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風暴
-
2 # 葉飄刀
魏國最好的擴張方向還是向北擴張,也就是吞滅趙國。
魏國雖然在戰國初期最為強大,但其在戰國七雄中的地理位置實在不好,它位於中原的心臟地位,等於處於各個強國的圍攻之中。
向西,它將遭遇秦國,向東他的對手是齊國,向南有楚國在,這在戰國七雄中都是數得上的強國,那麼就魏國本身而言,等於是處在了這三大國的夾擊之中。
在這種形式下,魏國最好的擴張就是向北,吞併趙國,之所以是先吞併趙國而非先吞併更弱的南韓,是因為一旦沒有了南韓的存在,魏國和秦楚之間就再無緩衝餘地了。
吞滅趙國之後,魏國可以藉由趙地打擊相對弱小的燕國,這樣如果能把魏、趙、燕併為一體,魏國對於齊國就有了包抄之勢,有了威壓齊國的能力。一旦能趙、魏、燕、齊稱為一體,再返回來吞併了南韓,就有了和秦楚分庭抗禮的能力和地盤。
不過呢魏國滅趙計劃,被齊國圍魏救趙所破,而魏國的地勢又確實不好,導致最終魏國沒有能夠實現崛起。
-
3 # 大秦鐵鷹劍士
戰國初期,七大戰國的實力排名是:魏、齊、楚、韓、趙、燕、秦。魏國處在一個四戰之地,趙國、南韓跟魏國同出一源,實力雖然沒有魏國強大,但是也頗有戰鬥力,滅之傷筋動骨;齊國是一個老牌強國,消滅他是不現實的;楚國是一個巨無霸,且處在南蠻之地,攻之不易,佔之無利;燕國與魏國並不接壤,且燕國貧弱受齊國保護,跨趙而擊燕,得一塊飛地不利消化。因此當時魏國最好的擴張方向是西邊的秦國。
秦國地處關中大地,外險而內平,渭河、涇水橫穿關中平原,是一個大大的風水寶地。周朝因關中而興,秦國因關中而立,佔秦國則進可攻中原五國,退可保千里江山。關中大地是上天賜給魏國的王霸之資,但是魏國棄之如草鞋,天予不受則必遭天遣!
吳起統率魏武卒跟秦國老軍戰於河西,一戰擊潰秦國五十萬主力,進而佔有了所有河西之地。當此之時,如果吳起不出走楚國,而是繼續得到魏武侯的信任與重用,則吳起可以將秦國消滅,將秦人趕回隴西草原給魏國公室養馬!退一萬步講,魏惠王年輕時,有龐涓統率魏武卒,如果依龐涓之策,魏國全力西進,則秦孝公不能擋,秦人只能退回隴西,秦國必亡。魏國好好治理秦地,則關中將會成為魏國的王霸之資!
歷史上魏國選擇了錯誤的擴張方向:先統一三晉,再滅齊亡楚,再由兩上將各領精兵一支東滅燕國,西滅秦國,以此完成魏國的統一大業。但是魏國第一步就失敗了,統一三晉之戰被齊國給打亂了:龐涓領兵滅趙,趙國不敵求救於齊,齊國透過桂林之戰擊敗魏軍;龐涓又領兵滅韓,南韓死抗到底,齊軍救韓,透過馬陵之戰消滅魏軍主力,龐涓死於亂箭。魏國精銳盡失,秦國卻變法功成,衛鞅領秦國新軍伐魏,一戰收復河西,將魏國壓縮至黃河東岸,至此魏國再無擴張之力,只有自保求存了。
-
4 # 20歲的大男孩
首先附上一張戰國初期的地圖,先分析一下當時的三晉形勢,我們可以看到,自從三家分晉,魏國分得了晉國的核心地區即山西南部和沃野千里、人口密集的河南東部,絳、曲沃這兩個曾經的晉國都城都在魏國的統治之下;趙國雖然分得了晉國最多的領土,但基本都是晉國幾百年來向北方狄人、戎人那裡奪取的領土,人口稀少,開發程度低,真正的中原腹地趙國並沒有佔領多少;南韓本來地界就小,雖說處於中原,西部盛產鐵礦石,可製作精良武器農具,但西部多為山地,東部平原很少,想發展也發展不起來。雖說魏國底子好,但和南韓趙國一樣,處於四戰之地,一個不留神就會被他國甚至是幾國聯合攻打,到時顧此失彼,兵力分散,難以禦敵。因此在需求上,加之三國同出晉國,三晉便走向了聯合。而當時的春秋首霸齊國正在經歷田氏代齊,由於內政混亂,導致國力不振,沒有精力也沒有實力去關注三晉;此時的楚國才剛剛經歷過吳國的沉重打擊沒多久,國內動盪不安,實力並沒有完全恢復;此時的秦國自穆公之後內政一直不穩,國力不強;燕國此時還是打醬油的存在。可以說在當時,只要是三晉不欺負別的國家,沒有任何國家願意動三晉。
就在此時,雄才大略的魏文候繼位,他並不滿足於當下,他深知魏國處於四戰之地的憂患,於是廣納賢才,任用李悝改革迅速讓魏國走上了強盛的道路。之後吳起棄魯奔魏,為魏國訓練出了當時獨步天下的第一強軍――魏武卒,魏國先是任用樂羊滅掉中山國,之後聯合趙國擊敗楚國,佔領楚之大梁、榆關以及周圍黃河以南的廣大地區,將楚國勢力逐出黃河流域。又任用吳起率軍攻打秦國,擊敗秦國,盡佔秦之河西之地,之後秦國率領大軍號稱五十萬攻打陰晉,結果被五萬魏武卒,三千騎兵,車二百乘打得大敗,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陰晉之戰。經此一役,秦國元氣大傷。此時的魏國達到全盛,可以說,已經初步擁有了滅國的能力。
歷史的車輪就在這時遠離了我的想象,此時的魏國應該如何擴張,這並不是我們的一廂情願,應該在仔細分析當時的形勢下做出進一步的猜測。
前文提到,此時三晉一體,齊國田氏忙著篡奪君位,楚國政局混亂、國內動盪,燕國還沒有入其它六國的法眼,秦國政局動盪,且被魏國打得家底不剩,可以說,魏國這時候的選擇真的很多,打哪四家都不在話下,事實果真如此嗎?
第一,燕國。當時的燕國地域不大,且處於荒蠻之地,除了齊國,中原諸國對其應該沒啥興趣(參考楚國滅越)。攻打最弱小的燕國,滅其國魏國不在話下,但如果動燕國,那勢必要帶上趙國以制衡齊國,魏國必然有三個選擇。上策:和趙國平分,魏國還是佔不長久(參考魏滅中山,中山復國可以知道),反而便宜趙國;中策:獨佔燕國,燕國不僅可能復國,還有可能因起趙國的猜忌,破壞三晉聯合;下策:這是最沒有腦子的做法,因燕國之於魏國是飛地,索性將燕地贈予趙國,但是誰會增強自己的鄰國實力削弱自己呢,所以說,滅燕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魏有滅國之力,卻無消化之力,因此只能換個選擇。
第二,齊國。三晉都笑話齊國士兵膽子小,沒有戰鬥力。之前幾次三晉與齊國大戰,都被三晉按在地上摩擦,齊國那是一個慘啊,白白扔掉十幾萬條人命。個人認為,如果攻打齊國,最低也需要拉上趙國(南韓實力不夠且不與齊國相鄰,且南韓肯定不希望齊國滅亡來增加魏趙兩家的實力),畢竟聯合也需要利益的存在,但是短時間內齊國並不會滅亡,首先齊國地處東海之濱,有漁鹽之利,在當時,那可是如同黃金的存在,齊國可以說是坐在金山上的國家,富的流油。其次,齊國地域雖偏小,但開發早,地處中原一側,平原廣大,盛產糧食,人口稠密,組織大規模的軍隊並不是什麼難事。且擁有黃河濟水為西部天險,南部為泰山山脈,只要部署得當,打起消耗戰,齊國肯定能撐一陣子。可能齊國還沒有消耗完魏國就已經耗幹了。這還不算其他國家的救援。就算齊國被魏趙兩國滅了,楚越燕秦(這幾個國家會想正面打不過你還不會偷偷摸摸打你嗎,反正齊國你別想獨佔)兩國肯定會在背後使壞,說不定齊國還沒佔穩當自家後院就起火了(參考齊國滅宋推測)。
第三,越國。沒啥好說的,飛地,如同燕國一樣,不現實。
第四,楚國。要說楚國,那可不是一般的大,在整個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就是一個巨無霸,逮著誰就咬一口,運氣不好還會讓他給吃了。江漢諸國可以說運氣就忒不好,碰上了楚國,結果還沒撐到戰國就被楚國滅得一乾二淨。如此龐大的體量,很大程度上彌補了楚國地廣人稀的劣勢,組織個百萬雄獅也不是難事但是楚國又一個劣勢,就是貴族領地制,他們擁有自己的軍隊,彼此間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勾心鬥角,除非有亡國的危險,否則楚國的凝聚力過於低下。魏國對付楚國,你可以和楚國打幾場仗奪取人家的土地壯大自己(沒有動及大部分楚國貴族的利益),但不到實力足夠,是絕對不能動滅楚國的心思的(參考秦國滅楚)。
最後一個選擇――秦國。剛剛經歷慘敗的秦國此時對於魏國來說就如同一隻待宰的羔羊,此時的秦國,在山東六國眼裡就是蠻夷(秦國在平王東遷才成為諸侯,之前是一個給周王室養馬的小部落,怪不得其他國家看不起秦國)。但是秦國擁有崤函之固,秦嶺之險,關中沃野千里,進可攻退可守,如果成為魏國的,那必然是魏國的堅實大後方,甚至可以再取道秦嶺滅掉巴蜀這兩個不成氣候的國家,佔據天府之國,那對魏國更是如虎再添一翼(參考秦滅巴蜀)。憑藉魏武卒的實力,滅掉此時的秦國真的好簡單。
但是 不要認為這就是兩個國家的事情,整個戰國就是一盤大棋,任何一方都不希望對手強大,對於趙韓也是如此,因此,魏國必須在三晉一體的基礎上,給予趙韓兩國足夠的好處來對付其它國家,比如解決完秦國助趙國滅燕(首先滅掉弱國,耗時短,儘量避免與其它國家的聯合),助南韓向東發展滅宋及其它泗上小國以及壓制楚國(參考齊楚魏聯合滅宋),才能無後顧之憂滅掉秦國。
(最後一段純屬小編瞎編,走過路過,看看就好)擁有了堅實的大後方,魏國再聯合起來三晉,助趙滅燕,助韓滅宋,之後,尋機殲滅齊國主力,助趙國取得齊國河間之地,封鎖齊國,許滅楚之後由趙國獨佔齊國(在最大程度保有盟國的基礎上,滅掉齊國也會讓趙國增長實力,不利於魏國的發展再給予趙國好處後,讓趙國出兵楚國)。此時齊國齊國已經殘了,三晉全力聯合攻楚,此時楚國孤掌難鳴,滅亡是時間問題,楚國滅亡之後按功勞大小瓜分楚國,魏國實力強勁,佔據大半楚國。這引起韓趙兩國的恐懼,此時的魏國應該早做打算,料到今天,然後趁其不備,率軍回頭先攻打南韓,其餘兵力防備趙國,作為最弱小的南韓,應該很快就會被擊潰,趙國被魏國其它部隊牽制,最後魏國全力攻趙,趙國無援(齊國已殘,參考五國伐齊後齊國的態度),被迫投降,齊國也被魏軍在收拾完趙國的燕地之後南下順道收拾了……戰國終……
-
5 # A0000小米先生
戰國七雄爭霸,一部錯綜複雜的征戰史。任何一個國家想統一中國,都會面臨以少打多的局面。打過架的都知道,被群毆的時候,一定要背靠牆,把拳頭集中朝向一個方向,避免前後捱打。
在整個戰國期間,雖然各種思想層出不窮,但是真正提出明確統一思想和戰略的,只有秦趙。秦是東出,趙是南下,他們都是先穩固了後方(西和北)。只是趙國改革不徹底,穩定北方以後,在南下的時候自己內部出了問題而導致功虧一簣。個人感覺這兩個方向都是正確的。而作為戰國初期最強大的魏國,卻因為戰略失策,而日間衰落,最終被秦所滅。
先說說魏國戰略錯在哪。魏是從晉國分出來的,在當時戰國的大環境下,他先打誰,都要面臨巨大的輿論和軍事壓力。相比來說,先統一三晉輿論壓力最小,所以魏文侯早期的想法,應該就是先統一三晉,再徐圖他國。但是兩次都被齊給破壞了。其實在當時的情況下,雖然統一三晉輿論壓力小,但是會面臨其他方向巨大的壓力。而且打完趙還有燕國,打完韓還有楚國,東西又面臨秦齊兩強的夾擊。所以先打趙韓使得魏國到處樹敵,和五國輪番交戰,結果越打越小,越打越弱,這就是他戰略方向不明確的後果。
如果我設計的話,應該從這幾個角度出發
第一,選擇一個穩固的後方。魏國當時在中間,一定要選擇一個明確的後方。我認為應該是齊。秦國有函谷關,易守難攻,燕趙韓楚南北一條線,任何一個方向都要面臨兩個國家,也很難打。只有齊國,地勢平攤,易於進攻。而魏武卒以步軍為主,非常適合打平原戰。當時秦國力量尚小,趙韓也是弱國,只要曉以厲害,相必他們不敢幫齊國,這樣面臨後方的壓力就很小了。所以先集中力量打下齊國,是最明確的選擇。一旦拿下,他只需要面臨西方一個方向了。
第二,遷都。魏國當時國都在河西,遠離齊國。他應該早遷都大梁,距離齊近,方便調集兵力。
第三,滅齊。雖然當時齊國國力強盛,但是比起魏武卒還是略有不足,只要留住孫臏,拿下齊國還不是大問題。而得到齊國,就獲得其豐厚的財富,尤其是鹽業,則魏國國力大增。
第四步,打下齊過後,再滅韓趙。失去齊的援助,韓趙必然不堪一擊。燕國楚國也不一定會幫他們。甚至和楚燕結盟,瓜分了趙韓也不無可能
第五步,滅中山。中山國家雖小,但是卻是少數民族,騎兵彪悍。拿下中山,其他三國不會干涉,而魏可以獲得優質騎兵。與魏武卒聯合,魏國將更加強大。
第六步,滅燕國。燕國國力最弱,滅之不難
第七步,滅楚。在秦楚之間,應該先滅楚國,進一步穩固後方。滅楚期間可以和越國結盟。原本越國與楚國有世仇,有人幫他報仇,沒有理由不答應。楚國從沿海資助越國武器裝備和糧草,則越國可以拖住楚國30萬大軍。魏國再從楚國北方漫長的國境線選擇一處突破。直逼郢都,則楚國可滅。
第八步,滅秦。不走函谷關,而是選擇趙武靈王制定的雲中路線,以強大騎兵從北方南下,直搗咸陽。
魏華人才濟濟,孫臏,吳起,衛鞅(商鞅)……整個戰略,如果措施得當,則在文候武侯兩世可完成。
-
6 # 棒棰島的棒槌
魏文候時吳起攻佔河西之地,魏國若不顧一切,在其他方向取守勢,甚至放棄其他地區,專攻秦國,完全有機會滅掉秦國,進而佔領全部關中地區,有了這四塞之地做大後方,統一天下的就是魏國了。
所以魏國最理想攻擊方向就是西進滅秦。
按照把大象放冰箱裡分幾步的套路,魏國統一天下步驟如下:
第一步,西渡黃河佔領河西之地,進而滅掉秦國,佔領全部關中地區。
第二步,以關中為基地,攻擊上黨和太原,佔領全部山西,也就是原來晉國的全部領土。
第三步,以關中及山西盆地為基地,派出兩路大軍,一路出函谷關攻擊洛陽盆地,一路出井陘攻擊邯鄲,進而佔領中原。這是劉邦韓信玩過的路線。
第四步,北擊弱燕,東擊齊國統一北方
第五步,南下江南,一路攻擊襄陽,佔領長江上游,然後順江而下。一路渡淮河,兵臨長江,兩路大軍夾擊,一舉拿下江南。這是西晉滅東吳孫皓的路線
第六步,統一中國。
。
-
7 # 文史宴
魏國的問題是處於四戰之地,成為東南西北各國的夾心餅乾。而魏國的戰略也確實很失敗,前期仰仗著軍力強大,同時挑釁齊秦楚三大國,又跟同出於三晉的盟友韓趙交惡,自然是成了四方夾擊的物件,在早期還能憑藉率先變法的軍力強悍強行支撐,後來其他幾國也上來了,魏國就只能吃癟了。
那麼要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從四面選一國消滅掉,自己以一個方向為後方,避免被夾擊。其中北邊有趙燕兩國,不好滅,而且北邊貧瘠;南北楚國太大,一口也難吞進去;東邊齊國富庶,是不錯的方向,可以考慮;但最理想的還是西邊的秦國,秦國一來染西戎之俗,被中原鄙視,打秦國輿論壓力最小,另外關中作為後方的地理位置十分優越,進可攻退可守,以關中為後方十分理想。
所以戰國初期的魏國最好是向西擴張,滅掉秦國。但當時剛從春秋轉型為戰國,戰爭觀念還是爭霸而非兼併,滅掉一個大國比較難以想象,所以是觀念限制了魏國的想象力,使其錯失了戰國初期的最好機會。
-
8 # 一品鏟史官
個人認為魏國最好的戰略是蠶食秦國,擴大領土,同時團結趙國南韓,保證後方。
先說一下當時的形勢,我們以魏武侯晚年時期作為標準,西邊秦國已經被壓縮至函谷關以內實力大減,但仍具有一定戰鬥力並開始覺醒;北邊趙國是傳統三晉盟友,小弟,但已經對魏國過於強大而有所警覺,這也或許是導致魏國第一個想滅國的就是趙國了,東北邊燕國老牌諸侯國但一直不溫不火;東邊齊國田氏代齊仍沒有完全消化,正在逐漸甦醒,但暫時還無力西進;南邊楚國也處在動亂時期無力北進;還有一個疆土交錯的南韓,也是三晉傳統盟友,標準的小弟。所以此時,是魏國獨霸天下,但同時,魏惠王繼承君位的時候,有些飄飄然了,冒然進攻趙和韓。
其實,魏惠王也不是全錯,以全晉之地統一華夏固然很好。但是想把曾經的盟友滅掉,當然會得到拼死反抗,拼死反抗倒也罷了不過是多花些時間罷了,最重要的是,他忽略了國際大勢,滅國之戰是很容易招致他國干涉的,數百年之後,長平之戰後,秦國想要滅亡已經奄奄一息的趙國的時候,都還會有魏齊楚國救援,何況是在戰國初期了。所以,魏惠王的戰略必然失敗,而對於魏國四戰之地,一旦衰弱勢必會招致群起而攻之,那麼衰落和滅亡也只是遲早的事而已。
所以,魏惠王的失敗不在於魏國不強大,而在於魏國太強大,所以對其他國家視而不見沒有冷靜分析大勢。因此,魏國正確的擴張和滅亡戰略應該考慮的就是,1為自己贏得一個道義上的支援來做一些吞併的事實(齊國晉國稱霸皆如是),這樣可以很大程度減少他國的干預,2吞併的最好是其他國家忽略但可以很大程度壯大自己的地盤(如秦並巴蜀),同時,對後方有所警覺,最好保持一定的盟友,不防許給他們一些好處讓他們配合至少表面上現在自己這一邊。
而此時的華夏有一個國家秦國“六國卑秦,不與會盟”,是最被各大戰國看不起也最忽略的國家,而秦國關中既有豐富的物產又有函谷關,同時秦獻公時期還是秦國最虛弱的時期之一,此時蠶食秦國無疑是最好的擴張選擇。
對於三晉盟友趙國南韓,應該是團結的物件,不妨與他們共同滅秦許給好處至少預設,那麼齊楚燕在沒有把握面對三晉的時候必然不會妄動,因此如何團結三晉是魏國戰略的另一關鍵,對於趙韓,魏國君主應該有晉獻公舍珠寶駿馬的覺悟而不是去征服他們,得罪盟友這是其他國家喜聞樂見的事情。
-
9 # 盪漾的可樂
"魏國四戰之地。他最好的擴張方向是向西攻擊秦國但是要把握好度。一點一點的把秦人逼到隴西大山中去。決不能有滅國的想法。在完全消化秦地(除隴西之外的其他秦國土地,)"這時魏國軍力也就能直接叫板齊楚了。不過最好是從秦地向南入巴蜀。消化巴蜀之後南下楚國郢賭弱楚國之後直接揮師滅宋。滅宋國後向南向北攻擊趙韓。弱其國。同化趙韓被佔領領土後魏國便可以開始滅國大戰。
-
10 # 天下之大無憶天澤
要麼聯趙滅韓,聯燕滅趙,單挑燕國,與秦死磕,四分天下。
要麼在秦獻公時或者秦孝公初期就滅秦,拖了後面誰也打不過
-
11 # 一丹流青
魏國最好的擴張方向應該是西方秦國。
早期的魏國情況十分複雜,魏國與趙國、南韓三國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盤十分複雜。而且魏國也處於華夏的中心,可謂四戰之地。
早期,魏文侯的戰略發展方向也是向西面秦國擴張。他攻佔了秦國西河大片土地,建立了西河郡。
但是,後來魏國的戰略擴張方向出現了搖擺,在沒有徹底解決秦國問題之前,魏國應趙國要求已經向中山國進攻,甚至還幫南韓攻打鄭國,以及聯合韓趙攻打齊國。
雖然從戰術上取得了戰果,但是違背了自己最初的戰略。
也就說在後期魏文侯就已經違背了自己向西戰略擴張的初衷,變成了四面出擊。
一時可能得到了好處,但這些好處往往是戰術層面上的好處,並沒有從戰略上改變魏國四面受敵的局面。
到了魏武侯時期,曾經一度取得了陰晉之戰的輝煌勝利。
當時,吳起率領五萬魏軍打敗五十萬秦軍,秦國幾近亡國。
如果魏國能夠趁勢一鼓作氣,把秦國趕盡殺絕,則可以徹底的擁有關中。
但是,魏武侯與他父親一樣,自信心爆棚,四面出擊,沒有最終解決秦國問題。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魏國周邊的國家,尤其是秦國開啟了變法,走上崛起之路
處於四戰之地的魏國,在同周圍國家的戰爭中耗盡了元氣,最終為秦所滅。
-
12 # 世界人文通史
魏國是戰國前期最強大的國家,是晉國的卿大夫魏斯建立的國家。公元前403年,東周威烈王冊封晉國的三位卿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國君,此舉導致強大的晉國分裂為魏國、趙國、南韓,史稱三家分晉。
魏斯就是魏國的開國國君“魏文侯”,而魏國的國力最強時也就是在魏文侯、魏武侯父子統治時期,位列戰國七雄之首。
魏國的戰略位置相當不利,處於諸侯四戰之地,相當於在夾縫中求生,如果要保持長久的霸業,應該孤注一擲先消滅秦國
魏國在建國之時,無論是軍力還是國力都凌駕於其他國家之上。
魏文侯、魏武侯當政時,魏國軍隊東向伐齊,干預齊國君主廢立;
南向攻楚,奪襄陵八城,逼迫楚宣王獻土求和;
西向戰秦,奪取河西大片土地,把秦國壓縮到隴東平原。
此外,魏國與趙國、南韓組成三晉聯軍,魏國是其中的領袖,獨霸中原將近半個世紀,是戰國前期最強大的諸侯國家。
魏國的致命缺陷是處在中原腹地,周邊強鄰環列,稍有不慎就會招來滅頂之災。因此魏文侯立國的時候,就確立了“以戰養戰”的方針:魏國的地理位置不好,只能用武力去開拓生存空間。
在君主素質方面,魏文侯在用兵打仗、識人用人方面都有出色的能力,一舉奠定了魏國的霸業;
後來的魏武侯雖然沒有識人用人的能力,但軍事能力與其父魏文侯基本相當,所以也能夠維持魏國霸業。
而魏國的第三代君主魏惠王既無用兵打仗的能力,也沒有識人用人的能力。
他憑藉魏國的國力四處征戰,對外與齊國、楚國、秦國交惡,對內與南韓、趙國也相互火併,最終使得魏國內外交困、疲於奔命,從此淪為二流國家。
魏國如要保持霸業長久,應該首先消滅秦國,然後吞併趙國、南韓,最後來對付齊國、楚國,這種設想不經過多代國君根本完不成“東敗於齊,西喪秦地七百餘里,南辱於楚”
魏惠王統治時期,魏國在公元前353年的桂陵之戰與公元前341年的馬陵道之戰中兩戰皆敗,損失慘重!不但未能吞併趙國、南韓(統一三晉),反而還遭到齊國、秦國、楚國的輪流打壓,從戰國七雄之首淪為一個二流國家,再無任何稱霸的能力。
“寡人不佞,兵三折於外,太子虜,上將死,國以空虛,以羞先君宗廟社稷”。
魏國在公元前341年的馬陵道之戰損失最慘,主力基本全軍覆沒,上將龐涓戰死,太子申被俘虜。魏國的國力遭到齊國重創,舊都安邑也被秦國佔領,魏惠王覺得對不起魏文侯與魏武侯,所以向孟子詢問強國之道。
(魏國衰落以後,中原霸權落入齊國手中)
魏國如果要避免衰落的命運,就應該在最初稱霸中原時積極往西擴張,而不是四處征伐。當時,秦國還沒有完成商鞅變法,而且在河西之戰遭到了魏國重創,命懸一線。
魏國應該孤注一擲、往西擴張吞併秦國,然後反過來再消滅趙國、南韓,這樣有一定的機會能夠避免後來的厄運。
等到秦國完成商鞅變法以後,齊國也完成了“田氏代齊”。秦國與齊國,一西一東對魏國形成夾擊;楚國也在南方蠢蠢欲動,觀察魏國的動靜;趙國、南韓也因為不堪長期受到魏國的驅使奴役,也與魏國爆發了激烈的火併。
在這種形勢之下,不要說是志大才疏的魏惠王,就算是魏文侯本人在世,也很難扭轉魏國面對的不利局面:對內受到南韓、趙國的牽制,對外受到齊國、秦國、楚國的威脅。魏國從鼎盛步入衰落,並不是偶然事件,而是各種因素綜合而成的結果。
(戰國後期,魏國已無稱霸的實力)
-
13 # 人類文明史鑑
魏國是戰國初期的霸主,同時也身處四戰之地,而且最大的問題是,它是由晉國瓜分而來,所以在國土上和趙國,南韓是相互犬牙交錯的,這使得物魏國的國力無法真正凝聚起來,有很多人說當時的魏國已經很強了,怎麼不算凝聚國力呢?
但我想說的是,如果能夠在一個地區穩固發展,國土連成一片,那麼魏國的霸業將更為輝煌,但可惜這只是一種假設,有很多人在思考魏國應該在當時怎麼發展?能保持自己的霸主地位,甚至能夠取代秦國統一華夏呢?
有很多人說魏國應該首先鞏固自己在中原地區的勢力範圍,將國土連成一片,透過戰爭也好,透過領土互換也好,總之,這必然要達成。其次,就要對西面的秦國發動持續進攻,甚至將秦國趕到化外之處,又或者滅掉秦國,進而把自己四戰之地的缺點變成鞏固西部後方進而深入中原的超級強國,這麼做在戰略上是構想正確的,但是在具體的實施方略和戰術上,可能無法操作。
因為如果魏國能夠在強大的時候,滅掉秦國,為什麼不滅呢?甚至在魏國處於中原霸主巔峰時期,這時候也只是吳起率領魏武卒西渡大河近戰秦之河西,修築長城,以防秦國來犯,當時的魏軍數萬人,而當時的秦國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機,婦女老幼同時上戰場,達到70萬人,最終也一敗塗地。
但是為什麼當時的大軍事家,戰略家,改革家吳起反而放棄進攻功,轉而修築長城,就是因為秦國雖然疲憊,並且一蹶不振,但是秦人的韌性是不可被打敗的,即便能,魏武卒和吳起必然付出慘痛代價,對於一個當時蒸蒸日上的霸主,很難下定決心,不惜一切代價滅掉秦國。
那麼魏國就就此放棄了嗎?其實也並不像小說和影視劇當中的那樣,魏惠王和之前的魏武侯放棄了對於秦國的攻伐,而是選擇了一種柔性的消滅狀態。
也就是將秦國重新趕出中原地區,使其被迫與西部戎狄雜處,只要魏國修築長城,守住河西,對秦國進行持續性的軍事壓制,同時動用秦國西部地區的少數民族叛亂,不斷消耗秦國,秦國長期遊離於中原的商業工業和政治經濟之外,不過數代人的時間,秦國將與戎狄無異,如此是對於當時即爭霸的魏國而言,消滅秦國最省心的辦法,同時也是代價最小的辦法,而這也得到了魏國領導人接連兩代的認可問題,並不在於魏國沒有消滅秦,而在於為國自己出了問題。
最大的問題在於不能留住人才,如果沒有商鞅,秦國即便依然存在,也在長期與西部戎狄的作戰中不斷損耗國力,而且秦國又沒有能力在剩餘的土地上恢復生產,即便渭水秦川800裡,單憑自己而沒有一個頂層改革家的政治戰略思考和變革,也是無法利用的,再加上魏國持續對秦國進行小規模的騷擾使得秦國無法安享太平時刻備戰,從而導致國內經濟進一步崩潰。
魏國的目的也就達到了,但是最終選擇了急於向東部地區爭霸,並且在權力交接以後,迫使吳起逃亡,河西守軍在魏國霸業東向的過程中,進一步被削弱,只能夠守河西長城,而不能對秦國進行擾亂,同時自己的改革變法領袖商鞅,最終也進入秦國,這才使得秦國不論是從外部壓力上還是在內部的政治經濟等綜合性改革上,出現了崛起和改變自己的機會。
所以魏國在當時無論什麼戰略都不可能圓滿成功,並不在於魏國的戰略方針有誤,而在於內部不能容人,吳起和商鞅雖然一個在秦國變法,一個在楚國變法,但都是因為不能被統治階級所容,之前魏國正確的戰略得不到執行或者大打折扣,反而使其他國家掌握了人才掌握了崛起的機遇。
-
14 # 秦箏漢韻
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顧而謂吳起:“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國之寶也!”起對曰:“在德不在險。”
最大的戰略方向不是佔領或者攻佔某個地方或者城池,而是每位國君能重賢任能。
首先,秦國六位國君完成歷史使命:秦孝公——商鞅——商鞅變法,綜合國力質的飛躍商鞅變法使秦國國力綜合提升,國家廢除井田制,廢除氏族封地,國家的實力凝結在一點上,尤其是氏族沒有屬於自己的軍隊,解決很多國家因為分裂逐漸消亡。晉國就是因為沒有公族勢力,任用韓、趙、魏、中行、智、範等六卿,最後被滅亡。
秦惠文王——張儀——連橫破合縱,不失時機削弱六國實力秦惠文王——司馬錯——攻取蜀地,後援補給充足惠文王時期主要的任務是分化和瓦解六國的實力,雖然韓、趙、魏實力很大,但是他們都沒有穩固的後方,尤其是秦國取得蜀地之後,後勤補給充足,這也就是為什麼秦昭襄王敢於和趙國在長平之戰前期進行長期對戰,並且在後期賞賜國家人民,甚至青壯年全部徵集到長平,做決戰準備。而趙國之所以選擇趙括替換廉頗,根本上是趙國沒有糧食,其他國家借糧還沒有,一句話底氣不足,不能做長久拉鋸戰,只能選擇進攻。
秦武王——甘茂——攻佔宜陽,開闢第二戰場寡人慾容車通三川,窺周室,死不恨矣。
秦武王雖然在位時間很短,但是秦武王任用甘茂攻佔宜陽,為秦國進攻取得第二條路。以往秦國和山東六國發動戰爭,都是在函谷關,易守難攻,在取得宜陽之後,就可以繞道而行,同時還有一個附加福利,那就是宜陽有鐵礦,可以打造更多的鐵兵器。
秦昭襄王——范雎——遠交近攻,戰略構想,戰爭發展方向秦昭襄王——白起——不失時機發動戰爭,進一步削弱六國實力秦昭襄王雖然沒有滅國,但是在位五十六年,保證政權的穩定的同時,也在不停地消耗山東六國的實力,秦昭襄王在位期間不停地發動戰爭,尤其任用白起,這個號稱“人屠”的將軍,長平之戰坑殺趙軍四十餘萬人,一個國家才有多少青壯年,一次性坑殺這麼多,趙國後期能抵抗秦國進攻才怪。
其次,代代用賢。商鞅——衛華人,衛國後魏國侵佔。范雎——魏華人。這兩個人一個變法是秦國強大,一個提出“遠交近攻”解決戰略問題,到現在這個戰略還在使用。
這兩個人都是從魏國出去的,要是魏國能重用他們,何愁秦國不滅呢?
第三,魏國國君自毀長城。(一)逼走吳起。
吳起是戰國前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在和魏文侯對話中可以看出吳起政治才能的卓越。同時,吳起在軍事上有“七十四戰,贏六十二,平十二”輝煌的戰績,為魏國訓練魏武卒,可以說是戰國前期最強的軍隊。但是由於魏武侯的猜疑,吳起只能遠走楚國,在楚國變法,雖然失敗了,不過在臨死前,趴在楚王身上的舉措讓人想想就不寒而慄,精準的判斷,敏捷的反應,最後讓繼位的國君一次性殺掉幾十個氏族為自己報仇。才能可想而知,卻因為猜忌遠走他國,豈不可悲?
(二)不得志的信陵君
魏國在後期還有一個重要的歷史人物——信陵君。在戰國後期,信陵君率領合縱軍大敗秦軍,攻打函谷關,很有才能,同時也是魏國的公族,但是受到排擠、打壓,之後只能逃到別的國家躲起來,雖然被迎接回來,但是還是受到猜忌,只能每天飲酒作樂,鬱鬱而終。
因此,透過以上對比,國家的戰略不是取得土地和城池,而是在於用人和不犯錯誤,魏國在剛建立時任用樂羊子、西門豹、李克等,使魏國迅速發展成戰國前期強大的國家,攻取大量的領土,同時有很多能臣提建議,但是到了後期只有一個信陵君提出正確的建議,還沒被採納,這些只能說明一個問題:國家戰略佔領城池和土地只是表面現象,最主要的是每代國君不犯錯甚至做正確的事情,同時要重用人才,知人善任。
-
15 # hejun377
魏是很可惜的,戰國初第一強,其實魏國的衰敗用一句話形容最恰當,那就是不作死就不會死!好多人都說魏國應該先打秦,我覺得應該死磕楚國才最為正路!惠王坑沒辦法,地利沒有還把周圍全打了遍放眼望都是敵國!
在做好外交準備的情況下,消滅秦國,義渠等向魏國西部擴張。或者聯合趙國消滅韓國,使自己國土連為一片,向東部中原擴張。魏國向西部擴張的阻力要小於向東部中原擴張的阻力。
回覆列表
只能說魏國生不逢時,假如秦國、楚國和齊國的崛起再推遲個十年八年,魏國很可能提前一個世紀統一天下。
作為戰國七雄第1個完成了變法,成為戰國前期半個多世紀最強大的國家魏國,這個國家說起來擁有了一個非常好的機遇期,如果不是因為齊國、楚國、秦國三個國家同時在戰國中期崛起,魏國真的有可能代替秦國統一天下。
可他生不逢時,正當魏惠王躊躇滿志的時候,三大強國同時崛起,魏惠王陷入各國的圍攻,結果他就完了唄。
其實,魏惠王當時制定的國策並沒有太大的失誤。魏國經過魏文侯、魏武侯兩任國君的努力,在當時已經成為天下第1強國,但是魏國的地理位置屬於中原的腹地,像周邊任何一個方向擴張的時候都會遇到強大的諸侯國的抵禦。
所以,和楚國、秦國,甚至是趙國、燕國這種地處邊陲的國家相比,他們的擴張極為困難。
可能別人透過10年20年的時間完成的事情,魏國會需要一兩代人的時間,這種先天性的不足,讓魏國在此後的擴張中吃盡了苦頭,最終被崛起的楚國、秦國、齊國削弱,永遠失去了成為霸主統一天下的機會。
魏國想要成功實現擴張,統一天下,應該從魏文侯時候謀劃,利用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三代人的努力讓魏國成為超級大國,掌握半個天下的能力,那麼未來才有看統一天下!
擴張設想是這樣的:首先,不能滅掉中山國,應該全力滅齊。中山國是一箇中等強國,而且國人尚武,滅掉之後不僅不會提高國家實力,反而需要大規模駐紮軍隊。
應該趁各國沒反應過來之前聯合趙國和韓國滅掉剛剛田氏代齊的齊國。
齊國面對三大強國的聯合攻擊一定不是對手,哪怕不被完全滅亡,至少也會損失大部分城市,失去成為七雄的機會。
然後,派西門豹在齊國鎮守,消化這裡。
然後,命令吳起北上滅燕!吳起是戰國早期最厲害的統帥,而且治國能力很強。
魏文侯不能讓他對抗秦國,而是應該把樂羊派往河西於秦軍對峙。
而吳起作為當時最能打的將領應該率領魏武卒滅掉燕國。
燕國地處偏僻,當時估計人口也就100多萬,吳起率領10萬魏武卒足以蕩平整個燕國。
此後,派河西儒家集團前往燕國在文化上予以同化,鞏固這裡的統治。
接著,統一三晉!吳起可以在燕國駐守20年,在軍事上幫助河西大儒穩定局勢!
20年之後,到了魏武侯時期,吳起率領在燕國精煉的20萬魏武卒(包括原遠征燕國魏武卒的後人和在燕國選拔計程車兵)南下,配合魏國本部人馬和西門豹在齊國的駐軍三面圍攻趙國,最多3月就能將趙國滅亡了。
剩下一個小小的韓國,在數十萬魏軍的包圍下即使不投降,也會被輕鬆滅掉!
隨後,滅掉秦國!樂羊的大軍在河西於秦軍對峙,使秦國一直不能正常休整,多年以來疲憊不堪。
此時,吳起率領三晉和齊國、燕國等地動員的大軍50萬配合樂羊對秦國縱深實施打擊,一定會如猛虎搏兔,輕鬆取勝!
即使秦國不滅也會元氣大傷。
等到魏惠王時期,整合了山東五國和秦國大部分領土之後的強魏發起對秦國殘餘力量的遠征,滅秦將是手到擒來!
最後,滅楚統一天下!魏國不斷攻城略地,吳起即使不能封為丞相,但是至少可以有領導上千裡土地的權利,幾乎等於過去的諸侯國,所以吳起很難在這樣的情況下投奔楚國。
楚國沒有吳起的變法會繼續死氣沉沉,在魏惠王統一北方之後,大軍南下不會吹灰之力就可以將其滅掉!
於是,統一天下!
而且,魏惠王在位52年和他爺爺差不多,等於三代可以創造一個延續100多年的國策,類似於康乾盛世鞏固滿清天下,這期間有很多值得想象的空間!
所以,魏國雖然在戰國時期一開始走在了前列,但是由於擴張方向上的失誤,把機會浪費了,否則就輪不到秦國了!