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wrangler7

    不算差,但是不如21簡單粗暴,不如F14效能卓越,前蘇聯很多武器其實都是笑話,根本適應不了正常軍費開資國家,國際武器市場漸漸拋棄俄製,不僅僅是政治

  • 2 # 薩沙

    米格-23戰鬥機是一種變後掠翼單座單發超音速戰鬥機,是70年代前蘇聯空軍用以取代米格-21的主要制空戰鬥機。該機兼有較強的對地攻擊能力。西方稱之為"鞭撻者"。其於1967年完成首飛,並在三年後開始裝備前蘇聯空軍。該機的生產工作總共持續了近20年。到1986 年停產時,其總產量已逾 4000 架。除前蘇聯外,使用該型飛機的國家還有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阿爾及利亞、埃及、伊拉克、敘利亞、衣索比亞、利比亞、越南、古巴、波蘭和印度等。不過,俄空軍從上世紀90年代起便已停止使用該型戰機。

    該機是前蘇聯第一種重型戰鬥機, 其外形脫離了米格戰鬥機機頭進氣的傳統樣式,改為兩側進氣,得以在機頭裝大直徑天線的火控雷達,具備了超視距攻擊能力。

    上面都是廢話。

    米格-23戰鬥機在研究的70年代還是比較先進的,尤其具有相當優秀的效能:米格-23的最大起飛重量20400公斤,裝1臺P-29-300渦輪噴氣發動機,推力(最大/加力) 8265/12550 公斤,最大速度 2.35倍音速,實用升限17800米,作戰半徑1160公里。

    不過,它有著很多重大的問題。

    當時專門從事測試俄製軍機的4477測試/評估中隊的飛行員評價:

    米格23被很多該中隊的飛行員極力避免駕駛——因為它體現了蘇聯的工藝和安全性到底有多差。飛過米格17/21/23、F4/5/15/16的斯科特評價:“在這所有的飛機中,米格-23的效能是墊底的。”駕駛米格-23衝擊過2.5倍聲速效能極限的馬西尼則評價到:“我們能做的事情就是儘量多造這種飛機,然後送給我們的敵人,這樣他們在飛行的時候就死光光了。”

    這種惡劣的評價,來自於米格-23的效能不均衡(盤旋機動性極差)、粗製濫造的設計、特別是高度的危險性(極易失控)。以F111和F14的基準來評價的話,米格23就是一臺會飛的航空工業垃圾。

    其一,是該機的起降有一定難度。

    資料中這麼寫:

    美軍試飛員把操縱米格-23著陸形容為酷似操縱二戰潛艇。馬切利回憶稱:“米格-23的降落姿態十分關鍵,需要盯緊所有的儀表和開關,每一步都要操作到位。當你(米格-23)的機輪最終接觸到地面時時,還會發生彈跳現象,這之後才能再推手柄把減速傘放出來。視野並不重要,因為在減速段只需要控制好發動機推力就行。”他最後總結稱每次駕駛米格-23降落都像冒險一樣,十分驚險。

    可見,米格-23對於飛行員要求很高,不是什麼人都能勝任的。

    其二,後掠調節操作極度危險。

    它和F14的設計有著很大的區別,不具備F14的電子化自動控制能力。

    資料中寫道:米格-23需要飛行員手動設定,只有最簡單的擋位可以選擇。而且在不同的後掠翼調節狀態下,飛機的操作特性相差巨大,就像精神分裂症患者切換了人格一樣。最為要命的是——在幾乎所有的狀態下,米格-23都非常容易失控。

    其三,航電系統差勁

    這是蘇制戰機的特點,米格-23的航電系統具有典型的蘇式風格,在製造中使用了大量的電子管和電晶體,導致雷達體積龐大重量超標耗電量大而功能與精度不足,但是有較好抗干擾能力。米格-23使用Saphir-23D-Sh“高空雲雀”雷達,部分低階型號使用“木鳥”雷達及“藍寶石”雷達。另一方面,因為體積龐大佔據了過多空間,因此起落架放置有困難,這個問題傳開後由一位女工程學生提書,該機便決定採用特別的蟹型設計摺疊起來。

    即便如此,米格-23還是有著一定意義,它是一種脫離原有蘇制模式的重型戰鬥機,具有理論上的超視距作戰能力。

    然而,米格-23效能不足以同八九十年代的先進戰機對抗。

    1982年6月6日到11日間,敘利亞空軍的米格-23參加了貝卡谷地空戰。以色列方面宣稱共擊落85架敘利亞戰機,其中大部分為米格-21與米格-23。敘利亞與蘇聯資料聲稱敘利亞的米格-23至少擊落了以色列空軍6架F-16與4架F-4,但沒有任何證據。

  • 3 # HelloNorth

    作為蘇俄戰鬥機史上的二代機的代表之作,米格-23戰鬥機自誕生之日起,就一直生活在譭譽參半之中。雖然說它是作為米格設計局的第一種重型戰鬥機出現的,但是由於在中東戰爭和海灣戰爭中表現不佳,不但比不上F-15戰鬥機,也遠遠低於F-16戰鬥機。所以一度聲名狼藉。不過由於蘇俄新式戰鬥機的面世往往落後於美國同一水平的戰鬥機,所以在蘇-27和米格-29戰鬥機服役之前,米格-23戰鬥機依然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不但裝備蘇俄空軍、防空軍,也大量出口國外。只是米格-23戰鬥機有著難於維護、使用等缺點,所以在1991年冷戰結束後各國家進行的含淚大甩賣中,米格-23戰鬥機的銷量簡直不值得一提,遠遠不如比它落後的米格-21戰鬥機。

    儘管不值一提,畢竟說明還是賣出了一些出去。那麼,面對當時質優價低的戰鬥機大甩賣,都有哪些國家堅持自己的選擇,購買了米格-23戰鬥機呢?首先,作為繼承自東德的遺產,德國將大量的蘇式武器出售、轉贈。這其中就包括米格-23戰鬥機。例如美國就在1991-1993年間得到了9架米格-23BN和5架米格-23ML戰鬥機用於技術評估和假想敵部隊。而作為米格設計局的新主人的俄羅斯,儘管在米格-23戰鬥機上推出了多種改造套餐,但是銷售業績一直善乏可陳,能夠得到證明的只有在1996年向安哥拉出售的6架米格-23ML戰鬥機。至於說安哥拉購買這批戰鬥機的初衷,明顯還是因為的俄羅斯的清倉大促銷。

    當然,作為冷戰結束後米格-23最忠實的客戶,安哥拉並沒有把訂單全交給俄羅斯。在1999年,他們還從白俄羅斯購買了7架米格-23ML/UB戰鬥機作為自己原有米格機隊的補充。而白俄羅斯也是所有銷售米格-23戰鬥機的國家中銷售業績中最好的。因為在2008年,它曾經向敘利亞提供了33架米格-23MS戰鬥機。不過後來有訊息指出,這批飛機如果不是全部,那麼起碼大部分是敘利亞原有的米格-23MS交給白俄羅斯進行現代化升級的,而不是單純的購買。相對於白俄羅斯,另一個賣家利比亞則要鮮為人知的多,它手裡的這批米格-23戰鬥機是上世紀70年代進口的。在2002年前後分別向烏干達和辛巴維(威)出售了2架。

    如果單單從銷售數量,而不考慮金額的情況下,冷戰結束後米格-23的銷售冠軍其實要數烏克蘭。在那個瘋狂促銷打折的年代,烏克蘭在2000年到2006年間,先後向斯里蘭卡以極低的價格出售了12架米格-23的變形機——米格27攻擊機。具體包括8架米格-27M和4架米格-27K。另外還有1架教練型號的米格-23UB。不過在經過多年的戰爭使用之後,斯里蘭卡的這批米格飛機大部分已經退出了現役。現在在斯里蘭卡的空軍博物館分別有一架米格-23UB和一架米格-27K展出。目前,我們知道的米格-23的後一筆交易發生在2003年,是保加利亞向象牙海岸出售了2架米格-23MLD戰鬥機。

  • 4 # 夜探曹營

    米格23是前蘇聯米高揚設計局研製研製的單座單發變後掠翼截擊機,是米格21的後繼機。當時研發背景是為了加強前線航空兵戰術攻擊力量的指導思想下發展的機型。63年設計,70年入役。北約稱它為鞭撻者(Flogger)。隨後該機大量生產,共約4000架,86年停產。米格23裝一臺P-29-300雙轉子渦噴發動機,最大推力為81千牛,加力為123千牛,起落架後機身兩側可裝助飛火箭實現短距起飛。裝23口徑雙聯機炮,可攜帶AA-7,AA-8空空導彈。最大速度M2.35,作戰半徑1160公里。從上述效能來看,米格23不失為一款優秀的截擊機。但五十年代末,蘇聯軍事思想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將核大戰提到了首位,強調先發制人。所以優先發展中遠端核導彈,反導系統。戰役縱深也由常規戰爭時的400公里延至1600公里,因此對前線殲擊機的作戰半徑要求極高,米格23航程近3000公里,很明顯是核大戰思維下的產物。為順利完成截擊低空高速突防的美核攻擊飛機的任務,米格23的近地速度達到1350千米/小時。但米格23生不逢時,在前蘇聯要導彈不要飛機的戰術思想下,米格23較同時代的F-4要晚上十年。為了滿足各方面效能要求,鞭撻者採用變後掠冀,兩側進氣,較大的推重比(0.80)使米格23中低空機動性優於F-4。近距格鬥也強於後者,但冷戰思維和核戰爭的陰影讓鞭撻者英雄無用武之地,一代名機,譭譽參半,不能不說是蘇聯航空界痛心疾首的憾事。

  • 5 # 九思茗香

    樓主你好,首先米格-23作為米高揚老爺子生平最後的遺作,卻陷入譭譽參半的境地,這從某種程度上講,米格-23的坎坷命運放佛也映照了日後米格設計局的悲劇結局,那麼今天讓我們把目光回溯至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去探究一番讓米格設計局走下神壇的爭議之作,米格-23戰鬥機。

    一是陷入速度誤區

    米格-23標誌性的可變後掠翼

    自從人類的戰鬥機突破聲速後,超聲速空戰一時間成為了全世界空軍的發展的主流,從上世紀50年代末開始直至70年代中期,在近二十年的時間裡,在世界範圍內,各個航空強國不斷追求著戰鬥機的速度效能,似乎速度變成了衡量戰鬥機效能的唯一指標,在這樣的思路影響下,戰鬥機不斷換裝著更大功率的發動機,機翼的後掠角設計的愈發擴大,直至進化為三角翼,但是由此以來造成了飛機在低空機動效能上的不足,為了解決高空高速與低空激動的矛盾,誕生了可控後掠翼的設計思路。

    米格-23正是秉承著這樣的設計思路,與米格-23同時代的可控後掠翼飛機還有美國的F-111以及歐洲的“狂風”戰鬥機等。 米格-23最大的飛行速度在可變後掠翼的幫助達到了驚人的2.35馬赫,這樣的速度超越了現如今大多數三代戰鬥機,

    但是由於可變後掠翼被米格-23帶來了極為的複雜的零部件設計與多餘的重量,使得米格-23的轉彎半徑過大,其預想中的低空機動性並未實現,反而使得可變後掠翼顯得格外“雞肋”。

    二、“遲到”的米格-23落後於時代發展

    米格-23雖然符合蘇聯當局對於進攻性戰鬥機的效能要求,但是從整體設計上看,橫向對比同時期的戰鬥機,米格-23已然落後,當蘇聯空軍還在滿足於可控後掠翼帶來的速度優勢時,同時期美國空軍中已經誕生了更為先進的能量機動論,就在米格-23誕生之後不過數年時間,以穩定佈局、電傳飛控系統加上更加先進的航電裝置而誕生的美國第三代戰鬥機F-15、F-16等,使得米格-23引以為傲的”速度優勢“被三代機的“能量優勢”甩進了垃圾桶中。

    面對著美國主導的新一輪戰鬥機革新浪潮,蘇聯方面卻陷入了固步自封的境地,此時的阿爾喬姆·伊萬諾維奇·米高揚因為年齡較大已經退出了戰鬥機設計的第一線,但是米格的後繼者並沒有走出米高揚老爺子的固有思路,依舊深陷在在速度論的“死衚衕”之中,米格錯過了從二代機跨入三代機的最佳時機而逐漸走向下坡路,最終導致了米格-23在之後多次的區域性戰爭中面對西方的F-15、F-16等三代機往往是毫無招架之力,也證明了其設計理念上的失敗之處。

    三、米格-23的不可磨滅的地位

    米格-23戰鬥機雖然有著相當明顯的缺陷性,但是米格-23的誕生其根本目的是為了讓蘇空軍快速適應冷戰新格局。因為在二戰剛剛結束的頭二十年,蘇聯由於戰爭對於國內經濟造成的巨大破壞尚未恢復,使得在冷戰中處於美攻蘇守的戰略態勢之下,而隨著時間進入上世紀60年代中後期,隨著蘇聯國力的逐步恢復,在國際戰略上蘇聯開始與美國積極爭鋒,冷戰格局隨即進入白熱化。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米格-23的誕生對於蘇聯空軍有著重要的意義,此前蘇聯因為在戰略秉承防禦態勢,因此其武器設計也以防禦為主要設計目的,例如米格-15、米格-21更強調戰鬥機的空戰效能,著重賦予其截擊機的使命,而米格-23則一反常態,是一款以主打攻擊性的戰鬥機,其龐大的各型機載武器配合不俗的低空突防速度,使得米格-23具有較強的對地面目標的打擊能力,在戰術層面符合蘇聯戰略進攻的思路。

  • 6 # 五嶽掩赤城

    毛子航電技術太差,米格-23全毀在三檔手調可變後掠翼模式上

    首先米格-23其實並沒有說的不堪,他是前蘇聯空軍由守勢空軍向攻勢空軍轉變的標誌。該飛機也是米高揚一生最後一個專案,於1967年首飛,1970年服役。該機(取米格-23ML型)長16.7米,翼展7.78米(最小)至13.9米(最大),空重10.5噸,最大起飛重量20.1噸。最高飛行速度2.35馬赫,最大過載8.5G。

    前蘇聯空軍之前戰鬥機都是走輕巧靈活線路,米格-17(殲-5)、米格-19(殲-6)、米格-21(殲-7)都是此類。這些戰鬥機主要是解決空軍的基本需求—防空任務,靈活性很強而且易於操作,非常適合弱勢空軍進行打了就跑的掠襲戰術。但是這些飛機是以犧牲航程、作戰半徑、對地武器掛載等效能為代價來實現輕巧的體型和高推重比。

    米格-23則是前蘇聯第一款注重航程的戰鬥機,其空重10.5噸,內部油箱容量為4300升。對比米格-21的5.9噸空重,內部油箱容量2750升有了較大提升。並且掛點多可以掛3個800升副油箱,而米格-21一般只掛一個800升的中線副油箱,所以米格-23航程可以達到2360公里,作戰半徑可以達到1160公里,而米格-21只有1470公里航程。

    但對於其他國家已經習慣米格機輕巧思路的飛行員來說,這種風格上陡然變化讓其難以適應。而最大的坑點則是,米格-23設計較早,毛子自身航電自動化水平較差。其可變後掠翼的後掠角度並非自動調節,其設定了三個不同檔位(起降和低速狀態用的72°;亞音速空戰用45°;超音速狀態用16°),需要飛行員在不同速度、高度情況下,根據實際需要進行手動調整。而不同後掠角下,飛機操控效能截然不同,需要有足夠的經驗和技術才能做好,飛行員需要適應三個後掠角不同飛航模式才能熟練操控。米格-23三個檔位示意

    這就導致米格-23對新手來說極不友好,跟米格-21的傻逼也可以開好完全不同。特別是主要實戰使用者,一票中東阿拉伯飛行員,本身水平差、智商不足、接近戰五渣水平,又碰上這玩意自然頭大。

    但在優秀王牌飛行員手裡,米格-23是非常危險的武器,包括蘇聯駐東歐部隊、東德空軍、巴基斯坦(給中東國家當教官和僱傭兵)都給予相當高評價。不過前提是這些優秀飛行員能活到最後,因為米格-23屬於單發戰鬥機,本身碰到發動機故障就要墜機,複雜可變後掠翼系統機械故障率居高不下,更坑的是45度後掠角情況下,升力重心後移,配平力不足,低空低速極容易陷入危險的失速尾旋,所以平時訓練墜機率一直相當高。米格-23玩的好是可以很可怕,比如最大後掠角模式超低空效能可以非常突出,可以這麼玩……

    相比較下在60-70年代可變後掠翼流行潮中,大部分機型是作為對地攻擊機使用,例如美國的FB-111、歐洲狂風、蘇聯的蘇-7等。這些飛機對於機動效能要求低,固定檔位調節沒有太多問題。唯一以戰鬥機姿態為主且取得巨大成功的則是F-14 雄貓,不過雄貓的成功則是歸功於美國優秀的航電水平。

    F-14的航電水平在70年代完全是領先一個時代水平,其使用了早期飛控技術,機翼後掠角由機載計算機自動控制,飛行員只需要想怎麼飛,計算機自動進行調整,從而擁有當時可以說是為所欲為的超強機動效能。再加上當時牛逼的一塌糊塗的AN/AWG-9雷達系統和AIM-54不死鳥超遠端空空導彈,F-14屬於遠戰肉搏都很強力水平。F-14雄貓飛控系統,甚至可以讓其做出兩邊機翼不同後掠角進行飛行。

    而蘇聯一直到80年代初,才在米格-23MLD上實現機翼後掠角交由計算機自動控制,不再需要讓飛行員進行頭大的手動調節。但時間太晚了,前蘇聯自己的米格-29,蘇-27都馬上要服役了。如果米格-23MLD早十年登場,那麼可以有較好表現機會,但是走電子管死衚衕路線的前蘇聯航電水平,只能說臣妾做不到啊。米格-23MLD效能不錯,但生不逢時,遲到太久了。

  • 7 # 河東三叔

    米格-23航電系統過於落後,操作過於原始直接,在自動檔時代用手動檔操作。如果是地面跑的車子還好辦,可這是一架在天上可以超音速飛行的戰鬥機,純手動調整三種後掠翼檔位,不知道在實戰中還有哪位飛行員能淡定換檔。

    正是這種飛控方式,再加上為實現可變後掠翼造成的死重,嚴重影響了米格-23的飛行品質。來一段總結:學會飛米格-23,等同於學會三種機型,包括起降、巡航、衝刺,簡單而又暴力。

    米格-23“鞭撻者”戰鬥機是蘇聯時代一款超音速噴氣式二代機,1970年服役。採用那個時代最流行的可變後掠翼設計,高空時最大飛行速度可達2.35馬赫,用於低空突防、高速攔截以及攻擊後快速脫離。

    米格-23高空效能並不突出,中低空機動性更差,轉彎半徑過大。好的一面就是對地攻擊型號武器載量大、航程遠,低空突防速度大,在地攻擊方面實力較強。效能和美製F-4水平差不多,造成米格-23名聲不好的原因,除了上述飛控航電效能外,更重要的是生不逢時。

    米格-23誕生時,世界主流戰機已經在向三代機過渡,造成一款二代機必須面對三代機的事實,壓力不點。再加上米格-23大量出口中東各國,戰績實在不理想(跟蘇聯一貫出口猴版裝備也有點關係)。兩者一疊加,米格-23絕對是最悲劇的戰鬥機之一。

    上世紀70-80年代,敘以交戰中雙方各有勝負,敘方米格-23被以色列擊落12架。再往後米格-23在實戰中呈現一邊倒的結果,1989年,利比亞兩架米格-23被F-14擊落。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伊拉克米格-23MF被F-15C擊落6架。2014年3月23日,土耳其F-16戰鬥機擊落一架敘利亞米格-23戰鬥機。

    一款研製時還算先進,服役後開始落伍的機型,沒辦法只能和領先一代的三代機對決,結果就是時不時往下掉。最悲慘的結局莫過於埋骨黃沙,可憐的鞭撻者。

  • 8 # 雷神之錘

    這個完全是從俄羅斯米格31的戰績的角度說話吧,其實呢,米格三23歲真正的問題就在於生不逢時,出生的時候太晚。

    一個23為米格設計局,在米格21之後研發了一款前線殲擊機,雖然它的設計風格比米格20有很大的區別,採用了上世紀60年代非常流行的可變後掠翼設計,這確實給他帶來了效能上的很多提高。

    但是這款型號的研發並不是很快,上世紀60年代末才首飛,地上在上世紀70年代才真正大量服役,這就造成一個問題,那就是以西方的三代機相比,沒有提前多少。當時美國現在你已經在60年代末完成首飛,上世紀70年代幾首錄音,所以這實際上,僅僅別看相差幾年,實際上形成了一個代差,這對米格23非常不利的。

    米格23入役之後,實際上他面對的是西方三代以內的挑戰,這個有點不利,而且,他在早期輸出的指示一些經過簡化的訊號,實際效能並不是很理想。所以早期的空戰表現並不好,而且,他在服役沒多久,更先進的第4代戰機就已經開始入役,米格29, 蘇27等也開始出現,這就造成了米格23處於一種生不逢時的狀態。

  • 9 # 魂舞大漠

    米格-23“鞭笞者”算差嗎?走輕型戰鬥機路線的米高揚公司,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終於推出出此款中型機,最大起重達到了20噸,在“冷戰”時代裡,使用F-4和Phantom飛機為主的北約,面對它,心裡還是蠻忌憚的。貝卡谷地遇襲後,蘇聯人痛定思痛,在電子技術相對滯後的情況下,精心對其改造後,釋出了長達幾百頁的使用說明,只是用者自好,不善使用者,猶在為它頭痛的變掠翼發愁。弄不好就要摔呀,直摔得肝疼心顫,不得已退回到米格-21時代,以為至少有簡單皮實耐用的特點,作戰半徑和雷達效能也差,好在一學就會。國際市場遇冷後,甚至影響對蘇聯飛機的技術信心,外銷開始下滑,為此,米高揚人經過數年辛苦努力,終得把米格-23重大升級,記作:米格-23MLD,只是時間已來到八十年代,大多都沒有興趣再玩下去,升過級的印度米格-23,威風一時,在九十年代再也無法忍受,只得退役了事,剩下不多的米格-23升級版米格-27,到今天一直說退役,退了沒有用的,正在連連摔機。知道米格-23好的北韓,今天正在國際上四處淘換。如此一說,該怎樣評價米格-23呢?

    一款效能不錯的飛機

    米格-23在今天,技術上當然嫌得沉舊落伍。在彼時自有截擊和對地攻擊雙重作戰效能,不過,同樣做為截擊和攻擊之能的美國F-14,自奉為三代,很快便認知到變後掠翼技術的過時。不少人猶自念念不忘,特別是那些使用此型號的艦載機飛行員們。他們覺得效能非常之棒,沒有什麼不好。只是定義為三代機,還是覺得過份了,再者使用剛剛駕輕就熟就退役,不捨不忍也不覺得技術過時。美國海軍是對的,因為憑著技術先進性,他們儘早入手,研製出F/A-18這般優秀的艦載機,才是三代艦載機真正王者,正可以以自家電子優勢,走得更遠,它是資訊的,也是未來的。

  • 10 # 琅琊利劍

    米格-23是蘇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國土防空部隊的主要裝備,華約組織各成員國曾經列裝過,是蘇聯著名射擊時米高揚最後一個親自設計的專案,所以還是很厲害的。

    每一代戰機的標準都不一樣,同代戰機還包括英國的閃電,美國的F-8,F-404等,二代戰機能力要比一代戰機更加優質,米格-23採用了變後掠翼設計,他的外翼是可以活動的,飛行員可以使外翼透過轉軸帶動內翼的方法來調節後掠翼的角度,解決了戰機低速和高速飛行之間的矛盾。

    一般戰機在高速飛行時為了讓飛機的阻力更小,通常會使用大後掠角,而在低速飛行時,因為飛機的機翼展弦很大,因此要使用小後掠角來保證飛機在起落時的安全,當然,變後掠翼也不是完美的,這種結構會讓戰機的結構更加複雜,而且因為蘇聯對這方面瞭解不是太多,沒有達到西方無級後掠角調節的能力,所以造出來的東西不利於飛機的安全,不過航程倒是增加了不少,作戰半徑增大。

    除了結構上的變化,戰機的戰鬥能力也大幅度提高,開始使用Aim7麻雀等制導導彈進行視距外的攻擊,擁有五個外掛架,可以攜帶空對空導彈,火箭等武器,導彈可以單發發射,也可以進行連發。

    不過在操作的時候太複雜,當西方國家在戰鬥機武器技術中有了下視下射之後,米格-23系統就有點落伍了。

    不管怎麼說米格的效能,還是需要實戰才能說明問題,在敘利亞和以色列的戰爭中,從1974年4月到十月,敘利亞使用米格-23擊落了17架以色列戰機,而以色列從六月到十月擊落了敘利亞12架戰機,咋安哥拉戰役中,米格-23更是擊落了多架Phantom,取得了制空權,看起來米格-23存在很多問題,但是打起仗來好像很有能力。不過這些都是個案,大部分時候米格23在中東戰場上的表現並不盡如人意,可以說是血淚和輝煌並存。

    米格-23的銷量可以說是乏善可陳,多數時候都是打折促銷賣出去的,在向敘利亞出售時,蘇聯把米格-23誇的天花亂墜,結果到貨後發現蘇聯有點吹過頭了,可是也沒辦法,只能接受,不過在使用初期就出現了很多問題,米格-23也墜毀了不少,比被擊落的還多。

    由於敘利亞和以色列之間的衝突不斷,敘利亞決定對以色列進行最後的“超級攻勢”,雙方之間的衝突更加嚴重,雙方損失了大量的戰鬥機。上面談到敘利亞擊落的以色列戰機,其中有部分是靠飛行員的機智和能力,所以米格雖然也有戰績,但也讓人流了不少血,所以米格23是讓人又愛又恨啊。

  • 11 # 一葉楓流

    米格23不是譭譽參半,就是毀!

    米格23是蘇聯根據越南戰爭經驗,針對米格21的缺點改進,增加雷達提高超視距和全天候作戰能力,採用變後掠翼增加航程。

    但是變後掠機翼佈局不適合空中格鬥。而蘇聯的技術落後,不能像F14那樣用計算機控制變後掠機構。加上變後掠機構重量很大,降低了機動性。

    變後掠機翼適合遠端對地攻擊機和轟炸機,以及遠端截擊機。這幾種作戰剖面簡單的機型。變後掠有助於縮短起降滑跑距離,降低巡航期間油耗,進行高速作戰。

    比較成功的變後掠翼飛機都是轟炸機、攻擊機和截擊機。圖160、逆火和B-1。狂風、蘇-24、蘇-17-20/22、蘇-27、F-111。米格23適合做截擊機。F-14也是美國海軍艦隊防空用的遠端截擊戰鬥機。其作戰戰果除了和機動性更差的蘇-22.進行格鬥,其餘都是用導彈攔截命中。

    米格23作為前線戰鬥機是不合適的。它的主要敗績——貝卡谷地之戰,面對的是新一代制空戰鬥機F-15。別說米格-23,英法瑞典的戰鬥機綁在一起也幹不過鷹。與米格23同級的是F-4。但是米格-23服役以後,基本上沒有機會和F-4交手。而且在互射導彈方面,蘇聯的R-27確實不如美國的麻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讓你覺得最憤怒的時候是哪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