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古籍與歷史
-
2 # 萌萌saturn
1、李存孝:為晉王李克用養子之一,號十三太保,拜飛虎將軍、勇南公,領三千飛虎軍。此人身材瘦小、力大無窮,擅使一柄畢燕撾,天下無人能在他手上走過三回合,是一李元霸式人物。李存孝收服的兩員左右部將,一個叫薛阿檀,一個叫安休休,均有萬夫不當之勇。在討伐黃巢起義軍時,李存孝曾率十八騎衝殺黃巢八萬人馬,並且衝進長安、焚燒糧倉,把黃巢軍殺得片甲不留。2、史建瑭:為白袍將軍史敬思之子,雁門人,擅使一口花刀,在與王彥章大戰二百合後,抽鐵鞭猛擊王彥章後背,將其打得抱鞍吐血落荒而逃。3、王彥章:號鐵槍將,擅使一條大鐵槍,為後梁大將,威震五代各國。李存孝死後,王彥章率弟與晉王李克用大戰,殺其上將四十三員,包括名將薛阿檀、安休休,大敗李克用軍。後在與高思繼的交戰中,使用回馬槍槍挑高思繼,令唐軍聞風喪膽。4、高思繼:“白馬銀槍”高思繼,與王彥章並列為五代十國第一名槍,高家槍威震天下。在與王彥章的戰鬥中,二人大戰三百回合不分勝負。第二次交鋒時,王彥章只得使計詐敗誘高思繼追來,遂使回馬槍殺之。
-
3 # 清風明月話歷史
五代十國是個戰亂紛飛的年代,當時也確實湧現過許多猛將,但是在我心目中一直覺得最為厲害的便是李存孝和王彥章。今天我給大家說說關於這兩個人的故事。
第一,李存孝。
古人言“王不過項,將不過李!”這項,指的是力拔山兮的西楚霸王項羽;這李,指的就是唐末第一猛將李存孝。在陝西省寶雞地區秦嶺山下至今還流傳著關於他少年打虎救父的民間故事。
李存孝乃是突厥族沙陀部落人,從小武藝非凡,勇猛過人。相傳李存孝從小十分孝順父母,時常幫助父親一起幹活。有一次,十多歲的李存孝和父親一起在田裡耕作,突然狂風大作,一聲虎嘯,一隻老虎跑了出來,嚇得田裡的百姓四下逃散。哪知老虎叼起李存孝的父親轉身就走。李存孝當時也嚇得呆住了,見父親被老虎叼走,心中一急,想也沒想就追上前去,用力一跳,躍上了虎背,他揪住了老虎的脖子不放,用拳頭猛錘老虎的鼻子和眼睛,一邊大聲說道:“還不放心我父親,不然我打死你。”他一邊喊一邊打,老虎吃痛,口一鬆,放下李存孝的父親,一溜煙地逃進了山裡。
這時候,百姓們見老虎被李存孝三兩拳打跑了,紛紛前來道賀稱讚。他的英勇事蹟在當地也廣為流傳,一直傳頌至今。後來當地百姓將其剪成窗花貼在窗戶上,以崇尚勇敢,戰勝兇惡,鎮宅祛邪,鼓勵少年學習李存孝英勇果敢,有膽有謀。
演義小說中說李存孝天生神力,使八百斤禹王槊,一生南征北戰,從無敵手。就連武功排名天下第二的鐵槍王彥章,在李存孝手下走不了兩三個回合。後來,李存孝死後,王彥章再無敵手,竟然連挑晉軍猛將三十六人,李克用後悔莫及,急得大哭道:“倘若我兒存孝若在,何至於此?”關鍵時刻,還是軍師出計,派人假扮李存孝出陣,竟一下驚走王彥章,還將王彥章的弟弟王彥童活活嚇死(王彥童也是當時著名的猛將之一)。
有些野史更誇張地說李存孝引領十八騎大破王巢十幾萬大軍,攻取長安。雖說是有些誇張,不足為信,但是也從這些地方可以看出李存孝的勇猛。
第二,王彥章。
看過《水滸傳》的朋友,在沒羽箭張清飛石打梁山好漢這一回中,應該記得張清說過一句話,大梁猛將王彥章日不移影,連打唐將36員。其實大梁猛將王彥章日不移影,連打唐將36員乃是演義小說的誇張手法,並非事實。然而歷史上的真實的王彥章確實驍勇無敵,每次出戰,總是手持鐵槍衝鋒在前,如入無人之境,軍中都稱他為王鐵槍。
-
4 # 丁姑娘講歷史
後梁氏叔琮、朱珍、王彥章,後唐李嗣昭、周德威、郭崇韜,後梁後唐世仇,攻伐十餘載,而名將疊出。後晉、後漢、後周皆以藩鎮竊奪神器,為將者實乃攀龍附鳳之人,不堪為將。
-
5 # 鐵血戰盟影片
五代十國名將眾多
“王不過項,將不過李”說的是猛將派代表,其中王就項羽,將就是李存孝。李存孝就是五代十國初期戰神,率領18人突擊唐都,破黃巢起義軍,讓黃巢自焚於唐都。同時李存孝武功無敵天下,王彥章沒有在他面前走過3回合。
“日不離影,槍挑24將”說的就是王彥章,也是五代十國名將
“白馬銀槍”高思繼,四季拳創始人,最後被王彥章打死。
高思繼的兒子高行周,打趙匡胤於馬上,後周太祖郭威差點被高行周打死。
孫子高懷德為宋朝兵馬元帥後為相。
“火槍王”楊袞,唯一在李存孝面前走過10回合的人,最後被生擒,當時只有18歲。後來五代十國的皇帝,他一共打過5個。楊家將的創始人,他兒子叫楊業。趙匡胤差點被他打死留下“飛錘換玉帶”的佳話。
飛鞭將佘表,趙匡胤當元帥的時候,佘表一人就打傷後周將領20多人。有個女兒叫佘賽花,後來叫佘太君
耶律德光,在五代十國中侵犯中原的第一猛將,遼國皇帝,被楊袞戰敗。
-
6 # 伏驥
五代中以軍事著稱的人物,主要有王彥章,李存勖,郭崇韜,郭威和柴榮。
王彥章為後梁將領,少年從軍,隨梁 太祖朱全忠征討,屢立戰功。他有勇有謀,曾以三日之期 擊敗進攻鄆州之後唐軍,使梁軍聲威大振;太祖死後謀不見用,後被俘,不屈被殺。
李存勖即後唐莊宗,沙陀部人,善騎射,有膽略。他 繼父志成為軍事統帥,翦滅後梁,建立後唐,後因勝而驕, 疑忌將臣,在兵變中被害。
郭崇韜素為晉王李克用重用。李存勖嗣王位後,對其才幹尤為器重。他屢獻良策,多被採納,曾以70日進軍不戰而滅蜀,名振一時;後遭誣陷被殺。
郭威是後周的開國皇帝。他曾協助劉知遠建立後漢王朝,一直掌管軍事。劉知遠死後,朝廷內爭激烈,隱帝與寵臣圖謀將他殺害,事洩後,威起兵回攻京都,隨後稱帝,建立後周。他通書算,知兵法;以恩威治軍,賞罰並用,能親近部隊,故將士傾心效力;治國勤謹,能用賢納諫,改革弊政。
柴榮即周世宗,是郭威的養子,又名郭榮,繼皇位後成為軍事統帥。他有雄才大略,英武果斷,求賢納諫,改革了政治和經濟,整頓了周軍,懲辦驕將惰兵,建成支精銳部隊,在南征北戰中屢獲勝利。柴榮治理後周五年,國力日趨強盛,為後來北宋的統一事業奠定了基礎。
-
7 # 磨史作鏡
五代時期是亂世,特別是北方,經常打仗,出了不少軍事將領,不過由於五代十國曆史總體上存在感太低,所以名將的名氣也不太大。列舉十大名將吧,不過沒有算上當了皇帝的那些名將,比如李克用(追尊為皇帝)、朱溫、李存勖、李嗣源、李從珂、石敬瑭、劉知遠、郭威、柴榮等等,本身就是名將。
1.王彥章,後梁大將,善使鐵槍,人稱“王鐵槍”。後來與後唐之戰中被俘,不屈而死。被歐陽修《新五代史》列入死節傳。
2.劉鄩,後梁大將,有“一步百計”之譽。
3.周德威,後唐蕃漢兵馬總管,攻破劉守光的桀燕,抗擊契丹,在與後梁的柏鄉之戰中立下大功。後來陣亡。
4.李嗣昭,後唐大將,晉王李克用義子,能征慣戰,一次在城樓被敵人的冷箭射中腳,他為了不影響軍心,談笑自若,若無其事。
5.郭崇韜,後唐大將,李存勖滅後梁滅前蜀的首功之臣,但後來遭受讒言被殺。
6.史建瑭,後唐大將,驍勇善戰,人稱“史先鋒”,在討伐鎮州張文禮過程中被流矢擊中身亡。
7.史弘肇,後漢大將,劉知遠打天下重要助手,治軍嚴酷。由於後漢主劉承佑猜忌被殺。
8.劉仁贍,南唐大將,在後周與南唐的戰爭中,以弱敵強,堅守城池不投降,後來病逝。列入新五代史死節傳。
9.葛從周,後梁大將,跟誰太祖朱溫奠定了後梁江山。
10.高行周,出生軍人世家,累事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代,官至天平節度使,秦王。
-
8 # 海豹公子零零柒
五代十國作為一個亂世,戰亂頻發。亂世出英雄,混亂的土壤培育出了許多的軍事將領。《舊五代史》、《新五代史》、《資治通鑑》中皆有一定記載。
五代名將有:
後唐:李克用、李存孝、李存勖、周德威、郭崇韜、史建瑭、李嗣源
後梁:朱溫、葛從周、王彥章、高思繼、楊師厚
後晉:石敬瑭、安審琦(歷經幾朝)
後漢:劉知遠、史弘肇
後周:郭威、柴榮
十國名將相對要少一些。君主多偏安一隅,採取保境安民的策略,發展生產經濟。吳的楊行密、李神福及南唐的林仁肇算是出現頻率較高的名將。
稍微具體說一下知名度和戰鬥力靠前的幾位:李存孝、王彥章、郭崇韜。
李存孝:晉王李克用義子。很多地方都認為他在五代十國武力值排名第一。有“王不過項、將不過李”之稱謂,也是文學作品中出現的“十三太保”。李存孝一旦出兵便勢如破竹,比如攻下昭義全境。最後受小人構陷被離間,進而背叛李克用,被生擒後車裂而亡。
王彥章:世稱“王鐵槍”,平民山野出身,靠自薦而被朱溫賞識,一生為後梁而戰,奮力抗擊晉軍,李存勖看到他會感到慌亂。最後被後唐生擒,不願投降而身死。
郭崇韜:有八日滅梁、兩月滅蜀之事蹟,他不僅是靠武力,還靠頭腦靠策略去分析進而找到最好的方式進攻、這充分說明了他的軍事才能。因得罪宦官及剛愎自用的性格特點,最後死於宦官手中。
-
9 # 釣叟漁樵話風月
五代十國也是中國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一個分裂時期,古時候我們說打天下,想要奪得政權,就只能依靠武力去解決,勝者王敗者寇,無論是誰是正義的一方,歷史只認結果,贏了的就是王。所以這一段時期也是戰爭不斷,那麼既然有戰爭,就一定會有能征善戰的將領,我們今天就來看看五代十國出了哪些的英雄。
五代十國中最著名的將領應該就是“十三太保”李存孝了,李存孝名義上是晉王李克用的乾兒子,但是這個李克用是出了名的兒子多,可能這也是他籠絡人心的一種手段吧。其實李存孝在很小的時候是以戰俘的身份留在了李克用的身邊,可能從小李存孝也算是聰明,把李克用服侍的非常好,於是李克用高興就把他留了下來,並安排在了自己的身邊。少年的時候,李存孝就勇猛無比,據說他可是天生神力,而且帶兵作戰異常勇猛,話說李存孝之所以能成為五代十國最著名的將領,其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可是一位貨真價實的常勝將軍。
可是李存孝最終卻沒有得到善終,這是因為李克用的另一個樣子李存信,李存信也是貧民出身,但是在用計謀方面,李存信卻比李存孝有心眼的多,也正是李存信的多次讒言,才最終使得李存孝走上了背叛晉王的路子。最後李存孝被殺前,晉王也是希望身邊的將領能站出來為他說情,可是沒想到的是,這些將領都嫉妒李存孝的能力,沒有一個人站出來,於是李存孝就被執行了車裂,一代猛將死得也是非常的慘。
除了李存孝之外,王彥章也是五代十國時的一員猛將,他因為擅長用鐵槍,所以也被人稱為“王鐵槍”,王彥章是後梁的著名將領,他在抗擊晉軍的時候也是立下了汗馬功勞。想當初他在剛剛參軍的時候就異於常人,毛遂自薦要當隊長,別人自然都不服,可是他卻脫了鞋光著腳在安放有蒺藜的地上一頓走,他卻一點事沒有,所以他也被看成了神人。不僅天生神力,而且作戰的時候勇猛無比同樣是身先士卒,立下了赫赫戰功。可是最終他卻被李存勖擒獲,讓他投降他寧死不從,最終也是被砍了頭,不過相比李存孝來說,他還算好的,至少被砍頭的時候年齡已經不小了,六十一歲,但是無論怎麼說,這都不是得到了善終。
-
10 # 全棧工程師馮小樂
1、李克用,沙陀族人,五代中除後梁外,其他四個都是其後代或部下,跟朱溫鬥了一輩子
2、李存勖,李克用的兒子,勇猛無比,滅後梁、岐國、幽州、前蜀!
3、石敬瑭,李存勖時代的干將,後期有幫助岳父李嗣源當上皇帝,割據河東,實力強勢
5、劉知遠,郭威也是非常厲害
回覆列表
要說起殘唐五代的猛將還是有很多的比如說曾經是黃巢部將後來歸順了朱溫的葛從周,以及王彥章
葛從周葛從周是朱溫手下一員猛將,當時有一句民謠就是說葛從周的"山東一條葛,無事莫撥撩"葛從周曾在與秦宗權的戰鬥中救了朱溫一命,後來又在戰鬥中擊敗過李嗣昭(後唐明宗李嗣源的哥哥)生擒了李克用的兒子落落,擊敗時溥,朱珍等將領最後壽終正寢。
王彥章王彥章是後梁的一員猛將每次戰鬥時他都身先士卒拿著一條鐵槍衝鋒陷陣。但是個人的勇猛無法阻止國家的敗亡,他在後梁被滅後被俘被俘後寧死不降,被斬首死時六十一歲
李存孝李存孝是李克用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勇猛異常。曾經只帶了十八個人就攻入長安,擊敗了黃巢的軍隊。後來由於李存信的讒言被李克用五馬分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