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今古縱橫
-
2 # 天陌26
大秦帝國亡國時造就了兩位豪傑一個是劉邦另一個就是項羽了,那麼為何劉邦能得到許多人的扶持呢其根本原因就是劉邦能打能謀,然而項羽只會打仗卻不懂得用計這樣的人只能打正面戰爭以大的代價換取小的勝利雖然有破釜沉舟的事蹟其中表現的不光是項羽的英勇還凸現出項羽的無知因為不懂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道理,然而劉邦雖然不及項羽善戰但更比項羽會用計,當皇帝要的不是蠻力而是頭腦。
項羽在聽了屬下的計謀設立了鴻門宴時本可一舉拿下劉邦但酒性大發屬下怎樣提醒都沒用,項羽幾乎從不聽屬下的建議然而劉邦善用人而且能聽的進去手下的話。所以說這就是原因吧。
-
3 # 沙盤裡的歷史
劉邦布衣出身,為什麼能打得天下,做得皇帝?不能以他的出身而論,他的過人之處,無人能及!
一、有俠義之風、仁愛之心
很多人談起劉邦的時候,喜歡說他年輕時的不學無術、天天和一群朋友“胡吃海塞”的流氓行為......但這個流氓真的不一般,他愛打抱不平,為有困難的人伸張正義,痛恨霸凌弱者的流氓;而且他仗義疏財,有仁愛之心,雖然自己並不富裕,但甚至超出財力範圍也盡力幫助別人;這種難能可貴的聚攏人心的優秀領導品質在劉邦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試問,有誰不愛和這樣的領導共事呢?
二、心胸豁達,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
劉邦是一個心胸豁達的人,無論是誰,即使是敵對方的人給他提的中肯意見,只要是正確的、有意義的,劉邦都會積極採納,從不心高氣傲,盛氣凌人,讓部屬能說話,敢說話。如:在定都的問題上,有的大臣勸他定都關中,有的大臣勸他還都洛陽。弄得劉邦左右為難,這時張良提出:洛陽雖然險固,但地域狹小,不利於用兵;而關中就不一樣了,關中東西環山,南面沃野千里,適合耕種;北邊草場茂盛,適宜放牧......當張良把這些有理有據的說給劉邦後,劉邦欣然採納。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讓臣下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這樣的君王誰不願意為之賣命?
三、知人善用,用人不疑
劉邦和項羽最大的差別就是在用人方面,項羽心胸狹隘、盲目自信,容不得別人比他強。總想以一己之力無敵天下,最後落得烏江自刎的下場......而劉邦卻不一樣,劉邦知人善用,會用人。如韓信、樊噲等出身草莽,韓信更是在項羽處得不到重用,才投靠劉邦,韓信投劉邦後,如魚得水,劉邦信任韓信,放手讓韓信盡情發揮才能,正因為劉邦的知人善任、用人不疑,才聚攏能人志士,使得天下歸一!
所以,看劉邦,不能只從其出身著眼,同樣的成就,起點低者能夠取而得之,則更彰顯其偉大!
-
4 # 李老師講歷史
劉邦這個人“無可無不可”,他最大的特點就是善用人,所以他會有那麼多追隨者。
劉邦曾經說過“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不及張良;鎮靜後方,運糧草支援前線,不及蕭何;將百萬之師,戰必勝,攻必克,不及韓信”。但漢初三傑都為劉邦所用。劉邦不愛讀書,愛罵人,見了儒生他就頭痛,但他搞行政絕對是一個好手,看一下劉邦手下的謀臣就知道了,劉邦的過人之處就是他總是恰到好處的運用人性的弱點。比如:張良,性格像個女孩,劉邦用他為謀士。英布初見劉邦,先煞威風,後給恩惠,英布感激不盡,歸屬劉邦。陳平原是項羽手下,劉邦讓陳平作將軍,有人告發陳平貪汙受賄,聚集資金,劉邦給陳平四萬斤黃金,與陳平平分天下,陳平則給劉邦出了六點“奇計”,可見劉邦其志不在小。
劉邦建國,最大的特點就是開了“布衣將相之局”。劉邦本人出身亭長,漢開國大臣,除張良一個貴族,身下的都是平民出身。蕭何、曹參是沛縣縣令,周伯是吹鼓手,灌嬰是販布的(後成為劉邦的騎兵司令),樊噲是殺狗的,陳平是遊士,韓信被說為流氓,王陵、夏侯嬰等都是平民,最後都為劉邦所用,可以說劉邦真正建立了歷史上真正的平民政權。所以,後來他能平天下。
-
5 # 史書上冬眠的蛇
你好!我是冬眠蛇,由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希望多多關注!
我覺得劉邦有那麼多人幫他,是因為他的以下品質決定的。
一,劉邦是個愛憎分明,有稜有角的人。人都喜歡交往這樣的人,不藏著掖著,有什麼是什麼,愛就好好處,恨就果斷處理。在對待盧綰的問題上,劉邦難道不知道異姓諸侯王的問題,還是封了盧綰燕王,這跟他和盧綰多年處出來的感情是有關係的,而且劉邦到死也沒有削奪盧綰燕王位,盧綰也沒有負他,而是害怕呂雉逃到匈奴去了,這是愛。曹無傷這個人,從劉邦起兵就跟著劉邦了,但是他卻私通項羽,差點把整個團隊坑了,劉邦毫不客氣,殺了,這是憎。
二,劉邦是個讓信交往的人。人與人交往,說白了也是一種交換,但同樣的交換,每個人的做法又不一樣。陳平從項羽那跑到劉邦那,管劉邦要四萬金,劉邦沒猶豫就給他了,劉邦和陳平之前也沒有深交,他之所以能這樣做,是因為交往中他願意先給你信用,這是很難得的,一般人做不到。在封韓信為大將軍這事上我們也能看出來這種品質,他只是聽蕭何說了下,也沒和韓信來往過,韓信沒帶過兵,他就能把全體將兵的生死交到韓信手上,這得是給予了他多大信任,而且是先給信用。人常說韓信優柔寡斷不肯反,你們就不想想他從劉邦那得到的信,誰也不可能給他!
三,劉邦對兄弟就是兄弟,讓兄弟跟他過得一樣好。這個世界上,除了你爹媽,沒有誰會為你過好了而真心高興,也沒有誰自己過好了就拉著朋友一起過好,大多都是表面化的關係,但劉邦是真正希望他的那班兄弟能跟他過得一樣好的,在評定功臣上,劉邦非常寬鬆,只要出點力的,都封侯,而殺白馬盟誓的時候,說的更清楚,只要劉氏的江山在,那些列侯的富貴就在,而且能傳子孫,代代富貴,不僅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劉邦這些品質都是一般人不容易能有的,所以很多人死心塌地的跟著他幹,就不足為奇了。
-
6 # 創業攻守道
陳道明主演的劉邦最傳神,最型式。
我也是佩服陳道明一個大才子能把草根逆襲演繹得如此完美。
為什麼很牛逼的人都給劉邦的賣命,因為劉邦更牛逼。
談論2000年前的偉大人物劉邦,只有講人話,儘量還原當時的場景。如陳道明般演繹劉邦,描述劉邦,我們創業者才能真正心領神會,學習他的成功之道,學習他做人處事的精髓所在。
出來混,都要講點義氣。劉邦起兵前,義字當頭,兄弟都些願意追隨賣命,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那種年代,義是底層社會最需要的。劉邦可以肯定不是一般的講義氣,陳道明主演的劉邦是怎樣為兄弟被吊打,怎樣為兄弟出頭,為大夥扛事,都充分說明這點。
劉邦做沛公時,賞罰分明,有功即賞有過則罰,部下心悅誠服。恩,怕先益後損;威,怕先松後緊。劉邦起兵時在芒碭山為吃飯籌糧,一個兄弟下山誤殺老百姓,劉邦只能讓兄弟自殺謝罪。回到沛縣,兄弟內鬥,劉邦回答眾兄弟要麼互相捅死,要麼團結抗敵。這些都為將來部隊穩定,民心向背奠定了基礎。
胸懷寬廣,能團結大多數人。雍齒背叛劉邦,劉邦不計前嫌,照樣收為已用。敵人的部下可用,叛徒可用,劉邦的組織不做大是不可能的。正如我們現在的商業,太計較得失,太精明,合作的盟友就會越來越少。“心中無敵,自無敵於天下”不是指沒有對手,而是不樹敵,多交友。心中沒有敵人,自然滿世界都是盟友,就不缺資源。
獨具慧眼,唯才是舉,廣納天下英才。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我個人看法有兩層意思一當時集團內部,沒有真正意義上軍事領袖,韓信正好可以。二韓信不是軍事人才也可以塑造一個經典案例。韓信一個落魄的人瞬間逆襲成大將軍,其他的牛逼人物是擋不住這種誘惑的。
仗義疏財,出手大方。部下就能拼死殺敵,各路人馬慕名而來。陳道明主演的劉邦有一段劉邦和陳平對話,大致是為了搞掉項羽的頭號智囊范增,申請費用。劉邦大筆一揮,20000金。又是兩種現像,蕭何跑來訴苦:“大哥,陳平就是個渣男。他要的錢是我們國庫的一半,他是在搞錢”其他眾兄弟也在想,渣男可以一張嘴搞20000,我們也要搶頭功,拿封賞!
憑此五點,劉邦就能聚合一批牛逼的人,打倒項羽.
三大平民天子,劉邦、朱元璋,毛澤東都是中國歷史的偉大人物。劉邦給華人取了個姓氏,漢。他的子孫更是做出了,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壯舉!朱元璋,打得成吉思汗的子孫連滾帶爬。他的子孫幾百年來牢記“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擔當。毛主席在我中華亡國滅種之時,力挽狂瀾創造出一片新天地。並告訴全世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讀懂中國歷史這三位偉人,才能讀懂什麼是華人,他們是我們後人的根!
-
7 # 源點1光年
劉邦出生農家,知道周遭人內心渴望的許多東西,會籠絡人心,懂得什麼時候該進什麼時候該退,劉邦還比較尊重那些有學問有見識的人也是一個道理,海納百川。
-
8 # 建疆13
劉邦出生就是貧農,一窮二百。得到的東西本來就不是自己的,該送就送該封就封。再說他那流氓的性格,什麼都捨得不在乎。說白了就是捨得把利益給別人。人的一生就是名和利。
-
9 # S刷臉支付
我對劉邦的看法,心胸寬廣,可以不拘小節,所以他才能廣交摯友,生活中他才能做到大哥! 懂得擔當,兄弟有難,他能為兄弟去承擔後果!甚至是性命,所以有了更多追隨他的人! 求賢若渴,凡是有才能的人他都以禮相待,而賢者最看重的就是禮,這樣他能獲得更多賢者的相助! 能伸能屈,即使受了侮辱,他也能心不亂,能心如止水的思考問題,可做到臥薪嚐膽! """ 他從小貧窮,他更能知道窮人的需要,心中所想,更重要的是他賢明,從某種意義說,他還是個心理學家,之所以有更多的人扶持,正是有了以上品質!這樣的人,能不成功嗎?
-
10 # 蟬大俠
一、劉邦天生就有帶頭大哥的氣質!
當帶頭大哥的人,未必是什麼都會的能人,也未必是品德高尚的君子,但他身上要有一種獨特氣質,說出來的話、辦出來的事讓人信服,其魅力讓人樂於追隨。《教父》裡馬龍·白蘭度扮演的黑幫大佬是這種人,而劉邦也是這種人!從《史記·高祖本紀》來看,劉邦早年的為人,就是不拘小節,敢想敢幹,又比較仗義。
舉個例子,身為亭長的劉邦,曾帶著鄉里的青壯年到驪山做苦力,走了沒多遠,人就逃了不少,他一咬牙,乾脆把人全放了,讓大夥各自逃生。最後,有十幾個人願意跟著劉邦走,這裡邊就包括樊噲、盧綰、周勃、夏侯嬰等等劉邦後來的心腹將領,後來又加入了蕭何、曹參。不經意間,劉邦就組建起了自己的初創團隊。
二、劉邦能夠與時俱進,不斷提升領導力!當然,帶頭大哥的層次離帝王還很遠,但劉邦的境界還在提升。在逃亡山林、反秦鬥爭、楚漢相爭的過程中,他在逆境中不斷成長,有了更廣闊的視野,也漸漸領悟了領袖之道,會打仗了,會用人了,也更會權謀了。
一個已成長為帝王之才的劉邦,自然吸引來更傑出的人才,如張良、韓信、陳平、酈食其等人。與此同時,他的嫡系蕭何、曹參、樊噲等人也在殘酷的戰爭中成長為優秀的將相之才,劉邦手下堪稱人才濟濟。
三、亂世出英雄,英雄多出於草莽秦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天下重歸戰國時的殺戮紛亂,時代呼喚一個英雄人物來一統天下,還黎民百姓以太平。這一重任沒有落在霸王項羽肩上,更沒有落在六國舊貴族肩上,因為這些人只是要恢復舊的時代,恢復家族的昔日榮光。而唯有出身草莽的劉邦,他是來開創一個新時代的。天道選擇了劉邦,得道者自然多助,故而劉邦能讓天下英雄歸心,最終開創漢家基業!
-
11 # 史學達人
這恰恰說明劉邦是個好老闆,他能做到獎罰分明。做事比較能夠深入到仕子之心去。
所謂良禽擇木而棲,作為仕子誰不願意跟隨一個賢明的人來建功立業,青史留名呢?恰恰劉邦就是賢明之君。
劉邦的賢明和別人比起來,怎麼樣,我們不得而知。但是,他和項羽比起來,肯定是比項羽強的。
否則,那些一開始追隨項羽的人,為什麼又去追隨劉邦去了呢?
這說明項羽做的事,沒有劉邦能得人心。你看鴻門宴上項羽的表現,人家曹無傷好心好意的給他告密,他作為領導的就這樣把人家給出賣了,劉邦從鴻門宴回去後,就斬殺了曹無傷,試問這樣的人,誰還敢給他有合作呢?
這至少說明項羽是不知好歹,不分好壞的這麼一個人。
陳平多麼有才華的一個人呀,先跟隨了項羽,接著又跑去投靠了劉邦。韓信多麼會打仗的一個人呀,在項羽手下不被重用,也跑到劉邦那裡去效力。
這至少說明,項羽是不會用人的,跟著他是沒有前途的,等來的只會是自取滅亡。
再看看劉邦,幾乎跟隨劉邦的人,很少有去投靠項羽的。而且這些人對劉邦是絕對的忠心。
你看鴻門宴上樊噲的表現,他寧願自己受辱,甚至是被殺,他也不願意看到劉邦被別人玩弄於股掌之上。
還有紀信,在滎陽大戰的時候為了救劉邦,明知是死,也義無反顧的選擇了完成自己的使命,最後在他被項羽抓了後,項羽讓他投降給他高官,他還大罵項羽,遲早會被劉邦滅掉的。
還有周苛也是為了救劉邦而死去的。
看看劉邦還是很有人格魅力的吧,很多人甘願為了他而不惜失去自己的性命。這說明劉邦和部下的感情是很好的。
在看蕭何,無論劉邦怎麼懷疑他,他都是忠於劉邦的。張良更是如此了,自從張良認同劉邦是個英雄後,他就沒有想過離開劉邦,當然陳平也是。
這些人有這樣的表現,其實恰恰就是說明了劉邦一點做的好,若是你建有功勞,劉邦就會給你相應的賞賜,這才是劉邦能得仕子之心的根源所在。
還有一個就是,劉邦只要用你,就不會懷疑你。這是他籠絡人心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
12 # 有書共讀
一首氣勢磅礴的《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盡顯劉邦帝王霸氣!
一部《大漢天子》演繹了劉邦從斬蛇起義開始,歷經七年鏖戰,就從一個泗水亭長逆襲成一代開國君主,書寫了一部精彩絕倫的人生傳奇!那麼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跟隨與扶持劉邦呢?
一、出身低微,運氣好《史記.高祖本紀》中記載劉邦:“父曰太公,母曰劉媼,小字季,即位易邦。”足見其是無名小輩,他不愛讀書,遊手好閒,不務正業,其父常罵他無賴,連司馬遷在史記中都有記載劉邦好酒及色。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地頭蛇”,卻有機會出差去咸陽,有幸見到了秦始皇,他當時就說了一句:“大丈夫,當如是也!”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顆當帝王的種子。
亂世出英雄,當時秦王暴政引得天怒人怨,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率眾起義,遂起星火燎原之勢,各地英雄豪傑紛紛高舉義旗,沛縣老百姓也揭竿而起,殺了沛縣縣令,當地有點身份名望的人有蕭何、曹參和劉邦。
但是蕭何、曹參都是文吏,不敢造反,更不敢挑頭,遂推舉劉邦為領導者,劉邦一再推辭,諸父老一再推舉,認為劉邦有擔當,敢做敢為,不怕事兒,這領導非他莫屬,於是劉邦自立沛公,拉起了兩三千人的隊伍,加入了反暴秦的洪流之中。
二、實力薄弱,膽子大劉邦率眾反秦之後,實力薄弱,只好投靠項梁,與項羽一同效力項梁,當時范增為項梁獻計秦滅六國,楚最無辜,而且楚雖三戶,亡秦必楚,要立楚後人為王,出師反秦才師出有名,才是正義之軍,於是找到楚懷王之孫一一一個放牛娃,擁戴為新楚懷王,楚懷王相約先入咸陽者為王。
當時秦國強大,去打強秦,無異於以卵擊石,誰打頭陣,誰就是去當炮灰,後來者則坐收漁利,所以當時各路軍隊中只有劉邦和項羽願意前往。
但楚懷王等人認為項羽生性殘暴,每到一個地方都會燒殺搶掠,不管投降與否,都會屠城,找膽子大老實可靠,比較厚道的劉邦去打頭陣,秦軍和百姓才不會負隅頑抗,才可能投降,於是劉邦就這樣向西進攻咸陽,成了攻打秦軍的主力軍。
三、知錯就改,悟性高劉邦進軍咸陽,駐軍陳留,酈食其求見,劉邦有侍女幫著洗腳,因為劉邦向來看不起讀書人,甚至曾在儒生的冠裡撒尿,所以無視酈食其的到來,酈食其長揖不拜,說劉邦是來幫助暴秦的。
劉邦罵道:“豎儒,我是去滅秦的!”酈食其說:“滅秦之人,胸有大志之人,卻對智力比你強,比你勇敢的人這麼無禮!”劉邦馬上以禮相待,請上座,飯菜待客。
聽從酈食其的止陳留,勸降陳留縣令之策。後來酈食其殺了陳留縣令,不費吹灰之力,輕而易舉的拿下陳留,進軍咸陽打下堅實基礎,做為一個想成大事者,能胸懷寬廣,知錯就改,難能可貴,怪不得後來連項羽軍中的韓信、陳平也投奔他。
後來攻破咸陽,對一個鄉村來的地頭蛇,金碧輝煌的阿房宮那是多大的吸引力啊!當時他真想在咸陽住下,可卻聽從樊噲和張良的勸告:“這阿房宮是暴秦居住的地方,難道您也想讓其他的軍隊像對待暴秦一樣,對待您嗎?”
於是劉邦退軍灞上,不但不殺投降獻了玉璽的子嬰,而且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還盡廢秦律,不受犒賞,支持者雲集。劉邦在勝利面前保持清醒的頭腦,虛心納諫,收服人心,讓秦降軍心服口服,許多有用之才盡投於麾下,這確實與他的雄才大略,有領導天賦分不開。
四、能屈能伸,肯示弱劉邦先項羽兩個多月進入咸陽,滅了秦,搶得了頭功,據楚懷王之約應封關中王的,但聽從張良言仍駐軍灞上,可是卻做了一件差點丟了性命的事一一駐守函谷關,項羽聽從范增的計策,欲攻打函谷關,消滅劉邦。
項伯為救好友張良,策馬告知,張良卻丟不下劉邦,把訊息告訴劉邦,劉邦求見項伯,說並無與項羽爭功之意,駐守函谷關只為防盜賊,願與項伯結兒女親家,求向項羽進言,這才有了鴻門宴,鴻門宴上劉邦低頭賠禮道歉,沉著冷靜應對,在項羽面前一再示弱,還套出軍中奸細曹無傷,後來終於找了個機會全身而退。
面對強於自己的項羽,劉邦能屈能伸,又得到項伯的幫助,以及張良、樊噲的助力,才化險為夷,死裡逃生。
五、知人善任,有策略劉邦曾說過:“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論撫慰百姓供應糧草,我又不如蕭何;論領兵百萬,決戰沙場,百戰百勝,我不如韓信。可是,我能做到知人善用,發揮他們的才幹,這才是我們取勝的真正原因。”
可見劉邦不但知人善任,而且最先知道的是自己,懂得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的道理。例如他任用韓信,陳平等從項羽軍中投靠過來的人,一過來就讓他們和項羽軍中職位相同,而且讓他們盡最大可能發揮其才能,讓他們有盼頭,有希望。
在“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中”就讓韓信人盡其才。在離間范增和項羽時,用陳平反間計,讓有勇無謀的項羽懷疑范增,不用范增的謀略,讓足智多謀的范增怒而歸鄉,最後項羽沒了范增這個智囊,只憑匹夫之勇,自毀長城,最後落個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烏江。
漢高祖劉邦從平民七年直升開國之君,建立大漢王朝,這與漢高祖運氣好,膽子大,悟性高、肯示弱,有策略吸引了許多名人志士跟隨與扶持相關聯,這印證了那句話:萬夫一力,天下無敵!
-
13 # 夢迴鯉魚溪
這也是因為天命,因為他是塊當皇帝的料,是真正的真命天子。民間曾有個傳說,說劉邦前世是一個非常聰明的神童,小小年紀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反正就沒他不知道的。一天晚上,他睡覺時就做了一個夢,夢見他來到了地府,閻王正在處理一件非常難的問題,閻王處理了很久還沒解決,只見那個神童說我來解決,果然,那個神童一出面就幫閻王很難處理的是給處理完了,閻王對他很是感謝,就問他有什麼願望,那個神童就說希望自己下輩子能做皇帝,後來閻王就帶他來到一個很大的屋子裡面,屋子裡有二十四張椅子,閻王就叫他每張椅子都坐一遍,他就每張都坐了一遍,當最後一張椅子下面有一個糞鬥,他也坐了一下。他坐的那二十四張椅子就代表漢朝的二十四位皇帝,坐的那個糞鬥就是後面的阿斗。這完全是民間的傳說,不可信,我想有那麼多人死心塌地的跟著劉邦,幫他打天下,必然有他的過人之處。
-
14 # 策神歷史
看了不少關於劉邦和項羽的文章,其中的很多論調,無非都說劉邦多流氓,項羽多麼英雄蓋世。特別是李清照寫的一句詞:“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於是乎,更多的人就有了更為深刻的印象,項羽是光明磊落的,劉邦是卑鄙無恥的。
可是為啥這樣一個卑鄙無恥的劉邦,會戰勝光明磊落,豪氣沖天的項羽呢?而且,更為重要的是,更具當時的情況,項羽的實力遠勝於劉邦,無論在財力還是軍力,以及出生,可以說劉邦都比不過。然而有句話說的好,優點和缺點,在一定的條件下,都是相互轉換的。而且只要是人,就有缺點和優點,有的人多,有的人少。
項羽的優點肯定要比劉邦的多,而且這些優點也的確讓項羽在前期一呼百應,只靠自己的楚軍就一鼓作氣,破釜沉舟打敗瞭如虎狼之師的秦軍,解救了被秦軍圍困的趙國,也是依靠這場戰役,樹立了項羽在諸侯中霸主的地位。從此被叫做西楚霸王。
但是得天下,遠比要打天下難得多。項羽雖然依靠自己能力,和之前的性格優勢,獲得霸主的地位。但是到了後期,項羽的很多所謂優勢性格,慢慢也淪落成劣勢,甚至很多他自己的缺點都慢慢暴露出來。
首先,項羽這個人的果斷,逐漸淪為獨裁。同時,因為項羽之前的成功案列,讓他自己開始膨脹起來,他覺得自己做的一切決定都是正確的。過度的自信,讓他開始懷疑自己身邊最為信任的人,而剛愎自用的做法,也讓他自己手下的兄弟與他漸行漸遠。最為明顯的例子,就是對自己義父范增的懷疑。
而另外一件事情,也可以顯示出項羽這個人的一些劣勢性格。在打敗秦朝後,要加封他的部下。連給手下這群加封的印章都刻好了,但是項羽把這些印章刻好了,拿在手中把玩,盤的連稜角都圓潤了,也捨不得給自己部下,由此可見,項羽的這種性格,是做大事的致命缺陷。
反觀劉邦,雖然流氓出生,但是完全就是靠講義氣,做兄弟,夠大方,才讓手下有一幫兄弟願意跟隨。最早的就是和他一起起義的一幫兄弟,比如樊噲,蕭何,周勃等人。在起義的過程中,又逐漸接納了陳平,張良,和韓信。要知道,這三人本來都屬於項羽陣營的,但是因為項羽的剛愎自用,留不住人才,反而使得人才都歸劉邦所得。
其次,劉邦雖然沒有項羽的本事高,但是劉邦最大的優勢就是,讓專業的人,去做專業的事。韓信會帶兵,劉邦就把軍隊交給韓信帶領。蕭何這個人縝密細緻,做事情一絲不苟,所以讓蕭何做後勤部長。張良能計算千里之外的戰事,就讓他做參謀長,制定策略。陳平的計策需要金錢,來拉攏項羽部下,劉邦就不吝嗇錢財,全面支援,而不加懷疑。這是因為這個最大的優點,導致最後劉邦可以戰勝看似強大的項羽。
回覆列表
劉邦本身肯定是有一定的魅力和本事的。否則不可能有這麼多人跟隨。劉邦和後世的朱元璋一樣,都是草根出生,都建立了輝煌幾百年的大一統的漢人政權,把自己從草根變成了貴族。但是你看,歷史上對這2人的評論都是負面的,這都是因為世代當權者故意為之的。因為,如果弘揚了劉邦,等於告訴世人,你不滿意可以造反,而且有出路。
關於劉邦身邊為何有張良、蕭何、韓信等,個人認為時代久遠,記錄的歷史和實際本身肯定已經差距很大了。而劉邦肯定有不為人知的真本事的。具體是什麼,只能讓我們去猜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