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鄉村姚小妹

    這個問題要分情況看,首先要搞清楚既然是農民,為啥沒有土地,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1、1997年土地確權時候喪失土地。拿我舅舅為例,那個時候因為覺得土地以後不重要,當時在外打工,確權時需要本人在場,他們沒有回來,所以喪失了土地,至今很後悔。

    2、土地被國家徵用。當前國家大力搞基礎設施建設,佔用了大量農民的耕地,給與一次性賠償。拿我家為例,寧西鐵路經過我們那裡,佔用我們家2畝地,當時按照每畝2萬元的價格,一次性買斷。所以我們家目前可用土地幾乎為0。

    3、土地被流轉出去,時限10年以上,暫時性失地。有些農村的土地被集體承包出去,很難再收回。

    有土地的農民當然是好的,可以用來種植糧食、興建房屋、領取國家給與的種糧補貼,但是沒有土地也不用擔心,在失去土地時,國家或者流轉方已經一次性的給與大量補貼,足以補償長期喪地帶來的損失,而且刺激居民不依靠種糧為生,另起門路,這還是個好的一方面。對於想種植作物的農民,即使沒有土地,透過土地流轉,照樣可以獲得成片的土地,進行規模種植,獲得收益。

    綜上述,就目前的時代來看,有土地和沒有土地的農民幾乎沒有什麼區別,同樣可以透過很多方式享受土地帶來的經濟利益,農民要廣開思路,可以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

  • 2 # 書畫真品

    《關於有土地農民和沒土地農民有啥區別》

    我們知道了有土地權幸福,也就知道無土地權的痛苦,我們懂得保土地權的重要,也就更懂得了失去土地權的危險。透過這簡單的講述,你能否懂得了有地農民與無地農民有啥區別!奉勸真正農民朋友,請珍愛土地,依靠法律保護好自已土地權力。均為個人觀點,如有不妥,請予評論!

  • 3 # 漢農小九

    土地是農民賴以生存的根本所在,沒有土地的農民不能稱之為真正得農民,在封建社會農民起義基本都是應該土地而開始得!

  • 4 # 蓑笠翁178699702

    題主是沒話找話,拿現在的話說,是蹭熱度。農民種幾輩子田都沒落到好,也沒致富。你自己說有田和沒田有什麼區別?告訴你一句實話,不管怎樣風雲變幻。種田農民這一弱勢群體永遠在最底層。這一問題永遠是老毛病,老郎中,老藥方,老藥鋪,老藥包,老藥罐,老藥碗。

  • 5 # 若比鄰2192149533

    現現農民大至分三種類型。(現壯區別劃分)一,失地農民,土地被徵用,(修公路,建築或,,,)有社保,醫保(社保每月二千多,醫保一百多)他(她)們也出門打工或在當地做工,沒事就打牌,走路,日子過得也可以。二,拆遷收地農民,因土地整理被村或政府收回,進入小區,沒有社保,每年每畝地政府付給雙七百(大米700斤,小麥700斤)摺合二千多元。他們也打工,做點生意什麼的,不然一年二千多元日子就不好過,他們沒事也打牌,散步或,,,只要跑得快,幹得起,生活須說緊湊還是比較能過。三,留守農民,守著幾分或一畝地,租給他人或有能力有頭腦的做點經濟作物還好點,而絕大部分種糧食的,好莊稼大米700斤折價1000元,小麥700斤折價700元,除去機耕二季200元,種子近100元,肥料200多元,農藥近100元,當然勞動就不算在內了,所以他們只有出外打工或做生意什麼的了必然的家裡就剩下老,弱,病殘種婦女種田了。這就是有土地和沒土地及農民性質上的差別和區分。

  • 6 # 仙鶴66

    目前國家在加大力度扶貧。就沒有看到貧窮的根源。因為富的更富,富的錢都沒有地方用了。很多人出國去花消。所以顯得窮的更窮。

  • 7 # 力晨2

    有土地的就應該被叫做農民,而一寸土地也沒有戶口又在農村的人,叫他們農民是不是名不符實,連張冠李戴也挨不上,這是農村的悲哀,還是農民的悲哀!

    隨著私有化的高速發展,基建房產業空前擴張帶動農村工薪水大增,大批有地農民充分運用機械化紅利,農忙務農,農閒務工,這批人的生活逐漸向城節水平靠近。這是有地農民的旺勢!

    而身為農村人,沒有一毛地的人,只有靠拼命打苦工養家餬口,小字們只有努力上學,努力到大學畢業後擠進那些個996企業,勉強混碗飯吃,不上大學的小年青地無一毛,如果學點小手藝,拚拚砍砍也可餬口,但若是男孩,蓋房娶老婆全是爹媽掏腰。錢那裡來,嘴裡省肚裡減外加拼命掙,給自已掙,不在乎996,997,12×12,只要有錢,命沒錢當緊!

    更糟的是:有地農民城裡務不了工,一畝二分地仍可小曲過活!

    而無地的農村人,沒活找活搶活也得幹,人家一天一百不幹,你八十也得幹,你沒有餘地!

    二次承包來個三十年不調整,98年後生下的農村兒女三十年的生存權被活生生奪去!無地農村人,誰拋棄了誰!

    還有更炸的訊息:二輪到期再來個三十年不調不變!媽呀,奶呀,總奶奶呀,98年生下來,6o年在農村不給一毛地,那小桔子們只有進城了,死活就這一條路,走城市化的路!996,997,甚至地獄般的事你也無可厚非於別無擇選!

    更奇蹟的,有一個農民繼承了五個農民的土地6o年不變!

    不忘初心,初心呢?!!聯產承包制後二十年裡老農民公糧提留交了幾個萬,怎麼兒女連一分地也沒有了呢?!難道土地承包的初心就是讓幾億的農村人60年內沒有一分土地?!

    還是不說了,眼淚哇哇的流……

  • 8 # 長春綠園123786626

    當然有區別,有土地種的是農民,而土地流轉出去了或根本就無地的農民,無論你在城市還是農村,都應該叫市民,而不是農民。

  • 9 # 老梁話三農

    自從97年分土地的時候,有些村民因為在外打工就沒分到土地,後來出生的一些人也沒有土地,不過土地確權以後,土地都是以戶為單位,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只要戶上還有人,就可以繼承戶上人員的土地。

    如今的農村有沒有土地區別不大,如從從細節方面說,有土地比沒土地有不少好處。

    有土地的好處

    1、有土地,可以用來種植糧食、經濟農作物,青菜,雖然個人平均土地少,雖然僅靠這點土地賺不了什麼錢,至少有土地,就不會餓肚子,就算流轉給別人種或者種糧食,也有少量的補貼。

    2、可以在農村建房子,假如在農村沒有土地,就算戶口是農村,想建房子就很困難,沒土地就要去購買村民的土地,要是村民的土地不賣給你,就沒辦法建房子,如果自己有宅基地就不用去購買了,或者自己有農田,別人要地不要錢,也可用地跟村民交換。

    3、有土地適合養老,如今我們國家老齡化越來越嚴重,很多農民都有打算等老了以後回農村養老,如果自己有土地,就可以種菜,沒土地就要去開荒或者租別人的土地,看樣子有土地還是有很多便利的。

    總的來說,有土地肯定好一些,如果沒有土地,問題也不大,即便沒有土地也可以透過大規模承包發展種養殖事業,而如今種地不賺錢,自己的那一丁點土地根本就發揮不了多大的價值,因此大部分村民選擇外出打工,打工比種地強太多了。

    因為沒有土地,所以了無牽掛,打工的同時也不用擔心家裡的土地被拋荒或者被破壞,在外面買了房子後,也不用擔心遷移戶口的問題,反正自己沒有土地,遷移戶口也什麼損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四月份了,買蘋果11還是華為旗艦5G呢,還是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