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四爺一家說
-
2 # 活力莞邑
在很多國人心中,國酒茅臺無疑是身份地位的象徵。逢年過節、請客吃飯上一瓶茅臺,東家會感覺頗有面子。所以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節日送禮宴請的需求越來越多,導致市場需求旺盛,自消費群體增加,供不應求。一位政府任職的人士在閒聊時說,和朋友喝到了和自己同齡的茅臺酒,言語間帶著自豪感。茅臺是一種符號,這個符號本身就賦予了超過白酒本身更高的價值,這個價值被轉化成價格在市場上流轉。
資本侵入,房子是用來住的政策一出,房產泡沫逐漸擠壓,政策限購越來越嚴,股市不溫不火,市場熱錢需要新的投資方向,之前做大宗農產品投資的熱錢也湧向白酒市場,而茅臺酒價的堅挺和其長期儲存的升值策略吸引大量熱錢湧入,導致大量茅臺酒沒有流通到終端消費而被囤積,因此奇貨可居。
一些城市影印店的門口門口總可見掛著珠寶回收的牌子,室內牆上貼著老酒回收的小廣告,同樣是黃底印著各種酒的包裝圖案,高價回收四個字很扎眼。店長回收茅臺,也賣茅臺。在這裡茅臺可以做抵押物,利息20%左右,一瓶90年飛天茅臺,這個老闆願意出七八千收,如果當作抵押物,可以得到現金五千,一個月利息八九百塊。
第三,茅臺酒現在已經不是單純的消費品,而被廣泛賦予其文化價值的符號,市場越來越接受其文化傳承價值和收藏價值,導致一部分茅臺愛好者批次囤貨,長期儲存。12月8號上海華誼保利拍賣會茅臺專場,一瓶58年的“金輪牌”茅臺酒起拍價85萬,也因此可見茅臺收藏文化正在被市場廣泛接受。
-
3 # 巷子紳
1、究竟哪些人在喝茅臺?都說喝茅臺的人不買茅臺,買茅臺的人不喝茅臺。茅臺不僅價格高,還供不應求,可以說是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一般的普通家庭一年到頭可能也看不見一瓶,倒不是說買不起,而是捨不得買。
-
4 # 河南二兩哥
說到這可能又有人說了,買的人不喝喝的人不買,這種現象在以前確實常見。但是現在可不比以前了,賺錢就是用來享受的,以前認為頓頓大魚大肉已經是奢望,而現在山珍海味也無法滿足人對生活的追求!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老一輩的人辛苦了一生,此時身為子女買兩瓶茅臺孝敬父母長輩應該是理所應當的吧?他們喝到子女送的茅臺酒心裡是不是很激動?精神物質方面是不是得到了滿足?
以前自買茅臺喝的真不多見,現在每到逢年過節家庭聚會都會有茅臺的影子。其中大多數都是達官顯貴或做生意的商人、高收入人群,哪怕中低收入人群在除夕夜也會敬上一瓶茅臺供家人品嚐。
所以說,茅臺現在並非全被上層收入人群喝掉了,尋常百姓喝茅臺的也並不少見。只是尋常百姓一般家宴才會喝茅臺,外人見不到而已!
-
5 # 嘴大吃四海
茅臺是國酒,也可以說是華人的名片,世界因中國而認識茅臺,但身為華人的一般小老百姓卻不是經常能喝得起茅臺。
炒股的人都知道,茅臺的股價是一天一個新高,一年一個新氣象,正常情況下,這說明什麼?說明茅臺賣的好啊,很多人都支援,那麼老百姓買不起茅臺,究竟是什麼人在消費茅臺呢?
今天咱們先不說炒作的事,就實實在在的說到底誰在喝茅臺。在市面上茅臺的數量究竟有多少我不知道,但是我自己是真的不經常能喝到,而且買茅臺的人也不一定就是自己喝。
可以說80%的人買茅臺都是送禮,10%的人是喜歡喝茅臺酒,最後剩下的10%則是用來收藏的。沒想到吧,收藏茅臺的人還真的不少,因為茅臺能升值,一瓶好的茅臺酒可是千金不換的。
那麼茅臺是被喜歡喝茅臺的那10%的人買走了嗎?不,一般喜歡喝茅臺的都不是自己買,而是別人送的。比如說某人位高權重,別人求他辦事,那送點茅臺就很合適。
還有一些經常喝茅臺的就是土豪富商了,請客吃飯開宴不擺上幾瓶茅臺都顯示不出身份。
-
6 # 品牌佈道
茅臺是酒,是一瓶高品質的酒;茅臺不僅是酒,是一種身份和品味的體現,是一種尊貴和價值的傳遞。
因此茅臺的主要消費者是:
1.任何喜歡喝酒的人一旦經濟實力足夠喝茅臺酒,一定會買茅臺酒消費;沒有實力的也會把能喝茅臺酒當做一個奮鬥的夢。
2.招待貴賓和極度尊貴的人會喝茅臺,以體現出重視和尊重,也體現出自己的實力。
3.有消費能力的人在最要好的朋友相聚或親人相聚會喝茅臺,體現品質與健康,喝了對身體好。
4.重要人物送禮會買茅臺,茅臺送禮既有稀缺價值,又有品牌和品味感。
5.好酒愛酒之人會收藏茅臺。茅臺稀缺導致有收藏價值。
-
7 # 勵志liez
謝邀,國酒茅臺屬於醬香型品牌酒,隨著市場經濟不斷髮展和開放,茅臺己經做為一種普通商品進入了平常百姓家,各大商場超市到處可見,由於市場行情看好,包括股價也在跟隨市場行情逐年攀升,行成了良性迴圈和互動,水漲船高嗎這都屬於正常,所謂買茅臺的不喝,喝茅臺的不買,我覺得有些言過其詞有點誇張不合事宜,只不過是喝的次數比例不同罷了,而買茅臺的人當中,有的是作為禮品的,有自用的包括同學戰友親屬朋友聚會,還有辦喜事用的,其中還有搞收藏的所以用處非常廣泛,當然總喝誰都喝不起,必竟茅臺屬於高檔消費品還是要量體裁衣適合自己才對,當然隨著人們生活物資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中下階層還是可以承受的,人不光會賺錢還要學會怎樣花錢,選個好吉日全家人聚在一起品嚐茅臺,也是件慶幸跟幸福的事,要活出自己不然人生也就失去了意義。
-
8 # 盧曦採訪手記
還記得去年最火的電影是吳京的《戰狼2》,票房重新整理紀錄到56億,至今仍是中國票房冠軍。吳京也因此大火,也帶火了張翰和盧靖姍。
但在此之前,吳京並沒有多少流量,觀眾都知道了《戰狼2》中出現的茅臺酒、北京吉普車,都不是植入,而是吳京對國貨的支援。
從電影的角度,你可以看到什麼人在喝茅臺呢?去非洲開發的那些企業裡的人是主流,但不是說在非洲喝,而是國內喝。所以茅臺才會出口到非洲呀,非洲本地人能喝多少白酒?喝不慣呀,還不都是給在當地投資的中國企業的員工喝掉了。
就像洋酒來中國,主要消費者還是老外居多,現在才慢慢有點華人喝了,華人自己還是喝白酒的。
在得知《戰狼2》的支援後,茅臺酒官方發函致謝,時任茅臺董事長袁仁國不但購買3萬張電影票包場回饋吳京,還親自帶隊到《戰狼2》慶功宴上敬酒。
《戰狼2》中吳京也佩戴了一款手錶,不但不是什麼品牌贊助,居然是吳京劇組自己開發的周邊,當年還在眾籌平臺上籌錢。足見《戰狼2》未獲得成功之前的籌拍階段,吳京劇組在錢上是有多捉襟見肘。
所以,未來上映的《戰狼3》再出現什麼品牌白酒,什麼品牌汽車的話,那就不再是吳京對國貨精品的支援了。
-
9 # 陝西國臺帝泊洱商貿
你問了一個外行話,第一,貴是因為稀缺啊,原材料、產地、稀缺,工藝極其複雜,不是中國每個地方都能造出來大麴醬香白酒,第二,一年產能只有2萬2千噸,內銷加出口,相對這麼大的市場這點酒簡直太少了,其他的酒哪個一年不產幾十萬噸,全國的醬酒佔白酒的比例緊緊才5.4%,瞭解這些後你還會覺得貴嗎?
-
10 # 情緣141095145
作為中國第一大品牌的酒,不貴,但是不是供不應求,市場非常多,就是炒作,都想多掙錢。一大部分是經銷商處藏,多賣錢。一小部分是送禮。普通人和官員不會買的。由於茅臺現在加格太高了,已經沒有收藏增值空間了。
-
11 # 品酒解惑一
茅臺酒現在的地位那麼高,這和“權貴”們的喜歡是分不開的。當代權貴喜歡喝茅臺酒,才讓茅臺酒成為了“國酒”,成為了“迎賓酒”。那麼當代權貴喝茅臺,以前的權貴喝什麼?
今天酒酒就跟大家聊一下以前的權貴喝什麼酒,以前的國酒是什麼。
一、最早的國酒-杜康
根據許慎在《說文解字》的記載:古者儀狄作酒醪,禹嘗之而美,遂疏儀狄杜康造秫酒。這裡的杜康就是最早的國酒。
這裡說的杜康酒可不是現在的杜康酒,那個時候的杜康酒是度數很低的米酒,跟現在的杜康酒早已不是一脈相承的了。現在的杜康酒只是叫杜康酒罷了,和夏商的杜康酒、曹操口中的杜康酒沒關係。
二、漢代宮廷用酒-九醞春酒
東漢建安元年,曹操將自己家鄉毫州的“九醞春酒”進獻給漢獻帝劉協,劉協喝了非常喜歡,這酒便成為了當時的國酒。九醞春酒是最早有文字記載的國酒。
現在的古井貢酒把九醞春酒說是自己的源頭,其實也不是,這兩種酒差別大著呢。
三、南北朝國酒-竹葉青
竹葉青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南北朝的梁簡文帝蕭綱就有“蘭羞薦俎,竹酒澄芳”的詩句。皇帝為竹葉青代言足以說明竹葉青是當時的國酒了,要是換到現在那可不得了啊。
四、唐朝國酒-劍南春
劍南春最早的記載可以追溯到唐朝,詩仙李白年輕時在四川綿竹解貂贖酒,從而留下了“解貂贖酒,價重洛陽”的佳話。到了公元前779年的時候,劍南燒春朝廷定位專用貢酒。
五、宋朝國酒
宋朝的國酒和其它朝代的國酒不一樣,宋朝的國酒是由御膳房自己釀製,專供皇室享用,不對外出售的。所以這種宮廷酒也叫內中酒,比較著名的內中酒有:蒲中酒、蘇合香酒、鹿頭酒、薔薇露酒、流香酒、長春法酒。
這種酒不單純是酒,它是由多種中草藥釀製而成,這些名貴的中草藥民間是不可能有的。
六、明朝國酒-金莖露
明朝皇帝非常喜歡喝酒,還在宮裡設了“御酒房”,也就是專門負責皇帝喝酒這事。像荷花蕊、寒潭香、秋露白、竹葉青、金莖露、太禧白等白酒為皇帝專用酒。而明朝的崇禎皇帝最愛的是金莖露、太禧白。
七、清朝國酒-松苓酒
清朝負責釀酒的是光祿寺,光祿寺每年都會推出很多酒供皇室享用。其中最受皇室喜愛的酒是玉泉酒,清朝歷代皇帝都很喜歡喝玉泉酒。另外,清朝的御膳房也用玉泉酒做菜,可見皇室對玉泉酒有多愛。
清朝除了玉泉酒比較出名外,還有被乾隆皇帝捧紅的“松苓酒”。據說這酒有保健功效,所以深受乾隆喜愛。
上面介紹的歷朝歷代的國酒並無確鑿的歷史依據,只能從各種野史資料中查詢。下面給大家介紹中國酒文化的精—露酒。
露酒是相對單一的白酒,並且還加入了少許中藥。所以露酒有幾分藥效、有幾分苦味,但是卻多出了幾分醇甜。
①五加皮
五加皮應該很多人都聽說吧,五加皮最早可以追溯到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很多地方都生產五加皮,比如:天津、廣州、浙江等地,其中廣州的五加皮是最有名的。
②青梅酒
望梅止渴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但是青梅煮酒論英雄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一杯青梅煮酒,多少英雄氣概!
這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出口海外的酒,這款酒在釀製時加入了白蓮花蕊、當歸、五加皮、砂仁等材料。白蓮花酒應該是很多人少時的回憶。
④皇宮玉液
皇宮玉液是勁酒的前身,勁酒雖然歷史短,但是其品質不輸名酒。
⑤菊花白酒
這酒在釀製時加入了杭白菊、人參、枸杞、沉香等等材料,屬於保健酒,所以被視為益壽年年的保健酒。
⑥竹葉青
在以前竹葉青可不是汾酒的,全國很多酒廠都在生產竹葉青,這酒被稱為“中華第一保健酒”。
總結:每個朝代的國酒,幾乎都是由當時的權貴來決定的,權貴覺得這款酒好喝,那麼這款酒就是當時的國酒。所以大家選酒不一定要跟著權貴來選,因為權貴喜歡喝的,你不一定喜歡喝。還是要根據自己的喜好來。
-
12 # 驕然
我不喜歡喝酒,所以什麼樣的人喜歡喝茅臺,我也不太清楚,因為我本人也不喜歡和喝酒的人交往,所謂志不同道不合,我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我不喜歡就場上的作風,我一看到酒場上的那些人的表現,我就會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反感,那麼酒場的人都是什麼樣呢?我曾寫過一篇文章叫酒桌上的面孔,下面把它貼到這裡,供大家欣賞。
喝酒的場合並不少見,沒有誰沒進過酒場,遇到喜事要喝酒,遇到愁事也要喝酒,打點人情往來也要喝酒,時間長了沒在一起吃飯也想透過喝酒來小聚一下,可以說,酒成了一個條紐帶了,不管遇到什麼事,似乎透過酒都能把它們聯絡起來,不管什麼難解決的事,有酒就可以輕鬆擺平,為此,老百姓也有句話,叫菸酒開道,其潛臺詞就是送禮最好不過煙和酒了,可見,煙和酒的神通之廣大。
我也無數次的喝過酒,但說實話,我卻不習慣在酒桌上說話,因為除非酒桌上只是單純的吃點飯、敘敘舊,沒有別的目的,如果喝酒是為了別的目的,比如說是歡送、接風、祝賀、請客辦事等這話就不好說了,而且很多時候酒桌上只是個場面上的事情,事後還要恢復到老樣子,特別是公家請客吃飯並且有領導組織參加的宴席,如果你注意一下喝酒的人在酒桌上的表現,那種吹噓、奉承的面孔,實在是令人反胃,每到此時,我都只是默默的觀察,儘量少說話,這一是沒有什麼好說的,再有就是酒桌上的話也都是些廢話,等酒醒了就什麼都不存在了。縱觀喝酒的人在酒桌上的表現,主要分以下幾種型別:
一、奉承型。這種人往往為桌上的領導歌功頌德,不管是真的假的只要是領導愛聽就行,其實他也知道自己說的很多都是烏有的,但他也知道,只有把領導給忽悠住了,才能對自己的將來有好處,“腚上的屁、酒後的嗑、高喊的口號似小說,”這三大不能信裡就有這酒桌上的話,看來這酒桌上的話確實沒有多少可信度。奉承型的人一般都是求人辦事或陪領導坐席的人偏多。
二、 陶醉型。和奉承型相反,這種人聽到了別人的讚許後,就會覺得自己功高蓋世、德才兼備,藉著酒醒就有點飄飄然了,他會為自己的能力而驕傲,也不管別人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只要是說自己好,他都愛聽,這種型別的人一般領導偏多。
三、吹噓型。有的人喝酒時喜歡吹牛,喝的越多吹的越厲害,簡直是雲山霧罩,忘乎所以,好像這普天下就他的本事大,如果說別人給他個槓桿就能撬動地球,這種人給他的筷子就能撬動地球,遇到這樣的人,你就任他說吧,也無需阻攔,只當做耳旁風就是了,這種人往往容易喝多。
四、狂妄型。有的人一喝酒就天不怕、地不怕,看誰都不順眼,輕的摔盤子扔酒瓶,嚴重的總想給別人以拳腳,這種人喝酒就愛醉,並且喜歡惹是生非,這種型別的人一般社會上的渣子比較多。
五、 自卑型。這種人喝酒往往是以借酒消除為目的,而酒一喝多其情緒就難控制,越喝越感到委屈,在失落中難以自拔,所以我們常說借酒消愁愁更愁,想用酒來忘記愁苦,是絕對不可能的。
六、激進型。有的人喝酒後就聽不下別人的意見,覺得自己的一切都是對的,對於平時和自己有矛盾的人更是看不順眼,很容易在酒桌上和別人發生爭執,使得在酒桌上發生很多的不愉快,這種人一般都想在酒桌上化解一些矛盾,卻往往適得其反,使矛盾更加激化。這種人一般在同事、朋友間有矛盾,想透過喝酒來化解的矛盾的酒場上偏多。
七、無語型。有的人在酒桌上不喜歡插嘴說話,這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個是自己不能喝酒,要想在酒桌上說話往往都要以喝酒為說話的前提,既然自己酒量有限,也就很難插嘴了。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喝酒的人都不是很熟悉,自己不方便發言,這種型別的人往往女性和不能飲酒的人偏多。
早年,我也參加過一個歡送領導調走的酒會,在酒桌上,男女老少形態百出,各種型別人物的表現應有盡有,讓人看著感到好笑,作為酒場中的一員,我都看在了眼裡,第二天,我就把赴宴人員的表現用一首小詩描述出來,現在我把它貼在這裡,作為本文的結束語吧:
昨夜眾生即揮毫,舊友離分咫尺遙。
把酒寒暄各懷意,美言浮表暗藏刀。
推杯為琢心腹事,痛飲只因紅顏嬌。
人微試討烏紗戴,執權卻思步步高。
官場談笑無真語,阿諛背後是騙招。
宴上彼此和氣在,席散盡數如煙飄。
-
13 # 醬紫品酒
茅臺是國酒,也可以說是華人的名片,世界因中國而認識茅臺,但身為華人的一般老百姓卻不是經常能喝得起茅臺。
近觀這幾年,茅臺每年的產量越來越多:
2015年:38700噸;
2016年:39000噸;
2017年:42800噸;
2018年:46100噸。
其實在茅臺界裡有一句這樣的話:“喝茅臺的人不買茅臺,買茅臺的人不喝茅臺”,可以說80%的人買茅臺都是送禮,而10%的人是買來收藏的,最後剩下的10%的人是因為喜歡喝茅臺酒才買的。
關於送禮
在中國,不管是逢年過節,還是託人辦事、人情世故,送禮都是最佳做法,並且送禮這習俗在中國,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對於白酒來說,茅臺可不簡單,那是白酒中的高階酒,有價無市讓它被炒得更加貴,有錢不一定能買到,能買到不一般有錢。如果一個人可以拿出一瓶真正的飛天茅臺來接待客人,那真是件倍有面子的事情,如果是送禮的禮品是茅臺酒,那是一件很值得炫耀的事。
關於收藏
炒股的人都知道,茅臺的股價是一天一個新高,茅臺價格也越來越高。
茅臺鎮有個打趣的說法,就是茅臺鎮的人有錢不存銀行只存酒。只要選擇純正的醬香酒加以合理條件和方法儲藏,所以收藏茅臺是一種很好的投資工具。
由於茅臺酒越陳越香,越放價值越高,現在許多達官貴人,以陳年美酒拿出來待客顯尊榮。特別是富豪、白領中產階層隊伍越來越壯大,藏酒之風日盛。藏酒投資在所有投資品種中算回報最高又最沒有風險的了。
10%的人是因為喜歡喝茅臺酒而買的!
喜歡喝醬酒的酒友,喝過茅臺都會愛上它,茅臺那個入口即昇華成一團氣狀物一邊在口腔滾動,一邊進入鼻腔,一邊升騰進頭顱,與此同時毫無灼燒感的像一條火線,滾入胃裡的感覺無物可及,不可名狀,令很多酒友都成了茅粉。所以這些酒友平時都會囤一定量的茅臺,過節或者宴請朋友的時候拿出來喝。
-
14 # 華少59246
喝酒不是吃藥,醬酒的酸苦味、糟臭味真要重口味的人去對付,從本身口味上講,幾十元的杜康、綿竹大麴都秒殺茅臺。
-
15 # 超人29656427
首先得有錢,再就是喜歡茅臺酒的,現在茅臺酒不光是饋贈品嚐的東西,而且現在收藏價值也有,從稀缺性和工藝來看,本人是對茅臺酒還是喜愛的,在貴煙也不及茅臺酒。
回覆列表
首先,被炒的最熱的茅臺是53度500ml的飛天茅臺,年份越久,價格越貴,標價是1499元每瓶(略高於每股價格,茅臺估價約1100元)。
從身邊的人和看到的現象買或屯酒的,可以大概分為幾類:
1、投資需求
有一部分人認為白酒越陳越好,然後本身又有資金與渠道,應該算白酒收藏家,與紅酒收藏家一般,喜歡收藏白酒,成箱的酒進行收藏,在他們眼中應該是與購買黃金、股票一樣的道道,看好茅臺市值,長期持有,獲得資產保值增值。
2、職業需求
黃牛一般以此為職業,透過低價收購高價賣出,網上買的、機場高鐵站排隊買、茅臺鎮排隊買的,然後經過職業黃牛的轉手,獲取高空間利潤。
3、送禮需求
認識一個的朋友,因為公司從事澳門酒店包租業務,酒店的流水都是可以換成積分的,每年積分不少,積分到一定程度了就去賭場換成茅臺,然後送給酒店相關管理人員。
4、小酌需求
身邊喜歡喝酒的朋友,一般就是在某電商平臺,憑運氣和實力搶購,搶購到2瓶就很幸運了,我搶了幾次,基本提示所屬地區無貨,換了很多收貨地址,都是無貨。我們這種買到的,基本都是過節或聚會的時候,要好的親朋好友聚齊的時候,才打開舉杯小酌。
不過,我不喝酒,可以幫大家倒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