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自此以後,果然有許多人來奉承他:有送田產的,有人送店房的,還有那些破落戶,兩口子來投身為僕圖蔭庇的。到兩三個月,范進家奴僕、丫鬟都有了,錢、米是不消說了。
3
回覆列表
  • 1 # 週週說古今

    范進中舉後,為什麼有人送油鹽柴米甚至錢糧房屋等物什?之所以說《儒林外史》是中國古代諷刺文學的典範,開以小說直接評價現實生活之先河,其諷刺之辛辣,處處顯示作者的功力!其中題主所議這一段就是一個典型例子。范進一個窮酸書生,十年讀書無人問,一朝中舉萬人迎!明清時代,讀書人的可悲,社會上人心的世態炎涼在這裡給了一個無情的揭露。

    但是,我想說的是,這只是這個故事中最表面的諷刺。世態炎涼,一朝得勢,鹹魚翻身這樣的故事歷朝歷代都有,這是屬於人性醜陋的一面,並非明清兩代所獨有。其實,從范進中舉後人們開始送油鹽柴米,錢糧甚至房屋這個事情,不經意揭露了明清時代的一個官場惡俗,這才是真正恐怖的地方!

    明代有一個著名的大清官,名氣很大,大到嘉靖皇帝都很熟悉他的脾氣,甚至被他氣死。這個人就是海瑞。海瑞為官清廉,一塵不染,決不接受群眾一針一線,以至於經常到市場出售母親親手織的布匹,換回些許肉蛋糧米。這在當時官員圈子裡是十分罕見的。有人會問,海瑞最高官職為戶部雲南清吏司主事,一個有頭有臉的京官,怎麼弄得來養家都如此狼狽。答案很有意思,的確如此,按當時的官俸制度,他很有可能就是養不起家!因為有明一代,無論官職高低,其俸祿都處於一個相當低的水平。

    明朝俸祿制度初創於洪武四年,最終定型於洪武二十五年。明朝正一品官員的俸祿是月俸米只有八十七石;隨著官員品級的降低,朝廷發放的俸米相較於它們上一個品級相應地遞減。到了九品芝麻官那裡,月俸米就只有五石,折算下來相當於目前的1400塊左右。十分可憐,讓人驚愕!關鍵古人又十分崇尚祖制,朱元璋定下的規矩,儘管有諸多不合時宜的地方,那也是斷然不能更改的。

    這麼低的俸祿,正常的官員自然無法養家餬口。然而,這些官員都是經過嚴格的科舉考試脫穎而出的,屬於真資格的精英,自然不會被死板的制度難道。他們沒有錢,但卻有權。利用手上的權力,官員們自然財源滾滾來了。比如,地方官利用治民權,搞出各種明目的潛規則,大搞灰色收入。京官從地方官那裡收碳敬、冰敬等編外收入。形形色色的灰色收入構成了明清官員收入的主要部分。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明清兩代官員貪腐之所以那麼嚴重,跟其死板和不合時宜的俸祿制度有很大關係。

    話題回到范進這裡。范進中舉之後,身份由一介書生搖身一變成為官員,人們紛紛大變臉開始送錢送物,這裡面儘管有趨炎附勢的成分,更重要的是有向官員繳納潛規則份子錢的成分。范進當官了,在本地任職自然得罪不起,即使不在本地,他也有迴歸故里的一天,也開罪不起。因此,送油鹽柴米的來了,送錢糧的來了,甚至送房屋的都來了。這真是改天換地,鹹魚翻身,難怪范進要高興瘋了!

  • 2 # 鏡鑑青年

    一部嬉笑怒罵的《儒林外史》裡,“范進中舉”堪稱其中經典橋段。從范進中舉後的癲狂,到各路當地“頭面人物”們排隊送錢送房的熱鬧情景,不知笑噴了多少讀者。其背後的深意,更叫人笑聲裡連連感慨:明清年間的“舉人”功名,就是這麼牛氣。

    確實,雖說放在講究出身的明清權力場裡,“舉人”功名顯然要靠邊站。舉人出身的官員,有時更是吃苦背鍋的命。但放在民間基層,“舉人”這個身份,就是老百姓眼裡,無比強大的榮耀光環。

    特別是放在小說的主人公范進身上,從“秀才”到“舉人”,簡直是人生的大翻身:中了秀才以後,雖說吃上了老丈人胡屠戶送來的肉食,卻還是被胡屠夫罵的狗血淋頭,上門借錢都被打出來。待到後來中了舉人,卻是嚇得老丈人胡屠戶唯唯諾諾,人前人後給范進賠笑臉。一個“舉人”功名,就是一步登天。

    如此奇特橋段,放在真實的明清歷史上,卻是無比寫實。

    《儒林外史》的故事背景,是明朝成化年間。這個年代,卻也是明代秀才與舉人,兩個身份反差開始拉大的年頭。

    先說秀才功名,看上去只和舉人差了一級,而且明朝開國後,也給秀才提供了豐厚的米糧補貼,看上去也應該很受尊重。但到了十五世紀中葉時,秀才身份卻已嚴重貶值。一是明代物價飛漲,秀才的衣食補貼卻百年沒漲,生活自然越發貧困。外加讀書應考的成本也增加,於是“窮秀才”就越來越多。很多明代名流名臣,功成名就後,常回憶起做秀才時的苦日子。以明朝名臣楊繼盛的淚奔原話說:“其苦難言萬一矣”。

    那麼既然苦到這個地步,為什麼千千萬萬的明清秀才們,依然咬著牙挨著罵,忍受著一次次落榜的羞恥繼續考呢?

    因為這隻比“秀才”高一級的“舉人”,放在明清年間,身份待遇真是天壤之別。首先是級別高,只要願意參加選官,基本能擔任八九品官職,就算暫時不做官,卻也是八九品官員的級別。放在鄉間百姓眼裡,就是惹不起的“大老爺”。

    特權當然也更大,可不止是做秀才領的那點補貼了,而且有免賦稅徭役的強大特權,名下的土地財產,都可以大搖大擺的免去國家賦稅。於是好些田主都會把財產寄在舉人名下,就為少交一點稅。所以哪怕中舉前是個窮光蛋,中舉後沒幾天,就是各種田產財物排著隊送上門。“范進中舉”裡“很多人送錢糧房屋”的橋段,實在是小兒科。

    不誇張說,只要中得舉人,一夜之間從窮草根變地方土豪,就是實實在在的人生神話。

    最重要的是,舉人的身份十分高,別看在國家高層權力場上不受待見,但放在鄉間地方,卻是如雷貫耳,本身就是八九品官員的級別,在鄉間的話語權十分強大,屬於地方上聲望極高計程車紳階層。所以就算地方的父母官,見了舉人也是客客氣氣,為了自家官位穩固,也必須維持好與當地舉人的關係。“范進中舉”裡張鄉紳慌不迭的跑來跟范進攀交情,就是這個原因。

    如此社會地位,也叫明清年間的舉人們,成了地方上盤根錯節的勢力,正如明朝學者陳益祥形容:故今一趾賢科,不得入官,便足自潤!

    所以,也就不難理解,古代那些莘莘學子們,就算考到滿頭白髮,也要咬牙狠鑽的執著。科考功名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

  • 3 # 小約翰

    因為對於鄉親們來說,從范進中舉的那一刻開始,他們與范進就已經拉開了巨大的身份差異。雖然眼下的范進還是一個窮書生,但是那是秀才范進,面對著舉人范進,這些鄉親們,是要叫一聲“老爺”的。

    中國古代的官本位思想非常濃重,直到今天都有殘留。舉人在古代科舉體系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等。在舉人以下的童生,雖然有一些特權(如免除徭役,見官不跪等),但依然是“民”的範疇。不過秀才一旦成為舉人,身份差異就立刻天差地別了。

    由各省鄉試考出來的舉人。雖然不是進士,卻也有做官的資格。舉人如果屢考進士不中的話,是可以去吏部報道準備做官的,吏部會根據排號來安排工作。一般來講,舉人的地位要遠低於進士,能夠分到的官也就是八品的縣丞(副縣長)甚至教諭(縣教育局局長)等芝麻小官。相比於將相雲集的史書,實在不算個什麼角色。

    可是即使是看起來芝麻大的小官——縣丞,對於古代百姓來說,也已經足夠大。古代的地方官權力十分之大,所謂“滅門知府破家縣令”,對於范進這種舉人,雖然可能一輩子考不上進士,但畢竟已經踏入了官員的行列,對於今後可能擔任縣領導的範舉人,鄉親們當然要盡力巴結啦~

  • 4 # 智慧改變命運

    根據個人對管理哲學的體察分享以下觀點,供有興趣的朋友交流。

    送財產與范進主要得益於當時社會的二元化管理體制。

    縱觀中國民國以前的社會管理結構一個有趣的現象是:

    1.社會基層是血緣+宗法+仕紳的以仕紳為中堅的鄉村自治結構。

    2.社會中上層則是以皇權至上+人身依附的官僚本位主義社會精英層為中堅的王法治理結構。

    舉人階層是這兩個階層的中間地帶向下以王法的名義和仕紳為伍,又具有向上進一步的機會和可能。

    社會的勢利性提供了依附的基礎,而具體的王法(免賦稅等)合法化了這種依附和利益。

  • 5 # 可食中國

    《儒林外史》,范進中舉可謂是寫盡貧寒讀書人,一朝中舉後的社會百態。看了真的是印象深刻,實際上這種情況在明清時期並不鮮見,只是作者進行了藝術的昇華和提煉。

    在明清時期,普通讀書人,透過科舉考試入仕是非常不容易的,許多人讀書一輩子也只是個秀才,但是為了讀書中舉,往往又很少從事生產和勞動,基本沒什麼收入,能做的,一般都是教教書,幫人寫寫對子、書信賺點錢,更有大量秀才放不下身段去從事一些窮苦人做的事情,導致懸在哪裡。

    朝廷原來對秀才是有豐厚的補貼的,但到了明清,秀才太多,補貼沒漲,甚至還降了。所以,家裡沒底子的都變成了窮秀才。范進就是這樣的典型,窮的時候家裡下鍋的米都有,一家老小都悽悽哀哀,覺得沒有前途,自然包括親人在內的父老鄉情也不會對他有什麼好態度。受盡白眼和貧窮折磨,已經白髮蒼蒼的范進,才會一朝中舉,興奮過度,一口痰上來,差點瘋了。

    但世態炎涼,范進周邊的人都是很勢利的,這下子都在指望著攀上范進這個官老爺的關係,哪裡會管他瘋了沒瘋啊。於是各種施救,各種巴結,一個個為了顯示自己的誠意,送什麼的都有,錢財、米糧、房屋。都想在這個一波錦上添花中爭取讓范進關注到自己。范進自然也就笑納了,朝廷,社會上對此也自然是習以為常,且人人巴結都來不及,肯定不會有誰去高發,於是范進就真的一飛沖天,寒鴉變鳳凰了。

    另外,一方面,在范進時代,人人都缺乏安全感,都心裡有個小九九,都在等待機會和達官貴人構建關係,指望著未來幫忙你。眼見這麼一個好機會,大家都送,自己不送說不過去啊。況且可能原來自己還鄙視過,嘲諷過,做難過,迫害過范進,給范進心理留下了陰影。送了不一定能得到好處,不送說不定還會被范進一朝發現,並且記住了,回頭來再報復,這就問題大了。所以,送禮即是求榮,也是避禍。

  • 6 # 我派大王來巡山364

    中舉後可以繼續考進士為官,進士做官前程不可限量。考不上可以選擇為吏,算是小官,選的地方好也可能有大利潤,這得靠送禮選地方,雖然升遷機率小,並且舉人秀才都有一些政府補貼和特權,比如免徭役賦稅,打官司見了縣官不用下跪,開館授學當家庭老師等等。

  • 7 # 新知傳習閣

    范進中舉前,他的岳父胡屠戶對他的秀才身份非常蔑視,罵他丟了自己的人。

    當范進要借錢去參加省城參加鄉試時,胡屠戶罵他:"癩蝦蟆想吃起天鵝肉",說城裡的老爺個個家財萬私,肥頭大耳?像你這尖嘴猴腮,也該撒拋尿自己照照!

    范進參加考試回來後,家裡人已三天沒有吃飯了。岳父不管,鄰居也不管,那個老爺們更不會管。

    但范進中了舉人後,就不一樣了。

    先是胡屠戶開始誇獎自己的女婿,然後把范進當成了天上的天上的星宿"文曲星",再不敢有半點不恭敬。

    當下眾鄰居有拿雞蛋來的,有拿白酒來的,也有背了鬥米來的,也有捉兩隻雞來的。這時候鄰居們都開始巴結他了,他們家沒糧食吃時,都沒人來看一眼。真的是:窮居鬧市無人問,富處深山有遠親。

    在范進眼中平時高高在上的當過知縣的張鄉紳也來了,真是大戶人家出身,直接送上東門大街上三進三間的房子一套,外加禮金五十兩白銀。

    有人會問,為什麼會這樣呢?

    明朝初年,秀才也是一個身份,秀才的收入還可以,每年政府會給一筆比較高的政府補貼,保證過上不錯的生活。

    到了後來,秀才就只是一個身份了,補貼就非常有限。

    舉人就不同了,舉人是可以出來做官的,相當於八九品的官員。只要機會好,就能當上八九品的官員。

    清朝的名臣左宗棠就是隻是一個舉人出身,卻也得到湖南紳士們的重視,甚至就連林則徐這樣的高官也曾會見他,對他非常重視。最後左宗棠借鎮壓太平天國起義開始走上政壇,成為一代名將和名臣。

    歷史上舉人出身的成為名人的人不少,比如明朝就有一個海瑞。

    但秀才出身就沒有了,因此范進當秀才時,就沒有人重視,但舉人隨時有翻身成了官員的機會,自然不能小看,必須巴結著。

    更重要的是,在中國歷史上,政府對地方的有效治理只能到縣一級。

    縣級以下,甚至包括縣級也處於當地知識分子和紳士權貴的控制當中,縣官如果要做一些大事,就必須和這些人商量,否則很難推行下去。

    尤其是在基層,基本上都是以宗族為核心的治理模式,家族的族長都是紳士擔任。舉人是官員身份,也有相當的話語權。

    因為舉人是官員身份,所以政府給了很大的豁免權,比如不交賦稅和不參加勞役的權力。因此在明清時,有很多中小地主和富農把自己的產業放在舉人名下,以逃稅。

    因此我們說,舉人身份和秀才身份是有很大差別的,在中國這樣的身份社會,舉人的官員身份還是有點價值的,畢竟也是有身份證的人了。巴結了舉人,就是在相當於有了一個人情,舉人的地位就有可能在將來,給自己提供一個便利,提供一定程度的幫忙。

  • 8 # 土家羅妹

    科舉考試起於隋唐,盛於明清。科舉制度打破了封建統治者以士大夫家族圈子為主的統治,讓天下更多有才的寒士有了鯉魚跳龍門的機會。在古代封建社會,各個階層等級分明,皇家貴族,士大夫家族作為封建頂級階層,而接下來就是士農工商,商人即使特有錢,但也是所有人中等級最差的。比如明清時期江南富商們因為商人必須穿麻,因此都會在裡面穿絲綢,而外面套上粗麻衣,因此電視電影裡的商人形象一般都穿得要比周圍的人多一個披掛。

    古代科舉,要先以童生的身份參加童子試,童子試每年四月開考,在各縣或者各郡舉行。一般兒童7歲便可參加考試。但是經常會有童生在十幾歲甚者三十幾歲還在參加,清道光年間亦有多次百歲童生參考的記錄。童生考試是科舉考試選拔人才的第一步,考過了童試變可參加鄉試。

    鄉試又稱為鄉貢,解試。由各地州府舉行。童子試特別優秀的人會被送入國子監學習,成為天子門生。而其餘透過童生考試的人,則會繼續參加考試。三年一次的鄉試聚集了許多人才,因此這種考試要比之前的考試更難。而考過了鄉試,就稱為中舉。范進中舉,年紀五十四歲的時候能考中舉人,也算是鯉魚跳了龍門。科舉,分為科和舉,舉人是能為官的第一步,舉過後就是科,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登科。

    鄉試第一名成為解元,比較有名的唐伯虎就是應天府鄉試第一名,人稱唐解元。一般鄉試第二年春天就會舉行會試,會試聚集都是各地鄉試前幾名。會試以各科目分別考試,制藝四門分取一人,策和論分別取一人,最後綜合成績高者成為會員。

    中舉和登科之後,就進行最後一輪科舉考試,也就是殿試。選取人才為國家之大事,因此皇帝或者掌權大臣會親自主持。殿試前三為狀元,探花和榜眼。但並不是殿試只有前三名會被人重視,一般來說考中舉人的功名,便可衣錦還鄉。而進入殿試能仰慕天子容顏,便已然算作光宗耀祖。

    為什麼古代人人都想考取功名?

    第一,儒家思想引導讀書人為天下而生,有才必須治國,無數讀書人懷揣夢想考取功名,到最後能在歷史長河中留下自己名字的人太少太少。但不管怎樣,能為國效力,成為官員在所有人的眼裡都是有出息的,受人尊敬的。

    第二,身有功名意味著從此成為士農工商中第一等人,即使沒有錢,也是人上人,所以有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說法。有功名在身,即使只是秀才,上了衙門可不跪縣官,犯了過錯可不上刑罰,並且這種制度一直被保護且傳承,如果隨意對有功名的人用刑,受到的懲罰可能超出想象。

    第三,秀才可免除二人農賦稅,不用徭役。舉人可免除五十人農賦稅,有勢力的人還可以做人頭帳,免除徭役。並且舉人告狀,一般由州府道臺直接受理,相當於能到現在的省廳級別告狀,對於一縣或者一郡裡的人來說,便是大人物了。范進中舉後,他接下來便會享受許多中舉之後的福利待遇,並且成為當地有種種特權的人,加上歷來人們對透過科舉考試的人的崇拜和敬畏,文曲星下凡,是天上的神仙。不管從利益上來說,還是從心裡動態來說,對范進,一鄉之人當然會好心巴結,生怕惹惱了這位新貴!

  • 9 # 楚邾

    范進是《儒林外史》中的人物,也曾被戲謔地封為“活到老考到老”的“考神”。的確,范進在五十多歲還僅是一個童生,而童生僅是科舉制度最低一環,其生活也就是極端的貧困,及其中舉人以後,與中舉前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各個方面都有了很大不同,究其原因,無外乎因為舉人在科舉制度中有著特殊的意義。

    明代以前,舉人僅是一種虛名,是考取進士的必經階段,如果進士不中,則要重新進行;而明清時期,舉人不僅是一種虛名,可以獲得諸多實質的好處。明清時期舉人一方面可以繼續參加科舉考試,考取進士,另一方面可以直接做官。

    明清時期,舉人初始授官一般有知州(州的地位比較特殊,直隸州相當於府,散州相當於縣,所以知州相當於現在的市長或者縣長)、州同(知州副職,相當於副市長或副縣長)、州判(情況較為複雜,大概也相當於知州副職)、通判(地位也比較特殊,輔助知州管理政務,但又對知州有監察權,和現在副市長加紀委書記有些類似)、知縣(相當於現在縣長)、教職(如府縣學教諭、訓導等職,相當於現在市、縣教育局長)、推官(府佐貳官,負責刑名之事,相當於市公安局長,清康熙年間廢)、縣丞(清代很少設縣丞,相當於現在的副縣長)等等。文中提到給他送錢、送房的張鄉紳即做過一任知縣,也即相當於縣長。由此可見,舉人還是可以獲得相當大的職權。

    另一方面,舉人也可以繼續參加科舉考試,范進在中舉之後,因為母親病逝,丁憂三年,三年之後即繼續參加科舉考試,並中進士,官至山東學政(學政品級不定,但職權很大,主管一省教育,相當於現在省教育廳廳長)。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因為范進是小說中人物,而作者吳敬梓的本意帶有諷刺意味,所以在事實上,舉人的實際地位應當在不同時間地點具體考量,中舉之後地位不高、生活貧困的大有人在,當然,可以確定的是,舉人較童生、秀才,地位高很多。

  • 10 # 徒步說史

    范進中舉後,有很多人送錢送糧送房屋的場景描寫深刻說明了世態炎涼的人生,聽來很有喜感,實際上卻是莫大的諷刺。

    范進未曾中舉時,家道貧困落魄到了極點。范進進學回到家時,母親已經餓了兩日。這時候的范家,可以說是家徒四壁,連個老鼠也沒有。每日只知道讀書,滿口之乎者也的范進,在丈人胡屠戶和眾多鄉鄰看來,不過是個無用的窮酸秀才而已。好在范進的妻子賢惠,老母淑德,對於范進沒有能力掙錢並沒有過分的埋怨,殊為難得。科舉制度到了明代時,八股文之風更爛。讀書人透過科舉考試博取功名成了唯一的進身臺階,因此更加變得迂腐和俗不可耐。

    明代的秀才,雖然算是讀書人,見了老父臺不用和普通人一樣下跪拜見。朝廷也有些錢糧補貼,可以幫襯生活。但是到了范進中舉的年代,由於物價飛漲,讀書人只考取了秀才功名已經不能夠足以養家,因此也並不能讓人高看一眼。范進從年少之時醉心於科舉,一直考到50多歲時還沒有考中舉人,每日只是頭不抬眼不爭地死讀書,不肯去做事賺錢養家。家裡人時常飢渴難捱、破衣襤褸,自然讓人瞧不起。就連至親的丈人胡屠戶,看了女兒的面上不時幫襯些糧米和碎肉,言語間也難免嫌惡范進這個酸腐的窮秀才沒有用,經常言語相譏。范進自覺臉上無光,但也只好裝糊塗遮掩過去。

    明朝的皇帝與封建士大夫共天下,錢糧徭役賦稅等一切負擔都攤派在勞動人民身上。科舉制度帶來的好處,就是讀書人一旦中了舉人之後便極有可能去做官,不僅不用去服兵役,還可以免賦稅,享有的特權比做秀才的時候不知道要多多少。明思宗崇禎年間,大明朝一年應收各種費用為1000多萬兩,收到手的卻只有400多萬兩。大量的土地因在官紳士大夫名下,得以免徵賦稅。造成了明朝越來越窮,連打仗的軍餉都籌集不到。

    范進中舉以後,報喜的登門之後,范家便開始熱鬧起來。范進的母親正在發愁如何打發來報喜的報子的時候,鄉鄰中早有人拿了錢糧、菜餚、雞魚等來賀喜,范進的妻子在廚下做了之後款待了報子,賞了銀錢。就連那平日素無來往的張鄉紳都來拜見,相與通好,自然是看中了范進日後能夠富貴的前程。就連平日裡經常罵范進無用的胡屠戶都改了口,說自己早就看出了范進是文曲星。真是往來皆是利祿客,從來都缺送炭人。

  • 11 # Mer86

    《儒林外史》創作於清朝乾隆年間,但是內容寫的是明朝萬曆時期的事。這個大前提導致了一個bug,後面再說。

    先說說明朝的舉人有多牛。根據統計,明朝276年一共錄取了11萬多名舉人。

    當時明朝有1427個縣級行政單位,平均下來,每個縣三年才能考上一個舉人。在很多教育孱弱的縣,十幾年考不出一個舉人,也是很常見的現象。所以,舉人在鄉下是稀缺資源。

    考中舉人後,政治地位提高是顯然的,按現在的行政級別來說,舉人起碼也是科級幹部,如果運氣好,還能混個縣令噹噹。在鄉下,絕對是當地一霸。

    另外,除了有了一點當官的可能性而外,舉人的福利也是實實在在的。明朝為了鼓勵讀書人參加科舉,給了讀書人一些免丁糧的特權。

    根據《大明會典•卷二十•賦役》記載,萬曆三十八年。

    未仕舉人優免田一千二百畝;生員、監生八十畝。

    也就是說,明朝萬曆年間的秀才享有幾十畝土地免繳田稅、免兩丁徭役的權利;舉人享有近千畝土地免繳田稅、免數十丁徭役的權利。

    擁有如此豐厚的待遇,范進中舉後突然喜極而瘋,鄉紳們刻意逢迎,就不難理解了。鄉紳們把田產掛靠到范進門下,和范進分紅,也比向朝廷納稅要少的多。

    明末清初的顧炎武就說過,假設天下有十萬頃土地,其中就有五萬頃是記於官紳名下的。這些人不納稅,還能從朝廷領銀子。朝廷哪有錢打滿洲人?

    說到這裡,要說前面提到的bug了。明朝官紳的這項福利,僅限於明朝和清朝前期。

    因為,舉人不納糧是從明朝開始的。明朝以前的舉人沒有這個權利。明朝以前的舉人,只是一種一次性功名。也就是說,某個秀才參加科舉,考中了舉人但是沒考中進士。舉人身份就要收回去,歸零到秀才功名。下一次科舉時,還是秀才身份。還要再考舉人,考上了才有資格考進士。

    而到了清朝雍正時期,由於他在一些省份試行“攤丁入畝”和“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這兩項政策。廢除了官員和讀書人免稅的特權,導致很多秀才破產,淪為“窮秀才”。

    舉人由於有當官的可能性,所以在清朝時依然是鄉下士紳追捧的物件。而秀才由於沒有這種可能性,所以范進沒中舉前才會那麼慘。“窮秀才”這個稱呼,是從清朝才開始有的。

    我前面也說了,《儒林外史》成書於清朝乾隆時期,雖然書裡面的是背景是明朝,但是吳敬梓寫的還是清朝的事。

    吳敬梓生活在安徽,晚年遷居南京。安徽和江蘇兩省,早在雍正時期就大力推行了“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的政策。在吳敬梓看來,他自己就是一個窮秀才。所以《儒林外史》中,吳敬梓才會把范進沒中舉前寫的那麼慘。

    其實,明朝的秀才也沒那麼慘。明朝的秀才雖然不如舉人,但在明朝也比普通人混的好得多,不像書裡面范進那樣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喜歡看詩詞的同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