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澳大利亞的約70%的國土屬於乾旱或者半乾旱地區,中部大部分地區不適合人類居住。
1
回覆列表
  • 1 # 奕銘萬里

    第1、人口會劇增,一個面積達769萬平方公里的國家,人口慘淡到只有2500萬左右,可見自然環境之惡劣。澳大利亞人口稀少與氣候環境直接相關……

    第2、袋鼠、野兔、野山羊等野生動物會大量減少,人口的增加它們的活動空間會銳減……

    第3、養羊業、牧牛業會萎縮,種植業會更發達,騎在羊背上的美譽將消失……

    4、社會福利可能減少,也可能輪為發展中國家

    第5、也可能成為製造業大國,軍事強國等……

  • 2 # 走讀地球

    如果澳大利亞全部變成綠洲,那地球其他某個地方的沙化會更嚴重,要麼是同緯度的阿根廷或南非,為什麼?

    地球各個大陸上的森林、草原、沙漠的分佈是有內在需要,人類總想消滅沙漠,把沙漠變成綠洲,殊不知沙漠也是自然生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把地球看成一個生命體,那沙漠也是地球的一個器官,跟森林和海洋同等重要,絕不是地球身上的牛皮癬, 今天地球各處都有不同程度的沙化現象,其實這是地球自我調節表皮的一種方式,所謂存在即合理,

    沙漠是地球的溫控器,白天將多餘的熱量反射回太空,以避免地球溫度過高。 晚上又把熱量釋放出來,與冷空氣混合滋潤地表,一冷一熱,有利於周邊植物的生長。

    沙漠的好處很多,就連人人恐懼的沙塵暴也不全都是危害,沙塵暴可以吸附空氣中的氣態汙染物,還可以促進礦物質迴圈。澳洲周圍沿海地區的綠洲的礦物養分的提供者恰恰沙漠的沙塵暴作用的結果。

    撒哈拉沙漠和亞馬遜雨林,相隔萬里,似乎風馬牛不相及,由於沙塵暴,每年有上千萬噸富含營養的塵土從撒哈拉沙漠出發,跨過大西洋,飄落在亞馬遜雨林裡,持續定點地滋養它,使雨林長期保持最佳生命狀態,為人類提供充足的氧氣,如果沒有撒哈拉沙漠,南美有一半的人將得高原反應病。

    如果把時空拉到1千萬年前,你會發現滋養華夏民族的黃土高原也是沙塵暴的結果,黃土高原是地球季風常年輸送灰塵,歷千萬年層積而形成的,黃土顆粒細,形如粉末,土質鬆軟,容易耕作,土層厚,營養充足,最厚可達200米,中國有五分之一的耕地集中在這裡,養活著中國20%以上的人口。此外還有黃河自古以來沖刷下來的泥沙鋪就的華北平原,更是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的福地。如果沒有沙塵暴,華夏文明是否存在都很難說。

    由此可見,地球有很多自然災害沒有被我們正確認知。比如森林自燃現象。

    據科學考證,在哥倫布未達美洲之前,就北美地區就有上千萬畝的森林被燒掉,現在聯邦政府為了救火,每年需要動用數億美元,而收效甚微,其實森林火災也是地球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偶爾來一次火災,可以給森林減肥,增加物種的多樣性,火災把濃密的森林變成空曠地帶,讓新的植物獲得生長空間,如果把社會看做生態圈,經濟危機就是火災,它可以淘汰掉老舊的產能,給新興產業騰出空間,如果政府為了保就業、刷政績,有點小危機就來救,那最後的結果是落後的死不掉,先進的出不來。

    幾年前,諾基亞快倒閉時,芬蘭政府並沒有啟動救濟計劃,而是讓其自然死亡,要知道,巔峰時期的諾基亞為芬蘭政府貢獻了4%的GDP和25%的出口額。諾基亞倒下後,近400家創業公司站起來,這些公司的業績在今天同樣不遜色。

    不干預確實是大智慧,很多問題的爆發往往是過度干預的結果,比如地產限購政策,越限越貴,讓真正想買房的人只得望房興嘆。人類就像那片森林,遲早會遇到一場大火,到時誰來干預我們呢?還是老子明智,無為,才是自然之道。

    其實地球是一個可以自我恢復、自我平衡的生命體,從地球46億年的生命軌跡來看,人類年輕的不值一提,壓根就無需替地球操心。因為人類的維度實在太低。

    為了研究沙漠,我們深入塔克拉瑪干沙漠考察,發現沙漠內也有完整的生態圈,下面是我們考察的第一集

  • 3 # shazhiliang

    澳大利亞是唯一一個獨佔一個大陸的國家,並且地廣人稀,如果沒有沙漠,全部都是綠洲,那麼他的資源就更加豐富了,人口超過中印也是時間問題。當人口過多,資源貧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買個房車,什麼牌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