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傳玉人翡翠

    我們都聽過一句話: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作為將軍,其實是不能太有性格的。畢竟幾十萬人握在你手裡,已經夠讓皇帝寢食難安了,讓做什麼又各種不聽指揮,不殺你殺誰?但是戰場形勢變幻莫測,將軍自己沒有判斷力,註定會處處掣肘,一敗塗地。

    西漢文帝朝的周亞夫,就是一個有個性的將軍。皇帝不但不猜忌他,還賞識他,把他推薦給太子。

    漢景帝二十二年,匈奴騎兵兵發漢帝國的北部邊境。皇帝下詔,命令周亞夫、劉禮、徐厲等三名將軍各自統帥三支勁旅行拱衛長安。

    不久,三人的軍隊先後趕到。皇帝喜不自勝,決定親自前往慰問,鼓舞官兵們計程車氣。他先去了劉禮和徐厲的駐地,看見皇帝的車駕,士兵們都挺興奮的,將領和由他統屬的騎兵迎進送出,給足了皇帝面子。

    在周亞夫的駐地細柳,則是另一副光景。官兵們個個箭上弦、刀出鞘,保持著十二萬分的警惕。皇帝派先導駕車到營門,守門衛士不予放行!

    先導說:“陛下的車架正在路上,爾等速來迎接!但是負責守衛更有脾氣:在軍隊,我們只聽軍令,不能直接聽皇帝的號令。即使是漢文帝本人,也不讓進。

    皇帝沒脾氣了,派了使節給周亞夫打了招呼,總算如願以償進入了細柳營。

    皇帝命令馬伕加快速度,直抵周亞夫的大營。營門士兵又來阻攔:周將軍有命,軍營不準飆車....皇帝徹底沒脾氣了,讓馬伕控制著馬匹,緩緩行進。

    進了主營,只見周亞夫和他的下屬士兵們全副武裝,只拱手不下拜:哥幾個都披著幾十斤的盔甲,想跪也跪不下,請允許我以軍禮參見......

    皇帝十分感動:之前參觀霸上和棘門的軍營,防備之鬆弛就和過家家一樣。匈奴騎兵真的打過來,分分鐘被打爆了。禮數這種東西,也就和平時代搞一搞就行了,現在匈奴虎視眈眈,別整這些花架子......從此對周亞夫刮目相看。

    一個月後,皇帝下詔:由周亞夫擔任中尉,統領這三支軍隊拱衛京城。

    又過了幾年,皇帝垂垂老矣、行將就木。臨終前,他把太子拉到病榻:周亞夫是一個良將,我現在把他留給你。如果北方的匈奴或者南方的諸侯王作亂,他會幫你平定。

    太子即位,南方七國的諸侯王,興兵作亂。周亞夫率軍出擊,僅僅三個月就平定了氣勢洶洶的七國聯軍,從此名留青史。至於處處小心謹慎的劉禮、徐厲早已埋沒在歷史的故紙堆中,被幾千年的風雲吹去.....

  • 2 # 奮青203914608

    自古皇帝視為天子,他管轄的臣民都要行跪拜之禮,來證明他皇權的威嚴,和臣民的忠誠。而將軍是臣,若不行君臣之禮就是對皇權的藐視,就是對皇帝的不忠誠。然而將軍手握重兵直接對皇帝的位置構成威脅。不行跪拜之禮的將軍基本都有反叛之心,重則殺頭、輕則罷免其官。

  • 3 # 腦殘鑑定專家

    漢文帝和周亞夫是君臣和諧相處的典範,劉恆到了周亞夫的軍營,士兵攔住漢文帝,漢文帝就先寫聖旨,讓手下一個人把聖旨送進周亞夫的大帳,然後周亞夫才出來迎接,期間侍衛還交代文帝正在跟胸奴打仗,不要擾亂軍營。這充分說明了周亞夫制軍嚴謹而不是架子大。但是雍正和年羹搖就不同了。

  • 4 # 文史類小茶館

    我是文史小茶館,我來回答。

    皇帝來慰問三軍,大將軍不跪的情況一般有兩種。第一就是皇帝是傀儡,大將軍權傾朝野;第二就是君臣之間的關係特別親密,已無需行跪拜之禮。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句話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但是此話出自何人?很多人都一下子想不起來,此話出自西漢名將周亞夫。

    漢文帝時期,匈奴大舉入侵漢朝邊關,漢文帝選派將領鎮守重鎮,以防匈奴入侵。三軍其中一軍就是河內郡守周亞夫,駐守細柳。漢文帝親自慰勞三軍,到霸門和棘門兩軍時,漢文帝的御用車馬都可以在軍營內自由活動,軍營都可直接驅車而入,劉禮、徐厲將軍則帶領著手下的官兵騎馬迎接漢文帝。結果當漢文帝來到了周亞夫的細柳駐地,則吃了閉門羹。軍營中的將士們各個披堅持銳,刀出鞘,箭上弦,拉滿弓,持戰備狀態。通知皇帝前要來細柳駐地訊息的使者來到軍營前,無法進入軍營,即使使者告訴守衛軍門的都尉,天子將要來的訊息,也無法進入。都尉回答:"將軍有令:軍中只聽將軍命令,不聽天子的詔令。"等了一會,漢文帝到了駐地,結果還是無法進入軍營。沒有辦法,漢文帝派使者手持著虎符才見到周亞夫,並告訴周亞夫,漢文帝要進入軍營慰勞軍隊。漢文帝這才得以進入軍營,即使進入了軍營,但是漢文帝也得遵循周亞夫的規矩:軍營中不準車馬賓士。於是文帝的車便控著韁繩,慢慢走。到了軍營中,周亞夫向漢文帝拱手行禮,說:"身著鎧甲的將士不行拜跪禮,請允許我以軍禮參見。"漢文帝深受感動,改換了姿態,靠在車前橫木上向軍隊敬禮。周亞夫遇到漢文帝,是千里馬遇到了伯樂。

    胡軍版《朱元璋》有這麼一個情節:朱元璋和藍玉的交談,朱元璋讓藍玉的衛兵退下,藍玉衛兵嘴上說著遵命。朱元璋回頭發現這幾個衛兵還跟著,便下令再次讓跟隨的衛兵退下,卻發現沒有一個人聽從他的命令,站在一旁的藍玉則上前大喊了一句:“退下”,衛兵才退去。只聽將領而不聽聖令,朱元璋的殺氣肆起。於是在幾年後製造了“藍玉案”,藍玉被剝皮處死,一萬五千人被牽連處死。

    同樣的情形,遇到了不一樣的皇帝,結果也不一樣。

    周亞夫最後落個悲劇的結局,但是與漢文帝無關。

    漢文帝臨死時告訴漢景帝,周亞夫此人可大用。但是為什麼漢景帝要處死周亞夫?

    首先,周亞夫干預漢景帝家事。漢景帝想要廢除劉榮太子,結果周亞夫卻反對。結果導致景帝對他開始疏遠。

    其次,七國之亂時,沒有及時救援梁王,梁王和周亞夫結下了仇。梁王每次到京城時,都會在太后面前說周亞夫的壞話,致使周亞夫的政治環境很惡劣。

    再其次,竇太后想讓景帝封皇后的哥哥王信為侯,但景帝不願意,於是推脫說要和大臣們商量。周亞夫非劉姓不得封王,沒有功勞不能封侯,於是王信封侯的事就不了了之。後來匈奴將軍唯許盧等五人歸順漢朝,景帝非常高興,想封他們為侯,結果周亞夫以背叛國家的人封侯,那些不守節的大臣該怎麼辦呢?結果惹惱了漢景帝,唯許盧等五人都封了侯,而周亞夫託病辭職,景帝批准了他的要求。此時的漢景帝對周亞夫還是有些感情的,宮中設宴,漢景帝故意沒有給周亞夫筷子,想看看周亞夫的脾氣是不是改了?結果周亞夫不高興的向別人要筷子,漢景帝笑著對他說:“莫非這還不能讓你滿意嗎?”周亞夫不情願地向漢景帝下跪謝罪。當漢景帝剛說了個“起”字,周亞夫便馬上站了起來,還沒等漢景帝說話,周亞夫便走了,景帝嘆息著說:“這種人怎麼能輔佐少主呢?”此時的漢景帝便對周亞夫的起了殺心。

    最後,周亞夫的兒子看周亞夫已經老了,便偷偷買了五百甲盾,準備在他去世時發喪時用。但是在漢景帝時期,甲盾是禁止個人買賣的,而且周亞夫的兒子給傭工期限少,還不想早點給錢,結果,心有怨氣的傭工就告發他私自買國家禁止的用品,要謀反。景帝派人追查此事。周亞夫感覺受到了侮辱,於是絕食抗議,五天後,吐血身亡。

  • 5 # 峰子奇觀

    我是歷史達人峰子哥,很樂意分享我的知識和經驗,為你解答疑惑!

    你指的這個人,就是西漢大將軍周亞夫。最後的下場是:活活餓死在牢中。怎麼回事?

    周亞夫,其祖上週勃,是跟隨西漢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一起打天下的功勳元老,也是誅殺平息“諸呂之亂”的功臣。所以,周亞夫是功臣之後。

    西漢文帝時期,有一次漢文帝去慰問視察軍營,順便安撫一下眾將,到了周亞夫駐紮在細柳的軍營門口,見士兵個個弓上弦、手持矛、馬上鞍,軍容嚴整,全副武裝,戰備警惕狀態。

    漢文帝身邊侍從上前喊道:皇帝駕到,爾等還不速速散開!門口士兵卻攔住了漢文帝等一行人,說道:陛下對不起了,軍中不聞皇帝令,只聞將軍令。

    漢文帝是一個開明的君主,認為周亞夫治軍有方,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個道理漢文帝自然是明白的,何況是和彪悍的匈奴打仗,戰場瞬息萬變,軍隊豈敢絲毫鬆懈?時刻戰備狀態。

    漢文帝讓人知會周亞夫,隨後走下車駕緩緩步行入軍營(軍營不可飛馳駕車而入),周亞夫攜眾將見駕,見漢文帝,只行軍禮(拱手長揖),而並不跪拜。甲冑在身,下跪不便,望陛下體諒!

    古代冷兵器時代,鎧甲幾十斤重,比較笨重,全副武裝的話,下跪起來確實很不方便。一般武將入朝覲見皇帝,穿朝服,見皇帝自然要行跪拜之禮,而在軍營一般行軍禮居多。

    我們經常一些影視劇裡,看打仗的將軍見皇帝,有時候會說:甲冑在身,多有不便,不能跪拜,請皇上…爾爾。很多人可能以為這將軍是傲慢,對皇帝不敬,有不臣之心等等,其實也不一定,有時也卻有不便因素。

    開明的漢文帝,不但沒有為難周亞夫,反而十分欣賞他,便委以重任,十分信任。漢文帝死前,還把周亞夫推薦給了兒子漢景帝劉啟,甚至囑咐兒子漢景帝說:周亞夫是不可多得的將才,我把他留給你輔佐你。事實證明,漢景帝用周亞夫,順利平息了因“削藩”而引起的“七國之亂”,擺平了一次大漢動亂,可謂居功至偉。

    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漢景帝和他爹漢文帝,脾氣秉性就不一樣了,顯然沒有漢文帝那麼仁慈大度了。

    後來,漢景帝和周亞夫因立太子之事發生爭執,周亞夫當著漢景帝面摔筷子走人,把漢景帝氣的不行,包括後來又發生了一系列事,之後漢景帝最終將周亞夫關了起來,周亞夫拒絕低頭認錯,最後活活餓死在牢中。

  • 6 # 杜少說歷史

    周亞夫,是漢朝初期一代名將。可是忠心耿耿和戰功卓著,並不能保住他的性命。可以說,周亞夫的死,是典型的封建時代的悲劇。

    一.繼承爵位,細柳成名

    周亞夫出生在西漢有名的軍功貴族家庭,其父周勃是平定“呂氏之亂”的首功之臣,受封絳侯。身為次子,周亞夫本沒有資格繼承爵位。誰想,哥哥周勝殺人獲罪被除爵。漢文帝因念及周勃平亂及擁立之功(漢文帝是以代王外藩身份被周勃等功臣擁立的),遂讓周亞夫繼承了爵位。

    漢文帝時期,為了防禦匈奴入侵,調周亞夫防守長安,率軍駐紮在細柳。同時駐防的還有劉禮率領的灞上軍以及徐厲率領的棘門軍。漢文帝親自檢閱部隊,灞上軍和棘門軍見到皇帝車駕,通通放行,兩軍主將親自相送。可是到了細柳軍,漢文帝居然吃了閉門羹。細柳軍將士說,軍營中只聽將令,不聽皇命。皇帝車駕進入軍營後,周亞夫又傳命說,軍營之中,車馬請緩行。到了中軍大帳,周亞夫一身戎裝只行軍禮,不行臣禮。老實說,這一系列的舉動,如果是個好領導,就會欣賞。如果遇到一個不好的領導,周亞夫就是作死。而漢文帝就是這樣一個好領導。漢文帝說,這才是真將軍啊。後來,漢文帝臨死前,對太子劉啟說,以後有事可以重用周亞夫,這是個名將。

    二.平定七國之亂,拯救漢朝

    漢景帝三年,吳王劉濞、楚王劉戊等七王叛亂,是為“七國之亂”。漢景帝啟用周亞夫為太尉,率軍平叛。天子親弟梁王劉武的梁國地處中原膏腴之地,首先遭到了吳楚軍隊的圍攻。但是周亞夫卻與漢景帝商量,放棄梁國,避開彪悍戰鬥力強的吳楚軍隊,而是背後繞過吳楚叛軍,斷其糧道。這場戰爭的結果是,梁王劉武無愧漢景帝親弟,率領梁國拼死抵抗,為周亞夫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周亞夫率軍直擊叛軍老巢,三個月就平定了“七國之亂”。史載,梁國與漢,軍功中分。其實就是梁王劉武和周亞夫功勞是一樣的。但是,梁王卻因為周亞夫當年放棄梁國,致使梁國差點淪陷而與周亞夫結仇。

    三.含冤吐血而死

    戰後,周亞夫被任命為丞相,出將入相。漢景帝準備廢掉太子劉榮,但是周亞夫極力反對。竇太后素來疼愛梁王劉武,因為七國之亂中劉武與周亞夫結仇,所以竇太后也向漢景帝說周亞夫的壞話。從此,漢景帝開始疏遠周亞夫。

    漢景帝不願意封皇后之兄為侯,於是推脫,說與眾臣商量。這時候,周亞夫站出來說,高祖劉邦有言“非劉氏不封王、無軍功不封侯”,此事作罷。按道理說,周亞夫此時是在幫助景帝。可是周亞夫性格直率,並且略帶跋扈,凡事都認死理。不久,五位匈奴將軍歸降,漢景帝想收買人心,於是想封五人為侯。可是此時,周亞夫又站出來說:“不守節的大臣,憑什麼封侯?”漢景帝很不高興,免了周亞夫的丞相之職。

    西漢初年,權力鬥爭一直圍繞著“皇權與軍功集團”展開。周亞夫性格跋扈,又是軍功集團的後代,景帝對周亞夫的猜忌越發嚴重。他怕年輕的太子劉徹將來駕馭不了跋扈的周亞夫。於是,景帝在宮中設宴招待周亞夫,又故意在他的桌子上不擺筷子,想借此試探此人可不可留。周亞夫看到沒有筷子大怒,不管君臣之禮直接向宦官要筷子。漢景帝笑著說:“什麼能讓將軍高興呢?”周亞夫自知失態,跪下謝罪。但是脾氣又太大,內心憤憤不平,漢景帝剛讓其起身,周亞夫不等景帝說話,轉身就走。漢景帝從此想除掉周亞夫。

    周亞夫的兒子給周亞夫偷偷買了五百甲盾,準備將來給父親發喪時用。但是這是漢代法律禁止的。又因拖欠工錢,被人告發陰謀造反。廷尉詢問周亞夫是不是要造反?周亞夫回答到,這些都是喪葬品,怎麼會造反呢。結果廷尉道,恐怕你是要死後造反吧。其實,這哪裡是審問,廷尉受了景帝之命,就是要周亞夫的命。脾氣倔強跋扈的周亞夫哪受得了這氣,也明白了皇帝的意思,在獄中絕食吐血而死。不要小看了“絕食而死”這四個字。為什麼要絕食而死,而不是撞牆自殺呢?因為自裁自殺,就是“畏罪自殺”,相當於認罪了,是要禍及家人的。而絕食而死,則不會。看到了吧,封建時代,強如周亞夫,卻連死法,都要好好選擇一番呢。

  • 7 # 劉一千五

    周亞夫細柳營的故事,讓漢文帝讚賞。說周亞夫不跪皇帝,是軍隊上的規矩。將軍主軍,是軍隊主人,皇帝勞軍,是客人;沒見反客為主的事情,但是,周亞夫倒底是臣,他就以軍禮拜見皇上。漢文帝很受用。因為這次勞軍的大背景是匈奴人大入蕭關,殘殺軍民無數,掠過牛羊千萬,漢文帝仁慈到家也忍不住了。所以,親自上駐地勞軍振奮士氣,碰上鐵桿將軍周勃的兒子周亞夫。他就放心了。

    漢景帝上臺,吳楚七國叛亂,周亞夫,竇嬰率三十六將駐滎陽策應趙國,齊地,楚國,梁國。三個月消滅叛亂,立下不世軍功。

    周亞夫是鐵桿漢臣,所以,同其乃父周勃一樣忠心。這君臣生隙的主要原因在於漢景帝廢太子劉榮這事上。周亞矢,竇嬰一齊反對,言語激烈,觸痛了皇帝的內心。但反對無效,竇嬰回去釣魚,周亞夫見棄。漢景帝立劉徹為太子,太子小,皇帝自己多病,怕死了沒人管住這朝中的保護廢太子的大臣。他就設法,先讓郅都治臨江王劉榮不敬事。劉榮入中尉府自殺。這廢太子劉榮就沒了,那護廢太子的權臣就死心了罷,他又找碴羅織罪名下週亞夫入獄,刀筆吏曉得主子的用意,橫加罪名,百般治罪,周亞夫不屈不服不圓滑,不肯雌伏,憤怒得絕食而死。

    周亞夫一死,竇嬰又不用,其餘諸人明哲保身,新太子的前進路上再無障礙,漢景帝就放心見玉帝去了,再無擔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uzi的實力,今年國外職業選手都是對他怎麼評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