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朝居士

    實際上他是取而代之了的,

    現在都拿《史記》當正史,也流傳得最廣的,還有一些帝王,比如漢武帝給霍光畫“周公輔成王”像給霍光,希望他像周公一樣輔佐劉弗陵。這些正史裡,周公形象偉岸。

    再者,像儒家孔子把周公封為聖人,儒家的聖人,孔子說沒有,誰敢說有?

    但一些文獻有記載。《荀子·儒效》和《淮南子·汜論訓》都說,周公“履天子之籍”。清代王念孫《讀書雜誌》解釋說:“謂履天子之位也。”《禮記·明堂位》和《韓詩外傳》卷三又稱:“周公踐天子之位”;《尚書·大傳》更明確指出:“周公身居位,聽天下為政。”再根據近人的考證,《尚書·大誥》中的“王”稱文王為“寧王”,又叫作“寧考”。所謂“考”,對已故父親的稱呼。周公是文王的兒子,而成王已是文王的孫子,故稱文王為“考”的“王”只能是周公。《尚書·康誥》又載:“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按“封”是康叔的名字,他是周公的同母弟。《康誥》中的王稱康叔為“弟”,那麼這個“王”顯然又是周公。由此可知,周公確實是身居王位,自稱為王的。

  • 2 # 張博力

    周公是武王的弟弟,在武王駕崩後,其子繼位,是為成王。成王年少,尚不能獨立處理國政。輔佐武王的兒子周成王直到親政。

    在此期間周公稱了王,等成王長大又將王位還給了成王。《尚書·唐誥》載:“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封”即為周公的弟弟康叔之名。《康誥》中的王對康叔稱“弟”,顯然這個“王”是周公。據上述條件可知,身居王位的周公的確自稱為王。

    為什麼周公會稱自己為王呢?武王死後,國家還未統一東方,但成王尚年少,不能擔負起這個重任。作為武王弟弟的周公已經陪同武王征戰多年,他認為如果自己不稱王,就鎮不住各路諸侯,各諸侯就會乘機造反,武王好不容易趕走的商人也會反撲。在《荀子》中便記載,周公自稱為王的的原因是害怕天下又脫離周。其實武王一直非常信任周公。《逸周書·度邑解》記武王曾稱讚周公為“大省知”,能穩定周初的政局。當武王把自己想讓周公在自己死後代替其親政的事告訴了周公時,周公卻說自己不能這麼做。由此可以看出,周公並不是一個有心想篡權奪位的人。故《韓非子》說:“周公旦假為天子七年。”即是說周公代替做了七年天子。

    而且雖然名義上稱王了,他等成王長大後也主動交出了王位。《漢書·王莽傳》載,周公掌握大權,王室才能安穩。

    正因如此,周公才以天子的身份,鎮壓住了四方諸侯的反意。很明顯,周公是為整個江山社稷作打算,才自稱為王。

  • 3 # 歷史探索館

    談到周公,似乎人們都喜歡把他跟“解夢”聯絡在一起,然而圍繞周公生平飽受爭議的大事,莫過於他執政6年之後,讓位周成王實現權力的和平過渡。為保住大周江山於為難之時挺身而出,當危難過後便毅然讓位,對於周公這種無私奉獻、大公無私的精神,受到後世稱讚,同時也因此舉引發了後人對其讓位之舉的種種猜疑。

    有人認為他有謀反之心、且有取而代之的意思,只不過是迫於當時的形式,無奈之下才讓位周成王,也有人認為他並沒有謀權篡位,大周王朝能維持八百年的統治他功不可沒,周公一生的功績被《尚書·大傳》概括為:“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樂,七年致政成王。”

    那麼至於周公為何沒有取代周成王?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周武王姬發的弟弟),曾兩次輔佐周武王東伐紂王,並製作禮樂。因其采邑在周,爵為上公,故稱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為“元聖”和儒學先驅。

    最早記載這種說法的歷史文獻《荀子·儒效》和《淮南子·記論訓》均有記載都是說周公想要奪取天下。《禮記·明堂位》和《韓詩外傳》卷三也有記載周公想要坐上天子的位置。《尚書·大傳》更有明確指出,周公身居要位,管理著天下的國事。

    也有人考證說,《尚書·大傳》中出現的“王”把周文王成為寧王,也稱作寧考,而考的意思是對已故父親的稱呼。所以這個王應該就是指周公。《尚書·唐誥》中也有記載: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周公的弟弟康叔,名“封”,《康浩》中的“王”稱康叔為“弟”,很顯然這個“王”就是周公,如此推理,周公的確自稱為“王”。

    綜合上述,便有人認為,周公在武王去世而成王年幼之時,便有謀權的意圖。之後以“王”之名義,行“王”之權力,雖說輔佐武王、東征西伐、治國安邦功不可沒,但這也不能掩蓋其謀權篡位的野心。

    至於周公最後為何沒有取代成王,實乃應變形勢的無奈之舉。

    1,遭到了地位舉足輕重的召公、太公的懷疑,而且周成王也開始對周公有戒備之心。

    2,周公的兩個兄弟,管叔、蔡叔又與紂王之子武庚聯合起兵反周,關中局勢動盪不安,形勢對周公極為不利。

    3,自春秋以來,周公被歷代統治者和學者視為聖人。他被尊為儒學奠基人,是孔子最崇敬的古聖之一,儒家思想提倡“德治”,重視“仁治”。這種說法也認為周公並沒有取代周成王之心,而是在武王去世成王年幼,在大周王朝風雨飄搖、內憂外患的同時,為了保護大周江山的無奈自主。

    此翻質疑,對世人心目中的周公那無畏無私的形象造成了巨大的衝擊,但更多的人仍然堅持認為,從周公臨危受命而勤勉攝政之舉,從他在武王病危之時願意以身代死的決心,便可以看出周公對國對君王的一片赤誠之心。如此忠君愛國之人,絕非可能做出謀權篡位之事。

    無論是無奈還政成王,還是真心實意讓位,不過是後人依據史料加上個人的情感色彩做出的猜疑想象罷了。

    而周公當時真實的想法,也早已隨他而去,深深掩蓋歷史在塵埃之中。

  • 4 # 陸高雄

    周成王的老爸周武王,大家應該是很熟悉的了,討商滅紂,建立了大周王朝,這個從《封神演義》裡面可以瞭解,不過這是小說,和真正歷史是大不相同。那麼周武王死後,傳位於兒子成王,成王還小嘛,所以便由功勞大大的四叔周公來輔政,六年後才還政於成王,實現了權力的平穩交接。那麼,周公既然擁有了那麼大的權力,而且還執政了六年,再說自己也是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為什麼還要毅然讓位於侄兒,他的這種於危難時挺身而出,於和平後無私奉獻的精神,幾千年來無不為後人所稱道讚頌,同時也引發了後人對其讓位之舉的猜測。

    有人根據《荀子》和《淮南子》等古籍指出,其實周公一開始確實是想要取成王而代之的。《禮記》、《尚書》也有記載周公想要坐天子位置。但是最後沒有取代成王,也許跟當時的形勢變化有關。後來周公的兩個兄弟管叔、蔡叔竟然與紂王之子武庚聯合起兵謀反,致使局勢緊張,同時朝中另有舉足輕重的召公、太公對周公也有所不滿,此時成王亦是日漸長大成人對周公似乎有所懷疑,所以在種種不利形勢下,周公不得不還政以平眾怒。

    毫無疑問,對於這種解釋,對周公來說也許是不公平的,畢竟周公無畏無私的高大形象早已樹立於人們心中,人們更願意相信周公臨危受命對國對君的一片赤城之心。

  • 5 # 平凡2850

    先說答案吧:

    1、周公是一位極於人倫的聖人;

    2、極於人倫的聖人是守“禮”的;

    3、周成王並非一位昏庸無道的君王,取代他是不合“禮”的。

    基於以上三點,周公沒有也不會取周成王而代之。

    下面我們來詳細解釋一下以上三點,為了表述方便,我們現在看第二點。

    極於人倫的聖人是守“禮”的。

    首先,我們要來看看,什麼是華夏民族的聖人。

    正統的華夏思想文化中所指的聖人,指的是通於天倫,極於人倫,達於權變的有道之人。

    只有這樣的人,才可以稱之為聖人,才可以為百姓立教化。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誰能帶領我們的民族,實現百姓安康,國家文盛武昌,天下太平,誰就是華人的聖人。

    通於天倫者,如伏羲、神農、黃帝、老子、莊子;

    極於人倫者,如黃帝、周公、孔子、孟子、荀子;

    達於權變者,如管子、商君、韓非子;

    這裡作一下解釋,並不是通於天倫者就不能達於權變,也不是達於權變者就未曾極於人倫。

    通於天倫、極於人倫、達於權變,不過是不同的社會歷史條件下,以易道思想為根源的華夏治理體系在當時的具體體現。

    這裡,再簡單說明一下華夏思想文化的源流吧。

    華夏思想文化的起源,在伏羲觀天測地,建立了河圖洛書的象數模型,進而推算出二十四節,掌握了農時,讓華夏族從遊牧採集走進了農耕社會,糧食的富足,讓華夏族的人口有了突飛猛進的增長。植根於天地的易道思想,便是從伏羲起源。三皇時代,聖王以天道治天下,百姓天真樸素,以天真合天道,天下為公,聖王只管通天徹地,謀求社會發展。這一時期治理天下的思想,被後世歸為道家,思想,這個時期的最高的聖人,就是伏羲、神農、黃帝這些通於天倫的聖王,後世傳承這樣思想的老子和莊子,同樣是思想上的聖人。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原本平等的社會分工,由於對於社會資源佔有的不平衡,逐漸出現了分化,階層失衡,階層固化的趨勢出現,天道消隱,不得已以人開天,人之道出現,黃帝垂衣裳而治天下,這套天下治理模式的核心就是禮儀。到了周公制禮,孔子立教。被後世稱為儒家思想的治國理論大成。在這一時期,最高的聖人,就是極於人倫的黃帝、周公、孔子、孟子、荀子。

    而極於人倫的聖人,必然守禮。

    孔子以後,周王室由於封建制固有的缺陷和外地入侵,導致自身的屬地、軍事力量都不斷削弱,而諸侯的經濟、軍事力量坐大。周王室衰微,社會再也難以找回禮制的基礎。孔子無法守住“仁”,孟子無從守住“義”,荀子不得已化性起偽,依然失守“禮”的最後的底線。最後挽救這個混亂的天下的,是“循名責實”的法家思想。在這個時代,通於權變的管子、商君、韓非,實現了天下統一,回覆太平,也是華夏的聖人。

    周公是一位極於人倫的聖人

    下面,我們再來看為什麼說周公是一位極於人倫的聖人。

    很幸運,我們站在周公時代的將來,讓我們可以全面的瞭解周公是一位怎樣的人物。

    《史記·三十世家·魯周公世家》:

    “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自文王在時,旦為子孝,篤仁,異於群子。及武王即位,旦常輔翼武王,用事居多。”

    從這一段中,我們看到,周公作為兒子非常孝順,忠厚仁愛,勝過其他兄弟。武王即位後,周公幫助處理了許多政務。

    《史記·十二本紀·周本紀》:

    “武王即位,太公望為師,周公旦為輔,召公、畢公之徒左右王,師脩文王緒業。”

    這一段說,武王即位後,周公擔任太輔,古三公之一,輔弼大臣。

    《史記·三十世家·魯周公世家》:

    “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集,武王有疾,不豫,群臣懼,太公、召公乃繆卜。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周公於是乃自以為質,設三壇,周公北面立,戴璧秉圭,告於太王、王季、文王。史策祝曰:“惟爾元孫王發,勤勞阻疾。若爾三王是有負子之責於天,以旦代王發之身。旦巧能,多材多,能事鬼神。乃王發不如旦多材多,不能事鬼神。乃命於帝庭,敷佑四方,用能定汝子孫於下地,四方之民罔不敬畏。無墜天之降葆命,我先王亦永有所依歸。今我其即命於元龜,爾之許我,我以其璧與圭歸,以俟爾命。爾不許我,我乃屏璧與圭。””

    這一段裡,由於武王病重,周公祝告,稱武王還要普濟天下,而我周公靈巧能幹,多才多藝,能事奉鬼神,願代武王而死。

    《史記·十二本紀·周本紀》:

    “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諸侯畔周,公乃攝行政當國........周公行政七年,成王長,周公反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

    這一段,武王亡故,成王年少即位,周公擔心周朝初定天下,諸侯不服而叛變,故而代成王攝政,七年後成王長大,周公歸政於成王。在《史記·三十世家·魯周公世家》中有更詳細的記載,周公說武王早逝,成王年幼,只是為了完成穩定周朝之大業,他才這樣做。

    《史記·三十世家·魯周公世家》:

    “初,成王少時,病,周公乃自揃其蚤沈之河,以祝於神曰:“王少未有識,奸神命者乃旦也。”亦藏其策於府。成王病有瘳。及成王用事,人或譖周公,周公奔楚。成王發府,見周公禱書,乃泣,反周公。周公歸,恐成王壯,治有所淫佚,乃作多士,作毋逸。”

    這一段裡說,成王年幼時染病,周公祝告天神,原以身相代。成王親政後曾疑慮周公勢大,周公隨即出奔楚地,成王懊悔,召回周公。周公回來以後,擔心成王貪於逸樂,不必嫌疑,作《多士》、《毋逸》勸誡成王。

    《史記·三十世家·魯周公世家》:

    成王在豐,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於是周公作周官,官別其宜,作立政,以便百姓。百姓說。

    這一段說,天下雖已安定,但周朝的官職制度尚未安排得當,於是周公寫了《周官》,劃定百官職責。寫了《立政》,以利百姓,百姓歡悅。

    孔子說: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仁義禮智信忠孝悌”,周公如何不為人倫之極,如何不成人倫之聖?

    周成王

    我們再來看周成王。

    《漢書·古今任務表》記載:“傳曰:譬如堯、舜,禹、稷、卨與之為善則行,鮌、訁雚兜欲與為惡則誅。可與為善,不可與為惡,是謂上智。桀、紂,龍逢、比干欲與之為善則誅,於莘、崇侯與之為惡則行。可與為惡,不可與為善,是謂下愚。齊桓公,管仲相之則霸,豎貂輔之則亂。可與為善,可與為惡,是謂中人。因茲以列九等之序......”

    將人物分為上智、中人、下愚三類,每類又三分,共九等。

    《史記·十二本紀·周本紀》記載,周成王時期“‘興正禮樂,度制於是改,而民和睦,頌聲興。”天下安定,人民和睦,頌歌四起。而成王又曾疑慮周公,還因為貪於逸樂使得周公作《多士》、《毋逸》勸誡,幸能改過。

    因此,周成王是一位中人,有賢臣輔助則成王業,有奸佞蠱惑則很可能亂國。

    我們最後來看《尚書·周書·洛誥》中的一段:

    "王若曰:「公!明保予衝子。公稱丕顯德,以予小子揚文武烈,奉答天命,和恆四方民,居師;惇宗將禮,稱秩元祀,鹹秩無文。惟公德明光於上下,勤施於四方,旁作穆穆,迓衡不迷。文武勤教,予衝子夙夜毖祀。」

    王曰:「公功棐迪,篤罔不若時。」

    王曰:「公!予小子其退,即闢於周,命公後。四方迪亂未定,於宗禮亦未克敉,公功迪將,其後監我士師工,誕保文武受民,亂為四輔。」

    王曰:「公定,予往已。以功肅將祗歡,公無困哉!我惟無斁其康事,公勿替刑,四方其世享。」"

    因此,周成王是一位中等上品的君主。

    推翻這樣的君主的統治,顯然是不合“禮”的。

    周公豈肯為之?

  • 6 # 欲雲談史論今

    對於周公到底是攝政還是直接被立為王,本身在歷史上就存在爭議。

    在《逸周書·度邑》中,周武王臨終遺言就明確地說:“乃今我兄弟相後,我筮龜其何所即?今用建庶建。”“建庶建”三字今人認為應該就是“建叔旦”,原文在傳抄過程中訛誤。因此,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如今我兄弟相繼,我哪裡用得著占筮、占卜?所以我現在要立弟弟你姬旦。”

    在商周之交,“兄終弟及”和“父死子繼”一樣,都是正常的傳位制度,因此周武王沿用“兄終弟及”方式傳位給姬旦原本也是無可厚非之事。

    此時,周人剛剛伐紂成功,但殷都雖然陷落,可商人以及原本臣服於商的天下諸侯方國並不因此而認同周人為新的統治者。所以,在武王伐紂以後,表面看來天下太平,一直平安無事,實際上卻是暗潮洶湧。周武王之所以要傳位給姬旦而不是兒子姬誦,就是因為在如此複雜局面下,必須得有一位強有力的王者來率領周人,才能真正實現周國征服天下的目標。

    然而,周武王這一決定,是否能得到其他周人理解卻是另一回事。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記載:“管、蔡、郕、霍、魯、衛、毛、聃、郜、雍、曹、滕、畢、原、酆、郇,文之昭也。”意思是說,上文中這十六個國家,都是文王之子的封國。這十六個兒子,再加上早死的伯邑考及周武王姬發,周文王至少就有十八個兒子。這些兒子中,伯邑考、姬發、姬鮮(管叔)、姬旦又是同母弟。理論上而言,如果是兄終弟及,周武王去世後,這十六人人人有機會繼承王位。按照兄弟大小順序,管叔姬鮮排行老三,姬旦才排第四位。再怎麼說,繼承王位的都應該是姬鮮而不是姬旦!

    因此,在得知周公旦被立為周王后,遠在商都擔任“三監國”的管叔、蔡叔、霍叔立刻就起來造反了!

    三兄弟造反,是因為遠離宗周、訊息不暢而被人挑撥,還有情可原。但就在姬旦身邊,也有人對他疑心重重。召公姬奭,因為在周人反商時功勞甚大,在周國權勢足以與姬旦想抗衡。周成王親政之後,“自陝以西,召公主之;自陝以東,周公主之。”由此可見,召公地位之高。但是,他對於姬旦繼位為王也是懷有疑慮:“(周公)當國踐祚,召公疑之。”(《史記·燕召公世家》)

    正因為在周人內部的眾多人對周公繼位為王都產生了懷疑,所以不管周公再能幹,他的王位都無法坐穩。更何況,周公執政的七年裡,確立了分封制和宗法制,明確“父死子繼”為第一繼承法則,作為制定人,他自己也不好公然違背周禮。

    因此,種種內外因素影響下,在天下大致穩定後,周公最終還是將王位還給了周成王。周公之所以不直接取代周成王,一是因為內部反對者眾多,二是因為他自己制定了周禮,當然也不能公然違反。

  • 7 # 段若蘭46

    周公是周文王的第四個兒子,是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周文王時,周公一直輔佐父親,到周文王和武王.相繼去世之後,周成王還在襁褓之中,周公為保周朝江山,代成王登基管理國家。在他管理其間,周公兩次舉兵平叛,“滅了五十多個小國。後來又和召公分陝而治,使周王朝的疆域不斷擴大。多國家穩定之後,又將都城從鎬京遷往洛陽。周公不僅提出了各方面的帶根本性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長子繼承法和井田制。而且七年後等成王長大,周公就歸政成王。

    周公登基七年後歸位於成王,是他無意偷窺君王寶座,是人格的典範。

  • 8 # 行走的小土豆go

    周武王率軍打敗商紂王取得天下之後,在位六年而崩。太子成王年紀尚小,由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輔政。周公執政6年後讓位於成王,實現權力的和平過渡。周公沒有取代周成王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是軍權不在手中,不具備取代周成王的必要條件。在古代王朝的統治中,皇帝的權威一定是要建立在軍權之上的。誰掌握了軍權,誰就擁有了勢力。周公雖執政,但軍權歸於老太師姜子牙。姜子牙是周成王的外公,只能是幫成王而不是幫周公。即使周公使用軍權也是在成王和姜子牙等人的授權下進行的。

    二是世俗禮數限制,主觀上沒有取代周成王之意。周公品行高尚,他不是一個充滿野心、覬覦皇位的人,孔子儒學把周公的人格魅力奉為至尊,把周公的禮樂制度奉為圭臬,因此周公也成為後世為政者的典範。長期以來佔據封建社會主流地位,如果這種觀點能被輕易推翻,豈不是宣告了儒家政治構架及政治理想的徹底破產。孔子不傻,他不可能去樹立一個經不起半點推敲的榜樣。

    三是若有取代之機,周公來取代周成王有背常理。周武王離世前曾提出兄死由弟繼承王位,周公沒有接受這個要求,周武王的父親共生有十子,長子伯邑考、次子周武王姬發、三子管叔鮮、周公排行第四,長子伯邑考被殺,才輪到武王姬發,倘若按兄死由弟繼承王位的理論,三弟管叔鮮的“合法性”要高於四弟周公,父傳子家天下才符合朝代更的歷史規律。

    四是取代稱帝無望。主動讓位才能實現利益最大化。周公是一個絕頂聰明的人,選擇合適的時機,還政於成王,周公退而求其次,進而與召公平分大權,以另一種方式,繼續活躍在權利中心,留下了千古美名,這也是孔子尊稱為聖賢、樹為標杆的一個重要原因,若是周公強取皇權,很有可能前功盡棄,甚至落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周公最後沒有取代周成王,其實是當時政治環境和戰爭局勢所產生的無奈之舉,也是周公人格魅力的另一種體現。

  • 9 # 百里不奚

    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發的弟弟。

    周武王姬發即位之後,以姜子牙為國師,以周公旦為輔相。太公、周公是武王最為得力的助手。周公是武王的同胞弟弟,這一點與太公不同,因此,無論軍國大事,還是其他的疑難小事,武王總是與周公商討。

    周朝建立兩年後周武王病逝,武王之死使整個國家失去了重心,他的兒子姬誦即位,史稱周成王,成王年幼,形勢迫切需要一位既有才幹又有威望的能及時處理問題的人來收拾這種局面,這個責任便落到了周公肩上。

    周公最大的成就是:制禮作樂。

    “禮”強調的是“別”,即所謂“尊尊”;“樂”的作用是“和”,即所謂“親親”。有別有和,是鞏固周人內部團結的兩方面。禮所要解決的中心問題是尊卑貴賤的區分,即宗法制,進一步講是繼承製的確立。

    他確立了嫡長子繼承製。只有嫡長子有繼承權,這樣就經法律上免除了支庶兄弟爭奪王位,起到穩定和鞏固統治階級秩序的作用。嫡長子繼承製是宗法制的核心內容。周公把宗法制和政治制度結合起來,創立了一套完備的服務於奴隸制的上層建築。周天子是天下大宗,而姬姓諸侯對周天子說來是小宗。而這些諸侯在自己封國內是大宗,同姓卿大夫又是小宗,這樣組成一個寶塔形結構,它的頂端是周天子。周代大封同姓諸侯,目的之一是要組成這個以血緣紐帶結合起來的政權結構,它比殷代的聯盟形式前進了一大步。周代同姓不婚,周天子對異姓諸侯則視為甥舅關係。血緣婚姻關係組成了周人的統治系統。

    周公制禮作樂第二年,也就是周公稱王的第七年,周公把王位徹底交給了成王。在國家危難的時候,不避艱辛挺身而出,擔當起王的重任;當國家轉危為安,走上順利發展的時候,毅然讓出了王位,這種無畏無私的精神,始終被後代稱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七零後、八零後、九零後、零零後,說說你自己是從幾年級開始過寄宿制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