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滕大海

    無論從事什麼攝影,想拍出點自己喜歡的作品就肯定累,但累的過後是一種成就感!

    一九八一年從事攝影工作,因在照相館工作,大部分拍攝的都是人物形象照,後來有機會也喜歡上了風光攝影!就在今年的十一前,我們家鄉有個魅力海濱影片拍攝,我就加入了拍攝行列。我從人像攝影,轉到影片拍攝,再加上喜歡拍攝風光,貪夢的我這次外出拍攝把所有器材幾乎都帶著了,我們兩個人的裝置把轎車都裝滿了!因為海岸線很長,計劃拍攝十天,結果出去了半個多月。攝影人都知道,想拍好風光片就必須是日出和日落前後,起早貪黑就不用說了,晚上拍攝回來存片存影片,幾乎每個晚上休息時間在三四個小時左右,臉曬爆了皮,我們彼此看對方一眼都笑了,感覺就是兩個非洲人!去過海邊的人都知道,礁石上長滿了青苔,特別的滑,掉到海里是經常的事。攝影人的器材重如生命,人掉進海里,器材舉高高,因此身體遍體鱗傷。在拍攝的最後三天我的腳腫得穿不上鞋了,特意去買了一雙大號拖鞋,穿著大號拖鞋堅持拍攝完畢,回來後在家一個禮拜不敢動!

    因為喜歡和熱愛攝影,再苦再累都感覺是一種享受!我相信攝影人都有這個感覺吧。

  • 2 # AdobeRGB

    簡單介紹一下風光攝影

    人類第一張永久性攝影作品就是風光(1826年,法國人尼埃普斯拍攝了他自家窗外的景物《窗外景色》)。

    風光攝影是廣受人們喜愛的題材,它給人帶來美的享受最全面,從作者發現美開始到拍攝,直到與讀者見面欣賞的全過程,都會給人以感官和心靈的愉悅,能夠在一定主題思想表現中,以相應的內涵使人在審美中領略到一定的資訊成分,由此也將使人平添些過目不忘的情趣。構圖形式主要有三分法構圖、對角線構圖、s型構圖等。

    風光攝影的辛苦之處我總結有以下幾點,

    1,戶外條件複雜

    風光攝影不僅僅在於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景色。風光攝影的辛苦之處主要在於要和大自然打交道,風景優美的地方大多都遠離城郭,河流,大海,森林,山脈,都會有風光攝攝影師的身影。這些地方水源,食物都可能需要自給自足,甚至會有野生動植物的威脅。

    2,風光攝影的“瞬間性“更靠天吃飯

    風光攝影基本是在室外拍攝,自然天氣對於畫面的影調和情緒表達至關重要,比如拍攝清晨日日出,夜晚的星軌,閃電等需要天公作美的運氣成分,這也需要風光攝影師具備出色的判斷力和耐心。

    3,風光攝影對於攝影師的要求更加全面

    前面說過,風光攝影大都在室外拍攝,所以首先攝影師的身體素質要好,起碼能徒步能登山,具備戶外技能。其實需要掌握地理和天文知識,比如太陽昇落時間,帳篷營地的選址,月亮的大小與方位,天氣氣壓的變化,海水的潮汐等。

    4,對於裝置有一定要求

    室外拍攝條件多變,比如暴雨天氣,嚴寒天氣,高溫高溼天氣,都需要攝影師選擇更加可靠的攝影裝備與配件

  • 3 # 華為攝影

    從事風光攝影的人,真的很辛苦!好的風光攝影就要去拍一般人到不了的地方,普通人看不見的風景才有意義呀!你想想要揹著沉重的攝影器材,要長途跋涉,風餐露宿,飢一頓飽一頓的,有時候還連水都喝不上。一天辛辛苦苦拍下來,真夠累的!我就曾經歷過在人煙稀少的山谷裡沒有水喝的日子,那個時候真是覺得自己快渴死了,可是沒辦法,只有堅持住,後來總算來了救星,有了水喝才走出山谷。從那以後,我不敢再去那些無人煙的地方了。笑!

  • 4 # 永君攝攝

    我滇藏路上遇到一個大師級大款影友,拉著滿車的器材進藏,他用的都是大畫幅的反轉膠片啊!按一下快門就是2百多塊,讓人羨慕不已。到一處,風景不錯,準備向大師好好討教下攝影知識。只見他的助理開始搬運組裝,取景、測光、對焦,這一切就花了半個多小時。好不容易才準備就緒,但見大師不慌不忙地微微調整了下取景,按下快門,完美,收工!助理開始收拾攝影器械,奔向下一個景點。非常之辛苦!我說助理

  • 5 # 萬重山的Vlog

    非常辛苦!尤其是那些野生動物攝影師,為了拍到一些珍貴動物,經常在一個地方守上好幾天,而且還冒很大的生命危險。

  • 6 # 孫小喵的美美胡

    是的,真的很辛苦,有時為了拍攝一張照片,有時需要我們趴地上或者是跑到高處去!但是看自己拍攝角度滿意的照片,感覺一切都是值得地。

  • 7 # 曉小鋒VLOG

    題主提問的“從事風光攝影工作的人真的很辛苦嗎?你經歷過哪些難忘的事情?為什麼你選擇堅持”這個問題很好。可以看出題主是不是也喜歡攝影,想去多拍風光攝影呢?但您可要做好準備

    首先,從事風光攝影工作的人很辛苦

    不知大家經歷過沒有?不論是拍照還是拍影片,戶外風光景物的難度不亞於室內。這是因為戶外拍攝,人們不但要技術熟練,而且要與天氣打交道。不但要選擇好光線,角度等,還要經歷風吹日曬,甚至天氣冷熱。而要拍出好的作品,離不開辛苦的創作。

    其次,說說我所經歷的事情吧

    我此前參與過北京一個攝影群的活動,印象很深的有一件事:

    有一天,群組織了一場拍夏日荷花的活動,時間選在北京西站旁邊的蓮花池公園,結果那天是又曬又沒風,可見有多熱。在夏天裡的午後,普通人站在那裡都難受,更何況拿著手機或相機去拍荷花呢。但是,在那麼熱的環境下,老師們都很敬業,順利地把荷花拍好。

    最後,說說我為什麼堅持的理由

    人都是這樣,喜歡上一件事,才有動力、有興趣去做,而攝影更是需要堅持,拍攝時間久了,不但手法提高了,照片漂亮了,而且還能認識一些圈內好友,大家互相交流,這可是生活中難得的一部分。

    拿我來說,平時就喜歡用手機拍周邊的風景或人物。每年年底,我都會整理出來一篇文章,把自己好看的人或物圖片歸結到一起,然而儲存下來,有時回過頭來看,真是滿滿的回憶。

    累並快樂著,這不正是人生的一大樂趣嗎?

    我是曉小鋒,希望以上回答對大家有幫助。

  • 8 # 雁翁

    從事風光攝影是一件花錢又辛苦的事兒。

    大部分的風光攝影者者是業餘的。花錢受累,也一樣樂此不疲。因為喜歡。有錢難買願意。

    傳統攝影時期用的是底片,很多玩風光的用的是價值不菲的大底片相機,真是發燒,他們不屑於35MM底片,覺得出來的片子素質不高。僅僅購置器材這一塊就是花費大量的資金,還要買底片,出去拍攝,車腳路費,吃喝住宿,過後的沖洗製作,都是要花費很大的。

    普通的攝影愛好者,手中的135相機,也一般是尼康,佳能類中的高檔貨,各種鏡頭的配置,出門路費,創作前後的製作,也是要花不少銀子的,背後還要有一個傻乎乎不計較的妻子支援,大約每一個瘋子一般的攝影發燒友背後都一個傻媳婦支援支撐著,一瘋一傻,天生一對,不然連日子都過不消停,大約也早就沒有了創作的激情,更不用說堅持下去了。

    這其中的辛苦和心苦,只是當事人自己最清楚。

    多年前,那時候我也是其中的瘋子一個,春節單位放假的日子正是好好利用的時間,每年的春節都不會好好在家陪家人過。其中的兩個春節一個是在黑龍江的大海林的雪鄉過的,一個是在山東榮成的海邊過的。去海林拍攝要坐小火車和機動三輪上到山上的雙峰林場,其中的危險和辛苦自不必說,拍攝時由於雪深能到大腿根,雪進到棉鞋裡,然後化成冰水,零下二、三十度的氣溫,雙腳就泡在這樣的又冰又溼的鞋中,還要在寒冷的雪地中等待幾個小時,為了合適的光線。至於在火車上正值春運高峰擁擠到沒有能舒服站立的地兒,擁擠到上下車都非常困難都不算事兒了。榮成春節期間正是天鵝在此處過冬的時間,但條件也只能是滿足基本的吃住,氣溫雖不是很冷,但把鞋子陷到冰涼的泥水裡呀,睡覺時半夜被凍醒呀,這些都算是經常的事兒。

    這些算辛苦嗎?可一樣的無怨無悔。

    選擇堅持,因為喜歡。人生只是一個過程,喜歡的就去做,那怕付出一些辛苦。人活一世,應該儘可能的活的完整、豐富。

  • 9 # 愛生活—週記

    風光攝影確實很辛苦,需要克服許許多多突發的困難,想拍出更好的風光照片除了付出更多的努力外,還要有較好的運氣。

  • 10 # 夢之子WGL

    當你孤獨的在日出前登上山頂,當你歷經千辛萬苦奔走在進藏的路上,當你靜靜地等候那一抹陽光,這都是寂寞的辛苦,不過,看到一張滿意的照片,心裡又是那樣的欣慰。攝影又是一種遺憾的美,你不可能抓住每一個美麗的瞬間,所以你會期待下一張、下一次、下一回。

  • 11 # 易善偉884

    剛學攝影的2017年6、9月,獨自一人行走興義馬嶺河峽谷旅遊探險步道(全程:22.8公里)沿途,爬坡上坎,伴隨險、奇、獨、秀的風光,雖然累得腰痠背痛,熱得汗流浹背,渴了喝口山泉水,餓了吃塊餅乾充飢,但拍攝了大量彌足珍貴的圖片,也樂在其中!圖1、2、3、4在臺灣旅遊。圖5參加2017年7月15日貴陽國際馬拉松比賽。圖6、7、8、9行走興義馬嶺河峽谷旅遊探險步道。

  • 12 # 上海實之境

    看見真實的世界風景,那一刻的美好,辛苦卻樂此不疲。一晚沒睡站著守著等著心中的風景出現,是常態。看著這樣的攝影師朋友日復一日的耕耘著,遇見同好時愉快的分享著,覺得在這世上找到一件真正愛好且專注投入的事,是幸福的。

  • 13 # 西安約拍攝影師英雄

    其實在開始學習攝影的時候,就有一位老師告訴我,攝影,尤其是風光攝影,到最後,體力也很重要,現在想想,十幾公斤的器材,這麼多年一直背下來,想想覺得確實是體力的考驗,但是最讓我有感觸的還是最初的一段經歷。

    很清楚記得自己拿到相機的那個時間,2012年9月15日,當時d7000套機,拿到手裡卻是信任,10月1日就和朋友去了額濟納旗,作為主駕駛的我,一路4/5的路,都右我來開,本來就人困馬乏,但是依然比對攝影的心熱給抵消了,一路拿著相機也不知道拍些什麼,也不知道片子如何,那時候不懂後期,後來和大部隊到了怪樹林,說好了集合時間,大家就都走散了,由於是中午進去的,自己拍了幾張,這時候看見一個人,攝影包放在旁白呢,人家在哪裡喝酒,抽菸,遂加入,沙子剛一坐下來,舒服,於是攀談了起來,對方告訴我,怪樹林拍攝時間在下午,太陽快要落山之前,於是就加入了等待的隊伍,十月份的胡楊林,太陽還是很厲害,沙子被曬的很熱,過了一會,就感覺屁股很燙,但是看著老先生坐在哪裡,我又不好意思站起來,強忍著,時間中午到了下午5:30了,老先生抽完最後一根菸,告訴我,喝口水,開始幹活,而且時間只有半個小時,過了就沒有了,於是乎向老先生學習,狂拍,各種姿勢,各種,各種趴臥,各種仰躺,半個小時下來,我不知道拍了多少張, 我不知道拍的怎麼樣,太陽落山,完全不見光的那一刻,剩下的只有大口喘氣,大把的揮汗,然後處理機子上的沙子,找不知道遺落到哪裡的三腳架,這一刻,感覺到,藝術是需要體力來實現的,感謝老先生,應該算是我的攝影啟蒙老師,可惜當時沒有留電話,至今再未謀面。

    當天晚上我們抓緊時間,在居延海景區裡的沙地搭了帳篷,晚上吹牛,然後鑽睡袋睡覺,第二天早上,大約5點多的時候,被隊友叫醒,說是拍日出,可是碗麵一片漆黑,磨合穿好衣服,做好保暖措施(當天居延海的溫度為零攝氏度),拿著三腳架,想著早去佔一個好幾位,結果等我到了拍攝地的時候,發現那裡已經佈滿了人,而且各種長槍短炮,讓拿著d7000,18-105的我,自慚形穢,找了一個邊緣的角落,抹黑過去,上機器,撐架子,剛準備拍攝,後面來了人,太黑沒看清楚長什麼樣子,對方告訴我,往右靠一下子,我想著我是新手,耽誤了人家創作不好,所以往右開始移動,腳下傳來一陣冰冷,等我緩過神的時候,我發現自己站在齊腰的水坑裡,然後手裡舉著三腳架一個腿,頂上挑著我剛買了15天的相機,整個人瞬間呆滯,持續了30秒,然後才一腳一腳的上來,隨著腳步移動,傳來嘩啦嘩啦的水聲,剁了剁腳,太陽已經開始漏出了紅絲,也顧不上冷了,找了個安全的地方,先拍了100多張,知道太陽昇起了,不能拍了,才扛著相機往回走,這個時候,才感覺到,真tm冷。收拾東西,換衣服,不提。

    也有七八年了,由於拍風光不太多,所以爬山,上樹,落水都有過,但是和一些老前輩比起來,可以是微不足道,藉此題目寫出來,供大家一娛,給自己以慰藉,雖然如此,愛攝影的初心依然未改,而且愈演愈烈,說不上為什麼還喜歡,或許這就是攝影的魅力,或許是可以豐富生活,增加閱歷和經歷,與諸君共勉。

  • 14 # 之謙書畫

    風光攝影比較辛苦,但做什麼都一樣,得專注才能做好,如果沒用心研究自己所做事情的各種因素和關係,只是泛泛的瞭解,最終也只是“局外人”。

    記得有次在一個公園的假山,我帶著相機,想穿過另外假山去另外一邊,假山隧道的溫度很低,感覺有點冷,而且當時公園沒人,突然有種陰深深的感覺,想快點穿過去,突然發現有一洞口,透著光線,我朝洞外看了看,有種桃花源的風景在我眼前,有種探險的經歷。

    之所以選擇堅持,是因為風光攝影可以帶給我創作的快樂,同時也可以領略不同地方的風光,增長自己的見識。

  • 15 # 天街時代

    答:攝影工作無論是拍攝風景還是演唱會、大型接待等確實很辛苦。但樂在其中,從78年貪上攝影工作以來,幾十年就這樣,回憶一生的經歷,都歷歷在心。

    在開始學電影放映和攝影的時候,省電影公司一位老師傅就告訴我們,攝影工作,尤其是風光和大型演唱自攝影,那是最辛苦的,一站4一5個小時。體力差的你真受不了。一晃3O多年過去了,現在想想,這麼多年還一直在堅持,俗話說"吃盡了黃蓮苦的人,才知道密蜜糖甜;挨夠了風雪凍的人,才知道太陽暖"。但是最讓我有感觸的還是02018年夏季演唱會和2019元月1日年跨年音樂會的一段經歷。

    我很清楚的記得,那還是2018年5月28日的一天,湖北時代天街商業綜合體盛大開業,即明星演唱會,香港容祖兒帥眾明星為天街開業助演,上午8.00至11.50分開盤;下午18.00一23.30分;

    還有是208年12、31日至2019年1月1日跨年狂歡音樂會,我一人是即攝影又照像,一天就站七、八個小時,回憶當時至今難忘。

    再說拍室外風景,雖然大自然空氣很好,但爬山涉水,風吹日曬,飽一頓餓一頓,夏戰三伏,冬戰三九,"酸甜苦椒"常遇過。但是與攝影前輩老師相比,還有待加強。雖然如此,攝影愛好的初心到現在年過半白至今未改,這也許就是攝影的魅力,這就攝影愛好者的生活,與君共享。

  • 16 # 郭盛利kdgsl

    從事風光攝影工作的人真的很辛苦嗎?你經歷過哪些難忘的事情?為什麼你選擇堅持?

    1.拍攝風光很辛苦。

    很多攝影愛好者,都選擇日出和日落作為拍攝風光片題材。拍攝日出往往是最辛苦的。因為要趕在日出前到達拍攝地點,搶個好位置,然後做好一切拍攝準備。早起很辛苦,早起登山就更辛苦了,早起抹黑登上海拔約780米的高山就更更辛苦了。

    2.一次終身難忘的經歷。

    2018年10月2日在丹東綠江拍雲海日出。從天氣預報中得知當地日出時間是5.30。為了拍攝綠江雲海和日出,凌晨2點起床,與十幾個人,跟著當地一個導遊,開始攀登大約海拔780米的神仙頂。到了山腳下,大約2點半。導遊說登山需要兩多個小時能到山頂。看來時間還夠用。

    我當時用手機app,在山腳下測了一下海拔高度在280米。感覺用兩個半小時登上海拔500米的高度沒有問題。2017年9月,曾經有過一次拍雲海日出的經歷,高度相同、時間相似。拍得很順利。

    開始登山時,發現道很不好走。其實基本上沒有道,完全是沿著山間乾枯的河道往上走。河道都是幾十釐米大的岩石,不規則的堆積著,有些岩石上還長有青苔,很滑。登山遇到這樣的道十分費力。幾乎是每走二十幾分鍾就要停下來休息一下。不到一小時,我出的汗水已經浸透了襯衣。自己感覺有些不對。因為有過相似的經歷,感覺沒有這樣的問題呀。

    越往上登越累,為了搶個好的拍攝位置,拍攝罕見的綠江雲海觀日出,再累也值得。就是這個信念,讓我一直堅持著,登到神仙二頂。這時是四點五十分,還不錯。儘管太陽還沒有升起來,東方已經開始露白,茫茫雲海就在腳下。景色十分壯觀。因為是第一批登上神仙二頂,很快就找到一個好的拍攝位置,休息一下,才發現全身內衣已經全部溼透了。感覺第一次出這麼多汗。測了一下海拔高度有785米。

    做拍攝準備時,發現在右前方的神仙一頂,黑黝黝的有些阻擋拍攝視角。如果能上到前邊的神仙一頂,可能是最佳的拍攝位置。所以就問當地導遊,神仙一頂能上去嗎?導遊說能上,但是沒有路,全是在岩石上走。看看時間還來得及,就是幾十米的距離,不如上神仙一頂看看,也許還能找到更好位置。於是就跟隨導遊向神仙一頂攀登,高度不算高,大約二十多米,但是,全在岩石上走,準確的說是爬,有些地方連扶著的樹枝都沒有。大約在五點十分登上了神仙一頂。

    上去一看發現這裡朝太陽的方向,全被大樹的樹枝遮擋住了,沒辦法拍攝。還得回到神仙二頂。看看時間,離日出還有二十分鐘。必須在這二十分鐘裡返回神仙二頂,才能拍到日出,否則就會前功盡棄,因為日出的過程最為壯觀,留給拍攝的時間只有十分鐘。

    返回時短短的二十分鐘,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經歷了體力不支,身體消耗處於極限的過程。返回時天色有些亮了,再看返回的路線,原來是那麼驚險,稍後不慎,就能掉下懸崖的危險,懸崖下邊就是雲海,更增加了我的恐懼心理。加上體力不支、時間又緊。我幾乎是四肢並用,每爬十幾步,就要趴在岩石上歇一歇。這時的三腳架和攝影包完全成了我的累贅。我感覺這段路怎麼這麼長,時間怎麼這麼快。心理盼望著太陽能不能停一停,等我回到神仙二頂你再升起來。就這樣,一邊走,一邊休息。一種瀕臨死亡的恐懼感不時的籠罩在我腦海中。

    在我幾乎絕望的時候,我才發現,前邊還有四、五米就是我在神仙二頂的拍攝位置,這時太陽還沒露頭。我才有了戰勝已經到了身體的極限,終於能夠拍攝者雲海日出了。

    我爬到拍攝位置,一邊坐在岩石上休息,一邊做著拍攝準備。剛將相機裝到三腳架上,太陽開始露頭。接下來就是拍攝雲中日出的過程。這時的我才鬆開一口氣,幾乎癱在地上。

    才想起我這幾個小時的經歷,為什麼體力不錯的我會感到這樣累?以前的相似經歷中,我沒有經歷過這種瀕臨死亡的恐懼感。

    這時才想起,是不是我過度勞累,現在身體缺糖了——第一次經歷低血糖。才想起攝影包裡裝著巧克力,這是以前裝的,但是一次也沒有,也的確不知道身體缺糖是什麼感覺?吃了巧克力,喝了點水,休息一下,身體恢復了不少。然後開始下山,邊走邊休息。順利的回到住地。

    這一次難忘的經歷告訴我,也提醒攝影愛好者:拍攝中,要注意保持自己體力,感覺勞累時要補充水和糖。攝影包裡要裝點巧克力,關鍵時候能救命的。

    3.始終堅持這個愛好。

    這一次令我難忘的經歷,從未有的身體極限和瀕臨死亡的恐懼感,能使我終身難忘。在一般人看來,這個經歷很簡單。但對我卻是人生經歷的第一次缺糖。之後有些又怕,也曾想過,為了攝影不會把命丟了吧?但是攝影的魅力,尤其是拍出好片的成就感,又使我堅持下來,為什麼呢?隨後,我將這次綠江旅遊拍的照片,製成相簿,向《美篇》投稿,相簿《來自綠江的秋色資訊》加“精”進入“風景”欄目。一個簡單的故事讓朋友們見笑了。下邊是我在神仙二頂拍的部分照片。

  • 17 # 園冶

    辛苦,那是肯定的。但是,沒有辛苦,又何來快樂。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辛苦換來的如果是你認為別人又認可的照片,你內心的快樂與喜悅是別人體會不到的,但你是快樂的就值得了。有時辛苦並不一定會得到回報,整天沒有拍到一張滿意的相片也是常有的事,但你堅持下去了,肯定會有好回報。所以貴在堅持,而不是考慮體力上的辛苦。

  • 18 # 與蘭有緣

    這個照片不好拍。在攝影題材中,基本上有這四類:人像,風光,紀實,鳥類。各有各的樂趣,各有各的難度。提問者說到拍攝風光的攝影師辛苦與否?如果你沒有親身去經歷和體會,是不會理解拍攝風光的難度的。拍攝風光不僅得有經驗,還得有吃苦精神,同時裝置也是關鍵,後期也得需要。其實吃苦是第一要務,沒有吃苦精神和運氣,是很難拍到風光大片的。

    有一次,我一個喜歡拍攝風光的同學,約我們好幾個初學習拍攝風光的菜鳥,跟她一塊去拍攝風光。她選擇這個地方是她之前經常拍的地方,就是貴州貞豐縣的雙乳峰(見圖1她拍的),據說運氣好成功率就高。當天晚上我們入住風景區賓館,凌晨四點鐘,在她帶領下,我們都出發了,走路去到雙乳峰對面一個距離較遠的山上,才能拍到全景。黑暗中大家跌跌撞撞走了四十分鐘,終於爬到了山頂,發現密密麻麻來了很多攝影愛好者,早就架好了三腳架。我們手忙腳亂也是各自把相機裝在三腳架上,就等太陽出來,那短短几分鐘時間的拍攝黃金時間段。

    沒想到的是,好不容易等到這個時間段時,太陽就是出不來!被濃霧徹底給壓住了,眼前白茫茫一片,邊說太陽了,對面的雙乳峰也看不見,完全被大霧淹沒,大家都很失望,個個臉上寫滿沮喪,好不容易來一次,居然沒有拍到。有經驗的老師都說,這就是運氣。所以說拍風景靠運氣這句話一點也不假。與我們同行一塊來的另外一個人更倒黴,他在昆明剛買的卡色玻璃漸變濾鏡,在黑暗中看不清,失手掉了下來,恰好落在石頭上,摔爛了,1000塊就沒了。

    (後三張尼康鏡頭16-35/4.0拍攝)

  • 19 # 老雲走天下

    拍風光真的很辛苦,大家都知道,風光攝影的黃金時間是日出日落的黃金時間,日出時刻要比日落更好,要想得到一張好的風光片,就必須在日出之前趕到拍攝地點。

    如果拍攝地點好走還可以,但是好走的地方大家都能去,所以就會顯得比較平淡,所以要想出好的照片就應該去人跡罕至的地方。

    我喜歡拍風光片,所以每天都會很早起床,冬天頂著刺骨的寒風、夏天半夜就得出發,記得前幾年拍我家四十公里遠的大黑山,每天早晨一點多就得起床,然後駕車去登山,有的時候能找到同伴,有兩次沒有伴,一個人黑燈瞎火的去登山,大山裡靜悄悄的,突然有一隻鳥在你前邊被你驚醒起飛,就會嚇得毛骨悚然。

    有一次初冬的雨後去拍冰凌日出,山裡的風應該有八級以上,因為我們登山的三個人是相互攙扶著走的,一個人根本就站不住,隨時有可能被刮下山崖,而且天氣格外的冷,凍的鼻涕都成了冰棒

    還有一次為了拍冰湖日出,由於當時的區域性冰比較薄,一不小心掉進了冰窟窿裡,棉衣棉褲都溼透了,手機相機也都進水了,手機直接報廢,相機幾千元才修好的。

    拍風光如果只是吃點苦就能拍到好的片子也值了,可是很多的時候天不隨人意,看好了天氣預報是晴天,卻偏偏是烏雲密佈,有時候前一天去了看到雲霞蒸蔚的,準備第二天早晨去拍,結果是大風天,把雲霧都刮沒了,所以很多的時候是很大的辛苦卻得不到理想的效果。

    拍風光片雖然辛苦不容易,但是當你得到一張理想的照片的時候也是非常開心的,不亞於中了彩票的心情,所以我拍了十幾年了,一直堅持下來了。

  • 20 # 震聲影像

    我是一名從事攝影40多年的專業攝影師。攝影給我帶來快樂,風光攝影能使人有動力。單為了選擇一個最好的拍攝角度,真是冒進了風險,甚至有的時候都冒著生命危險,腰上繫著繩子去拍攝。

    每當歷經風險拍攝的精美風光照片作品,在不同的刊物上及網路上刊登後,不但得到精神上的滿足,還得到了動力,得到了再去去冒險拍攝風光照片的動力。

    這就是一位高階攝影師的追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未成年人沒有一直上學到底是正確還是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