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有車大師
-
2 # 馬休哥
馬自達和海馬、一馬、長馬的關係,想必之前的回答已經很清楚了。的確如前面的回答所言,馬自達先找了海南海馬汽車合作生產323和普力馬,為馬自達進入中國立下汗馬功勞。然後呢,因為馬自達設計出了一款牛逼到一定境界的車型——馬自達6,誰生產成了問題。這時一汽併購了海南汽車,搶走了馬六的生產權,這時候就出現一個令海南非常鬱悶的事情,海南汽車雖然屬於一汽集團,但是它再沒有權利使用馬自達車標。於是,海馬汽車誕生,由於失去了馬自達的技術支援,只能用舊的323平臺不停地換殼生產福美來。
但是,我必須指出,海馬的海鷗車標要早於馬自達的現車標。
我曾經見過一輛海南組裝生產的929,一個wagon車型。
這輛車用的是馬自達的字母車標。車背後用的是馬自達的菱形車標。而在所有的玻璃上居然都有海馬的海鷗車標!並有HMC的標識!
這款車的生產時間不知道具體是什麼時候,但一定早於馬自達使用現車標的1997年!
所以,真的不要再認為是海馬山寨了馬自達的車標。而且馬自達借鑑了海馬的車標。
海南汽車其實是在名字上沾了光。海馬的車標是海鷗,但品牌卻叫海馬……是因為市場習慣稱呼海南馬自達叫海馬……
其實現在的海馬與馬自達的關係還是挺大的。323的平臺沿用至今,不停滴換殼生產普力馬福美來。近年生產的海馬M6也是沿用的老馬六的平臺。在同級別裡,喜歡用多連桿,比較講究操控,也獲得了幾次CTCC1.6量產車組別的冠軍。但是,內飾設計和做工真的不好。遠遠落後其他國產品牌。
-
3 # AL頻道
估計你聽過海南馬自達吧,那就是馬自達進入中國以後和海南汽車合資成立一家合資企業,成立於1996年。當時引進的是馬自達的323轎車,也就是後來發展成的福美來,後來還因如果馬自達6的旅行車,也就是後來海馬的普力馬,當時這款旅行車銷量很不錯。
但是隨著合資企業越來越多,海南汽車地理位置太偏,本身這家企業也沒有很強的競爭實力,所以馬自達就想著在中國能夠找到實力強的企業合資,當時海南汽車其實本身沒有銷售資質,是掛靠在一汽集團旗下的,一汽佔股份49%,海南汽車也是49%,另外2%是海南政府的。
後來海南馬自達生產出馬自達6,很厲害,一汽把這款車的生產權要回來,馬自達也看重一汽這個大款了,就想去和一汽合資,於是就有了現在的一汽馬自達。此後海南汽車完全失去了馬自達的技術支援,所以只好將之前的老平臺車型拿回來整改,重新取了名字。
馬自達野心還不僅於此,和一汽合資之後,除了馬自達6,其他並沒有生產出什麼熱銷車型。於是又想找國內第二家車企進行合資,最終選擇了長安,長安屬於軍工企業,綜合實力很強,所以投放了馬自達3、CX-5到長安這邊生產。於是就有了現在的長馬馬自達。
目前兩家合資企業中,長安馬自達比一汽馬自達銷量更加出色,但是最近兩年,一汽馬自達也要求馬自達投產更多車型,於是有了CX-4以及即將引入國內的馬自達MX-5.
目前海馬已經成為一家獨立的自主品牌了,除了海南基地,還有鄭州基地。
-
4 # 阿呆侃車
其實這是個封閉式的問題,找度娘一查什麼都清楚了。沒有多少價值。簡單說下,海馬純中國產,以前和馬自達合作過,後來分了就沒任何關係了,目前就是純中國產品牌。一汽馬自達和長安馬自達是馬自達在中國的兩家合資企業。說白了就是把不同的車型放在兩家生產。就像上海大眾和一汽大眾一個道理。千萬不要在把海馬和馬自達扯一塊了。
-
5 # 花生好車
有點跟一汽大眾,上海大眾,的意思差不多,都是一個姑娘嫁了好幾家。在第二次造車風潮的席捲至下,馬自達這個日系品牌也耐不住寂寞,來華尋求合資合作,第一家就是海南,於是海南馬自達就來了,推出的車型福美來,馬自達323等等都是不錯的車型,不過後來,覺得海南這個地方過於南方,地理位置很難快速發展起來。
於是就和一汽集團合資了一汽馬自達,於是有了馬自達6這樣經典中的經典車型,然後一汽馬自達的馬3、馬5、馬8等等越來越經典,但是後來發現,一汽集團大,合資的也太多了,慢慢生產線等等,還有給與奔騰等車型共享,於是就找了長安,成立了長安馬自達,才有了更為經典的ATENZA、CX-5等等,不過隨著中國汽車消費市場的逐步提升,估計合資品牌面的的競爭也會越來越大,希望推出新款車型的速度加速提升,才能有持續的競爭力和生命力!
-
6 # 白希文
海馬汽車、一汽馬自達、長安馬自達的關係
海馬汽車的由來海馬汽車前身是海南汽車,後來跟馬自達汽車公司合資,生產海南馬自達。但由於當時海南汽車並沒有乘用車銷售許可證,因此海南馬自達很長時間生產的車輛,只能在海南省內售賣和使用。
為了拿到乘用車銷售許可證,海南馬自達不得不跟一汽合資,一汽沒有投放一分錢,只用一張銷售許可證,就得到了海南馬自達合資公司的100%的股份,同時控股了海南馬自達。
這樣一來,日本馬自達就覺得直接跟一汽合作就好,又何必跟海南馬自達合作呢,從此馬自達撤出海南馬自達公司,直接跟一汽合作,而留給海南馬自達兩個平臺,一個是馬自達323福美來,一個是MPV鼻祖普力馬。
海南馬自達也就失去了馬自達品牌使用權,只能打擦邊球,叫做海馬汽車。
一汽馬自達不是合資公司很多人以為一汽馬自達是合資公司,其實不是,一汽馬自達是自主品牌,是一汽轎車旗下品牌,而馬自達只是提供了技術和生產線,屬於合作關係,一汽轎車給日本馬自達繳納品牌使用費、技術轉讓費,並提供了免費的進口車銷售渠道,換取馬自達的技術和平臺。
所以你可以看到,一汽馬自達除了生產馬自達6系列車型外,基本上都是進口車,如今雖然有馬自達CX-4這款轎跑SUV,但這款車也是自主研發的特供車,只是掛著馬自達品牌,實際上是中國自己研發的。
長安馬自達是唯一合資公司真正跟馬自達合資的是長安汽車,這是因為長安汽車跟福特汽車產生了合資關係,而馬自達品牌曾經是福特控股的公司,因此長安汽車順理成章成為了馬自達在中國的唯一合資企業。
因此馬自達自認為最暢銷的產品,都在長安馬自達生產,比如馬自達3、AXELA、馬自達CX-5。只是事與願違,原本應該是馬自達最暢銷的車型,在長安馬自達手裡,哪個都沒賣出好成績來。
-
7 # 啊李老師
這三個品牌都是馬自達的合資工廠
先來說說海馬
海南馬自達前身是海南汽車衝壓廠,1988年開始獨立創業,從事過電子行業,但是初創團隊很明白,要是想要掙錢,那個年代還是要依靠工業,經過考察,發現汽車製造絕對是當時比較掙錢的專案,於是專案上馬,1988年更名為海南汽車製造廠。
剛開始的時候,所用的裝置,都是從菲律賓進口的裝置,說是進口裝置,其實就是福特的二手生產線,有了生產線但是還是缺乏自己的車型,在國內汽車市場競爭激烈的當下,也一直在斟酌自己的車型,終於到了1990事情有了轉機。
90年剛好馬自達的社長來海南參加交流活動,海南汽車製造廠的領導帶著這位社長參觀了自己的廠子,生產裝置等等。因為當時的馬自達還不是獨立的,是屬於福特旗下的品牌,很多的車型都離不開福特的生產裝置,剛好海南汽車廠用的就是福特的裝置,於是雙方一拍即合,1992年成立了海南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
91年的時候因為沒有轎車的生產許可證,只能生產一臺第四代的馬自達626旅行版,到了1997年,海南馬自達可能是為了轎車的生產許可證,被納入一汽集團公司,變成了一起在華南地區的生產工廠,1998年1月,海馬最經典的車型馬自達323上市。此後的福美來/普力馬也相繼上市。
到了2006年,馬自達不在打算跟海南汽車繼續續約,沒有拿到馬自達授權的海南馬自達,也就只能更名為海馬。
至於為什麼沒有續約,有很多的聲音,但是究其原因,也就能遷出為什麼後面出現了一汽馬自達和長安馬自達。
03年馬6上市,理論上來說,03年的時候馬6應該是海南生產的,但是卻是一汽生產的,可能是大哥不想帶小弟玩了,於是就有了一汽馬自達。
至於長安馬自達,當時長安跟福特合資,06年之後,馬自達在緊湊級市場的空白,需要馬自達3來填補,那麼這個時候福特直接介紹馬自達跟長安合資,於是長安馬自達誕生,馬自達3也隨之上市。
這就是這三個品牌的關係,海南馬自達也算是老牌合資工廠,但是因為一些資質的問題,一直沒有尋求到自己發展的道路,於是也給別人做了嫁衣。
回覆列表
馬自達現在是自主品牌了 。一汽馬自達、長安馬自達都是合資企業,海馬汽車曾經是海南汽車和日本馬自達汽車的合資公司, 全稱是“海南馬自達”,簡稱海馬汽車,就如同現在的一汽馬自達、長安馬自達, 但是後來海南汽車和馬自達分家了, 變成了現在的海馬汽車, 車標也換了,但酷似原來的馬自達車標,有點打擦邊球的意思。
海馬的福美來就是照著原來馬自達323的樣子, 海馬3也是仿照馬自達3。 總之海馬與馬自達還有一些關聯。 沒有上海馬自達~ 沒有關係 沒關係, 只是標誌很像。
海南馬自達 簡稱:海馬 原為 海南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 的簡稱,後一汽海南與日本馬自達談判破裂,成立海馬汽車,為自主品牌。 海南馬自達在合作專案結束後解散,中方全面接手重組為國營企業海馬汽車,購入了馬自達的323平臺為基礎生產汽車。
海南汽車廠是馬自達的第一任老公,可惜馬自達覺得自己國色天香,越來越看不起海南窮小子,所以改跟了一汽大款,然後又發現大款太花心,老婆太多,只能當個小妾,不爽,又發展了個小情郎長安。海南汽車廠沒了老婆,只能自己擼,但還是想念著娘子,所以改名海馬,你可以叫他屌絲,請不要叫他山寨,一汽做出來那些自主車才叫山寨。
技術都是馬自達的,海南馬自達明星車型當然是323,後來的福美來原型車。一汽馬自達是馬6睿翼,長安馬自達是馬3,就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