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醜就罷了還窮

    既然你認為都是差不多檔次的,那麼就隨便挑選一個,漂型根據目標魚選擇吧。然後回來自己加工一下,我都是用透明指甲油覆蓋一層,對於容易、可能破損的地方進行加固。漂相基本都是由你如何調漂所決定的,不熟悉的話先用廢棄的漂練練手。不要太過糾結,釣久了就什麼都看的開了,三五元的漂調好了都能有很好的魚獲。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2 # qzuser

    鉤餌落入釣點,浮漂穩定後,如果久等也無魚口,就要主動找口了。

    要及時對釣目進行調整,如果發現浮漂有比釣目稍高或稍低的變化時,一般是有魚口的表現。但這種表現還不是最準確的魚訊,一般我們認為在野釣時,浮漂微微上浮接著有力地下頓一點,才是比較準確的訊號。

    這種標準的訊號可以作為參考,讓我們在以後的垂釣中,很快找到準確的操作方法。在標準訊號的基礎上,再根據實情對釣目做微調,以找到最精準的狀態。

    一、漂相不出現下頓的訊號時

    一是浮漂慢慢上浮,但不出現下頓(或者只是很慢地下沉),對策是將浮漂適當下拉,直到出現上浮後有頓口為止。

    二是第一種情況出現時,將浮漂下拉卻不起任何作用,就要考慮一下餌料的狀態與大小,予以適當地調整。

    三是浮漂慢慢上浮卻沒有下頓,以上兩種方法都不起作用,就試著減少鉛重來再次找口,直到有頓口出現並且能上魚。

    當然還要考慮釣鉤是否太大,如果釣鉤號數偏大,也會出現浮漂慢慢上升後卻無頓口的現象,或者就算有頓口也提竿為空,這隻需要更換合適的釣鉤即可。

    二、浮漂有頓口卻提竿為空時

    浮漂有頓口卻提竿為空,一般有兩種情況。

    一是浮漂緩慢上升後下頓,看起來漂訊很正常,可就是不能上魚,應檢查釣餌的狀態,一般多是釣餌比較硬或比較大造成的,應及時予以調整。

    二是浮漂沒有經過慢慢上浮,而是突然有頓口,卻不能上魚,這需要將浮漂上移,找到魚口為止。

    三、試著調整釣目也不見魚口時

    當浮漂下拉也不能出現預設的釣目時,或者浮漂上浮卻再不下沉歸位,先判斷一下拋竿是否準確、釣餌是否正常,如果沒有問題,就再下移浮漂或者減少鉛重。缺點是調整之後釣獲的大多是小魚,所以也可適當改變餌料的狀態與大小。

    當窩點有不少魚星冒出,及時調整了釣目也無魚口時,我們首先要看釣餌的附鉤性與霧化效果,再看調釣是不是太鈍,釣組與餌料配置是否合適。

    當這些檢查都不能有效果時,不妨試著減少鉛重,讓浮漂有更多的浮力來牽制釣餌與鉛墜,再將釣目調整的範圍適當加大,並再次找口,直到有頓口出現。

    四、出現輕口與陰口時的原因探究

    出現輕口並且浮漂下沉緩慢時,其原因比較複雜。

    有時需要將釣組調靈而有時需要調鈍,因為調釣的方式各不相同。但在多數野釣的情況下,出現輕口與陰口甚至根本無魚口,排除魚情的因素,主要就應考慮釣組是否太鈍,浮漂與釣餌搭配是否合適,以及調目和餌重是否搭配得當,釣餌的狀態不對是十分常見的原因。

    還有一種原因就是釣組不能準確傳遞訊號,除了要調整好餌料的狀態,還要看釣目是否符合釣組在水下的狀態。

    五、調整後的再次找口

    當漂相比較混亂,抓不到準口時,可調整一下餌料的狀態與大小,並將浮漂上移,再次找到準確的魚口。當預設的調目、釣目產生了變化後,魚口就不準了,需要再次找口,再次找口前要檢驗一下調目與虛底是否發生了變化。

    野釣中的魚情變數大,不能照搬已有的經驗,同一個釣點,昨天與今天的釣目也會不同。魚情好的時候,也有突然停口的現象,出現了問題,要徹查原因,不能死等久候,應主動找魚口。釣魚高手的建議也不能完全照搬,而要靈活運用,要從細微的變化上尋找原因,採取對策,才能避免久無魚口的尷尬局面。

  • 3 # 爆炸鉤

    15元3支,夠用了。

    請看我的【【派河漁具】化老師垂釣學院觀後感之冬釣篇——瞭解浮漂,輕鬆搞定釣魚選漂!】http://m.toutiaoimg.cn/item/6490631455314543117/?iid=17500338484&app=news_article&tt_from=copy_link&utm_source=copy_link&utm_medium=toutiao_ios&utm_campaign=client_share

  • 4 # 清茶一杯談魚論釣

    我有二十年的垂釣和七年的漁具店老闆經驗,對您提出的這個問題,我是這麼認為的:

    1、照您提供的這幾個品牌來說,首先價格不是一個檔次。雖然說價格好的不一定質量就好,但是價格低的質量絕對不會好到哪去。

    例如:您裡面提到的池海,老總李建明,

    我開店的時候也做他的代理,首先製作是黃金眼系列蘆葦浮漂。一隻好的浮漂製作,從漂型定型、蘆葦的選材、烘乾、制胚、上色、成型都有嚴格的一套工藝,絕對不是想象的幾塊錢成本就搞定那麼簡單。吃飯穿衣量家當,有條件當首選大廠家。

    2、浮漂的漂型、大小號、漂尾顏色的選擇:休閒野釣建議選擇棗核形和長身這兩款漂型足夠了;大小號根據自己日常出釣的環境、物件魚來參照選擇即可;漂尾顏色很關鍵,每個人對顏色的敏感是不一樣的,黃、綠、紅,可以去店裡選擇幾隻不同顏色的放在一起比較一下,對哪個顏色看著醒目、舒服就選擇哪種顏色。

    好的浮漂不光是您日常出

    釣的好幫手,颳風下雨不能出釣,在家拿出浮漂擦洗、欣賞也是一種樂趣,條件所限,一隻釣魚也行,不建議購置幾塊、十幾塊的浮漂,此類製作工藝簡單,再次提醒,質量肯定不能保證。

  • 5 # 丸勝垂釣

    首先選擇浮漂的臺釣的必修課,不單純是選擇品牌,從問者提供的這幾個品牌來說,沒有必要糾結,都是低端品牌,你相中了他的產品買就可以了。

    那問題來了,臺釣高手會如何選擇浮漂呢,下面簡單盤點一下(由於涉及的內容較多,時間也有限,只能片面的說明)。

    1.根據作釣時使用的餌料去選擇浮漂吃鉛量

    例①搓餌帶炮,整體餌料重量過大,這就需要選擇吃鉛大的浮漂。

    例②蟲餌,餌料重量過小,這就需要選擇吃鉛量較小的浮漂,是否很難作釣精確找底。

    2.根據物件魚去選擇浮漂漂號大小

    例①理論上,魚越大使用的漂號越大,反之,魚越小使用的浮漂漂號越小。

    3.根據作釣場景去選擇浮漂長度

    例①競技比賽打混養,釣底,規定浮漂長度50釐米,那最佳的浮漂長度就是50釐米,因為你的鉤餌的落點可以達到最遠狀態(單指裝備方面,打比賽的都知道,這點還取決於你胳膊的長度)。

    例②黑坑作釣,規定浮漂長度60釐米,那最佳的浮漂長度就是60釐米,這點與比賽同理。

    需要注意點:實際作釣過程中,浮漂的長度越長,靈敏度越差。

    4.根據釣竿的長度去選擇浮漂的吃鉛量

    這點不想講,講了也是純廢話,如果不理解,你可以該多釣、多學、多看了。

    5.根據物件魚去選擇浮漂材質

    例①黑坑作釣鯽魚,首選蘆葦、孔雀羽,次選巴爾杉、奈米。

    例②黑坑作釣鯉魚,首選巴爾杉、孔雀羽,次選奈米、蘆葦。

    例④野釣,什麼材質都行,都是非常生性的生口魚,什麼材質出口都沒有什麼區別,更沒有什麼假口、亂口、涮口。

    浮漂的材質選擇是根據浮漂材質的特性決定,不同的材質,其耐壓性、抗溫性、受力的穩定性、浮漂動作的表現等多方面因素,這也就是多年的經驗與職業釣手間的共識。

    6.浮漂價位的選擇

    這點是多數釣手最關心的問題,這點可以明確的告訴你,有能力選擇200元,不選100元,有能力選100元的,不選50元。

    ①職業釣手的經驗成本和理念成本,遠遠高於產品的本身材料成本。

    ②有助釣手保持的良好心態,這點在競技比賽、黑大坑中尤為明顯。

    例①黑坑作釣時,你用20元的浮漂,旁邊用150元的浮漂,傍邊釣手連中3條魚,你沒有見到口,這時你第一時間就會懷疑浮漂是否調整出了問題、浮漂做工及材質等等出了問題。

    7.根據釣法去選擇浮漂漂型

    例①黑坑飛磕鯽魚,選擇短身,長腳,短尾。

    例②黑坑作釣鯉魚打底接與底口,選擇短身、長尾、長腳。

    需要注意的是,不選擇異型漂,實際作釣過程中,異型漂並沒有商家說介紹的優點,多數情況下,還並不能滿足作釣需求。說的直白點,就是騙你點錢而已。

    今天先說到這吧,內容實在太多,我也沒有耐心再寫一下去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籃球聯賽中如何破131聯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