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輕鋼房屋小賈
-
2 # 君臨天下明月夜
閱讀原著我們就可以知道,凡事使用兵器的,武功都不會高。況且天龍八部中強者如林,都沒有使用兵器的習慣,一旦使用兵器了,就說明內功修為不到家,需要外部兵器輔佐招式的施展。就像慕容復和段正淳,都是用劍高手,但內力都不深厚,在天龍中並非強者,卓不凡也是一樣,雖有“劍神”的名號,其武功在天龍中並不算高。
天山童姥滅了“一字慧劍門”時,卓不凡剛好不在,躲過了一劫,從此再也不敢回去,逃到長白山中躲避。無意之間得到前輩高人留下的劍譜,視如珍寶苦研劍法,修煉二十年方才有所成就 ,自信劍法高超,已經能打敗天下強者了。為人相當自負,狂妄的不可一世,打敗幾名江湖中的高手後,便自封為“劍神”。遇事便以手中長劍與人講道理,儼然一副武林宗師的樣子,殊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
這種自封的武林宗師,最喜歡打抱不平,憑藉手中長劍似天下英雄為無物。上靈鷲宮逼問虛竹生死符解藥,妄想得到童姥生死符的解藥,好間接控制三十六島和七十二洞的人。計謀被識破以後,妄想為虛竹主持婚姻大事,把王語嫣嫁給他做老婆,以換取虛竹吐露童姥的臨終遺言。可見卓不凡野心之大,他並不滿足劍神的稱號,還要謀取更大的榮譽。
怒目向出劍之人瞪去,見那人身穿青衫,五十來歲年紀,長鬚飄飄,面目清秀,認得他是“劍神”卓不凡。從適才這一劍出招之快、拿捏之準看來,劍上的造詣實已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新修版《天龍八部·第三十八回》
從原著中的描寫來看,卓不凡劍術是非常精湛的,慕容複本身就是用劍的行家,他對卓不凡的劍術是很佩服的,卓不凡二十年來只練一種劍法,專心做一件事情當然能夠大成。不像慕容復貪戀別派武功,只要是精妙的武功,他都會有所涉獵,其結果就是門門通樣樣松,除家傳絕學斗轉星移外,並沒有能拿得出手的武功。慕容復與人交戰時,劍法變化多端,招式無窮無盡,且永遠不會使用同樣的招式攻敵。所以在劍法上的造詣,就稍遜卓不凡半籌了。
劍法精湛不代表武功高強,慕容復和段正淳都是劍術行家,但是其內功修為不高,所以說整體實力就不強。也就是說劍術高,在內功修為強者面前,都是弱者,在精妙的招式,內功不強就不能發揮出威力。這也是就卓不凡打不過虛竹的原因,虛竹身懷逍遙三老百年內力,施展招式並不需要兵器來輔助,空手就可以奪掉卓不凡的兵刃。在天龍江湖中內力的高低,才是決定實力強弱的關鍵,並不像笑傲江湖中,獨孤九劍依靠招式就能制服敵人。
虛竹這時體內北冥真氣充盈流轉,宛若實質,卓不凡長劍刺到,撞上了他體內真氣,劍尖一歪,劍鋒便從他身側滑開。卓不凡大吃一驚,變招也真快捷,立時橫劍削向虛竹脅下。這招“玉帶圍腰”一劍連攻他前、右、後三個方位,三處都是致命要害,凌厲狠辣。這時他已知虛竹武功之高,大出自己意料之外,這一招已使上了全力。新修版《天龍八部·第三十八回》
原著中描述卓不凡對戰虛竹,在內力高手面前,在高明的劍術也是徒勞的,所以說卓不凡的實力在虛竹面前,不值得一提。卓不凡雖然將一門劍法練至大成,但終究招式有限,不及慕容復見多識廣,長久作戰肯定不及慕容復,況且慕容復還有斗轉星移,可見卓不凡的綜合實力是不及慕容復的。就劍法而論卓不凡比段正淳要高明,可段正淳有一陽指傍身,其實力就要稍勝半籌了。
綜上所述,卓不凡的實力不能和虛竹蕭峰比較,只是和慕容復段正淳差不多,在天龍八部中算不上強者,只能欺負一下一般的江湖中人。
-
3 # 忠肝義膽嶽老三
一
“劍神”卓不凡是《天龍八部》裡面的人物,劍法不凡,“一字慧劍門”得意門生,因得罪天山童姥導致一門三代六十二人全部被天山童姥全部誅殺,而他一人倖免於難,故而一心想要復仇,而在長白山得到精妙劍譜,苦練三十年,劍法大成,尋思復仇。
其實卓不凡真正出手只有四次:
第一次是顯露劍法中“劍芒”!長劍一挺,劍尖上突然生出半尺吞吐不定的青芒劍上渾厚真力軟劍插入一尺花崗岩:這根石柱乃極堅硬的花崗石所制,軟身的長劍居然刺入一尺有餘。顯露“劍芒”的金庸筆下唯此一人,至於境界如何,不得而知,但能夠讓眾多高手吃驚,卻也不凡!雖然我認為大有裝逼之功效,但不能不說他劍術的造詣已然舉世少見!
第二次與未見其身,誅殺三里之外的區島主!在眾人不知能否追的上的情況下,卓不凡直接把他的頭顱扔了過來,這也看出他的輕功造詣。
第三次是在靈鷲宮擊敗珠崖二怪。雖然珠崖二怪只是不起眼的角色,但個個都是桀驁不馴之輩,生死都不放在眼裡,卻被卓不凡一撞就制服的敢怒不敢言。
突然間寒光一閃,一柄長劍伸了過來,珠崖大怪但覺左掌心隱隱疼痛,提掌一看,見一道極細的劍痕橫過掌心,滲出血來,不由得又驚又恐,心想這一下只消收掌慢了半分,這手掌豈非廢了?怒目向出劍之人瞪去,見那人身穿青衫,五十來歲年紀,長鬚飄飄,面目清秀,認得他是“劍神”卓不凡。從適才這一劍出招之快、拿捏之準看來,劍上的造詣實已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卓不凡還劍入鞘,微微側身,手肘在二怪肩頭輕輕一撞,二怪站立不定,騰騰騰騰,向後退出四步,胸腹間氣血翻湧,險些摔倒,好容易才站定腳步,卻不敢出聲喝罵。第四次是面對虛竹,劍卻被一招之內被虛竹高深的“天山折梅手”所奪!虛竹的實力讓他感覺深不可測,讓他這才感覺到“人外有人”,自己的武功並非天下第一,離高手差距還有很大的差距!就此下山而去,閉門修煉。
二
其實卓不凡在《天龍八部》只是一個二流角色,出場不多,但是足夠搶鏡,足夠拉風!
畢竟天龍里面高手太多,他與高手相比,確實有很大的差距,因為在虛竹面前,他的劍一招都被搶走,當然,像虛竹這樣的頂尖高手也是極為少見,但是卓不凡這個表現確實提現了實力的差距。
故而,他和前十都有很大的差距,估計是在十五左右,除掉前十,還有枯榮,丁春秋,遊坦之,慕容復,段延慶等人,可能卓不凡能夠與慕容復和段延慶一比,但勝算並不明顯。哪怕能夠擊敗二人,可能他還得比遊坦之和丁春秋要稍遜一籌。故而,卓不凡最高也就是排到十五!
可以說,卓不凡的劍術是一流,但是整體的實力是差的很遠,畢竟金庸筆下真正的絕頂高手都是不用武器的,用了武器整體的實力就會落了下風!像“一僧二掛三老四絕”,像郭靖,張無忌,張三丰,獨孤求敗和楊過最終也是“無劍”境界,而風清揚和令狐沖相比而言就境界差了一截!
故而,卓不凡只是劍術精妙,《天龍八部》中是拼內力的時代,而他的內力相比高手而言確實有極大的差距,哪怕劍法再過超凡脫俗,在高深內力面前也是不堪一擊。估計蕭峰一招“降龍十八掌”拍過來,估計就把他的劍震飛,打出原形。
三
估計卓不凡也就是慕容復的水平,因為慕容復也是用劍,二人可以一比。
相比而言,慕容復的劍法太雜,雜而不精,導致在高手面前也難以發揮威力,所以每次碰到鳩摩智就是被虐,因為鳩摩智就是認定“南慕容浪得虛名”,而且,慕容復面對高手沒有勝過,每次都是草草收場,不敵喬峰,不敵段譽,不敵星宿老仙,不敵鳩摩智!所以,劍法再好,在內力面前都是徒有其表!
卓不凡的劍法相對更為精深,可能不像慕容復博覽眾多秘籍,卓不凡只是把一本秘籍練的爐火純青,故而相比相比慕容復,我覺得卓不凡還是有一定的贏面。
卓不凡的存在其實有一些諷刺的意味,在一個劍術並不代表高深武功的時代,他自詡“劍神”,雖然造詣不淺,總感覺生錯了時代!卓不凡,嶽不群,名字有一定的含義!若是在《笑傲江湖》中,說不定與風清揚有的一比,可惜在《天龍八部》中,他只能是一個不起眼的二流角色。
那麼問題來了,“劍神”與“劍魔”之間有什麼聯絡呢???
-
4 # 張家公子名無忌
金庸小說的中,使劍的高手無數,但被給以封號的只有兩位,一個是“劍魔”獨孤求敗,一個是“劍神”卓不凡。在金庸15部武俠小說,能使出劍芒的人,劍神卓不凡是唯一一個,只是天龍八部一書中,金庸注重內力與武功,沒注重劍法,所以把劍神卓不凡放在一邊了,其實論劍法,楊過,風清揚,令狐沖都沒有達到劍神卓不凡的境界!
“劍神”卓不凡是第一個金庸小說中練出離體劍芒的人,雖然在小說天龍八部裡他只是個龍套,但是他非常牛的使出了非常超時代的“劍芒”!古龍小說出現劍芒可以理解,網路小說出現劍芒實屬平常,但是金庸小說出現如此超自然的東西,只有一個字“牛”!
原文為證:長劍一挺,劍尖上突然生出半尺吞吐不定的青芒。群眾中有十餘人齊聲驚呼:“劍芒,劍芒!”那劍芒猶似長蛇般伸縮不定……
金庸小說裡用劍的高手不勝列舉,然而劍芒確實極為罕見,尤其是這種又粗又長還能伸縮自如的劍芒更是獨此一家。再次驗證劍神乃天龍第一用劍大師。
但有讀者會問,劍神卓不凡這麼厲害,怎麼敗給了虛竹,其實劍神並不是敗給了虛竹,我們看看原著中的真實情況:
第一次,虛竹為了救段譽,全力一擊,而且還是用“小無相功”加“天山折梅手”,再加上卓不凡根本沒有想到旁邊的小和尚虛竹有什麼威脅,根本沒有防備虛竹,所以被虛竹偷襲成功。所以不能說“劍神”卓不凡敗給了虛竹。
第二次是卓不凡怕虛竹被殺死,舉劍往飛刀上撩去。然後被虛竹趁勢奪了他的劍,這點可以看出來,劍神卓不凡宅心仁厚,為了救虛竹,被虛竹胡來一通,躲走了劍。所以更不能說敗在虛竹手上。
“劍神“卓不凡吃虧就吃虧在他不是主角,連配角都不是,一個死跑龍套的,沒有主角光環,所以出場一下就領盒飯去了,其江湖事蹟我們也無法知道了。
劍神卓不凡超過了獨孤求敗的第二個境界,即軟劍境界,《天龍八部》中有卓不凡用劍的這種描寫:“那根石柱乃極堅硬的花崗石所制,軟身的長劍居然刺入一尺有餘,可見他附在劍刃上的真力實是非同小可,群豪又忍不住喝彩。” “蕭峰插鋼棍堪比卓不凡插軟劍”,能夠將極軟的劍的刺進極堅硬的花崗石,這不是力氣大就能解決的問題,這點表明劍神功力極為深厚。
由此可見,劍神卓不凡在天龍八部出場時,用的是軟劍,而他的軟劍練出了青芒,所以應該比軟劍境界的獨孤求敗要強些。至於後來,獨孤求敗煉成無劍境界,卓不凡應該已經打不過他了。但是,誰知道卓不凡後來有沒有更深的進境呢?
-
5 # 羽菱君
人品修為
先說點題外話,電影《天龍八部之天山童姥》裡有個這樣的場景,說是群雄殺戮少林,虛竹(劇中主角)的師父問虛竹,外面有多少人馬,虛竹答說少都有一千八百人,然後他師傅頗有禪機的說,其實只有兩個人,一個叫“名”一個叫“利”,說世人是逃不出名利的。雖然接下來的劇情讓人忍俊不禁,但卻說出了一個事實,就是世人來往,皆為追名逐利。
“一字慧劍門”滿門師徒給童姥殺得精光,當時卓不凡不在福建,倖免於難,從此再也不敢回去,逃到長白山中荒僻極寒之地苦研劍法,無意中得了前輩高手遺下來的一部劍經,勤練三十年,終於劍術大成,自信已然天下無敵,此番出山,在河北一口氣殺了幾個赫赫有名的好手,更是狂妄不可一世,只道手中長劍當世無人與抗,言出法隨,誰敢有違?因自己劍術大成就覺得自己已然是天下無敵,自封“劍神”,可謂狂妄之大。按小說中出場,也有五十來歲的年紀(上圖劇版中的扮相年輕,不符合原著設定,97版的乾脆把他的戲份給了慕容復,因此並沒此人出場),古代六十即是花甲,他這把年紀尚且這麼狂妄,可見也是十分昏朽之人。這可能跟他三十年封閉於長白山苦練劍術,對外界閉目塞聽有關。不過在小說中跟他大抵相同年紀的,如蕭遠山、慕容博,即使武功之高,隱藏於少林也有三十年之久,一經現身也未見得如此狂妄。他如此自命不凡,從小說中他的結果來看,“不凡”一名對他絕對是一種諷刺。
武功修為說完他的人品修為,再來說說他的武功修為。這個人的劍法確實很高,但他的內功修為卻不怎麼樣。在金庸小說中,劍法最高的,我認為絕對是獨孤求敗。但獨孤求敗橫行江湖四十年,難逢敵手,除了他的高超劍術之外,最重要的是憑藉他駕馭劍術的一身雄厚內力。要知道他的一身內力可是從洪水海水中經年累月衝擊修煉而來的,內功修為之高,令人歎為觀止。對於卓不凡來說,這是他根本就不能比擬的,從小說中也可以看出,他的內力水平其實就是個三流水平而已,跟他的劍術並不匹配。以他的劍術,如果他不是出生在《天龍》時代,而是成名於《笑傲江湖》那個時期的話,他肯定能得天下第一,《鹿鼎記》時期的“一劍封喉”馮錫範,在他面前根本沒位置,只能說他有點生不逢時了。
卓不凡此次與不平道人、崔綠華聯手,事先三人暗中曾相互伸量過武功內力,雖然卓不凡較二人為強,但也只稍勝一籌而已,此刻見虛竹雙手捧著兵刃,單以體內的一股真氣,便將崔綠華彈得身受重傷,自己萬萬不是對手。假如把《天龍》裡的“一僧二掛三老四絕”列為絕頂高手,此外的段延慶等為一流高手,慕容復等為二流高手,那卓不凡其實最多排二流,單說劍術排名會靠前一點,但綜合內功就只能是三流水平。所以題目說要描述他與慕容復的高下,他肯定是比不過慕容復的,慕容復的內功修為比他高,名震江湖的“斗轉星移”也不比他差。假如真的要在小說中找一個人武功跟他同等級別的話,應該跟段正淳差不多,但練一陽指的段正淳的內功修為,恐怕也是卓不凡所不能比的。
-
6 # 斌比冰水冰
劍神卓不凡實力排到天龍第幾真不好說,表現出來的功夫是第一等的,但是話外旁白只比不平道人略高,略勝一籌,不平道人比起各位大咖確實差的遠了。慕容復確實是跟卓不凡對照著寫的,但是兩人沒機會交手,慕容復長的辣麼帥,說話又好聽,交手不存在的,一輩子都不可能。
卓不凡剛出來是不平道人介紹的,而後的表現可謂驚人。三四里外,十數人追要逃跑的區島主,劍神神劍一劍三里送人頭,劍神之名惹人矚目。其後不讓珠涯二怪單獨逼迫虛竹,又是一招讓人不敢言語。表現確實不凡,但是他跟慕容復同上縹緲峰,居然不對天下聞名的北喬峰南慕容挑戰一下,害我們猜測到底誰厲害,實在是不知道揚名的最佳方式,打一個BOSS比清雜兵不是一個級別啊。
慕容復跟丁春秋也能打個來回,還坑得丁春秋弟子死於非命。虛竹跟丁春秋也是大戰千餘合。慕容復對上虛竹可不會像卓不凡那麼偷襲之下,劍為之一奪再奪。虛竹也只能說阿彌陀佛,小僧是無辜的,別拿我頂缸啊啊啊。我不做中間人。
卓不凡戰績也有,氣勢也不錯,而且半尺劍芒更是攝人心魄,但是跟慕容復真沒辦法比,都比了一路了,從出場到離場,逼格都跟人差的很遠,比慕容復真的不存在的。比實力嘛,那隻能看金老爺子寫的時候筆法飄不飄,寫誰比較飄,誰就看起來強,但是結局永遠是慕容復,解釋權歸金庸所有。
-
7 # 李徵鴻
卓不凡只是在三十六洞七十二島那幫渣渣眼裡很厲害,真實實力就是被完全沒想打架的虛竹“一不小心”制服了,如果換成童姥、蕭峰、鳩摩智這些實戰能力更強的頂尖高手,估計卓不凡三招之內就要斃命。所謂高手都是相對的,慕容復能和蕭峰齊名,也是靠著秒殺小魚小蝦成的名。卓不凡在天龍人物中能夠排進前二十都成問題,掃地僧、虛竹段譽、逍遙三老、蕭峰蕭遠山慕容博鳩摩智四絕、枯榮大師、段正明段延慶以及天龍四本、遊坦之、丁春秋、玄慈這些超一流到準一流的高手毫無疑問都在他之上,準一流裡最弱的慕容復論實戰也勝他一籌。這麼算下來,卓不凡頂多第22。
-
8 # 裝修老伍哥
關於劍神卓不凡這個人,其實他只是天龍八部中的一個配角。他師承長白山一字慧劍門,由於他的同門被天山童姥殺個乾乾淨淨。在一次偶然機會下,他得到了一本上古劍譜,練成了絕世劍法,立老找天山童姥報仇,想不敗在的橫空出世的虛竹手上。卓不凡的劍能生出劍芒,內力絕對很牛。
他的武功應該在“一僧二掛三老四絕”之下,強於慕容復、段延慶之流。自從敗給虛竹之後,他隱退山林,到了晚年的時候,收了一個孤兒做關門弟子。這位孤兒天賦異稟,悟性極高,卓不凡把自己的畢生劍術都傳給他。後來這位少年青出於藍,武功遠遠超過了卓不凡。他縱橫江湖30餘載,殺盡仇寇,敗盡英雄,打遍天下,群雄束手、長劍空利,平生想求一敗而不可得。只得隱退山林,與雕為友。晚年的時候創出聞名天下的獨孤九劍。至於他的名字叫什麼,我就不用說了,大家都猜到是誰了吧。
-
9 # 武俠哲學
「劍神」卓不凡,名頭不小,武功一般。
一、卓不凡與蛟王不平道人、芙蓉仙子崔綠華武功差不多。稍勝一籌而已。
「卓不凡此次與不平道人、崔綠華聯手,事先三人暗中曾相互伸量過武功內力,雖然卓不凡較二人為強,但也只稍勝一籌而已。」你們會覺得「不平道人」很厲害麼?會覺得崔綠華很厲害麼?
不平道人出場時,也是很厲害的樣子呢。
「烏老大驀地裡想起一個人來,大聲道:『他是蛟王……蛟王不平道人?』」蛟王也是聞名四海。並且不平道人露了一手上乘輕功後,言語之間是這樣的:
「他語氣甚是和藹,但自有一份威嚴,叫人難以拒卻。」他倒擺起宗師氣派來了。最終怎麼樣了呢。虛竹跟天山童姥現學現賣的幾招,不平道人就接不住。
「這個將三十六洞洞主、七十二島島主渾沒放在眼裡的不平道人,竟然挨不起這一掌。」最終被虛竹用松球打死了。把不平道人跟虛竹比是欺負人了。但虛竹打不平道人時,此時雖然內力強悍,但也只有無崖子的內力,武功更是沒學幾招,不平道人連人家一招都接不下,也實在是太差了。虛竹學成身具無崖子、李秋水、天山童姥的內力,會天山六陽掌、天山折梅手、生死符。然而在少林寺鬥丁春秋,還費了許多工夫呢。而不平道人連虛竹剛開始學,練手的功夫都接不住一招,可見其武功應該是比丁春秋差很多的。
慕容復和丁春秋差不多,卓不凡和不平道人差不多。則卓不凡與慕容復,根本就不是一個層次的,他們之間差太多了。
二、卓不凡的武功表現。首先是三里外傳音。然而卓不凡說話後,崔綠華也說話了,並且
「話聲比西首山峰上那男子相距更遠。」你看,崔綠華所在地比卓不凡所在還遠。上面已言,崔綠華、不平道人、卓不凡三人武功是差不多的。所以崔綠華、卓不凡三里外傳音,便不是什麼高深武功。不平道人的武功我們已經看到了,不過如此。
然後是卓不凡殺區島主。這裡不存在什麼三里外殺人。卓不凡本來是守在三里外的山峰。區島主逃跑,跑向的正式卓不凡所守的方向。
「身形極快,轉眼間便轉過了山坳。」然後眾人追,發現不一定追的上。然後區島主就被殺了。頭還被卓不凡拋給了烏老大。所以區島主只是撞到了卓不凡所守的方向,而不是卓不凡瞬間用輕功追到三里外殺人。
殺區島主只能說卓不凡武功遠遠高於區島主而已。但各位島主洞主、武功本來就不高。不平道人不也沒把他們放在眼裡麼。
卓不凡打珠崖雙怪也是同樣的道理,不是卓不凡有多厲害,而是珠崖雙怪太弱了。
「卓不凡還劍入鞘,微微側身,手肘在二怪肩頭輕輕一撞,二怪站立不定,騰騰騰騰,向後退出四步,胸腹間氣血翻湧,險些摔倒,好容易才站定腳步。」以卓不凡這點修為,手肘一撞,居然能讓二怪站立不定,氣血翻湧,可見他們實在是弱。
再就是所謂「劍芒」了。
「長劍一挺,劍尖上突然生出半尺吞吐不定的青芒。」「劍芒」是內力附著於劍上所產生的,而在後面的實戰中,我們看到,這「劍芒」的作用只是讓劍更鋒銳,發揮出超越劍本身的威力。
「這根石柱乃極堅硬的花崗石所制,軟身的長劍居然刺入一尺有餘,可見他附在劍刃上的真力實是非同小可。」也就是說,「劍芒」只是對劍的一種增益,劍芒無法脫離劍而攻擊,它是依附於劍的。
劍上的劍芒使得劍超越了它本身物理屬性,而能發揮出更大的威力,軟劍能插入石柱,很厲害。如果劍芒能脫離劍而攻人,也能把石柱戳個窟窿,那就更厲害了。然而六脈神劍本身就是無形劍氣。
讓卓不凡與六脈神劍比是欺負人。可是鳩摩智的火焰刀也是無形刀氣。卓不凡的劍芒,和鳩摩智的火焰刀相比,都不夠看啊。
卓不凡的劍芒,只是一種特殊的功夫,能增益劍的威力,但卻不能凌空攻擊,比火焰刀自不是同一級別。那麼所謂「劍芒」似乎也就不是多麼神奇的東西了。這種類似的武功實在是太多了。
一陽指,金剛指都是此類功夫。黃眉僧拿個木魚槌就能在大青石上劃棋盤。段延慶以柺杖使一陽指,不也是同樣的道理嘛。
所以,總的來說,卓不凡的武功,沒有什麼神奇之處。其本身武功一般,也就比烏老大高一點而已,比慕容復是遠遠不如。不要被「劍神」的名號唬住了。這種唬人的名號,《笑傲江湖》中說得明白:
「江湖上學武之人的外號甚多,個個都是過甚其辭,甚麼『威震天南』,又是甚麼『追風俠』、『草上飛』等等,你又怎管得了這許多?」 -
10 # 一覽眾河小
劍神卓不凡在《天龍八部》裡算是一個不尷不尬的角色,他出場就猶如其他一些次要配角一樣,即使抹去,也不影響大局。不過因為有個“劍神”稱謂,總歸讓人留下深刻印象,因為金庸小說裡有個大大出名的角色“劍魔”獨孤求敗,是金庸小說裡數得著的大高手。一魔一神,總不免讓人聯想,但實際上,劍神跟劍魔差距太大了。如果對打,他是打不過慕容復的,如果講綜合實力,他更是被慕容復甩開一條街。
卓不凡出場時候名頭驚人,劍神稱號確實厲害,但是後面情節才交代,原來他是一字慧劍門傳人,這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門派,由於被天山童姥滅門,卓不凡無意獲得一位前輩的劍法,苦練二十年,後來殺了幾個成名高手,就自覺天下無敵,自稱劍神。後文交代可以看出,他這個所謂劍神是自封的,只是在一些不如他的人眼裡才能稱神,根本上不了檯面。
卓不凡出手有好幾次,都是比較唬人的方式,比如咔咔劃個井字,就把桌子劈成均勻九塊,這其實沒什麼了不起,只要劍好,熟能生巧罷了。再有就是劍芒,劍芒其實說明不了什麼,記得《笑傲江湖》裡,令狐沖梅莊比劍,裡面有個下人就會使一種快劍,耍起來好像閃電劃過,十分耀眼,比這劍芒酷炫多了,結果怎樣,令狐沖站著不動幾招就破了。還有個三里殺人之事,那個時候並沒有交代卓不凡到底在哪,說不定剛好在那人附近,殺了以後再跑到眾人面前炫耀一番。幾次三番的出手,其實都是華而不實的,唬唬一些江湖不入流的角色,在一流高手眼裡,這些根本不夠看。
卓不凡稍微有點含金量的出手,就是一劍刺進花崗岩裡,說明他還是有點內力功底的,當然也有可能是他劍好,不過很快就被虛竹打臉了。可笑的是他還妄圖欺騙虛竹,說要教他劍法,來騙取生死符法門,以此挾制三十六洞洞主七十二島島主。說明卓不凡這人不僅有些自高自大,還心術不正。
那卓不凡這個人出來到底是幹嘛的呢。我覺得他的出現充分說明武林是分等級的。天龍里面,像少林、丐幫自不必說,還有逍遙派、大理段氏、姑蘇慕容等等。這些可以算是武林裡的豪門,尋常武林人士恐怕要見一面都很難。比如像慕容復,他的實力比起喬峰、段譽等是差了很多,但他出身慕容世家,見識什麼的都是十分厲害,比卓不凡這種自以為是的人要厲害的多。卓不凡雖然得到前輩高人的劍譜,但顯然這劍譜並不是什麼特別頂級的武功,不像遊坦之可以得到冰蠶和《易筋經》那樣逆天的存在。如果單以劍法而論,慕容復應該就可以勝他,綜合實力慕容復更是遠勝於他。
卓不凡開始接觸的都是江湖上的小角色,直到遇到慕容復、虛竹、段譽這些人才知道什麼叫做天外有天。如果他一開始就碰上些厲害點的角色,也不用絕頂高手,只需要慕容復這個水平的,那他就不會得瑟了,起碼“劍神”這兩個字他萬萬不敢再自封了,江湖上也就沒劍神了。
-
11 # 天香雲外飄
金庸先生經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當中的“劍神”卓不凡,就是一個渣渣,武功排名根本不入流!
按原著小說的描述,“劍神”卓不凡,原是“一字慧劍門”的傳人,“一字慧劍門”,昔年被天山童姥,幾乎斬草除根了,卓不凡隻身一人,僥倖得逃出生天。後來,卓不凡學成武功,回到靈鷲宮飄渺峰,欲找天山童姥,一雪前恥!
卓不凡,之所以能得號稱為“劍神”,其主要的原因,應該是卓不凡,能運劍並讓劍發出“劍芒”!個人觀點認為,在《天龍八部》原著小說裡,金庸先生賜號卓不凡稱為“劍神”,應該是在說反語的!理由是:一是卓不凡的武功水平,與不平道人僅在伯仲之間,與一流高手慕容復,都有相當大的差距;二是,包括卓不凡在內的,一眾武林豪傑,被虛竹施展“天山折梅手”,空手奪兵仞,而卓不凡自己的寶劍,是如何被奪去的,都不知道!那個差距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當初,在姑蘇燕子塢的聽香水榭,也有許多江湖豪客雲集,欲找“姑蘇慕容”(慕容復),評理說事。一開始,各門各派的高手,爭相競技表演,其轟動的場景,絲毫不遜色於,在靈鷲宮飄渺峰,人們看到卓不凡展露的“劍芒”時的場面。後來,“包三先生”(包不同)閃亮登場了,叫誰“滾走”,誰就得“滾著走”,想爬著走都不行。然後,“包三先生”,還對這些江湖人士揚言道,即便他們,再練功多少多少年,也不值得慕容復砍上一刀,打上一拳,踢上一腳……
在《天龍八部》原著小說中,“北喬峰,南慕容”向來齊名當世。然而,在少林寺少室山,慕容復卻被蕭峰,在一招之間擊敗並生擒。於是蕭峰就說慕容復了,“……蕭某大好男兒,居然與你(慕容復)這種人齊名……“
因此,在《天龍八部》的原著小說中, 硬要給“劍神”卓不凡,來個武功排名的話,至少要排在三十名開外!
-
12 # 溫讀
通篇看完金庸小說的都能找到一個規律,遠古時期堪比神蹟的武功絕學到了後來越來越不擠,逐漸失傳,一代不如一代。卓不凡所處的歷史背景是在宋朝,舉個例子,當年蕭峰的降龍十八掌乃是鼎盛時期,招招俱全,後來洪七公參透補全的十八掌已經沒有了當年蕭峰的全部威力。
天龍八部的宗師和射鵰英雄傳的先輩們高手過招,真乃宗師之間的較量,我們可以看到能在當時威震四方的武林奇學,基本上都是赤手空拳,不用刀劍。所以有人評比出這部書是金庸所有的作品之中,武功境界最高的一本書,畢竟到了後期的男女主角離了武器根本發揮不出全部的戰鬥力。
在這樣一個武林絕學層出的時代之中,卓不凡的實力如何呢?
卓不凡的戲份不多,但是金庸對他的劍術描寫十分細緻,說他一身劍術“登峰造極”,並且稱在三四里外的人,可以在兩句話的時間內被卓不凡的劍輕易砍了首級。這劍速、這精準度,確實讓人歎為觀止。
卓不凡外號劍神,在七歲的時候開始練劍,十三歲參透周公劍法,十九歲在江南打遍無敵手。因為師門被天山童姥滅門,所以前往長白山潛心修煉,想要找天山童姥復仇。他在長白上練的無名劍譜是偶然之間撿到的,三十年後他找尋童姥復仇,被身負逍遙派三大高手兩百年內力的虛竹一招制服。
“虛竹使出天山折梅手,無意間將卓不凡的長劍也奪走了。”書中這段描寫輕飄飄的“無意間”,將卓不凡的劍術直接撂到了天龍八部諸位武學宗師的後面。劍神終究還是在天龍八部的時代之中稱神。畢竟當時的虛竹還沒有到最佳狀態,還不是對陣鳩摩智的境界。
可惜天龍八部不是笑傲江湖,劍客不吃香。天龍八部本就不是劍的世界,沒有多少劍術造詣很高的高手。 如果是笑傲江湖中有個劍神稱號的人,那可就大大不同了,基本上就是天下無敵的境界了,因為不管是風清揚還是令狐沖,都稱不上劍神。笑傲江湖之中被首推的獨孤九劍完全都是一個花架子,在這種時代,劍神卓一凡的出現簡直就是武林第一。而劍神這個稱號在天龍里的含金量並不高,天龍里劍術再高,一個內功絕學就把你震飛了。
-
13 # 黑Lu
不好意思,這個“劍神”完全排不上名次,屬於二次的角色。
書中是這麼說的
“虛竹使出天山折梅手,無意間將卓不凡的長劍也奪走了。”
而這個時候的虛竹也不是全盛狀態,所以說卓不凡弱於虛竹、喬峰、段興譽三人,也弱於掃地僧、蕭遠山、慕容博、鳩摩智、遊坦之、丁春秋、慕容復等人。
卓不凡可以說是弱到爆。
其實《天龍八部》還真不是以武器來排強弱的,名列前幾名的高手全部都是赤手空拳的。一個天山折梅手就被奪了劍的卓不凡,沒有了武器,就相當於沒有本事,所以是不值一提的。
-
14 # 古山青衣客
劍神卓不凡前期不行,後期無敵江湖,因為他就是真正的劍魔獨孤求敗,曾經在江湖上縱橫40年而不敗,隨後隱居。
一、卓不凡心中不服卓不凡本是福建一字慧劍門中的人,在外遊歷之時,師門被天山童姥一個人所滅,從此之後,一字慧劍門便只剩下他一人。
師門之人就剩下他一個,沒有辦法,只好躲入深山,卻意外得到了前輩留下的“劍經”,他於深山老林之中,潛心修煉,潛心研究“劍經”,時間飛逝,一晃眼的功夫,三十年過去了。
他自認為已經武功有成,足以縱橫江湖,更可前往天山縹緲峰靈鷲宮尋找天山童姥為師門報仇。
他重新走出江湖之後,經歷過幾次戰鬥,在江湖上也博得了一個“劍神”的美名,經常和不平道人一起行走江湖,結伴而行。
他們一起參與了三十六洞、七十二島圍攻靈鷲宮的事情。
靈鷲宮之內,在得知天山童姥與李秋水兩個人已經同歸於盡之後,虛竹又是天山童姥的唯一傳人,更是知道天山童姥留下的遺言,因此,他想將虛竹控制在手裡,得到生死符的解法。
此時的卓不凡不僅想要生死符的解法,他自己也想知道生死符的種法,可是,他自己卻並沒有中生死符,也未受到過生死符的傷害。
他的目的不言而喻,十分明朗,就是想成為唯一掌握生死符的人,如此便可以透過生死符繼續去控制三十六洞和七十二島的那些人,這樣,他就可以稱王稱霸。
很顯然,他的想法的確美好,可是他的武功十分骨感,距離虛竹這個半瓶水還要相差甚遠。
第一次出手,他向著段譽而去,被虛竹用“天山折梅手”打中了太淵穴,將手中的長劍給躲了過去,這一次,他認為自己是失誤,虛竹這樣一個看上去武功不太高的人,就是誤打誤撞。
所以,他第二次又對虛竹出手,並且還是聯合了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對虛竹出手,並且好朋友還是近距離以暗器的手法向虛竹出手,卓不凡則是隨後而來。
可惜,虛竹十分懼怕,連續動用了“天山折梅手”。連續將對方的暗器給抓了下來十三把,第十三把就是卓不凡的長劍,這件事情讓卓不凡心中十分不痛快,更覺得丟了臉面。
其後,他趁著虛竹療傷之際,又在暗中偷襲虛竹,可惜,此時的虛竹北冥真氣已經在身體周圍流轉,即便是他偷襲虛竹,也無法將長劍刺下去,還被震偏了。
卓不凡在靈鷲宮與虛竹一戰,可謂是丟盡了臉面,喪失了尊嚴。
這對於一個自傲不凡的劍客來說,無疑是一種非常厲害的打擊,讓他的內心受了很大的挫敗。
他表面上是離開了靈鷲宮,一直躲在縹緲峰的附近沒有離開,總是想找機會,向虛竹報仇。
二、卓不凡救神鵰大庭廣眾,眾目睽睽,卓不凡自號劍神,卻被虛竹三招兩式所擊敗,心中多有憤怒,鬱結無比,離開靈鷲宮,躲在縹緲峰附近,伺機想偷入靈鷲宮內,尋到秘籍一觀,可惜,奈何防守嚴密,他始終找不到機會。
終於,卓不凡被迫離開了縹緲峰,他知道,自己這一生似乎都無法超越虛竹,無法一雪今日之恥,於是乎,便心智迷失,魂不守舍,走在路上,跌跌撞撞,不知腳下的路要走向何方。
他已走了三四天時間,漫無目的,只在山中,如孤魂野鬼一般遊蕩,他本信心十足,可無敵江湖,卻被虛竹輕易打敗,內心的挫敗之感,無以言表。
他走在一處山嶺之上,搖搖晃晃,向前走去,一直走到一處懸崖的邊緣,他在懸崖邊緣徘徊不前,偶爾後退,偶爾前行,偶爾向左,又偶爾向右,一個不小心,隨時會跌落下去。
懸崖之下,便是萬丈深淵,失足下去,斷沒有生機可言。
如果讓靈鷲宮他熟悉的朋友看見,他如此作風,定然會認為,他是敗於虛竹之手,受不了打擊,想要在此處尋了短見,其實,他受了打擊不假,只是失神而已。
他在此處徘徊了許久,腳下的草地都幾乎被他給踩平了,若是腳下一滑,必然會墜落下去。
忽然之間,半空之上,傳來一聲哀鳴。
“啪!”一件東西從半空墜落而下,跌落在卓不凡的腳下。
經過那一聲哀鳴,又被墜落的聲音刺激,卓不凡一下子清醒了過來,抬頭望向空中,正見到一隻猛禽飛撲而下,向著自己而來。
“虛竹欺負我也就算了,你一隻孽畜,還想欺負我?”卓不凡憤怒了,想到在靈鷲宮中的經歷,隨手向空中點去,頓時,手指之上,青色的劍芒揮舞,如長劍一般,將那猛禽斬落在地,跌入腳下的深淵。
卓不凡此時徹底清醒了,看著腳下不遠處,便是一處深不見底的深淵,出了一身冷汗,嚇了一跳,後怕不已,他在此處徘徊許久,若是一個不小心,就要墜落下去,到時,別說再找虛竹報仇,自己這條小命也要交代了。
他也明白了,剛才就是那一聲哀鳴,還有墜落的聲音,將自己給驚醒了。
原來,被他斬殺的那一隻猛禽,正在捕食,他腳前還有一隻奄奄一息的小雕,正在不斷髮出低垂的哀鳴。
“如果不是你的哀鳴,和你的墜落,我卓不凡也活不了了,等於你救了我一命,哼,那該死的猛禽,就和虛竹一樣,慣會欺負別人。今日有緣,我便救你一救,能不能活,就看你自己了。”
卓不凡心中感慨萬千,想到了自己敗在虛竹之手,真是和被猛禽欺負的小雕同病相憐。
小雕等於也是他的救命恩人。
躲在深山老林之內練劍三十年時間,並且也是江湖人,卓不凡對於一些草藥十分熟悉,便立刻就近找了一些,幫助小雕上藥,並從自己的衣服上撕裂了幾段布條,幫小雕包紮了一下。
這幾天,卓不凡就一直在這一座山嶺之上,陪伴著小雕,無論小雕是生是死,他也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不過,小雕的生命力似乎很頑強,卓不凡本來不太看好他,可是,在他的悉心調養之下,小雕的傷勢有了好轉,漸漸恢復生機,有了很強的生命力。
卓不凡從小雕身上看到了昂揚向上的力量,他也在內心裡給自己激勵,覺得不能渾渾噩噩,不能頹廢下去,就算是不能超越虛竹,也要超越自己。
從此,他就像小雕帶在身邊,開始了抓蛇膽、練內力、練劍之路。
三、卓不凡的劍魔之路充滿了喜感自從被虛竹打敗之後,那是被無數人看見,卓不凡覺得丟了很大的臉,不願意在江湖上露面,對於自己曾經所學的一字慧劍門劍術,也不準備再用。
不過,他覺得,自己劍上的劍芒,或許會大有用處,他自己也不斷思考自己的缺陷在何處。
卓不凡想著,這世界上,原本是沒有武功的,只是練的人多了,慢慢總結出來,便有了武功。武功本來就是創造出來的,別人既然能夠創造武功出來,為何他便不能創造武功出來呢?
難道他卓不凡就真的比別人笨嗎?他自己是不相信的,自己雖然不能算做是聰明絕頂,卻也算得上聰慧之人,否則也不可能練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劍芒。
他知道很多武功就是根據觀察動物,觀察山川,觀察流水創造出來的,所以,他就一直在山裡行走,觀察那些動物的習性,慢慢練武。
這也正合他意,他正好不想在江湖上露面。
每日就與小雕相伴,漸漸地,小雕也慢慢長大,威風凜凜,十分雄偉,與卓不凡一起,行走在山川之間。
有一次,卓不凡正沉浸在修煉武功之中,突然間耳邊傳來一聲大叫,他睜開眼睛,才發現陪伴他的小雕,竟然被一條蛇給咬了,正在著急。
卓不凡倒也不著急,反而在旁邊看著,不理小雕向他的求救,而是在旁邊,指點小雕,教小雕應該如何捕蛇。小雕也早通了人性,兩個人交流沒什麼障礙,根據卓不凡的指點,他順利戰勝了那一條蛇。
小雕大快朵頤,吃了那條蛇之後,過了幾天,卓不凡竟然發現小雕的氣力增長了不少,這讓他覺得無法想象,按照常理,小雕不該成長的如此迅速,或者說,小雕的成長已經到了極限,不可能再增長氣力了。
他思考了一番,猜測出來,應該是那條蛇的緣故。
經過幾次試驗,他終於明白,小雕增長氣力的原因竟然是吃了蛇膽,於是,卓不凡和小雕兩個人,就在野地裡開始捕蛇,專門尋找那些可以增加他們氣力的蛇膽。
這一番下來,卓不凡和小雕的氣力都增加了不少,卓不凡體驗了一下自身的氣力,覺得,如果現在去和虛竹過招,當能夠撐過很多招式了。
不過,他明白,這種單純的氣力,是萬萬不夠的,還需要增加自己的內力,可是這種事情,除非有天材地寶,否則不能一蹴而就。
本來十分高興的他,又無比鬱悶了起來。
這一日,他和小雕來到了終南山之中,終南山自古多隱士,他想在此處,看看有沒有世外高人,不過,他失望了,此處也都是尋常隱士,並不會武功,更別說有武功高手了。
失望之餘,他想離開終南山。
這一日,他正準備離開之時,走到一處山嶺,就看到山溝裡一個人,背上揹著無數的鐵器,看那重量,至少要有數百斤了,他大吃一驚。
看那人應當不會武功,個頭也不太高,怎麼會有如此力氣?
他動了好奇之心,便從山嶺之上飛奔而去,追逐在那個人身後,那個人雖然不會武功,但是氣力彷彿由體內而生,十分強悍,走在路上,頗為輕快。
一直跟隨那個人到了隱居之地,發現那位老者竟然是一個鐵匠。
他很好奇,向老鐵匠詢問原因,這一問,卓不凡彷彿開啟一扇武學的新大門。
原來,那老者本身沒有那麼大的力氣,只是常年勞作,不斷與力氣對抗,經過常年的鍛鍊,氣力也越來越大。
卓不凡突然間就想到,不斷與人切磋會增加武功,增加經驗,如果和人不斷切磋,會不會增加自身的內力呢?誰說增加內力就必須要打坐呢?難道就不能打破常規嗎?
聽人說逍遙派的凌波微步,就可以一邊行走,一邊增加內力。
卓不凡並不想去江湖上行走,找人切磋,何況防人之心不可無,這讓他頹廢不已,忽然間他想到了老鐵匠是靠鍛鍊增加氣力,完全不用和別人切磋。
於是,卓不凡就開始搬運石頭,然而鍛鍊不到真正的內力,且持續性不強。
最後,他終於想到了辦法,去山溪之中和流水對抗,去瀑布之下,與瀑布的下墜之勢對抗,短時間之內,他的內力開始得到提升。
從此,他和老鐵匠成為了莫逆之交。
老鐵匠也覺得遇到了知己,便為卓不凡打造了幾把劍:青鋼劍、紫薇軟劍和玄鐵重劍。
卓不凡為了驗證自己的武功,便隱去自己的姓名,去江湖上找人比武,出了終南山之後,他就去了河朔之地,大會群雄。
那一次之後,卓不凡終於驗證了自己的武功。
他開始帶著小雕,去江湖上歷練,武功越來越高,當自己遇到平靜之後,便揹著玄鐵重劍,前去東海之濱練武,在那裡,他的武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不過,武功到了他這個程度,便不想再報仇了,不過,他還是很好奇,就潛入了靈鷲宮之中,知曉了虛竹當年贏他的武功叫“天山折梅手”,是可以融合江湖所有武功的。
卓不凡為了爭口氣,就創出了可以破解所有武功的劍法,這一門劍法,就是後來名震江湖的“獨孤九劍”。
後來,卓不凡就帶著神鵰隱居了,並在劍冢之處,編了一些自己十分了不起的事蹟,便將自己關於劍法的心得留了下來。
四、前期劍神卓不凡和後期劍魔獨孤求敗前期卓不凡的實力,只是看著比較唬人而已,他在虛竹面前根本沒有能夠撐得了一招,就像嶽老三在喬峰手下,撐不了一招是一樣的。
丁春秋在虛竹手下撐了很多招,丁春秋和慕容復相比,也只是略勝一籌。
綜合來看,前期的劍神卓不凡是比不上慕容復的,他應該和四大惡人之三的嶽老三差不多的實力。
後來,卓不凡痛定思痛,武功經過自己的不斷提升,甚至到了無招勝有招的地步,再加上他獨特的提升內力的方法,在內力之上,已經步入巔峰。
而且,正因為他自己曾經在虛竹的手下吃了內力不足的虧,因此,獨孤九劍其中有一式就是“破氣式”,專門用來對付內力高深者。
創出獨孤九劍之後,卓不凡曾經和虛竹試招,不分勝負。
從此,卓不凡隱退江湖,由於卓不凡的經歷不算光彩,便為自己取了一個新名字:獨孤求敗。
並且,給自己寫了一些列不平凡的往事。
青衣客最後想說無論是蛇膽,還是在水裡練習內力,都是一種非常獨特的方法,應該是卓不凡吃了內力不足的虧後想出來的。
並且,獨孤九劍沒有內力也可以用,而且和天山折梅手是反著來的。
最後一點,劍神和劍魔應該是相對應的。
因此,我猜測,卓不凡就是後來的劍魔獨孤求敗,縱橫無敵江湖。
-
15 # 大蝦風輕揚
《天龍八部》中境遇最悲劇的配角,肯定非劍神卓不凡莫屬。名為“劍神”,竟然淪落成了主角虛竹的墊腳石。但細品卓不凡在天龍的有限的幾次表現,這位劍神雖然水分有點大,但也只是因為他面對的對手太過強大而已。在天龍江湖高手中,卓不凡肯定也是可以排得上號的。
卓不凡在天龍中出場時間極其短暫,很多隻看過一遍天龍的人可能對這個人都沒什麼印象了,就是對其有印象的,也不過是因為他是金庸江湖第一個被明確冠之以“劍神”稱號,且還是唯一的一個能用出劍芒的人。
卓不凡原本是遼東一字慧劍門的門人,一字慧劍門早年曾得罪過天山童姥,結果被氣憤的童姥滅了整個門派,只有卓不凡一人逃了出來。後來卓不凡在深山的一個山洞中得到一名前輩高人留下的劍法,立志為門派報仇的卓不凡苦練了數十年,自認為武功大成,這才出山打算找天山童姥麻煩。
卓不凡出了江湖就找了幾位劍法名家試劍,輕易戰勝對手的卓不凡有些飄飄然,覺得自己的劍法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於是自號劍神。正好遇到靈鷲宮下屬的三十六島七十二洞趁童姥返童之際反叛,卓不凡便加入了進來,打算藉助這些人的力量完成自己的復仇大計。
有卓不凡不限的幾次表現中我們就可以推斷出來,這位“劍神”並不完全是水貨,還是有真本事的。
卓不凡首次出場,便展現了高明的內功。與蛟王不平道人隔著三四里遠對話,聲音傳來竟然還是清晰之極。很顯然內功如果不夠高深是做不到這點的。
再次出場,卓不凡一震手中軟劍,劍尖竟然出現半尺多吞不定的青色劍芒。這一手放眼金庸也是獨一份的,沒有任何一名高手能有此表現。為了展現自己的實力或者說是立威,卓不凡刷刷幾劍就將一個堅硬無比的花崗岩製成的石桌切成了幾份。更是隨手一劍,就能將軟劍刺入花崗岩石柱之中一尺多深。
能將軟劍用到這份上,雖然比不上喬峰隨後一擲將鋼杖擲進石壁數尺深那麼驚人,但起碼證明卓不凡的內力修為非常了得,起碼也是天龍江湖一流水準。
然而卓不凡最大的悲哀,就在於他生不逢時。金庸江湖有一個普遍的規律,那就是越是厲害的高手,還是很少使用武器,基本上都是赤手空拳對敵。天龍時代武功整體水平遠超金庸其他作品,這兒的頂級高手更是基本上都不用武器。不說“一僧二掛三老四絕”這些超級高手,便是少林玄字輩高僧,天龍寺枯榮大師和六本,以及丁春秋等人都不用武器,雙手就是他們最厲害的兵器。
在這樣的一個強人輩出的年代以劍成名,號稱“劍神”,只能說是生錯了時代,即便放在招式已經發展到了登峰造極的笑傲江湖時代,憑藉高明的內功,以卓不凡之能,恐怕也足以與風清揚、東方不敗較量一番。
卓不凡劍法再犀利,遇到虛竹這個開掛的也是枉然。此時的虛竹雖然還是一名不曾真正與人動過手的江湖菜鳥,但他身集逍遙三老的內力,又學會了可將天下武學融入其中天山折梅手,境界被強行推高,卓不凡的劍法在虛竹眼中速度太慢,全是破綻,隨手一招就奪了下來,奪下來不算,又可以輕鬆送還給對方。
卓不凡的實力到底如何,其實我們可以用慕容復來做參照物。
少室山下虛竹首次與真正的高手對戰,與師門大敵,星宿派掌門人丁春秋大戰百餘回合不分勝負,最後還是被人提醒才用生死符制服了丁春秋。而丁春秋在擂鼓山下不遠處的一個酒店與慕容復有過一次較量,三次回合的較量丁春秋皆沒佔到太大的便宜。
相比之下,卓不凡在虛竹手下走不了兩個回劍,如果從這個來推算的話,卓不凡確實無法與慕容復相比。畢竟慕容復再差,也是能夠在段譽的六脈神劍下支援好一會才敗的。
慕容覆在天龍時代只能說是在青年高手中還算不錯,放眼整個江湖,他的排名恐怕要在十五名之後。
卓不凡比不上慕容復,排名肯定會更偏後。起碼天龍時代成名的人物都不是他能抗衡的,比如少林的玄字輩高僧玄難、玄苦等人,但戰勝葉二孃、嶽老三這種人物還是輕而易舉。
我覺得卓不凡的實力在天龍時代應該是在二十名以後,但不管怎麼說肯定也是一流高手,比上不足,比下綽綽有餘。
回覆列表
此人武功很低調,但是名氣卻很大!他就是劍神,卓不凡。原文中是這麼寫的“長劍一挺,劍尖上突然生出半尺吞吐不定的青芒劍上渾厚真力軟劍插入一尺花崗岩:這根石柱乃極堅硬的花崗石所制,軟身的長劍居然刺入一尺有餘。”
顯露“劍芒”的金庸筆下唯此一人,至於境界如何,不得而知,但能夠讓眾多高手吃驚,卻也不凡!
第二次與未見其身,誅殺三里之外的區島主!:在眾人不知能否追得上的情況下,卓不凡直接把他的頭顱扔了過來,這也看出他的輕功造詣。
卓不凡的戲份不多,但是金庸對他的劍術描寫十分細緻,說他一身劍術“登峰造極”,並且稱在三四里外的人,可以在兩句話的時間內被卓不凡的劍輕易砍了首級。這劍速、這精準度,確實讓人歎為觀止。
卓不凡一字慧劍門弟子,其門派被天山童姥滅了,只留下了他一個大難不死。後來得了一本劍譜,在深山修煉二十年,在河北殺了幾個武林人物,自以為無敵天下,可以打敗天山童姥,自號劍神。於是在圍剿靈鷲宮的戰役裡露了兩手,也得到了三十六洞七十二島的人讚譽,這時更覺得自己可以憑藉劍術橫行天下了,可惜在沒見到高手之前,他的確是青銅段位老大,遇到王者段位的虛竹,三下五除二就被幹掉了。
如果最後沒有虛竹的出現,相信卓不凡依舊還會很拉風。但偏偏就是前期這麼拉風,這麼牛掰的一個人,在虛竹這樣真正的高手面前,顯得實在是不堪一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