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用紙尿褲好還是把尿好?
3
回覆列表
  • 1 # 崇江水暖

    具體得看寶寶多大年齡。太小的寶寶沒有排便意識,教了也沒有多大意義。寶寶一歲半到兩歲左右,如果正處在夏天,那的確是一個訓練寶寶大小便的好時機。有充分準備訓練孩子上廁所很簡單。在孩子一歲半到兩歲的時候,最好選擇在夏季,提前準備一個可愛的馬桶圈或者兒童小馬桶,訓練寶寶上廁所。

    文 | 柒妮橙

    照我說的做,不如照我做的去做

    靜下心往下看,相信對你有幫助,你會找到答案的。

    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訓練孩子上廁所得一步一步的來

    訓練孩子上廁所得一步一步的來,在恰當的時候做正確的事情往往會事半功倍。輕輕鬆鬆能讓孩子學會自己獨立上廁所,是每個家長都想看到的事情。

    所以在對於訓練孩子獨立上廁所這件事情上得花點兒心思,想事半功倍就得做充分的準備。

    想事半功倍就得做充分的準備

    提前給孩子選一個可愛的便盆,或者兒童馬桶圈(放到成人馬桶圈上,孩子就可以像大人一樣坐到坐便器上方便,就免去了沖洗便盆的麻煩。)

    進入正題之前先講一個題外話

    奶奶最開心的事情就是陪寶寶一起玩

    給小孩子把尿應該不陌生,尤其是老人帶孩子的時候都會,早早的給孩子把便。尤其是把便有經驗的人,摸準了孩子尿尿的時間,一把一個準兒。科學證明:孩子在小的時候,尤其是8.9個月之前的小寶寶,都是沒有大小便意識的。

    奶奶和寶貝的快樂時光

    沒有經驗的人,給小寶寶把便時間過長,容易引起孩子脫肛,痔瘡;把便姿勢錯誤,容易引起脊椎的畸形,影響孩子的發育。因此給小寶寶把便其實沒有多大意義。孩子發育到一定的年齡,自然有排便排尿的意識。順其自然最好。

    孩子多大適合訓練上廁所

    寶寶開心的哈哈哈大笑

    一歲半到兩歲左右適合訓練孩子上廁所。第一,此時的孩子已經有大小便的意識了;第二:孩子已經可以和家長簡單溝通,會說尿尿或者臭臭。

    寶寶,你願意陪媽媽上廁所嗎

    你上廁所的時候把孩子叫上說,☆寶寶陪媽媽上廁所,好不好?☆或者跟寶寶這樣講,給媽媽送點紙過來好嗎?媽媽沒有拿紙,總之讓寶寶看到大人上廁所。潛意識裡也會模仿大人上廁所。

    小孩子學什麼都很快

    讓寶寶知道尿尿或者臭臭要上馬桶,要到衛生間。潛移默化的,訓練寶寶,讓孩子知道尿尿要到衛生間,坐到馬桶上尿才是。這並不難,天天訓練,上廁所就叫孩子,叫孩子。

    棒,棒,真棒,寶寶這麼做太棒了

    當孩子願意坐到在馬桶上尿尿的時候,你要大大的誇獎表揚,“棒,棒,真棒,寶寶這麼做太棒了”,家裡的其他人員,最好也參與,一起鼓勵寶寶,讚美寶寶,讓寶寶知道自己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全家都很開心,寶寶也很開心。

    鼓勵遠比責罵更能讓人事半功倍的成功做到某件事

    鼓勵遠比責罵更能讓人事半功倍的成功做到某件事。

    媽媽的鼓勵對一個孩子來說特別重要

    訓練孩子要有耐心,時間一長孩子自然會學會。如果在訓練期間還是不小心尿到褲子上,也不能打孩子罵孩子,要好好說,千萬不能傷到孩子的自尊心。要鼓勵寶寶說,“寶寶,媽媽知道你這一次憋不住了,下次要注意喲,媽媽相信你,寶寶一定可以做得到,加油“!媽媽的鼓勵對一個孩子來說特別重要。

    一個可愛的小馬桶圈兒

    我在一歲半的時候訓練孩子上廁所,正好是在夏天。提前給寶寶買了一個可愛的小馬桶圈兒。買回來孩子表示很喜歡,天天坐在小馬桶圈上玩,當凳子坐。幾天之後,我將孩子的小馬桶圈放到馬桶上,並且在馬桶前面放了一個小矮凳子。孩子小要踩著凳子才能坐到馬桶圈上。在之前孩子經常看到大人坐到馬桶圈上上廁所。

    所以自然而然的,也想模仿大人的樣子坐到馬桶圈上,一開始是把準了時間讓寶寶坐的馬桶圈上尿。訓練嘛,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自己獨立上廁所真了不起

    偶爾也會憋不住尿的褲子裡面,兩歲的時候,尿尿或者臭臭的時候告訴大人。現在就到夏天了,孩子2歲8個月,自己踩著小凳子,脫褲子,坐到馬桶上尿尿或者臭臭。尿尿的時候會自己也會用紙擦一擦屁股,臭臭的時候還是大人幫忙擦。大人真的很省心。

    寶寶做到了,自己上廁所真開心。

    看到這裡,相信你已經知道答案了。

    沒有十八般武藝,三十六計,一顆堅不可摧的心.......你怎敢說,你帶過娃....

    關注 柒妮橙

    ♬育兒有妙招♬

  • 2 # 小旺虎紙尿褲

    太早把屎把尿才是在害孩子!

    擔心紙尿褲傷害孩子?

    孩子一出生就急急忙忙地把屎把尿才有害!

    導致憋尿或尿床把尿太頻繁,寶寶的膀胱始終沒有辦法感知到充盈,孩子沒法學會協調括約肌和逼尿肌功能。這可能導致他不會自主尿尿,長大後很有可能習慣性憋尿,甚至尿床。

    導致兒童便秘。家長為了方便,按照時間把屎把尿,會讓孩子對排便有排斥心理和恐懼感,從而不由自主地去憋屎,從而引起了便秘。

    除此之外把屎把尿還有可能會有危害脊椎發育、影響心理發育等危害。

    寶寶1歲或1歲半

    如果寶寶兩次尿尿的時間間隔達到2~3小時,他自己可以分辨尿布有沒有溼,或者主動想去上廁所的時候,就可以對寶寶進行如廁訓練了。

    剛開始訓練寶寶的時候,先選擇白天不穿紙尿褲,訓練寶寶小便到便盆或者馬桶裡;晚上睡覺仍需要使用紙尿褲。隨著孩子控制尿的能力增強,再逐漸去掉夜間紙尿褲。

    TIPS:

    媽媽要讓寶寶自己掌握大小便的時間,千萬不要給寶寶太多壓力,否則會讓他因為害怕而憋住大小便。

  • 3 # 精彩生活1234

    我家寶寶快一歲了,白天把尿,晚上紙尿褲,家長多費心,摸索著寶寶排尿的時間或徵兆,固定好排尿的位置和物品,寶寶就不用每天都裹著紙尿褲了。

  • 4 # 微萌寶媽

    千萬不要過早的訓練孩子!

    過早的給孩子把尿,容易造成孩子脫肛!

    脫肛以後需要手術治療,孩子非常痛苦的!

  • 5 # 帶娃的那些事

    雖然我也不太贊同給孩子把尿,更側重於用紙尿褲,但是在寶寶成長過程當中,總是難免會有把尿的時候,只是孩子小的時候儘量不要把尿。孩子開始能坐的時候,就進行坐盆小便練習。這樣,孩子的大小便習慣更規律。

    經常把尿對於孩子骨骼發育不利,相比之下,紙尿褲的壞處就小多了。

    寶寶2,3個月的時候,婆婆總喜歡給寶寶把尿。每回看著寶寶憋屈的樣子,我心裡總是不舒服。寶寶骨骼還沒有發育好,經常這樣把尿,對於孩子脊椎、以及胯部骨骼發育總是不好的。所以,後來跟婆婆溝通幾次以後,就很少把尿了。

    雖然,常用紙尿褲,寶寶容易出現溼疹、皰疹甚至尿道感染,但這些病症相比於對骨骼發育的影響,我覺得還是可以接受的。只要爸媽在給寶寶使用紙尿褲過程中注意點,勤換,保持乾爽,完全沒有問題的。

    紙尿褲也不要一天24小時用,減少白天使用時間,晚上要勤換。

    雖然一直給寶寶用的紙尿褲,但是我白天的時候,儘量不給寶寶使用。白天,給寶寶用尿布,換洗更方便,也可以讓寶寶一直保持乾爽。晚上為了能讓寶寶睡個舒服的覺,給孩子穿上紙尿褲。後半夜,發現寶寶尿了,就及時更換,以保證寶寶能儘量乾爽的睡到天亮。

    這樣,大人可能累點,要多操點心,但是隻要孩子健健康康的比什麼都強。

    寶寶剛開始能坐起來的時候,我就開始培養寶寶的坐盆小便習慣。我總結了幾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不強迫孩子坐盆,孩子不想坐就起來。

    2、坐3-5分鐘,不排便就不要坐了。

    3、每次坐盆時間最多3-5分鐘,久坐可能導致孩子脫肛。

    4、每天儘量固定時間讓孩子坐盆,從小養成習慣。

    5、剛開始孩子坐不穩的時候,爸媽一定要扶好。

    6、訓練寶寶坐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爸媽一定要有耐心。

    雖然,從小坐盆對於孩子、對於爸媽都是比較困難的過程,但是現在看看孩子每天主動坐自己的便盆,還是很欣慰的。這樣的習慣,對於孩子的健康也是有好處的。

  • 6 # 銀花育兒

    在進行如廁訓練時,有以下幾個方法:

    一、循序漸進地進行。剛開始對寶寶進行如廁訓練時,家長不要操之過急。寶寶一歲半前,身心發育有限,不可避免尿床尿褲子,可以讓寶寶感受一下尿溼了的滋味,並且告訴他尿了,讓寶寶有這個意識。

    二、寶寶有排尿訊號,訓練起來更有效。長期看護寶寶的爸媽可能會看到這樣的現象,當寶寶想尿想便的時候就會出現臉紅、夾緊雙腿等便前反應,這時候把寶寶抱到尿桶上往往事半功倍。

    三、給寶寶準備一個寶寶馬桶。給寶寶準備的馬桶最好是寶寶喜歡的圖案和顏色。寶寶有了馬桶,大小便時就有了儀式感,慢慢的大小便就會找馬桶了。

    四、抓住孩子喜歡模仿的特性。可以給寶寶講講有關的繪本故事。比如《拉粑粑》《誰尿了》都不錯,孩子都喜歡模仿,喜歡模仿家庭成員的日常,模仿喜歡的繪本故事裡的人物,利於好這些對寶寶進行排尿訓練。

    五、鼓勵誇獎寶寶。當開始訓練排尿時,每當寶寶控制成功時,我都會誇誇他,親親他,你還別說,自從這樣做了,他尿褲的時候越來越少了。

    其實一般寶寶有主動大小便的意願了,能模仿我們上廁所或者能在便盆上坐會了,尿不溼或尿布能保持乾燥兩小時左右,基本上就可以給寶寶訓練排尿了。

    不過我不贊成給太小的寶寶訓練大小便,寶寶15個月後,再進行如廁訓練,月齡太小的寶寶,就還是先用紙尿褲和尿布吧,因為你訓練也起不到多大作用,也有可能會影響寶寶的性格發育。小寶寶的膀胱肌肉內層很薄,彈力組織尚未發育完善,腎臟對尿液的濃縮功能不強,儲尿能力差,神經系統控制調節能力弱,是小寶寶不能控制大小便的主要原因。另外把尿,也帶有一定的強迫性,而小寶寶又不會表達,有時候你把的時候他沒尿,你提上褲子了,寶寶就可能尿了,這往往給撫養人也帶來了挫敗感,有的脾氣急躁的有可能都會訓斥寶寶了。所以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利於我以上介紹的方法來對寶寶進行排尿訓練,寶寶自主如廁,不是難事!

    我是小羽媽咪愛baby,一個喜愛孩子的育嬰師,熱愛生活的兩孩媽媽)

  • 7 # DrX說

    家裡有寶寶的朋友,可能都聽過這樣的炫耀——

    我們家寶寶5個月就可以把尿了。不僅節約尿布,更加感覺清爽,還可以訓練孩子的大小便功能。

    孩子3個月大時,就會有老人開始把尿。他們常常會算著時間,比如半個小時,給孩子把一次,該把尿了,還一臉自豪,覺得自己最瞭解孩子。

    其實這並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因為,這是錯誤的!

    1、沒有效果

    把尿並不能讓孩子更早學會控制排尿。

    早把尿容易給寶寶造成錯覺,以為只有把尿了,才可以排尿。

    不利於鍛鍊寶寶的膀胱和排尿反射功能,甚至建立了把尿的反射,讓孩子有尿不會尿,沒尿憋出尿。

    孩子不習慣正常排尿,反而會造成尿瀦留(膀胱內充滿尿液而不能正常排出)。

    2、脊柱受壓

    把尿的姿勢會讓孩子脊柱承受全身的壓力。

    如果姿勢不當,甚至可能造成髖關節脫位。

    3、肛門脫出

    頻繁把便,嬰兒會頻繁用力,加上自身控制肛門括約肌的韌帶相對鬆弛,尤其是那種寶寶沒有尿意,家裡長輩還要強行的把尿,造成孩子哭鬧。

    可是家長並不明白寶寶的意思,還在繼續把尿。

    把尿時間長了,孩子的肛門周圍壓力加大,甚至引起痔瘡和肛門脫出。

    4、合理的如廁訓練

    如果上幼兒園,還不能自己上廁所。碰到不負責的老師,孩子是會受罪的!

    很多家長就會很早對孩子進行訓練。

    曾今有人對雙胞胎做過試驗(當然我家的雙胞胎沒有做過這樣的試驗),一個很早就開始把尿和訓練如廁,另外一個沒有特別訓練,一直使用尿不溼。

    驚奇的是,到了2歲半,2個孩子都可以自主控制上廁所了。提前2年開始訓練的孩子,只是比他雙胞胎的兄弟,早1個月學會而已。

    大部分孩子控制大小便的神經肌肉的能力,要到18——24個月時才會成熟。

    所以,即使要對孩子進行訓練,也不要過於心急。

    家長要先從認知上開始訓練,讓孩子對於排尿和拉臭有認識。

    1、 他是否能區分溼尿布和幹尿布,對溼尿布感覺很不舒服,當寶寶正在大小便的時候,能否意識到自己正在大便,多問問孩子有沒有排尿和排便;

    2、 利用繪本、影片、玩具,給寶寶講述排便訓練的知識;

    3、 剛開始用馬桶孩子很可能會拒絕,不要強迫,只要坐一會就好,讓他產生“排便=坐馬桶”的聯想即可;

    4、 只要做到前3步,不要著急,孩子很自然的就學會表達排便了。從可能是“嗯嗯”到“臭臭”。

    這時候再給與孩子適當的鼓勵,正向反饋,排便訓練已經成功了。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雖然這句話已經被被質疑,但是沒有家長希望孩子落後。

    孩子的發育稍微慢一點,家長就心急如焚,無論是吃飯、排洩、爬行、走路、說話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比別人早。

    但是,如果違背了孩子的發育的規律,只會適得其反!

  • 8 # 希仔與晴妹媽

    其實我覺得寶媽們對於這個問題不用著急,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有一個過程,寶寶有自己的發展規律,我們只需要根據其規律科學對待,不煩躁不急進,終有一日寶寶會自己排尿的。下面我來說說自己的經驗

    我大寶今年2歲11個月了,已經可以自己排尿了,中午午睡幾個小時也不用尿片,只是晚上還需要套著尿片,現在我正逐步訓練他晚上也擺脫尿片。

    在我家大寶1歲半前是沒有進行排尿訓練的 ,個人認為太早把尿不太合適。因為這個時候寶寶身心發育有限,尿褲子沒有辦法避免的,過早訓練可能造成寶寶心理負擔,雖然長輩時常提醒,套尿片對生殖器官不好,但我並不認同。

    差不多2歲的時候吧,我買了個可愛造型的馬桶,然後對寶寶說,兒子長大了,我們以後就不穿尿片的,要自己尿尿。其實寶寶有尿意的時候是可以看到的,我寶寶想尿尿的時候就會憋著,手不斷摸摸,這個時候我便會讓他在馬桶上面尿尿,剛剛開始幾天是控制不住會尿溼褲子,但次數不多,但不到一個星期就成功了,再沒有套過尿片了。還有,我要說榜樣的力量也很重要。雖然說要儘早讓孩子接受早期性教育,但我覺得在孩子進行排尿訓練時,真的可以讓孩子看看爸爸媽媽是怎樣進行排尿的,他們會模仿,當他們有自己的專屬馬桶,他們知道爸爸媽媽也是這樣拉尿的,自然他們也這樣做了。他們做到了也要多表揚孩子,多說”寶寶真棒”。

    以上就是我的經驗了,沒有哭泣,沒有排斥,一切順其自然。

  • 9 # 匯慈安月嫂

    分階段排尿訓練   1~1歲半以前:想尿就尿   此階段寶寶身心發育有限,尿床和尿褲子無法避免。隨孩子天性,想尿就尿,不必著急排尿訓練,過早訓練可能造成寶寶心理負擔,使親子間關係變緊張。   提示:沒有學會理解排便前,家長看到他們尿溼或弄髒褲子,應有意識地告訴他“寶寶尿了”,以培養其理解能力。   1歲半~3歲:進行行為指導   此階段肌肉神經已有一定的發育,開始能夠控制尿液的“存”與“放”,也能聽懂大人的指示。此時應該有意識地開始對寶寶進行如廁訓練。   提示:3歲前的孩子尿床很正常,可以採取措施儘量避免弄溼床鋪,但不能刻意要求他們不尿床。如睡覺前不讓寶寶喝大量水或吃過多水果;夜裡固定把1~2次尿。   3歲後:慢慢克服尿床   每次把尿的時間從原來固定的時間點逐步往後延,先半小時,再1個小時、2個小時。這樣能夠慢慢鍛鍊寶寶膀胱的儲尿能力,逐步改變,直到天亮才會下床排尿為止。   提示:如果過了五六歲還是尿床,就應去醫院檢查一下

  • 10 # 光芒四濺的暱稱

    寶寶學會自己排尿是寶寶成長過程中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這件事情對父母來說也是十分重要的,孩子在大約一半歲的時候就可以進行排尿訓練了,這個時候,父母對孩子要有耐心,不要認為孩子學會自己排尿是一件十分輕鬆簡單的事情,這對寶Bora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對孩子的父母來說也是以件極其考驗耐心的事情,要始終記得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教會孩子自己排尿是一件任重而道遠的事情。

    在孩子大約一歲半的時候,這時候父母就要開始計劃著如何教孩子自己排尿了,首先父母要學會觀察孩子的排尿時間,沿掌握好恰當的時機,如果說孩子正在歡快的玩耍,突然間就站立在那兒不動了,或者說往那一站打了個冷顫,這時候說明孩子“感覺來了”,父母就要馬上送孩子去衛生間。除此之外,孩子在睡覺前和睡醒之後都是排尿的最佳時機。孩子吃完飯後的15~30分鐘之內也要去尿尿。但是呢,如果孩子沒有特別的反應去表達自己想尿尿,這時候家長要及時提醒孩子他該尿尿了,然後再對其進行指導。

    教導孩子如何自己進行排尿要從夏天開始,這時候孩子衣著單薄,方便穿脫,即使在其他季節教導孩子自己去排尿也要穿一些寬鬆並且吸水性較強的衣服。在孩子學習自己排尿前,作為家長一定要給孩子選擇透氣性較好且比較薄的紙尿褲,這樣一來孩子認為紙尿褲很舒服,因此會減少孩子自己排尿時的壓力,進而讓寶寶認為排尿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降低寶寶對排尿的恐懼。

    教男孩子自己排尿最好是爸爸去教,而女孩子學習自己排尿要由母親來指導,這樣更容易言傳身教,讓孩子知道男女有別。孩子學習自己排尿時要及時在衛生間內準備好便盆,便盆一定要放得安全舒適,在孩子排尿的時候父母可以對孩子進行一些聲音誘導例如“噓噓”這類的,父母還可以在孩子旁邊為孩子加油打氣,說一些鼓勵孩子的話。最後,一定要讓孩子知道尿完要清潔尤其是女孩子,告訴孩子要保持衛生。

    孩子學習自己排尿是對孩子來說一件十分複雜的事情,對父母來說也並不容易,作為孩子的父母要時刻保持良好的心態,切記不要急躁和發脾氣。

    三歲之後就可以教寶寶開始識字啦,我閨女就是這個時候開始認字的,用了 很多方法培養她的興趣,最有效的還是用Apipi,你百度搜索【貓小帥學漢字】挺不錯的,我閨女用了1年多了,特別喜歡,現在還經常給我講故事,棒棒噠。

  • 11 # 小兒推拿楊曉

    據資料顯示,在中國,90%的女孩和75%的男孩在2歲半就可以獨立大小便了,這跟我們傳統的把尿有很大關係。

    其實經常把尿對於孩子骨骼發育不利,相比之下,紙尿褲的壞處就小多了。寶寶2,3個月的時候,婆婆總喜歡給寶寶把尿。每回看著寶寶憋屈的樣子,我心裡總是不舒服。寶寶骨骼還沒有發育好,經常這樣把尿,對於孩子脊椎、以及胯部骨骼發育總是不好的。所以,後來跟婆婆溝通幾次以後,就很少把尿了。

    雖然,常用紙尿褲,寶寶容易出現溼疹、皰疹甚至尿道感染,但這些病症相比於對骨骼發育的影響,我覺得還是可以接受的。只要爸媽在給寶寶使用紙尿褲過程中注意點,勤換,保持乾爽,完全沒有問題的。

    寶寶1歲或1歲半

    如果寶寶兩次尿尿的時間間隔達到2~3小時,他自己可以分辨尿布有沒有溼,或者主動想去上廁所的時候,就可以對寶寶進行如廁訓練了。

    剛開始訓練寶寶的時候,先選擇白天不穿紙尿褲,訓練寶寶小便到便盆或者馬桶裡;晚上睡覺仍需要使用紙尿褲。隨著孩子控制尿的能力增強,再逐漸去掉夜間紙尿褲。

    總之,千萬不要過早的訓練孩子!過早的給孩子把尿,容易造成孩子脫肛!

    脫肛以後需要手術治療,孩子非常痛苦的!

    育兒小知識:

    1.餵奶時注意不要讓寶寶吸入過多空氣。

    2.可頻繁地增加拍背排氣的次數。

    3.試著少量多餐餵奶,牛奶的溫度應適中。

    4.輕柔按摩寶寶的腹部。

    5.將寶寶放在搖籃或幫寶寶洗個溫水澡。

    6.抱寶寶到臥室外甚至戶外走走,再不行就換個人照顧吧!至少輪替休息,別累壞大人,尤其是產婦。

  • 12 # 刺眼的小兔子

    如何進行寶寶的排尿訓練(順其自然,真實有效)

    我家寶寶是6月份生的,一歲的那個夏天,聽老人說,需要進行自助排尿訓練,於是,我也在大家的壓力之下進行了幾次排尿訓練。情況不盡如人意!

    1歲時,我家寶寶還不太會說話,不能自主表達意思,要尿尿了也不太會說,提醒他要尿尿吧,他也一臉茫然的樣子。每次尿溼了褲子都會非常緊張,有的時候還會嚇得哭起來。想想那麼小的寶寶,每次尿尿都像上刑罰一樣,我也於心不忍,於是第一次的排尿訓練以失敗告終。

    一歲半,有一些寶寶去了託班,基本上可以脫離尿布了,但是18個月對我們來說是冬天,冬天的排尿訓練煞是難做,我也就作罷,不過,1歲半的孩子基本的有了語言溝通能力,我們的嗯嗯訓練倒是在這個冬天完成了。

    嗯嗯訓練似乎比較簡單:

    首先,我觀察他的面部表情,知道他嗯嗯的時候是什麼表情,迅速將他褲子脫下來,放到小馬桶上去嗯嗯;

    過了一段時間,他就有了條件反射。知道嗯嗯是要被媽媽脫褲子的,他會跑到我面前讓我脫褲子;

    第三個階段就是叫:媽媽,我要嗯嗯。

    也許他自己知道粑粑拉在身上不舒服,喜歡自己拉粑粑吧!

    在此不得不說一個神器:宜家買的寶寶便盆,這個玩意兒男女通用,寶寶很喜歡這個小馬桶,每天早上必去找它嗯嗯。

    時間一晃到了寶寶兩歲,在這半年中,孩子排尿訓練的壓力來自多方面。

    記得一次和隔壁小區的兩個媽媽聊天,一個孩子11個月,一個孩子3歲。這11個月的媽媽說,他們已經不用尿布了,怎麼做的呢?10分鐘把一次尿!omg!我個人認為這並不是意見值得稱頌的事情,10分鐘一次的括約肌運動會讓一個嬰兒受不了,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

    那個三歲的媽媽讓我趕緊脫掉孩子的紙尿褲換上開襠褲,說他們那個時候就是這麼進行排尿訓練的!我心中又是一萬頭那什麼馬跑過!那多髒呀,開襠褲現在可是不流行了喲!

    還有一些阿姨媽媽更是恨不得立刻馬上就把我寶寶的紙尿褲給扒了!還大聲說:這樣以後要O型腿的!你們怎麼快兩歲了還穿紙尿褲啊!隨後我就可以感到路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的目光齊刷刷向我射來!一開始,我恨不得找個地縫鑽下去!後來被多說了,臉皮也就厚了,用我美麗的微笑來接受這些負面資訊而不發表任何看法。

    到了2歲的這個夏天,我清楚的記得是入伏第一天,我嚴肅地對寶寶說,今天開始我們就不穿紙尿褲咯,你做好自己噓噓的準備了嗎?寶寶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好吧,我們就開始吧!

    說實話,不穿紙尿褲對家長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除了洗尿溼的短褲還要擦地板,想想2歲是最佳的訓練時機,我就把這些麻煩都當作了自己的鍛鍊!

    我也非常感謝我的父母,因為我要上班,很多訓練是在他們的幫助下進行的。

    第一天,我媽媽跟我彙報:今天洗了7條褲子。第二天,3條褲子。第三天,完成!

    這真是一個激動人心的訊息,我的總結就是:

    1、排尿訓練需要順其自然,儘量選擇夏天進行,孩子不吃苦頭;

    2、對於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我們做媽媽的需要頂住,孩子是自己的,不用理會別人的嘮叨;

    3、和家裡人配合好,不要一個說穿紙尿褲吧,一個偷偷不給穿,這樣的排尿訓練用時較長,也不能很好的進行;

    4、儘量在孩子可以語言表達之後進行排尿訓練,這樣他對自己的感知能及時告知家長。

    三歲之後就可以教寶寶開始識字啦,我閨女就是這個時候開始認字的,用了 很多方法培養她的興趣,最有效的還是用Apipi,你百度搜索【貓小帥學漢字】挺不錯的,我閨女用了1年多了,特別喜歡,現在還經常給我講故事,棒棒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AT變速箱比CVT變速箱高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