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茉茉mo

    我們這兒是北方的一個四線城市,記得小時候過端午節,大人們會從五月初一之前就開始準備了。頭天把提前買好粽葉,馬蓮,江米,紅棗什麼的洗乾淨泡好了,第二天才開始包,包好之後,放入一隻大鍋裡開始蒸,一般會蒸上幾個小時,等熟了再燜一下,就可以出鍋了。現吃一些,會留一些放在冰箱裡,等過節時再吃。當然親戚,鄰里間也都會相互饋贈。五月初一早上,開始在門上貼那種用五色彩紙疊好的符了,馬了,紙剪公雞什麼的(記得小時候,我還跟奶奶學過編符編馬,現在還記得)再插上艾草,家裡所有的門都會貼,大門一般比較隆重,貼一張黃紙上面貼好的有彩符(一種亮面彩紙),大公雞,青蛙。其他門只貼一個小的彩符,都會在下面插一小撮艾草。然後給家裡每個人帶那種用五色線搓成的端午繩,有的戴腳上,有的戴胳膊上,有剛出生的小孩兒,只帶紅色的繩子,脖子,雙手雙腳腕上都有帶,除了嬰兒,家裡的男孩子們,會在上衣的背後用別針別一隻插著艾草的符馬,而女孩子會佩戴裝有艾草的香囊,意為一輩子做事有人幫扶,一輩子會有人愛。端午繩,一般過完端午節就要剪斷,扔在下水道孔內,其意是為了將五毒在雨後沖走。在農村剪下繩後,埋在車溝道里,以便讓車軲轆將五毒碾死。如果忘摘了,那就得一直戴著,等什麼時候繩子自己磨斷了才能扔,我記得有個同事一直戴了三年才斷了扔掉的。端午節那天,大人們早早起來,把粽子,瓜果什麼的供奉給家裡的佛,神,祖先的桌子上,再準備兩盆泡著艾草的水,等全家起床後,人人都得用艾水洗臉洗腳,意為,不會被毒蟲蚊子咬。早飯是粽子和油炸的一種麵食,我們這裡叫大頭麻葉。中午包餃子,做雞魚排骨什麼的,總之吃的跟過年時一樣的豐盛。小時候時,端午節用到東西大多都是大人們自己動手做,不像現在這麼方便什麼都有的賣,幾乎沒有人肯花時間去做了。雖然現在的風俗習慣還跟以前差不多,粽子的種類也越來越多,彩繩香囊也做的像工藝品一樣漂亮好看了,只是總感覺少了什麼,也許是兒時過節時的那種氛圍吧!如今都留在回憶裡了!

  • 2 # 生活情感人

    吃粽子,吃鹹鴨蛋,插菖蒲,艾草,買香囊。

    “張端陽”。嫁出去的女兒,端午前買禮看望父母,外公外婆,爺爺奶奶,聚聚。

  • 3 # d淡淡花開

    我們家鄉過端午比較簡單,吃粽子,門口插艾草,系五彩繩。我們家每年都會自己在家包粽子,第一干淨衛生,第二自己包喜歡的餡,第三給孩子一個鍛鍊體驗的機會。

  • 4 # 活動礦石收音機

    插艾蒿,抽荷包,包粽子。

    記憶中好像還有“磨蘆堆兒”。這個詞恐怕只有40後的唐山人才能知道了。

  • 5 # 山河如此多美麗

    端午節在我們膠東半島這裡是大節,是全年春節、仲秋節三大節日之一。每年臨近端午節,已成家立業的兒女們要給雙方老人送雞鴨鵝蛋,表示對長輩的孝敬。端午節的頭天下午要折桃樹枝,到山上採艾蒿拔麥子,放在門楣上。據說,桃枝避邪,艾蒿避災,麥子祈收,祈禱全家沒病沒災,小麥豐收。細想一下,時令五月,天氣漸熱,各種病菌溫度適宜繁衍,艾草含有一定的祛病作用,不能不驚歎先人們的智慧。

    最令人難忘的是,端午節吃雞蛋,吃粽子,那香那甜的感覺深深刻在記憶中。早晨天還不亮,母親就早早起來,把幾個月自家養的雞鴨蛋積攢起來,全都煮熟,鍋裡還有煮熟黍米,每個孩子分雞蛋,多少看誰家的生活條件。然後用香蒿和花朵泡水洗臉,早飯吃不完的米,中午用蘆葉包三角形粽子,米香汲取蘆葉淡淡的山野泥土的芳香,回味無窮,記憶滿滿。

    一年又近端午節,這些流傳的習俗,是人與人交流的紐帶,連線親情友情鄉思的橋樑。

    願遠在異鄉的親朋好友,故鄉親人記住鄉愁,永遠快樂!

  • 6 # 開朗九天攬月C

    五月節吃灰水粽,樣子像年糕。端午要吃釀苦瓜,有(走黃巢)的習俗,怕死的吃了早餐出門去,或者不怕死的吃了午飯後出門去,不呆在家裡。因為古時候黃巢到處殺人。廣東客家。

  • 7 # 牛氏尋祖網

    座標河南。端午節的必有專案是掛艾蒿、戴香囊、吃粽子、吃白水煮大蒜、喝雄黃酒。小時候最愛吃糯米紅棗餡粽子,一次能吃好幾個。吃白水煮大蒜是一個比較特別的習俗,據傳可以解毒消災,但是味道並不好,小時後候最怕吃這個,不過父母會定下任務,必須吃夠一定數量,這也是父母對孩子的一種期許。

    我的家鄉有條大河,每到端午節早上去河裡游泳也是過端午的一個活動。端午節河水還比較冰冷,所以這個活動對男人來說是展示自己健康體魄的好機會。我的家鄉沒有賽龍舟的習俗。

  • 8 # 信陽湖山

    謝謝邀請!不僅僅在中國,在全世界有華人的地方,就有端午節。儘管各地風俗習慣不同,但端午節大同小異,最重要的仍然是吃粽子、賽龍舟。

    在河南信陽,尤其是信陽廣大農村地區,除了春節,端午節應該算是相當隆重的節日。

    每年的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前後,正是信陽廣大農村地區栽秧割麥兩頭忙的時間,這天女主人都會放下手中的農活,在家包粽子過端午。

    農曆五月正是蚊蠅蛇蟲活動頻繁之時,為防孩子家人被叮咬,早晨把剛砍回的艾蒿插在大門兩邊,寓意驅邪避災。

    用自家地裡獨頭蒜煮給孩子們吃,意為以獨(毒)攻毒;用鹹鴨蛋蛋黃代替雄黃酒等不一而足。

    確定了戀愛關係的青年男女,男方要接女孩子來家裡過“端午”,不然會被村裡人笑話男方“小氣”。

    女孩子來了,男方除了包粽子,還要開油鍋炸麻葉,歡歡喜喜玩夠一天,臨走再給女孩子備上一些,甚至蒲扇洋傘等,再買件新衣服也有可能的。

    信陽地區的端午節是否很有意思?

  • 9 # 燕山常青客

    汨羅江水怒濤天,枉去忠良何以眠

    粽子飄香臣子泣,楚騷句句訴君前。

    ———端午祭屈原

  • 10 # 藍嶺幽幽

    作為貴州銅仁這邊的小山村,每次到端午節,我們就會上山去摘粽子葉,然後拿回家洗乾淨,兩張背對背摺疊在一起,裝上洗乾淨,瀝乾的糯米,包在粽子葉裡面,包裹成一個三角形狀,用棕葉子捆好。然後放在鍋裡煮熟。

    我們這邊的粽子與別處的粽子不一樣。大部分的粽子裡面都是白糯米。

    偶爾會包一些臘肉,或者紅豆在裡面,也有大粽子包小粽子,有的也會包硬幣在裡面。誰吃到,就表示他是幸運兒。

    這也算是一種有趣的節日吧。

    我們小時候好像都很喜歡過端午節。因為有粽子吃,最主要的是很享受制作粽子的那個過程。

    雖然吃不了多少,但是一家人在一起很開心。

  • 11 # 山村鄉音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華人民的傳統習俗,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端午艾蒿,它的莖葉都有揮發性芳香油,可驅蚊蠅,淨化空氣。端午插艾和菖蒲有一定的防病作用。

  • 12 # 文水老西兒

      五月初五,為端陽節,又稱端午節,山西民間夏季最為隆重的節日了,在這一天山西民間都會以很傳統的習俗來迎接這一天的到來。

      在端午節的前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傳統的粽子都會以軟大米,裡面間隔包上紅棗,外包蘆葦葉。包好後煮出來,浸到冷水中隨吃隨取,能儲存兩天不會壞。吃的時候,剝掉蘆葦葉蘸白糖吃。蘆葦葉的清香和紅棗的酸甜,不蘸白糖都十分美味了。

      另外,還有“端午到,插艾蒿”的習俗。在端午節頭一天,都會把庭院及周邊打掃得乾乾淨淨,在窗前及門口插上新鮮的艾蒿。相傳,艾浩草具有驅蟲防止瘟疫及辟邪的作用。

      如果家裡有小孩的話,家長都會提前用碎布縫製一個香囊,裡面裝上雄黃、蒼朮、香需等中藥材及香料,佩戴在孩子身上,具有驅病辟邪的功效

  • 13 # 梅之韻

    端午節快到了,我們這裡的人們可忙啦,去集市買蘆葦葉,江米,大紅棗,準備包棕子。家裡有孩童的,家長為他們縫製小黃老虎把七彩布剪成小園片然後再用七彩線和小老虎串起來,待到五月初一這一天孩子們把小老虎背在肩膀上,有的家長還要給孩子做一件帶有五毒的小汗杉或是小肚兜穿在身上。五毒包括“蠍子,蜈蚣,壁虎,蛤蟆,蛇”每家每戶的大門掛上兩隻紅葫蘆諧音“福祿”還要插上艾蒿諧音“愛,好”。說到這裡也許有人會問這例是那來的呢?

    還在我小的時候就聽老人們講,這些例是由燕王掃北留下的。

    有人對燕王說北方人良心都壞了,你是一位明君,壞了良心的北方人不會擁戴你做皇帝的。於是燕王決心把北方人趕盡殺絕。

    這一日天上下著小雨,燕王率部一路殺來,遠遠望見一婦人在泥濘的路中背上背一五六歲的孩童,手牽一更小的一孩子艱難走著。燕王心想這人背大孩領小孩心是壞了,我一定讓她死個明白。示意手下先別動手。於是上前質問:你為何背大孩領小孩,你是什麼想法?!婦人說,官爺您別嚇到孩子,我說,我背的這個孩子不是我的孩子,他沒有親媽。手領的這個是我生的。燕王聽後很是感動心想這樣的好人應該放過。於是燕王把一隻黃色的玉虎摘下給小孩掛在了肩上。對婦人說,回家吧告訴村裡和你一樣有愛心的人在自家的大門口插上艾蒿,掛上葫蘆災難就不會降臨了。

    燕王給部下定了戒律,凡大門掛葫蘆插艾蒿的人家不許殺戮。這一日就是農曆五月初五。

  • 14 # 快樂春天15

    謝謝邀請。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由來己久的傳統節日,傳說是為了紀念古代的屈原。在我們北方,端午節的習俗,從五月初一就開始有賣桃樹枝和艾蒿和人工編織的粽子等等,五月初五這天早上太陽還沒出來之前就在門口兩邊插上艾蒿和桃樹枝,吃粽子和吃煮雞蛋和鹹鴨蛋,吃餃子,在我們當地現在就有包粽子的了,總之,在我們家鄉是很重視端午節這個傳統文化節日的。

  • 15 # CC範兒

    大家好,我是山西沁縣人,說起沁縣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沁州黃吧,但我今天要說的是我們的水文化,沁縣是華北地區水資源較為豐富的縣,這也是在端午節期間沁縣多年舉辦龍舟賽的先天條件,今年(2018)是沁縣舉辦第十屆端午民俗文化節暨山西省第六屆龍舟公開賽,還有每個鄉鎮的特色美食、鄉村旅遊、集會、民間手工藝品展覽、釣魚大賽、有機農產品展銷等一系列精彩的活動。北方水城 美麗沁州期待您的到來。

  • 16 # 憶往昔嘆今朝

    我們老家雖然有端午節,但端午節這天,我們與平常一樣。我們過的是端午節推遲十天,我們過的是十五,也不叫過端午,叫“過月半”。這天,兒子要拿禮物去看望父母,出嫁的女兒要回孃家。粽子與鴨子是這個節日裡的固定禮物。至於為什麼是“過月半”有一個古老的傳說,小時候記得這個傳說,現在忘記了。

  • 17 # 老三偏

    與全國各地一樣,凌晨在太陽未升起時候,去野外採摘艾蒿到家後插在門上及窗戶上,寓意安康。飲食上基本上是粽子.鵝蛋.鴨蛋.雞蛋為輔食,本地的有關部門會組織相關活動,草原遊.森林遊等專案,最受歡迎的就是森林遊了,即登山又玩水,即能釆種各種野菜,又能健強體魄,何樂而不為。回來後將野菜分門別類,有可做餡食的,有做丸子的,也有生吃蘸醬的,都會做成消夏避暑的食物。草原遊更顯的剛烈,駿馬馳騁,如果玩累了在綠色大草原來個葛優躺,那真是太愜意了,耳邊流淌著呼麥的音樂,心曠神怡大自然的景色盡收眼底,我們這地區端午節過的實實在在。

  • 18 # JC吳

    端午節,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文化節日之一,在大埔客家過端午節,在當天會在門前掛艾草,會包粽子,有鹹淡兩種,其中一種淡的灰水粽是我的最愛,它是由布驚葉燒成灰後泡水浸糯米制成的,它可以幫人清理腸胃,有清熱解暑,祛風除溼,止咳化痰,平喘理氣的功效。還有就是,鎮上還會舉行划龍舟比賽,十幾條龍舟在韓江河裡奮勇爭先,勇爭第一!全鎮的人一起觀看,為各自的隊伍加油助威,熱鬧非凡……

  • 19 # 閱讀與作文

    江蘇這邊過端午,我知道的有五大習俗:1.吃粽子和煮雞蛋

    端午節人們有的自家包粽子,下鍋一起煮的還有一盤新鮮的草雞蛋。新出鍋的粽子,糯米飄香,伴隨著蘆葦葉清幽的醇香,吃到夾心餡兒或者是甜棗,那個美味是端午特有的佳話。也有人看到商機,搶先上市銷售蘆葦葉或者成品粽子和雞蛋的。因為端午是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的,所以,品味文化的意味更要緊。

    2.划船賽龍舟等集體遊藝活動

    古老而傳統文化節日在今天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成為全民體育運動的新型助推器。很好滴培育了參與者的團隊意識和集體主義觀念,觀眾為之吶喊加油助威,展現出空前的熱情和良好的團結協作精神。看到這樣的場面,誰能不為之動容?

    3.門庭插艾葉

    這種香艾草據說能夠辟邪,這是古代人們為紀念屈原,而表達的良好祝願,希望好人能逢凶化吉的善意表達。屈原被誣陷,赴身汨羅江,以清白示後人。高尚的品格為後人世代景仰,大家都祝願好人有好報。表明華人自古人心思善。

    4.喝雄黃酒

    端午節這一天中午,家長們會在吃飯前,啜一口雄黃酒,孩子們不喝酒,就給他們的肚臍眼裡塗抹上一滴泡過雄黃的酒液。這是因為是端午節過後天氣漸漸炎熱了,孩子們很可能會下水游泳。據說這樣可以避免孩子接觸生冷或者游泳後肚子疼。

    5.孩子們系花絨

    孩子們在過端午節的時候,家長會買些花絨線,給孩子們系在手腕和腳腕處,圖個吉慶。這種花絨線是纏繞在一種方柱型的框體上叫喊著賣的。買的時候,讓成年男子手理絨線由胸前向身後擴充套件,叫“一庹”,一般就是按“庹”來賣的。

  • 20 # 傲寒梅666

    端午節,紀念屈原,家家包粽子,染紅蛋,煮茶蛋,灑雄黃酒,掛艾葉,喝媽媽做的米酒,掛香包,碰鵝蛋,酒宴,紅燒鵝,肉,魚,招待家人!小孩戴絨紅艾虎,擦雄黃酒於耳外,手,腳,避、蚊蟲、!送節,除粽,蛋,鵝,之外。如老人還要送絲綢衣一套,或香雲紗衣一套,鵝毛扇一把!喝了酒去江邊看劃龍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wirdpress的加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