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4399小評菓快樂育兒
-
2 # 跨界行者孫
找一個警察朋友幫個忙。在派出所的門口和一群警察合影,把孩子放到中間。所有的警察向孩子豎起大拇指。再拍一段小影片,用警察的口吻警告黑社會。不允許以大欺小,欺負好人。否則就會繩之以法。孩子下次把這個影片和照片有意無意的露出來。表示自己很有背景……
-
3 # 清談人生
1、0容忍,一定要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因為對壞行為的寬容就是對正確行為的褻瀆!甭管什麼原因出現,絕不能容忍!
2、孩子問題無小事!<霸凌>這個詞可見問題之嚴重程度!且<霸凌>一詞的用語不是無緣無故,其背後的行成是放任、是時間造成的!是校方的無視造成的!
4、再次表達:0容忍!
-
4 # 苦樂年華boy
當越來越多的欺凌事件發生的時候,我也不得不開始思考這個問題。是現在的欺凌變多了嗎?我不完全這麼認為,以前我上學的時候也有同學打架,高年級欺負低年級的事件發生。之所以現在倍受關注,是因為現在曝光率比以前高,手機,電腦,電視直接把欺凌過程直接間接播放出來了,如今家長又拿著孩子開始重視起來,所以學校一有風吹草動,都會引起關注。也說明了校園欺凌一直在存在,從未根除過。那怎麼辦才好?我相信一句話,只有自己變得足夠強大,才不會被別人欺負。所以要教育孩子勤於鍛鍊,加強身體素質。另外就是學著保護自己,積極尋求老師同學幫助,學生和家長要多做溝通,瞭解自己孩子在學校內的動態,防患於未然。當然智者千慮也有一失,如果也被欺負了,很多家長都會有血債血償的想法,但我看了這麼多欺凌處理結果,對方都沒有被放血,所以看來也就是過過嘴癮。我的想法就是如果在遵紀守法的範圍內,對方未滿十六歲,只能狠要對方監護人經濟補償。如果對方滿足,那暫且放一馬。如果對方達不到要求,那就考慮點別的辦法吧,打熊孩子捎帶家長也有情有可原的。說實話,我更願意狠狠教訓一下那些喜歡欺負人的熊孩子,如果有人願意出money,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
5 # 重新來過程
每次看到這方面新聞看得我都氣死了,再看看每次都一句未成年人不追究更加氣死,我兒子5歲半,上了三年幼兒園,以前我壓他有點嚴吧!不讓他惹禍,導致經常被同學抓的臉上都是傷,他回來就給我說別人給他道歉了,不還手,雖然小孩打打鬧鬧很正常,但是很多熊孩子就跟霸王一樣的,並且會留疤。每次我都心疼的要死。現在開始讓我兒子練跆拳道,一直教他不要欺負別人,但是也別讓別人欺負去,就算打不過抓住一個往死裡打就好了,誰家都是寶貝憑什麼就該被欺負?可能我的想法比較偏激,但不得不這樣想。
-
6 # 嵐草3
先拍照片留證據,在帶孩子去醫院治病在然後看實施霸凌的還自己家長什麼態度,態度好配合治病批評自家孩子病誠心誠意道歉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否則相反後果嚴重的,有關人和單位推卸責的,報案公安機關踢“皮球”的不給滿意答覆的,只要施暴孩子及家長孩子中國國土上我將按自己的方式給我的孩子找回公道……
-
7 # 使用者5973187203188
我兒子在校是個外地生,在校二年來一直被本地生欺負,尤其近幾個月經常給我打電話說這事,一開始讓他找老師,他說和老師關係不錯不想給老師添麻煩,最近我就說實在仁受不了就打他們,把他們打疼打怕,但不能打殘廢,因兒子跆拳道練了幾年,同學幹過他沒幾個,就因是個外地人受欺負,大家說上哪說理去。
回覆列表
近日唐山一個15歲女孩被霸凌的影片引發眾怒!
影片中的場景發生在一家烤肉店,黑衣女孩站著用手扇對面坐著的女孩的臉,邊打邊罵,“咋地她們都是姐,我不是姐?”女孩即刻道歉:“姐我錯了”。
黑衣女依舊不依不饒,繼續扇巴掌,還威脅女孩:“手機呢?你報警啊”,女孩回答“不報”。
黑衣女繼續扇打,甚至脫下鞋子,用鞋底打女孩臉。女孩全程一臉麻木,沒有半點反抗,連抬手遮臉都沒有。
目前黑衣女已經投案自首,並如實交代無故毆打他人的事實。警方也已介入調查。
據瞭解,打人的女孩19歲,被打的女孩15歲。兩個女孩都是上初、高中的年紀,不禁讓人想到2019年熱門的校園霸凌電影《少年的你》中的片段。
周冬雨主演的高中生陳念,在上體育課時,被同學魏萊及其同夥接二連三地砸籃球。而陳念只能不斷後退,用背去抵抗籃球帶來的衝擊力。
如今現實版的《少年的你》上演,讓人看得更揪心,黑衣女真的是19歲的孩子嗎?而15歲女孩看起來好像已經不是第1次被打了?!
可見打人的孩子缺少品德教育,被打的孩子缺少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這2種截然相反的極端表現,是家庭教育失職、學校教育失職、社會教育失職!
這等霸凌事件層出不窮,做為父母,應該如何預防孩子遭受欺凌?
首先,告訴孩子面對壓迫勢力,一定要有這個意識:告訴力量比自己強大的人,尋求幫助。不要默不作聲,或當做什麼事都沒發生。
可以告訴孩子,如果不想告訴老師,一定要告訴家長,幫助自己解決問題。特別是從小性格內向或者軟弱的孩子,家長更應該要特別強調這一點。
此外,父母也要時刻關注孩子的動態,側面瞭解相關情況。多問孩子今天在學校怎麼樣?有沒有發生什麼事?和同學玩得怎麼樣啊?也多多詢問老師孩子近日的表現,仔細觀察孩子身上有沒有出現什麼小傷口等。
其次,如果孩子當下被打了,怎麼辦?以前我一直堅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聽了中國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主張後,也認定“孩子被打了?打回去啊。”
打回去,是讓對方知道:“我不允許你用這樣的方式對我”、“我也不是好欺負的”,減少日後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欺負。
但這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用在雙方勢均力敵,甚至你比對方強的時候。面對明顯更高大更野蠻或者人多勢眾的對手時,還是以保護自己為首要,日後再找老師家長、警察等。
最後,也要增強保護自己的能力,即鍛鍊體魄。女兒不要養得太嬌弱,兒子不要養得太娘氣,家長有機會多帶他們去跑步、跳繩、練跆拳道等,增強自己的身體力量,防止被別人欺負。
不想運動的話,就多參加一些運動類遊玩專案,比如攀巖、打球、騎腳踏車、游泳、登山、滑冰等,透過玩樂鍛鍊身體。
希望每個孩子們都能不遭受欺凌,擁有一個陽光燦爛的童年,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