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人生是一場耕心之旅
-
2 # 站烽
https://m.zjurl.cn/answer/6815467548402778375/?app=news_article&app_id=13&share_ansid=6815467548402778375
這個回答的論據不錯,但不贊同結論。
九邊精銳盡數出動,明廷還不重視薩爾滸??估計是被三大徵的勝利衝昏頭腦,認為遼東兵敗是偶然。。。跟不會賭博的開場被放了幾場水就認為自己賭神了,後面越輸越多甚至貿然梭哈,導致傾家蕩產血本無歸差不多~
https://m.zjurl.cn/answer/6767930030837203208/?app=news_article&app_id=13&share_ansid=6815741846195536135
這回答就完全亂了。
努爾哈赤最得意的“憑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竟然被你歪成努爾哈赤怕分進合擊(其實是戰略嚴重錯誤,添油點燈)。。。。八旗軍來源甚至比明軍還雜,都能被努爾哈赤擰成一股繩。。。。這麼說吧,就八旗中的任意一旗一萬騎兵,就足夠滅了明軍九邊這11萬精銳(甚至是明軍集結好,甚至經過了一兩年合練然後同時開進薩爾滸)。
-
3 # 日常刷下線
分兵也行,但是誰主誰輔?萬曆早就想讓李如柏為主攻,李如柏駐軍清河距離赫圖阿拉只有40幾公里,基本可以做到朝發夕至。即便被圍困與清河之間的聯絡也不會完全隔斷,但是揚鎬的安排卻是李如柏為輔助,這也是他最後出來的原因!再一個四路誰是主將?相互平級,誰指揮誰?當年在朝鮮也分兵但是李成梁主帥親自帶兵豬突!一發生問題全部向他靠攏,這才有了碧蹄館之戰!揚鎬可好,自己龜縮在遼陽,距離預設戰場150公里,明朝沒有優良的通訊裝置,怎麼指揮,四路大軍完全像無頭蒼蠅,奔向死亡!
-
4 # 明月照邊關
戰爭的勝負從來不僅僅在於人數,而在於戰力,戰力就是這支軍隊的整體素質。
當時楊鎬兵分四路迎戰努爾哈赤,固然有戰略上的錯誤,但這不是主要的。
首先楊鎬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軍統帥,他是趕鴨子上架臨時擔任大軍統帥,他只是個官僚,官僚打仗首先想的不是仗打不贏怎麼辦,而是仗打輸了,我會有什麼後果?因為這種統帥思想的不同,所以楊鎬才會兵分四路,這樣就算一兩路敗了,我還有1兩路,我還有很多軍隊,不至於受大處罰。
其二,當時這號稱的47萬大軍,實際上只有10萬左右,可以參考《明清實錄》,而且還是臨時拼湊的,最要命的是的是,此時大明的後勤不足,為什麼後勤不足呢,因為多年前剛打完援朝抗日之戰,這時可想這支部隊的軍心戰力有多強了。
其三,在遼東這個地帶,那是努爾哈赤的老窩,天時地利人和佔全,而且努爾哈赤的6萬精兵都是精銳中的精銳,用6萬精銳對楊鎬的10萬雜牌軍,別說他分兵了,就算不分兵,面對經驗老到的努爾哈赤,楊鎬就能取勝了?
其四,滿清戰力一直有句話“滿清不滿萬,滿萬不可敵”,就可見後金兵戰力之強了。想想後來的熊廷弼,袁崇煥,孫成忠等輩,兵力遠超楊鎬,為什麼不敢正面和滿清兵決戰,因為他們很清楚滿清野戰的實力。後來的洪承疇到時決戰了,洪承疇用全軍覆沒證明了清兵的“滿萬不可敵”。
因此楊鎬的薩爾滸之戰大敗,有各方面的原因,分兵只是一方面,最主要還是後勤不足,整體兵源素質不夠強,協同作戰的配合不到位。
-
5 # 侃劇觀歷史
公元1619年明萬曆四十七年,努爾哈赤在薩爾滸大敗四路明軍,努爾哈赤在薩爾滸之戰中決定採取,憑爾幾路來,我只管一路去的方針。集中優勢兵力對明軍採取各個擊破的策略。
明軍主將遼東經略楊鎬集中葉赫部北韓共11萬餘人,號稱20餘萬,棋戰略方針是尾赫圖阿拉為戰略目標,分兵進擊四路合攻一舉圍奸後金軍。
一、楊鎬對努爾哈赤的過分輕視
二、萬曆皇帝的一再催促
三、明朝朝政吃緊故楊鎬想速戰速決
-
6 # 有風物語
楊鎬是因為“熟諳遼事”而被任命為明朝兵部右侍郎經略遼東,他確實是當過一陣子的遼東巡撫,可惜那都是八年前的事情了。在河南老家賦閒了八年的他對於遼東的現狀,對於努爾哈赤的實力與女真人戰鬥力很難說深入瞭解多少。連敵人有多少都不清楚,知敵不明實為為帥者之大忌。至於說採取的分兵四路採取分進合擊的戰術,一方面也是他這個驟然起復的總指揮的無奈之舉。因為明朝這四路大軍的統帥一個個都是老資格,別說他指揮不動,把四個人放在一起反而可能會鬧出什麼節外生枝之事,至少誰也不願意聽誰指揮就是了。所以薩爾滸之戰,明軍敗得並不算冤枉,準備不足和指揮不力就是明軍的死穴。準備了一年是因為要從全國各地調兵
遼東鎮是大明朝九邊之首,依據規定是有兵馬9萬多人,不過努爾哈赤誓師伐明,連連攻克了撫順等城之後,按照兵部尚書黃嘉善奏摺的說法,遼東全鎮也就剩下二萬來人。想要泰山壓頂犁庭掃穴般地對付努爾哈赤,這點人馬肯定是不夠的。於是就只能是調全國之兵來戰。
(薩爾滸之戰的參戰明軍 都是千里迢迢從各地調來的)
按照朝廷的調令,九邊鎮出兵最多,宣府、大同、山西三鎮三萬,更西邊的延綏鎮、寧夏鎮、甘肅鎮、固原鎮四處,出兵兩萬五千人。而後內地四川、廣東、山東、陝西、北直隸、南直隸,湊出了二萬人。
又從西南各土司手裡擠出了七八千人,另外再加上浙江兵四千人。總計是八萬多大軍從四面八方向遼東集結。
同時又有女真葉赫氏的一萬兵和北韓的一萬三千人作為外援參戰。
零零碎碎地加一塊也有十一二萬人了。
不過到了楊鎬手裡的人卻沒這麼多,
經略楊鎬奏:“昨之主客出口者(出山海關參戰)僅七萬餘……”也就是一二萬人根本就沒來。東路大將劉綎就說了,這都開打了,我手下能征慣戰的西南兵還沒到呢。
沒到,一是路遠,二是軍餉問題,雖然萬曆說撥出二百萬軍費,可那不是一次性撥付,沒錢誰肯賣命啊。
一二萬人雖然不能決定大局,但至少說明了明軍計程車氣不振,後勤供應也不足。還是劉綎的東路軍,加上北韓的一萬三千人,全軍才有三天的糧草輜重。
薩爾滸之戰算不上以少勝多的經典之戰明朝自己並沒有吹噓出動了多少兵馬,是大清底定天下後編的書裡替明朝吹出來的。
《太祖武皇帝實錄》中說了,“經略楊鎬以二十萬兵,號四十七萬,徵取滿洲。”更誇張的是《盛京通志》,“太祖高皇帝以勁旅五百破明兵四十餘萬眾。”後金只出了五百人就滅了大明四十餘萬,這個著實有點把女真人的戰力吹上天了。
清代的史料中並沒有給出薩爾滸之戰,後金出動兵馬的具體數字。
但在《滿文老檔》中說了一年前攻打撫順時的人馬數,“令兵率降民及所得人畜前行歸國,帝與諸王臣領四萬移營,復臨大明邊安營。”後金在撫順等地掠奪人口三十餘萬,經過一年的消化,至少後金有兵馬十萬的數字應該不會少多少。
《明神宗實錄》中也有記載,“奴酋之兵,據陣上共見,約有十萬人。”八旗兵雖然人數六萬,但是還有其他輔助之兵是肯定的,因為大明朝攻打的是努爾哈赤的老巢。
(昔日的古戰場已經成了風景區)
雖然赫圖阿拉是在遼東山區,但是絕對不是地大人稀。因為努爾哈赤很懂得人口的意義。他每一次征戰,都是毀其城,掠其民,將所有的人口都集中起來安置。按照《滿洲老檔》記載,赫圖阿拉地區至少有二十萬人。
所以說,薩爾滸之戰,雙方的兵力是很接近的。絕不是楊鎬十年前當遼東巡撫時,努爾哈赤手下只有萬餘子民的景況了。
四路大將 三個當過遼東總兵大明朝的傳統是文臣指揮武將,萬曆年間算是打仗很多的,最有名的就是“萬曆三大徵”,都是文臣領兵,結果也不差。所以在文臣中能打的人都老去凋零後,楊鎬就被火線提拔上來,比較他是打過日本人也打過蒙古人的,算是有戰爭經驗的。
(努爾哈赤的戰法是“憑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
雖然士兵都是天南海北調過來的,但是給他配置的武將也都是相當有名氣的了。
時任山海關總兵的杜松,絕對是猛將,把蒙古人砍得見面就喊“杜太師”,兩人應該是老相識了,楊鎬當遼東巡撫時,曾經舉薦李如梅為遼東總兵,不過後來朝廷任命了杜松為遼東總兵。
劉綎,一時名將,二次入朝參戰,而且還平定過楊應龍之亂,人稱劉大刀,據說練武時的大刀足足一百二十斤。當時被任命為遼陽總兵。
資歷最早的遼東總兵是馬林,是將二代,他的父親是明朝名將馬芳,馬家一直駐守邊疆,時為開原總兵。
還有就是時任遼東總兵的李如柏,他是“遼東王”李成梁第二子,楊鎬曾與李如柏的親五弟李如梅一起搭班子戰於北韓,當時李如柏也入朝參戰。
這四位可謂都是一時之選,但是麻煩也在這,就是相互間誰也不會服誰。
之所以兵分四路,分進合擊,楊鎬也實在是沒辦法。對於這四位,戰前,全都被任命為“主將”,各領一路打去吧。甚至楊鎬都沒給這幾位佈置什麼進攻方案,只是簡單說,“攻奴酋之北面”、“攻奴酋之南面”,最後目標是赫圖阿拉就是了。
結論現在都說這種戰術是導致大明朝失敗的主要原因,其實分進合擊是大明軍一貫的打法,不管是平定播州楊應龍之亂,還是入朝打日本人,很多時候的戰術就是分進合擊。薩爾滸之戰,如果努爾哈赤收縮全力防守赫圖阿拉的話,這種戰術並不算錯。只是這一次,碰上了硬釘子,女真人不僅戰力卓著,而且人數也不處劣勢,所以人家憑什麼還龜縮防守啊。努爾哈赤的辦法今人總結就是,“憑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他只用500人就牽制了東南兩路明軍,隨即集中優勢兵力先打掉威脅最大的西路和北路明軍。六天之內,大明朝十萬大軍土崩瓦解。其實楊鎬戰術失敗不過是一部分責任,除了李如柏龜縮不前沒有捱打,剩下的三路大軍看著是名將指揮氣勢洶洶的,可是誰也沒能挺住一天,不然怕是不是輸得如此徹底。
-
7 # Man139876657
這個問題其實正常來說不存在,因為馬林和杜松都是二月二十八出兵,杜松走的是撫順,馬林由開原南下,要求三月二日會師薩爾滸什麼什麼關,馬林和杜松的路程差不多,而杜松二十八日出發,當晚到達撫順,二十九日從撫順出發,二十九日晚到達薩爾滸兵敗之地,二十九日當晚,杜松率領一部分軍隊過河,三月一日攻打界凡城,由於沒有火器,打不下來,而火器在河對岸,三月一日中午努爾哈赤主力到達,杜松退守,杜松和自己的主力膈河向望,而努爾哈赤八旗在中間,四旗打杜松,四旗在河對岸監視杜松的主力,打了一下午,四旗軍隊吃不下杜松一萬人,於是改變策略,增援對岸,打杜松河這邊的軍隊,這邊的軍隊都是火器,又是晚上,清軍以暗擊明,明軍失敗。二十八二十九,三月一,一共三天時間,明軍潰敗是三月一夜晚,而馬林呢,二十八出兵,三天走的路程相當於杜松一天,馬林三月二日是無論如何不可能到達預定地點的,說明馬林走的慢了,行軍拖沓。還有李如柏,我不知道他什麼時候出兵的,但是他的行軍路線,兩天足夠到達薩爾滸。說白了,如果馬林快點,或者杜松慢點,都不可能各個擊破。時間就差一天,就是一天決定了失敗,如果非說各個擊破,合併出擊充其量也就是馬林和杜松沒必要分開,因為馬林兵敗的地方其實距離撫順不遠,半日路程,完全可以馬林杜松在撫順集合,然後一起走,而李如柏作為增援,清河一路,只要拿下後金一個關,有兩條路,一條路直接通赫拉格圖,中間沒有大的關口了,一條路直接通薩爾滸,中間也沒有任何大的關口。如果說不放心開原,害怕馬林在撫順集合後金投資開原,完全可以楊稿領兵三萬跟著杜松一起走,要知道,只要出了撫順,一天就可以到薩爾滸,薩爾滸東不遠就是後金的關口。所以說薩爾滸失敗的原因太多,分進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還是前期謀劃不行,作為最高長官竟然在城裡待著,不去協調一下。想想看,如果馬林在二十八日就到達他兵敗的地方,二十九一早他就可以出發,到二十九晚就可以匯合杜松。甚至,如果馬林二十九日到尚間崖,至少三月一日上午他完全可以到達薩爾滸,而此時後金主力剛剛到關口,要中午才會攻擊,雙方合兵,而李如柏如果也是二十八出發,二十九就可以拿下他面前的關,然後直接進軍赫拉格圖,試問努爾哈赤有心情在薩爾滸和杜松打嗎?你再打,老家就沒了,你留下三萬守,三萬回,沒用,杜松有重武器,你那個關守不住,你都回去,正中下懷,合圍成功,你在薩爾滸繼續打杜松,李如柏二十九日一天就可以到你老家,就算穩重點,三月一到,這個時候你和杜松正在打,你家沒了,而杜松不用和你打,拖延就行,防守就行,李如柏就可以從後邊幹你來了。甚至李如柏二十九日拿下關口,然後直接分兵主力去薩爾滸,分兵你老家都行。總之,就是二十九日這天,馬林只要到尚間崖,明軍就勝利,但是,馬林那個傻逼,足足三月二日才到尚間崖。
-
8 # 我就是那麼壞
分兵合圍是非常正確的戰術,誤期是要斬首的,以確保部隊協同作戰。明軍各部處於絕對優勢,不用分兵之術,才是無能之人。所謂擔心,就好比吃飯怕噎著一樣。
但是,楊鎬在明末舞臺上的一系列表現,只能說,空有其表,此戰也就分兵這一項是對的。
-
9 # 胡運百年窮
薩爾滸之戰分兵不可避免。
無論道路還是後勤都決定了明軍必然要分兵。明憲宗時平定女真叛亂就是分進合擊,在明軍看來很正常。
明末王在晉《三朝遼事實錄》記載的明軍兵力為 “ 以上各路除麗兵外,主客出塞官軍共八萬八千五百五十餘員名……陣亡……等官共三百一十餘員名……陣亡軍丁共四萬五千八百七十餘名,陣失馬、騾、駝共二萬八千六百餘匹頭只,今陣回見在並招集官軍共四萬二千三百六十餘員名。 ”
在報告中也可以看到明軍損失了大量的馬騾、戰車與火器,顯示明軍有相當數量的騎兵與車營。
《北韓王朝實錄》記載北韓出兵一萬三千人;《柵中日錄》列出各部隊的兵力合計為12,830名,另外調派了400名銃手加入杜松的部隊兩軍合計人數為101,780名。
明軍若不分兵,使用單獨一條道路行軍,假設明軍行軍時人馬間距整齊固定、各營之間毫無間隔,並且沒有火炮、戰車、輜重等等。
根據明軍損失包含了28,600匹馬騾,則全軍的馬騾應超出此數。假設這些損失馬騾全部都是供騎兵騎乘而非馱運輜重,騎兵排列為每排4馬,每排距離為3米,那麼這樣一支假設的隊伍,其行軍長徑即為:
28,600名騎兵 / 每排4馬 * 3米 = 21,450米 = 21.45公里
假設其餘明軍還有59,950名步兵,也同樣排列行軍,步兵排列為每排6人,每排距離為1.5米,那麼這樣一支假設的隊伍,其行軍長徑即為:
59,950名步兵 / 每排6人 * 1.5米 = 14,988米 = 14.99公里
則此一假設的明軍行軍長徑將達到36公里以上,即前軍走到薩爾滸、而後軍尚在撫順城......
再看地理形勢,如下圖可見行軍路線全是山地。
明朝成化年間,明軍曾兵分多路攻打 “ 建州夷 ” ,撫寧侯朱永於1479年奏報當地地形為 “ 建州賊巢在萬山中,山林高峻,道路險狹 ”;先前的1467年,率軍征伐的武靖伯趙輔則以文學筆法描述 “ 建州……深處萬山,林木障天,晴晝如晦,恃險負固 ” , “ 五嶺、喜昌、石門又咽喉之地,人不得並行,騎不得成列,乃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 ”
當時陳王庭奏報的各路出發時間,應當是明軍預定行程,“ 四路酌量遠邇,依期相繼而進。續報總兵劉綎於二月二十五日寅時出寬奠小佃子口,馬林二十八日巳時出鐵嶺三岔河,杜松等二十九日申時出撫順關口,李如柏三月初一日巳時出清河鴉鶻關口。 ”下圖是當年西路的杜松行軍的馬爾敦山道,拍攝於近代。
理想上各路明軍按照時程與距離,將於三月三日、四日陸續抵達赫圖阿拉周邊包圍後金。然而後金主動出擊,於三月一日、二日分別擊敗杜松與馬林,於三月三日陸續回師赫圖阿拉,並於三月四日擊敗劉綎與北韓聯軍。從明軍行軍情況來看,受到地理環境很大的影響。杜松表現較為積極,他盡力按照時程進軍,但是其麾下車營因為渾河水勢深急,當天始終無法渡河而落後,攻打吉林崖時也被半渡而擊。馬林的延遲特別嚴重,按照時程他應當比杜松提早一天進軍到薩爾滸,不過直到三月一日傍晚杜松主力被擊敗,馬林仍然尚未抵達薩爾滸,落後了將近兩天的行程,原因未明。劉綎在深河遭遇牽制,耗費了半天時間,即使假設沒有因為北韓軍缺糧而停留,他後續仍要透過家哈寨;李如柏則要透過烏雞關。這兩路都受到地形崎嶇多山的影響,未能於三月三日白天赫圖阿拉較為空虛時抵達。明軍在兵分四路之外,與後金接戰時又分為若干部分,杜松、馬林各分成三個部分,劉綎與北韓軍分成五個部分,戰況大多是就地立營各自為戰,彼此未能互相支援。可見即使是分兵的情況下,糟糕的道路通行狀況仍把明軍隊形拉得支離破碎......
再看後金方面。後金於薩爾滸之戰集中機動兵力加以運用,作戰時則視情況分遣兵馬。《滿洲實錄》記載 “ 騎好馬之兵先至,騎劣馬之兵陸續而來 ”後金主力於四天內的行軍距離,至少超過202公里或218公里。三月一日從赫圖阿拉行軍超過66公里前往薩爾滸、界藩攻擊杜松;三月二日攻擊距離薩爾滸超過6公里的杜松車營、距離薩爾滸超過11公里或19公里的馬林;三月三日連夜返回赫圖阿拉;三月四日從赫圖阿拉行軍至少超過48公里攻擊劉綎與北韓聯軍。平均每日行軍距離至少超過50公里,期間擊敗了三路明軍,可以當成良好的騎兵機動作戰範例,佈署的偵察與牽制也都發揮成效。地理環境也影響後金,其行軍交通路線同樣需要翻山越嶺、涉渡河川,與明軍之間的交戰泰半發生在山地,是後金熟悉的地形與戰法,其野戰機動能力顯然優於明軍。
-
10 # 歷史笑春風
題主還真說對了,楊鎬還真沒有想到努爾哈赤能夠各個擊破。楊鎬本是個庸才,在援朝之役中,他在蔚山指揮失誤,造成明軍大敗,傷亡兩萬,被罷職。這一次討伐努爾哈赤,又一次起用了這個庸才,只能說明朝君臣識人不明,用人不當。
當時的祝耀祖是這樣評價楊鎬在遼東的所作所為的:
“自鎬用事以來,威令不行,賞罰不信,呢私交而輕南將,則豪傑灰心,怯任,罪而卹典,則英雄短氣。”在這次戰役裡,明軍總數約八萬六千人。與盟友海西女真葉赫部軍一萬人,北韓軍一萬三千人,總計十一萬多人,號稱四十七萬。而努爾哈赤則有大約六萬人馬。
不過,明朝的這些軍隊都受過戰爭的洗禮,有一定的作戰經驗。而且在武器裝備方面,尤其是火器方面要比努爾哈赤的軍隊強的多。火炮是騎兵的剋星。有人評價說:
蓋明之槍炮火藥,金實無此利器;不以士馬合圍,藉壯敵愾,則烽煙之中,殊非矢石可比耳。如果明軍運用好火炮方面的優勢,則努爾哈赤也不好取勝。因此,這一次戰役,明軍的實力還是佔有一定的優勢的。
楊鎬在進行戰役部署時,將明軍分成了四路,準備對努爾哈赤進行分進合擊。具體為:楊鎬坐鎮瀋陽指揮;總兵馬林率1萬5千人,出開原,經三岔兒堡,入渾河上游地區,從北面進攻;總兵杜松率兵約3萬人的主力部隊擔任主攻,由瀋陽出撫順關入蘇子河谷,由西面進攻;總兵李如柏率兵2萬5千人,由西南面進攻;總兵劉綎率兵1萬餘人,會合北韓軍共2萬餘人,經寬甸沿董家江北上,由南面進攻。
這種部署在我們看來無可厚非。即便是努爾哈赤去攻擊其中的一路,其他的三路人馬也會合擊赫圖阿拉。努爾哈赤依然會被擊敗。但是,事情的發展超出楊鎬的意料。
努爾哈赤部署楊鎬心目中的未開化的野人。他曾經在漢人的地區生活多年,學習了很多的漢民族的文化。在用兵上,他多以計謀取勝,長於用計用奇。
努爾哈赤在瀋陽乃至北京都安排下了坐探。而楊鎬對軍事保密工作毫不在乎。邸報和露布將作戰計劃和盤托出。這使得努爾哈赤對楊鎬的作戰計劃瞭如指掌。這才定下“憑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方針。這使得楊鎬的四路分兵,分進合擊的計劃,成了努爾哈赤各個擊破的前因。
而且楊鎬坐鎮瀋陽,遠遠脫離戰場。在戰役開始後,根本無法指導瞬息萬變的戰場,實際上已經放棄了指揮。
如果用現代軍事學的理論來說,就是外線作戰對內合擊的時候,有一個關鍵的利害變更線。在各路人馬必須在同一時間到達這條線,這才有可能達成分進合擊的目的。
在這個時候,如果敵人出來進攻,就會顧此失彼,如果固守,就會被各路會合圍攻。因此,這條線的劃分和運用,是戰役的關鍵。
如果不按照這條線作戰,就會出現孤軍深入,各不聯絡的情況,會很容易造成被內線敵軍運用內線優勢,各個擊破。
如果楊鎬懂得軍事,他嚴格劃分了這個利害變更線,即便是努爾哈赤知道了楊鎬的機會,也難以採取各個擊破的戰術。那麼,這場戰役至少不會輸,即便輸,也不會輸得那麼慘。
就是因為楊鎬沒有設定利害變更線,又放棄了戰場指導,使得明軍各路人馬前後不一,使得努爾哈赤有機可乘。因此,努爾哈赤得以先打突出之敵杜松軍,然後割裂明軍部署,對剩下的明軍各個擊破。
這一役,明軍共損失兵力約45800餘人,戰死將領300餘人,喪失騾馬28000餘匹,損失槍炮火銃20000餘支。從此遼東局勢大壞,努爾哈赤轉入對明朝的進攻。
這一切,都是楊鎬不知兵,亂指揮造成的。也是明朝君臣用人不明造成的惡果。
-
11 # 歷史哨聲
其實明軍兵力也沒有佔太大優勢
明軍兵力為8.6萬:宣府、大同、山西兵3萬;延綏、寧夏、甘肅、固原四處各6000騎兵,合計2.5萬;四川、廣東等地合計2萬;浙江兵4000人;永順、保靖、石州等土司兵合計7000人。
明軍盟軍有:1萬海西女真葉赫那拉部、1.3萬北韓軍。
明朝及其盟友合計11萬多。
後金八旗,每旗完整建制是7500人,合計6萬人,不算能夠作戰的奴隸。
11萬VS6萬,似乎是優勢,但明軍分為四路,單一路明軍和後金兵就不再出於優勢:
杜松率領的西路軍3萬人;李如柏率領的南路軍2萬;馬林率領的北路軍2.3萬;劉率領的東路軍2.3萬;秉忠駐守遼陽,作為機動部隊;李光榮負責保障後方;竇 承武負責監視蒙古動向;王紹勳負責後勤糧草運輸;楊鎬坐鎮遼陽。
四路圍攻,單一路對敵後金的6萬兵力都處於劣勢。
四路合擊的意義在於圍攻,而非貪功冒進楊鎬四路合計的目的在於讓努爾哈赤無路可走、就地成擒。但四路軍完全沒有配合,都是單獨作戰,這才給了努爾哈赤單獨攻打一路的機會。
明軍是2月24日出師:
1、從瀋陽出發的西路杜松軍,2月28日出發,2月29日到達渾河,3月1日被擊敗;
2、從三岔兒堡出發的北路馬林軍,2月28日出發,2月29日得知杜松軍已經到達渾河於是加速行軍,3月1日到達尚間崖,3月2日得知杜松軍被擊敗,於是防守待援,3月3日清理完杜松軍的努爾哈赤主力進攻馬林軍,擊敗馬林軍,葉赫那拉部軍剛剛到中固城,聽到明軍戰敗,於是撤軍回家;
3、從寬甸堡出發的東路劉軍,2 月25日出發,2月28日攻克牛毛寨等地就缺糧,3月1日糧食運到,繼續進軍,3月2日渡過深河,3月3日到達距離後金都城赫圖阿拉70裡處,努爾哈赤在阿布達裡岡設伏,3月4日,代善等率領4萬人迎擊劉軍,3 月5日劉被擊敗;
4、南路軍李如柏軍從清河部出發,3月1日出發,3月4日李如柏拒絕援助劉軍,3月6日,李如柏奉楊鎬命令撤軍。
西路軍3月1日被擊敗、北路軍3月3日被擊敗、東路軍3月5日被擊敗、南路軍3月6日撤軍。
西路軍路程最短,最先到達卻貪功冒進而非駐守等待友軍;東路軍路程最遠,雖然提前出發,但都是南方人,東北當時還下雪,天氣寒冷,且後勤無法跟上,行動緩慢;西路軍,急於和友軍配合,但在友軍被擊敗時,士氣低落時,應當撤回,等待葉赫那裡部軍和東路、南路軍到達再進入戰場。
四路軍出發地距離後金都城赫圖阿拉的距離為:
西路軍瀋陽出發地距離是121公里;
北路軍三岔兒堡出發地距離是108公里;
南路軍清河堡出發地距離是75公里;
東路軍寬甸堡出發地距離是109公里。
雖然看似距離並不遠,但南路軍和東路軍主要是翻山越嶺的走,非常耗時,不如西路軍和北路軍平坦。
按理說,應該是較早到達的西路軍和北路軍駐守待援,吸引後金軍主力,減輕東路和南路軍的壓力,讓東路和南路行軍速度更快。
貪功冒進的背後是明朝沒有足夠的財力發動薩爾滸之戰。戰前兵部尚書薛三才就警告糧餉缺乏,現有國庫無力發動此戰。最後在明神宗個人錢包裡掏10萬輛,又加派遼餉才勉強解決糧草問題。
但即便如此,明朝的提供的糧餉也不能讓明軍有充裕的時間去進行圍攻策略。
因此結論:
1、四路合擊策略,在戰術上沒有問題,在經濟上明朝無力支撐;
2、明朝朝廷催戰,導致天氣寒冷,天氣因素不利於很多從南方調來的南方士兵。
3、明朝朝廷催戰,讓各路主帥都想著快點結束戰爭,因此冒戰。
-
12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薩爾滸之戰中,楊鎬犯的錯誤很多。不過,分進合擊倒未必一定是致命錯誤。
努爾哈赤最擔憂的,正是分進合擊努爾哈赤最擔憂的,正是多路進攻。
聽說大明以47萬大軍來犯,後金諸位貝勒、大臣都顯得有些擔心。大貝勒代善問道:“大明傾天下之力,集結宿將猛士及葉赫、北韓精銳共47萬人一起來打了!他們還把南邊福建、浙江及西邊四川、甘肅的糧餉透過海路、陸路一起運過了了,人多勢眾,我們怎麼辦?”
努爾哈赤答:47萬?明遼東軍原有9萬,被我殺了3萬!新招的2萬多,多是被我們打散的逃兵!其他從各地來的軍隊,行軍疲勞不堪,沿途又多逃亡,不足為慮!而且,我看也不過3、4萬人!加上葉赫、北韓軍,不過6、7萬烏合之眾!他們聲勢看起來嚇人,其實不足畏懼!
努爾哈赤接著說到他的擔心:現在我朝夕所憂慮的,是明軍已在各處集結,究竟哪裡是主力?會怎麼來攻我們?因為我們正處於開原、瀋陽、遼陽、寬甸四地之中!勝敗之機取決於我們能否在敵軍四方合擊之前,打破敵軍主力!看來,努爾哈赤非常清楚明軍的實際兵力(適當說少明軍數量,只是為屬下打氣)。他所擔憂的,正是自己不利的地理位置,以及明軍虛實難分的多路進攻!
大明宿將也多不反對多路進攻開戰前,在明軍的戰前會議上,各將也各抒己見。
其中,只有此前戰功最不突出的馬林主張集中大軍一路進攻:王師當出萬全,意並兵一路,鼓行而前,執取罪人,傾其巢穴。
此外,作戰經驗豐富的宿將們,都未反對分兵進擊。
劉鋌認為,最大的問題是地形不熟;而杜松擔心的則是各部倉促集結,兵餉不足的問題。他們都認為:應推遲作戰!
那麼,為何大明這些經驗豐富的宿將,大多不反對分兵進擊呢?
多路進攻的原因1、後金地勢,一路進攻,極易打成僵持
後金此時的地盤,西與遼東平原及松遼平原相接,南隔鴨綠江、圖門江與北韓毗鄰,東、北是女真族人繁衍之地。赫圖阿拉在其西側,而自此向西,地勢降級而下。
同時,當時遼東地區尚未開發,大片原始森林。明軍行軍,僅僅能沿河而進。
因此,一旦明軍採取一路進攻,雖然兵力集結,但是,以仰攻之勢,很容易被後金阻擊,打成僵持之勢。
也許,正如馬林所說,大軍合兵而進,可以避免被殲,但難免勞而無功,打成僵持。
顯然,打成僵局,並不符合大明發起此戰的初衷!
2、過往經驗
過去,面對“類似”局面,大明“分進合擊”的打法,取得過不錯的戰績。
在著名的播州之戰中,大明正是以分進合擊,多路進攻的打法,一舉突破險阻,平定了割據播州數百年的楊應龍集團!劉鋌,正是此戰的功臣!
今天,我們大可以說努爾哈赤不是楊應龍,後金八旗也不是播州軍。但是,放在當時,諸位名將可未必看得如此清楚!
大明的計劃原本不錯按照大明的計劃,原本未必要擔心被各個擊破的。
1、泰山壓頂
大明原本希望集結20餘萬大軍(號稱47萬),以泰山壓頂之勢,徹底掃除後金!
如果果真有20萬大軍,加上葉赫、北韓的軍隊,無論是主攻部隊還是牽制部隊,都不會顯得兵力單薄。
2、虛實相濟
由於地形、補給限制,當時有條件進行主攻的,只有兩路。
一處是東南的寬甸。此路可以以海路入鴨綠江進行補給,可以支撐主力作戰;
另一處是瀋陽方向。此路經撫順,也有河流可以補給。
其餘兩路:遼陽方向,雖然路途較近,但沿途都兩側都是山嶺,進軍困難、易遭埋伏;開原方向,則要翻越雞冠山脈才能取道河流,補給不易。
這兩路,適合用奇,不適合主力作戰。
楊鎬的計劃,是製造東南路為進攻的假象,吸引努爾哈赤軍,以瀋陽方向為主攻,直取赫圖阿拉!
好計劃是怎麼搞砸的計劃雖不錯,但還看怎麼執行。
大明顯然搞砸了這個計劃。
1、誤判兵力,盲目開戰!
大明原本計劃用20多萬人來打這一仗,可最後為何只搞了十來萬人呢?
因為,大明朝廷以為自己有20多萬人!
楊鎬曾奏報:努爾哈赤有12萬人,我只有7萬多人,還不能打!(明實錄.萬曆卷)
大明卻不相信:這些人,平時多報兵力,以方便吃空餉,戰時少報兵力,怕承擔任務!楊鎬說只有7萬人?至少隱瞞了一半!
於是,大明連發紅旗,催促決戰!
2、虛實暴露!
其實,楊鎬東南佯攻,東北主攻的計劃,幾乎騙過了後金。
由於前文所說,寬甸出發,海運、水運最方便,因此,後金一直很關注這個方向!
恰好,由於東南路遠,劉鋌先出發,後金眾將一度認為這路是主攻。
可是,楊鎬自己搞砸了!
首先,楊鎬牛逼轟轟致書努爾哈赤,說自己幾月幾日來攻,準備怎麼來打你!
雖然各處兵力的數字是假的,但基本的戰役企圖已經全部暴露!
接著,刻意隱瞞的各路兵力,也暴露了!
出兵之日,大雪紛飛,道路難行。各路大軍為了依令抵達指定位置,晚上舉火把行軍!
如此,各路人馬的規模,就在這一片紅火中,徹底暴露!
分進合擊,虛實全部暴露了!那還打個屁!當然被努爾哈赤從容部署,各個擊破了!3、無節制之軍!
開戰後,大明更是顯示出:他們是一支無節制之軍!
擔任主攻的西路杜松,日行六、七十里,盲目過河,將本就不佔優勢的部隊又一分為二,被努爾哈赤迅速擊破!
李如柏,更是不支援力戰的劉鋌,倉促退兵。
至於葉赫、北韓,一個見勢不妙開溜,一個臨陣投降!
這些“宿將猛士”,果真表現得像努爾哈赤所說得“烏合之眾”。
總的來說,我認為:薩爾滸之戰中,外線進攻,分進合擊的計劃,本身並沒有大問題。
但是,此戰中,朝廷與統帥互相不信任(連實際總兵力都溝通不清楚),各將之間互相不信任!
部隊爛到了這樣的地步,分進合擊也好,集中一路也好,又怎麼可能打勝仗呢?
回覆列表
不是楊鎬一定要分兵,而是在當時的情況下,分兵是最好的選擇。
首先從兵力構成來看,薩爾滸的那十來萬明軍,完全是東拼西湊出來的。打後金,是遼東戰區的任務,問題是,遼東兵員滿編才9萬多,而此時的遼鎮,剛剛經歷過撫順、清河一戰,損失慘重。不要說滿員了,能保持日常防守的兵力就不錯了。因此,只能從各地抽調。兵不是一個地方的兵,要從各地過來,就牽扯出了第二個問題,後勤。
薩爾滸參戰的明軍構成非常複雜,九邊各鎮都有,還有南方的土司兵,甚至還有一萬多朝鮮兵。要將全國的兵從各地集結到遼東,對當時大明的財政,是一筆沉重的負擔。更不要說還要將散落在各個補給區域的物資再集中,這就不光是錢的問題了,效率上也大打折扣。所以,讓各參戰隊伍從各地出發,途中自行在遼東的各補給點進行補給後進入戰場,這樣的安排,在當時來說應該是沒有選擇餘地的。
另外,還有個情況,翻看一下萬曆三大徵的相關資料,你會發現,不論是第二次蔚山會戰,還是播州之戰,甚至是寧夏之戰,採用的都是分進合擊戰術。也就是說,分進合擊是當時明軍的常規的打法。所以說,對薩爾滸之戰的明軍來說,分兵是一個正常的反應。
後人對薩爾滸分兵的詬病,在我看來,完全沒有必要,古人也不是傻子,如果他知道分兵會慘敗,他還會分兵嗎?事後諸葛亮誰都會,你做個假設就能得出結論。
假如楊鎬不分兵,且在不考慮後勤的情況下,一路穩紮穩打的平推過去,或者用其他恰當的戰術,就能把努爾哈赤消滅了?那後來的熊廷弼、孫承宗、袁崇煥等人豈不是要活活的羞愧死!
縱觀萬曆三大徵的花費和明朝後來抗擊後金的花費,你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當時大明並不是拿不出來錢,也不是湊不到更多的兵,說到底,整個明朝上下都沒重視這次出兵,認為這不過又是一次成化犁庭。只能說薩爾滸,實在是非戰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