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AbbcCD點滴

    夏天天氣炎熱,坐月子有許多注意事項,加上對照顧新生兒的不熟悉,產婦難免會感到心情煩躁。夏天該如何科學坐月子呢?1、夏天坐月子可以吹空調嗎?答案是可以的。夏天坐月子應避免因室內溫度過高而出現高熱等產褥中暑現象。如果室內溫度過高,應適當使用空調,一般將室溫降到25~28℃便可以了,還要注意不要直接對著產婦和新生兒吹,並保持室內溼度。2、夏天坐月子要“捂”嗎?老一輩說法認為產婦坐月子不能吹風,要“捂”要保暖。坐月子時,有些產婦常緊閉門窗或包頭蓋被,這其實嚴重妨礙了體溫的散發,導致區域性體溫升高,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天,非常容易導致中暑,對產後恢復也不利。3、夏天坐月子能洗澡洗頭嗎?一般在產後3~7天,產婦便可在28~30℃的溫水中進行沐浴。在炎熱的夏天,一個月不洗頭、洗澡,容易導致細菌積聚,不但不衛生,還可能造成造成皮膚髮炎,長痱子;不洗澡還會使會陰傷口感染。產婦應勤加清潔身體,洗澡時應用溫水,不能洗冷水澡,洗後要立即完全擦乾,不要讓面板帶著水分,以免著涼。另外,剖腹產產婦應視傷口恢復情況決定何時可洗澡。4、夏季坐月子能吃水果嗎?水果中有大量的維生素,對於產婦的精神恢復是大有好處的。水果中的水分和纖維素、果膠可以有效防止便秘。夏天坐月子適當地吃些水果,還能防止中暑。但要注意不要吃特別寒性的水果。吃水果時,最好不要將水果加熱或久置,以免使營養成分損失。5、夏天坐月子能吃冷飲嗎?產後身體氣血虧虛,應多食用溫補食物,以利氣血恢復。若產後進食生冷或寒涼食物,會不利氣血的充實,容易導致脾胃消化吸收功能障礙,並且不利於惡露的排出和瘀血的去除。而且,生冷食品未經高溫消毒,可能帶有細菌,進食後易導致產婦患腸胃炎。在夏季坐月子時,產婦如果出汗多、口渴,可以食用綠豆湯、西紅柿,也可吃些水果消暑,對雪糕、冰淇淋、冰凍飲料等最好還是敬而遠之。6、夏天坐月子能吃鹽嗎?攝取適量的鹽是沒有關係的,而且還可以提高媽咪的食慾,但若攝取過量,容易造成腎臟的負擔、體內電解質不平衡,尤其是有些產婦原本就有高血壓、腎臟病,或在懷孕時出現妊娠高血壓等,如果有這些情況,在鹽分的攝取上就要嚴格控制。7、夏天坐月子能減肥嗎?母體因生產而氣血大虧,所以說產後宜補,但有些產婦為了快速瘦身,常常刻意減少食量,或僅食生冷的沙拉等,殊不知身體尚未復原,急於求成只會雪上加霜。而且產婦吃得少,乳汁的量及品質都會受到影響。此外,坐月子期間子宮尚未恢復至正常位置及大小,也不適合激烈運動,否則反倒對身體有害。因此,產婦如果想要瘦身,最好等出了月子後再考慮。8、夏天坐月子收腹很重要專家提醒:為了孕育新生命,媽媽的腹肌被拉長、腹部面板被撐開、盆骨也會變寬。寶寶生下之後,子宮騰空,內臟失去支撐,便會自然下垂。有的媽媽在月子對腹部不加控制,放任自流。還極易留下惱人的大肚子。母乳餵養固然對我們身體恢復有利,但僅僅靠母乳餵養是不夠的。

    所以不管是剖腹產還是順產都是很有必要束縛的。產後最少1~2個星期要進行骨盆收緊。6個內對骨盆進行收緊是最理想的。恢復到原來到堅硬程度也需要6個月的時間。對於產後的新媽媽來說,產後束縛能夠防止內臟下垂,幫助子宮復舊,也能夠對體型的恢復有幫助,但是,必須得使用專業的。抓住產後6個月黃金期,可以事半功倍哦。

    9、夏天科學坐月子衣食住行如何安排?衣:不要把產婦當病人,穿得多蓋得多,和普通人一樣就可以了,否則產婦大汗淋漓,高熱,會出現脫水昏迷的症狀。產婦衣服汗溼了應該及時更換,洗澡後要擦乾,不要洗冷水澡。食:生孩子往往會因為失血造成身體虛弱,因此日常生活應該注意補充蛋白質,吃含鐵豐富的食物、水果,這樣可以幫助子宮恢復。產婦坐月子期間吃的量可能比以前多,可以少食多餐。住:產婦居住的地方應該陽光充足、空氣流通,因為產婦月子期間惡露未盡,住在潮溼的地方很容易造成黴菌感染。產婦的床下要經常通氣,被褥要多曬,防止組織感染、關節炎。行:月子期間產婦不要做重活,但是可以根據身體適當做一下保健操。嬰兒一週後,產婦還可以外出輕鬆一下,適當娛樂,與其它媽媽們交流育兒經驗,也有助於心情舒暢。10.科學坐月子的飲食禁忌一、禁食寒涼、辛辣。產後多虛多瘀,應禁食生冷、寒涼之品。生冷多傷胃,寒涼則血凝,惡露不下,會引起產後腹痛、身痛等諸多疾病。產後失血傷津,多陰虛內熱,故蔥、姜、大蒜、辣椒等辛辣大熱的食物應忌食。如果進食辛辣的食物,不僅容易引起便秘、痔瘡等,還可能透過乳汁影響嬰兒的腸胃功能。二、產後飲食不宜大補。和動物的生育一樣,人類在妊娠期間已經為日後生產作好了準備。滋補過量的產婦易患肥胖症,從而引發多種疾病。產婦肥胖還可以造成乳汁中脂肪含量增多,最終導致嬰兒的肥胖或腹瀉。三、蔬菜、水果不可少。對於蔬菜和水果,傳統的觀念認為,二者“水氣”大,吃了會傷身體,但其實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不僅可以補充肉、蛋類所缺乏的維生素C和纖維素,還可以促進食慾,幫助消化及排便,防止產後便秘的發生。四、中藥食療也要對症,不可自行亂補。身體正常的產婦不需要藥物進補,可針對症狀用些中藥,配合食療調理。如缺奶可用王不留、通草、豬蹄、桔梗等以通經下乳;產後腹痛、便秘者可酌加當歸、桃仁、核桃仁、黃酒以活血化淤,潤腸通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非一次性口罩可以用酒精消毒後重復使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