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每一代海思麒麟的GPU都處於弱項。儘管CPU已經可以碾壓高通驍龍但是GPU一直比較差,為什麼不把GPU弄好點呢?
14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4294927819

    每款手機都有各自定位。

    首先,華為一直宣傳自己的旗艦機是商務人士機。並且各方面都在向商務人士的需求靠攏吻合。(比如華為旗艦機自帶的主題。年輕消費者肯定覺得醜,不符合年輕消費者的審美觀。華為手機的外觀亦是如此)

    繼續說定位,既然華為旗艦機所面向的消費者群體是商務人士。所以華為在旗艦機里加入了金融級SoC安全晶片以及其他工薪階層群體不需要的功能或硬體。很多想買華為旗艦機的人但是又罵華為手機價格越來越貴。說實話,如果單單想追求效能可以去買小米,對誰都好。這些人肯定不是商務人士,以商務人士的收入絕對有經濟能力承受住這些費用。以上有些話可能過於偏激,但請不要誤會,買適合自己的手機就好。

    為什麼海思麒麟的GPU一直這麼弱?

    上面我已經說過,華為旗艦機面向商務人士群體,軟硬體也向著商務人士需求靠攏吻合。

    商務人士對手機有要求的功能(個人觀點,以來解釋這個問題):開啟應用速度、續航、充電速度、網路頻率、安全

    開啟應用速度:不解釋

    續航:不解釋

    充電速度:碎片時間手機充電

    網路頻率:商務人士出國談生意

    安全:工作需要

    商務人士不是拿手機玩遊戲的。,所以一直沒把GPU看得很重要。(至少不主要是,他們所需的筆記本本也不是遊戲本,追求的是輕薄)

    我的意思是華為旗艦機為商務人士打造而不是說商務人士一定要用華為旗艦機,不要曲解我的意思。Ps:馬雲用vivo

    華為旗艦機的處理器GPU都不強,怎麼會將中低端入門麒麟GPU弄牛逼呢?

    本人花粉

  • 2 # 取之有道之道可道

    這個要分怎麼看,如果和聯發科比,應該還是可以的,但是比高通肯定要差一些,華為的優勢是基帶和通訊,在處理器和GPU上主要是用第三方的,這就會比較複雜,所以要麼買貴的第三方授權,要麼自己開發,都不容易。

  • 3 # 至簡

    這是個偽命題,麒麟不好難道高通就好了?定位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高通要的是效能所以發熱大冬天還好夏天你懂的高通的處理器耗電也快,反觀麒麟在這兩方面控制的都比較好。所以說看你的需求了。沒有最好只有適合自己的就好了。

  • 4 # jhuf1

    第一,定位不同,海思麒麟的gpu更多用於偏商務機。第二,減少發熱,而且現在的950和960gpu都是相對比較好的,但平常會鎖核,主要還是控制用電和發熱,開啟效能模式會解除鎖核。但是發熱,耗電會高一些。

  • 5 # 流動饕餮

    開啟度娘 你會發現 麒麟cpu往往會搭配相較於其他幾家譬如聯發科 高通 松果 低一些的gpu(圖形處理器) 1.整體功耗 。 2華為自家gpu並未鋪開 3一個性能平衡的問題,樂2的聯發科x20跟麒麟655我都用過 從資料上來說 x20gpu更佔優勢 但x20剛開始時很勇猛 溫度上升到一定地步時就會降頻 造成嚴重卡頓 甚至體驗還比不上麒麟655

  • 6 # FM科技

    美國權威跑分軟體geekbench麒麟960GPU跑分超過驍龍821,別再被安兔兔忽悠了,連外國人都承認960比驍龍821強,就是國人不肯承認我們的東西比外國強,是不是跪久了站不起來了?

  • 7 # 囚知

    960gpu和821gpu差不多。和835有差距。g71mp8和530還高出一丟丟。那些說什麼跑17的也是逗。你們是不是隻知道這一個遊戲了,兩款手機幀率基本都在34。所謂的960gpu遠遠不如821從哪裡體現??還有17貌似對高通驍龍有過最佳化。

  • 8 # 清秋綺夢

    原因很多,這裡主要從技術難度,研發週期,成本因素以及工作態度分析。

    第一,GPU的研發難度很高。目前安卓陣營高通做得最好,買進了AMD的部分技術之後,高屋建瓴。華為的做法是買ARM公版架構,少量核心,超高頻率,實際體驗有明顯的降頻。 雖然近期看到華為招聘GPU指令集開發人員的訊息,但是這項技術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擁有的。

    第二,麒麟晶片沒有足夠的空間給GPU堆核。CPU,協處理器以及華為剛研發一年多的自研全網通基帶擠佔了大量空間,導致其GPU無法大量堆核,被迫採用少核高頻策略。

    第三,成本因素。GPU堆核需要大量成本,少核高頻是一條捷徑,華為對於成本的控制有目共睹,用超頻替代核心數意料之中。

    第四,態度問題。這裡不說高通,就用同樣捨不得堆核的聯發科作對比。P20和麒麟650系列的GPU同樣只有雙核,頻率超高,但是前者好歹用的是mali-t880這種高階核心,華為用的是強調低功耗的830,然後沒有節制得超頻到900Mhz。只能說明其對影象處理的重視程度不夠。

    綜上所述,單輪GPU,目前的華為沒有最好的技術,自主研發又在初級階段,投入力度和工作態度又有很大問題,最終導致了GPU成為整個晶片的軟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在冰封的湖泊上拍出美麗的“凍”人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