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文藻巧翁

    越劇

    越劇是浙江嵊縣的農民和農村手工業工人創造的。他們把勞動生產中的發出的呼聲(號子)逐漸發展成為山歌小調,用以歌唱自己的生活成為一種萌芽狀態的說唱形式,在業餘時當作自我娛樂的工具。繼而,又吸收了民間(宣卷調)的成份,成為(四工調)加扁偏、尺板、三挑板等擊拍伴奏,形成了(唱書)這種民間藝術;一部分貧困農民就以這種(唱書)為副業,每於秋收後至清明農忙前,兩人結成一檔,到附近各縣去賣唱,叫做唱(小歌)。(小歌)藝人逐漸擴大了流動地區,渡過錢塘江流動到杭、嘉、湖一帶,時日一久,又吸收了杭州、湖州說唱藝人的曲調,創造了一種(落地唱歙調),與(四工調)同時使用;這樣,唱(小歌)的民間藝術就在農民群眾中生下根來,有個別的(小歌)藝人,就逐漸轉為職業藝人。

    大概在十九世紀未葉,(小歌)藝人,在餘姚歌戲(餘姚灘簧)的影響下,在原來說唱的簡單動作的基礎上,把說唱藝術逐漸發展為簡陋的舞臺表演,就此出現了一個萌芽狀態的小型劇種——小歌班(又名“的篤班”)。<小篤班>藝人的演出服裝,男角是用隨身穿著的衣服,女角也只就近向農民借用一頂包頭,一件竹布衫;但因為它歌唱出了農民的愛和恨,深為農民觀眾所歡迎,彼此建立起血肉相連的感情,從而使(小歌班)像雨後春筍般地滋長、發展起來,它深入到每一個偏僻的角落,遠遠擴充套件到附近各縣。同時透過不斷的演出活動,培養出一批如魏梅朵(花旦)、馬阿順(小丑〉等優秀的藝人,尤以魏梅朵最有聲望。

    由於(小歌班)以農民為舞臺主人,以地主流氓為嘲罵物件,敢於反映現實,敢於暴露社會的黒暗和不平,深為封建統治者所不滿;他們誣衊(小歌班)為“誨淫誨盜”,橫加禁演、逮捕、迫使小歌班紛紛進入城市避難。一九一六年,小歌班首次進入上海,由於裝置簡陋,藝術水平不高,演出了幾個月就失敗了。一九一七年,梅朵、阿順他們的班子接受失敗的教訓,從事對劇種的改良,採用紹興亂彈的(二凡)曲調、劇目、服裝樂器(包括絲絃、鑼鼓),學習了紹興亂彈與京劇的表演藝木,以“紹興文戲”的名義,再度進入上海,演出於茶樓、小劇場等場所。當時,主要藝人如梅朵、阿順等,不僅把唱書時期的唱本如“梁祝”、“碧玉簪”、“百花臺”等搬了舞臺,而且在表演藝木上也有很多創造,從而爭取到廣大都市觀眾,在上海得以發展到二十多個劇團。

    “紹興文戲”時期和“小歌班”時期一樣,藝人全是男性,到一九二一年前後,個別藝人如白玉梅等才開始注意到培養女藝人,但為數極少,固而男、女合演還是個別現象。到一九二三年秋,由於藝人金雲水(綽號矮尼姑)在嵊縣施家岙訓練了一批女學徒,這年冬天在上海就出現了第一個清一色的“紹興文戲、文武女班”,主要藝人是施銀花、屠杏花、趙瑞花等。但為期不久,因藝人年齡尚小(最大不過十三歲),藝術水平差,站腳不住,便又離開上海,重回到浙江小城市、大鄉村去流動演出。這個女班採用了二胡為主要伴奏樂器,把紹興亂彈的(二凡)曲調演化為囂板、渾板、倒板等唱法,還吸收了京劇的(皮簧)唱腔,甚至用京劇的形式演出武戲,如“綠牡丹”、“三本鐵公雞”等。在農村演出獲得廣大觀眾的愛好,這就為此後的“紹興女子文戲”開了先聲,好多女子科班紛紛成立,同時也培養出不少優秀藝人,如馬樟花、姚水娟、王杏花、竺素娥、筱丹桂、尹桂芳等。

    越劇,由於它善於吸收其它兄弟劇種的優點,由於它積極從事於藝木改革,由於藝人的長期舞臺實踐,提高演出水平,因而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和巨大的發展。

  • 2 # 獨行怪客王半仙

    浙江嵊州被稱為越劇之鄉,越劇發源地,全市有一百多個民營劇團活躍於蘇浙長三角農村演出,除了有中國越劇博物館,嵊州越劇藝術學校,還有宋城越劇小鎮,施家岙女子越劇發源地等。

  • 3 # 李春曉

    越劇發源地在浙江省嵊州市。

    多年前,我從沂蒙山區去過南下幹部團成員之一、在嵊縣(當時稱縣)任副縣長的大舅家,大表哥領我看過“越劇之家”。

    另外,當時,那裡的大街小巷,到處都有越劇音響,那裡的人們,都能唱上幾段越劇唱段。

  • 4 # 桃源天馬行空

    越劇最初是從曲藝“落地唱書”發展而成。清咸豐十二年(1852)由嵊縣西鄉馬塘村農民金其柄所創。落地唱書是浙江嵊縣以馬塘村為主一帶流行的說唱形式(以馬塘村為主,為越劇起源,因而越劇應有近150年曆史),開始演變為在農村草臺演出的戲曲形式,曾稱小歌班、的篤班、紹興文戲等。藝人初始均為是半農半藝的男性農民,故稱男班。

    1917年5月13日,小歌班初進上海,1919年小歌班始在上海立足。1920年起,小歌班集中較知名的演員編演新劇目,如《梁祝》《碧玉簪》《孟麗君》等。這些劇目適應了“五四運動”後爭取女權和男女平等思潮的興起,受觀眾歡迎。之後,昇平歌舞臺老闆周麟趾從嵊縣請來民間音樂組織“戲客班”的3位樂師組成越劇史上第一支專業伴奏樂隊。

    1921年9月至1922年,男班藝人相繼將劇種改稱“紹興文戲”,吸收京劇、紹劇的表演程式,向古裝大戲發展。劇目則受海派京劇影響,主要編演連臺本戲,在“大世界”、“新世界”等遊樂場以及茶樓、旅社、小型劇場演出。主要演員有小生王永春、支維永,小旦衛梅朵、白玉梅、金雪芳,老生馬潮水,小丑馬阿順、大面金榮水等。1923年7月,嵊縣籍商人王金水請男班藝人金榮水回鄉辦第一個女班,招收13歲以下的女孩二十餘人。翌年1月14日,該女班在上海昇平歌舞臺演出,稱“髦兒小歌班”。

    1925年9月17日上海《新聞報》演出廣告中首以“越劇”這個名稱。

  • 5 # 花藝女王

    越劇,又名紹興戲,發源於浙江嵊州,興盛於上海。漢族戲曲之一,中國第二大劇種,五大劇種之一。清末起源於紹興府嵊州即越過首都,由當地民間歌曲發展而成,發祥於上海和杭州,在發展中汲取了崑曲、話劇、紹劇等特色劇種之大成。經歷了由男子越劇到女子越劇為主的歷史性演變,歷稱小歌班、紹興戲劇、紹興文戲、髦兒小歌班、紹劇、嵊劇、剡劇。1925年9月17日上海《申報》演出廣告中首次用“越劇”稱之。1938年始,多數戲班、劇團稱“越劇”。新中國成立後統一稱為“越劇”。

  • 6 # 君易居

    你好,好開心回答這個問題,越劇發源地是哪裡?

    越劇的發源地是浙江嵊縣,發祥於上海。

    越劇前身是浙江嵊縣一帶流行的說唱形式“落地唱書”,清朝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春開始演變為在農村草臺演出的戲曲形式,曾稱小歌班、的篤班、紹興文戲等。藝人初始基本上是半農半藝的男性農民,故稱男班。中華民國14年9月17日上海《新聞報》演出廣告中首次以“越劇”稱之。

    民國6年5月13日,小歌班初次進入上海,在十六鋪“新化園”演出,因藝術上粗糙簡陋,觀眾寥寥。以後續有3班藝人來上海,但均告失敗。藝人們在學習紹興大班和京劇的表演技巧後,藝術上有所提高,民國8年小歌班始在上海立足。

    擴充套件資料:

    舞臺特點

    越劇服裝在配色上,突破衣箱常用的“上五色”和“下五色”的規範,增加了大量的中間色,具有淡雅、柔美、簡潔、清新的特色,加強了優美、柔和的感覺。在衣料上,不再用傳統服裝反光較強的軟緞,而主要用無反光的縐緞作面料,兼用絲絨、喬其紗、珠羅紗等,水袖則用無光紡。

  • 7 # 嘉人小魚兒

    施家岙,我想應該沒有幾個人聽過這個名字,但是它的的確確是一個傳承已近千年的古村落,一千多年前,一群男女老少,行色匆匆地出現在嵊縣一個名叫“芝巖”的地方,他們跋山涉水,一路奔波勞累,而芝巖這裡春暖花開、鳥語花香、稻穀豐食。於是乎,這群裡在此紮根,辛勤勞作、繁衍生息。

    一千多年後,這個村上一個叫王金水的村民忍痛賣掉祖上留下的10畝良田和準備建房的材料作為資金,創辦了越劇史上第一個女子小哥班科班,並培養了以施銀花、屠杏花、趙瑞花為代表的一代名伶。之後,越劇日益發展,最終成為全國第二大劇種。而這裡,也被認為是越劇的發源地。

    當然,假如你不是票友,或者愛好者,你應該也無從知道施銀花、屠杏花、趙瑞花等一代名伶之於越劇的影響力,更無從想象越劇作為全國第二大劇種的意義。當然,我也不是票友,我甚至都搞不清楚京劇、越劇、以及其他曲藝的區別,但是在機緣巧合來到施家岙以後,我開始漸漸喜歡上了越劇,開始瞭解它,想更多的去了解它,甚至想把它推薦給更多的人。

    施家岙是中國女子越劇誕生地,“越劇百年”,施家岙是越劇發展史上的三座豐碑;如果沒有女子越劇,越劇就沒有今天這般輝煌!

    施家岙又作為中國女子越劇誕生地,至今還保留著當年的古院、古戲、古門、古廟、古石。感受嵊州青山秀水、聆聽原汁原味的嵊州越劇,這是嵊州山水的魅力,也是越劇的魅力。

    對一部分人來說,越劇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因為他們不瞭解越劇,也就無從去關注越劇;對於另一部分人來說,越劇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甚至有趕超京劇的趨勢,因為他們瞭解越劇、關注越劇,並且致力於傳承與發揚越劇。

    “越劇”起源於“落地唱書”,後又有稱為“女子科班”、“紹興女子文戲”、“的篤班”、“草臺班戲”、“小歌班”、"紹興戲劇“、”紹興文戲“、”髦兒小歌班“、”紹劇“、”嵊劇“、”剡劇“等。第一次稱“越劇”是在1925年9月17日的上海灘《申報》。

    據說在施家岙,不論男女老少,沒有人不懂越劇的,差不多是你隨便拉一個人都能唱兩嗓子,更難得可貴的是,在施家岙還有一隻由當地村民自發組織的越劇團體,對於他們來說,每天不這樣來上一段可能會渾身覺得不舒坦。

    1920年起,小歌班集中較知名的演員編演新劇目,如《梁山伯與祝英臺》《碧玉簪》《孟麗君》等。這些劇目適應了“五四運動”後爭取女權和男女平等思潮的興起,受觀眾歡迎。1923年7月,嵊縣籍商人王金水請男班藝人金榮水回鄉辦第一個女班,招收13歲以下的女孩二十餘人。翌年1月14日,該女班在上海昇平歌舞臺演出,稱“髦兒小歌班”。

    看到他們的存在會有一種莫名的感動,因為在這裡,更能看到一種叫傳承的東西,也因為他們的努力與堅持,越劇才能綻放其獨特魅力,但卻少有人會關注到他們、讚美他們。

    對於後臺一直都保持著較高的好奇心態,臺前、臺後,戲裡、戲外,他們的人生會有怎樣的反差。

    在眾多經典雲集的中國戲曲劇種中,每一類都有自身孕育的文化歷史背景和特有的傳統風情,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獨到之處。而越劇以優美婉轉的腔調,含蓄而動情的曲詞,通俗易懂的情節,流傳千古,家喻戶曉。

    感謝她們,因為他們的努力付出,讓讓我們領略到曲藝的美麗,讓我們的人生得以更加的豐富。

  • 8 # 俗人張先生

    越劇——中國第二大劇種,有第二國劇之稱,又被稱為是“流傳最廣的地方劇種”,有觀點認為是“最大的地方戲曲劇種”,[在國外被稱為“中國歌劇”。亦為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依次為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之一。發源於浙江嵊州,發祥於上海,繁榮於全國,流傳於世界,在發展中汲取了崑曲、話劇、紹劇等特色劇種之大成,經歷了由男子越劇到女子越劇為主的歷史性演變。

    越劇長於抒情,以唱為主,聲音優美動聽,表演真切動人,唯美典雅,極具江南靈秀之氣;多以“才子佳人”題材為主,藝術流派紛呈,公認的就有十三大流派之多。主要流行於:上海、浙江、江蘇、福建、江西、安徽等廣大南方地區,以及北京、天津等大部北方地區,鼎盛時期除西藏、廣東、廣西等少數省、自治區外,全國都有專業劇團存在。

    越劇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越劇”起源於“落地唱書”,後又有稱為“女子科班”、“紹興女子文戲”、“的篤班”、“草臺班戲”、“小歌班”、“紹興戲劇”、“紹興文戲”、“髦兒小歌班”、“紹劇”、“嵊劇”、“剡劇”等。第一次稱“越劇”,1925年9月17日,在小世界遊樂場演出的“的篤班”,首次在《申報》廣告上稱為“越劇”。1938年起,多數戲班、劇團稱“越劇”。但各戲報上的稱謂依舊不統一,記者與投稿者經常各用各的。1939年,《大公報》記者樊迪民,兼為姚水娟之“越吟舞臺”的編導,受李白《越女詞》之啟發,兼考慮紹興是越王勾踐生聚教訓擊敗吳國的復興基地,而越劇發源地嵊縣是紹屬之一,又受越劇名伶姚水娟“我就是要越唱越響,越唱越高,越唱越遠”之豪言觸動,遂給茹伯勳編的《戲劇報》寫稿,刊出正名為“越劇”的動機和意義的文章,告諸觀眾。自此以後,各報“女子文戲”的廣告陸續改稱為“越劇”,新中國成立後,更是統一稱為“越劇”。

    因越劇早期曾用”紹興戲劇“、”紹興文戲“為名,故有將越劇稱為“紹興戲”的說法,實是因當時無“越劇”之名而借用“紹興戲”之稱,但“越劇”實際上並非“紹興戲”。

    1852年(清咸豐二年)嵊縣西鄉馬塘村農民金其柄創“落地唱書”。落地唱書是浙江嵊縣以馬塘村為主一帶流行的說唱形式,開始演變為在農村草臺演出的戲曲形式,藝人初始均為是半農半藝的男性農民,故稱男班。

    1906年3月27日,嵊縣東王村香火堂前,由落地唱書藝人袁福生、李茂正、高炳火、李世泉等借用四隻稻桶墊底,鋪上門板,演出小戲《十件頭》、《倪鳳煽茶》和大戲《雙金花》(後半本)。這是中國越劇第一次登臺試演,越劇(最初稱“小歌班”)從此誕生,該日被稱為越劇誕生日。

    1917年5月13日,小歌班初進上海,在十六鋪“新化園”演出,因藝術粗糙簡陋,觀眾寥寥無幾。後續有3班藝人來上海但均告失敗。在學習紹興大班和京劇的表演技巧後,藝術有所提高,1919年小歌班始在上海立足。

    1920年起,小歌班集中較知名的演員編演新劇目,如《梁山伯與祝英臺》《碧玉簪》《孟麗君》等。這些劇目適應了“五四運動”後爭取女權和男女平等思潮的興起,受觀眾歡迎。之後,昇平歌舞臺老闆周麟趾從嵊縣請來民間音樂組織“戲客班”的3位樂師組成越劇史上第一支專業伴奏樂隊,演奏時以15兩音定弦,沿用紹興大班習慣,稱為“正宮調”,簡稱“正調”,從此“絲絃正調”成了主腔;並借鑑紹興大班的板式,初步建立起板腔體的音樂框架。

    1921年9月16日,由費翠棠、顏煥亭等組成的戲班演出於第一戲院,當天,《新聞報》廣告首次刊出“紹興文戲”之名謂。

    1921年9月至1922年,男班藝人相繼將劇種改稱“紹興文戲”,吸收京劇、紹劇的表演程式,向古裝大戲發展。劇目則受海派京劇影響,主要編演連臺本戲,在“大世界”、“新世界”等遊樂場以及茶樓、旅社、小型劇場演出。主要演員有小生王永春、支維永,小旦衛梅朵、白玉梅、金雪芳,老生馬潮水,小丑馬阿順、大面金榮水等。

    1923年7月,嵊縣籍商人王金水請男班藝人金榮水回鄉辦第一個女班,招收13歲以下的女孩二十餘人。翌年1月14日,該女班在上海昇平歌舞臺演出,稱“髦兒小歌班”。

    1925年9月17日上海《申報》演出廣告中首次用“越劇”稱之。

    1929年,嵊縣辦第二個女班,之後續有舉辦。

    1931年底開始,一些女演員如王杏花、陳苗仙、呂福珠以及“東安舞臺”“四季春班”等先後來滬,但仍為男女混合演出。女子越劇在上海立足後,為適應環境和觀眾需求,以姚水娟為代表的一批越劇從業者進行了變革,稱為“改良文戲”。各劇團、班社競相編演新劇目。自1928年至1932年的4年間,編演新劇目逾400個,劇目題材廣泛,風格、樣式多種多樣,編劇多半曾從事過“文明戲”,劇目一般採用幕表制,當時主要編劇有樊籬、聞鍾、胡知非、陶賢、劉濤等。劇目內容的多樣化引起演出形式相應的變化,出現向兄弟劇種學習的趨勢。當時有的學海派京劇,如商芳臣曾搬演周信芳的名劇《明末遺恨》;有的學申曲,如施銀花、屠杏花移植上演西裝旗袍戲《雷雨》;有的則學電影、話劇,如姚水娟演《蔣老五殉情記》《大家庭》,採用寫實佈景,人力車上臺。在經營方式方面破除了封建性陳規,實行經理制,統一掌管前後臺。這時期,最有名的演員旦角為“三花一娟一桂”,即施銀花、趙瑞花、王杏花、姚水娟、筱丹桂,小生為屠杏花、竺素娥、馬樟花;青年演員如袁雪芬、尹桂芳、範瑞娟、傅全香、徐玉蘭等,都已嶄露頭角。

    1938年始,多數戲班、劇團稱“越劇”。

    1942年10月,袁雪芬以話劇為榜樣,在大來劇場開始改革。前兩年陸續聘請編導有於吟(姚魯丁)、韓義、藍明(流)、蕭章、呂仲、南薇、徐進等,多為年輕的業餘話劇工作者。他們把進行改革的越劇稱為“新越劇”。

    1944年9月,尹桂芳、竺水招也在龍門戲院進行改革。此後,上海主要越劇團都投入“新越劇”的行列,越劇的面貌在短短几年中發生了巨大變化。越劇改革首先是編演新劇目,建立劇本制,廢除幕表制。即使演出傳統劇目,也經過整理改編。新劇目內容比過去有較大變化。許多編導和主要演員們重視劇目的社會效益,主張給觀眾以積極有益的影響,編演了大量反封建、揭露社會黑暗和宣揚愛國思想的劇目。

    1943年11月,演《香妃》時,袁雪芬與琴師周寶財合作,使之前就有的2.5定弦之唱法更為規範,並由此開始使尺調腔形成若干板類,有整有散,有快有慢,後又發展了各類板腔的反調腔,使越劇唱腔不僅在板式結構上得到完善,在唱腔曲調上亦增強了抒情性和戲劇性,並且擴大了表現力和可塑性。

    1945年1月29日,袁雪芬、範瑞娟在九星大戲院演《梁祝哀史》,並與編導一起對劇目作了重新整理。演出期間範瑞娟與琴師周寶財合作,創造“弦下腔”。尺調腔和絃下腔奠定了越劇流派產生的基礎。

  • 9 # top難忘今宵

    越劇的發源地是浙江嵊縣,發祥於上海。

    越劇前身是浙江嵊縣一帶流行的說唱形式“落地唱書”,清朝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春開始演變為在農村草臺演出的戲曲形式,曾稱小歌班、的篤班、紹興文戲等。藝人初始基本上是半農半藝的男性農民,故稱男班。中華民國14年9月17日上海《新聞報》演出廣告中首次以“越劇”稱之。

    民國6年5月13日,小歌班初次進入上海,在十六鋪“新化園”演出,因藝術上粗糙簡陋,觀眾寥寥。以後續有3班藝人來上海,但均告失敗。藝人們在學習紹興大班和京劇的表演技巧後,藝術上有所提高,民國8年小歌班始在上海立足。

    擴充套件資料:

    舞臺特點

    越劇服裝在配色上,突破衣箱常用的“上五色”和“下五色”的規範,增加了大量的中間色,具有淡雅、柔美、簡潔、清新的特色,加強了優美、柔和的感覺。在衣料上,不再用傳統服裝反光較強的軟緞,而主要用無反光的縐緞作面料,兼用絲絨、喬其紗、珠羅紗等,水袖則用無光紡。

    服裝的款式和佩飾,從中國傳統人物畫(特別是仕女畫)和民間美術中借鑑,創造了自己的新式樣,然後按人物不同需要,配上雲肩、項鍊、飄帶、絲絛、玉佩等,使服裝變化豐富起來,並且帶有歷史時代感,但以明代款式居多。

  • 10 # 禧悅影視

    越劇前身是浙江嵊縣一帶流行的說唱形式“落地唱書”,清朝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春開始演變為在農村草臺演出的戲曲形式,曾稱小歌班、的篤班、紹興文戲等。藝人初始基本上是半農半藝的男性農民,故稱男班。

    《浙江名村志》的序言中這樣描述:有的村以地域、歷史特色見長,如越劇發源地嵊縣馬塘村,著名戲鄉新昌梅渚村。這些村的今古,常常可以引起人們緬懷歷史,激發愛國、懷古的熱忱。

    原越劇博物館館長錢永林先生曾在2004年嵊州日報上發表過文章越劇的發源地,就是在甘霖鎮馬塘村,並一一舉了實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Macbook 8g記憶體夠用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