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9
回覆列表
  • 1 # 中醫有奧妙

    茯苓有白茯苓和赤茯苓之分,白茯苓滲寒溼,微補,走氣分;赤茯苓滲溼熱,不補,入血分。我們平時食用的茯苓一般指白茯苓。茯苓藥食同源,性味甘淡平,不偏寒熱,滲溼利水且能補益脾胃,還能寧心安神。茯苓應用廣泛,配黨參、白朮、甘草稱四君子有健脾益氣之功;配菖蒲、遠志,治驚悸、健忘;配豬苓、澤瀉治小便不利;配半夏、陳皮治痰飲;配木香治洩痢;配木通、車前子治溼熱淋濁。茯苓可熬粥或作代茶飲,也可做麵食,做法不同風味和效果也不同。

    吃茯苓好處很多,但是過猶不及,吃的太多也會對身體造成危害。尤其一些年輕女孩瞭解到茯苓可以祛溼減肥還能美容後大量服用,也是不可取的。

    茯苓有明顯的利尿作用,小便過多或小便頻數者應慎用。

  • 2 # 中醫朱旭陽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茯苓是傳統的藥食兩用類中藥材,整體來看副作用不大,相對安全。但是中醫學講究藥證相合,即藥物的功效作用要與個人的體質情況和病證表現相吻合,以茯苓為例,它味道甘淡,藥性平和,味甘入脾,味淡通利,具有健脾益氣,滲利小便,排洩水溼的作用,針對人體水液代謝障礙,水溼內停引起的諸多問題。顯然,溼氣重的人群與茯苓藥性匹配,如果水液不足,津液虧損的病人就不適合使用茯苓了,長期過量的使用必然會消耗排洩津液,導致津液不足的問題加重,出現明顯的便秘,口乾等副作用。★健脾益氣,淡滲利溼——茯苓古人認為茯苓產於雲南者佳,又稱“雲苓”,隨著時代的變遷,目前,安徽嶽西已成為茯苓的主產地,無論是從產量,規格分類到質量和規模程度,安徽嶽西都是當之無愧的茯苓第一產區。蒼松翠柏歷經百年風霜,松樹四季常青有百年生機,象徵著長壽和靈氣,茯者伏也,潛伏於松樹根部結成的茯苓,在古代形被象的稱為“伏於松根,得松樹之靈氣”。如《史記·龜策傳》寫到茯苓“松之神靈,伏結而成”。稟賦了松根土木氣息的茯苓,生來具有甘淡的味道,土氣通於脾胃,甘入脾,甘味具有滋補強壯的特點,奠定了茯苓健脾的作用,《內經》說“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這句話的意思是脾胃以舒緩的運動方式為人體消化飲食,運化水液提供氣血營養,脾胃虛弱,飲食或者水溼停滯,脾胃運化無力,失去了和緩的運動特點,人體出現腹脹,食少腹瀉,水溼不被運化可導致津液輸布障礙,引起浮腫,噁心,口渴,心悸恐懼,舌淡苔膩的表現,此時要針對病因採取健脾消食或者健脾利溼等舒緩補益的方法調治脾胃。茯苓味甘而緩入脾胃,味淡能夠滲利水溼,質地沉重可以深入中焦脾胃和下焦肝腎,淡滲水溼內停引起的問題。★茯苓的副作用茯苓藥性平和,不寒不熱,偏性不大,多數人都可使用,值得注意的是,它有淡滲水溼的作用,對於水液津液不足的體質是禁用的,水液屬陰,陰虛火旺口乾舌紅,便秘的人群亦不可重用或者大量使用。脾虛問題是一個大課題,具體的分類也不少,脾虛溼滯應當考慮淡滲利溼的浮苓,實際上,脾虛的發展方向有很多,例如脾虛引起的便溏,腹瀉如果這個病人舌淡有齒痕苔膩,脈滑可能是脾虛溼滯,如果舌淡苔薄,脈弱可能是脾氣虛,嚴重的脾氣虛可能導致脾虛氣陷,引起大便下墜,腹脹墜脹,頭暈目眩,此時應當升舉脾氣,茯苓質地沉重,通利水溼的作用力量偏於沉降,脾虛氣陷如果過量使用可能會加重氣陷表現。《得配本草》中說“茯苓,氣虛下陷、水涸口乾俱禁用”。★總結茯苓性平味甘淡無毒,是比較常用的調和脾胃之品,副作用不大,只是在津虧時應當禁用,陰虛和氣陷的體質狀態應當慎用。中醫理論中,口淡無味,口水多可能是津液過多水溼內停,口渴口乾也可能是津液過多,水溼內停,因為津液過多,水溼內停會影響水液正常的分佈,口腔得到不津液的滋潤,就會出現口渴。如果搞不清楚自己的身體情況,可請中醫師給予判斷。

  • 3 # 心內科苗陽

    茯苓性味平和,適量食用是沒有什麼副作用的,其特點就是甘淡,作用平和,無寒熱之偏,利水而且不會傷及正氣。主要用於治療各種水腫,而且茯苓還有健胃、寧心、安神、緩解失眠等功效。茯苓特別適用於脾虛的患者使用,對於脾治療脾胃虛弱引起的倦怠乏力、大便稀薄等症狀效果非常好。對於虛寒滑精的患者禁止食用,否則會加重病情。

  • 4 # 三七8113

    茯苓這幾年在養生方面也很火,很多人都用茯苓來祛溼或養生保健,都認為服用茯苓對身體有益無害,中藥是無副作的。其實,這種認識是錯誤的。

    中藥是以偏性治病的,不是以含有什麼營養成份,什麼元素來治病的。中藥的偏性是把雙刃劍,既能治病,也能傷人。比如說茯苓,它的偏性是淡而滲利,有利水滲溼的作用,這種利水滲溼的作用,對水溼瀦留引起的水腫脹滿,脾虛不能運化水溼而導致的洩瀉,以及水飲凌心引起的驚悸失眠等證是有療效的,也是一味良藥。但是,若是對有陰虛火旺,內熱消渴,證見口乾咽燥,舌紅少津的人來說,服用茯苓,則有害無益,因茯苓味淡滲利,有利水滲溼的作用,若本已陰虛津少,陰液不足,還去利水利溼,這與火上澆油無異,只會加重病情。

    茯苓的副作用並非是含有什麼毒性,而是茯苓的偏性。不但茯苓是這樣,任何一味中藥都如此。比如說溫補腎陽類中藥,對腎陽虛證是良藥,無副作用,而腎陰虛證服用,則有面紅耳赤,流鼻血等不良副作用。所以,任何一味中藥都有偏性,若對證則益,若不對證,用藥不當,都有副作用,茯苓也如是。

  • 5 # 靈蘭健康講堂

    李東垣在《脾胃論》中說,下元不固者慎服淡滲之品,茯苓性平味淡,有滲洩陽氣之害。

    也就是說,第一,腎氣虧虛的人不能單獨服用茯苓。腎氣虧虛不固者,主要表現有女子帶下清稀,男子陽痿早洩遺精,腰膝痠軟,小便頻數,小腹及陰部寒涼。這類人群,單獨服用茯苓,會造成以上症狀加重。

    第二,腎陰虛者不可單獨服用茯苓。這類人表現,舌紅少苔,口渴口乾,腰膝痠軟,頭暈耳鳴,五心煩熱等。茯苓畢竟屬於滲洩一類,洩水溼同時會消耗人體津液。

    與茯苓類似者,還有薏仁米,或者薏米紅豆茶之類,腎氣不固者,都要少喝。

  • 6 # 擦亮眼前行

    有,是藥三分毒,就算我們常吃的鹽,糖,所有的吃的東西,一定範圍內都是正常的,超出範圍就不見得有好處,適可而止,

  • 7 # 易問醫

    茯苓來源於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乾燥菌核,具有健脾明心、利水滲溼的功效,主要用於水腫、腹瀉、便溏、心悸、怔忡、失眠等病證,通常入湯劑煎服。茯苓主要的成分包括茯苓多糖,有利水滲溼、健脾止瀉、寧心安神、防癌抗癌的功效。茯苓性比較平和,利水而不傷正,也可用茯苓治療水腫、顏面浮腫、小便不利等。茯苓還能健脾止瀉,它是一個很好的健脾胃的藥,中醫有“利小便、實大便”之說。

    茯苓不僅能健脾還能利水,這兩個作用一塊疊加就能更好的起到止洩瀉的作用,對於慢性腹瀉或者是脾胃虛弱引起的洩瀉、腹瀉,茯苓都有很好的功效。另外茯苓還有安神的功效,對於神經衰弱引起的失眠、心悸、氣短,用茯苓能夠安神。茯苓還有一定的防癌抗癌的功效。

    綜上所訴、茯苓屬性平和,沒有寒熱之偏,其主要功效就是寧心安神,是沒有什麼副作用的一味中藥

  • 8 # 大家健康

    千年之松,下有茯苓。古語有云:“延年有術,餐古松根下,茯苓千歲。”自古也有“一兩茯苓一兩金”之說。

    作為藥食同源應用最多的一味藥,無論歷代醫家或是養生人士都愛用茯苓治病調身。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脾、腎經,有滲溼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強精益髓之功效。也被歷代醫家稱為四時之“神藥”。

    味甘,平。主胸脅逆氣,憂恚,驚邪,恐悸,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口焦舌幹,利小便。久服安魂養神,不飢,延年。

    ——《神農本草經》

    茯苓的功效

    茯苓性質平和,偏性略小,味甘而不膩,氣平而利下,適合大部分人群飲用,副作用較小。

    茯苓內服外用均可,最突出之功效為健脾利溼、利尿消腫。既能保護脾胃,且祛溼化痰之功突出,瀉中有補,適合脾虛溼阻肥胖、全身水腫、痰飲咳嗽、頭暈、胸悶、腰痠背痛等症狀。

    而茯苓淡滲利溼,可以緩解小便不利、澀痛、淋漓不盡等症狀,且不傷及正氣。

    除此之外,常飲茯苓也有養心安神的作用,可以緩解心脾氣虛導致的失眠、多夢、心悸、健忘等症狀。

    茯苓色白,入肺經,而肺主皮毛,故而磨粉外用有美顏潤膚的作用,同樣可以泡水飲用,堅持一段時間會有明顯改善的作用。

    茯苓的副作用及食用注意

    茯苓質地較硬,不易煮熟,藥性無法發揮,一般打成細粉食用會更易消化吸收,可製成茯苓飲、茯苓粥等,配伍山藥、薏苡仁、陳皮、生薑、紅棗等食材。

    馬蘭為使,惡白蘞,畏牡蒙、地榆、雄黃、秦艽、龜甲,忌醋及酸物。

    ——《雷公炮製藥性解》

    茯苓一般不與米醋、濃茶等同食,以免影響藥效,出現腹痛、過敏等副作用。

    茯苓利尿,體虛久病、腎虛、尿頻尿急、咽喉乾燥等人群不宜食用過多,以免加重缺水症狀。

    馬蘭為之使。得甘草、防風、芍藥、紫石英、麥門冬共治五臟。惡白蘞。畏牡蒙、地榆、雄黃、秦膠、龜甲。

    ——《本草經集註》

    茯苓要注重品質,避免購買硫磺燻過的茯苓。

  • 9 # 生活道

    但是中藥的使用,要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也是中醫上常說的“有是證用是藥”,主要是講究對症治療。沒有這個症狀,沒有脾虛溼盛等症狀,就說沒有溼困脾胃後,出現了身體困重,頭重、食慾不好、有時候腹脹,便溏等症狀時候,可以使用。同時出現嚴重的水溼症狀如肢體水腫等,必須及時看醫生。就是說,從這個角度看,茯苓也是有副作用的。

    另外茯苓是淡滲利溼的中藥,有子宮脫垂呀,胃下垂等中氣下陷等問題時候,不建議使用,這也是茯苓的一種副作用吧。

  • 10 # 高創講健康

    茯苓是真菌茯苓的菌核,常用於利水滲溼、健脾安神,可以長期用。

    《神農本草經》:“主胸脅逆氣,憂恚驚邪恐悸,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口焦舌幹,利小便。久服安魂、養神、不飢、延年。”

    茯苓的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茯苓聚糖,佔乾重約93%,另含茯苓酸、蛋白質、脂肪、卵磷脂、膽鹼、組氨酸、麥角甾醇等。茯苓煎劑、糖漿劑、醇提取物、乙醚提取物,分別具有利尿、鎮靜、抗腫瘤、降血糖、增加心肌收縮力的作用。茯苓有護肝作用,能降低胃液分泌、對胃潰瘍有抑制作用。

    中醫理論對茯苓的應用:茯苓甘、淡、平。用於水腫:味甘而淡,甘則參補,淡則能滲,藥性平和,既可祛邪,又可扶正,利水而不傷正氣,實為利水消腫之要藥;痰飲:善滲洩水溼,使溼無所聚,痰無由生;脾虛洩瀉:能健脾滲溼而止瀉,尤宜於脾虛溼盛洩瀉;心悸、失眠:補心脾而寧心安神。

    使用注意:《神農本草經》記載:“久服安魂、養神、不飢、延年”可以理解為:長期用養心安神、延年益壽,屬於中藥材的中上品,沒有什麼副作用,但是虛寒精滑者忌服。

    食用方法:可以煲水直接喝; 可以配合山藥、苡米、白扁豆、赤小豆煲粥或打粉沖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網傳Smartisan OS將基於YunOS,錘粉能接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