的代價太大。在三國的時期,攻城的器械只有雲梯,衝車等裝置,只有強攻一條路。而且魏國早已得知蜀國進攻的訊息,援軍正在趕來。陳倉只要堅持個十幾天就行了。如果蜀國強攻陳倉,又不能快速解決, 那麼就會被趕來的援軍裡應外合。如果蜀國付出慘重的代價攻下陳倉,那麼在魏國趕來援軍趕來之後也只有撤軍一條路。

    當然,這個結果諸葛亮和曹操也心知肚明。只能說諸葛亮另有所圖。可以說是一石二鳥:第一:幫助吳國減輕來自於魏國的壓力,逼迫張郃救援陳倉,第二:第一次北伐街亭的失敗,在蜀國有了一些不同的聲音,諸葛亮這時候必須做出一些事情來挽回。諸葛亮至少殺了一名叫王雙的魏將。

    諸葛亮出了一次軍:賣了個人情,順手解決了內部問題,怎麼看都是賺的。至於有些人一直在糾結攻城的問題,為什麼一定要攻城呢?攻下來戰爭就贏了嗎?

  • 3 # 淘戰史

    公元228年冬,孔明再次出兵,走陳倉道,圍攻魏國重鎮陳倉,魏國名將郝昭率兵千餘據險抵抗,孔明攻打二十餘日,使用各種攻城器械,不能破城,此時大將張郃率本已南下荊州的關中諸軍星夜兼程來援,孔明亦糧盡,遂退兵,捎帶順手牽羊小賺了一筆——魏將王雙率兵追趕,結果被孔明斬殺。

    孔明此役,最為後人詬病,詬病理由有三:

    第一孔明此次北伐離上次相隔居然不到一年,蜀軍尚未從大好形勢下街亭兵敗的打擊中完全恢復,此時出兵,頗有窮兵黷武之嫌;

    第二孔明此次出兵,已在曹真算計之中,無法起到出奇制勝的效果;

    第三孔明圍攻陳倉城,面對千餘守軍,居然二十餘日圍攻不下,後因糧盡退兵,顯得頗為虎頭蛇尾。

    上面是對於孔明攻擊陳倉的記載,以及後人對此次戰役的詬病。從其中記載其實我們可以看出,諸葛亮的攻打陳倉其實早就已經被曹真知悉了,此時陳倉雖然只有千餘人收城,但是畢竟蜀漢的攻擊意圖已經被知悉,守城部隊早就已經做好準備,而且魏國援軍也快速趕來增援,諸葛亮做不到奇襲,那就只能硬攻了,而三國時候的攻城器械還不是特別現進,在攻城這一塊勢必會損失很多兵力,這是不可避免的!

    但其實,我們可以從人們詬病裡面找一找諸葛亮這次戰役的深層次原因。首先,諸葛亮進攻陳倉,本已南下荊州的張頜不得不率軍星夜救援。從這裡我們可以大膽假設一下,其實,諸葛亮進攻陳倉應該是受到東吳的求救訊號,採取圍魏救趙的策略救援東吳。這其中是有理由的,這次的進攻顯得虎頭蛇尾,明顯就是在倉促之間組織的進攻。而且,進攻陳倉的意圖早就被曹真知道了,在這樣的情況下,諸葛亮還是率軍攻堅陳倉20餘日,說明了什麼,說明其實是諸葛亮故意把資訊透露出去的,而且還攻擊20餘日,乘著糧草用完了就撤退了,這其實是諸葛亮想減輕東吳方面的壓力,把進攻東吳的魏軍吸引到陳倉這方向來而已。畢竟,唇亡齒寒嘛,這樣做也是為了三足鼎立之勢不被打破,好實現自己的回覆漢室的想法。其次,諸葛亮這樣做還應該是有一個目的的,那就是上次街亭失敗距離這次進攻才有一年時間,元氣還沒有回覆,諸葛亮就記著策劃攻擊魏國了,我認為,這並不是他窮兵黷武之類的,而是為了緩和國內矛盾,畢竟上次北伐失敗後,很多人都不主張北伐了,他這樣做也是為了打壓不支援諸葛亮大臣們,同時也是為了表明自己收復中原的決心給劉禪看,畢竟作為君主誰都怕手握重兵的將領叛變。

  • 4 # 歷史有知社

    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遺恨於街亭失守,而不得不退兵於漢中。但當年年底,諸葛亮便趁東吳陸遜大敗魏將曹休於石亭,魏軍主力在東線之際而再次興兵北伐。不過與第一次北伐取得重大影響與轟動不同。諸葛亮的第二次北伐,在眾多蜀漢迷看來,卻極為窩囊。諸葛亮親率數萬大軍,卻二十餘日拿不下千餘人守的小城。最終曹魏援軍趕到,諸葛亮亦不得不退兵,這便是蜀漢與曹魏的陳倉之戰。

    陳倉,這地名很多人都會比較熟悉,“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當初漢王劉邦,便是從陳倉還定三秦。而諸葛亮之所以攻打陳倉,除了有劉邦這一成功案例的啟發之外。我想還與諸葛亮第一北伐期間,聽聞了一人的勸導有關,此人便是魏國隴西郡太守遊楚。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兵出隴右,天水、南安太守各棄郡東逃,唯有遊楚據守隴西郡。蜀漢從南安發兵攻打隴西,遊楚對蜀軍將領言道:"卿能斷隴,使東兵(魏兵)不上,一月之中,則隴西吏人不攻自服;卿若不能,虛自疲弊耳。"

    遊楚的話很明白,如果蜀漢大軍能阻斷曹魏與隴西諸郡的連繫。那麼,隴西諸郡將不戰而降。否則,即便隴西諸郡降了蜀漢,也會得而復失。這也是蜀漢第一次北伐,隴西三郡叛魏降蜀,而街亭一失,隴西三郡也隨之而去的根本原因所在。而陳倉即扼守隴右與關中的咽喉,拿下陳倉並阻斷曹魏大軍與隴右的聯絡,即意味著可唾手可得整個隴右地區(涼州)。

    然而,諸葛亮擁有絕定性的兵力優勢卻為何拿不下陳倉呢?

    其一,曹魏料敵於先,以作好防備,諸葛亮無機可乘。據《三國志·曹真傳》記載:..(曹)真以(諸葛亮)亮懲於祁山,後出必從陳倉,乃使將軍郝昭、王生守陳倉,治其城。明年春,亮果圍陳倉,已有備而不能克。

    其二、郝昭善於守城,防禦得當。據《魏略》記載:..亮自以有眾數萬,而(郝)昭兵才千餘人,又度東救(曹魏援軍)未能便到,乃進兵攻昭,起雲梯衝車以臨城。昭於是以火箭逆射其雲梯,梯然,梯上人皆燒死。昭又以繩連石磨壓其衝車,衝車折。亮乃更為井闌百尺以射城中,以土丸填塹,欲直攀城,昭又於內築重牆。亮又為地突(挖地道),欲踴出於城裡,昭又於城內穿地橫截之。晝夜相攻拒二十餘日,亮無計,救至,引退。

    其三、曹魏的援軍趕到,蜀漢軍糧食盡。以蜀漢的國力,並不能與曹魏硬槓,故而,只能趁曹魏大軍未至之前,拿下陳倉。而陳倉堅守二十餘日,魏國的援軍趕到,蜀漢軍糧亦食盡,諸葛亮便只得引兵退去。而諸葛亮此次北伐唯一的收穫,便是在退師途中斬殺了魏軍追將王雙。

    參考史籍:《三國志》等等;

  • 5 # 南門太守

    本問題問的是:諸葛亮在陳倉之戰中為什麼憑藉絕對優勢兵力卻無功而返?這個問題比較複雜,不是靠結果就能得出什麼結論的,更不能因此證明諸葛亮軍事才能不足。

    陳倉之戰中,諸葛亮手中有10萬大軍,而對手只有1000多人,憑藉一座孤城,卻打退了諸葛亮的進攻,這都是事實。之所以如此,是以下幾點因素共同造成的:

    一、兵出陳倉被對手預料到了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兵出隴右,第二次選擇兵出大散關,直插關中西部的門戶陳倉。陳倉就是今天的陝西寶雞,現在也是西部重鎮之一,隴海鐵路和寶成鐵路在此交匯,往西通甘肅、青海,南下通四川。

    漢中通關中,除子午道、儻駱道、褒斜道外,還可以由漢中盆地往西,再折向北,在那裡翻越秦嶺,過大散關出陳倉。韓信當年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說的就是明裡修整秦嶺中的棧道,暗地裡卻從陳倉的大散關出兵,打了關中的敵人措手不及。

    諸葛亮這次兵出大散關,大概有兩方面考慮:一方面是蜀軍在隴右新敗,再兵出隴右大家心裡會有障礙;二是此次北伐更重要的是為了策應孫權在合肥方面的行動,必須抓住戰機迅速 得手,再出隴右顯得過緩。

    可惜,諸葛亮的這一計劃被對手事先就想到了,第一次北伐後,魏軍在西線的統帥曹真“以亮懲於祁山,後出必從陳倉”,所以曹真命令魏將郝昭、王生死守陳倉,並“治其城”,做好了防守的準備。

    二、對手郝昭並非無名之輩

    提到郝昭,往往會認為他因陳倉一戰而成名,此前是無名之輩,其實這是大錯特錯。

    《三國志》中沒有郝昭的傳,但不能就此說郝昭是橫空出世。據《魏略》記載,郝昭為人雄壯,年輕時入軍籍,數立戰功,由部曲督等一步一步升為雜號將軍,相當於軍長,並不是無名小卒。

    魏文帝稱帝前後涼州叛亂,曹魏武威郡太守毌丘興向金城郡太守蘇則求援,蘇則率兵相救,郝昭駐兵於金城,他協助蘇則將叛軍打敗,叛軍後又多次起事,郝昭帶兵一一將其平定,郝昭“鎮守河西十餘年,民夷畏服”。

    郝昭為什麼名氣不大呢?因為他長期在河西服役,不為眾人所知,但他是一位在一線長期摸爬滾打的將領,作戰經驗豐富,又敢打敢拼。

    三、陳倉城雖小卻異常堅固

    陳倉是關中的西大門,兵家必爭之地,所以長期受到重視,城池修得十分堅固。據清朝《寶雞縣誌》記載,陳倉城建在一塊臺地上,後倚原麓,前橫高岸,依勢所築,地勢險要,城池堅固。

    漢靈帝中平五年(188年)11月,涼州人王國起事,曾率重兵包圍陳倉,結果攻了80多天沒有打進城,只得退去,說明陳倉的確易守難攻。

    郝昭接到駐守陳倉的任務後,立即著手加固城池,他修了一座新城,比原來的陳倉城更堅固。《元和郡縣誌》說陳倉故城在寶雞縣以東,新舊兩座城池相連,“上城秦文公築,下城魏將郝昭築”,這一點被考古發掘證明,這裡的確有2座城池,相距僅1000多米。

    在冷兵器時代,最難打的就是攻城戰,守城的一方只要糧草準備得充足,弓矢等器具富裕,守上幾個月都不算長,守上一年兩年也都是可能的。

    四、郝昭等將士守城意志堅決

    諸葛亮率10萬蜀軍前來,開始沒有在意陳倉這座小城,想一戰而下,或者讓敵人望風而逃。

    敵人沒逃,諸葛亮也知道攻城不是件輕鬆的事,所以找了個叫靳詳的人,跟郝昭是老鄉,讓他去勸降。

    郝昭堅決不降,他在城樓上對靳詳說“魏家科法,卿所練也;我之為人,卿所知也”,曹魏法律很嚴,我降了,我的家人、族人都會遭殃,所以我不能降,郝昭說的都是大實話。

    這樣以來諸葛亮只能硬攻了,蜀軍動用了最先進的攻城裝置,雲梯、衝車都用上了,但守城人的很頑強,用燃著火的箭逆射雲梯,又用繩栓上石磨去砸衝車。

    諸葛亮只得用更笨的辦法攻城,下令起“百尺樓”,樓成後,蜀軍站在上面向城裡射箭,但效果不佳,這主要是距離太遠,射出的箭威力不足。

    諸葛亮乾脆下令工兵作業,把護城河填平,但郝昭不斷加固城牆,蜀軍到了城牆下面卻攻不進去。

    蜀軍簡直崩潰,使出最最笨的辦法:派工兵向城裡挖地道。但這一招也不行,郝昭“又於城內穿地橫截之”,其具體攻防情況,可以參考電影《墨攻》。

    五、曹魏的援軍陸續開來

    諸葛亮率蜀軍攻了20多天,沒有將陳倉城攻下,這其實很正常,不能因此說蜀軍戰鬥力不行,更不能因此得出結論說諸葛亮軍事才能一般。

    曹操圍攻雍丘,打了好幾個月,袁紹圍攻東武陽,打了一年多,劉備圍攻成都,也打了相當長時間,諸葛亮才攻了不到一個月,什麼問題都說明不了。

    讓諸葛亮繼續攻下去,陳倉當然是能攻破的,但這時傳來訊息,曹魏的援軍到了。

    呆在長安的曹真一開始沒敢馬上救援陳倉,他擔心蜀軍多路出擊,主力離開長安後,蜀軍給他來個“子午谷偷襲”,問題就大了。

    但魏軍總體勢力很強大,魏明帝急調駐紮在方城的張郃,命他率3萬人馬救援陳倉,如此以來,想快攻快打的諸葛亮就不得不考慮撤兵了。

    總的來說,陳倉之戰打得中規中舉,攻的人也盡了力,守的人也很出色,攻與防都是正常發揮,沒有出現意外,是一場再正常不過的攻防戰。

    那麼,既然知道短時間內打不下陳倉,既然也知道魏軍肯定會馳援,諸葛亮為什麼還要發動這次北伐呢?戰術上即便沒什麼不對,但戰略決策上豈不是明顯失誤了嗎?

    倒也不是,諸葛亮第二次北伐發生在第一次北伐結束的幾個月後,之所以這麼著急,主要是為了策應孫權的行動,能打下陳倉並進一步逼進長安,這樣更好,即便不行,牽制西線戰場的魏軍主力也達成了目標,何況將中線戰場的張郃所部調出,已超出了戰役的目標。

    所以,第二次北伐雖然沒取勝,但目的也達到了,不是一場敗仗。

  • 6 # 羅丕智

    說實在的,其實,諸葛亮長於參謀、行政、後勤、經濟和社會事務,是合格的丞相,但拙於軍事。行軍佈陣,調兵遣將,不是他的專長。

    再且,形勢和地勢對蜀國無利。後世尤其是我那老祖宗把他抬高了,神化了。

  • 7 # 每日趣評

    題目中提到的小城指的是陳倉關,也叫大散關。首先宣告一下,陳倉關不是個小關,如果真的是個小關,諸葛亮也不至於親率數萬大軍攻擊了將近一個月也沒有攻下。那麼諸葛亮為什麼攻不下陳倉關呢?

    陳倉關是進關中的四大關之一,其餘三個關分別是南邊的武關(劉邦經此關入關中)、北邊的蕭關(長城)、東邊的潼關(函谷關以東)。看下圖,陳倉關是西邊漢中入關中的必經之路,也是自戰國時期就已經存在的,並且最容易走的一條路。

    因此,陳倉關歷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當年韓信想偷渡陳倉關,無奈之下也是在子午谷附近假裝修棧道,然後派大量的兵力去偷襲陳倉關,然後才成功的。

    回到題目,諸葛亮第二次北伐,蜀軍人數大概是五萬,而守陳倉關的魏軍只有一千多人,那麼諸葛亮為什麼攻不下陳倉關呢?

    這次的陳倉關防禦戰堪稱經典,應該算諸葛亮人生當中少有的敗績。整個三國時期,有三次比較成功,也比較著名的防禦戰,分別是曹仁守樊城,郝昭守陳倉和張特守新城。這三次防守戰都有一個特點:防守人數極少,但是堅守時間很長,最後都防守成功。這次,重點介紹郝昭防守陳倉。

    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失街亭,戰敗而歸。諸葛亮料定魏軍不會猜到自己會從大家都知道的大關陳倉關進軍,於是秘密率領數萬人馬,於當年冬季偷偷進軍陳倉關。

    諸葛亮派人打聽陳倉關的守將是誰,士兵彙報說是郝昭。諸葛亮大驚,為什麼呢?郝昭早年聞名於河西,是個能征善戰的悍將,有他在,陳倉估計不好攻克。

    (郝昭)鎮守河西十餘年,民夷畏服。聞知昭在其中,大驚愕。孔明素聞昭在西有威名,念攻之不易。

    於是諸葛亮改變了策略,先派人去誘降。諸葛亮派了郝昭的同鄉靳詳去勸降郝昭,郝昭不為所動,毅然回絕了靳詳的規勸,整理防務,開始戰鬥。於是一場攻防大戰開始了。

    諸葛亮仗著人多勢眾,搭架多部雲梯開始來攻城,結果雲梯全部被魏軍點燃焚燒。蜀軍又用巨型衝車來撞擊城牆,郝昭派人用繩子繫上石磨,將攻城的衝車全部擊碎。

    蜀軍一窩蜂衝過來攀爬城牆,郝昭派人在城牆內又砌起一堵城牆,讓蜀軍往城興嘆。蜀軍無奈在夜裡偷偷的縱向開挖地道,而魏軍則在城內橫向開挖地道,然後往地道內放火。這樣雙方你來我往堅持了二十多天,魏軍鎮西將軍曹真派人來支援,諸葛亮看到實在是無法攻克陳倉關,於是以糧盡的名義退軍了。

    諸葛亮此戰並不是沒有收穫,由於從容退軍,諸葛亮在半道設了埋伏,成功擊殺了魏國大將王雙,也算會挽回了一點面子!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諸葛亮第二次北伐,之所以攻不下陳倉關,主要是因為陳倉關是漢中入關中的必經之路,是個大關,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因此,陳倉關的防務一直在加強,城牆越修越高,越修越厚,以至於千餘人的兵力就可以守住此關而不失。其次是諸葛亮雖然偷襲陳倉關,但是曹真已經提前預判到諸葛亮要出陳倉,因此,對陳倉關提前進行了加固和修繕,諸葛亮的這次出其不意沒有達到效果。第三就是因為郝昭的頑強鬥志,雖然人數不多,但是郝昭依靠頑強的毅力堅持到了魏軍支援,而陳倉關防守之戰也成為三國時期防守戰的經典!

  • 8 # 小舟侃侃侃

    第一次北伐時諸葛亮痛失街亭,不得不在漢中撤軍。但在當年,諸葛亮便趁魏將曹休被東吳打敗於石亭,魏軍主力不在西線之際而二次發兵北伐。然而,此次卻與第一次北伐的影響大不相同。

    在20天的時間裡,成千上萬的蜀軍居然打不破一個千人守衛的小城。最後,待曹兵增員部隊到達,諸葛亮不得不撤退。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陳倉之戰。

    陳倉,歷史上有“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說。當年的楚漢爭霸時期,劉邦就是從陳倉出兵搞定三秦。而諸葛亮之所以要攻打陳倉,主要還是因為陳倉一地所在位置有關。

    陳倉位處隴西三縣與曹魏來兵之要道,若能拔得陳倉,必可斷隴西三郡與曹魏之糧草,兵卒之聯絡,不出一月,此三郡可不戰自破。

    而首次北伐時的街亭失守也導致了隴西三郡的反水降魏。因此陳倉所在位置及其重要。拿下陳倉即可阻斷曹魏與隴右各縣的聯絡,整個涼州地區即可唾手可得。

    可是,第二次北伐的諸葛亮有著絕對的兵力優勢,為什麼無法攻破陳倉呢?

    首先,曹魏有所準備,導致諸葛亮無機可乘。

    首次北伐後,魏將曹真料得蜀兵未來必從陳倉二次進發,於是派郝昭任陳倉守衛,提前做好準備。果不其然,二次北伐諸葛亮出兵陳倉。

    第二,魏將郝昭守城得力,防禦齊備。

    諸葛亮二次北伐雖出兵5萬,但為了保險起見,每次攻城只有五千人,雖然有各類攻城雲梯等,但守將郝昭等人身經百戰,他們利用戰斧斷梯,澆熱油,火燒兵將,攻城計程車兵死傷無數。

    兵法雲:十則圍之,五則攻之。雖說5千兵對1千兵士5倍,但陳倉位於關中八百里秦川西端,三面環山又是易守難攻之處,攻城失敗再所難免。

    第三,出兵倉促,糧草準備不足。

    二次北伐距首次不足半年,只因曹休敗於東吳石亭,蜀軍打算趁魏兵準備不足出奇兵,可沒想到在小城陳倉耗費時日,帶魏軍援兵到達時,糧草已不多,即便攻破也無法二次進擊,因此不得不退兵。

    不過在退兵途中將魏將王雙斬殺也算此次北伐的唯一功績吧。

  • 9 # 赤旗插遍天下

    村夫二伐在此之前村夫給他的哥哥諸葛瑾寫了一封信。 與兄瑾言治綏陽穀書:有綏陽小谷,雖山崖絕險,溪水縱橫,難用行軍。昔邏候往來,要道通入。今使前軍斫治此道,以向陳倉,足以扳連賊勢,使不得分兵東行者也

    這個出自亮集 可信度很高。走的是綏陽小谷,信裡寫了“難用行軍”。很顯然不是帶大部隊出擊的。是帶小部隊出其不意才走此道。目的就是“不得分兵東行”。就是為了分擔東吳的壓力。所以數萬人恐怕是虛數,攻城兵器也沒有文帝紀寫的那麼誇張,要麼就是臨時的豆腐渣工程。此計可叫圍魏救趙?

    為何幫東吳分擔壓力? 那你得問陸遜他在當年九月在石亭對曹休幹什麼…… 要知道占人家便宜,豈能安生?曹睿準備找場子來了,誰知這個南陽村夫突然來了。

    《張郃傳 》:司馬宣王治水軍於荊州,欲順沔入江伐吳,詔郃督關中諸軍往受節度。至荊州,會冬水淺,大船不得行,乃還屯方城。諸葛亮復出,急攻陳倉,帝驛馬召郃到京都。帝自幸河南城,置酒送郃,遣南北軍士三萬及分遣武衛、虎賁使衛郃……郃晨夜進至南鄭,亮退。

    村夫這一來曹魏很緊張!南征基本泡湯了。 這動靜搞的很大吧!如果僅僅一個郝昭能擋住蜀軍讓曹魏無憂,那叫張郃幹啥?帶著武衛 虎賁的陣勢夠大了。村夫還在搞一個更大的。 《通典》:太和二年,諸葛亮以數萬人攻陳倉,將軍郝昭以千人守二十餘日,不拔,在今縣東三十里故城是。攻郿又不克,在今縣東北十五里故郿城是。並今扶風郡縣。

    怪不得張郃來了,這都到郿縣了,曹睿以為村夫玩真格的。不得不叫張郃救援。話說第一次北伐曹真預測到下次蜀軍會打陳倉。預測到了還能搞出這麼大的動靜。個人覺得曹真有點失職。 諸葛亮十一月上表二伐,十二月就到陳倉城下打了二十多天撤了,回手掏個王雙…… 而在次年春天村夫卻在武都北部建威堵截郭淮。大家都知道了這是三伐。帶著陳式出擊

    諸葛亮傳:七年,亮遣陳式攻武都、陰平。魏雍州刺史郭淮率眾欲擊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還,遂平二郡。

    後主傳:冬,復出散關,圍陳倉,糧盡退。魏將王雙率軍追亮,亮與戰,破之,斬雙,還漢中。

    七年春,亮遣陳式攻武都、陰平,遂克定二郡。 如果二伐撤退到漢中在補給在去建威都要夏天了!

    村夫極有可能沒有回漢中。在去武都路上和陳式隊伍匯合接受補給然後堵截。 可惜郭淮鼻子靈跑路了。圍點打援泡湯了。就這樣武都陰平二郡到手。 說了這麼多總結一下:明為盟友減壓圍魏救趙,實則聲東擊西襲取二郡。

    至於攻城二十餘天因為糧盡退兵,要是真要真對魏國開始大規模用兵,諸葛亮能備二十天的糧?何況攻擊陳倉要渡河攻擊攻城成本極大。這些時間拿不下很正常,即使拿下也要捨棄。

  • 10 # 折緣

    夷陵之戰後,蜀漢主動與孫權求盟,兩國再次結盟,沒有了西面壓力的東吳,在趁曹丕去世,曹叡繼位不久,孫權發動了對魏將曹休的戰爭。

    這場戰爭孫權最終取得了對曹休的勝利,對三國形勢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給了盟友蜀漢很大鼓舞,於是諸葛亮進言後主劉禪主動進攻曹魏,於是在建興六年(228)十二月,諸葛亮趁此時機,領兵數萬北征,殺出散關(陝西寶雞西南),包圍了當時只有千餘人防禦的陳倉(今寶雞東北)這便是諸葛亮的第二次北伐。

    諸葛亮或許從來沒有想到,數萬大軍面對千餘人的陳倉,盡然久攻不克,最終因糧草不繼,不得不退兵,導致了整個二次北伐的功敗垂成。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諸葛亮在兵力優勢之下攻克不了陳倉的呢?

    陳倉久攻不克的外部原因

    陳倉是來兵家必爭之地,諸葛亮到達這裡的時候,魏軍主帥曹真事先已經派遣大將鎮守此地。曹真粉碎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後,料定諸葛亮隨後的出擊必定會走陳倉,因而派遣了得力干將郝昭加強了陳倉的防守。

    郝昭這個人,在《三國志》中的描述是“為人雄壯”,在鎮守河西十餘年時間裡,讓當地漢夷民眾“畏服”,由此可見,郝昭這個人,不僅有著豐富的軍事履歷,知曉兵事,而且又善於處理當地老百姓和少數民族的關係。因此,派郝昭這樣一個人來守陳倉城,諸葛亮可謂遇到了難纏的對手。

    蜀軍先是用雲梯戰車攻城,雲梯卻被魏守軍用火箭(帶有易燃物的箭,由此可見郝昭早就在諸葛亮來之做了大量物資準備,畢竟火箭這個東西不是說立即製造就能製造出來的)燒燬,戰車則被魏軍用石磨砸壞;之後蜀軍用井闌(高達十米以上的攻城器械)百尺以射城中,用土丸填塹,想直接攀爬上城,然而郝昭早就讓魏軍在城內修築了重牆防守;無奈之下,舒格蘭打算搞地道戰,可遺憾的是郝昭就挖橫溝截斷。

    在接近二十多個晝夜的激烈攻城戰中,諸葛亮雖然不斷變著花樣進攻,但都被郝昭一一化解,最後,諸葛亮無計可施,加上魏軍的援兵即將到達,只好撤退。

    郝昭以一千餘魏兵頂住了數萬蜀軍連續20個晝夜的激烈進攻,創造了中國古代守城史上的奇蹟。

    其實看起來魏軍雖然才有一千多,但聯絡郝昭治民的能力,就不難想象這個傢伙肯定是將全程丁壯都發動起來,或修築工事、或製造守城器械,從而才贏得了守城戰的最終勝利,可見其組織能力之強,作業工事效率之高。

    那麼諸葛亮能不能用招降郝昭的方式奪取陳倉呢,畢竟魏軍人數少得可憐,只要打好魏軍援兵到來的時間差,完全可以用招降的方式拿下陳倉。但是遺憾的是,哪怕是《三國演義》中擁有“三寸不爛之舌”的諸葛亮,怕是也難以招降郝昭。

    這到不是因為郝昭有多麼忠心於曹魏,而是曹魏有一個制度叫做“質任制度”,讓郝昭投鼠忌器。

    “質任”制度始於曹操,經過曹丕、再到曹叡時更加完善。“質任”制度規定:常年帶兵的將領或者謀士,其家眷或直系親屬要留在京城,也就是充當人質,一旦帶兵將領叛國投敵,或者謀反,那麼其在京城的家眷親屬,直接殺頭。而到曹叡繼位後,又補充了這項制度,把全國郡縣分為劇、中、平三類,其中劇郡是指臨近外虜的郡縣,又被稱之為外劇,外劇郡縣的郡守,其兒子也必須在鄴城做人質。

    制度很老套,但是效果很明顯,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是沒有人性,不講親情的畜生。

    諸葛亮第二次北伐失利的內部原因

    事實上,諸葛亮北伐最大的困難,是糧草跟不上,糧草限制了諸葛亮能夠發動軍隊的規模,這只是其一,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蜀國運輸糧草到前線,比曹魏要困難了很多倍。

    橫亙在蜀魏之間的天然障礙秦嶺,山高林深、峰巒重疊、道路險阻,西漢時就被稱之為“天下之大阻”,秦嶺南坡緩而北坡陡,從地勢上將,利於魏國的防守,而不利於蜀軍的進攻。秦嶺對於魏蜀兩國的意義,絕非一般山巒可比。

    蜀漢進軍的路線綿長,在秦嶺的阻滯下,組織運輸一次軍糧,耗費巨大的同時,時間週期也很長,所以蜀軍進攻曹魏,很難有持久力,畢竟糧食不能源源不斷供給,只能算著鍋裡的飯夠吃多久來作戰,這對於諸葛亮來也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

    另外就是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不如治政水平,第一次北伐失敗後,他進行第二次北伐走陳倉的戰略路線,居然能被曹真預料到,而激戰二十多天也拿陳倉毫無辦法,由此可見諸葛亮將略也就中規中矩。

  • 11 # 一貳一橙

    因為諸葛亮的第二次北伐,實質上其實是一場疑兵戰,他是把自己作為疑兵,吸引曹魏方面的主力。

    諸葛亮的第二次北伐,看似聲勢浩大,實際上卻是犯了三個兵家大忌。

    諸葛亮發動的陳倉之戰,主要是牽制曹魏關中主力,他的心思並不在陳倉

    首先,諸葛亮選擇冬天進軍陳倉。古代打仗的同時也是很重視農時的,一般規定是在秋後,麥子收割完了,有充足糧食了才進軍。也有春天或夏天出兵的,可極少會選擇在冬天出兵。

    冬天天氣已經冷了,這時候出兵的話,不但裝甲器械、衣服馬匹的消耗和用度會比平時大得多。特別是像蜀漢這樣的小國,軍隊基本是耕戰一體的,不可能以損害農時的利益來用兵。要是戰爭被拖到第二年春天呢?那到時候糧食沒種,就算贏了也要迎來一場饑荒。

    第二,大肆宣傳出兵路線。諸葛亮出兵前,早已經將自己的行軍路線都告訴了東吳了。諸葛亮寫了一封《與兄瑾言治綏陽穀書》,裡面詳細記載了這次北伐的目的。

    “有綏陽小谷,雖山崖絕重,溪水縱橫,難用行軍。昔邏侯往來,要道通人。今使前軍斫治此道,以向陳倉,足以扳連賊勢,使不得分兵東行者也”。

    這封書信告訴我們兩個細節,第一:綏陽小谷難用行軍;第二:此次北伐是為了協助東吳,吸引曹魏主力。問題是我們知道,諸葛亮用兵謹慎,又怎麼可能將數萬大軍的性命放在難用行軍的綏陽小谷呢?而且在諸葛亮北伐之前,東吳早就打贏了石亭之戰,殲滅曹休大軍了。這時候還出兵又何來幫助東吳的意思呢?第三:糧食準備不夠。這似乎是諸葛亮不可逃避的弱點了,基於前兩個用兵忌諱,諸葛亮這次應該會準備充足才出兵的。可是就在當年十二月諸葛亮出兵,到了陳倉之後,和郝昭僅僅對峙了二十多天就退兵了。

    算上他一來一回,諸葛亮為這次北伐所準備的糧草,居然不足兩個月的用度。所以以上三個大忌,不應該是用兵謹慎的諸葛亮會犯的,唯一的解釋就是:諸葛亮是有意為之,這場北伐本來就是沒準備勝利的。

    既然當時東吳已經獲勝,諸葛亮不需要再為東吳做誘餌,那他又是為誰做誘餌呢?這一點,在第三次北伐就可以全部解釋清楚了。

    諸葛亮第二次北伐失利後,於次年春天就命令陳式襲取武都、陰平兩郡,並順利擊退郭淮,拿下兩郡,修築漢、樂兩城,增強漢中防禦。這就是第三次北伐,由陳式主導,也是唯一一場拿下城池的戰鬥。從上圖就可以看出,諸葛亮走藍框,陳式走的是紅框,陳式的行軍路線和目標是和第一次北伐完全一致的。

    而且第二次北伐和第三次北伐時間相差不到三個月,如此短的時間連續兩次作戰,這是諸葛亮絕無僅有的一次。我認為諸葛亮在冬天發動陳倉之戰之前,早已經安排了陳式的偏軍,依第一次北伐路線再走祁山,奪取二郡。

    也就是這樣,諸葛亮才會選擇在不適合的時間、不充實的準備之下,大張旗鼓地進軍陳倉。就是為了給曹魏一個假象,讓他們覺得自己是主力,而且志在必得,要殺自己就在此時了。

    果不其然,曹真在聽說諸葛亮兵出陳倉之後,立馬派了費耀,曹叡派了張郃,兩支大軍去援助郝昭,反而把祁山的守備給空出來給陳式了。而且諸葛亮在“糧盡退兵”之時,還擊殺了前來追趕的大將王雙,可見諸葛亮是有計劃的撤退,他的北伐大軍受到的損失並不大(要是大的話,後面劉禪也不會恢復諸葛亮丞相之位了)。

    所以諸葛亮以數萬兵力,卻攻不下一座只有千餘人陳倉城,除了郝昭的防守本事出眾之外,最主要的是諸葛亮根本沒有和陳倉硬撼到底的打算,他的精力是放在了武都、陰平兩郡。

    我們都認為諸葛亮的陳倉大軍是主力,而陳式的武都軍隊是偏師,可是恰恰相反,諸葛亮才是偏軍,是疑軍,主力實際是陳式的武都軍隊。這就是兵法所說的“虛則實之,實則虛之”,虛虛實實,真假難辨,不得不說諸葛亮在用兵上確實有他的特點。

  • 12 # 狼的影子716

    手藝太潮是主要原因,史書記載諸葛亮採用了勸降,強攻,挖地道,填土等等手段,能用的方法都用上了,勸降人家不理睬,強攻人家就拒守,堆土人家也把內城填高,挖地道人家就橫著挖,然後往裡灌水,用衝車撞城人家就用火燒,反正是你有矛人家有盾,來來往往打了20多天,硬是無可奈何。而諸葛亮這一方,由於出兵匆忙,又是穿越秦嶺的斜谷道進攻陳倉,後勤保障受到了極大的制約,從巴蜀運到漢中的糧草,要靠人挑肩扛穿越斜谷道送到前線,幾萬大軍的糧草物資靠這樣的辦法根本就不可能供應的上,而且,陳倉城是卡著斜谷道築起來的軍事要塞,地勢險要,城外地形狹窄,不利於大軍展開攻擊,除了前線的攻擊部隊,其他主力都窩在斜谷之中使不上勁,實事求是的說,諸葛亮集中數萬大軍於陳倉一隅之地,這樣的做法純粹是拿著國家的軍政大事當兒戲,是在玩兒小孩子“過家家”,是沒有一點軍事常識的外行打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什麼都要智慧化,那停電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