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路遇時尚斑

    查理 · 芒格說過: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樣東西,最可靠的辦法是讓你自己配得上它。但碎片化閱讀時代讓許多人成為了知識的搬運工,形成不了思維的框架,最終變成“知道不少東西,卻一事無成”的結果。

    01.

    我喜歡學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有段時間研究命理,在自己的八字斷語中,發現了這麼一句話:“印多為忌,不見食傷,始勤終惰,多學少成”,就是“知道不少東西,卻一事無成”的意思。

    後來讀《圍城》,方鴻漸的好朋友趙辛楣也對他說過類似的話:“你不討厭,可是全無用處。”

    所以長久以來,我就一直思考這個問題:如何避免“知道不少東西,卻一事無成”的命運?

    02.

    《圍城》裡的“知識的搬運工”。

    分析自已難免不客觀,就分析一下方鴻漸吧。首先,他是個聰明人,他最大的長處可以用四個字概括——博聞強識。

    書中有一情節,蘇小姐把自己寫的詩給方鴻漸看,方鴻漸一眼就看出,這是抄的,或者說是“借鑑”。他的印象來自“歐洲文學史班上就聽見先生講起這首詩”,並且還回憶起原詩。

    “多學少成”的人多少有點小聰明,比如方鴻漸未婚妻過世後,他的一封弔唁信,讓老丈人擊節稱讚,憑空拉到一大筆留學贊助。他還擅長“春秋筆法”,把自己“買假文憑”包裝成“滑稽玩世”,“依附老丈人”包裝成“和同隨俗”。

    然而,正是他的這些知識,不但沒能幫得了他,還常常跟他作對。方鴻漸“在大學裡從社會系轉哲學系,最後又轉入中國文學系畢業”,到了歐洲,“四年中倒換了三個大學,隨便聽幾門功課,興趣頗廣,心得全無。”

    看《圍城》的人,都曾被方鴻漸時不時冒出來的“洞見”吸引,但仔細閱讀就會發現,他最感興趣的,都是那些教授們課堂上的奇談怪論。放在今天,他就是微博知乎上那些“知識的搬運工”。

    我們知道,錢鍾書同樣是博聞多識的人,他的《管錐編》據說引用了近萬部典籍。這兩個人,一個一事無成,一個成了大家,他們的區別到底在哪兒?

    很多年後,大洋的彼岸,一個叫理查•芒格的人告訴我們答案。

    03.

    讓你自己配得上這些知識。

    說起查理•芒格,投資界的人恐怕無人不知,這個人是巴菲特的副手,伯克希爾•哈薩維公司的副總裁。他的思維與眾不同,使他經常發表一些與的投資無關的深刻的觀點。

    (巴菲特與副手查理芒格)

    查理•芒格有一篇很有名的、在南加州大學畢業典禮上的演講,裡面有一句話: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樣東西,最可靠的辦法是讓你自己配得上它。

    為了說明這個道理,他講了一個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普朗克的司機的故事。說的是普朗克的司機經常陪著他到各地演講。有一次,這位司機說:“您說來說去就是那些,我都背上了。”普朗克說:“剛好我有點頭疼,要不這次你來說?”

    正是強將手下無弱兵,這位司機記憶力好生了得,居然把普朗克的演講從頭到尾背了一遍。可沒想到,中途有個物理學教授提了一個專業問題,但這也難不倒我們的司機,他聳聳肩:“So easy,我的司機都能回答。”

    查理•芒格講這個笑話,是為了告訴我們,記住知識不代表掌握知識,換句話說:“你配不上它”。

    如何配得上那些知識呢?他也給出了自己的回答:“你們必須掌握許多知識,讓它們在你們的頭腦中形成一個思維框架,在隨後的日子裡能自動地運用它們。”

    方鴻漸,或者說我們這些“多學少成”的人,為什麼會缺少“思維框架”呢?跟我們對知識的態度有關。

    04.

    佈景式的知識。

    方鴻漸的知識,就好像橫店影視城的街景,電影裡看氣勢恢弘,繞到背後一看,空的。

    這個題目選得非常很好,符合他留洋的背景,既有發揮空間,又不會太寬泛。所以方鴻漸就像百度的那位總監一樣,並沒有很重視,準備演講稿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看閒書,只最後翻了翻教科書,湊了一千多字。

    後面的事,大家應該都有印象——演講稿丟了。但這應該不是什麼大問題,臺下坐的都是中學生,教科書裡的知識隨便拿一些出來,穿插一些笑話,足以拿個及格分。

    但方鴻漸還是搞砸了,就連他自己也覺得奇怪,這些都是“當學生的時候,自己會讀熟了的”,前一晚才剛剛看過,為了什麼連“影蹤都沒有了”?唯一能記得的,是“鴉片與梅毒”這些“佈景式的知識”。

    其實方鴻漸對知識的態度,用來炫耀,用來褻玩,這和普朗克的司機對物理學的態度沒什麼區別。所以那些知識,也只是與他擦了個肩,用查理•芒格的話來說,就是“配不上它”。

    那麼,我們該如何建立“思維框架”,讓自己配得上那些知識呢?還是讓我們從一個故事說起。

    05.

    貓與碗的故事。

    有一人在潘家園附近看見一位老太太在賣貓,很平常的幾隻貓但開價驚人。正要離開,突然發現盛貓食的碗,是個值錢的古董。

    常逛潘家園的都是“撿漏高手”,他故意先把貓都買下來,臨走時,假裝不經意地說:“那個碗也順便給我吧。”

    老太太狡黠地一笑:“沒有這隻碗,我還怎麼賣貓啊?”

    知識就是那隻貓,知識的框架就是那個碗。找到知識框架就是找到各種知識背後的邏輯關係,就像老太太能賣掉那些貓,都是因為找到了那個碗。

    學理科的都知道,19世紀以前,電和磁被認為是兩種無關的現象。只有當人們認識到兩者之間存在的必然聯絡後,才會發明電動機,才會有麥克斯韋的統一電磁場理論,實現了物理學的第二次大綜合。

    知識框架和知識應該是同時產生,相互影響的,就像古人看書的態度:“去盡皮,方見肉;去盡肉,方見骨;去盡骨,方見髓”,任何一種知識,都要有意識的發現背後那隻碗,透過那隻碗與已知的知識發生聯絡。

    回到方鴻漸演講中的“鴉片與梅毒”,這兩者都是明代後中國海外交往密切的結果,再聯絡到明清白銀的猛增、明清兩代海禁的變化,你會產生一個與傳統觀察歷史大相徑庭的角度——把中國放在大海邊,放在東歐亞這一更大的體系中,這就是日本歷史學家上田信的《海與帝國:明清時代》的脈絡。

    再回過頭看查理•芒格,同樣看一張財務報表,為什麼他能夠發現其中的問題和機會,而別人沒有呢?那是因為他看到的是現象背後的本質聯絡。

    查理•芒格有很多投資金句,看上去與投資沒有任何關係,比如:“一個素質良好的企業和一個苟延殘喘的企業之間的區別就在於,好企業一個接一個輕鬆地作出決定,而糟糕的企業則不斷地需要作出痛苦的抉擇。”

    這句話幾乎可以體現在生活的所有層面。在這裡,投資、經營、職業發展、人性,種種不相干的知識和現象被奇妙地聯絡在一起。

    06.

    碎片化閱讀時代的知識。網路時代,我們每一個人好像都擁有無限知識,只要你的記憶力足夠好,就有機會成為一個“什麼都知道的人”。但這些知識都是橫店的佈景,就是現在常說的“知識碎片化”,需要靠我們自己的大腦,才能發現背後被隱藏的深層關係。我不反對閱讀網路化、碎片化的知識,也不覺得應該回到過去的閱讀環境,如果你沒有好的方法,即使看完一本完整的書,你腦中的知識也是像方鴻漸那樣,顯碎片狀。最後,我列幾點碎片化閱讀的經驗,都是個人的經驗:傳統閱讀是編輯推薦型閱讀,碎片閱讀是目標型閱讀,首先要自律,其次要明確自己的階段性目標;知道自己正讀的東西是“勢、道、術“中的哪一類,保持合理的比例;遠離朋友圈那些“高社交價值、低知識含量”的情感共鳴的“爽文”;少用收藏功能,看看你的收藏夾,已經積累了多少收藏未閱讀的文章了?每看完一篇,要留足思考的時間,思考的內容是找到與以前相關知識的聯絡,完善你的知識框架;找到關鍵的文章,就是能把很多知識串起來的那篇,多讀幾遍;看完就要用,用自己的心得分享知識是最高效的學習,碎片化閱讀的趨勢是不可改變的,從這一點上說,以前的知識鴻溝已被抹平,每一個人都面臨著什麼都“知道“,卻無法用得上的困境。唯有不斷的訓練自己的閱讀方法,建立自己獨特的知識框架,才能真正掌握網路時代的知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最想哭的那一刻你會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