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月樂雨
-
2 # 窗外的白楊
我倒不這樣認為,因為前八十回與後四十回的作者不是一個人。可以這樣說,如果說前八十回作者是曹雪芹,按照他的本意,那麼就可能並不是這樣一個結局。而且無論是金玉良緣也好,還是木石前盟也罷,可能都成虛了。
其實,可以從第五回黛玉的判詞中可以看出來,“玉黛林中掛”,指的是林黛玉是上吊自殺而亡,而不是在寶黛大婚之日,淚盡而亡。
我們可以進行大膽合理推測:賈府被抄家,在樹倒猢孫散了後,只有出身皇商的薛家可以救賈家。這也是當時元妃在世時,就已經確定好了的。這時賈母已死,賈政逼寶玉跟寶釵成婚,寶玉豈敢不從!
大喜之日,寶玉因對黛玉不起,心中特別鬱悶,舊疾復發。此時,跛足道人與癩頭和尚再次出現,認為寶玉塵緣已盡,就把寶玉帶走了。
而黛玉聽說寶玉與寶釵成婚,心中萬念俱灰,一路悽悽慘慘慼戚,跌跌撞撞來到了當年她與寶玉葬花地方,解下腰帶系在樹上,也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她再也不用自己的淚來還寶玉了!
所以,又回到了青埂峰 、無稽崖下,一切都恢復了原樣。這本來就像是一場夢,一切都是假的,包括所謂的金玉良緣和木石前緣。
-
3 # 朵朵佬爺
這個問題十分複雜。首先,曹雪芹就是這麼構思的,全書充滿悲劇色彩,悲劇,就是把一切美好的東西捏碎,引起讀者共鳴。高鶚的後四十回採用調和態度,在悲劇中加入了大團圓,也適合華人的欣賞習慣。其次,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緣不是你死我活的鬥爭,二者是相生相剋的。請看脂硯齋批語:
第四十二回 蘅蕪君蘭言解疑癖 瀟湘子雅謬補餘香
【庚辰:釵玉名雖兩個,人卻一身,此幻筆也。今書至三十八回時已過三分之一有餘,故寫是回使二人合而為一。請看黛玉逝後寶釵之文字便知餘言不謬矣。】
曹雪芹的構思就是這樣,黛玉寶釵其實是一人,之所以分開寫,是間色法的表達方式。
-
4 # 大展宏圖3329
按照《紅樓夢》前八十回所述,至八十回黛玉年方十四歲,且病情日漸加重,所以婚事未辦。正如六十六回興兒所說,【因林姑娘多病,二則都還小(指寶玉和黛玉)】,再過三二年,老太太便一開言,那是再無不準的了。一語成讖言再過三年,黛玉十七歲病亡!未等到老太太開言,木石同盟焚燬。當然這是作者設局安排:木石同盟成虛化,金玉良緣為泡影(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細想起來,也為寶釵嘆息。按作者所構思,若黛玉十七歲病亡後,寶玉寶釵完婚,寶玉十八九歲,寶釵都快二十一歲了!按中國唐、明、清婚嫁規定,男十六婚、女十四嫁,寶釵不知是何朝代人,但是也算超級晚婚了!可憐的寶釵。
-
5 # 宛如清揚
《紅樓夢》中,金玉良緣成真木石前盟成虛,這其中的根本原因是什麼?誰起著主導作用?
從故事的設定來看。木石前盟,是指寶玉和黛玉前世的情份,一神瑛侍者,一絳珠仙草,命中註定會相遇,會相知,但還淚一說的存在,是設定了他們有緣無份終會成虛的。金玉良緣,準確地來講,只是金玉姻緣,因為金玉在一起,並不幸福,良字談不上了。金玉之間的情份,雖也深,雖然寶釵在俗世是萬中挑一的好姑娘,單憑她個人,配誰都沒問題,皇后都當得的,可是很不幸,她嫁給寶玉,也只能嫁給寶玉這個另類的男子,兩人註定不會幸福,因為寶玉仙界的身份,凡俗無人能配。
從故事的內容來看。林黛玉是一個詩意的姑娘,在她短暫的生命裡,詩意是她追求的目標,哪怕就是愛情,也要和別人不一樣,她追求的是,清純的,自信的,穿透於俗世的世間最本真的愛情,為了達成目標,她可以不惜一切代價,哪怕被人看成小性兒也無所畏懼,為此,和寶玉鬧了不少矛盾,好在,寶玉對她始終一心,四十五回後,兩人心證,從此再不鬧騰。可是,這種愛情與世俗是完全相背的,黛玉的傲世,註定不容於世。
薛寶釵呢,是一個很不錯的姑娘,雖然我不是釵粉,但是咱們說話也得客觀,放在那個時代,哪怕就是現代,這樣的雙高,也是相當頂級的。顏好性格也好才華也高,多難得。可是,彷彿應證世事無完美似的,這麼難得的好姑娘,作者給她配了副冷香丸,還有漸漸滑向深淵的家庭。她和寶玉,三觀完全不合,這樣的婚姻,怎麼能算是良呢?
為什麼一成真一成虛,根本原因是什麼?誰起著主導作用?
按高鶚的續書,鳳姐,賈母等人都是主導者,尤其是鳳姐,一招偷樑換柱玩得溜,據說是看中了金鎖,為給寶玉沖喜,最後還好了,使得寶玉中了舉,寶釵還有了胎……哎,都不要太扯了。
以前八十回的內容來看,賈母和鳳姐是絕對不可能捨棄木石的,可是最後為什麼會成了呢?賈母死了,木石就再無可能了。據說趙姨媽要奪榮國府,壞寶玉的第一大招就是壞黛玉清白名聲,毀謗,賈政聽了誤信為真,王夫人聽信襲人等言,力證寶黛兩人有私,和元春一彙報,於是,原來中立的元春,偏向寶釵。黛玉名聲已壞,終無活理,寶玉心碎,任由他人擺佈——這才是他為什麼空對著的原因之一。
-
6 # 半瓣花上閱乾坤
誠邀!
金玉良緣的成真和木石前盟的成空,不能僅僅歸結於人為的主觀干預,而是有著某種宿命的因素在內。是種種原因結合在一起的結果,不是單一的原因構成的。
最大的先天因素就是林黛玉這邊,父母雙亡,無人主張,自己又多病,故而才讓婚事一拖再拖。連賈母等人也是看黛玉的病好了才能讓她嫁給寶玉,可她自己和寶玉卻從來不知道這個意思。
可賈璉的小廝卻早早在與尤二姐的對話中透露了這個意思。
興兒笑道:“若論模樣兒行事為人,倒是一對好的。只是他已有了,只未露形。將來準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則都還小,故尚未及此。再過三二年,老太太便一開言,那是再無不準的了。”賈璉的小廝為何能知道賈母的主意?一是因為王熙鳳是賈母跟前的紅人,連李紈也說王熙鳳是個“水晶心肝玻璃人”,所以賈母的心思王熙鳳不可能不知道。而賈璉和王熙鳳是夫妻,兩個人難免不會談及這些事情。這個意思被賈璉的小廝知道,自然順理成章。
再者,第二十五回中,王熙鳳也曾藉著給黛玉茶葉的機會,說出了賈母一直以來的心事:
鳳姐笑道:“倒求你,你倒說這些閒話,吃茶吃水的。你既吃了我們家的茶,怎麼還不給我們家作媳婦?”
對於善於揣測人心的鳳姐來說,她這樣說當然不是沒有理由的。
王熙鳳
清虛觀打醮一回裡,張道士要給寶玉介紹親事,賈母說的就是:“上回有和尚說了,這孩子命裡不該早娶,等再大一大兒再定罷。你可如今打聽著,不管他根基富貴,只要模
樣配的上就好,來告訴我。便是那家子窮,不過給他幾兩銀子罷了。只是模樣性格兒難得好的。”可見賈母不是完全拒絕別人給賈寶玉介紹物件,只是不想早點給寶玉定下婚事。
然而,到了後面,當各方面都十分完美的薛寶琴出現的時候,賈母卻有意主動為寶玉求娶,這說明,賈母對於寶玉的婚事一直都沒有完全確定,處於懸而未決的狀態。因此才會有薛寶釵的可乘之機。
可賈母對薛寶釵也並不滿意,因此從來沒有將薛寶釵嫁給寶玉的意思。直到出現了完美的寶琴,賈母才覺得配得上自己的寶貝孫子。
除了賈母,賈政等人也在寶玉的婚事上出現了罕見的猶疑。
《紅樓夢》第七十二回裡,趙姨娘想讓王夫人屋裡出去的彩霞做賈環的妾,於是就去求賈政了,但被賈政拒絕了,他拒絕的理由是他已經有了中意的丫頭。賈政因說道:“且忙什麼,等他們再念一二年書再放人不遲。我已經看中了兩個丫頭,一個與寶玉,一個給環兒。只是年紀還小,又怕他們誤了書,所以再等一二年”。
當王夫人回賈母攆走晴雯之事時,王夫人笑道:“......襲人的模樣雖比晴雯次一等,然放在房裡也算是一二等的......且沒有明說,一則寶玉年紀尚小,老爺知道了,又恐就耽誤了書;二則寶玉自以為自己跟前的人,不敢勸他說他,反倒縱性起來。所以直到今日,才回明老太太。”
這裡說到了“在等一二年”“寶玉年紀尚小”“都還小”等,意思是賈母和賈政為寶玉的學業計,不願意早為寶玉擇偶,無論是妾室還是妻子。
賈母等人的遲遲懸而未決,是木石前盟落空的第二大原因。
而黛玉的最終早死,是木石前盟落空的第三個原因也即最大的原因。
木石前盟隨著黛玉之死而最終落空了。那麼金玉良緣的成真,原因又是如何呢?
金玉良緣的成真,首先和王夫人、薛姨媽等人脫不了干係。
就像賈母在寶黛很小的時候就給他們創造親近的機會一樣,王夫人、薛姨媽等人,也是趁著二玉年幼,給他們創造各種機會。
黛玉到賈府不久,薛姨媽就帶著寶釵、薛蟠等人來投靠賈府了。名為上京待選,實際上多半還是為了給薛寶釵擇婿。
因為清代有規定:
一、八旗、蒙、漢軍正身女子,年滿十三至十七歲者,每三年一次參加驗選,選中者,入宮為皇帝嬪妃或備王公貴族指婚之選,驗選前,不準私相聘嫁。二、內務府三旗佐領、內管領下女子,年滿十三歲亦選秀女,選中者,留作宮女,餘另父母擇配。
從賈元春“因賢銷才德,選入宮中作女史去了”到“晉封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以及寶釵之“凡世宦名家之女,皆親名達部,以備選為公主郡主入學陪侍,充為才人贊善之職”可見元春和寶釵進宮待選乃是迫不得已,即她們走的不是第一條婚配的選秀體現,而是屬於內務府包衣三旗的選秀女系統。在這兩個系統中的女子,入宮選秀乃是必須遵守的義務,不得不爾。
寶釵固然可以期待自己像元妃那樣突破原有選秀體系的限制,成為“賢德妃”,但問題是內務府女子入宮,多充當雜役,而且二十五歲才可以出宮。換句話說,如果她們不能在二十五歲之前出人頭地的話,那出宮以後就成大齡剩女了,別想再嫁給什麼好人家了。
在這種情況下,她們哪還願意入選?或者,薛姨媽暗中使了銀子也未可知。畢竟,他們一家最能指的上的就是寶釵了。寶釵的婚配問題,容不得一點兒閃失。
由此可見,薛寶釵的所謂“待選”本來就是個幌子,其真正的目的,就是成就“金玉良緣”。要不然,這麼“完美”的薛寶釵,怎麼會連個“入學陪侍”也選不上?
除了這些,我們再來看看寶釵到了賈府以後做了什麼。
寶釵來了之後,薛姨媽和王夫人立刻千方百計散佈金玉良緣的言論(第八回),讓寶玉明白二人情緣。
薛寶釵
寶玉並非對金玉良緣沒有一點點疑惑,從他問寶釵看紅麝串子即可看出。
寶釵生的肌膚豐澤,容易褪不下來。寶玉在旁看著雪白一段酥臂,不覺動了羨慕之心,暗暗想道:“這個膀子要長在林妹妹身上,或者還得摸一摸,偏生長在他身上。”正是恨沒福得摸,忽然想起“金玉”一事來,再看看寶釵形容,只見臉若銀盆,眼似水杏,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比林黛玉另具一種嫵媚風流,不覺就呆了,寶釵褪了串子來遞與他也忘了接。
二寶
可見寶釵和寶玉二人並無真的心意相通,但寶玉形容風流倜儻,所以寶釵即使不喜歡寶玉的行事作風也要主動接近他,以完成家族的使命。同時,也少不了少男少女心中的情愫。而寶玉,即使討厭寶釵日常掛在嘴邊的“仕途經濟”,但真正面對寶釵這樣的如花美人時,也不得不承認“任是無情也動人”。
同時,王夫人的殺手鐧不止薛姨媽母女,還有元春。在元妃省親之後,賜下來的賞賜,只有寶釵和寶玉一樣,已經表明了元春的態度(二十八回)。
三十三回中,寶玉因為賈環的誣告和琪官的事情被賈政打得皮開肉綻,寶釵拿來了金創藥,還真情流露說錯了話;而黛玉則兩個眼睛腫的桃兒一般,滿面淚光,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說道:“你從此可都改了罷!”
寶黛竟然感情依舊,薛姨媽當然不能甘心讓自己女兒落後,於是派擅長針線活的鶯兒給寶玉做梅花絡主動推銷主子薛寶釵(三十五回),甚至寶釵自己親自上手給寶玉繡鴛鴦戲水的肚兜(三十六回)。這表明,搶奪寶玉已經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薛寶釵
寶釵為此還當面奉承了賈母:“我來了這麼幾年,留神看起來,鳳丫頭憑他怎麼巧,再巧不過老太太去。”來而不往非禮也,賈母也當面還回去說:“提起姊妹,不是我當著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萬真,從我們家四個女孩兒算起,全不如寶丫頭。”
四十九回中,賈母表現出了對於薛寶琴的非凡寵愛,甚至差點兒主動提出為寶玉求娶寶琴。
果然,恪守本分的薛寶釵察覺了,於是對寶琴說:“我就不信我那些兒不如你。”
種種跡象標明,王夫人、薛姨媽、賈元春都支援寶玉娶寶釵。而薛寶釵自己,也對賈寶玉有著一種微妙的感覺。
與熱戀中寶黛不同的是,寶釵始終遊離於愛情之外,卻對愛情有著朦朧的憧憬。哪個少女不懷春?但是,封建閨範和大家閨秀的身份約束了她,使她不能將這種微妙的愛情顯性化。
金玉良緣的成真,也和黛玉之死有著莫大的關聯。
雖然《紅樓夢》不可能像高鶚續寫的那樣,王熙鳳以拙劣的“調包計”換掉了黛玉而讓寶釵出嫁。但是,金玉良緣的成真,可能真的是源於黛玉之死。
我們都知道,在《紅樓夢》第四十二回中,黛釵已經言歸於好;在《紅樓夢》第四十五回中,二人互剖金蘭之語。到了第四十九回,寶釵居然和黛玉調換身份,對寶琴表示出了醋意。這說明,在某種程度上,釵黛有著相似的地方。
其實,在面對比自己強的人的時候,一個本就很優秀的人是很容易產生一種攀比心理的。黛玉之於寶釵如此,寶釵之於寶琴亦是如此。更何況,當時的情境中,處於一種熱戀中的女兒,很容易對自己心愛的人患得患失,黛玉之所以如此,全因寶玉。
既然黛玉自知命不久矣,她未必不對寶玉的身後事情有著種種擔心,擔心沒人能夠照顧好他,擔心再也沒有人能夠懂他。而黛玉透過與寶釵互剖真心,明白了寶釵是個極好的人,而寶釵又確實對寶玉很上心。那麼,在她死前將寶玉託付給寶釵,是很有可能的。就像襲人被迫離開賈府的時候讓“好歹留下麝月”一樣,黛玉很可能死前將寶玉託付給了寶釵。說讓寶釵嫁給寶玉,和自己嫁給寶玉也是一樣的(就像晴雯和寶玉換了貼身衣服一樣)。這樣,她就能感覺自己“雖死猶生”了。
【庚辰:釵玉名雖兩個,人卻一身,此幻筆也。今書至三十八回時已過三分之一有餘,故寫是回使二人合而為一。請看黛玉逝後寶釵之文字便知餘言不謬矣。】在這種種因素的催逼之下,寶玉和寶釵的婚事可能真的就“弄假成真”了。
但是,林黛玉在成長,薛寶釵在變化,而賈寶玉對仕途經濟的態度卻從來沒有發生變化。他也無法做到像藕官一樣,不把死去的丟過不提而和新娶的好好過日子。儘管舉案齊眉,新人也還是不如舊人。“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在無法欺騙自己的情況下,他只能選擇了出家。
回覆列表
這一問,好啊。
金玉良緣成真,是現實中生活地描寫敘述和戲劇化處理。
木石前盟成虛,正如您虛字所說,是作者藝術化的加工幻筆。
正所謂一筆千樹用,玉竹臨風立,好像什麼溢美之詞賦予《紅樓夢》都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