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國之先祖乃周公 旦,周公 旦者,乃周武王之弟。姬旦以先王所居周地為其采邑,故謂周公,諡曰周文公。周,地名,在岐山之陽,本太王所居,後以為周公之采邑。( 即扶風 雍東北故周城。) 自周文王在世時,旦為子孝,篤仁,異於文王群子。及周武王即位,旦常輔翼於武王,用國事居多。
齊國先祖乃姜尚,太公望 呂尚者,東海人。姓姜,名尚,字牙。乃炎帝之裔,伯夷之後。其先祖掌四嶽,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際封之於呂,子孫從其封姓,尚是其後也。
其後,周文王得之渭水之濱,雲:「吾先君太公望子久矣!」故號“太公望”。周武王號為師尚父也。
夏、商之時,申、呂或封枝庶子孫,或為庶人,尚其後苗裔也。本姓姜氏,從其封姓,故曰呂尚。
呂尚家境窮困,嘗屠牛於朝歌,賣飲於孟津。年老常漁釣於茲泉。
磻磎中有泉,謂之茲泉。泉水潭積,自成淵渚,即太公釣處,後人謂之凡谷。石壁深高,幽篁邃密,林澤秀阻,人跡罕及。東南隅有一石室,乃太公所居處。水旁有磻石可釣處,即太公垂釣之所。其水清泠神異,北流十二里注於渭水。
太公年七十釣於渭水渚,三日三夜魚無食者,太公即忿,脫其衣冠。岸上有農人者,古之異人,謂太公曰:「子姑且復釣,必細其絲,芳香其餌,徐徐而投之,無令魚驚駭。」太公如其所言,初下釣得鮒魚,再下釣得鯉魚。刺開魚腹而得書,書文曰:「呂尚封於齊。」
西伯侯 姬昌將出田獵,卜之,曰:「所獲非龍非彲,非虎非羆;所獲乃霸王之輔。」於是,周西伯出獵,果遇太公於渭水之陽,與語而大悅。
西伯:「自吾先君太公曰:『當有聖人適周,助周以興。』難道子是此人?吾太公望子久矣!」
故號之曰“太公望”,載與同歸於周,拜太公為師。
太公博聞,嘗事於紂王。紂王無道,辭官去之。遊說於諸侯,無有所遇,而歸隱於凡谷。卒遇文王而西歸於周。
周 西伯 昌之脫羑里而歸,與呂尚陰謀修德以傾商政,其事多兵權與奇計。周 西伯政平,斷虞、芮之訟,伐崇、密須( 姞姓,在河南 密縣東,故密城是也。)、犬夷,大作豐邑。天下三分,其二歸周者,太公之謀計居多。
魯國之先祖乃周公 旦,周公 旦者,乃周武王之弟。姬旦以先王所居周地為其采邑,故謂周公,諡曰周文公。周,地名,在岐山之陽,本太王所居,後以為周公之采邑。( 即扶風 雍東北故周城。) 自周文王在世時,旦為子孝,篤仁,異於文王群子。及周武王即位,旦常輔翼於武王,用國事居多。
齊國先祖乃姜尚,太公望 呂尚者,東海人。姓姜,名尚,字牙。乃炎帝之裔,伯夷之後。其先祖掌四嶽,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際封之於呂,子孫從其封姓,尚是其後也。
其後,周文王得之渭水之濱,雲:「吾先君太公望子久矣!」故號“太公望”。周武王號為師尚父也。
夏、商之時,申、呂或封枝庶子孫,或為庶人,尚其後苗裔也。本姓姜氏,從其封姓,故曰呂尚。
呂尚家境窮困,嘗屠牛於朝歌,賣飲於孟津。年老常漁釣於茲泉。
磻磎中有泉,謂之茲泉。泉水潭積,自成淵渚,即太公釣處,後人謂之凡谷。石壁深高,幽篁邃密,林澤秀阻,人跡罕及。東南隅有一石室,乃太公所居處。水旁有磻石可釣處,即太公垂釣之所。其水清泠神異,北流十二里注於渭水。
太公年七十釣於渭水渚,三日三夜魚無食者,太公即忿,脫其衣冠。岸上有農人者,古之異人,謂太公曰:「子姑且復釣,必細其絲,芳香其餌,徐徐而投之,無令魚驚駭。」太公如其所言,初下釣得鮒魚,再下釣得鯉魚。刺開魚腹而得書,書文曰:「呂尚封於齊。」
西伯侯 姬昌將出田獵,卜之,曰:「所獲非龍非彲,非虎非羆;所獲乃霸王之輔。」於是,周西伯出獵,果遇太公於渭水之陽,與語而大悅。
西伯:「自吾先君太公曰:『當有聖人適周,助周以興。』難道子是此人?吾太公望子久矣!」
故號之曰“太公望”,載與同歸於周,拜太公為師。
太公博聞,嘗事於紂王。紂王無道,辭官去之。遊說於諸侯,無有所遇,而歸隱於凡谷。卒遇文王而西歸於周。
周 西伯 昌之脫羑里而歸,與呂尚陰謀修德以傾商政,其事多兵權與奇計。周 西伯政平,斷虞、芮之訟,伐崇、密須( 姞姓,在河南 密縣東,故密城是也。)、犬夷,大作豐邑。天下三分,其二歸周者,太公之謀計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