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康愛線上
-
2 # 腫瘤醫生張國玲教授
乳腺癌在全國女性癌症中的發病率為24.2%,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的首位,男性乳腺癌較少見。在我國,乳腺癌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且有年輕化的趨勢,每年大約有30多萬的女性被查出乳腺癌。
45-50歲是乳腺癌發病高峰期從發病年齡來看,從20歲開始,乳腺癌的發病率就逐漸上升,到45-50歲達到高峰,也就是說乳腺癌最容易發生在45-50歲之間,尤其是絕經前後的婦女。60歲以後,也可能會是一個乳腺癌的高峰期,主要是老年乳腺癌。
乳腺癌有可能會發生在各個年齡階段,臨床上也有很多二十多歲的女性患乳腺癌,甚至更小的十幾歲。
乳腺癌的高危人群有哪些?乳腺癌可以發病在各個年齡階段,其發病主要遺傳基因、內分泌激素、月經來潮過早/過晚、不生育或者晚生育、不哺乳或者哺乳時間短等因素有關,飲食方式、空氣汙染、生活壓力、情緒等影響也越來越大。
1、有家族遺傳史。如果家族中有女性親屬(尤其是母親/姐妹)中有人患有乳腺癌,可以做乳腺癌的相關基因檢測。
2、月經初潮過早或絕經過晚。女性12歲前來月經或者55歲以後絕經,乳腺癌的發病風險會更高。
3、患有乳腺囊性增生等良性疾病。雖然大部分的乳腺增生都屬於良性的,但如果是囊性增生型的乳腺增生,有一定的癌變風險。
4、肥胖或過多攝入脂肪的女性。
5、經常接受胸部放射線治療或拍胸片的女性。
6、乳腺密度較高,質地較堅實的女性。
7、未婚未育、從未哺乳或哺乳時間短、從未生育或生育過晚的女性。
8、長期使用激素類藥品或化妝品的女性。
9、反覆做人工流產手術的女性。
10、長期抑鬱失眠,精神壓力大的女性。
-
3 # 健康情報局
【欄目簡介】
【本期嘉賓】宋小運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乳腺診療中心副主任,主任醫師
-
4 # 中康體檢網
現在乳腺癌發病越來越年輕化,已經不單是媽媽輩的健康殺手了。符合前面兩部分提到的情況的,20~30歲年齡段發病都有可能,臨床上這種病例並不少。
醫生建議:
● 20歲以上女同胞,每半年至一年做1次B超檢查;
● 40歲開始,女同胞就要每年做1次鉬靶檢查。
在中國,乳腺癌發病率位居中國女性所有腫瘤發病率之首,聽起來都有點心發慌……
定期做乳腺健康篩查,是目前預防乳腺癌最有效的辦法了。
回覆列表
乳腺癌是女性發病率最高的癌症。乳腺癌發病率隨著年齡增加而升高, 小於 20 歲的女性發生乳腺癌比較罕見, 從 35 歲左右開始, 女性乳腺癌發病率隨年齡增加而逐步升高, 最高峰為 55 ~ 65 歲。 以往我國乳腺癌發病年齡呈“ 雙峰型” 特點, 主要在 45 ~ 50 歲和 60 ~ 65 歲有兩個發病高峰期, 但是隨著乳腺癌發病率的整體提高, 目前已經由“ 雙峰型” 變成“ 單峰型” 。
乳腺癌高危因素有:
(1) 乳腺癌家族史: 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險性是無家族史的 1.7 倍, 尤其是母親或者同胞姐妹中有患癌者。
(2) 內分泌因素: 月經初潮早於 12 歲, 絕經遲於 50 歲者,40歲以上未孕或初次足月產遲於 35歲者,患乳腺癌的危險會增加。
(3) 有乳腺疾病史:一些增生性的乳腺疾病,增加乳腺癌的風險大,特別以伴有小葉或導管的不典型增生者為甚。但一些非增生性的乳腺良性疾病,如乳腺炎、乳腺導管擴張、乳腺囊腫及乳腺纖維瘤等當然其癌變的額機率較小。
(4)哺乳史: 生育不哺乳或哺乳時間短會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險。
(5) 飲食因素: 長期飲食高熱量、 高糖、 高脂肪的人群乳腺癌的發病率增高。 而高纖維素飲食則有助於降低乳腺癌的發病率。 飲酒可增加發生乳腺癌的危險。
(6) 電離輻射: 電離輻射和乳腺癌之間已發現存在明確的關聯, 可導致乳腺癌發病危險升高。
(7) 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高胰島素血癥可促進乳腺癌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