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菜花成長妙語
-
2 # 以諾78099404
孔融讓梨說白了就是出賣自己的一部分小利去做一些取悅於人的事,為了得到更多更大的好處。這就是從漢朝“罷戳百家獨尊儒術”開始直到今天,深深根植在我們骨髓裡的所謂儒家文化傳統,其本質就是培養奴才的奴性文化!奴性文化告訴我們如何做一個好奴才,一個順民。然而一旦有一天奴才有機會變成了主子,就會開始欺壓別人,因為被壓抑的太久了。所以孔融讓梨是絕對不可以學的。
-
3 # 薩沙
孔融讓梨不應該隨便推廣。
孔融讓梨的初衷不是因為自己食量小,才將將大的梨子給哥哥吃。
他是認為根據長幼的順序,哥哥排行在他前面,就理應吃大的梨子。
由此類推,如果孔融有了弟弟,他會強制讓弟弟吃更小的梨子。
孔融的思想並不是學會分享和謙讓,而是過早的強調一種長幼有別的秩序。
這在古代封建社會是沒有問題的,在今天就不太合適。
根據今天的普世價值觀來說,越小的孩子越值得被照顧,年齡大的應該謙讓小的,這是人性。
所以,哥哥理應將較大的梨子給弟弟吃,除非弟弟實在吃不完,才會將比較合適大小的梨子給他。
而不應該強行按照所謂的秩序,大的孩子就該吃大的,小的就該吃小的。
那麼打個比方,如果大家是吃櫻桃,豈不是大的也要給哥哥,小的才給弟弟。
這是一種封建的等級思想,不符合今天的時代了。
事實上,孔融此人長大以後也不算什麼正人君子,而成為一個沒什麼才能的嘴炮,還發表過驚世駭俗的不孝言論。這在當年是不可接受的,結果被曹操殺掉了。
-
4 # 裴觀世界
孔融讓梨的故事,在中西方教育裡面,有著截然不同的解讀。
有些華人移民到美國之後,教育小孩時,也一樣搬出孔融讓梨的故事。但是受過美國教育的孩子往往都不會買賬,因為在美國人的價值觀裡,完全不認同孔融讓梨的這套思維模式。
西方人絕對不願意教育孩子虛偽,心裡想一套嘴上說一套,言行不一致,讓人反感。西方人更推崇公正的遊戲規則,在任何人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許裝逼。小小年紀就不要鬼頭鬼腦的,做一個單純的孩子就好。
孔融讓梨是一種中國式的虛偽和道德綁架,在出題者的角度來看,試圖迴避社會的基本規則,同時還違反人的天性。出題者往往是有權有勢的人,希望下面的人大公無私,自己卻不想遵守任何規則。
在真實世界裡,歷史上孔融是個東漢的名士,建安七子之一,是孔子的後裔。孔融這個人有著強烈的表現欲,有著與他年齡不相符的圓滑和虛偽,他的父親不僅沒有識破,反而把他的做法當做美德到處宣揚。
孔融長大成人以後,恃才傲物,不黯世事,行事古怪,性格乖僻。因為他的性格上的缺陷,老領導董卓不喜歡她。一代梟雄曹操也討厭他。最終,孔融被曹操殺了,曹操評價恐龍是欲規不軌”、“跌蕩放言”。孔融的下場非常悽慘。這就是《孔融讓梨》故事背後的真相,這個真相讓人三觀盡毀。
如果你不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虛偽的人,就不要再用孔融讓梨的故事,來教育自己的孩子。
-
5 # 永福看世界
孔融讓梨該不該學?當然應該!先不要提這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也不要說對社會有什麼意!首先對孩子成人之後的前途就有利。要知道,雖然孔融志大才疏,沒什麼本事,可是因為有好名聲,所以混的不錯啊!再者父母生養孩子為什麼?把孩子教育好了,父母也省心省力,老有所養呀!
-
6 # 天龍八步走
首先,孔融讓梨,當然應該學!學的是禮讓在先,學的是心中有別人!當前小孩大都是獨生子女,多被嬌生慣養,凡事唯己獨尊,凡人為己所用,凡物為己所有…如不適當培養教育學習,修心修性,將來成人後性格缺陷會對自己人生產生較大影響。
其次,學該學,教該教,但更可怕的是單方面只強調事物的某一個方面,而不審時度勢多面權衡,難免會造成偏聽偏信的另一個極端的性格缺陷,在實踐中往往會影響到決策判斷,甚至會產生致命影響。
如:一味只給孩子教世界很美好,做人要真善美,待人要禮義信等等,而複雜的社會和形色人物終將會給他上一課,甚至直接會讓他“懷疑人生”,甚至顛覆他從小養成的心性而“毀掉一生”!
-
7 # 明天會更好ok
孔融讓梨的故事,我們應該學習他的品德。
梨很誘人每個人都想得到,可是能讓給朋友吃,朋友有好東西的時候,也會給你的,這不是很快樂嗎?
所以,我們要對待朋友像春天般溫暖,好東西大家一起分享,朋友會遍天下的。
-
8 # 笨笨說工人
孔融為什麼要讓梨?因為在沒有規則的情況下,如果他拿了大的,他難逃觸犯兄弟利益之嫌,假以時日必然會被他的兄弟報復。
相對的,如果有了規則那就不一樣了,比如年齡大的拿大的,年齡小的拿小的,如果誰有異議,誰有疑問,誰不滿,那就去問規則。
在規則明確的情況下,出了問題,由規則背鍋。
這些年來,在我居住的城市,因為改造補償導致老人子女反目的事情真的是屢見不鮮。上個世紀20年代就住在那裡,老人沒文化不寫遺囑很常見,老人過世後子女間為了房子互罵互毆,威脅,訴訟,哪裡還有什麼孔融讓梨?
在這裡面,遺囑是最大的規則,如果沒有規則,就會發生上面這些一個個大家族衰敗無存的悲劇。
孔融讓梨,是不得已而為之,是在沒有規則之下的一種下策。換句話說,梨,你讓了,但房子你讓不讓?你讓,你的兄弟姐妹不讓,最後家也分了,遺產也沒得到,還會不會傳為佳話?
-
9 # 知不足書齋
孔融讓我瞭解了梨的故事:我們從小就應該向孔融學習,養成尊老愛幼的習慣,也要告訴人們要互相包容,不要只想著自己,不要想著別人。一個流傳於中國幾千年的道德教育故事告訴人們,我們應該遵守公共秩序和良好的風俗習慣。這些都是我們年輕時應該知道的道德常識。古人非常重視道德常識。道德常識是啟蒙教育的基本內容,它貫穿於日常生活和學習的方方面面。
一個連自己都不愛的人很難學會珍惜別人。只有當你覺得自己值得別人的愛和珍惜,你的孩子才能真正愛別人。愛自己的第一件事是不要壓抑、隱藏或扭曲你的正常需求。對於我們喜歡吃的東西,如果我們教育孩子們故意忍讓、強行屈服,那是對人們正常需要的一種壓迫和扭曲,也是一種反人類的做法。很多時候,我們可以用很多方法解決問題。為了自己的面子和所謂的道德,我們採取最痛苦的方式,讓孩子違背自己的真實想法去迎合所謂的道德。此時,道德已成為一種不真實的表達。更嚴重的說,這實際上是偽道德。
從一個成年人的角度來看,不是所有我們愛的東西都願意和別人分享,而是我們要求孩子無私,這似乎對孩子有點苛刻。是否與他人分享應該是孩子自己的事。父母不應該自己動手。即使孩子不願意,父母也只能引導,而不能引導。我想父母一定有被搶劫的感覺。因此,可能會讓孩子們更難下次分享,也會讓孩子們更自私。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總有一句俗語叫“我是每個人,每個人都是我”。我認為相反,效果可能更好。當自己的正常需要得到滿足,別人的幫助也經常得到時,“我”就會有更大的動力去服務別人,幫助更多的人。
-
10 # 熱貢盛世唐卡藝術院
可以學,也應該學,主要是是學習的是它這種表達的傳統美德,學習禮讓,關心,尊老愛幼,不要自私自利,為他人著想
-
11 # 妙物玄境
“融四歲,能讓梨。”這句話出自於《三字經》,孔融讓梨的故事可以說是人人皆知。讓梨只不過是生活中一個很小的事情,但為什麼會被儒家奉為經典並且流傳至今呢?到底該不該學呢?
孔融讓梨讚美的不是讓梨行為,而是背後與人分享美好事物,先人後己的謙讓品德。
《三字經》是儒家的代表作,儒家思想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而人性問題是儒學討論中的一個重大問題。儒家認為人性最大的威脅,來源於人本質的屬性,就是貪婪和佔有,當一個孩子剛出生的時候,他會用手抓一樣東西,而不是會主動送上一樣東西。所以生活中,父母常教育孩子要懂得與人分享。
孔融當時只有四歲,絕不會有作秀的心機,他被儒家文化所推崇的關鍵不在讓梨的行為,而在讓梨的心理與理由。這種自幼兒時期開始就具有的與人分享美好事物,甚至先人後己的謙讓品德,正是對人性中貪婪與佔有慾望的最大、最成功的挑戰。
在儒家經典裡提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修身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戰勝自己貪婪的本性,能和人學會分享,能和人共享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品質,所以西方人看重的是人的價值,而東方人看中的是人品格的塑造,這是由於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引起的價值觀的不同,說白了就是一個是講修身,一個是講治平,不在一個層面看問題。
至於該不該學,說到這裡想必讀者心中都有答案了。
-
12 # 江湖夜雨十年燈zl
古人誠不欺我也,還是要好好學習的。謙受益,滿招損,孔融讓梨就是讓我們學習謙讓的精神,沒人喜歡那種驕傲自滿自大的人
-
13 # 法禮德道與誠敬謙和
孔融讓梨的故事,講一個禮讓。禮為尊重。禮讓物件是兄長。正如《弟子規》中所說“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走出家庭,擴大到社會,與人相處,也當禮對他人。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一再禮讓,卻換不來對方的尊重,是否繼續禮讓?答案是“是”。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用至誠謙和去喚醒良知。持之以恆去付出,去關心對方。終有一天,對方會感受到你對他的至誠。
如果人人都不付出真心,社會關係將不會真正的和諧。
-
14 # 梧桐語院
我們的傳統文化崇尚克己復禮,對個人的道德要求非常高。孔融讓梨就是一個華人家喻戶曉的傳統美德故事。透過這個故事,我們從小就教育孩子要學會禮讓、學會分享,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心地善良、無私奉獻的人,甚至最好成為一個“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大英雄。
因此,我們就會看到這樣的新聞:某地一所小學一年級語文考試中,一名小學生在回答“如果你是孔融,你會怎麼做”的題目時稱“我不會讓梨”,被老師打了大大的叉。
而當這件事情見諸報端時,引發了很多人的關注和熱議。“讓”還是“不讓”,確實成為一個問題,著實讓很多家長犯了難,併為此糾結不已。
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只有一個標準答案,所以在老師的眼裡也只剩下這個“唯一正確”的答案。然而,現在的社會卻是一個多元社會,所處的時代也是一個資訊時代。而多元社會必定出現多元的價值觀。因此在如今的孩子眼裡,可以有很多個選擇,絕不僅限於一個標準答案。
其實,“讓與不讓”並不是最關鍵的問題。最重要的是,孩子的選擇是出自自己的真心,而不是被人為強制的,更不是被所謂的“道德”逼迫的。
我還沒有給五歲多的女兒講過孔融讓梨的故事,但是我曾變相地問過她一個問題:“伊伊,如果爸爸只買了兩個蘋果,一個大,一個小,讓你分給自己和弟弟,你會怎麼分呀?”
伊伊想了一會,告訴我:“我先要小的,把大的分給弟弟。如果弟弟吃不完那個大蘋果,到時候我再接著吃那個大的。”一個很有想象力的答案,得到我的及時表揚。
“愛”是整個人類社會的基石,互相幫助也是幾千年來最重要的傳承。我們作為這個社會的一份子,理應讓孩子學會愛,愛他人、愛父母、愛兄弟姊妹、愛國家、愛世界等,但是所有這些愛都必須建立在每個人愛自己的基礎上。
一個連自己都不愛的人,也很難學會愛惜別人。只有認為自己是值得別人愛的,自己是值得珍惜的,孩子才會進一步去真正地愛別人。而愛自己的首要一點,就是對自己的正常需求,不壓抑、不掩飾、不扭曲。
對於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如果我們教育孩子去刻意的隱忍和強行的禮讓,就是對人的正常需求的壓抑和扭曲,也是違反人性的一種做法。很多時候,可以用多種方式來解決的問題,我們為了自己的面子和所謂的道德,採取最痛苦的方式,一味地讓孩子違背自己的真實想法去迎合所謂的道德。而這個時候的道德,已經成為不真實的表現,說得重一點,其實就是偽道德。
從成年人的角度來說,自己心愛的東西也不見得都願意和別人分享,但是我們卻要求孩子能夠做到大公無私,這似乎有點苛求孩子。是否跟別人分享,這應該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長不要越俎代庖。即使孩子不情願,家長也只能引導,但不能主導。被奪人所愛的感覺,想必家長一定經歷過。這樣做的後果,可能會導致孩子下一次分享更難,導致孩子變得更加自私。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總是流行這樣一句話,“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我認為反過來說,效果也許會更好。當自我的正常需求得到滿足,經常獲得別人的幫助後,“我”就會有更大的動力為別人服務、去幫助更多的人。
美國有部電影叫“把愛傳出去”,講述了一個小孩傳遞愛的故事。片中的人們從起初的猜疑、嘲諷到逐漸地表示認同,大家驚訝地發現自己在付出愛心的同時,也在得到別人的幫助,所有人都願意把愛傳遞給更多的人,讓每個人真心實意地幫助更多的陌生人。
有人也許會擔心,如果不大力提倡和鼓勵孩子像孔融一樣把“梨”讓給別人,我們的孩子就有可能變得更加自私自利,尤其是獨生子女。甚至還會出現公交車上無人讓座的尷尬。
我認為,讓梨和讓座這兩個問題需要分開來看,性質多有不同。讓梨這件事不會涉及到社會良俗問題,而在公共場所給老弱病殘孕讓座卻是整個人類公認的社會良俗。當大一點的孩子出現不肯讓座的情況時,我們需要引導孩子學會尊老愛幼,因為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是需要互相幫助的。
無論禮讓也好,還是分享也罷,只要出自人的本性,只要是出自本能的自覺行為,而不是礙於面子的強人所難,不是道德壓制的一廂情願,就是合乎人性的行為方式。否則,正常的人性就可能被壓抑和扭曲。而人性更不能被道德綁架,否則道德的根基也不會穩固!
回覆列表
簡單說:孔融讓梨的故事可以講,就當作普通故事,遇到事情孩子自行決定。
核心其實是父母希望孩子學會與人相處,並且會保護自己。
我的觀點是孩子自己去決定是否“讓”這個行為,因為孩子的行為和TA的年齡有密切關係。父母只負責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具體面對的時候,孩子自己決定。
幼兒階段的“自私”多是一種無意識的心理行為對於不滿1歲的孩子來說,在其頭腦中還沒有形成“物品所有權”的概念,他們會非常大度地把自己的東西給別人。到了2歲左右,孩子開始有了自我意識,而且一廂情願地認為只要是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是自己的,於是,我們常能聽到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習慣把“我的”掛在嘴我:邊3歲以後,孩子開始漸漸意識到哪些東西屬於自己,而哪些不屬於自己,而且對於自己的“財產”,他們往往會嚴加看管。孩子認為如果把東西分給別的小朋友,自己就沒有了。家長應該如何引導孩子學會分享家長應該認識到分享是件快樂的事情,不要為了面子而強迫孩子分享,讓孩子感到恐懼和痛苦。讓孩子分享之前,家長一定要徵求他們的同意。如果孩子不同意,就要尊重孩子的意願,告訴另一方“很抱歉,他不同意”。讓孩子理解分享的內涵、體驗分享的樂趣。家長應該引導孩子明白能和別人分享是有愛心、與人友好的表現,他會因此而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比如:生日的時候,把生日蛋糕分享給其他其他小朋友。家長要注意別往孩子身上貼標籤比如“自私”、“霸道”、“小氣”,家長要學會理解並接納孩子對於分享私人物品會感到困難這一正常反應。從家長口中總是說出“自私”這類的負面評價。時間久了,孩子就會認為自己就是這樣的人,從而使自己的行為與所貼的標籤內容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