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南徙南徙
-
2 # 清風明月禪心
首先,我認為一個人能俯視自己這是成熟的體現。陸游從“少歲哪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到“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辛棄疾從“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到“如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都說明人只有經過種種人生歷練,遍嘗生活的酸甜苦辣後才會成熟,才能對自己的能力、周圍的環境、未來的方向有個清醒理智客觀的認識,有助於自己認清形勢,找到適合發展的道路。這時回頭看自己就有了一種俯視的感覺,正所謂“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其次,我認為經常俯視自己是一種心態漸老的體現。人隨著年齡增長,閱歷增多,對社會生活的好奇、興趣、進取心都有所減弱,人生視角朝前看少了,朝後看多了。俯視自己其實更多的是追憶過去那個曾經的自己,也是不斷檢視年輕時的自己,回頭可以明白地望見自己的是非得失,如果有來生,也許自己活得更精采。
最後,我認為有俯視自己的感覺也許是一種自卑的體現。當韶華已逝青春不再自己卻一事無成或沒達到理想成就時,一種內疚又不甘心的感覺便會產生,由此對自己開始不自信起來,越看自己越小,似乎別人都很高大尚需仰視。
其實,不管是以上何種表現,都是一個人自省的最好詮釋,都值得尊重。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在不斷的反省中探尋人生活著的意義。古人語“思之思之,鬼神通之”,人需要時時俯視自己,揚長避短,不管人生波瀾壯闊還是平淡如水,都要學會“悅己”,因為每個人在世間走的這一遭都是獨一無二的。
-
3 # 南風濟北雨
世界上的行業,成百上千,但凡涉足一個,大致都會感覺太難。就像那句俗話,成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
很多的朋友,從事一行,難以前行,於是再換一行,復又難行,甚或三五行當,感覺如出一轍,結論都一樣不容易。
既然如此,無論我們,亦或他人,都會在日常遇到問題,只是一部分人沒有講出來,耐下心來一步一步趟了過去,並不見得比我們能耐大。
這樣看來,有不足,有困難,需要心理準備,不是自己運氣差,其他人也會遇到;也就犯不著自怨自艾,影響我們心情。
既然事情不可避免,也就不必繞著走,想想辦法,尋求外援。慢慢地走過去了,豈不增加歷練,小有滿足感?
積極心態看待一切,不用迴避,也不用逃跑,辦法總比困難多,不是我們無能,世界本是如此,事情總會一步一步解決。相比消極的得過且過,沒有自卑,沒有糾結,反而落得一個好心情。
對於自己,無需俯視。
不知道列位是否認同。
回覆列表
說明今天的你,比昨天的你提高了很多,才會有這種感覺。
這個答案應該是對的,前提有這個感覺的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