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僅言
-
2 # 強勢圍觀66149774
馮太后由於處於中國歷史的南北朝時期,由於不是歷史上的統一王朝,再加上那段時間五胡亂華之後民生凋敝,民不聊生,就算是回憶也是痛苦的回憶,所以史學上以及現在文學、藝術作品等對這段時期表現不多,就把這位堪比獨孤皇后、馬皇后的賢后給埋沒了,整個南北朝時期能被人們所悼念,有好感的人不多,馮太后應該就是其中之一。她與孝文帝沒血緣關係,因為當時制度是立其子殺其母,所以孝文帝之母早被賜死了,馮太后只是養母而已,她不僅僅是完成了一次現實的手鑄金人,在中國歷史上確實是真正的完成了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手鑄金人”,是她一手鑄就了一個南北朝時期一代雄主以及一個時代,這就是她的貢獻在整個中國歷史中不可磨滅的原因。
-
3 # 大臉法語TalentFrance
北魏太后馮氏是一個傳奇的女人。馮氏早先是北燕皇族,祖父馮弘是北燕國君。北燕被北魏打敗後,馮氏的父親馮朗向北魏投降。馮朗投降北魏後,任西城郡公。但馮朗最後還是因罪被殺,具體原因沒有記載。馮朗死後,馮氏受其牽連被充入宮中為奴。
成為奴婢的馮氏並沒有很可憐,得姑母馮昭儀幫助,長成一個大家閨秀。拓跋濬即位後,為文成帝,封十一歲的馮氏為貴人。成帝還是太子時,就看上了馮氏,兩人的感情一直很好。成帝統治時期,知人善用,一改少數民族當政,重用漢族官員,穩定了北魏的發展。
公元456年,成帝封十四歲的馮氏為皇后。成為皇后的馮氏並沒有眼高於頂,把後宮打理得井井有條,為成帝省了不少心。北魏有一個古老的規矩:兒子被立為太子,母親就要被賜死。這樣做是為了防止外戚專權。成帝的兒子拓跋弘被立為太子後,生母李氏被賜死,馮氏便成了拓跋弘的養母。
馮氏自己沒有孩子,把拓跋弘視如己出,彌補了拓跋弘缺失的母愛。公元465年,成帝駕崩,年僅二十六歲。成帝的離去,讓馮氏痛不欲生,整日以淚洗面。按照北魏舊俗,國葬時要將死者生前的衣物焚燒。後來,火越燒越大,竟引發了火災。馮氏得宿衛監李奕相助,才逃離火海。
同年,太子拓跋弘即位,為獻文帝,尊馮氏為皇太后(二十三歲)。由於文帝太過年幼,車騎大將軍乙渾一直有篡位之心,不把文帝和馮太后放在眼裡。馮太后知道後,並沒有驚慌,反而胸有成竹的部屬著一切,成功鎮壓了乙渾叛亂,穩定了朝中局勢。
馮太后怕朝中再出問題,臨朝稱制。公元467年,文帝的妃子李夫人生下一子拓跋宏。馮太后喜得長孫,非常高興,把政權還於文帝。文帝親政後,頗有作為,提拔了很多不被馮太后重用的人。成帝死的時候,馮太后才二十三歲,正是一個女子的大好年華。正因為如此,馮太后不甘寂寞,看上了朝中的三個帥哥,並讓他們輪流侍寢。
這個三帥哥分別是,吏部尚書王睿,南部尚書李衝,宿衛監李奕。三人與馮太后的事情在宮中人盡皆知,後來傳到文帝耳中。文帝知道後,覺得有失顏面,將李奕處死。李奕的死徹底惹怒了馮太后,逼文帝退位。文帝頂不住壓力,無奈之下傳位於自己的兒子拓跋宏(孝文帝),自己成了太上皇。
成為太上皇的文帝,並沒有放棄實權。大大小小的國事都由他親自處理,還多次率兵北征南討,大勝而歸。公元475年,文帝在平城北郊舉行了大閱儀式,深得民心。馮太后見這樣下去,文帝會對自己不利。一天,文帝去拜見馮太后,死在永安殿,大家都說是馮太后毒害了文帝。
文帝死後,馮太后再次臨朝稱制,孝文帝尊她為太皇太后。馮太后雖然毒害了文帝,但對孫子孝文帝還是十分疼愛的,一直培養他的治政才能。北魏初期,官員是沒有俸祿的,官員只能靠皇室打賞和貪汙獲得收入。馮太后為了改變這種現象,推行太和新制,效仿漢人,實行俸祿制,減少了貪汙現象。除這些之外,馮太后還頒佈了均田令,把土地按人口分配給農民,使北魏的經濟得到發展,成為文明國度。
馮太后另外兩個男寵王睿、李衝,對馮太后十分忠心。王睿長相英俊,孔武有力,有家室。李衝雖不及王睿陽剛,但長相白淨,有陰柔之美。有一次,馮太后和孝文帝去觀賞老虎,一隻老虎衝了出來。當時左右侍衛都不敢上前,王睿見到後將老虎驅走,救回了馮太后。此次事件,馮太后看到了王睿的忠心,對他特別信任,接連給他升官。
馮太后一生為北魏做了很多貢獻,除了毒害文帝和寵幸男寵被人詬病外,沒有別的缺點。公元490年,馮太后去世,時年四十八歲。馮太后生前使北魏成為文明國度,死後諡號為“文明”,又被稱為“文明太后”。
-
4 # 願每一天都更好
馮太后與孝文帝關係
說來這馮太后,首先必須要知道她是誰?馮太后是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的媳婦,在馮太后十四歲的時候,被拓跋濬封為貴人,到十八歲時又被立為皇后。拓跋濬死後,北魏就開始進入了馮太后時代。
然而孝文帝又是誰?文成帝拓跋濬死後將皇位傳給了兒子拓跋弘,也就是歷史上的獻文帝,按照北魏立子殺母的殘酷制度,獻文帝生母被殺,於是獻文帝尊馮氏為皇太后(按照當今的說法,馮太后就是獻文帝的後媽)。獻文帝十八歲的時候,想親政卻被馮太后毒死,於是獻文帝五歲的兒子拓跋宏繼位,也就是後來的孝文帝。所以說馮太后其實是孝文帝的後奶奶,她們之間沒有血緣關係。
馮太后對北魏的貢獻① 平定乙渾之亂,穩定政治局勢
獻文帝拓跋弘繼位時年僅12歲,此時車騎大將軍乙渾趁勢欺凌這孤兒寡婦,陰謀篡位,北魏政治中樞又面臨嚴重的危機。早已胸有成竹的馮太后立即進行秘密佈置,定下大計,下令拓跋丕等人率兵收捕乙渾,鎮壓叛亂。很快,令朝野上下怨聲一片的乙渾便被捕殺,夷滅三族。
② 貫徹俸祿制,為孝文帝奠定了太和改制的基礎
由於當時北魏政權對各級官吏並沒有設定俸祿,所以這些官吏只能透過平日貪汙、掠奪和皇帝隨意性的獎賞來獲取財富。太和八年,在馮太后的主持下,北魏仿效兩漢魏晉舊制下達了“班俸祿”詔書。為了切實貫徹俸祿制,馮太后還派使者分巡各地,糾舉食祿之外犯贓者。經此整飭,北魏吏治大有改觀,貪贓受賄者也大有收斂。班祿的實施,為馮太后進行其他方面的改革創造了條件。
太和九年,馮太后在大臣李安世的建議下,頒佈了“均田令”,從而開始在社會經濟方面進行重大變革。“均田令”是指國家對無主荒田以政府的名義定時、按人口分授給農民。這一制度,使北魏落後的社會經濟結構迅速向先進的封建化的經濟結構過渡,也標誌著北魏統治者開始轉向接受漢族的封建統治方式。
-
5 # 文史宴
文明馮太后在北魏的作為,其實體現的是北魏在統一中原的過程中,與中原文化深度交融之後,即使上層鮮卑貴族依然頑固的拒絕漢化,但也不得不漢化的歷史。
馮太后是北燕皇族。魏道武帝拓跋珪擊敗中原的後燕王朝,奪取中原之後,後燕中分裂出了慕容德建立的南燕。後來後燕君主慕容熙因為殘暴不仁被殺,後燕餘部推其養子高句麗人慕容雲(即高雲)為帝,高雲不久被殺,其部將馮跋即位,建立北燕。
後來北燕被魏太武帝拓跋燾消滅,馮氏投效北魏,卻因一件錯事被全家沒官,馮太后成了北魏宮中的奴婢。幸虧有保姆出身的常太后保護和提拔,得以嫁給魏文成帝,後來成了權傾朝野的馮太后。
從這裡可以看出,無論是馮氏、常氏,都是原本的漢人士族,慕容氏統治漢人已久,深得漢人支援,且慕容氏漢化也極深,從前燕建國之前,就沒有頒佈過民族歧視政策。所以一旦馮氏掌握大權,必然會依據自己的習慣和愛好,大力推行漢化。
馮太后掌權以後,全方位的推行漢化,以西涼李氏的李衝為左膀右臂,一邊睡他,一邊用他推行漢化,大力提拔漢族士大夫,與鮮卑勳貴作鬥爭。連其子魏獻文帝跟她作對,也被她所殺,更不要說其他的鮮卑人。
另一方面,她還積極培養自己事業的繼承人,從小薰陶魏孝文帝元宏,讓他真心的認同漢化,讓自己死後漢化事業後繼有人。
北魏在她的推動下,終於完成了漢化,取得了身為中原王朝的合法性,即便有鮮卑人阻攔,北魏也無法違反自身政治執行的邏輯。馮太后在這個大勢中助推了北魏的漢化,可謂順應時勢,不愧為一代人傑。
-
6 # 劉大媽說三農
想成就大事,想名流千古,就得吃普通人吃不下的苦。尤其在古代,能夠在歷史上留下一筆的女人並不多,可是一旦有了記載,不是名利千古就是臭名昭著。比如北魏的馮太后,是北燕的皇家之女,本來是金枝玉葉,可是她的命數不好。出生之前,北燕就已經滅亡。一直跟著家人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根本沒有享受過一天的榮華富貴。
當她剛剛成年,父親被北魏統治者殺死。因為她是女兒,逃過一死,卻被送入宮裡做婢女。當時年幼的馮氏為了活命,天天都低著頭做事情,面對各種打罵也不敢反抗。本以為日子就這樣暗無天日的活著,誰知道,她別剛剛登基的文成帝看上了。從此,徹底擺脫奴婢的生活,成為了皇帝的貴人。
文成帝跟她的年紀差不多,根本不在乎馮氏的出身。反而因為馮氏長得嬌媚,性格又活潑開朗,所以與文成帝的關係越來越好,得到了皇帝的專寵。古代的女人不能幹政,但是文成帝會當著馮氏的面處理朝政,並且給馮氏傳授一些謀略。就這樣,兩人的感情越來越深厚,三年的時間裡,年僅十五歲的馮氏成了皇后。
做了皇后之後,馮氏也沒有恃寵而驕,而是公平的處理後宮之事,得到了嬪妃的認可。當時北魏有規定,太子的母親要被處死。當時文成帝冊封拓跋弘為太子,賜死他的母親,交給馮氏來撫養。這令馮氏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也過得很幸福。可是,文成帝是短命之人,留下了只有24歲的皇后。
年紀輕輕的馮氏成了太后,本來帝后情深,想給皇帝殉葬。可是被大臣救下,只能繼續輔佐新帝。皇帝年幼,什麼都不懂,只能垂簾聽政。當獻文帝正式親政後,馮太后準備頤養天年。可是拓跋弘在位沒多久,直接將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小兒子,隨後暴斃。無奈之下,馮太后不得不再一次垂簾聽政,獨攬大權。這不是她所願意的,可是為了守住北魏的江山,只能用一些鐵血手段去控制國家。
一邊努力維持朝政,一邊教導拓跋宏。終於等到拓跋宏長大可以親政,立刻將大權送還。這就是馮太后,不被權勢所誘惑,也沒有什麼野心,可以安度晚年。
-
7 # 煮酒君
作為南北朝時期北朝的開創者——北魏,在其一百多年的歷史裡,誕生了許多優秀的政治家。其中最出名的莫過於孝文帝拓跋宏,而孝文帝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名優秀的政治家,離不開他的祖母(即文成文明太后馮太后)。
歷史上垂簾聽政的太后有很多,雖然也有因為權力慾望而禍國殃民的,但是絕大部分都還是安分守己的幫助子孫完成權力交接,維護了國家穩定。其中北魏文成文明太后馮氏就是這樣的典範。
出身皇族,幸運稱後
文成文明馮太后,長樂信都人,鮮卑化漢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女性政治家、改革家,北魏文成帝拓跋浚皇后,獻文帝拓跋弘嫡母,孝文帝元宏嫡祖母。
馮太后出身於沒落皇族,其祖父馮弘乃北燕末代國王,北魏太延二年,太武帝拓跋燾攻滅北燕,馮弘逃奔高句麗,其子馮朗歸降北魏,後馮朗與妻子王氏在長安生下了馮氏。馮氏幼年時,其父馮朗被太武帝所殺,她本人被沒入平城皇宮。所幸的是,她的姑母是太武帝的左昭儀,在宮中才不至於被他人欺負。
太武帝去世後,12歲的拓跋濬繼位,是為文成帝。馮氏也幸運地被文成帝選為貴人。後宮人李氏生下一子,取名拓跋弘後被立為太子,按照北魏舊制太子生母都要被賜死。李氏死後,馮氏接起了撫養太子的重任。不久之後,馮氏被立為了皇后,這一年馮氏才14歲。
和平六年五月,年僅 25 歲的文成帝病逝。在焚燒文成帝生前衣物的儀式上,馮氏幾次痛不欲生欲跳入火海當中,幸得侍從阻攔,昏迷許久之後才醒來。12 歲的皇太子拓跋弘即位,是為獻文帝,尊馮氏為皇太后。
霹靂手段,穩定朝局
獻文帝繼位之初,朝政危機重重。太原王、車騎大將軍乙渾蠢蠢欲動,欲控制朝局。馮太后當機立斷,果斷地捕殺了乙渾,並宣佈臨朝稱制,掌握了朝政大權,穩定了政局。在連續的18個月的臨朝聽政之後,皇興元年八月,獻文帝妃李夫人生子拓跋宏,馮太后十分高興,決定停止臨朝,讓 14 歲的獻文帝親政,由自己來撫養皇孫。
獻文帝親政之後,為了掌握皇權,開始與馮太后明爭暗鬥。雖然此時馮太后退居後宮,但是朝中依舊存在著大量親信。獻文帝對馮太后的這些親信加以貶斥,母子二人關係到底了冰點。皇興四年,馮太后寵臣都官尚書李弈被獻文帝處死,兩人達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
後來為了緩解矛盾,獻文帝退位將皇位禪讓給5歲的兒子拓跋宏(即孝文帝)。雖然成為了太上皇,但是獻文帝依舊勤於政事,絲毫沒有讓權的心思。承明元年六月,獻文帝暴死(極有可能為馮太后所殺),馮太后也第二次臨朝聽政。
漢化改革,承上啟下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之所以能夠順利地開展,離不開馮太后的前期鋪墊。
第二次臨朝聽政時,因為孝文帝年紀尚小,所以馮太后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的治理國家。她發揮高超的政治智慧,對北魏的政治、經濟和風俗習慣等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比如興辦學校、推行俸祿制、均田制和三長制等,促進了北魏政權向封建制的轉化,使北魏的國力逐漸強盛起來。
在政治上,她嚴懲腐敗,關心民間疾苦,儘量為百姓排憂解難;在生活上,她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並且以身作則,營造了良好的風氣。一個很顯著的例子,就是馮太后本人穿戴的都是普通的衣服,沒有華麗的裝飾。對於過去花樣繁多的用餐舊制她也極為不滿,為此她平日裡只在一種特製的小飯桌吃飯,所食飯菜也不過是幾種簡單的飯菜罷了。對於自己死後的喪葬也做了詳細的安排,一切從簡,要求墳墓不過三十步,室一丈見方,棺槨也是很普通,不用隨葬器物,甚至連一般的素帳、陶瓷也都不要。
此外馮太后本身就是不可多得的才女,史載其"性聰達,自入宮掖,粗學書計。及登尊極,省決萬機。"甚至為了教育孝文帝而創作出《勸誡歌》和《皇誥》,史載:"太后以高祖富於春秋,乃作《勸誡歌》三百餘章,又作《皇誥》十八篇,文多不載。"
正是在馮太后的教導之下,日後的孝文帝才能成為北魏諸王中最成功的一個,也正是因為有了馮太后先前的改革,孝文帝的漢化改革才能如此的順利。
回覆列表
馮太后又名文成文明皇后,是北魏文成帝的皇后。文成帝死後,馮太后於466年除掉了擅權的丞相太原王乙弗渾,並兩度攝政,推動漢化。馮太后與孝文帝應該沒有血緣關係,但孝文帝是馮太后養大的,尊馮太后為皇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