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新文化街男孩
-
2 # 醫學檢驗實習生扁扁
我看到的平凡的世界。人是平凡的,思想是不平凡的。孫少平以德報怨救跛女子,看出他的內心美好品質。與田曉霞的交流使他進入了一個廣闊的思維世界。有了自己的思想。他在艱苦的環境中依舊讀書,沒有被外物所擾,在礦廠裡因為有思想而提出了好的方法……我曾抱怨過這樣一個優秀的人為什麼不能有美好的未來,發揮他應有的才華。這樣的人難道不應該當大領導,帶領人們做出好成績。但是在生活中像他一樣的人很多很多……本來就是平凡人。
-
3 # 城西向南
從莊子開始,我們的文化開啟了一種以自視、自省、自勵為核心的“內在超越”之路。道家講“坐忘心齋”“物我兩忘”,儒家講“君子日三省乎己”“養我浩然之氣”。儒、道作為中國文化的源頭,在“內在超越”上並沒有太大的不同。
宋明理學更是端出“正心誠意”,由“修身”到“齊家”到“治國”“平天下”,將這種“內在超越”想當然地一躍而提升到“外在超越”的高度,即由“內聖”輕而易舉地就開出“外王”的方子來。
然而弔詭的是“內聖”從來就沒有“外王”過。至聖如孔子者,也不過“素王”而已。“素”是事實,“王”是遮羞。這就是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中國傳統文化最大的尷尬。
這種尷尬源於我們習慣於“內在”的超越而忽視了“外在”的超越。我們只想“遇見更好的自己”,而不想遇見“更好的制度”、“更好的生活”和“更好的社會”,在我們的文化裡,始終缺乏一種“外在”的超越。
《平凡的世界》就是在這樣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現實中創作的。就整部作品而言,路遙近乎完美而生動地呈現了各色人物,尤其是主要人物的這種“內在超越”,給予“內在超越”文化下的廣大讀者以強烈的共鳴。他們從孫少平、孫少安身上讀到了自己,讀到了那種似乎與生俱來的“內在超越”的力量,並因此而發生出一種對社會人生正面而積極的熱情與嚮往。
然而,這種“內在超越”在作品中體現為自1975年開始至80年代中期,從“農業學大寨”到“聯產承包制”“恢復高考”“鄉鎮企業”等一系列繁複龐雜“政策”下的“內在超越”。人物是在一種被規定,被給與,被安排的情景下,去展開各自豐富多彩的“內在”的超越。在這裡,我看不到人的主體性,更直接地說:我看不到人的思想的力量!
作品並沒有表現出對這種“被規定”“被給與”“被安排”的任何質疑與思考,沒有表現出作者自身對這種“被規定”“被給與”“被安排”的某種超越。人物都在一種時代驟變的無序中,按照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某種“約定俗成”去積極地、盡力地尋找自己的位置,端正自己的態度。在擺正自己的位置後,心安理得地在這個“無序”的時代裡去開展自己“有序”的人生。
從這個角度上講,《平凡的世界》就是平凡的世界,但這個平凡的世界卻可以不斷地激勵讀者,在“內聖”的老路上奮勇前進!
-
4 # 寒冰泉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從問世就激勵一代代人透過努力獲得經濟獨力,人格獨立,尊嚴獨立,人生獨力的書。也是一部書寫平凡人生存與奮鬥的書,與普通人能達到和諧共振,內心共嗚。是一部可以長存於世的精典之作。
-
5 # 麒麟129818651
路遙先生的這部著作正是我這個年齡段所熱讀的諸多作品中的其中之一,我感覺出生在七八十年代、凡是上過學的應該對這部作品都不陌生。以現在的眼光看《平凡的世界》裡所描述的人物情節來看,生活在那個時代平凡的人的世界也是平凡的,包括我們這些生活在當今的絕大多數平凡的人,我們的世界也很平凡。
-
6 # Longsuixinyuan
近日,平凡的世界再一次勾起了我的回憶
記得初識平凡的世界,那時我還在上學,被書中的故事人物情節以及悲劇性深深震撼,讀了好多好多遍,其中人物的悲歡離合深深打動了我。可以說是我當年一種思考的啟迪,當時在校園裡,隨處可見手攜此書的同學們,有男有女,臉上似乎都掛著一種驕傲一種尊嚴一種期盼,書中有句話說得好,少平在看《鋼鐵是怎麼煉成的》,保爾和冬妮雅分手了,少平心想:自己要是能遇到“冬妮雅”該多好,那麼,更多的人讀了平凡的世界一書,更感慨的是,要是自己能遇到自己的“田曉霞”該多好啊
該書很像一本“美好的童話”,給人編織了一個“不平凡”的世界,我們年少時特別嚮往,隨著年齡漸漸長大,才慢慢意識到其中的無奈,也感覺到了作者的侷限
書中,最豐滿最細緻入微刻畫的是雙水村裡的故事,孫家和他們的鄰居們,特生動有趣,就連小小配角也特別趣味盎然,比如唱酸歌的,比如傻子田二,都活靈活現地立在面前,更不用說主角少安,孫玉厚等等了。
但是,作者的侷限在於,“愛情幻想症”,灰姑娘和窮小子,都有出身好條件好相貌俊俏的人來愛,比如,潤葉愛少安,曉霞愛少平,就連妹妹蘭香也有省級富二代吳仲平來愛。這樣攀龍附鳳的寫法很老套,也類似“田螺姑娘”的寫法。
尤其是少平和曉霞,曉霞簡直是少平的“救世主”,之前在黃原就多方幫助,後來幫他走後門安排了工作,還愛上他。而少平呢,只是多讀了些書,自己跑出來攪工,很多時候談吐特別高深,可是,對著一個上大學的女生來說,少平的談吐能多有魅力呢?還不如說是,憐憫和憐惜更打動曉霞。
愛情幻想太厲害,作者還費了些筆墨去描寫官場,因為不是主要場所,所以描寫簡單。
除了這些,作者自己的悲劇感作祟,除了把曉霞寫死了以外,還讓可愛的“最好的媳婦秀蓮”寫上了絕症,活生生又讓孫家兄弟,再一次遭受最大的打擊,這讓許多人難以接受。這個世界可太不平凡了
除了愛情太神奇,命運也太千迴百轉,結局也太灰色,說它是本童話也有點意思
另外,作者很宣傳了一種“女人就該犧牲該奉獻”的理論,除了可愛媳婦秀蓮,秀蓮特別能吃苦,跟男人一樣操勞,為了讓少安吃口好飯還捱打。真是太可憐也太委屈了。還有潤葉,最後出於道義上的感覺,不得不委身於斷了腿的李向前,作者認為是理所應當,讀者卻百般感慨啊!更別提那些像蘭花一樣的沒文化的女人們了,她們頑強而受苦受累地生活在黃土地上,男人只要在家裡“款款的待著”就心滿意足了,唉
(用了許多劇照,很感謝這麼好的一個團隊能再現書中的精彩)
這本書,少年時讀來很激勵自己,成年後卻讀出來悲傷,痛苦,生活的重負,壓力山大,也許,這就是成熟
回覆列表
那是迴歸。
原本平凡的世界,因為有些人的存在而不再平凡;
原本平凡的人生,因為一些事情的發生而不再平凡;
原本平凡的你,因為遇到了他(或她或它)而不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