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4幀的藝術
-
2 # 南憶先森
我認為手機會代替電腦
1.手機的效能現在日益強大起來、如蘋果的iPad pro的某些效能都比一般的電腦強大了,所以、堅信在不遠的將來電腦會被手機代替。
2.手機的尺寸在不斷的增大、但是電腦的尺寸在不斷的減小,因此電腦會被不斷的融合。
現代科技都是先由簡入繁、再由繁入簡。最終的趨勢就有可能真的像科幻大片中一樣、所有的物品都只需要一個揹包、一個盒子就能裝下所有,
-
3 # 蜻蜓音樂
個人覺得兩者都不會被取代,因為是不同用途的產品,只會功能上互相模糊,但總會有分別,如手機再強大也不會取代照相機一樣,它也不會取代電腦,無論手提電腦多便宜多強大,也不會取代臺式電腦,這些都是同樣道理。
移動的東西講求便攜,便攜的東西無法做得很大,但有時我們又需要很大,這些是互相制約的,正如有了小號或大號螺絲刀,不能就可以放棄大號或小號的螺絲刀,它們有不同的應用領域。
就拿iPhone舉例說明一下吧, iPhone儘管功能強大,幾乎可以當筆記本來使用,但就一個行動電話來說,它並沒那麼稱職,正如朋友所說,它體積略大不便攜帶,功能太多打電話反而沒那麼方便。至於其他的實用功能,它真的能代替一個相機或者一臺電腦嗎?
因此,英國有公司真的推出了一款只能打電話的手機,沒有拍照、聽歌等複雜的功能,甚至連簡訊也不能發,真正拋棄了一切除了打電話以外的功能。這款手機名為約翰手機(John’sPhone)。它功能簡單,外觀同樣簡單,機身正面只有很大的按鍵,看起來有些像計算器,也像是一個可愛玩具。其設計師荷蘭廣告代理商JohnDoe認為,這款手機會受到“科技盲”和小孩子的喜愛。在很多人關心的手機電池使用事件上,這款只能打電話的手機能堅持3周長的時間。比較難搞的是,雖然這款手機也“內建”通訊錄,但這是一個真正的通訊錄,因為你需要用筆將聯絡人記錄在這個通訊錄上。設計師說:有時候當選擇太多時,我們希望迴歸簡單,這就是一個實用而簡單的小工具。適合外出、運動、旅行時,可以和最親密的親人和朋友聯絡。這款手機還有一個別名———反iPhone。
事實上,對於這款約翰手機,很少人提它的本名,別名“反iPhone”更加響亮。它的走紅和被報道也正是因為它的這個別名。在手機市場、手機新聞版被iPhone以巨大優勢佔據後,“反iPhone”以對立者身份出現,表示市場上也是有種需要:不是非趕iPhone時髦的。然而問題又來了,如果真的那麼不待見iPhone,就乾脆不要提它了。叫它約翰手機,肯定不會有那麼多人關注,冠以“反iPhone”的名號,才會引發更多人看個究竟———原來如此!
再看看市場上別的手機,情形也有點類似,一些高階手機在營銷時紛紛打出“挑戰iPhone”、“媲美iPhone”等旗號,同樣也是想和熱門的iPhone沾點光,吸引大眾注意。聯想更是直接,樂Phone不但名字很iPhone,外形上也有幾分相似iPhone。不得不感慨:其實並不是iPhone有那麼強大,而是我們內心太弱小和浮躁,趕時髦、不甘人後的想法,反而推動了它
-
4 # just_仰望星空
作為一個深度遊戲玩家,我覺得不會,至少現在的移動端遊戲讓我感到越來越低端,讓人提不起興趣,作為一個工作需要和電腦打交道的人,我也覺得不會,手機可以偶爾回郵件,但絕不可能寫文件,建模模擬更是別想。在我看來,手機目前最大的優勢就是便攜,你可以隨時隨地使用,功能可以滿足大部分人的一般使用,但是在某些方面就無能為力了,未來相當一段時間沒有取代的可能。
-
5 # 數之碼
感覺再過幾年或者十年左右,手機有可能會取代電腦!因為現在的手機功能太強大了,加上現在的手機競爭市場太激烈,所以為了搶佔市場,很多手機品牌商都卯足了勁似的開發手機功能。當然了手機會不會取代電腦,完全是市場導向,如果我們消費者都希望出門不帶電腦,直接用手機就能取代電腦,那麼市場驅動下,手機功能會傾向於向電腦靠齊,所以手機完全有可能會取代電腦。
當然了說手機會取代電腦,說肯定不行,還需要用例項來證明。所以這裡我就舉一下我身邊的例子吧。
手機可同時連線有線滑鼠、鍵盤
電腦可以同時連線滑鼠和鍵盤,其實手機也可以。不過目前的技術,手機需要依靠配件來完成,而且手機也需要具有OTG功能才能實現,同時還需要一個USB擴充套件塢來實現。比如我用的就是綠聯的USB分線器(擴充套件塢)。
1、把滑鼠和鍵盤的USB線分別插在擴充套件塢的介面上;
2、將擴充套件塢上的安卓介面連線到手機上即可完成,下圖為滑鼠、鍵盤、擴充套件塢、手機全部連線完成的展示圖!
連線完成後,手機就可以直接使用滑鼠和鍵盤來打字聊天了,反應絲毫不比手機差。
手機可以直接讀SD卡
電腦可以讀取相機的SD卡,其實手機也可以實現,如下圖,就是利用讀卡器在手機上讀取照片,讀卡器線頭設計是手機介面,如安卓usb介面,當然也有type-c介面。
手機能投影
說到投影並不是筆記本、電腦的專屬功能,現在市面上很多手機都具有投影功能,比如蘋果AirPlay,努比亞等手機。
當然對於市面上的老舊智慧手機其實也可以實現投影功能,不過就是一個手機HDMI/VGA轉換器的距離。
手機給手機充電
電腦可以給手機充電,其實手機也可以給手機充電,比如我就親測過小米手機給蘋果充電。而實現這個功能我們不過就一根OTG資料線的距離。
當然了,我還親測過手機可以同時連線有線滑鼠和鍵盤,順帶再讀取隨身碟和SD卡的實驗,親測手機確實能同時完成這些功能。所以看到這裡,其實對於手機能否取代電腦的問題,其實我覺得手機未來完全有實力取代電腦。
隨著現在智慧手機功能越來越強大,以及移動網際網路的不斷普及,以前有很多工作必須要靠電腦完成的,現在用手機也能夠進行,特別是對於一般家庭應用,上網,看影片,都可以用手機來進行。家用電腦開機率也越來越低,有不少老年人甚至只用手機上網。會不會有某一天,我們不再需要電腦?
回覆列表
我認為電腦的功能會被分離,手機會取代電腦的內容消費功能。電腦內容消費相關的功能會和手機,平板,電視等不同尺寸的螢幕相互融合,而不是簡單取代,形成一種混合的在全民聯網的時代難以用單一名稱來描述的器材;其內容生產相關的功能則會結合各行各業自身特點和具體使用者的使用需求來差異化,特異化形成各種具有一定專業性和使用門檻的器材。時間上,電腦內容消費功能的分離與融合在現在已初見端倪,個人覺得5到10年就能夠普及。而內容生產功能的特異化傾向在短時間內並不會明顯,甚至會淹沒在“多屏合一”的大潮中不被資本市場重視。形態上短期可參考Motorola Atrix 4G和華碩PadFone,遠期可參考劉慈欣在三體中的相關世界設定。但是,如果電池技術的瓶頸在近段時間內發生突破,且眼球投影技術在醫學上被證明對人體無害的話,Google Project Glass有可能會像曾經的iPhone一代一樣提前引爆這場革命.到那時,會不會出現一種全新的,讓我們始料未及的互動形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