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天麻能做什麼用?有什麼重要功效?
3
回覆列表
  • 1 # 輕輕的暖風

    天麻對人的大腦神經系統具有明顯的保護和調節作用,能增強視神經的分辨能力。天麻不宜合久煎煮,也不宜當成補藥,過量食用,一些特殊人群,諸如虛弱之人、孕婦最好不要食用。

  • 2 # Nina的幸福生活

    小時候到了冬天媽媽就帶我上山挖野天麻,記憶中黑漆漆的樹林裡,看到淡綠色的移動的小點點,媽媽就說那裡有天麻,我們就過去挖,現在想起來好可怕,那發暗綠光的其實是一種蟲,不知道是吃天麻還是吃菌絲(天麻生長的木頭旁長出的黑條,不知道書面語叫啥)。後來離開家鄉工作了,有不少朋友透過我買老家天麻,都說治療頭暈,頭痛特別有效,所以我也特意看過醫院裡治療頭暈,頭痛的藥,幾乎都有天麻一味在裡面,也問過中醫,說天麻目前看來沒有特別的不良副作用,確實是好東西。只可惜媽媽告訴我野生的現在很難挖到了,一來求的人多了,二來樹林被保護的很好了,深山裡很難再進去,怕有危險。我家山上現在還在種植天麻,二叔去年準備菌柴(天麻在沙土裡長在菌柴上)的時候被蜱蟲咬了,差點沒搶救回來! 天麻有我美好的童年記憶,可惜的是,為了色澤好看,便於存放,目前市場上很多天麻都是被硫磺燻過的。哎~ 所以每年我帶給城裡朋友的禮物就是天麻,大愛!

  • 3 # 烏雞哥

    昭通小草壩天麻:

    昭通小草壩天麻盛名在外。"補益上藥,天麻第一",清乾隆五十年,宜賓知府為巴結皇上,派心腹到小草壩收購天麻,為清高宗弘曆祝壽,足見昭通天麻的珍貴。

  • 4 # 湖南醫聊

    天麻功效

    天麻又名赤箭、定風草,民間有俗語云“天麻長的神仙腿”,這句話形象地表明瞭天麻可以治療人的麻腿症狀。

    天麻味甘質潤,藥性比較平緩不燥烈,能入肝經而息風止痙,對肝風內動、驚癇抽搐引起的疾病如小兒驚風、癲癇抽搐、破傷風等,無論寒熱虛實,皆可配合應用。

    天麻不僅能息肝風,還平肝陽、止痛。

    適宜治療由肝陽上亢或風痰上擾等引起的眩暈、頭痛,是治療眩暈、頭痛的要藥,無論虛實,均可配伍應用。

    天麻具有祛外風、通絡止痛的作用,可用治中風偏癱、手足不遂、肢體麻木及風溼痺痛、關節屈伸不利等症。

    (網路圖,僅供參考)

    注意事項

    但是因為天麻是一味中藥,所以在生活中吃天麻也需要注意。

    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藥學部建議,血虛、陰虛者,慎用。

    重視配伍應用。古今醫家很少單味使用天麻,而是根據不同病症組方用藥。如天麻鉤藤飲、半夏白朮天麻湯等。

    天麻不宜合久煎,煎煮時間需得當。

    因為天麻素需要加熱才能吸收,所以建議無論是燉湯還是煮食新鮮天麻的時間都不宜太久。

    針對肝陽上亢、痰阻經絡等症,使用天麻藥品也要詳審病情,隨症加減。

    使用天麻製劑時,如果出現頭暈、胸悶氣短、噁心嘔吐、面板瘙癢等症時,應立即停藥。

    目前新鮮天麻不能同食、相剋的食物有御風草,同食會導致結石,其他食物暫未發現與天麻有相剋的情況發生。

    (網路圖,僅供參考)

    食療方

    可供參考的食療方:

    一、椰子天麻烏雞湯

    天麻片6克、椰子500克、烏雞50克(一人份)。先將椰子外衣剝掉,在椰子頂端鋸開一個小口。

    將天麻片洗淨,切成小片;烏雞洗淨,切塊。

    天麻與烏雞一同放入椰子內。

    將椰子頂蓋蓋回,放在大碗中用文火隔水燉2個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飲用。

    適宜頭痛眩暈、健忘、高血壓等症的患者,但氣血虛甚者慎服此湯。

    二、天麻甲魚湯

    甲魚1只,天麻15克,麥冬9克,生薑3片,加水燉爛後服用。

    此方主治經常頭暈,頭昏,伴有口乾口渴、盜汗、手腳心熱、心煩不安,血壓不低者。

    三、林芝天麻粥

    靈芝(靈芝切片或靈芝粉)、天麻各10克,大米100克,白糖適量。

    將諸藥擇淨,放入國內,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後,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煮至粥熟後,白糖調味服食,每日1劑,連續食用7-10天。

    可用於祛風通絡,強筋健骨,適用於頸腰椎病手足麻木、疼痛等。

    (編輯CC)

  • 5 # 藥師子漁

    天麻是中醫臨床應用非常廣的一味中藥,素來天麻具有“定風草”的說法,民間有“天麻又名 ‘定風草’,息風止痙走肝經。 通絡止痛療效好, 手足麻木皆能平。 ”的說法。那麼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該如何去用好天麻這個難得的中藥呢?

    一 天麻的功效作用

    天麻為多年生寄生草本植物天麻的地下塊莖,其外形頗像馬鈴薯的塊莖。

    天麻味甘、微辛,性平,專走肝經,具有平肝息風止痙,通絡止痛的功效。

    《神農本草經 》有天麻“久服益氣力, 長陰肥健,輕身增年”的讚語,多年的研究與臨床證實, 天麻是平肝息風、祛風定驚的要藥,補益作用並不大, 可作藥膳,輔助治療疾病

    在臨床應用上,諸凡頭目眩暈、頭痛, 肝風內動、 痙攣抽搐,風溼痺痛、肢體麻木、手足不遂等一切風證,皆可賴以平定。

    在現代應用上,天麻透過辯證用於治療高血壓、動脈硬化、耳源性眩暈和體質虛弱所致的眩暈等。 總之,天麻的藥理作用可用“三抗”“三鎮”加以概括,三抗即“抗癲癇、抗驚厥、抗風溼”;三鎮即“鎮痙、鎮痛、鎮靜”。

    二 天麻真的無毒無副作用,可以長期吃嗎?

    在古代的本草記載中,都把天麻定義為無毒的藥食兩用之品,但是事實真的這樣嗎?

    此外,服用天麻還可能出現相應的一些不良反應,比如有患者服用天麻後可出現發熱、頭暈、胸悶、全身麻木、噁心、嘔吐、呼吸加快、小便失禁、面板瘙癢、自汗、神志不清等毒副作用。

    所以,對於需要服用天麻來治療疾病或者食療保健的人而言,一定要注意用量,儘量不要超過40g一次,並且在初次服用天麻時儘量從小劑量5~10g開始,以免發生不良反應。

    三 天麻常用的小食療方法

    民間很多人用天麻食療來治療頭暈、頭痛、高血壓等等,對於肝陽上亢或者肝風內動的這類患者,天麻的食療還是能夠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的。這裡就介紹幾個常用的小小食療方。

    1.天麻魚頭湯

    魚頭一個,川芎6~10克,白芷6~10克,天麻6克。

    將川芎、白芷用紗布包好,與魚頭、天麻共煮湯, 文火燉至魚頭熟透 (用蔥、 姜、 鹽等調味),飲湯吃天麻。 適用於外感風寒、 痰濁等各種頭痛。

    2. 天麻鴿子煲

    乳鴿一隻,去毛與內臟,洗淨,與天麻10 克放入砂鍋共煲。 煮至乳鴿半熟時,可加鹽等調味。 食肉與天麻並喝湯。 有補腎、益氣、養血、止眩暈之良效,治療肝腎、氣血雙虛之眩暈症。 若治療腎虛腰腿痛, 則可與杜仲、木瓜等共煲。

    3. 白朮天麻粥

    白朮15克,法半夏10克, 加水適量, 水煎取其汁, 與粳米100 克共煮粥 , 粥將熟軟時,加天麻末3~6克,再煮一二沸,然後食粥。

    此即名方半夏天麻白朮湯轉化而來, 常用於痰溼內盛之耳源性眩暈 (梅尼埃病綜合徵)和高血壓的治療。

    4. 菊花天麻粥

    炒決明子10克,白菊花10克,共煎取汁,去渣,與粳米100克煮粥,煮至熟軟時,調入天麻末3克、 冰糖適量,再煮至完全熟爛,食粥。

    每日一劑,適用於肝陽上亢(如高血壓)引起的頭痛眩暈。

    更多中醫藥知識,請關注作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哪個明星最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