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切戰術
傳切戰術的運用主要以控球球員為主,持球球員擁有出色的速度和跑動意識,同時要擁有出色的運動得分能力。
右側45度角的2號球員在三分線外的時候做一個V字形反跑,在往裡切入的跑動遭到對方堵截的時候,迅速回撤到三分線外。在2號球員擺脫對方而獲得拿球機會的時候,1號球員迅速將球傳給2號球員,這就造成了2號球員要進行遠射的假象。與此同時,1號球員先是往左側一個假跑,做出要從左路走位的趨勢,在騙取防守球員的注意力時,1號球員立馬拐彎改變方向轉而從右路往內線切入。2號球員立馬將球傳入到切入球員的手裡,1號球員拿球后輕鬆上籃得分。3號要把底線空出來,把防守人吸引到兩分線外,給1號更大的進攻空間,如果防守3號過去聯防1號,3號就做好接球的準備然後投籃(如圖)。
這是比較理想的傳切,在球場上使用過多,防守就會意識到,所以傳切可以來回不斷的變換,在適當的時候快速進攻。這比較適合個子比較小的球員的使用,如果身高有優勢的,完全直接可以打內線。
擋拆戰術
擋拆戰術是最傳統、最簡單,但也是最難以防守的戰術。三對三的比賽當中由於比賽空間非常充裕,而擋拆的威力可以實現最大化。在擋拆戰術的運用當中,進攻球員的擋拆技術要過硬,同時要有切入意識以便捕獲得分機會。
1號進攻球員在三分線外運球的時,2號進攻球員拉過來給他進行擋拆,1號進攻球員持球直接往右路進行突破,(如果2號擋住左邊,1號就從左邊進攻,2號擋拆就往另一邊跑位接球)為了延緩住1號進攻球員的突破,2號防守球員就必須在1號進攻球員加速突破前堵住他的路線。而2號進攻球員在擋拆完畢之後迅速往內線切入,1號進攻球員則在突破的過程中直接將球往內線塞進去,2號進攻球員便獲得空位得分的機會。3號也可以上來給1號擋拆,原理和2號相同,需要注意的是,2號就要把內線拉開。(如圖)
擋拆注重的是時機,如果沒有抓住擋拆的短暫的時機,可以重新開始進攻。
掩護變化
掩護變化,三個人的合作性更強。
2號進攻球員做一個V字形反跑,往裡切入後迅速回撤拉開與2號防守球員的距離,以便接過1號進攻球員的傳球。而1號進攻球員在傳球完畢之後迅速做一個左路往內切入的動作,這樣可以吸引1號和3號防守球員的注意力。但1號進攻球員的切入並不是為了進攻,而是繞道3號防守球員的背後(向著籃圈的方向),趁機給3號進攻球員進行一個掩護,這個環節非常重要,1號進攻球員掩護的時候必須卡死3號防守球員。這樣3號進攻球員便獲得了一個往內線切入的機會。(如圖)1號做的是無球擋拆,透過擋拆給3號創造空擋。
其他的情況:
若是1號防守球員沒反應過來導致沒有堵截3號進攻球員的話,那麼2號進攻球員可以立即將球塞給3號進攻球員,讓3號強攻,1號和2號要注意卡位搶籃板。
若是在3號進攻球員啟動之後1號防守球員緊緊防守導致沒有進攻機會的話,3號球員繼續朝著左邊進行移動以便拉開1號防守球員的防守空間。這樣此前在進行掩護的1號進攻球員由於比3號防守球員更接近籃下,所以當3號進攻球員拉開了1號防守球員之後,1號進攻球員直接內線切入,2號進攻球員及時將球送到籃下,1號進攻球員拿球后得分。
下掩護卷切配合戰術
下掩護卷切配合戰術與“掩護變化”的戰術有異曲同工之處,所不同的是這套戰術是依靠2號和3號進攻球員的切入得分能力。
1號進攻球員在右側45接近度角之處持球,而左側的2號進攻球員則直直切入到3號防守球員的背後進行掩護。3號進攻球員依靠掩護立即走位沿著底線往右側移動,2號把球分給3號。(如圖)
若是2號防守球員回防不足,那麼直接將球傳給3號進攻球員輕鬆上籃得分。而若是2號防守球員緊跟著3號球員,3號球員往外外線走,拉開與1號的位置。已經卡住3號防守球員的2號進攻球員只需要往內線切入,1號進攻球員只需要傳球進去便能讓2號進攻球員上籃完成這次進攻。(如圖)
傳切戰術
傳切戰術的運用主要以控球球員為主,持球球員擁有出色的速度和跑動意識,同時要擁有出色的運動得分能力。
右側45度角的2號球員在三分線外的時候做一個V字形反跑,在往裡切入的跑動遭到對方堵截的時候,迅速回撤到三分線外。在2號球員擺脫對方而獲得拿球機會的時候,1號球員迅速將球傳給2號球員,這就造成了2號球員要進行遠射的假象。與此同時,1號球員先是往左側一個假跑,做出要從左路走位的趨勢,在騙取防守球員的注意力時,1號球員立馬拐彎改變方向轉而從右路往內線切入。2號球員立馬將球傳入到切入球員的手裡,1號球員拿球后輕鬆上籃得分。3號要把底線空出來,把防守人吸引到兩分線外,給1號更大的進攻空間,如果防守3號過去聯防1號,3號就做好接球的準備然後投籃(如圖)。
這是比較理想的傳切,在球場上使用過多,防守就會意識到,所以傳切可以來回不斷的變換,在適當的時候快速進攻。這比較適合個子比較小的球員的使用,如果身高有優勢的,完全直接可以打內線。
擋拆戰術
擋拆戰術是最傳統、最簡單,但也是最難以防守的戰術。三對三的比賽當中由於比賽空間非常充裕,而擋拆的威力可以實現最大化。在擋拆戰術的運用當中,進攻球員的擋拆技術要過硬,同時要有切入意識以便捕獲得分機會。
1號進攻球員在三分線外運球的時,2號進攻球員拉過來給他進行擋拆,1號進攻球員持球直接往右路進行突破,(如果2號擋住左邊,1號就從左邊進攻,2號擋拆就往另一邊跑位接球)為了延緩住1號進攻球員的突破,2號防守球員就必須在1號進攻球員加速突破前堵住他的路線。而2號進攻球員在擋拆完畢之後迅速往內線切入,1號進攻球員則在突破的過程中直接將球往內線塞進去,2號進攻球員便獲得空位得分的機會。3號也可以上來給1號擋拆,原理和2號相同,需要注意的是,2號就要把內線拉開。(如圖)
擋拆注重的是時機,如果沒有抓住擋拆的短暫的時機,可以重新開始進攻。
掩護變化
掩護變化,三個人的合作性更強。
2號進攻球員做一個V字形反跑,往裡切入後迅速回撤拉開與2號防守球員的距離,以便接過1號進攻球員的傳球。而1號進攻球員在傳球完畢之後迅速做一個左路往內切入的動作,這樣可以吸引1號和3號防守球員的注意力。但1號進攻球員的切入並不是為了進攻,而是繞道3號防守球員的背後(向著籃圈的方向),趁機給3號進攻球員進行一個掩護,這個環節非常重要,1號進攻球員掩護的時候必須卡死3號防守球員。這樣3號進攻球員便獲得了一個往內線切入的機會。(如圖)1號做的是無球擋拆,透過擋拆給3號創造空擋。
其他的情況:
若是1號防守球員沒反應過來導致沒有堵截3號進攻球員的話,那麼2號進攻球員可以立即將球塞給3號進攻球員,讓3號強攻,1號和2號要注意卡位搶籃板。
若是在3號進攻球員啟動之後1號防守球員緊緊防守導致沒有進攻機會的話,3號球員繼續朝著左邊進行移動以便拉開1號防守球員的防守空間。這樣此前在進行掩護的1號進攻球員由於比3號防守球員更接近籃下,所以當3號進攻球員拉開了1號防守球員之後,1號進攻球員直接內線切入,2號進攻球員及時將球送到籃下,1號進攻球員拿球后得分。
下掩護卷切配合戰術
下掩護卷切配合戰術與“掩護變化”的戰術有異曲同工之處,所不同的是這套戰術是依靠2號和3號進攻球員的切入得分能力。
1號進攻球員在右側45接近度角之處持球,而左側的2號進攻球員則直直切入到3號防守球員的背後進行掩護。3號進攻球員依靠掩護立即走位沿著底線往右側移動,2號把球分給3號。(如圖)
若是2號防守球員回防不足,那麼直接將球傳給3號進攻球員輕鬆上籃得分。而若是2號防守球員緊跟著3號球員,3號球員往外外線走,拉開與1號的位置。已經卡住3號防守球員的2號進攻球員只需要往內線切入,1號進攻球員只需要傳球進去便能讓2號進攻球員上籃完成這次進攻。(如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