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6
回覆列表
  • 1 # 兒科醫生鮑秀蘭

    驚跳反射是嬰兒反射的一種,這是一種全身動作。在嬰兒仰躺著的時候看得最清楚。突如其來的刺激,出現驚跳反射時,嬰兒的雙臂伸直,手指張開,背部伸展或彎曲,頭朝後仰,雙腿挺直,雙臂互抱。寶寶的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有驚跳和抖動是正常現象。

    哪些刺激會引起寶寶驚跳反射?

    聽覺刺激:最常見,多數是超乎尋常的噪聲。

    視覺刺激:也非常敏感,比如突然強光刺激或快速接近眼睛的刺激,都會引起眨眼反射和一系列防禦反應。

    觸覺刺激:由於人體觸覺感受器分佈全身,所以由觸覺刺激誘發的驚跳反射更為普遍,且往往不易被大人察覺。

    本體感覺:嬰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本體感覺只能引起無意識的混亂反射,如果你捆綁過緊或者肢體位置不對,都會引起異常反射,影響安睡。

    寶寶出現驚跳反射怎麼辦?

    1、如果寶寶在睡覺時經常出現驚跳反射,可以用棉布將寶寶包裹起來,使寶寶睡得更安穩。

    2、當寶寶出現驚跳反射時,可以透過摟抱安慰或讓寶寶俯臥在媽媽胸腹部來緩解。

    3、給寶寶服用維生素D,每天400單位,有利於神經系統穩定。母奶中缺乏維生素D,所以必須要另外補充。如果是配方奶餵養,可以計算進食配方奶量中維生素D的含量,如不足,應服用維生素D製劑補充。

    驚跳反射什麼時候消失?

    驚跳反射屬於新生兒期的暫時性反射。正常情況下,反射在生後3-4個月時自然消失。所以家長不必過於擔心。

    寶寶驚跳反射嚴重怎麼辦?

    如果小寶貝在新生兒期不出現這些反射,或在出生後3-4個月反射仍不消失,需要帶寶寶到醫院就診。

    早產兒,有腦損傷,或足月兒有窒息、高膽紅素血癥等造成腦損傷,在生後頭幾個月可表現夜間哭鬧,睡眠不安穩,經常伴有抖動或驚跳,這是腦損傷引起的激惹症狀,需要遵醫囑治療。

  • 2 # 月子寶盒

    六個月前的寶寶,容易有「莫洛反射」的反應, 因為寶寶的肌肉神經組織系統尚未發展成熟,所以很容易會因為一點點的外在刺激,像是光線、聲音,又或是自己的動作而嚇到自己!

    因此常常看到寶寶會睡到一半忽然大驚嚇!會睡得很不安穩…

    為了讓寶寶睡熟一點,不要驚嚇到,一般都會使用包巾將寶寶包緊緊的!讓寶寶被包覆著,有安全感~不過! 「莫洛反射」這個部分~~ 其實這是正常反應,不用刻意去壓抑或是阻止他也沒關係!

  • 3 # 六六家蓓趣

    驚跳反應是寶寶小時候的正常反應的,不需要過於的緊張的。用手輕輕按住他身體任何一個部位,就可以使他安靜。沒有裹包被的新生兒,只要扶住他的雙肩或抱在你的懷中,也可以使他安靜下來。新生兒驚跳一般不需要任何特殊處理。

  • 4 # 麥太優品

    1.投降式防驚跳睡袋

    個人認為,投降式睡袋要好過襁褓式。

    我的寶寶桃桃從出生起,就用投降式睡袋,很少有驚跳反應。我在巴黎生產住院時,這個睡袋經常被法國護士醫生誇獎,而且說我的寶寶很平和。

    ▲毫不誇張,從出生下一刻就在用

    投降式睡袋的優點:

    顧名思義,符合新生兒睡姿上緊下松設計,不影響髕骨發育面料輕薄,彈性特別大。保證寶貝觸控到邊界的同時,又可以正常伸展手腳,不會被過多束縛,影響寶寶運動發展穿脫快速。上下兩個拉鍊,可以全部脫掉,或者只脫下半部分,方便換紙尿褲

    ▲穿脫方便

    總之投降式睡袋設計更仿生科學。並且下面所替到的方法,都可以與其一起使用。

    2. 利用小方被巾,包裹寶寶(只適用於0—3月嬰兒)

    小被子或小方巾有兩種可用方法。

    •第一種方法:Swaddle襁褓式包裹

    雖然上面提到的投降式睡袋是首選。天冷時可以穿Body式包屁衣+絨睡衣+投降式睡袋。特別冷就需要用小方被子,包襁褓更好保溫。

    襁褓式包裹很好用,但一定也要遵循“上緊下松”。並且包好了,寶寶即使蹬腿,被子也只是下移,不過上滑導致寶寶窒息。

    具體包法如圖所示:

    •第二種方法:用於搖籃

    搖籃雖小,但對於新生兒來說也很大,寶寶被放進去,四周空蕩蕩的,大人看著都不踏實。

    寶寶睡搖籃,就可以拿個小被子。把被子塞進床墊裡。減少空間感,加強對寶寶的包裹。同樣上緊下松,上半身包緊一些,下半身松暢點,或直接露出腿腳也可以。

    ▲露出手腳蓋小被子

    同樣被子一定要塞嚴實,且保證寶寶不會揮舞手腳,導致被子上移,蓋住鼻子,影響呼吸窒息。

    不過在法國,無論是我懷孕時參加的紅十字會嬰幼兒安全培訓,還是這邊的兒科醫生,助產護士,都不建議寶寶床上有被子會其他雜物,防止新生兒窒息。這個方法要看情況使用。

    這兩種包巾包被使用方法,我都是結合,之前提到的投降式睡袋一起使用的,效果翻倍不說。桃桃手腳已經被包住,不會翻飛,就不會出現危險

  • 5 # 撩侃人生

    首先我們要知道新生兒為什麼會驚跳。新生兒出現驚跳現象,主要是因為新生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大腦皮層發育不成熟,中樞神經細胞興奮性較高、受到外界環境刺激後容易引起興奮。出現驚跳反應時寶寶通常會舉起雙手、兩腿伸直或是張開雙手、頭朝後仰。正常來說驚跳反應是正常的,是生理性的現象,一般在3到5個月左右就會消失。我家寶寶在半個月的時候就是容易驚跳,特別是突然的大聲就會引起驚跳,現在寶寶三個月了這種現象基本上消失了。如果是到了半歲以後寶寶還有嚴重的驚跳,那建議寶媽寶爸儘早就醫,給寶寶做一個檢查,排除病因,對症下藥。在平時寶寶睡覺的時候可以用抱被將寶寶包緊,防止寶寶驚跳哭醒。或者在寶寶驚跳時及時的輕拍安撫寶寶,也可以握住寶寶的小手,給寶寶必要的安全感。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聯絡本人進行刪除。

  • 6 # 鳶飛鳶遠

    傳統蠟燭包的說法是,綁上腿包起來,長大腿直,不會羅圈腿。現在有防驚跳新生兒睡袋,只裹住胳膊,不影響腿的活動範圍。能給寶寶帶來好的睡眠,就是魔術貼的聲音略大。個人認為防驚跳睡袋很好用,也有隻包胳膊的蠟燭包,我嫌麻煩沒咋用。

  • 7 # 夢之殤4475

    一般大部分的嬰兒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就是神經發育不完善,加上對於現有環境沒有完全適應,所以才會產生這樣的症狀。一般在三個月的時候這種現象會慢慢消失,不用擔心。

    我家寶寶也是經常驚跳,慢慢大點就好了,只要在孩子睡覺的時候關門、說話、做家務聲音小點兒,醒著的時候可以多讓他活動一下,聽聽不同的聲音,會慢慢適應的。寶媽不用擔心。

  • 8 # 七寶麻麻的育兒經

    1.可以適當用睡袋。

    2.母親多抱著小寶寶,撫摸頭部安慰。

    3.泡泡溫水澡,來緩解。

    4.放些輕音樂。

    5.給小寶寶準備安撫的玩偶。

    更多育兒健康知識可以➕我!

  • 9 # 友寶媽講故事

    我們時常會看到小寶寶睡覺有時候突然受驚嚇,舉起手來,然後大哭。也會看到寶寶晚上睡覺不踏實,總是揮手踢腿,會有家長說這是缺鈣,是這樣嗎?

    首先,驚跳反射是每個寶寶都會出在現睡眠過程當中,突然出現像受到驚嚇一樣揮手踢腿的情況,只是程度不同罷了,這是一種非常正常的現象,又叫做莫羅反射。一般驚跳反射,會在三到五個月左右徹底消失,如果五個月以上還有這樣的情況,可能存在神經系統的問題,要及時就醫。

    驚嚇反射式嬰兒會出現的正常反應和缺鈣,缺微量元素沒有關係。缺鈣是會影響睡眠,但是,按時補充了維生素d的嬰兒,幾乎不會出現缺鈣的情況。那麼我們可以用什麼方法來進行緩解呢?

    1、寶寶白天的睡眠本來比晚上就更輕,往往很難入睡,所以媽媽可以白天和寶寶同起同睡。讓寶寶睡得比較踏實,當寶寶出現驚醒的情況,媽媽可以及時迅速的安撫。幫寶寶維持住困的感覺,繼續入睡。

    2、裹襁褓也是一個比較好的辦法。 襁褓可以保持腿部的寬鬆,制約了手臂的動作,會給寶寶帶來被抱著的感覺,模擬媽媽的懷抱,對嬰兒放床哄睡都有不錯的作用。

    3、對寶Bora說,放鬆運動是非常重要的,給寶寶洗完澡之後,可以適當的拉拉寶寶的四肢,幫助寶寶有規律的做一些伸展運動,有利於寶寶的生長髮育。

  • 10 # 希媽育兒

    題主想說的應該是新生兒驚跳反射吧?這是新生兒常見的一種症狀,又稱“擁抱反射”或者“莫羅反射”,這是由於新生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導致,一般在3-5個月內就會消失,如果大於5個月還存在這種現象,則考慮寶寶疾病可能。驚跳反射有哪些症狀?

    寶寶仰躺時,因為受到突如其來的刺激,寶寶雙臂突然伸直、手指張開,背弓頭向後仰,雙腿挺直立,做出類似“擁抱”的動作,有的寶寶還會大哭,有些寶寶在睡覺的過程中也會出現這樣的反應。寶寶驚跳反射會對身體造成影響嗎?

    一般不會,這是寶寶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的表現,隨著寶寶長大,驚跳反射也會慢慢消失。但如果月齡超過5個月還存在驚跳反射,則需考慮寶寶腦癱可能需要及時就醫。怎麼緩解新生兒驚跳反射?

    1.避免強烈刺激

    無論是聲音還是光源,不要給新生寶寶強烈的刺激,不然很容易引發寶寶的驚跳反射,包括媽媽在家裡拉窗簾、挪動凳子等,不要突然發出聲響。

    2.不宜過分安靜

    其實寶寶在媽媽的子宮裡,耳朵裡一直能聽到羊水的流動聲、媽媽的心跳、腸胃蠕動的聲音自己來自外界的聲音等,寶寶出生後環境也不宜過分安靜,需要保持一定的”白噪音”,能夠增強寶寶的適應能力。

    3.多給寶寶做撫觸。

    透過撫觸能夠增強寶寶對周圍環境的感知覺能力,這樣寶寶的原始反射就會被抑制。

    4.注意包裹

    可以給寶寶裹一個舒服的襁褓,讓寶寶像呆在子宮裡一樣有被包裹的感覺,會讓寶寶更有安全感。總而言之,新生兒出現驚跳反射是很正常的情況,新手爸媽不用過分焦慮。

  • 11 # 兒科醫生劉躍梅

    1.寶寶出現驚跳的情況,並不是患了疾病,家長沒必要為此而擔憂,這是孩子正常的生理現象,在受到了刺激的時候,寶寶就會出現一些反應,這非常的類似於本能表現。一般在孩子三、四個月之後後,驚跳的情況就會好轉,而且還會逐漸的消失。如果驚跳沒有消失,或者是更嚴重的話,就屬於異常情況了,家長必須要趕緊帶寶寶去醫院檢查。

    2.如果新生兒出現了驚跳的現象,家長可以經常給孩子做一些按摩,這並沒有特定的按摩手法和方式,只要輕輕的接觸寶寶面板就好。這會讓孩子有安全的感覺,也能夠促進孩子神經系統的逐漸完善,可以有效改善孩子驚跳反射的情況。

    3.發生了新生兒驚跳的情況,可以採用裹襁褓的方法來緩解。這種方式是古老的民間方法,不過效果是非常好的。

  • 12 # 健康一線

    新生兒出現驚跳時,媽媽用手輕輕安撫寶寶身體或雙手,讓寶寶產生一種安全感,可以使他安靜下來。媽媽完全可以放心,新生兒驚跳對腦的發育沒有影響。

    一般來說隨著寶寶月齡的增長,神經系統逐漸發育完善,這種驚跳的現象會逐漸消失,不需特殊處理。

  • 13 # 笨點點

    寶寶驚跳反應怎麼安撫

      寶寶剛剛出生,很多細心的家長經常會發現,當開啟小寶寶的被子,或不遠處有一點聲音時,他會全身快速地抖動。是寶寶膽子太小了,還聲音把他嚇著了?其實根本不是這麼回事。由於新生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受刺激引起的興奮容易“泛化”,表現為在開啟新生兒包被或是大聲、強光、震動以及改變他的體位都會使寶寶抖動起來,出現震顫樣自發動作,或緩慢的、不規則的、抽搐樣的手足動作,有時甚至可見踝部、膝部和下頦的抖動等這些無意識、不協調的動作,通常被稱做驚跳。

      由於這些都是大腦皮層下中樞支配的,所以在新生兒期出現並沒有病理意義,家長大可不必緊張。新生兒出現驚跳時,只要成人用手輕輕按住他身體任何一個部位,就可以使他安靜。沒有裹包被的新生兒,只要扶住他的雙肩或抱在你的懷中,也可以使他安靜下來。新生兒驚跳一般不需要任何特殊處理。

      寶寶驚跳反應

      學名叫做“莫羅氏反射”,指的是在“突然的聲音”和“感覺到下墜”這兩種情況下,嬰兒會像受驚了一樣,兩隻手突然抬起,把自己弄醒。這個反射最晚到四五個月才會消失,很多老人說孩子被嚇到了,其實不是,是所有新生兒都會有的神經反射,很正常的。

    如何減少寶寶驚跳反應

      避免刺激超負荷

      胎兒基本上是在安靜環境中長大成熟的,一朝娩出,來到這個明亮喧鬧的世界,是很不適應的,表現驚乍不安是自然現象。所以這個時候一定要給他一個相對安靜少刺激的環境,避免噪聲、強光等刺激。

      培養適應能力

      上面說刺激不要超負荷,就是說還需要適度的刺激,這是培養適應能力所必需的。比如不可絕對無聲,要在輕柔的自然聲音刺激下,訓練寶寶的聽力和正常的聽覺反射;要在充足的自然光線刺激下,訓練他的視力和視覺反射。因為,反射是神經系統的基本功能,包括避險防禦反射在內,絕不是要消滅它,而是要培訓它發展到高階階段。就是說要由其高階中樞來抑制或調控低階中樞盲目地發號施令,這就會消除那些過度的驚跳反射。

      以上兩條是消除驚跳反射的總的原則,瞭解它的生物學、生理學原理,對以下的諸多方法措施,你就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了。

      充足的按摩和撫觸

      嬰兒出生後如果每天都能被按摩,有助於原始反射的激發和抑制。一歲以前的嬰兒可以做撫觸。觸控和撫摸練習能促使寶寶在周圍的環境中尋找類似的感受和體驗,從而不斷完善自己。而一歲後的孩子還應加入觸覺訓練(包括觸覺、熱覺、壓覺訓練和感知重量訓練等)。觸覺練習可以讓孩子在“觸控”中不斷完善自己,不僅可以提高辨別各種漸趨相似卻略有不同的觸覺的能力,而且還可以提高孩子控制自己動作的能力。

      適度包裹

      包被包裹鬆緊要適度,太鬆或太緊都會令寶寶感到不舒服,包被外面也不要用布帶緊束捆綁。捆綁過緊不利於寶寶四肢自由活動,影響生長髮育。

      放鬆運動

      運動能有助於嬰兒學會控制自己的身體。6個月前的嬰兒每天應不少於30分鐘的被動操,同時儘可能多俯趴。

  • 14 # 多寵著媽咪呀

    我家寶寶當時驚跳很嚴重,我介紹一下我的方法:

    一、襁褓包裹,但要適度。

    對於剛出生的寶Bora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把寶寶裹在襁褓裡,會營造出一個讓寶寶在子宮內那種相對狹窄封閉被包裹的環境,這種他熟悉舒適的感覺,可以讓寶寶有安全感,受外界刺激影響減少,睡得更安穩踏實。這個方法比較傳統,比如家裡有老人對小時候的我們可能就實施過,老人叫蠟燭包,但有別於蠟燭包,蠟燭包是將寶寶的雙腿併攏綁緊,這樣抑制了寶寶腿部髖關節的發育,嚴重了還會導致髖關節脫落。

    現在網上也有賣各式各樣的新生兒睡袋,那種腿部寬鬆的,留給寶寶一定的空間,上半身是貼上式的包裹。當時給我家多多買了一個,但在多多醒著,用這種睡袋包裹會讓他神情緊張,緊接掙扎哭鬧不願包裹,多多姥姥說是因為沒有一出生就包裹,有點滯後導致他醒著已不願被包裹,可這種睡袋在寶寶睡著後個人覺得不大好操作,可能我個人操作不熟吧。後來我給多多買了一塊紗布的襁褓單,當時因為是夏天,紗布我認為很透氣,寶寶會更舒服。

    在新手媽媽們可以在網上學習裹襁褓的方法,但一定要注意包裹時不能蓋住寶寶的嘴巴和鼻子。而且左右兩側和胳膊之間,要留有一些空隙。以免裹的太緊,讓寶寶覺得不舒服。如果寶寶醒的時候不願被包裹,則立馬散開;如果發現寶寶有出汗、頭髮潮溼、小臉泛紅和呼吸急促時,一定要及時減少包裹的厚度或者散開;如果寶寶發燒也不能包裹,讓寶寶散熱。

    二、撫觸按摩和給寶寶做被動操

    寶寶出生後,白天醒著時候,媽媽就可以給寶寶做撫觸了,寶寶2個月開始就可以給寶寶做被動操,一定要注意室內溫度,尤其冬天要注意給寶寶保暖,撫觸和被動操也是媽媽與寶寶的一種情感交流,增進親子關係,緩解寶寶緊張,讓寶寶感受環境中的安全感,減輕寶寶的驚跳應激反應,還能緩解胃部不適、結腸脹氣,促進寶寶身體發育和協調能力,有助於提高睡眠質量。

    有媽媽就會提出寶寶襁褓包裹到多大合適?對於多多,他本身就是個好動的寶寶,我本身就是等他睡熟後再進行包裹,他醒了就哭鬧掙扎,我就給他散開了,他2個多月後醒了後都是自行完成掙脫,擺動著身體先抽出一隻胳膊,隨之另一隻胳膊也就容易出來了,這時用得就逐步減少了,多多4-5個月時就晚上給他更松得稍微包裹一下,因為冬天,也想讓他晚上暖和一點。所以這個時間不是固定的,一般6個月以後可以完全不用了,但我個人覺得3個月後白天可儘量少用,因為寶寶3個月後白天需要更多的活動,他會練習翻身,我記得在多寶2個多時給他買了那種躺著音樂踩踏健身架,他玩得不亦樂乎,有時玩累了就睡著了。

    如果寶寶發育的比較好,那麼這個時間可提前,如果寶寶體質較弱,父母可適當的延長這個時間,還有如果是夏天,那父母可提前一點結束寶寶包裹睡,如果是冬天,那父母可以適當延長包被的時間!具體要根據情況來判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前任找你和好,你會不會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