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蜂景寫字
-
2 # 王亮硬筆書法
對於硬筆書法,有人說一個字只要結構掌握好,就算成功了七八層,可見結構對於硬筆書法的重要性。
但對於剛開始練習硬筆書法的人來說,可能理解不了結構的具體含義,基本都是從筆畫開始練習的。包括我自己也是,我就是從筆畫開始練習的,直到現在都沒正經練過結構,無非就是在側重練筆畫的時候注意一下結構就完事了。也沒正經練習過筆畫,直接照帖臨習整個字,但在臨帖的過程中,每一筆每一劃都認真對待,筆畫也就是相當於在臨整個字的時候練習了,現在感覺還可以,唯獨捺還寫不好。
自己在練字的過程中才慢慢領悟到字的結構是怎麼回事,放到剛開始的時候對自己來說那就是個抽象的概念。所以說我認為對剛開始練硬筆書法的青少年來說,還是練習筆畫比較重要。
-
3 # 雲澧閣
第一:對於初學者來說,結構是更為重要的,也是更能見成效的,那麼什麼是結構問題呢,獨體字的高矮胖瘦,合體字的彼此搭配都是結構問題,我舉個例子,“王”字有三橫,中間橫劃較上下兩橫短,假如你把中間橫劃寫長了,試想一下這個字的結構。再舉個例子,“劉”字右邊立刀要比左邊的結構高,也要長,且距離要適中,假如你把立刀寫得短了,整個字就像沒了依附感,因此結構的把握非常重要。
第二,再來談一下筆劃問題,其實我們在學習硬筆書法時,都是從筆劃開始的,並且需要告訴大家,筆劃要不斷聯絡,長期堅持練習,所以筆劃是非常吃功力的,這就是為什麼有的書法家很大的年紀了,也要不斷練習筆劃的原因了,比如啟功先生。既然是吃功力的,那麼必然要在日常筆劃書寫聯絡中不斷磨合,不斷拿捏,不斷調整,保持熟練感,所以筆劃要寫出勁道感是不容易的,也是急不來的,初學時只要掌握一個筆劃的運筆方式就可以了,感覺要慢慢練習。
最後,還是對比來說一下,結構錯了甚至會讓整個字錯誤,比如在考試中你把一個字寫得結構鬆散,被老師看成了兩個字,想必這是非常常見的,而某一個筆劃寫得不是太勁道並不會影響整體的認讀,所以我們還是要找準方向。總之,初學之時就要認清一個字的結構,而筆劃,是需要你每天練習的。
再次感謝。
-
4 # 西廨七叔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不管是成年人還是青少年,也不論是硬筆書法還是毛筆書法,筆畫(在這裡我理解為用筆而不是點畫形狀,如果題主指的是偏旁、部首的拆開練習,我在最後會解釋)和結構其實是分不開的。在不同的練習階段,練習者的側重點有所不同,比如,初學者,在練習用筆的時候(只要寫字,就在用筆,而不是刻意去追求控筆能力)應側重於結字,先寫出樣子,在提高品質。而進入中級階段(能相對正確和熟練地處理一般的單字結構)後,側重用筆,提升線質和豐富線形。
如果題主在體重的筆畫是指偏旁部首的拆開練習,這其實是用筆的練習。透過對筆墨的練習,學習不同筆畫的用筆方法。比如,我們常說的“永字八法”。
-
5 # 書法海悠閣
我覺得,青少年初練硬筆書法,練筆畫和練結構都重要。練筆畫屬於筆法的範疇,筆法和結構二者是有機相融的,缺一不可。只有兩個要素都做好了,才能寫好字。
其實,您所說的“筆畫",自古以來在書論中稱之為“點畫”。一個點畫既是這一筆起筆行筆和收筆的組合 之整體,又是它所在的字的整個結構之區域性,所以它們是有機相融的,不能把他們割裂開來看。
傳為王羲之所撰《筆勢論》中就有:“倘一點失所,若美人之病一目,一畫失節,如壯士之折一肱。”由此可見,點畫是美人的眼睛,眼睛不好看也就稱不上美人了;點畫是壯士的胳膊,折了一個胳膊也就不能稱為壯士了。
練習硬筆書法的話,我建議一個一個筆畫過關,而且主張在筆畫少的典型的字裡練筆畫。比如練橫,需要練短橫、中橫、長橫,那麼就可以練一、二、三,像“三”這個字,雖然簡單到只有三筆,卻可以把短橫、中橫、長橫都練到,而且從規範字的角度來說要“橫筆等距”,練的時候注意到這點,不是結構也練到了嗎?
再比如練豎,可以在上、土、士等這樣的字裡練,練這些字的同時,不但練到了橫筆等距,而且練到了左右對稱;懸針豎可以在十、幹、千等字裡練;小的彎頭豎可以在口、曰、田等這些字裡練習,而且在這幾個字裡還能練習橫折的寫法。
再例如練撇捺,可以集中練習人、入、大等字,練這些字的時候你就會知道,撇和捺需要左右配合,使你所寫的字左右等重平衡。就像我們人,可以走,可以跑,可以做各種動作而不會摔倒,就是因為我們能掌握重心。
可以先練筆畫少的獨體字,獨體字能寫得均勻、疏密得當、筆畫搭配得好、重心掌握好了,再寫合體字就容易多了。我看有一些初學者練字一個筆畫、一個字會練很多很多遍,一下子練好多頁,其實大部分是在重複錯誤,而且容易產生審美疲勞,可以說越勤奮越糟糕,只能是南轅北轍、背道而馳,因此我覺得這個方法不可取。最好是在方法正確的情況下,適度練習,每個字寫兩行左右。
書法書法,重要的是要掌握書寫漢字的法則,方法對了的情況下,可以事半功倍。不要說漢字的總量近十萬,就是常用的3000多字,有些書友也未必都練到。但是如果把法則掌握了,沒寫過的字也會知道怎麼寫,這樣才達到了練字的目的。
綜上所述,練筆畫和練結構同等重要,二者始終是分不開的,不能割裂開來練。筆畫沒寫好,結構會好嗎?結構好的話筆畫也不錯的。
-
6 # 壹庸方室
我是壹庸,途徑貴貼,榮幸來答,不到見諒。
對於青少年而言,學好硬筆字還是非常關鍵的,當然,完全按照硬筆書法的標準來學習還是比較有難度的。這就需要針對性的學習,總體而言,硬筆書法的學習,漢字結構是最為重要的,所以我們應當先學漢字結構。
結構寫好了,漢字寫的不會太差,要是結構沒有寫好,硬筆字肯定寫不好看,所以,我們需要先從結構入手學習,對於青少年而言,主要要向著規範漢字的書寫方向發展,結構中的一些變化就是其次了。
對於漢字結構的學習,也需要掌握結字的原理和技巧,不能死記硬背,每一種型別的漢字都有一定的規矩可循,不掌握規矩,很難做好。同時需要學習好原理性的東西,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在硬筆書法的學習中,我們一定要掌握,書法的學習同樣是技術的學習,但是書法的表達則是藝術的表達,在學習中不能混淆視聽,無論是學習書法的筆法,字法還是章法,都要抓住技術的環節,只要是全面的掌握了技術,一切問題都會解決,照貓畫虎的學習方法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科學的。
-
7 # 暨陽狂生
結構優先。對於兒童,培養漢字審美是最重要的,知道什麼樣的字是好看的,漢字要遵循什麼樣的布白,對稱規律。甚至不需要頓筆,先把結構搭起來。等控筆上去了,按照自己的審美性格再在結構上裝修。
-
8 # zhangguoan張國安
根據筆者多年的習文練字與教學方面的經驗,當然是首先要掌握硬筆書法的基本筆畫。因為我們無論做什麼事,均應分清主次,抓住了事物的主要問題(與矛盾)並加以解決,其他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
這對初學書法的青少年而言,道理是一樣的。硬筆書法的基本筆畫,是每個漢字的主要構件,由這些“構件”(基本筆畫)合理搭配,就組成了一個個規範,美觀的漢字。而漢字的結構,基本上大同小異,而如果沒有掌握每一基本筆畫的輕重、提按、緩急、粗細等基本筆法,那麼,組成漢字結構的效果卻大不相同。
因此,掌握好硬筆書法每個字的基本筆畫,是學好硬筆書法的前提,切莫主次不分……
附筆者數幅硬筆書法習作,供初學硬筆書法愛好者參考:
-
9 # 抱庸詩書
綜合考量,我認為結構更重要。
從地位作用上,字的結構更重要。硬筆書法筆法簡潔,也不存在墨法,因此與線條藝術更為近似。相對而言,點畫是細節問題,主要是使轉硬筆的技巧,可以在後天大量的書寫實踐中磨練養成。而結構是硬筆字的大頭,就像房屋的鋼筋骨架,結構練好了,結體就不會差,胚子是正的,便於深加工,硬筆字也就成功了一半。
從技巧難度上,結構易點畫難。結構是點畫空間佔位,像堆搭積木,重點是掌握重心莊穩與平衡協調,少兒易識易練。而點畫中的筆法十分複雜,抹、轉、切、截、頓、勾、挑,都是手技熟練度的問題,你不容易教,孩子也不容易懂,按照循序漸進的規律,完全可以放一放。
從硬筆書法養成規律上,結構理應先於筆畫。就像雕塑或素描一個道理,先主後次,先全域性再細節,骨骼長開了,其他都好辦。很多孩子寫漢字,結構還不方正,就想著頓筆、連筆,這其是實舍不逐末,並不符合書法習學的一般規律。
抱庸淺談。
-
10 # 老陳聊書法
筆畫與結構的關係有兩個層次,一個是結構是由筆畫構成,二一個是同樣的筆畫可以塑造不同的結構。
第一層意思好理解,那第二層意思是說筆畫規範與否以及筆畫在結構中的位置和比例的不同是會形成不同的結構形態的。所以說,一個字的書寫,首先筆畫要規範,其次擺放位置和相互比例也要到位,這樣一個字才能好看。
可以說一個字是由規範的筆畫遵循一定的結構規則來完成的,如此一來,筆畫與結構的關係就是遞進關係了,所以結論就是,不可偏重,統統地重要!
-
11 # 無為大聖o
當然是間架結構重要,硬筆書法只要把字寫的四平八穩就很好看了。
只要堅持多寫多練習很快就能成功。
-
12 # 中和之水
我認為小學生學書法應該分級進行,因齡施教。青少年的年齡不同,接受能力也很不同,在對他們時行書法傳授的過程中,要按照年齡不同,心理特點,學書規律來對他們進行教育。
一至二年級的孩子們年齡小,讓學生們知道書法的一些基本知識,如學習筆畫名稱,
漢字的基本筆劃即點、橫、豎、撇、捺、挑、折、勾。還有橫折,橫折鉤,橫折彎鉤,橫鉤豎鉤,豎折,豎折彎鉤等等。再有就是要讓孩子們知道這些筆畫的另一種稱乎,如橫叫勒,點為側,豎為弩等。這些古代稱謂,是象形寫意的。它說明了這種筆畫在自然界的種種景象。把這些筆畫向孩子們講清楚,就能讓他們懂得,學習書法,在寫筆畫上,要聯絡到日常生活中的景象,做到了多方結合。如點畫裡面又分左點、右點、長點,豎點等,橫畫也分短橫、長橫、尖頭橫等等。其他筆畫也都有各種變異的寫法。在練寫基本筆畫時,要分類去練。如練寫“丶”時,要把丶、丿、丶、丨等分別練好,然後後再寫“連貫”,進行組合。一般的規律:練楷書先練基本筆畫;再練筆畫順序;三練偏旁部首。然後再講字的結構規律。一個字好比一座樓房,基本筆畫練好,等於把基本材料準備好了,透過練好偏旁部首,就可以構築樓房的整體結構了。這也是總裝的過程了。在結體上,要按照前人總結的寫字的規律,講明結體的道理。三至六年級的學生學寫毛筆字時,就要開始教授寫字姿勢和握筆方法,然後再教學生們把字寫得正確、端正、美觀。養成一種好的執筆和寫字姿態是十分重要的。開始如果養成了不良的書寫習慣,是很難改正的,所以,開始就打牢好的書法根基,就要嚴格的要求,認真糾正孩子們的錯誤。過了一段時間,養成了習慣就成自然了。
青少年時期,先學筆畫後練結體是十分必要的。這是較為科學的學習順序。線條和結體雖然是兩個不同的學書部分,但還是有十分密切的記憶體聯絡。它的遞接關係也很重要。
-
13 # 翰墨今香
對於青少年來說,初學硬筆書法當然是結構重要
青少年學習硬筆書法一定要先學結構,這是從實際應用出發需要的。
青少年大部分還在學校學習,學習任務比較重,作業量比較大,本來練字的時間就比較少。而對於學生來說,能把字寫好對學習是很有幫助的。特別是在中考、高考的時候,整齊、端莊的書寫一定會得到閱卷老師給的卷面分。
特別是高考的時候,特別是語文作文的閱卷,一個老師閱卷的時間也就半分鐘左右,如果你的字太差了,老師根本不可能靜下心來細細地辨認你的字和文章。如果你寫的字很端正、整齊,一定會讓閱卷老師心情愉悅,多給幾分的卷面分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因此,寫好字對於還在在校學習的青少年來說,一定要重視起來。
一般我們的練字順序都是先練基本筆畫,再學習漢字的間架結構。但這種方法還是從毛筆字傳過來的,毛筆因為軟,一般人很難掌控,因此剛練毛筆字的時候,最好從最簡單、容易上手的基本筆畫開始練習。
但是硬筆不一樣,青少年都已經寫了好多年的字了,硬筆也很容易掌控,這個時候應該先從漢字間架結構入手開始學起。因為從結字練起的話,能夠比較快地改善書寫狀況,老師、家長也能看到這種變化,就會帶來鼓勵和讚美,這樣學生就更願意好好練字了。
如果從基本筆畫入手練起的話,現在很多的硬筆書法課程都是以硬筆模仿毛筆效果的筆畫訓練,這種練習對青少年日常的學習幫助不大,可能練了好久,在日常書寫的時候,改變的還不是很明顯,慢慢的自己也沒興趣練下去了。
我的孩子今年上小學三年級,我就是在二年級下學期才開始教了她硬筆書法,其實也算不上教了,只是在寫作業的時候,每次告訴她需要哪裡改變一點點,主要都是結構方面的問題。就是這樣,也沒幾次,她的字就在全班都屬於寫字好的了。學校經常搞一些寫字比賽,每次都是拿一等獎回來。從這周開始,我是準備開始教她具體的一些偏旁部首的寫法了,而關於筆畫的訓練,我是準備放在最後再教。
-
14 # 雨夜構想
對與青少年來說或者說不只是青少年,我們所有的人都應該學些硬筆書法。至少要寫的一手好字。才能讓人賞心悅目。我們現在書寫主要是硬筆,應用非常廣泛,所以把字寫好不僅是對自己負責任,也是對觀看的人的一種莫大尊重。當你的字上升到書法的程度時,你就會感到成就感。這是對你長時間練習最好回報。但是要上升到書法的的程度,可不是那麼容易的,那就要經過千錘百煉和不俗的天賦。歷史上那個書法大家不是歷經數十年的不斷學習和磨鍊才被大家所知啊!
要說怎麼學習吧,筆畫和結構同樣重要。要按照一定順序學習,首先就是筆畫。然後才是結構。也可以說在學習筆畫的同時掌握結構。學習筆畫就要有耐心,一點一點的來,彆著急,一定要有耐心,記住心急吃不到熱豆腐。
練習筆畫就像一個孩子學習走路。只有走的穩當了。才可以跑。一定要一筆一劃,千萬彆著急。一天可以練習3到5個筆畫。把這幾個筆畫結合到實際的文字中去。研究他在這個字中的結構。其實漢字結構是有口訣的。這幅圖就可以概括了
-
15 # 行書一點通
總體上,硬筆字結構重要!結構重要!結構重要!
這是我個人的觀點,也是向一些書法家交流學習的結果,給出的結論是一樣的:
硬筆字,結構重於筆畫,如果是青少年學規範字,考慮到應用於書寫的現實意義,更是如此。
通俗的講,硬筆楷書:只要結構搭配合理,筆畫的提摁頓筆即便不明顯,字往往也能寫得漂亮。筆畫的提頓可以弱化,但是,筆畫要保持最基本的乾淨。
矛盾有輕重之分,不能是非此即彼的極端化,我們講,硬筆的結構要重於筆畫,並不是說筆畫如同麻花,字也好看。反之,追求筆畫的極致,強調提摁與頓筆,精細的筆畫,寫字速度過於緩慢。倘若結構不過關,漂亮的筆畫,也很組合出來漂亮的字。
所以,筆畫過多的提摁與頓筆,從“寫字”的意義上來看,對青少年也有不利的一面。
硬筆行書:硬筆行書的書寫速度,與筆畫線條質量關係很大。
行書,有一個最優的速度,也就是自然書寫。這個最優速度下的線條,能更好的表達行書的自然流暢、輕重緩急。
如果行書行筆過慢,行書的線條反而容易呆滯,氣脈不暢。
如果行筆過快,也不太好,筆畫線條質量很難保證。畢竟,行書相對於草書而言,是有良好的辨識度的,很多行書結構沒有異化、沒有草化,只是楷書式的快寫,少了頓筆,多了圓筆而已,並不適合過快書寫。
綜上,青少年學硬筆書法時,結構與筆畫都重要,但迴歸到“寫字”上,必然是:結構重於筆畫! -
16 # 翰墨書道
青少年初學書法要儘可能由易到繁難堅持少而精的原則,否則可能會失去學習的興趣。
青少年學書法主要是培養對書法的興趣,如果一入手就讓其望之生畏,或不知所云,可能會適得其反。
這個“易”的關鍵是要循序漸進,聚沙成塔式的學習,一般都是從點畫開始學起,不過就單純學習硬筆書法來說,建議以點畫為主,結構為輔。如果天天臨摹練習點畫,難免會有些單調枯燥,反而會失去學習興趣。結構學起,更容易產生成就感,培養興趣。比如不妨選幾個具有代表性的獨體字,進行反覆的描紅和臨摹練習。在結合基礎技法的灌輸,逐步由淺入深的進行學習。
實際上無論是從永字八法學起亦或從獨體字的結構學起 ,關鍵在於指導老師的教授指導,要善於培養青少年對書法的學習興趣。
儘可能用生動形象的青少年比較熟悉容易理解的內容去引導他們去學學習和教授書法的基礎知識。
無論從點畫亦或結構學起,都要予以進行淺顯易懂的理論指導和示範,包括描紅同樣需要不斷的結合練習實踐來灌輸書法基礎知識和培養興趣。切忌拔苗助長。
-
17 #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我認為,筆畫、結構都重要,兩者是零件與成品的關係,哪個都不能輕視也不要偏廢。
針對這個問題,我在從事寫字教學過程中,曾經專門做過對比實驗,同班同學,用同樣的時間與方法練習某一個楷書帖,其中一位同學直接臨帖(當時同學執意非要這麼做),另一個位同學則按照正常的訓練程式進行,起跑線是一樣的,而切入點(從哪入手)不同,結果,練了不到十次課的時候,兩個同學的書寫效果和進度明顯的拉開了距離。
直接臨帖的同學,被甩在了後面,進展緩慢不說,非但效果不好,還越寫越沒有興趣了。相反,那位依法練習的同學,卻效果好,進展快,興趣高……所以說,練書法學寫字,只有講求科學訓練,方能達到熟中生巧。
作為一名專業從事教學的老師,或者是喜歡探討教學的愛好者,一定要認識到: 書法實驗非常重要。
無論什麼技法問題,如果自己沒有專門的研究過,或者說不親身體驗,對它就是陌生的。對自己沒有涉足的領域,並且尚不熟知的時候,輕易不要裝懂耍小聰明,更不能妄下斷語,尤其是對於別人的學術性理論與說法,別不加思索急於否定,先按人家講的試著去做一下,然後再談體會,千萬不要憑空想象信口開河。
關於硬筆書寫技藝訓練問題,我始終堅持這樣的方法論:
第一,先實用,後藝術。硬筆書法,分實用類、藝術類兩個體系,書寫技藝方法有所不同,適用範圍有區別,技法訓練套路不一樣。 實用類硬筆字,是指人們在日常工作和學習當中,普遍應用的字型。一般限於楷書、行楷、行書。書寫用具是鉛筆、中性筆、鋼筆。多用於寫作業、抄文搞、填表格、寫單據等。這種字,筆法動作非常簡單,沒有刻意頓筆之類,筆畫與線條自然流暢,字型姿態靈動瀟灑。尤其是書寫速度快,追求自然美。如圖: △圖為本文作者書寫的教學示範稿
藝術類硬筆字,是完全模仿毛筆字稜角分明特點的寫法,其筆法、字形上附加一些刻意做作的動作,為的是追求所謂的藝術美。這種字,書寫速度慢,好看不好練,只能展覽比賽,或者自娛自樂,平時辦公作業用不上。如圖:△此圖是龐中華的鋼筆字帖(源自網路)
第二,先執法,後筆法。正確的執筆姿勢是寫得好、寫得快的前提條件。若是執筆法不正確,會使運筆技法受到嚴重的限制,導致指法不能正常的科學發力,直接影響筆法動作有效施展,達不到書寫技法所要求的指頭靈活,揮灑自如,造成筆畫生硬,線條發滯,字型呆板。
以往常見很多人,專門去書法班裡學習書寫硬筆字,或者買字帖在家裡自學,最終都沒有練成,尤其是中小學生,平時寫作業的時候,字型依然如故。究其原因,寫不好字的病根是: 執筆法嚴重錯誤,運筆法不規範。如圖:△此圖源自網上
所以,要想寫一手即好看又實用的硬筆字,必須要正規的、系統的訓練,首先要把錯誤的執筆姿勢矯正過來,使操作筆手法復歸正常狀態,然後,再透過畫寫線性圖符的方式,對指法、筆法動作進行專業化訓練。總之,執筆法、運筆法不正確,怎麼刻苦努力,練什麼字帖都沒有用。
正確的執筆姿勢這樣的。如圖:△圖為本文作者教學示意圖
第三,先筆畫,後結字。書寫技能訓練猶如製作一件產品,好比一項建設工程,總要先準備原材料和零部件,以一定的工藝流程進行加工、裝配,最終形成合格品。
由此看來,筆畫好比零件,結構是產成品。如果筆畫書寫方法與筆法動作很粗糙,不符合書法技術性要求,起、行、收過程不規範,形狀與神采肯定不精緻,不僅影響字形美觀,還會留下後遺症,不利於後續提高與發展。
提醒初學者,如果你相信科學,就不要聽那些自以為寫字很漂亮的人歪理邪說,凡是堅持“結構比筆畫重要,必須先練結構” 之類的論調,純粹是無稽之談,不懂裝懂胡說八道。△上兩圖均為本文作者教學示範
第四,先摹帖,後臨帖。實踐證明,科學臨摹是獲取範本法度的重要手段,具體操作有特定的小程式,需要一步一步的階梯式進行,決不能急於求成。
如果一起步入門就直接臨帖,而且只採用描寫法,或對臨法,都是不正確的。試想,單純照著字帖硬性模仿,相當於學素描中的畫靜物,加之沒有指法、筆法、筆畫、結字等前期專項基本功訓練過程,字帖中的技法要訣肯定讀不懂,根本不知道起止處和轉折的地方,都是用什麼動作完成提按、停駐、駛轉的,等於不懂書法技術原理,或者說一點精神準備都沒有的情況下匆匆的上錯車了……難度可想而知,結果必然事與願違。△上兩個圖為本文作者教學示範
傳統的臨帖方法有十餘種,其中,絕大部分主要針對毛筆書法訓練的特殊性所需產生的。單就硬筆書法訓練而言,一般情況下,採用單勾法、描紅法、對臨法,這三個方法就可以了。
我在多年教學實驗中,摸索出了一種更加快捷有效的新方法——潘氏分步摹臨法。它是將摹帖法、臨帖法兩大系列十餘種操作方法的技術精髓提練出來,合二為一,形成了即摹又臨,摹臨並舉,平行推進,一法多能的新模式。
採用此法可大大提高訓練質量和效率,彌補了過去那種描寫法記不住,對臨法寫不像的先天性缺憾。該方法與傳統的單一模式相比較,能提高功效十倍以上。如圖:△上圖為本文作者教學示範
第五,先定體,後應用。學習書法,臨摹字帖,主要的目的是什麼?這個問題有必先要弄清楚。選擇什麼樣的字帖作範本,一定要想到實際應用問題。
比如,中小學生,練字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應對大量的抄文稿、寫作業,只求寫得好、寫得快。那就選擇毛筆小楷字帖作範本,或者選用根據毛筆小楷字帖翻譯成簡化字那種硬筆字帖,以免學用脫節。如圖:△此圖為本人書寫的教學字帖
在此特別提醒一下,無論是實用類、藝術類,都必須按〈技法訓練操作規程〉一步一步的進行,千萬不能急於求成。
綜上所述,可以得出結論: 真正的書寫技法訓練,從筆畫起步為時已晚,直接臨帖更不對。必須要先學習書法原理小常識 ,瞭解寫字、書法的概念及其屬性特徵,以及科學有效的訓練方法等,即所謂意在筆先,胸有成竹,才能正式的進入訓練狀態。否則,很多技術性問題不知所措,遇到瓶頸無法破解,容易誤入歧途,深陷誤區不能自拔……
正規系統的訓練方法是這樣的。如圖:
如圖所示,顯然,這是一套完整的設計文案,從何起步一目瞭然。而且,各個步驟彼此之間是工序關係、因果關係,階梯式的運作形態,緊密相連,缺一不可。
書寫技法訓練過程,好比企業製造產品的工藝生產流水線,猶如地鐵公交線路。依此推理,筆畫、結構都屬於中途上車,只練字帖不練應用,等於中途下車……試想,不這樣練,怎麼能練成和用上?
密切關注書法與寫字教育發展動態,潛心專注書寫技藝方面的課題研究,努力推廣實用型硬筆書寫技法,做有良心的書法家 ——潘茂生•寄語 -
18 # 臨池管窺
因為家裡有位剛上小學的孩子,在教他寫字的過程中,有點心得體會來與大家分享。
幼兒園階段,抱著解放天性的思想,並沒有刻意地去規範對孩子寫字要求,任由他胡寫亂畫,而一旦進入了小學,對於愛好書法的我,則開始嘗試如何去指導孩子把字寫好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體驗,個人總結了幾個大的把握方向:耐心、嚴格、循序漸進。
耐心和嚴格大家都能理解,但進入到了實踐,相信還是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
孩子如一張白紙,要在這張白紙上畫出美麗的圖案,家長的言傳身教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由於幼童天性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於是大聲喝斥及懲罰便成了大人們的一貫手段,殊不知此時講一些古人學書的典故以及為什麼要這樣做則更能讓孩子的學習變被動為主動。
嚴格是讓孩子在書寫姿勢規範和習慣上要一絲不苟;耐心是讓孩子懂得為什麼要這樣做的意義。有時培養孩子的“優秀感”比培養他的刻苦精神更為重要。
教孩子寫字時我是反其道而行的,即先學章法,後習間架,再練筆畫。我常對孩子說寫字一定要整齊、乾淨……要培訓空間感,一開始不要在乎一招一式,而要在格式與排列上勻稱諧調,即便是單字寫得很醜,但整體要很和諧,這是其一。
第二學習間架。字的搭配也是練習空間感的方式,怎樣搭配一個字最好看?什麼情況下要左高右低或上下怎麼安排?正確筆順怎樣寫?主筆是什麼?怎樣做到平衡等。簡單舉例:我在教字過程中運用了“計白當黑”的方法,不論寫數字、拼音還是漢字,當你形容出筆畫與筆畫空隙要留出的幾何形狀時,往往比講“這筆要怎麼寫”來得更直觀也更能讓孩子快速地掌握筆畫的準確位置。
第三才到筆畫的練習。筆畫是要講究頓挫、輕重、節奏,向背……是要摳細節的,如果讓控筆能很弱孩子過早地接觸筆畫,只能事倍功半,讓孩子覺得寫字是項苦差事。因此筆畫的學習應放在四年級以後,孩子10歲左右再學習,這便是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
看過一些少兒比賽展示時寫的字與作業本上的字簡直天壤之別。這說明了少兒書法教育中運用能力是缺失的一環,是普及書法過程中的“短板”,也是家長應該補上的一課。個人認為讓孩童從書法教育中拓展到怎樣去“審美”比單純把字寫好更重要,畢竟我們不是要把人人都培養成“書法家”,而具備“審美”能力才是每一個人基本的素質要求。
回覆列表
這麼說吧,字好看與否,就像乍看一個人,粗略一打量,只要個子體型勻稱、五官沒有大的毛病,就不會很難看,到底是不是真好看呢,再仔細打量是否雙眼皮、是否高鼻樑,那是真帥啊,所以間架結構最重要,筆畫次之,但是兩者皆備為最好。先把骨架打好,再練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