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少知道18424224208
-
2 # 海川遊
道,原義為道路、坦途,經歷相當長曆史過程的逐漸發展為表達事物的規律性,即道理。
從“哲學”理論方面,“道”的概念是老子第一個提出的。用以說明世界的本源、本體、規律或原理。
現代人們所常說的“道”,多指的是“道家”或“道教”,添加了很多“神秘”的色彩。
德,從構字上可以看出有道路、眼睛和心、和眼睛上的垂直線,其中心意思是:行動要正,而且“目不斜視”。
因此,道是在承載一切,德是在昭示道的一切。而“道德”就是指衡量行為正當的觀念標準,是社會調整人們之間以及個人和社會之間關係的行為規範的總和。
-
3 # 淨心顯性
道乃自然規律。德;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 是以無德。上德無為 而無不為,而無以為也 ,下德為之、 而有以為。(簡單說;無為就是完全沒有:我執、我見、我慢。有我執、我見、我慢就是下德)
-
4 # 零佛
作數理定性,定量分析。道即道路,一條路一城路,一國路,一球路…。航路,水路…。看見的路與看不見的路。意識到的路與意識不到的路,所有的路的總和構成了整體的道。得是一條路上的紀量得失。德是整體的道上的每一條路上的得失總和。所以道是數量概念。德也是數量概念。
-
5 # 法度之家
何為道?道不可一語而論,道教之道是人道,而道的高階認知與認識,是智慧之道理智真理之道。老子已為不同層次認識的人化定了道的不同層次差異性,所以想讀懂易經不易,因為老子從一生的不同階段性,說明了易經理解之道的層次性。我不說:科學性無知,但科學家的見識性讓人非議,因為太理論性理智了,沒有了人性,也就是倫理性,人還是人嗎?高階動物還有些欠強,能主宰生物界嗎?更不用講駕馭生態及生命本源性了。一個瘋子精神病愚人智者牟志法!於煙臺。
-
6 # 時代傻瓜李博士
我個人的粗淺理解,勿噴。所謂“道”,是關於自然宇宙及宇宙中的一切存在及它們之間的必然聯絡。“德”是指對道的遵循與順應。凡遵循或順應自然之道的,叫“有德”,反之叫“無德”。宇宙就是“道”與“德”的統一體。
-
7 # 無視聽
道,是指整個自然界和自然規律的一個合體。德,是道的一種外在表現,或者說是道的一種屬性。這種屬性可概括為〞美〞。通常人們把它稱為〞美德〞。而〞美〞只是讓人感覺到而不是給予人們的東西,所以〞德〝的實際意義就是讓感覺到愉悅和暢快。可以這樣認為:凡是使人感覺到心情愉悅和暢快的皆為〞德〝。由於〞德〝是讓人美好的感覺,故適用於〞為政〞,孔子提倡〞為政以德〞,就是說為政者要使人們感覺心情愉快,方可稱為〞德政〞。如一個單位的領導能讓職工輕鬆愉悅地去工作,那一定是德政。德,就是美,別無它解。史上孔子以〞仁〞為中心,而不以德,是仁可以佈施而德卻不能,佛教講善不講德也是此意。
-
8 # 太陽天然笨真
老子說的道是宇宙大道,德可能就是承載道需要的載體特性。
比如我們現在的高速公路,就是某種平常我們所說的道路,它是人為的道路,不是自然之道的產物,所謂德就是它的價值體現已經它的可持續發展機制,比如維護,收費,有沒有具有可持續發展性,這種道可能會隨著經濟發展,道路建設,技術進化,社會變化,自然環境變化,帶來很多變數。
再比如人作為某種道的產物,自然賦予了我們很多天賦,我們每個人都有,只是我們每個人的德不同,所以呈現出不同的人生命運。德,不只是我們人類文明的道德文化,自然的德包括很多因素,比如我們的身體基因,素質,出生的時代,社會,家庭,父母,地域,秉性,風土人情,以及後天的教育,悟性,思維模式,為人處事的行為習慣,如此等等。我們的德是否契合天道,人道,地道,決定了我們的生存,繁衍,發展,到達的高度,寬度,長度。
如果我們的德不夠,可能就會夭折,苦難,不可持續,福不長,走不遠,活不久。生命沒有承載力,或者提供的支撐很有限,即使有某種可能性也會德不配位,而成災禍。比如錢可以救人亦可殺人,給你一臺法拉利,你也無法消受,送你豪宅,你也沒有經濟能力維持日常,給你公司,你沒有能力管理,使它正常執行,給你漂亮老婆,你也無法讓她愛上你,對你不離不棄。如此等等。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期望自己一夜暴富,可是不去提高自己的德,終究是黃粱一夢。
譬如,同樣是泡妞失敗,A可能去和妞一起自焚,B可能忘記那個妞另找一個,C可能讓自己變得愈加風度翩翩魅力四射結果最終要麼是得到了妞,要麼是因為平臺更高了有了更多選擇自然讓心中的不淡定蛋定了。
-
9 # go明奇
“道”的本義就是道路,引申為由此及彼的路徑或聯絡,是一種具有方向性的向量。當“此”為t0、“彼”為t1時,由此及彼的“道”就是事物隨時間變化的運動規律;當“此”為A點、“彼”為B點時,由此及彼的“道”就是事物隨空間變化的運動規律;當“此”為內、“彼”為外時,由此及彼的“道”就是“德”,是物質的性狀,即決定於內的性質和表現於外的形態;當“此”為M1、“彼”為M2時,由此及彼的“道”就是物理變化或化學反應的定律。
於是,當“此”為己、“彼”為人時,由此及彼的“道”就是“仁”的原理和法則,也是向量——這應是對“仁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定義的準確解釋,也是對“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和“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之論的合理詮釋。
——摘自《中庸原理》
-
10 # 荒原牧雲
我認為,德為物之性(心),道為物性之力(能量)變幻的軌跡.如:柔為水之性,即柔為水之德,水遇熱升騰變成水汽(雲),雲遇到雪山冷凝又變成冰雪,日照冰雪又化為溪水,這樣的變化過程就為`水之道"!萬物皆有其德,萬物皆有其應用之道,事物的命運就是道之力所體現所完成,德為`圓心",道為`圓周",德為靜,道為動,道是變幻的,德是永恆的;仁愛是我們人之性人之德,人之道是圍繞仁愛所演變的美好人生,當人性失去仁愛而充滿自私和貪婪時,這個世道演義的只能是罪惡
-
11 # 康1717495
何為道,太初有道,道與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何為德,是全智全能全德的上帝,聖潔,公義,良善,信實,慈愛,憐憫,恩慈。
-
12 # 上坪農夫
根據本人的閱讀理解:老子所說的“道”,應該是指現代人所常說的,宇宙背後的黑手。是一種擬人的寫法;而德,就是“道”所具有的秉性。也就是人的品質。就是人體自身所存在內迴圈又是誰在控制與調節呢?正因為如此,我們的遠古智人們從遠觀宇宙,近取自身的方法寫下了巜易經》和巜道德經》這樣的千古流芳的典籍。
如果按照大多數學者認為的“道”是規律的說法,那規律有何來德呢?何來秉性、品行呢?
-
13 # 幻像虛空
道為萬物執行之法軌!一切事物非事物自己如此,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獸無人造而自生,風無人扇而自動,水無人推而自流,草木無人種而自生,不呼吸而自呼吸,不心跳而自心跳,等等不可盡言皆自己如此。因一切事物非事物,不約而同,統一遵循某種東西,無有例外。它即變化之本, 不生不滅,無形無象,無始無終,無所不包,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過而變之、亙古不變。其始無名,故古人強名曰:道。
自古至今,人們都崇尚“德”,但卻又不知“德”為何物。“德”是什麼呢?“德”是為人類提供行為指引的人生法則! “德”主要為我們提供忠、義、仁、信;孝、慈、恭、謙這八個方向的指引,這是一個全方位的指引: 忠是來處,義是去處。“我”是怎麼來的?流傳自遠古的一條血脈出現一個“我”,在家庭(父母)的養育、學校的教育、國家和黨的培育、社會的關愛下,我長大成人,應該回報社會了。要怎麼做呢?對國家(社會、人民)要講“忠”,對父母要講“孝”,對長輩要講“恭”,對親人要講愛(仁),對他人要講“信”,對兒女(家庭或家族中的晚輩)要講“慈”,對(社會上的)晚輩要講“謙”,對所有人類以及人類的未來要講“義”,這就是我們的人生。
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接受“愛”,長大後回報社會要奉獻“愛”,再把我們得到的和我們的“愛”向下播灑下去。我們忠於人民是在播灑愛;我們對父母盡孝是在播灑愛;我們恭敬長輩是在播灑愛;我們友愛親朋是在播灑愛;我們誠信待人是在播灑愛;我們愛護子女是在播灑愛;我們關愛晚輩是在播灑愛;我們堅持正義更是在播灑愛,這就是人活著的目的。 就是說的“德〞!
-
14 # 龍學創始人劉樹成
不看重交換丶票決發財當選榮耀為德,如橋,要敬重交換丶票決之道,即敬道,德與道二者對立統一,叫"道德、道橋”。
例如:有德的人如橋,參加票決的人如道,你道不選走我橋,正好休息一下,無官一身輕,選擇了我橋,擔子更重,義不容辭;道不選擇橋,就是斷路,過不去,必須選擇橋才能經過,道如不選擇橋,就是選擇了下地獄的奈何橋,死不能返回。如果橋看重、賄賂道的選擇,那叫腐敗無德的剪徑橋(不是橋),“要從此橋過,留下買橋財”,也就是奈何橋。詳見《解密紅樓夢真味道》《破譯<論語)背後的龍學密碼》。
(劉樹成)
-
15 # 回味人生167189888
洪荒之說(三):半夜三更夢中醒,靈感突然心中生。匆忙執筆把文續,洪荒之說又一經。何為道來何為德,道分先天和後天。先把先天說一通,且看道字明其義。道為走字裡邊首,走中其意是運動。首為頭來也為先,運動之首謂之道。道即無形也無態,即是實來也是虛。道足恆古又長存,萬事萬物在其中。識道悟道遵循道,順道興來逆道亡。道本莫測玄妙理,運動聚能生太極。太極之中有陰陽,陰陽相合生成三。三生萬物宇宙成,此為先天老子道。先天講完說後天,後天之道本信仰。崇拜神仙仙人地,修身煉丹入仙境。再把道來引申義,變成理論思想中。國有國道家有家,人人之間都有道。最後再把德來講,先看德字本身義。雙人修得四士心,萬眾萬物皆同心。萬事萬物皆發展,發展之功謂之德。德與道來合為一,人人全憑道德行。
-
16 # 無生無滅無相無為
道是不變的真心,他無形無相,無邊無際,無增無減,無垢無淨,不可離,不可舍,不可壞,無始劫以來如如不動!
德,是道的妙用,是道的化現!你要是不明白的話,舉個例子說明,道是蠟燭,德就是燭光。道要是樹根,德就是枝枝葉葉,花花果果!道要是手機螢幕,德就是手機螢幕裡的種種軟體、行為!
-
17 # 飛飛貓說話
"道"是時間。可以感知,但無始無終,無形無象。
“德"是萬年曆。時間在具體事物上的表現。如年月日時。
-
18 # 楊紹彬307
道,自然規律,在次亦為路也,順著這條路走過去的路徑為路也。德,尊循著自然規律去做事就是得。德通得。人安照自然規律去做事,守本分,守規矩,才能心裡安寧,才不失為人,也就是孟子的五倫關係,人人都要按照這種自然規律去做事情
-
19 # 王道正道
《道德經》 該書又名《老子》:作者老子。《道德經》分為上下兩冊共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為道經,第三十八章以下屬德經,全文約五千字。 《道德經》作者老子以其獨有的視角,探究了宇宙的形成,萬物的本原,國家的治理等,一系列哲學和政治問題。他提出了道、自然、無為、哲學等概念。以“道”解釋了宇宙萬物的演變,認“道”為客觀自然規律,同時又具有“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恆意義。
道:宇宙衍生的基本規律。
萬物源之於道,生之於道,天與人,各為萬物之一,出於同源,其本相通。道法自然正是以萬物和諧,各遂性命,協調世界為根本。德,就是要尊道而行,道之所以被尊重就是它對萬物生長順其自然,不加干涉,生長萬物而不據為己有。興發萬物卻不是自侍其能,生長萬物而不去主宰萬物,這就是最為深厚的德。
人須遵循天道執行規律,順其自然發展方向去生活,使自己的德行和自然規律吻合,融合在一起、才是真正認識自我和世界根本之道,不分彼此,天地當中有人、人當中有天地,也就是道德經中所謂天人合一。
任何慾望都能摧毀人的心智,任何災禍沒有比不滿足更大,任何罪過沒有比貪得無厭更過分。如果帶著過多欲望,逆天而行,只能離天道越來越遠
-
20 # 國學新知堂
道是宇宙萬物的終極根本,是德立論的根據,哲學本體論的內涵最深遠的概念。哲學立論先自然哲學後社會哲學,任意文化形態都有其關宏觀宇宙的本體假說,這都不是偶然的現象。西方基督教社會,上帝為終極原因,最高的權威,從而也是道德立說的根據,道德說教被視作上帝的意志。文藝復興以後,理性成為價值和道德觀點真假的最終依據,而不在是冥冥中的神明。權威迴歸個體和理性,從而發展了自然科學,導致民主丶自由丶平等的新的道德觀。德不能做抽象的理解,抽象的德的概念是沒有意義的。落到實處它就是人類在社會生活中必然遵循的規矩和法則。只是德要能有效的統領社會,要令某一社會集團的成員普遍信奉,就需要有先驗的根據。道德說教或依託於神明,或依託於統治者的意志,或依託於終極原理終極意志。這就是為什麼道德並論的原因。老子學說講道又講德,也是這一原因。
回覆列表
道是宇宙觀、世界觀,是自然而然的運動規律,是不可言說的,道是不可說,是體靈魂自悟自覺的。德是人生觀、社會觀,是人對事物的看法,社會公德,處事禮(理)德,家庭和(孝)德……德是道的外化,道是德的積聚。人什麼樣的品德就會形成什麼樣的道,德是道的外在表現形,道是無字真經。宇宙世界的萬事萬物都由人來認識和解答,因此,道德一體就是人。天不言道自轉,地不言德自載和自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