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護法天瓶
-
2 # 歷史口袋
我覺得和他的一個思想主張有很大關係——性惡論。
荀子認為,人性本惡,要透過教化來改變,而教化的一個重要方式就是教育。堯舜時期,教育這個概念還沒有提出,人的本性也是暴露最多的,因此禪讓制只能看到表面,不能夠真正瞭解這個人是否有才能,是否是真正的“賢”,而且人性本惡,人心貪婪,禪讓制終究不會長久,這透過大禹死後他的兒子啟透過兵權奪得天下而不是“禪讓”就可以證實。因此主張“性惡論”的荀子自然會對“禪讓制”提出質疑。
老規矩,依舊放上我喜歡的荀子圖片。
-
3 # 使用者71209434313
禪讓制一直是中國歷史上舉賢讓能的美談,不僅是荀子,許多學者都在質疑,因為它與人性相背離。只不過由於儒家成了主流,禪讓制在史上似乎成了定論。可一部史書的發現推翻了舉賢讓能的神話,所謂的禪讓制原來是血淋淋的謀殺。因此,禪讓制極有可能是虛構的,歷史上並未出現過。
-
4 # 江湖小曉生
導語:
曹操去世以後,他兒子曹丕繼承了魏王、丞相的位置,沒多久漢獻帝便將皇位禪讓給曹丕,從此大漢王朝宣佈滅亡,曹魏王朝正式建立,曹丕頂替了漢獻帝的皇位。
這個時候曹丕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話:堯舜禹禪讓的故事,我現在才明白,原來是這樣。其實這就是赤裸裸的嘲諷,說明禪讓這種事情,壓根就不靠譜。
01荀子跟曹丕的領悟是一樣的。荀子壓根就不相信禪讓制度的真實性,因為他認為人之初性本惡,而且最關鍵的是,人都有私心。我覺得千古聖人,唯有荀子才算是真正敢想敢說的那個。
很可惜的是,大家拒絕承認這是真理。大家認為人應該是善良的,封建統治者教育大家,人應該要無私奉獻。不過後來學過歷史,我們才明白,最自私的那個人,就是曾經教育我們要無私奉獻的那些封建統治者們。
因為他們為了皇權可以爭鬥的你死我活,可以不顧親情不顧愛情不顧道義,但是這些東西,我們皇帝可以沒有,你們百姓包括大臣們必須要有。
黃初元年十一月癸酉,以河內之山陽邑萬戶奉漢帝為山陽公,行漢正朔,以天子之禮郊祭,上書不稱臣,京都有事於太廟,致胙。封公之四子為列侯。追尊皇祖太王曰太皇帝,考武王曰武皇帝,尊王太后曰皇太后。---《三國志》
為什麼這麼說?倘若百姓、大臣也不顧這些東西,那這個社會可就太可怕了。於是乎孔子被捧進了神壇,忠君思想始終成為最重要的教育根本。
堯帝把自己的皇位傳給了舜帝,還把倆女兒嫁給舜帝。如果這是真的,那麼只能說明堯帝沒有兒子,很可惜的是,堯帝是有兒子的,所以這個假設不成立。這是什麼思想呢?這是封建思想。
夫曰堯舜禪讓,是虛言也,是淺者之傳,是陋者之說也。---《荀子,正論》
荀子時期包括曹丕時期,已經進入到了封建社會,所以他們看奴隸制社會的這種禪讓制度,自然是覺得不可思議。要我說,不是堯舜禹禪讓不可能,而是時代背景不同。發生在封建社會的禪讓,那都是騙局才對。
02荀子用封建思想評估堯舜禹本身就犯了錯。封建社會最著名的一個特徵,那就是君王制度。我們大概是從春秋戰國時期,逐漸由奴隸制社會過渡到了封建社會,所以人的思想在這個時候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轉變。
先進的生產力,決定了人類可以走得更遠,可以在短時間內做更多事情,可以完成一統天下的宏圖大業。
奴隸的規模也逐漸縮小,逐漸消失。因為社會在進步,所以人的思想也跟著往前走。這個時候荀子終於提出了這個觀點,可為什麼那麼多聖賢此前都沒有提出過呢?他們難道認為堯舜禹禪讓就是千真萬確的事情麼?
還真的是這樣,奴隸制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的這個過程當中,其實有很多人的思想並沒有轉變過來,或者說就算是轉變過來了,也還殘留著過去那種思想的影子。所以他們就算是想到了,也不敢說出來。
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人者,人臣弒其君者也。---《韓非子·說疑》
只有荀子是一個不僅敢想,也敢說的那個人。那是一個百花齊放的時代,任何言論任何觀點,都可以表達出來。人們可以不接受你的觀點,但是絕不會堵住你的嘴,不讓你說話。
雖然秦漢進入到了封建社會,可是君主們卻依舊留戀奴隸社會,所以必須要有一套匹配的思想禁錮才能夠達到君主們的目的。
他們可以不相信禪讓制度,但是臣子們必須要相信,他們希望天下人都是君主的奴隸,那就只能把忠君思想注入每個人的腦海裡。
03荀子真的是在批評堯舜禹的禪讓制度嗎?其實當然不是這樣,他是在批評自大禹以來,所有的世襲制度。禪讓制度再美好,也只存在於美好的傳說當中,而他們親眼所看到的,卻是牢不可破的世襲制度。
君主肯定是把王位傳給自己的後代子孫,絕不會說丞相的才能高,所以就讓丞相來做這個國王。就算是一個小地主,也會把自己的家產留給自己的兒子,絕不會分給那些窮苦百姓,哪怕這些百姓再缺錢也一樣。
所以說荀子表面上是在說他不相信堯舜禹的禪讓制度,實際上,他就是在嘲諷從古至今的世襲制度。
上到君王,下到百姓,全部都信奉世襲制度,為什麼還要鼓吹曾經出現過的禪讓制度呢?這是一個非常可笑的事情。
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史記》
可能大家沒有意識到一點,其實禪讓制度,是一種高風亮節的表現。君主們希望自己的臣子和百姓們都要有這樣的思想。
我們看秦始皇創立秦國,他在天下設立郡縣,官員們全都由他來選拔,沒有誰是世襲得來的官職,唯獨皇帝本人可以世襲傳給自己的兒子。
劉邦奪取天下建立大漢王朝,大家都在誇讚大漢朝是個偉大的民族。可是劉邦在建國初期曾經分封過異姓王,結果他先後把這些異姓王要麼殺了要麼逼到匈奴那兒去了。並且宣佈,只能姓劉的才能封王。
也就是說只有老劉家的子孫,才可以擁有世襲制度,而其他的包括丞相三公這些高官在內,都只能採取禪讓制度,能者居之。
從此一種思想植入了大家的腦海,原來君權世襲是理所應當的道理,哪怕是個腦殘像司馬衷一樣,只要是皇帝的兒子,就可以世襲皇位。而其他任何人的權力,都必須是能者居之,有才能才可以做丞相,才可以位列三公。
04封建貴族上層逐漸明白這個道理,於是改朝換代的日子也就頻繁了起來。這個世界上不缺乏聰明人,只缺乏善於發現的人。老百姓當然把這個道理奉若神靈,認為禪讓是多麼美好的道德。
可是當你做到了三公,做到了丞相的時候,你忽然間就會發現,自己的權力將來不留給自己兒子,實在是太可惜了。為什麼只有皇權能夠世襲,我們這些人就不能?
於是乎貴族們就採取了一個折中的手段,互相讓對方家族的子孫後代入朝為官。不管君主是採用察舉制還是九品中正制,反正他們都有辦法讓自家的子孫入朝為官。運氣好的,等自己退休以後,子孫就可以接替自己的地位。
比如說權臣霍光,他在生前就在不斷安排自己的兒子霍禹往上走,差一步就做到大將軍的位置了,可惜霍光提前猝死,霍禹在爬不上來的時候,只能選擇政變。
總結:這種事情成為常態以後,臣子們也開始覬覦皇位了。第一個做出嘗試的,當然是王莽。霍光扒在門口看了幾十年,都沒敢開啟那扇門。可王莽才不管那麼多,他廢掉了皇帝,自己走上了神壇。
當然王莽很快被平定了,所以沒有造成多大影響,大漢朝繼續延續了下去。可後來漢獻帝禪讓皇位給曹丕,卻徹底改變了歷史。
我們會發現,自打曹丕玩了一把禪讓以後,後代禪讓的情況層出不窮。比如說曹奐禪讓皇位給司馬炎,楊堅篡奪外孫的後周皇位,朱溫篡唐建立後梁等等。但凡是要重新建立一個王朝的君主,基本上都會玩一次禪讓。
當禪讓成為了一種爛大街的文化遺產時,百姓心目中最後那一點良知,其實也跟隨著禪讓的爛大街煙消雲散。所以不要說誰誰誰太自私,沒辦法,心裡沒個把門的,誰還不都一樣呢?
參考資料:
《史記》
《三國志》
《荀子,正論》
《韓非子,說疑》
-
5 # 滌塵索金讀歷史
“夫曰堯舜禪讓,是虛言也,是淺者之傳,是陋者之說也。”——《荀子·正論》
提問者應該是根據荀子這句話而提出的這個問題,其實荀子之所以這麼說完全是和他的理論思想有關,下面具體說一下。
禪讓制是什麼所謂的禪讓是指統治者在其健在的時候把自己的位置轉讓給其他人。而堯舜禹時期的禪讓制服是以德傳德、以聖傳聖、以賢傳賢的權力傳承模式,從而使得掌握權柄的永遠是有德行和能力的人,確保部落的持續穩定發展。
堯舜禹的禪讓是否可信周朝的《尚書》是關於禪讓制最早的記載,他記述了上古時期堯舜禹三位部落首領依次禪讓的故事,為了更好的理出頭緒,根據《史記》的記載分別簡單介紹一下事情的經過:
堯帝。堯是帝嚳(皇帝的曾孫)的兒子,定都平陽,國號唐,堯晚年認為兒子丹朱不適合繼承帝位,於是選擇了德才兼備的舜做接班人,晚年由舜攝政。堯死後,舜帶領華人服喪三年,三年後讓堯的兒子丹朱繼承皇位,自己則退避到南河之南,但是天下諸侯都去朝見舜而不理會丹朱,於是舜又回到都城繼承了帝位。舜帝。舜是皇帝的八世孫,國號虞,舜認為兒子商均能力不足,因此選定有威望的禹作繼任者並在他年老的時候先由禹來攝政。舜死後,禹帶領華人服喪三年,三年後讓舜的兒子商均繼承帝位,自己隱居到陽城,但是天下的部落首領都不去朝拜商均,而是去陽城朝拜禹,最終禹在陽翟繼位。簡單總結一下,堯舜禹的禪讓步驟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先在皇帝晚年時攝政,接著皇帝死後子承父位,天下諸侯不買賬,最後不得不將前任皇帝的兒子趕下臺,由自己接手皇位。這樣簡單而又重複的記載很難讓人不懷疑這其中有陰謀的存在,堯舜禹的禪讓與封建社會的禪讓並沒有什麼區別,都是權臣掌握了國家權力後進一步奪取政權的故事,只是使用的方式不一樣,他們的手法更加委婉與隱秘。而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堯舜禹三個人實際上都是黃帝的後代,只是各自屬於不同的分支,也就是說皇位一直掌握在黃帝的後裔手中,並不是簡單的選擇賢德的人繼承皇位。
荀子的思想主張荀子是一位儒家大師,是繼孔子後儒家的代表人物,荀子在人性問題上提出了性惡論。即荀子主張人是有各種各樣的私慾,如果一個人完全憑藉著自己的私慾處理事情,那麼必然導致社會秩序的混亂,因此需要藉助後天的教育和法律來規範人的行為,從而維護社會秩序的穩定。
總結上古帝王堯舜禹之間禪讓的故事是儒家極力推崇的,禪讓制是儒家認為的最好的君主更替制度,但是荀子作為儒家的代表人物,他在充分看清人之本性後也對禪讓制予以否定,最後,我借曹丕接受漢獻帝禪讓後說的話作為結束語——“舜禹之事,吾知之矣。”
-
6 # 風正輕搖雨自飄
荀子被罷官之後才開始著書,對於當時的社會以及人性有著不同於其他諸子的見解,從他所書的《性惡篇》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對人性有別於孟子,對人性生而為惡的思想,極大影響他對堯舜禹的禪讓賢能提出不同看法。
在《性惡篇》中“人之性善,其善者偽也”。也就是說人們的善良是裝出來的,是虛假不可信的,是別有用心的。“生而好利,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人們生下來就是趨利避害的,有好處就會不遺餘力的爭奪,而把不利的事情讓別人去幹。“生而有疾惡焉,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人生下來就有嫉妒和仇恨的種子,一出生就不是什麼好東西,怎麼會講忠信這樣的事情啊,這就是一個笑話啊。
當荀子有了這樣理念之後,對堯舜禹的禪讓賢能就有了極大的懷疑,荀子覺得這是違揹人性的,在極大權利誘惑面前怎麼可能謙卑有序你推我攘,在那個時代怎麼會產生禪讓這樣不可理解的事情,這是難以相信的,不過是為尊者諱而用了曲筆寫法。
當荀子能夠提出堯舜禹的禪讓賢能是值得懷疑的事情,也就說明他已經對當時流傳的史料產生了極大的懷疑,無論我們怎麼看待荀子對堯舜禹禪讓賢能的質疑,至少荀子能夠對當時普遍認同的事情,能夠發出不同的聲音值得讚歎,對那個能夠包容不同聲音創造了百家爭鳴的時代值得感懷。
-
7 # 熟史明智
在“家天下”的繼承製度出來之前,一直流行的是禪讓制。那麼何為禪讓制?其實也就是說,當時天下的共主如果在年老的時候,所要選擇的繼承人,是必須要有賢能的人。禪讓制的傑出代表是堯舜禹。不過到了戰國時期,荀子卻對此提出了質疑,他這麼做有什麼根據嗎?
歷史事實在中國歷史當中,雖然有記載說堯舜禹炫耀給有賢能的人來做天下共主。但是真正的歷史事實是這樣嗎?從遊牧民族的戰爭狀況來看,這個似乎是不太可能的。在古代,遊牧部落如果打贏勝仗的話,可能會實行類似於堯舜禹時代禪讓制度推選繼承人的方法。但是這種方法最後往往伴隨的是血雨腥風,很多人為了最高領導人的位置,不惜開始使用手段,殺死自己的競爭對手。
這個事實放在堯舜禹時代,同樣也十分受用。黃帝是華夏遠古祖先,他創立的部落聯盟主宰著黃河中下游地區。部落聯盟的領袖位置在黃帝家族世代相傳,黃帝傳給孫子喘頊,喘頊那個帝嚳,帝嚳傳給兒子摯,摯傳給弟弟堯。這樣的家族繼承製,跟我們所知道的禪讓制度似乎是有一點差別的。
禪讓的真相堯時期,黃帝家族的另一隻後代舜發動的軍事政變,囚禁了堯和父親。舜自己先開始當攝政王,後來透過禪讓得到權利,他將終於堯的4位大臣共工、歡兜、三苗、鯀流放,又找藉口殺了鯀。所以說這一系列的操作,也就證明堯不是把位置禪讓給了舜,而是舜透過發動政變,得到了權利。
舜時期,天下洪水開始四處氾濫,只好找來大禹進行治水。大禹的老爹鯀是死在了舜的手裡,所以他利用治水,控制了當時的各個部族。大禹後來慢慢架空了舜的權利,誅殺防風氏以建立自己的威望。後來大禹軟禁了舜帝,然後受益各個部落的首領向舜請命,將位置禪讓給禹。禹將舜流放到蒼梧之野,舜帝死在了蠻荒瘴厲之地。只有娥皇和女英常常在他的墳前哭泣。
總結荀子正是看出了禪讓制背後所隱藏的血腥爭奪,所以才說堯舜禹禪讓賢能的做法真是被逼無奈之下才做出來的選擇,而不是真正遵從於自己的本心。所以說禪讓制的真正目的只是勝利者在得到權利之後,而逼迫失敗者做出來的。至於堯舜禹禪讓賢能的說法則是儒家創始人孔老夫子提出來的,所以可信度有待質疑。
-
8 # 歷史飛凡觀
這個主要是從荀子提出的“人性本惡”的思想來質疑的,荀子的“人性本惡”從現實角度來分析的話,其實是很正常的事情。
帝堯又不是沒有兒子,他的兒子朱被舜逐到丹陽居住,所以叫做丹朱,丹陽城在長江流域,而堯的都城在山東山西一帶,所以二者之間的距離比較遙遠,《竹書紀年》倒是說“堯年老德薄,被舜軟禁於宮中”。
舜接過堯的江山之後,意氣風發,逐四凶於三苗,並且賜死了治水不力的鯀,可沒想到鯀的兒子禹成長的很快,然後他還治水成功了,在天下有很大的威望。
於是舜將帝位讓給禹,自己引退下位,最後去南方視察,死在了蒼梧,而且舜根本就沒有想回到朝中的意思。
所以根據種種跡象表明,堯舜禹的禪讓本質上還是要看勢力大小,如果勢力大,那麼可以培植親信慢慢接班,但是如果勢力小,那麼可是要接受被逼遜位的。
回覆列表
荀子本身就是歪曲了儒家思想的人。其實堯舜德德行不止儒家,道家,和易經(非孔子所寫,孔子之前已經成書),尚書(孔子之前已經成書)都對堯舜的德行進行了描述。易經說,皇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尚書中說,堯舜時代已經”協和萬邦”。道家修行也尊重堯舜禹。堯舜禹禪讓是肯定的。協和萬邦,廣興昭明。
荀子的世界觀從來就不是儒家。儒家中認為天命是什麼?是仁義禮智信。所以才需要以德佩天。這是世界上一切善政的理論基礎。你看自由平等,自由本意是不是免於專制的恐懼,是不是仁,平等是免於貴賤的壓迫,是不是義,所以天德就是仁義禮智信,一切善政都必須以此為基礎,仁義者昌,不仁義者亡。
佛法中說,人道一開始本身是光音天天人下列下界,福德具足,功德滿身,因為貪嗔痴慢慢劣化,所以你說人一開始是不是性本善的。人道共業已經很大,但是隻有向天靠隆,遵守天的法則,就是仁義禮智信等,不斷修行才會福德具足,就和本身剛下界的時候一樣。只要你是人,本性是善的,這是你的人身決定的,只不過有人業障太重,醒悟難而已。但是如果你平了命修行,肯定有結果的。
荀子自己自成一派,說什麼天道是自然規律,既然是自然規律,也就無所謂仁不仁,自然嘛,就是利用,所以徵民夫,利用人民,收重稅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為何。規律嘛,賺的多用的多。所以他兩個學生都是法家。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人民就是君王的韭菜,這種思維是一切災難的根源,甚至他的君王龍椅都做不了幾年,都是因為這個。
荀子不是儒家,什麼規律論,人性惡論,他自己自成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