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獸媽媽
-
2 # QQ空間使用者141234871
鹽是百味之王,是人一生中離不開的調味品,攝入過高或攝入過低都會對寶寶的身體造成傷害;作為寶寶最親密的家人,為了寶寶的健康,我們該如何來做呢?
對於我們可愛的寶寶,攝入過多的食鹽容易引起鋅,鉀,和鈣的缺乏,增加寶寶腎臟的負擔,對寶寶的健康帶來隱患,作為寶寶的家長,我們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一歲之內的寶寶輔食中不要新增食鹽
寶寶在一歲之前,從母乳和配方奶粉中所獲取到的鹽分足以滿足寶寶自身的需要,如果我們在製作寶寶輔食的時候再新增食鹽,就會增加了寶寶的食鹽攝入量。
2:不要用菜湯泡飯給寶寶吃
很多家長特別是老年人喜歡用菜湯泡飯給寶寶吃,認為這樣吃著有滋味。殊不知,這種有滋味的菜湯泡飯中鹽的含量比較好,比我們所吃到的炒菜要鹹多了,經常吃這樣的菜湯泡飯,不利於寶寶口味的培養。
3:給寶寶母乳餵養的媽媽飲食也要清淡少鹽
準備給寶寶母乳餵養的媽媽飲食上也要注意,每天食鹽的攝入量不要超過6克,也就是一啤酒瓶蓋的量。吃鹽過多,鹽分也會伴隨著母乳進入寶寶體內,對寶寶的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4:多吃蔬菜水果
天然的蔬菜水果中也存在食鹽的主要成分-鈉;我們日常吃的蔬菜水果,五穀雜糧,飲用水中都含有鈉離子,寶寶多吃蔬菜水果,有利於寶寶的健康成長
5:一歲以後的寶寶飲食儘量清淡少鹽
寶寶的飲食儘量單獨製作,不要以自己的口味來判斷寶寶的食鹽使用量。一歲後的寶寶每天的食鹽攝入量在2克左右,相當於一個啤酒瓶蓋容量的三分之一。
6:注意食物中的隱形鹽
我們經常吃的蔬菜,肉類中都存在鹽的主要成分-鈉;製作寶寶飲食時儘量少放鹽;同時一些寶寶食品中比如餅乾,海苔,裡面都含有鈉離子,購買的時候要注意看清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避免攝入過多的鹽。
寶寶的口味就像一張白紙,而畫筆就在家長手中;塗抹好這張白紙對孩子的健康至關重要。關注孩子的健康,從鹽開始!
-
3 # 食塵Science
最近有不少媽媽說為什麼小孩的食慾不好了,之前每頓可以吃一小碗,現在每天只幾口就不吃了,給他做喜歡吃的菜也不愛吃了……今天我們就先來說一說小孩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一般小孩出現這樣是由於小孩鹽吃的過多了,但是會有媽媽疑問我沒給小孩吃鹽啊?我們都知道不要太早給小孩使用過多食鹽,所以一般給小孩做的吃的都使是用小孩專用調料,但是我們仔細觀察看一下會發現這些調料中的鈉含量非常之高,有些比成人調料裡面的含量還高。有很多媽媽會說我嘗過沒有嚐到鹹味,那些調料中由於有加入其他的成分會抵消鹹味,我們自然嘗不到鹹味,但是這些鹽還是隱藏在那裡的。小孩吃多了鹽會對身體有哪些不好呢?1、腎臟受損小孩的腎臟還沒有完全生長好,食用過多食鹽會導致腎臟壓力過大,而小孩的身體有沒有辦法緩解這種壓力,就會導致小孩受到危害。2、長不高很多父母親就認為長高怎麼會與鹽有關呢?長高不是與補鈣和運動有關嗎?這個就很有關聯了。小孩體內的鈉含量過多會導致身體對鈣的攝取減少,你給小孩在補鈣,身體不吸收也是沒用,所以和小孩的身高之間有必然性。3、血壓高很多人會說血壓病不是成人的嗎?小孩怎麼會有呢?但是據統計現在每年小孩含有高血壓的機率逐步上升。所以現在這種病不僅僅之體重過高的人群了,在小孩身上也會發生。4、自身抵抗下降鈉過多會抑制自身很多細胞的活性,導致對外界病菌的抵抗變弱,小孩就容易生病。現在我們都知道小孩要吃鹽,但是對於那些隱形的鹽我們也要仔細,在買給小孩食用的東西上一定要注意那些成分表。
-
4 # 媽媽沒時間
寶寶吃鹽有什麼危害?孩子的腎臟、肝臟等器官還沒有發育成熟。過早、過量吃鹽,會對內臟造成損傷。給寶寶新增輔食時是不建議加鹽、糖等調味品的。孩子一旦嘗過這些刺激的味道,就很容易拒絕口味清淡的天然食物,造成偏食、挑食等壞習慣。過量攝入鹽會增加日後患高血壓、胃癌、腦卒中等疾病的風險。而嬰幼兒時期的口味偏好一旦養成,日後就很難改變了。所以過早給孩子加鹽,會為他的健康埋下隱患,影響他日後的生活質量(藥不能停,或是癱在床上不能說、不能動,真的是很痛苦的)。為什麼1歲前不用加鹽?
孩子1歲前不用加鹽,除了上面提到的危害,還因為母乳、配方奶和輔食裡已經有足夠的鈉了。
比如一個雞蛋有71mg鈉,100克海蝦有119mg鈉。寶寶每天如果喝600ml配方奶,裡面也有約150mg鈉(不同牌子的奶粉會有差異)。
7-12個月的寶寶,每日只需350mg鈉,所以沒必要再額外加鹽了。
不要以大人的口味判斷孩子吃得鹹不鹹很多成人覺得自己給孩子做的飯菜挺清淡的,肯定沒問題。殊不知用舌頭嘗鹹淡是很不靠譜的。
1. 我們大人口味普遍偏重。
1-3歲的孩子,每天只需要吃2克鹽。成年人的建議量是6克,已經是孩子的3倍了。而根據調查,我們每天實際吃下的鹽在10.5克左右,是孩子的整整5倍。所以我們覺得不鹹的飯菜,含鹽量對孩子來說可能已經嚴重超標了。
(照片裡放鹽的是茶匙,就是喝咖啡那種小勺子。1克鹽真的只有一點點哦。)
2. 有些食物吃起來並不鹹,鈉含量卻很高。
比如各種食品新增劑:味精(穀氨酸鈉)、小蘇打(碳酸氫鈉)、蘇打(碳酸鈉)等。
還有酸酸甜甜的番茄醬、餅乾、麵包、火腿腸、披薩、三明治、蜜餞等,鈉含量都非常高。
很多兒童醬油標榜自己減鹽、健康、適合寶寶,鈉含量卻比普通的醬油還要高。
所以我們要學會看產品外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
小樣媽寫了一篇文章,除了教大家怎麼看營養成分表,還附上了不同年齡孩子每天需要吃多少鹽的表格,給出了一些少吃鹽的建議,大家可以看一看:
《這些食物千萬別給孩子吃,鹽分高的驚人,吃起來還不鹹!》
-
5 # 刺眼的小兔子
寶寶過早吃鹽,有什麼危害?
雖然說一直強調寶寶1歲以前不要吃鹽,但是仍然有很多家長,對於寶寶吃鹽的問題不以為然,總想著早點吃有力氣,或者飯菜有味道,寶寶會更喜歡,殊不知吃的太早,對寶Bora說百害而無一利!
先看幾組寶寶吃鹽出事兒的新聞:
煙臺市民李女士總覺得自己8個月大的寶寶手腳好像缺乏力氣,在她與鄰居聊起此事時,鄰居說不能只給寶寶吃白粥,要給寶寶吃鹽才有力氣。誤信“吃鹽長力氣”的李女士開始往寶寶的粥里加鹽,結果親手斷送了8個月寶寶的性命。
之前臺灣有個新聞特別轟動,一個3個月大的女嬰猝死,原因是女嬰的伯母偷偷往她的奶粉里加鹽,一共加了4次,女嬰高鈉血癥死亡。
無獨有偶,之前還看到日本有個1歲的寶寶喝食鹽水死亡的新聞。大意是託兒所的人給寶寶喝了食鹽水,結果寶寶食鹽中毒致死。
類似的新聞真不少,雖然我們給寶寶加的鹽不多,一般不會造成中毒死亡,但是確實會危害寶寶的健康。具體有哪些危害呢?
營養學教授範志紅在書中提到:過早地給寶寶加鹽,危害真的很大。嬰幼兒的腎臟功能還不成熟,不能排出過多的鹽。過早吃鹽會培養出重口味寶寶,以後患有高血壓、肥胖病的機率會增大。
1.加重寶寶腎臟負擔。正所謂過猶而不及,寶寶1歲以前對鹽的需求少,日常飲食中攝入的已經滿足寶寶需求了,如果再給寶寶額外吃鹽的話,只會導致攝入的鹽太多。此時寶寶的腎臟沒有發育完全,對於過多的鹽沒有辦法滲透,儲存在體內不僅會加重腎臟的負擔,還會增加心臟負擔,不利於寶寶的健康。
2.導致寶寶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寶寶攝入鹽太多,還會抑制口腔黏膜上皮細胞的繁殖,導致寶寶哦口腔唾液分泌減少,同時還會導致唾液中所含的溶菌酶的數量減少。要知道這種溶酶菌有很好的殺菌作用,能夠增加空腔對細菌病毒的防禦功能,但是如果溶酶菌數量減少,這種防禦功能降低,寶寶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都有所下降,輕則寶寶生病感冒,重則影響寶寶的智力發育。
3.影響寶寶健康發育。食鹽中含有大量的鈉(1克鹽含有400毫克鈉),如果寶寶太早吃鹽,會導致鈉含量過多,不僅不利於鋅的吸收,還會增加鈣和其它礦物質的排出,不利於寶寶的健康發育。也會影響人體的鈣吸收,如果過早的給寶寶新增鹽也會影響寶寶的身體發育。
4.養成挑食偏食的習慣。寶寶的味覺非常靈敏,只要一點鹽,他們就會感覺很有滋味。如果給寶寶過早攝入鹽,他們沒有辦法感受食物原有的味道,味覺受到鹽的影響,口味會越來越重,不僅會養成重口味的習慣,還會挑食偏食。同時經常高鹽飲食,還會導致血壓增加,引起高血壓等疾病。
三歲之後就可以教寶寶開始識字啦,我閨女就是這個時候開始認字的,用了 很多方法培養她的興趣,最有效的還是用Apipi,你百度搜索【貓小帥學漢字】挺不錯的,我閨女用了1年多了,特別喜歡,現在還經常給我講故事,棒棒噠。
回覆列表
危害可多了,首當其衝的是腎臟問題。
攝入過多的鹽分就會加重孩子腎、心臟的負擔,易導致腎臟與心臟兩種器官的受損,嚴重的會產生腎衰竭的現象。
還有就是鹽吃多了會降低孩子的免疫力,鹽分具有抑制細胞生存的作用,這種功能會傷害口腔黏膜的上皮細胞,就使細胞失去先前的抗病能力,直接產生的後果就是降低孩子的身體免疫力。免疫力低了可想而已孩子也容易生病。
而且孩子鹹的東西吃多了,口味都會超重,吃什麼都不好吃,厭食。
所以孩子還是吃淡點,吃東西鹹的人容易高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