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需要什麼味型?
6
回覆列表
  • 1 # 天才小魚哥

    前幾天先後發了兩篇文章,說的是麝香的危害還有古代誘魚的三大秘方,引起了廣大網友的強烈反響。有網友就問,那如何自制安全的魚餌呢?既要安全環保,又要能釣好魚!“科學釣魚”非常喜歡拋竿釣大鯉魚和大草魚,也多次透過拋竿釣上20斤以上的大物,為了抓住秋天的尾巴,我就先為大家詳細說一下自制拋竿餌料。

    實際上,拋竿餌料是有套路的,基本的公式為:糧食副產品+大顆粒+狀態調節+味型調節

    糧食副產品(60-80%)

    中國地域很廣闊,做拋竿餌料的糧食副產品的種類非常多,江南地區盛產油菜籽,所以菜籽餅為多,北方地區小麥大豆為主,所以豆餅和麥麩為多,兩湖地區是稻米之鄉,所以糠餅為主,到了兩廣地區則是花生枯,芝麻餅做主角。所以在選擇基礎糧食的時候,真的不必苛求網上的配方,你們當地什麼東西種了最多,就用什麼作為主料,什麼東西最容易買到,就用什麼作為基礎主料。

    你仔細想想,如果這個糧食副產品非常多,非常便宜,非常容易購買,魚塘老闆是不是就會拿來餵魚?水庫周圍的居民是不是就會丟棄不要(因為賣不出價錢)?魚類是非常謹慎的動物,尤其是大魚,越是平時吃了習慣的,就會越放心就食!

    大顆粒(10-30%)

    糧食副產品大部分都是粉末類的,在水下很容易霧化融散,雖然非常誘魚,但是不能讓大魚留在窩內,所以必須要加一點大顆粒,保持窩裡一直有食物吸引魚吃。這裡有一個重要概念要提出,就是窩裡面的魚越是多,魚吃餌的警惕性就越差,如果窩裡面的魚很少,即使魚餌味道再好,魚吃起來也是細嚼慢嚥,非常謹慎的。

    大顆粒主要有:玉米粒,小麥粒,稻穀,生地瓜塊,糠餅粒

    味型調節(1-10%)

    味型調節一般只加1-2種,最多加3種,否則味道雜亂,只能招來小魚,我個人偏愛熟地瓜和紅棗(鯉魚),也有的時候新增韭菜(草魚)。一般規律:鯽魚,鯉魚偏愛,香甜、腥香。草魚,鯿魚(武昌)偏愛微酸,本味。比較廣譜的味道是糧食本味香+少許腥。

    味型調節的原料主要有:熟地瓜,紅棗,韭菜,米酒,酒糟,魚飼料,小雞飼料,羊油,奶粉,葡萄。

    狀態調節(10-20%)

    狀態對於拋竿也是至關重要,目的是要把魚餌在水中融散成一個小山堆,方便魚類吸食。根據水流大小,水深程度,魚類密度,讓魚餌在水中融散的時間一般在在5-20分鐘。

    要鬆散一點,增加土豆粉,生玉米粉,地瓜粉。

    要黏一點,增加麵粉,白米飯

    最後說幾個新增劑(可食用)

    魚肝油——秋冬季節我特別喜歡的一款新增劑,我父母經常中“老年人騙局”買的,不吃過期了,我就用來做新增劑,對於鯉魚和鰱鱅有效。

    大蒜精油——同樣是“老年人騙局”買的,過期之後就用來釣魚,微量新增對所有魚都有效,大量新增對於鰱鱅有效。

    味精——少量新增對於所有的魚都很有效,屬於廣譜性的新增劑,實際上就是穀氨酸。

    紅糖、蜂蜜——甜味劑的代表,對河裡吃素的魚幾乎都有效果,屬於一款萬能新增劑,紅糖還可以配合發酵,讓魚餌酸中微甜,香氣十足。

    麻油——經典的釣魚新增劑,小時候用麵糰+麻油,釣上過不知道多少大鯽魚。

    酒釀、酒糟——絕對的好東西,很多水庫的大魚就認這個味道,但是不是非常通殺,有的地方,放了酒糟就不愛吃,尤其是草魚,很奇怪的。

    新增劑的作用只不過是佐料,起到增色添香的作用,千萬不要迷信新增劑,加不加差距沒有想象中的大。

  • 2 # 廣闊天地143903192

    冬天釣魚的餌料應該以腥香型或者腥型為主,在製作餌料時可以加一點蝦粉或者紅蟲粉,如果是南方建議加蝦粉,北方可以加紅蟲粉,冬天的餌料要硬一點,不要霧化太快,這樣可以時間長一點,同時也可以釣到大魚,主要是鯉魚和鯽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作為一個男生,手卻特別像女孩子的手是怎麼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