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臘梅愛剪紙
-
2 # 真我不羈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是教育一個人接受了別人的幫助,自己應該感念別人的恩情。
幫助一個人應該是發自內心的,而不是要求被幫助的人要有一定的回報。
同樣,接受了別人的幫助,要感念在心,在別人有需要幫助的時候同樣施予援手,也不一定是要謙卑到像矮了一截,要十倍百倍,甚至一輩子去償還。
能讓你這樣做的,除非是勝過你父母的,對你有再造之恩的莫大恩情,而不是所謂的滴水之恩。
-
3 # 濱海影片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是我國傳統的處世哲學 ,是古時流傳至今的諺語。對於這句諺語我覺得可以從兩個角度看,對於幫助過自己的人,它提醒我們 要懂得感恩 對於別人的幫助 要記在心裡 並且透過機會對別人表示感謝,就算你這代人沒能力報答,也可以告訴自己後代人銘記的,透過感恩傳遞社會的溫暖 使得助人為樂的精神得到發揚 不至於因為沒有任何迴應而使人們變得麻木。以前鄉里有個老人去世,書記去給老人磕頭行禮,大家都很驚訝,原來書記小時候受過老人恩惠,一直銘記在心,才會去給老人行禮送行的。
而另一方面,當我們在寄予幫助的時候 最好不要帶著得到回報的功利性,使得無私的救助行為蒙上功利的色彩,而被受惠方也應該是按自己的能力去報答恩人的,從小方面,小事做起。
-
4 # 天道子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意思;哪怕受別人一點小小的恩惠,到時候也要加倍報答人家。
知恩圖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這一句話就是進一步的教化人們,人生在世一定要知恩圖報,有恩必報。
知恩圖報是對的,但當湧泉相報卻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也確實應該知恩圖報,別人在你危難之時,幫助了你,但是當你渡過難關後,一定要想著報答他對你的幫助之情,這是為人的根本,人之常情,或許人家當時幫助你時,並沒有想讓你日後有所報答,但是我們必須報答當日的恩情。
但是當湧泉相報卻具有很強的片面性,報恩,我們應該怎麼做?難道為了報恩就可以做違法亂紀的事情嗎?顯然又不可取,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報恩是沒錯,關鍵是這恩應該怎麼報?
知恩圖報,‘報恩’卻容易被道德綁架比如說;一個樸素的農村人,多年以前對你有救命之恩,一直以來也沒有想讓你報恩,現在他叛逆的獨生子,犯下命案,正好由你來處理【這樣的情景設定,只是為了更好的製造人物衝突,大家不要過於較真】,這時,從未求過你的救命恩人來求你,你該怎麼辦?
其實這樣的處境,很讓人為難,你幫助他們吧,容易造成司法不公,良心上過不去,不幫吧,又怕別人說,知恩不圖報,恩人一家有難,你力所能及,你卻不幫助他們,對你形成很強烈的道德綁架。
他們的違法行為,希望透過你手中的權利來擺平。你又該怎麼辦?如果你不出手相救,恩人一家就可能斷子絕孫,這樣的處境真的是進退兩難。而這一切的根源是昔日恩人的違法和無知,這時你對‘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句話,會有什麼感受?面對這樣的處境,你又該怎麼處理?
先請求有關部門,解除自己對這個事件的處理權力,因為自己的這層關係,最終可能影響到司法公正,然後,運用自己的相關知識,幫助恩人一家得到相應的合法權益,保證案件最後的處理公平公正,其實最難是安撫恩人一家,前面已經說了恩人是一個樸素的農民,換句話說,就是什麼也不懂,儘量的將其中的利害關係,講給他聽,若是恩人還是不懂,卻胡攪蠻纏,那就沒有辦法了。
恩人當年救了我一命,我十分感激,我也是人,是人類社會的一員,我也必須遵守人類社會的規則,我沒有能力,也沒有權力,改變和對抗人類社會的規則,當年,您救我一命,現在又進行道德上的綁架,這樣的懲罰我必須承受,因為那是讓我活著的懲罰,但是我不能以此破壞人世間的規則。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知恩圖報是對的,湧泉相報卻有些偏激,報恩的方式要合理合法,最好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血汗錢來報答,不以權謀私,不干預司法公正。
同時,幫助他人不求回報,才是人間大愛,當年的善舉,為什麼要逼著人進入兩難的境地哪?
-
5 # 金馬大道JM
謝邀。“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句話常常在影視劇裡出現,也最能體現受人之恩時候的感激之情,但是如果無限制的報恩是不是不嚴謹,有點言過其實的感覺,倒是有句話說得好:“大恩不言謝”符合華人的含蓄理智,不謝,不是忘記,是記入骨髓,說什麼,說再多你也難以報答,已經超過了你的能力,報恩成了一生一世的記掛,隨時隨地的感恩,不必多說的心結。
-
6 # 李戰友3
這句話的寓意其實是對幫助過你的人要記得感恩!無論他有什麼困難你都要去盡一切努力幫助他,但不是什麼都幫,要有原則性的幫。
-
7 # 喜事人家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出自《增廣賢文-朱子家訓》。是指在困難的時候得到別人的小的幫助,就應當在有能力的時候加倍地去報答!這句話不僅教育我們要知恩圖報,也要雪中送炭!
別人幫助了你,應該感恩,當有能力時就要反饋,不僅是對幫助你的人報答,也應該學習他這種樂於助人的精神,去幫助更多的人。
至於報答的程度,我感覺應該跟你當時的困境相聯絡。比如你在車站被人偷了錢包,有人幫你買了票,你以後應該把錢還給人家,再給人家寄些家鄉的特產,以後可能就成了朋友。但如果是在快餓死的時候,有人給你吃的救了你的命,那你以後怎麼報答人家都是必須的,因為命都是人家給的,就象《大染坊》裡的陳六子。那怕人家讓你去做惡事,你要麼去做,要麼把命還給人家。
其實,別人在幫你的時候也許就沒圖報。
也許,去幫助更多的人,就是對幫助你的人最好的報答!
-
8 # 買櫝還珠
記得好多年前,周立波曾經迴應和師父關係一事時,曾經用了一個比喻,大意是“十年前的一碗泡飯,總不能天天鮑魚魚翅伺候吧?”兩個人的恩怨是非我不清楚,也沒興趣,但是這個邏輯是對!
所以,湧泉相報,妙就妙在那一個“當”字!
當,應當,應該之意,但不是必然,必須之意。
因此,湧泉,只能說是權利,但不是義務。
另外,“湧泉相報”有一個提前——
你有“泉”,而且不止一個!才可以湧泉相報,若是混得極慘,只有數滴水而已,沒有人強迫你必須湧泉。
比如韓信,混得極慘時,連飯都吃不上。有一個老婦人看他真特麼可憐,於是就給他飯吃。韓信說,如果有一天我飛了,一定重重報答與您。那老婦人給韓信一頓臭罵說瞧你那損色,老孃才不指望你還!最後韓信當上了楚王,找到這個老婦人,賜了千金。
如果韓信依然落魄如斯,自然也沒有這個湧泉以報。
人需要有感恩之心,之所以要相報,更大的原因是對方沒指望你報,更想不到你報,或者說對方的那一滴水,沒有任何附加條件。這反而形成了強烈的心理壓力,需要釋放。
幾乎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有湧泉相報的經歷。越是不經意,越是不求回報,越是報得多,報得狠,報得瘋狂。而這種抱的背後,就是對不求回報的最大回報。
但如果這個一滴水,變成味道,變成了投資,要脅,炫耀,交換,並且固執地認為應當報,必須報,不報不行,報少了也不行。那麼這種報便失去了初衷和價值。
最後的結果一定是,有泉就報一次,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因為心理或情感上的動力已經稀釋得一絲不剩了。
回覆列表
老師下午好,欠下滴水之恩,社會在變化,有人明知有點情,他抓重可要整人呢,三十年前和現在不一樣,儘量不要欠人情,有的逼到走頭無路,我小時想我爸蓋屋,我們小嗎,他幫了忙,現在我六十六歲了,我是家裡大的,我一生替爸還帳,他六十歲我給他做二十年生日,他全家認為我欠多少情,我來青島也是逼的,所以有人太不靠呀,都是看錢不看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